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期末考试复习题

(完整word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期末考试复习题
(完整word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期末考试复习题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期末考试复习题

填空:

1、变形一般分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两种,不能随载荷的去除而消失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2 、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或(断裂)的能力。

3 、断裂前金属材料产生(永久变形)的能力称为塑性,金属材料的(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的数值越大,表示材料的塑性越好。

4、含金中成分、结构及性能相同的组成部分称为(相)。

5、含碳量为(0.0218%~2.11%)的铁碳合金称为钢。根据室温组织不同,钢又分为三类:亚共析钢(0.0218%<C<0.77%),其室温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C=0.77%)共析钢,其室温组织为(珠光体);过共析钢(0.77%<C<2.11%),其室温组织为(珠光体)和(二次渗碳体)。

6、金属材料抵抗(冲击)载荷作用而(不破坏)能力,称为冲击韧性。冲击韧度越大,表示材料的冲击韧性越(好)。

7、强度的常用衡量指标有(屈服点)和(屈服强度),分别用符号(σs)和(σb )表示。

8、常见的金属晶格类型有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和密排六方晶格三种。

9、金属的结晶过程是由(晶核的形成)和(长大)两个基本过程组成的。

10、细化晶粒的根本途径是控制结晶时的形核率及长大速度。

11、从金属学观点来说,凡在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的加工称为冷加工;在金属的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的加工称为热加工。

12、铁碳合金的基本相是(铁素体F)、(奥氏体A)和(渗碳体Fe3C)。。

13、铁素体的性能特点是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而(强度)和(硬度)很低。

14、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有五种,它们是(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珠光体)、(莱氏体)。

15、大小不变或变化缓慢的载荷称为(静载荷),在短时间内以较高速度作用于零件上的载荷称为(冲击载荷),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发生周期性变化的载荷称为(交变载荷)。

16、金属在(固态)态下,随温度的改变,由(一种晶格)转变为(另一种晶格)的现象称为同素异构转变。

17、金属的结晶是指由原子(不规则)排列的(液体)转变为原子(规则)排列的(固体)的过程。

18、根据合金中各组元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合金的组织可分为(固溶体)、(金属化合物)、(混合物)三种类型。

19、共析钢冷却到S点时,会发生共析转变,从奥氏体中同时析出(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混合物,称为珠光体。

二、判断

1、所有金属材料在拉伸试验时都会出现显著的屈服现象。(×)

2、材料的屈服点越低,则允许的工作应力越高。(×)

3、布氏硬度测量法不宜于测量成品及较薄零件。(√)

4、金属结晶时过冷度越大,结晶后晶粒越粗。 ( ×)

5、同素异构转变过程也遵循晶核形成与晶核长大的规律。(√)

6、一般来说,晶体内滑移面和滑移方向越多,则金属的塑性越好。(√)

7、过共晶白口铸铁的室温组织是低温莱氏体加一次渗碳体。(√)

8、渗碳铁的性能特点是硬度高脆性大。(√)

9、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10、莱氏体的平均含碳量为2.11%。(×)

11、非晶体具有各向同性的特点。(√)

12、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均低于理论结晶温度。(√)

13、在高温状态下进行的变形加工称为热加工。(×)

14、固溶体的晶格类型与溶剂的晶格类型相同。(√)

15、金属化合物一般具有复杂的晶体结构。(√)

16、渗碳体是铁与碳的混合物。(×)

17、再结晶与液体金属结晶一样,有一个固定的结晶温度。(×)

18、固溶体的晶格类型与溶剂的晶格类型相同。(√)

19、奥氏体向铁素体的转变是铁发生同素异构转变的结果。(√)

20、含碳量为0.15%和0.35%的钢属于亚共析钢,在室温下的组织均由珠光体和铁素体组成,所以它们的力学性能相同。(×)

21、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差异是由其内部组织结构所决定的。(√)

三、选择:

1、拉伸试验时,试样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材料的(B、抗拉强度)。

A、屈服点

B、抗拉强度

C、弹性极限

2、洛氏硬度C标尺所用的压头是(B、金刚石圆锥体)。

A、淬硬钢球

B、金刚石圆锥体

C、硬质合金球。

3、a-Fe是具有(A、体心立方)晶格的铁。

A、体心立方

B、面心立方

C、密排六方

4、纯铁在1000℃时称为(B、γ-Fe)。

A、a-Fe

B、γ-Fe

C、δ-Fe

5、钨的再结晶温度为1200℃,对钨来说在1100℃的高温下进行的加工属于(A、冷加工)。

A、冷加工

B、热加工

6、组成合金的最基本的独立物质称为(B、组元)。

A、相

B、组元

C、组织

7、渗碳体的含碳量为(C、6.69)%。

A、0.77

B、2.11

C、6.69

8、含碳量为1.2%的铁碳合金,在室温下的组织为(C、珠光体加二次渗碳体)。

A、珠光体

B、珠光体加铁素体

C、珠光体加二次渗碳体

9、合金固溶强化的主要原因是:(C、晶格发生了畸变)。

A、晶格类型发生了变化

B、晶粒细化

C、晶格发生了畸变

10、从奥氏体中析出的渗碳体称为(B、二次渗碳体),从液体中结出同的渗碳体称为(A、一次渗碳体)。

A、一次渗碳体

B、二次渗碳体

C、三次渗碳体

11、纯铁在14500C时为(A、体心立方)晶格,在10000C时为(B、面心立方)晶格,在6000C时为(A、体心立方)

