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

合集下载

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与分析

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与分析

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与分析作者:许凤玲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11期【摘要】目的:分析护理路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0例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护理路径,经过系统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达标情况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达标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护理路径;健康教育【中图分类号】R6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385—01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 [1]起源于80年代的美国和英国,有大量国内外文献报道CNP的应用怩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CNP倡导的是一种新型的医疗服务模式,以某种疾病(或手术)为中心,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指导、诊断、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出院计划等为纵轴,制定完整的护理计划表[2]。

近年来,我院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应用成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0例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

对照组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分布在44-73岁,平均年龄(57.41±4.36)岁;心功能分级情况为:Ⅱ级7例,Ⅲ级5例,Ⅳ级3例。

观察组中,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分布在43-76岁,平均年龄(54.52±5.32)岁;心功能分级[3]情况为:Ⅱ级6例,Ⅲ级7例,Ⅳ级2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新活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措施

新活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措施

新活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措施目的:观察新活素新型药物对慢性心衰的疗效并探讨护理措施。

方法:将2012年12月1日~2013年12月30日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66例,应用新活素治疗的为观察组、应用常规治疗方法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的有效率,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变化,为新活素的临床使用提供相应护理对策。

结果:新活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显著,血浆脑钠肽水平的下降明显。

结论:新活素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新药,临床应用时做好用药过程的相关护理是用药安全的关键。

标签:新活素慢性心力衰竭护理措施慢性心力衰竭是指慢性原发性心肌病变和心室因长期压力或容量负荷过重,使心肌收缩力减弱,不能维持心排血量。

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最常见的病因为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治疗多采用洋地黄类等正性肌力药物+常规治疗(包括吸氧、卧床休息、低盐饮食、利尿、扩血管、抗感染、治疗原发病等措施)[1]。

新活素又名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是一种新型适用于在休息或轻微活动时呼吸困难的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药物[2],可发挥排钠、利尿、扩张血管等改善心衰的有益作用[3]。

现将使用新活素、洋地黄类等正性肌力药物加常规治疗方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护理对策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2月1日至2013年12月30日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6例。

心功能按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标准为Ⅲ-Ⅳ级,排除标准:①心源性休克、血容量不足或任何其他临床情况禁忌给予血管扩张剂者;②急性心肌梗塞后并发症者;③药物过敏体质者;④需要机械通气或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⑤明显瓣膜狭窄,肥厚型、限制型心肌病,缩窄性心包炎。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新活素组和常规治疗组各33例。

两组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值均>400pg/ml。

其中治疗组33例:男28例、女5例,平均年龄78.5±5.8岁,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16例,高血压病并发慢性心衰17例。

128例慢性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

128例慢性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

的估 计 , 好 麻醉 药 物过 敏试 验 及 抽血 、 血 、 尿 等术 前 准 做 输 导
备, 同时通 知 手术 室 后做 好 再造 术 所用 的 器材 药 物及 麻 醉 方 式 的选 择 , 以缩短 断 指 缺血 时 间减 少并 发 症 , 高成 功 率 。 提 精 心 的皮 肤准 备 , 了解 受 皮 区情况 , 持伤 手 清 洁 , 择 供皮 区 保 选 时要 注 意血 管 的部 位 、 行 、 径 大 小 以及 有 无 炎 症 、 癣 、 走 外 皮
议, 用妥 当 、 和善 、 心的语 言安慰患 者 , 关 不随便谈 论病情 , 意 注
沟通 时的态度 和语 言 , 避免 一切不 良刺 激 。 时有效 地解 除患 及
要 戒烟 , 戒酒 。 保持 心态 平衡 , 同时要 尽 可 能保 证 充 足 的
睡眠。
者 和家属 的思 想顾虑 , 取得其信 任 , 增强 战胜疾病 的信 心 。
使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过 程 中要 观察 有无 中毒 反应 , 密切 观 察心 率 变 化 和心 应
律 变化 。 于 有房 颤 的患 者 , 脉应 用此 药 时应 监测 心 电 图 , 对 静 以防止 发 生严 重 心律 失 常 。给 药 前测 脉搏 ,当脉 搏 小 于 6 0 次/ n或节 律不 规 则时 应暂 停用 药 并告 诉 医师 。 mi
了 良好 效果 . 现将 护 理体 会 总结 如 下 : 1资料 与 方法
11一 般 资 料 .
给 予低 流 量 持 续 吸氧 , 据 病 情作 动脉 血 气 分 析 , 时 根 及 调整 氧 流量 , 水 肿患 者湿 化 瓶 内加 2 %~ 0 肺 0 3 %酒精 湿 化 。 127应 用 药物 的观 察 变化 .. 1271指 出患 者掌 握安 全用 药 的重 要性 ,知 晓药 物作 用 、 ... 用 法 , 要不 良反应 , 主 提高 自身 监测 能 力 。 脉应 用 扩血 管药 物 静 应严 格 控制 药物 滴 速 : 一般 不 超过 3 0滴/ n mi。 1272洋地 黄类 药 物是 治疗 心 力衰 竭 的常 用有 效 药 物 , 其 ... 在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与应对方式的研究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与应对方式的研究