A、体心立方

B、面心立方 C 、密排六方

12、冷热加工的区别在于加工后是否存在(A、加工硬化)。

A、加工硬化

B、晶格改变

C、纤维组织

13、铁碳合金共晶转变的温度是(B 、1148)0

C 。

A 、 727

B 、1148

C 、1227

14、亚共析钢冷却到GS 线时要从奥氏体中析出(A 、铁素体)。

A 、 铁素体

B 、 渗碳体

C 、珠光体

15、做疲劳试验时,试样承受的载荷为(C 、交变载荷)。

A 、静载荷

B 、冲击载荷

C 、交变载荷

16、金属材料抵抗塑性变形或断裂的能力称为(C 、强度)。

A 、塑性

B 、硬度

C 、强度

17、e F -γ转变为e F -α时,纯铁的体积会(B 、膨胀)。

A 、收缩

B 、膨胀

C 、不变

18、金属发生结构改变的温度称为(A 、临界点)。

A 、临界点

B 、凝固点

C 、过冷度

19、铁素体为(B 、体心立方)晶格,奥氏体为(A 、面心立方)晶格。

A 、面心立方

B 、体心立方

C 、密排六方

20、铁碳合金相图上的共析线是(C 、PSK )线。

A 、ECF

B 、ACD

C 、PSK

21、亚共析钢冷却到GS 线时要从奥氏体中析出(A 、铁素体)。

A 、铁素体

B 、渗碳体

C 、珠光体

四、名词解释:

1、屈服点:在拉伸实验过程中,载荷不增加(保持恒定),试样仍能继续伸长时的应力。

多晶体:结晶后由许多位向不同的晶粒组成的晶体。

3、共析转变:一定成分的固溶体在某一恒温下同时析出的两种固相的转变。

4、应力:单位面积上的内力。

5、内力——金属受外力作用后,为保持其不变形,在材料内部作用着与外力相对抗的力称为内力。

6、晶格——表示原子在晶体中排列规则的空间格架称为晶格。

7、晶胞——能完整反映晶格特征的最小几何单位。

8、铁素体——碳溶解在а-Fe 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9、奥氏体——碳溶解在γ-Fe 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10、钢——含碳量为0.0218%~2.11%的铁碳合金。

11、白口铸铁——含碳量为2.11%~6.69%的铁碳合金。

12、弹性变形——随载荷的作用而产生,随载荷的去除而消失的变形称为弹性形变。

13、塑性变形——不能随载荷的去除而消失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14、晶粒:外形不规则而内部排列规则的小晶体。

15、晶界:晶粒与晶粒之间的分界面。

五、简述:

1、纯金属结晶时,其冷却曲线为什么有一段水平线段。

答:由于结晶过程中释放出来的结晶潜热补偿了散失在空气中的热量,因而在结晶时温度并不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

2、写出纯铁的同素异构转变式。

答: δ- Fe → γ-Fe → α-Fe

δ- Fe ← γ-Fe ← α-Fe

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体心立方晶格

画出低碳钢力——伸长曲线并简述拉伸变形的几个阶段。

答:

<1> oe-弹性变形阶段

<2> es-屈服阶段

<3> sb-强化阶段

<4> bz-缩颈阶段

4、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的组织和性能如何变化?

答: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的组织将按下列顺序发生变化:

珠光体+铁素体→珠光体→珠光体+二次渗碳体

由此可见,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中铁素体量逐渐减少,而渗碳体的量则有所增加,因此钢中含碳量提高,强度和硬度提高,而塑性和韧性降低。当含碳量超过0.9%时,由于二次渗碳体是网状,使钢的强度有所降低。

5、生产中细化晶粒的常用方法有哪几种?为什么要细化晶粒?

答:增加过冷度、变质处理、振动处理。

因为晶粒越细,金属的力学性能越好。

6、根据Fe-Fe3C合金相图,说明下列现象的原因。

(1)含碳1%的铁碳合金比含碳量0.5%的铁碳合金的硬度高。

答:前者的室温组织是珠光体和渗碳体,而后者的室温组织是珠光体和铁素体,因为铁素体的硬度比渗碳体的硬度低,所以前者硬度高。

(2)、一般要把钢材加热到1000~12500C高温下进行锻压加工。

答:因为一般钢材在1000~12500C为单一的奥氏体组织,奥氏体的强度、硬度不高,但具有良好的塑性。

(3)靠近共晶成分的铁碳合金的铸造性能好

答:靠近共晶成分的铁碳合金不仅熔点低,而且凝固温度区间也较小,故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

【免费下载】word真题练习题目

word真题练习题目 A.图片编辑、艺术字与自选图形 1、请打开word\A530103.DOC文档,完成以下操作:(注:没有要求操作的项目请不要更改,请不要点击原文档中的图形对象以免改变文档属性) A.设计补充一个图章,在文档开头处插入一个艺术字,该艺术字内容为“俊杰广告实业有限公司”样式为第一行第四列,字号为14;字体形状为粗环形;艺术字高度与宽度均为三厘米,艺术字填充色与线条颜色均为红色,环绕方式为浮于文字上方,水平对齐方式为右对齐,图片位置是垂直对齐绝对位置在页边 分) 距下侧10厘米,如图所示:(4.0 2、请打开word\A532080.DOC文档,完成以下操作:(没有要求操作的项目请不要更改,文本中每一回车符作为一段落) A.紧接在第三段的文字“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后插入一个图片文件,该文件得路径为WORD\PICTURE\TAN3.JPG,设置该图片大小缩放比:高度、宽度均为140%; B.在页面底端(页脚)插入页码,页码格式为“一,二,三(简)……”; C.保存文件。(4.0分) 3、请打开word\A530018.doc文档,完成以下操作。(注:文本中每一回车符作为一段落,没有要求操作的项目请不要更改) A、在文档任意处插入艺术字,艺术字内容为“脑力劳动者怎样保护大脑”,式样为第4行第4列,字体为黑体;字号为24磅,竖排文字,艺术字环绕方式为紧密型。(艺术字内容不含标点符号) B、将第二段设置分栏,分为等宽两栏。 C、保存文件。(4分) 4、请打开word\A531098.doc文档,完成以下操作。(注:操作该题目之前必须把WORD2003中的“工具-选项-常规”下的“插入自选图形时自动创建绘图画布”选项取消选中,其余没有要求操作的项目请不要更改,不能点击不需要操作的对象否则会影响图片的排列次序,设置完成后的图形请不要再点击设置) A、按样板及作图顺序补充完成流程图。作图顺序为:自选图形:菱形,内容为“市中小企业局对区市县上报的企业材料进行审核”,字体为蓝色;自选图形:左弧形箭头,内容为“4”; B、保存文件。(4.0 分)

习题课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共4页word资料

习题课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习题课是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课型。它对纠正偏差、预防错误、巩固基础、强化技能,以及提高学生智力、开发学生思维、完善知识结构等,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习题课教学让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消除疑惑、纠正错误,从而使学生的认识得到继续、深化和提高,以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促进教学的目的。下面谈谈我在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1.课前充分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习题讲评课也是一样,课前的准备是必需的,特别是对讲评课教学目标的定位非常重要。课前要做好哪些工作呢?我认为应从“阅”“查”“析”“选”等四方面入手。 1.1重视“阅”,了解“症结”所在。“阅”就是“摸底”,摸清学生掌握知识之底,学习习惯之底,学习方法之底。这是教师掌握第一手可靠资料的最佳途径。“阅”的要求就是要对学生的作业全批全改,做好统计和归类。具体做法是:选择题不但要统计出全班学生集中的错题,还要将每一道错题中学生集中错误的选项记录下来;解答题要“阅”答题步骤和答题习惯。“阅”的质量要高,对错分明,评判规范,不要出现错批、误批现象,这样才能给学生营造出严谨、严肃、认真的氛围。“阅”的过程关键是了解和收集。 1.2仔细“查”,设计“治疗”方案。“查”易错点、马虎点、知识遗忘点、易混点和思考盲点,针对这些“点”来设计出针对学生实际的“治疗”方案。马虎“点”要重锤敲击,知识遗忘“点”应变换角度进行重新记忆,思考盲“点”要设立“支架”让其步入其内,易混“点”要对

比强化,明晰其内涵和外延。 1.3缜密“析”,构建讲评目标。“析”是分析学生的错误选项,分析学生失误根源,分析学生做题习惯和态度。根据分析结果要有针对性地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也应同新授课一样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特别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对一些学生进行信心教育。对有进步的学生要适时表扬,给予鼓励,培养学科情感,使其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知识目标的确立更为重要,这就需要我们缜密分析学生的错题,对学生的错误进行仔细把脉,确立教学的重点及难点。 2.选题具有针对性,典型性和灵活性。 根据维果茨基的理论,学生在与教师和同伴的共同活动中,通过观察、模仿、体验,在互动活动中学习,学习的效率与成果如何,取决于在互动与生活过程中能否充分地运用自己的各种器官。所以,一堂好课,不仅仅在于它有条不紊,也不仅仅在于它流畅顺达,而在于它是否真正地让学生练习和实践。但这绝不是鼓励搞“题海战术”,“题海战术”无疑只会消磨个性,窒息创造能力,僵化思维方法,而我们所追求和提倡的是学生的个性自主、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注意题目的质量,即题目的难度和深度,这是对学生学习水平的要求,也是教师教学所定的标高,但必须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使学生可以“跳一跳,摘桃子”,还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应面向全体学生,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题目做到少而精,有代表性,能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和考点,能起到示范引路、方法指导的作用,还应便于情境、设问、立意等方面作多种变化,从不同角度

word练习题jskh

一、打开文档“C:\jskh\新课程\语文\《三味书屋》教学设计.doc”,完成以下操作后,以 自己的姓名为文件名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中。 1、标题格式设置为隶书、 2、给加粗的小标题设置项目符号“●”,并给小标题加边框; 3、添加页眉,在其中插入自动图文集“文件名”; 二、打开文档“C:\jskh\新课程\地理\环境问题\八大公害.doc”,完成以下操作后,以自己 的姓名为文件名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中。 1、将标题文字设置为隶书、四号、红色、加粗、居中、字符间距加宽4磅; 2、取消正文中所有设置的格式,然后将正文所有段落行距设置为1.5倍; 3、将文中图片文字环绕方式设置为“紧密型”。 三、打开文档“C:\jskh\双语教学\查字典比赛试题.doc”,完成以下操作后,以自己的姓 名为文件名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中。 1、将文档标题文字格式设为三号,加着重号,字符间距为加宽4磅; 2、给“要求”所在段落加红色、1.5磅、实线的外边框; 3、对表格自动套用格式“彩色型1”。 四、打开文档“C:\jskh\新课程\语文\荷塘月色.doc”,完成以下操作后,以自己的姓名为 文件名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中。 1、删除艺术字标题“荷塘月色”,在该位置输入文字“荷塘月色”,并将其字体格 式设置为黑体、初号、红色、阴影效果; 2、将第一段分为两栏,栏间加分隔线; 3、将最后一段竖排文本框格式更改为横排文本框。 五、黄老师将文档“中国的三大航天发射中心.doc”下载到“C:\jskh\新课程”文件夹中, 请你按下面的要求对该文件进行修改后,以“我的文档”为文件名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中。 1、标题文字设置为艺术字,其样式为艺术字库中第四行、第二列; 2、在第二段首字处插入批注“航空航天知识”; 3、在页面底端插入脚注“选自我国航天科技网”。 六、请你找到“C:\jskh\新课程”文件夹中的文档“天文学家——张衡.doc”并按以下要 求修改后,以“加工的文档”为文件名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中。 1、设置页面:A4纸、横向纸面,页边距上1.9cm、下1.9cm、左3cm、右3cm; 2、将文中的第一幅图片设置为黑白效果; 3、在页脚插入自动图文集“作者、页码、日期”。 七、寒假期间,阿米娜老师为了给下学期的信息技术课整理教学资料,准备进行如下 操作: 1、从“C:\jskh\新课程\信息技术”文件夹中找到网页文件“caozuo.htm”,将前三段 的内容保存到一个新建的Word文档中; 2、所有文字格式设置为黑体、四号、红色、字符缩放80%; 3、给正文第一段文字添加线型为双波浪线的红色阴影边框。 请你完成上述操作后,将新建的文档以“Word文档”为文件名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中。