L i y( h hr epeSH silo hnhncy S eze 5 8 1 ) IS — iT eT i Pol opt f eze i .hnhn 1 12 d a S t
Abtat O jci :oi et a el e o l—cr eai n oigs l m n ho i hataue ain . n yeteif ec f o・ s c bete T vs gt t vl s f aebh v r a dcpn t e a o gcrnc erfi r t t ta a z l neo p r v n i eh e e f o s ys l p es o l h nu c igs lso l— meb hv r Mehd :0 hoi h atalr ain o optlnTaj e cu e n vsgt i eia cpn n t e ns f c ' eais y e o . tos12crnc erfi ep t t f m ahsi ini w r r rida di et e wt m dc o i u e sr ai n ee t n i d h a l g
护理实践与研究 2 1 0 2年第 9卷第 l 3期( 上半月版

护理论著 ・
慢性心 力衰竭患者 自我护理 行为与应对方式 的研究
王维宁 丁芬芳
摘 要

玮 李思怡
目的: 描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自 我护理行为及应对方式现状 , 探讨应 对方式对 自我护理行为 的影 响。方法 : 采用 慢性 心力衰竭 自我护

6 9岁 3 5例 ( 3 . 1 )7 占 4 3 % ,0岁及 以上 4 2例 ( 4 .8 。 占 1 1%)
加重的临床综合征 , 费用 已成 为发达 国家 和发展 中国家 的 其

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4统 计 学 处 理 .
干 预配合 治疗 的患者 3 4例 为 观察 组 。两组 患 者 间一 般 情况
( 别 、 龄 、 均 年龄 等 ) 异 无 统 计 学意 义 ( 性 年 平 差 P>00 ) 具 . , 5
有 可 比性 。
12 方 法 .
所 有数 据 资 料 均 采 用 SS 6 P S1. 0统计 学软 件 进 行 处 理 , 采用 t 验 和 x 检 验 , P<00 检 z 以 . 5为 差 异有 统计 学 意义 。
本院 20 0 8年 1月~ 0 1年 6月 收 治 的 老年 慢 性 充 血 性 21 心 力 衰竭 患 者 6 8例 , 龄 为 4 ~ 3岁 , 均 (76 1 .) , 年 97 平 5 . ̄ 32 岁
生 活 习惯 。平 时运 动要 适 时适 量 , 持有 恒 , 序有 度 。叮 嘱 坚 有
慢 性充 血性 心力 衰 竭是 一 种严 重 的心 脏 病 , 见 于老 年 常
人, 5年病 死 率高 达 5 %t 0 1 者 晚期 心 功能 逐 渐 恶化 , 重 。患 严
影 响着 患者 的 生活质 量 , 给其 家 庭 和社会 带 来 了极 大 负担嘲 。
舒 适护 理 是一 种整 体且 个 体化 ,具有 创造 性 的护 理 模式 , 可
【 图分 类号】 4 35 中 R 【 文章 编号】1 7 — 7 1 2 1 0 b) 0 3 — 2 6 4 4 2 (0 2)5( 一 1 0 0 观察组 采 用舒 适 护理 配合 治疗 。 适 护理在 常 规 护理 的 舒
基 础 上还包 括 : 1 排便 护 理 。 () 老年 患者 往往 由于长 期 卧床 不 起 或 精神 错 乱 导 致 大 小便 失 禁 ,为 患 者 留置 尿 管 并 定 期 冲

心理护理应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后的临床观察

心理护理应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后的临床观察

心理护理应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后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本文目的在于观察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方法本文随机抽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这一时期来我我院就诊的慢性老年心力衰竭的患者10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数目相等的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给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而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护理,护理治疗3周后对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睡眠质量(psqi)等指标进行治疗前后比较。