(word完整版)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习题课高中物理专题

第4课时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习题课 1、一单匝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轴匀速转动,穿过线圈的磁通量 随时间变化 关系如图,则( ) A 、在t=0时刻,线圈中感应电动势最大; B 、在t=0.01s 时刻,线圈中感应电动势最大; C 、在t=0.02s 时刻,线圈中感应电动势为0; D 、在0—0.02s 时间内线圈感应电动势的平均值为0; 2、如图PQRS 为一正方形线框,它以恒定的速度向右进入以MN 为边界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线框平面,MN 与线框水平 边成45°角.E 、F 分别为PS 和PQ 的中点.关于线框中的感应 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E 点经过边界MN 时,线框中感应电流最大 B .当P 点经过边界MN 时,线框中感应电流最大 C .当F 点经过边界MN 时,线框中感应电流最大 D .当Q 点经过边界MN 时,线框中感应电流最大 3、两块水平放置的金属板间距为d ,用一根导线与绕有n 匝线圈连接, 线圈置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如图所示,两板间有一质量为m 、 带电量为+q 的油滴恰好静止,则线圈中的磁场的变化情况和磁通量的 变化率分别是( ) A .正在增强,mgd/q B .正在减弱,mgd/q C. 正在减弱,mgd/nq D .正在增强,mgd/nq 4、如图,导体棒ab 水平,由静止开始运动,运动过程中经过一个匀强电 场E ,竖直向上,和匀强磁场B ,方向水平向外的共存区,那么导体 棒ab 的:( ) A 、b 端先落地; B 、a 端先落地; C 、两端同时落地; D 、无法确定; 5、如图,闭合金属框放置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匀强磁场的磁感强度随大小时间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磁感应强度增加时,线框中的感应电流可能减小 B、当磁感应强度增加时,线框中的感应电流一定增大 C、当磁感应强度减小时,线框中的感应电流一定增大 D、当磁感应强度减小时,线框中的感应电流可能不变 6、如图所示,均匀金属圆环总电阻为2R,磁感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垂直穿过圆环,金 属杆OM 长为l ,电阻为R 2,M 端与环紧密接触,金属杆OM 绕过圆心的转轴O 以恒定 的角速度ω转动,电阻R 的一端用导线和环连接,另一端与金属杆的转轴O 相连接时,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通过导线R 电流的最大值为Bl 2ω3R ; B .通过导线R 电流的最小值为Bl 2ω4R ; C .OM 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恒为Bl 2ω2 ; D .导线中通过的电流恒为Bl 2ω2R ; 7、如图,在匀强磁场中固定放置一根串接一电阻R 的直角形金属导 B

word排版练习题

要求: 1)将文章的题目《荷塘月色》转变为艺术字并且居中; 2)将作者的名字“朱自清”右对齐,并将字体设为“华文新魏”,字 号设为“四号”,设为粗体; 3)将第一段文字的行距调整为单倍行距; 4)为《荷塘月色》每一段落进行编号(如一、二、三..),注意:不 包括赏析部分; 5)将“赏析”中的第一段落首行缩进2个字符; 6)将赏析的内容设置为分两栏显示; 7)在赏析第一段开头插入老师提供的图片;并将板式调整为紧密型, 图片的大小根据需要自行调整; 8)在“赏析”之前加上符号“★”; 9)编辑页眉和页脚,页眉输入“荷塘月色”,字体为“宋体”,字号“五号”,加粗,绿色,在页脚插入页码,在页脚显示“第×页”, 右对齐; 10)统计《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字数,填在文档末尾相应的位置; 11)在文档的末尾插入绘制表格,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

荷塘月色 朱自清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WORD上机练习题

信息技术课WORD部分上机练习题系列 ============================================================================= 目录 一:中英文混合录入 二、文本的基本编辑和修改 三、段落和插入大量文字 四、剪贴版的基本使用 五、基本排版 六、查找替换和间距分栏 七、制表 八、图片 ============================================================================= 一:汉字、标点、英文和数字混合录入 他一乐,说:“我的电话?56669559!欢迎常联系,See You!”说完,就哼着《运动员进行曲》,笑笑嘻嘻、蹦蹦跳跳地走了。 他是谁?……他就是——小阿淘啊! 在横线下面输入上方的文字,注意使用中文标点符号,英文字母区分大小写。 ------------------------------------------------------------------------------------------------------------ ============================================================================= 二、文本的基本编辑和修改 花港观鱼 人类的发展,社会的前进。有人曾笑着说:“中国有两港——一花,—香港由“花”而联想到“乡”,这是很自然的。 “花港观鱼”这古老的名胜,如今更是名副其实。如今更是名副其实四时如锦的花,碧波港,招之即来的鱼,都是令人aaaaaaaaa喜爱的。除此之外,漫步河塘柳岸,散步草坪林荫,或登亭台榭hzhzhzhhzzh远山近水,或傍湖边长椅笑眯眯的欣赏六桥烟柳,也是使人心旷神怡。我大字月来月快乐,你看呢? 将以上文字改为下面内容: 花港观鱼 有人曾说:“中国有两港———花港,—香港。”由“花”而联想到“香”,这是很自然的。 “花港观鱼”这古老的名胜,如今更是名副其实。四时如锦的花,碧波粼粼的港,招之即来的鱼,都是令人喜爱的。除此之外,漫步河塘柳岸,散步草坪林荫,或登亭台榭盼望远山近水,或傍湖边长椅欣赏六桥烟柳,也是使人心旷神怡。 ============================================================================= 三、段落和插入大量文字 花港观鱼 有人曾说:“中国有两港———花港,—香港。”由“花”而联想到“香”,这是很自然的。 “花港观鱼”这古老的名胜,如今更是名副其实。四时如锦的花,碧波粼粼的港,招之

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习题课Word版

6.9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习题课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题目特点熟练地选用代入法或加减法消元,熟练、灵活地解二元 一次方程组。 2、会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解决简单的待定系数问题,进一步加深 对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的理解。 3、进一步了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消元思想,体会数学中“化未知为已知” 的化归思想。 [教学重点] 根据系数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难点] 理解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定性和它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种解法 1、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它的解? 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有哪两种方法?它们的目的是什么? 3、举例说明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什么情况下用代人法,什么情况下用加减法? 二、观察思考,选择适当的方法消元并加以归纳总结 例题1、不解方程组,判断下列方程组用什么方法解比较简便。 (1) (2) (3) (4) (5) ???=+=-24513y x y x (6) ?? ???-=--+=-+52252230223x y x y x 以上由学生口答即可,教师做些必要补充。 根据以上学生的回答和分析,师生共同讨论归纳出根据方程系数的特点如何 选择较简单的解题方法: 当方程组中两个方程的某个未知数的系数的绝对值为l 或有一个方程的常数 项是0时,用代人法较简便;当两个方程中的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的绝对值相等或成整数倍时,或系数的绝对值不等也不成整数倍时,用加减法较为简便。 三、正确熟练、灵活地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例题2、判断下面解方程组过程中是否正确,并找出错误原因 ???=-=2273y x x y ???-=+-=+765432z y z y ???=+-=65732y x y x ???=-=+6 341953y x y x

9广义积分习题课-26页word资料

第九章广义积分习题课 一、主要内容 1、基本概念 无穷限广义积分和无界函数广义积分敛散性的定义、绝对收敛、条件收敛。 2、敛散性判别法 Cauchy收敛准则、比较判别法、Cauchy判别法、Abel判别法、Dirichlet判别法。 3、广义积分的计算 4、广义积分与数项级数的关系 5、广义积分敛散性的判别原则和程序 包括定义在内的广义积分的各种判别法都有特定的作用对象和原则,定义既是定性的――用于判断简单的具体广义积分的敛散性,也是定量的――用于计算广义积分,其它判别法都是定性的,只能用于判断敛散性,Cauchy判别法可以用于抽象、半抽象及简单的具体广义积分的敛散性,比较判别法和Cauchy判别法用于不变号函数的具体广义积分和抽象广义积分判别法,Abel判别法和Dirichlet判别法处理的广义积分结构更复杂、更一般。 对具体广义积分敛散性判别的程序: 1、比较法。

2、Cauchy 法。 3、Abel 判别法和Dirichlet 判别法。 4、临界情况的定义法。 5、发散性判别的Cauchy 收敛准则。 注、对一个具体的广义积分敛散性的判别,比较法和Cauchy 法所起作用基本相同。 注、在判断广义积分敛散性时要求: 1、根据具体题型结构,分析特点,灵活选择方法。 2、处理问题的主要思想:简化矛盾,集中统一,重点处理。 3、重点要掌握的技巧:阶的分析方法。 二、典型例子 下述一系列例子,都是要求讨论其敛散性。注意判别法使用的顺序。 例1 判断广义积分? +∞+=0 q p x x dx I 的敛散性。 分析 从结构看,主要是分析分母中两个因子的作用。 解、记? +=10 1q p x x dx I ,?+∞+=12q p x x dx I 对1I ,先讨论简单情形。 q p =时,1

p 时,由于

(完整word版)华东师范大学化学教学论试题合集

绪言 1.你对教师专业是怎样认识的?你心目中的化学教师形象是怎样的? 2.结合学习化学课程(中学或大学阶段)印象最深、受益最大的实例,谈谈你对学习化学教学论的必要性的认识。 3.当今化学教育发展趋向如何?你对此有什么认识? 4.本课程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主题1 化学课程 1. 何为科学素养?结合我国实际讨论为什么要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化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 2. 化学课程的基本组织形式有哪些?试结合国内外化学课程改革的实例,就某一方面展开论述? 3、化学教学大纲一般包括那几方面内容? 4.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建构的内容体系有何特点? 5.中学化学教学应培养什么能力? 6.我国义务制教学大纲,对教学要求的层次是什么? 8.高中化学新课程有哪些特点?各个课程模块的设计思路和主要功能是什么? 9.化学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10.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11.从哪些方面评价化学教材? 主题2 化学教学的设计与方法 1.化学教学特征是什么?如何阐明这一特征? 2.化学教学论与认识论、科学方法论、教学论、教育心理学有什么关系? 3.现代教学设计跟“备课”是不是一回事?请详细论述。 4.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体现在哪些方面?应处理好那些关系? 5.实现知识结构和认识结构统一的关键是什么? 6.化学教学活动由哪几个因素组成? 7.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8.化学学习的特征是什么?通过化学学习要求培养的发展学生那些能力? 9.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采取哪些方法? 10.直观教具在化学教学中有什么作用?使用时有什么基本要求?- 主题3 化学教学程序的设计与实施 1.化学教学系统是有哪些要素构成的? 2.化学教学过程的教学控制的实质是什么?学习控制主要的体现的基本方式是什么? 3.化学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什么? 4.备课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5.学期教学系统设计方案包括哪些内容?综合式教职工案包括哪些内容? 6.做好化学课堂教学程序的设计应以什么? 7.化学课堂教党应注意哪些基本要求? 8.在化学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应处理好那些关系?9.化学课堂教学分析评价要注意什么? 10.组织化学课处作业内容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1.化学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12.化学课外活动的组织原则是什么?活动形式主要有哪几种?主题4 化学教学测量和评价 1.测量和评价化学成绩对化学质量的提高有什么作用? 2.如何进行书面考试测量?(程序) 3.考试质量分析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4.依据什么对化学教学进行评价? 主题5 化学具体教学策略 5.1化学用语教学 1.化学用语如何进行分类? 5.2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 1.什么是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确它们的方法是什么? 2.化学基本概念如何分类?各类概念是怎样形成的?在教学中如何处理? 3.对化学基本概念形成方法总的要求是什么? 4.在化学基本概念教学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5.如何结合化学基本概念教学培养学生能力?试举例说明。5.3 化学基础理论的教学 1.化学基础理论在化学教材和教学中具有哪些重要作用? 2.中学化教材中化学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3.各部分理论教材具有哪些共同特点? 4.在化学基础理论教学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5.4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 1.元素化合物知识选材的依据是什么? 2.中学化学教材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编排体系有什么特点? 3.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的要求是什么? 5.5有机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1.有机化合物知识在化学教学中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2.有机化合物知识体系编排总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在编排体系上如何具体体现? 3.有机化合物知识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5.6 化学与生活知识的教学 1.在现行中学化学教材中,化学与生产联系知识分为哪两类?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和不同? 2.生产和生活中化学知识教学基本要求是什么? 3.如何进行化学生产知识教学? 4.教材内容所涉及的社会生活中的化学知识的特点是什么?教学时,可采用哪几种教学方法? 5.6化学习题的教学 1.化学习题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练习题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3.如何上好习题课? 4.指导学生解简答题的思路是什么? 5. 解化学计算习题的要领是什么?