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之间的sas评分、sds评分及psqi 的指标评分之间的差异存在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p<0.05)。

结论通过研究发现,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的缓解患者因疾病带来的焦虑和不安等负面情绪,也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是临床心内科常见的一种综合征,主要特征是进行性的左室收缩和或舒张功能不全[1-2]。

资料显示慢性心力衰竭的患病率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据统计75岁以上的患病率可高达到10%,并且随着患者病情的不断加重,大约有一半的这类疾病的患者在3年内反复住院,且2年的死亡率高达30%[3]。

因此这类疾病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健康,而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而言仅依靠单纯的药物或手术等治疗是远远不够的,因此综合治疗已经成为治疗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促进患者病情稳定,降低这类患者疾病复发率和病死率的有效方法。

本文通过对50例慢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进行了心理干预护理,旨在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这类患者的应用价值。

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随机抽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这一时期来我我院就诊的慢性老年心力衰竭的患者100例,本次患者诊断的标准都符合欧洲心脏协会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的年龄都在65岁以上,这些患者都没有严重基础性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的病史,且意识清楚有正常的语言交流能力,研究组患者中男患者30人,女患者20人,年龄都在66-80岁之间,平均年龄70.5±2.5岁;对照组50例患者中男患者32人,女18人,年龄68-81岁,平均年龄71.5±5.1岁。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本 组3 例病 人经 过我 们精 心细 致 的护理 均康 复 出院 , O
未 发 生 1 并 发 症 。我 们 采 取 重 视 基 础 护 理 和 专 科 护 理 相 结 例 合 , 全面 了解 影 响 病 人 术 后 舒 适 的 相 关 因素 ,加 强 对 病 人 的
异 ( ≤0 0 ),死亡率无 显著性差异 ( >O 0 ),社 区护 P .5 P .5 理 干 预 能 降 低 再 次 住 院率 。 3 讨论 CF H 的病 因复杂 ,且该病多见于老年人 ,患者大部分 时间 都 在社区疗养 ,但往 往 由于症状 的不断加重导致反复住 院, 加 重家庭及 社会 的负担 。因此 ,对 C F H 患者 实施社 区护理干 预 ,减 少患者 的再住 院至关重要 。本研 究对 患者进行的社区 护 理干 预的 内容就包括 了上述 引起 患者 再次入院的 因素 ,通 过对这 些因素的干预,可减少其再 次入 院。 CF H 患者 的自我护理行为包括药物 的依从性、低盐饮食、 液 体量 的控 制 、监测 心衰 的症 状和 体征 、 向医生 或护 士求 助 、定 期运 动 、戒烟 、诱 因 的预 防 。李 伟等 的研 究表 明 , CF H 患者 的 自我护 理能力 处 于 中下 水平 。黄丽 娟等 对 1 0 3 例 C F 者 实 施 8 月 的社 区护 理 干 预 ,患 者 心 功 能 改 善 , 患 者 H患 个 夜 间呼 吸困难 发作次数减少 。张继红等 的研 究表 明,护理干 预 能降低感染 的发 生率 。应 用特制简 明信 息问答对C F H 患者 出院后进行3 个月干预,患者低盐饮食 的依从性提高并有意识 进行 自我监测体液过 剩的体征 。 4 结论 通 过 对 住 院 老 年 C F 者 的调 查 发现 , 老 年C F 者 自我 H患 H患 护理能力低 ,需要对 其实施个性化 的干预 。建议通过 帮助 患 者 了解相关 医学 知识 ,定期 随访 ,鼓励家属参与等来提 高患 者的 自我护理 能力。通过面对面干 预和 电话干预相 结合 的社 区护理 干预 能提 高老年C F H 患者 的 自我护 理能力 ,减少再 次 住院次数和天数 ,降低再 次住 院率 。

心理护理应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后的临床观察

心理护理应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后的临床观察

心理护理应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后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并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加行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变化情况,同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患者的睡眠质量。

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as 和sds评分均不同程度的降低,而研究组患者的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以及睡眠障碍评分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给予所有患者常规抗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的各项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积极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chf 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以及预后,如何加强日常保健并防止疾病发展,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该病的认识水平。

仔细倾听并观察患者各种临床表现以及症状,向其详细解释各种困惑,消除其焦虑和悲观等不良心理,减轻心理负担,增强恢复的自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营造良好住院环境有一种家的感觉,以缓解患者到陌生地方产生的孤独感;向患者亲属强调家庭支持对于患者恢复的重要性,以得到持续的家庭支持。