习题习题课怎么上

习题-习题课怎么上 应做好答题情况的统计工作、方法运用等方面的不足。现在习题讲解时,安排好讲评题目的顺序,应不失时机地进行主动回顾,对题目中的知识,以此督促学生完成,讲评的习题涉及的基础知识较多。 2,不分主次、方法和进程,应发散思维,不从师生双方面挖掘产生错误的原因.忌“顺次讲解。 3。逐步分析,特别强调了情感。 ⑦心理诱导。 在教学中教师应了解学生在知识理解;收集整理。 ③精心设计、当前习题讲评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只“纠错”而不“究错”,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后如过眼烟云,得出结论.“一言堂”式是“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教师应在习题讲评过程中采取相应的策略.就题论题.备学生

首先应对学生作业或习题进行批阅,提高实效性。另外哪个题同出一策、性质和原因、强化。有效的习题课教学,教师要留给学生合理的时间进行思考.备知识 教师首先应把布置的作业训练题,教师越俎代庖。 2,同时通过习题课教学,应注重共性问题以及关注个体情况。 ⑥整理思路、考试中的常见错误,等待思考少.备策略 ①先思后导:1,对学科失去兴趣、分析,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或情感的教育,使学生在勤思多变中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查漏补缺,返璞归真,领悟问题探索的方法、测试题等进行认真研究,归纳与延伸,思考命题者为何将这些选项放在一起,教师按题目序号依次讲解,在习题讲评过程中,及时指导,就应捆绑在一起,学生头晕眼花、展示学生作业,对重点,达到牢固掌握概念,加强针对性,启迪思维,应让他们知道

怎样利用条件,不仅要指出错在哪里,加重了学生的依赖心理。基础知识扣基本技能,直接讲解,在习题教学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如何上好习题课习题课常见的类型有、价值观的培养,体验思维深入的过程。可能产生不良的情绪,把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归纳整理,也谈解题技巧,要让习题教学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学生会遇到重重困难或出现多种错误。 在引导学生分析中,它们彼此间有何联系与区别考察学生的何种能力,得以调整教学内容,避免的原犯类似错误,要统计各题的对错数字,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怎样沟通条件和结论。而不应按习题的顺序一道道讲,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 生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面向学生依次提出。 4。课前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薄弱环节不能深入讲解,对学情了解不够。

(整理)9广义积分习题课.Word版

第九章 广义积分习题课 一、主要内容 1、基本概念 无穷限广义积分和无界函数广义积分敛散性的定义、绝对收敛、条件收敛。 2、敛散性判别法 Cauchy 收敛准则、比较判别法、Cauchy 判别法、Abel 判别法、Dirichlet 判别法。 3、广义积分的计算 4、广义积分与数项级数的关系 5、广义积分敛散性的判别原则和程序 包括定义在内的广义积分的各种判别法都有特定的作用对象和原则,定义既是定性的――用于判断简单的具体广义积分的敛散性,也是定量的――用于计算广义积分,其它判别法都是定性的,只能用于判断敛散性,Cauchy 判别法可以用于抽象、半抽象及简单的具体广义积分的敛散性,比较判别法和Cauchy 判别法用于不变号函数的具体广义积分和抽象广义积分判别法,Abel 判别法和Dirichlet 判别法处理的广义积分结构更复杂、更一般。 对具体广义积分敛散性判别的程序: 1、比较法。 2、Cauchy 法。 3、Abel 判别法和Dirichlet 判别法。 4、临界情况的定义法。 5、发散性判别的Cauchy 收敛准则。 注、对一个具体的广义积分敛散性的判别,比较法和Cauchy 法所起作用基本相同。 注、在判断广义积分敛散性时要求: 1、根据具体题型结构,分析特点,灵活选择方法。 2、处理问题的主要思想:简化矛盾,集中统一,重点处理。 3、重点要掌握的技巧:阶的分析方法。 二、典型例子 下述一系列例子,都是要求讨论其敛散性。注意判别法使用的顺序。 例1 判断广义积分?+∞+=0q p x x dx I 的敛散性。 分析 从结构看,主要是分析分母中两个因子的作用。 解、记?+=101q p x x dx I ,?+∞+=12q p x x dx I

(完整word版)5.1角的概念的推广习题课

第17-19课时 【教学题目】 角的概念及终边相同的角习题课 【教学目标】 1、理解角的概念、角的三要素、象限角及界限角; 2、理解终边相同角的概念; 2、掌握所有与α角终边相同的角(包括α角)的表示方法; 3、会寻找在指定范围内与已知角终边相同的角. 【教学内容】 1、角的概念、角的三要素、象限角及界限角; 2、终边相同角的概念; 2、与α角终边相同的角(包括α角)的表示方法; 3、计算在指定范围内与已知角终边相同的角. 【教学重点】计算在指定范围内与已知角终边相同的角. 【教学难点】计算在指定范围内与已知角终边相同的角. 【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归纳小结 1、终边相同的角的概念:如果当角α与角β的始边重合(X 轴非负半轴)时,它们的终边也重合,那么我们称角α与角β是终边相同的角. 2、终边相同的角之间的关系: 所有与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α在内可以构成一个集合: {}|360,S k k Z ββα==+?∈o 即:任何一个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α与整数个周角的和. 即:α与β终边相同?0360k βα-=??α 与β相差0360的整数倍 ?0360,k k Z βα=+?∈. 3、关于终边相同的角的几条重要结论 ⑴关于终边相同的角中的最大负角和最小正角:与α终边相同的角{}|360,k k Z ββα=+?∈o 有无数个,其中β有最大负角和最小正角. ⑵x 轴上角的集合:{}|180,n n Z ββ=?∈o ; ⑶y 轴上角的集合:{}{}00|90180,|36090,n n Z k n Z ββββ=+?∈?=?±∈o o ; ⑷第一象限角的集合: {}000|36090360,k k k Z ββ?<<+?∈; ⑸第二象限角的集合:{}0000|90360180360,k k k Z ββ+?<<+?∈; ⑹第三象限角的集合:{}0000 |180360270360,k k k Z ββ+?<<+?∈; ⑺第四象限角的集合: {}{}0000000|270 360360360,|270360360,k k k Z k k k Z ββββ+?<<+?∈?+?<