治疗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患者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以及睡眠障碍情况进行评分,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主观感受和抑郁状态的轻重程度。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以及睡眠障碍评分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
发表时间:
2015-10-21T15:15:00.963Z 来源:《河南中医》2015年7月供稿 作者: 刘秀芳
[导读] 山东省博兴县第二人民医院 慢性心力衰竭是不同病因引起器质性心血管病的主要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

刘秀芳
(山东省博兴县第二人民医院 山东 博兴 256504)
【摘 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62例老年慢性心
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整理、研究,总结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
临床特点及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慢性反复胸闷、气促,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乏力,合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合并风湿性心脏病。护理措施包括:基础护理、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及病情观
察、指导患者运动锻炼等。结论:针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提供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治疗效
果,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7-0168-01
慢性心力衰竭是不同病因引起器质性心血管病的主要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和乏力,具有预后差,病死
率高的特点
[1]。笔者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62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WHO与我国心力衰竭的诊
断标准。其中冠心病
33例,风湿性心脏病1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9例;NYHA分级:II级26例,III级29例,IV级7例;其中男30例,女32
例。年龄,
55~74岁,平均年龄(61.2+)岁。病史3~20年不等。
1.2 方法 采取回顾性研究,将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并与责任护士、责任医生共同探讨,总结老年慢性心
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探讨开展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意义。
1.3 结果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见表1。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进行了相应的治疗护理,患者好转出院。

2 护理
2.1 基础护理 遵医嘱给予患者常规护理,保持病房安静、舒适,定时开窗换气,保持空气新鲜,同时注意保暖。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衣着宽松舒适,床铺干净平整。观察患者皮肤水肿消退情况,定时更换体位,避免水肿部位长期受压形成褥疮或破溃。保证患者有良好的
睡眠,协助患者取有利于呼吸的卧位如高枕卧位、半坐卧位或端坐位。
2.2 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根据不同患者选择合适宣教方式,使患者及家属了解慢性心力衰竭的原因、诱因、治疗、病程、常见症状;
了解常用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作用、不良反应。指导患者预防感染,注意保暖,避免情绪激动,讲解戒烟戒酒的重要性。心力衰竭
是一种难治性的慢性疾病,许多患者常因病情反复发作而多次入院,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甚至丧失劳动能力。因此患者会出现情绪低落或
烦躁焦虑,对治疗绝望甚至轻生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和家属建立融洽关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个性化的心理辅导,提
供有关治疗信息,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注意正面效果,使患者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鼓励家属给予患者精神安慰和物质关怀,让患者感
受到温暖和自身价值,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
2.3 饮食护理 指导患者合理膳食,调整生活方式,根据心衰程度来确定水钠摄入量:轻度心衰患者钠摄入控制在2~3g/天(钠1g相当于
氯化钠
2.5g),中、重度心衰患者小于2g/天,总液体摄入量每天1.5~2.0L为宜[2]。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和家属讲解限制水钠摄入的重要性。在
兼顾患者饮食偏好和营养的同时,鼓励患者进低脂高维生素饮食,避免食用产气食物及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不宜过饱。保持口腔清
洁,促进食欲。
2.4用药护理及病情观察 遵医嘱实施药物治疗,观察药物疗效与毒副作用,及时采取处理措施。有液体潴留的心衰患者给予利尿药时
准确记录
24小时出入水量,按医嘱严格控制输液量和速度,每分钟15~30滴为宜,监测水电解质平衡情况,防止低钾、低镁血症发生。给
予强心剂、扩血管药物时,要严密观察患者心率、心律、体温、血压、脉压差及心电图变化。患者服用洋地黄药物之前,应测
1分钟心率,
如果低于
60次/分钟或节律不规则,应暂停服药并告知医生。
2.5 指导运动锻炼 根据患者心功能分级指导适度运动,鼓励患者参与设计活动计划,以促进活动的动机和兴趣。对稳定的的慢性心力
衰竭患者可每天多次步行,每次
5~10分钟,并酌情逐步延长步行时间[3]。对于绝对卧床的患者,护理人员每2小时给予被动肢体活动,防
止静脉血栓形成。
参考文献:
[1]张钦芳.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9,6(4):102-103.
[2]王吉耀主编.内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97.
[3]王吉耀主编.内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