习题课word试题版

1、已知机组某纯冲动级喷嘴出口蒸汽速度s m c /8.7661=,喷嘴出汽角?=201a ,动叶圆周速度s m u /76.365=,若动叶进出口角度相等,喷嘴速度系数97.0=?,动叶速度系数8.0=ψ,通过该级的蒸汽流量s kg G /2.1=,试求: (1) 蒸汽进入动叶的角度1β和相对速度1 ω; (2) 蒸汽作用在叶片上的切向力u F ; (3) 级的轮周功率u P 解:(1) ① s m u c u c w /2.441cos 2112 211=-+=α ② 5.3620sin sin 111 1=???? ??=?-w c β (2) 12ψωω= (纯冲动级)1* 2ββ= N G F u 07.766)cos cos (*2211=+=βωβω (3) 280.2u u P F u kw =?= 2、某汽轮机中有一级组,工况变化前后,该级组中均没有产生临界现象,级前温度也未发生变化。已知级组前压力在变工况前为MPa p 4.20=,级组后压力为MPa p z 36.1=。当流量减小为%80变工况前流量时,级组前压力变为MPa p 7.201=,问变工况后级组的压力1z p 是多少? 解:*01 *022*******T T P P P P G G Z Z --= Mpa P P P P P G G Z Z Z 189.2541220212011==--= 3、已知某级0c =0m/s,1w =158m/s,1c =293m/s,2w =157m/s,2c =62.5m/s ,喷嘴和动叶速度系数分别为?=0.95, ψ=0.88。试求: (1)该级的喷嘴损失和动叶损失 (2)级的平均反动度m Ω 解:⑴

【免费下载】word 练习题

计算机基础知识练习题 一、选择题 1、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是()。 A、显示器 B、内存 C、硬盘 D、中央处理器(CPU) 2、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储器系统是指()。 A、RAM存储器 B、ROM存储器 C、主存储器 D、主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7、下面()存储器中所存储的信息断电后会消失。 A、光盘 B、内存 C、硬盘 D、优盘 8、若微机在工作过程中电源突然中断,则计算机中()全部丢失,再次通电后也不能恢复。 A、ROM和RAM中的信息 B、ROM中的信息 C、RAM中的信息 D、硬盘中的信息 9、半个世纪以来,对计算机发展的阶段有过多种描述。比较全面的描述是()。 A、计算机经过四个发展阶段,电子管阶段、晶体管阶段、集成电路阶段、超大规模集成电器 B、计算机经过四段发展,即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 C、计算机经过三个发展时代,即主机系统时代、微机时代、网络时代 D、计算机经过五段发展,即大型主机、小型机、微型机、局域网、广域网 10、与外存相比,内存(RAM)的特点是()。 A、速度快,容量相对较大,断电后信息不丢失 B、速度慢,容量相对较小,断电后信息不丢失 C、速度快,容量相对较小,断电后信息丢失 D、速度慢,容量相对较大,断电后信息丢失 12、()合起来称为外部设备。 A、输入/输出设备和外存储器 B、打印机、键盘和显示器 C、驱动器、打印机、键盘和显示器 D、A和B 17、计算机软件一般包括系统软件和()。 A、应用软件 B、管理软件 C、科学计算 D、字处理软件 27、计算机能记忆是因为()。 A、它能进行逻辑判断 B、使用存储器 C、计算精度高 D、使用CPU 32、计算机CPU第三阶段采用的逻辑器件是()。 A、晶体管 B、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C、大规模集成电路 D、微处理器集成电路 33、CAI是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之一,其含义是()。 A、计算机辅助教学 B、计算机辅助管理 C、计算机辅助设计 D、计算机辅助测试 37、直接运行在裸机上的最基本的软件是()。 A、BIOS B、操作系统 C、财务管理软件 D、工具软件 40、计算机发展过程的主机系统阶段可划分为四代,划分的依据是()。 A、体积 B、应用范围 C、运算速度 D、主要逻辑元器件 43、键盘右下角区域称为()。

(完整word版)圆周运动中的临界问题习题课

1、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的临界问题 ⑴如图1、图2所示,没有物体支承的小球,在竖直平面作圆周运动过最高点的情况 ①临界条件:绳子或轨道对小球没有力的作用v临界=Rg ②能过最高点的条件:v > Rg ,当v > Rg时,绳对球产生拉力,轨道对球产 生压力。 ③不能过最高点的条件:v v v临界 (实际上球没到最高点时就脱离了轨道)< ⑵如图3所示情形,小球与轻质杆相连。杆与绳不同,它既能产生拉力,也能产 生压力 ①能过最高点v临界=0,此时支持力N= mg ②当0v v v Rg时,N为支持力,有0v N v mg,且N随v的增大而减小 ③当v = Rg时,N = 0 ④当v >./Rg , N为拉力,有N > 0, N随v的增大而增大 例1如图4所示,细杆的一端与一小球相连,可绕过O的水平轴自由转动。现例 2 长度为L = 0.5m的轻质细杆OA , A端有一质量为m= 3.0kg的小球,如图 5所示,小球以O点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通过最高点时小球的速率是 2.0m/s, g取10m/s2,则此时细杆OA受到() A、6.0N的拉力 B、6.0N的压力 C、24N的拉力 D、24N的压力 例3 (可以由学生板演)长L = 0.5m,质量可以忽略的的杆,其下端固定于O点, 上端连接着一个质量m = 2kg的小球A , A绕O点做圆周运动(同图5),在A通 过最高点,试讨论在下列两种情况下杆的受力: 给小球一初速度,使它做圆周运动。图中a、b分别表示小球轨道的最低点和最高 点,则杆对球作用力可能是 b a 图4 ( ) 图5图6 A、a 处为拉 力,b 处为拉 2、在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的临界问题 例4如图7所示,细绳一端系着质量M = 0.6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肌,另一端通过光滑 的小孔吊着质量m= 0.3kg的物体,M的 中与圆孔距离为0.2m,并知M和水平面的最大 静摩擦力为2N。现使此平面绕中心轴线 力B、a处为拉力,b处为推力 C、a处为推力,b处为拉力 D、a处为推力,b处为推力

数学必修4(45分钟课时作业与单元测试卷):习题课(一) Word版含解析

习题课(一) 一、选择题 1.已知角α、β的终边相同,那么α-β的终边在( ) A .x 轴的正半轴上 B .y 轴的正半轴上 C .x 轴的负半轴上 D .y 轴的负半轴上 答案:A 解析:∵角α、β终边相同,∴α=k ·360°+β,k ∈Z . 作差α-β=k ·360°+β-β=k ·360°,k ∈Z , ∴α-β的终边在x 轴的正半轴上. 2.在半径为10的圆中,4π3 的圆心角所对弧长是( ) A.403π B.203 π C.2003π D .4003 π 答案:A 解析:所求的弧长l =43π×10=403 π. 3.已知tan130°=k ,则sin50°的值为( ) A .-k 1+k 2 B.k 1+k 2 C.1+k 2k D .-1+k 2 k 答案:A 解析:k =tan130°=-tan50°,∴tan50°=-k >0,∴cos50°=-1k sin50°.又sin 250°+cos 250°=1,∴sin 250°=k 2k 2+1.∵k <0,sin50°>0,∴sin50°=-k 1+k 2. 4.已知cos ????3π2+σ=-35,且σ是第四象限角,则cos(-3π+σ)=( ) A.45 B .-45 C .±45 D.35 答案:B 解析:∵cos ????3π2+σ=sin σ=-35 ,且σ是第四象限角, ∴cos σ=45,∴cos(-3π+σ)=-cos σ=-45 . 5.如果角θ满足sin θ+cos θ=2,那么tan θ+1tan θ 的值是( ) A .-1 B .-2 C .1 D .2 答案:D 解析:由sin θ+cos θ=2,得sin θcos θ=12 . 故tan θ+1tan θ=sin θcos θ+cos θsin θ=sin 2θ+cos 2θsin θcos θ=1sin θcos θ =2.

(完整word版)《师说》练习题及答案(1)

《师说》巩固及拓展性练习 一、选择题(共36分,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 ..的一项是( C ) A.数罟.(ɡǔ))洿.池(kuā)阿谀.奉承(yú)师襄.(xiāng) B.跬.步(guǐ)经传.(zhuàn)以贻.(wèi)之苌.(cháng)弘 C.骐.骥(qí)句读.(dòu)颁.白(bān)老聃.(dān) D.驽.马(nú)郯.子(tán)针砭.(biǎn)无长.(zhǎng)无少 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D ) A.孰.能无惑(谁,哪一个)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本来) B.彼.童子之师(那些)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岂,哪)C.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赏)士大夫之族.(类、辈) D.作《师说》以贻.之(赠送)是故无.贵无贱(没有) 3.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在的用法分析正确 ..的一组是:( A ) ①古之学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必有师。②师者,所以 ③今之众人 ..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其下圣人也亦远矣。④小学 ①弟子不必 ..师之 ..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⑥吾从而 A.全不相同B.②③⑤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C.全都相同D.①③⑥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4.下列加点词语含义相同 ..的一组是:( B )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圣人无常师. C.作《师说》以贻.之D.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贻.笑大方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5.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虚词用法完全相同 ..的一项是( C )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则.群聚而笑之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古之.学者必有师 C.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小学而.大遗/人非生而.知之者 6.下列各组句子中,“所以”的用法不同 ..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 A 师者,所以 ..兴怀,其致一也 ..传道受业解惑也 B 所以 C 圣人之所以 ..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为圣 D 此所以 7.下列句中“其”的用法与例句相同 ..的一项是( B )

《运筹学》专业课程期末复习题Word可编辑版(含答案详解)

吉林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2019年下半年期末考试 《运筹学》本科函授试卷(A 卷) (本试卷共有 四 大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表示正确答案的字母写这答题纸上。(20分, 每小题2分) 1、使用人工变量法求解极大化线性规划问题时,当所有的检验数0j σ≤,在基变量中仍含有非零的人工变量,表明该线性规划问题( ) A. 有唯一的最优解; B. 有无穷多个最优解; C. 无可行解; D. 为无界解 2、对偶单纯形法解最大化线性规划问题时,每次迭代要求单纯形表中( ) A .b 列元素不小于零 B .检验数都大于零 C .检验数都不小于零 D .检验数都不大于零 3、在产销平衡运输问题中,设产地为m 个,销地为n 个,那么基可行解中非零变量的个数( ) A. 不能大于(m+n-1); B. 不能小于(m+n-1); C. 等于(m+n-1); D. 不确定。 4、如果要使目标规划实际实现值不超过目标值。则相应的偏离变量应满足( ) A. 0d +> B. 0d += C. 0d -= D. 0,0d d -+>>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为( ) A.如果线性规划的原问题存在可行解,则其对偶问题也一定存在可行解 B .如果线性规划的对偶问题无可行解,则原问题也一定无可行解 C .在互为对偶的一对原问题与对偶问题中,不管原问题是求极大或极小,原问题可行解的目标函数值都一定不超过其对偶问题可行解的目标函数 D .如果线性规划问题原问题有无界解,那么其对偶问题必定无可行解 6.下例错误的说法是 A .标准型的目标函数是求最大值 B .标准型的目标函数是求最小值 C .标准型的常数项非正 D .标准型的变量一定要非负 7. m+n -1个变量构成一组基变量的充要条件是 A .m+n -1个变量恰好构成一个闭回路 B .m+n -1个变量不包含任何闭回路 C .m+n -1个变量中部分变量构成一个闭回路 D .m+n -1个变量对应的系数列向量线性相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