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以来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特征、原因及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国外对华反倾销发展态势及应对措施

国外对华反倾销发展态势及应对措施

国外对华反倾销发展态势及应对措施倾销本是一种不公平的竞争手段,在客观上都对进口国国内产业造成一定的损害或威胁。

因此,WTO及其前身GATT都制定并完善反倾销协议,各国也制定自己的反倾销法规,对倾销行为进行打击,以维护公平贸易秩序。

但由于反倾销协议本身存在一些不合理性,使许多国家以反倾销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滥用反倾销措施进行贸易保护。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出口额的扩大,国外对华反倾销指控也越来越多,迄今已有480起,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00亿美元以上,从而严重阻碍了我国出口贸易。

一、对华反倾销的发展态势1、反倾销诉讼的次数日益增多。

自1979年欧盟首次对我国出口的糖精钠提起反倾销诉讼后,西方国家对我国出口商品实施的反倾销措施便层出不穷,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华反倾销的指控更有愈演愈烈之势。

欧盟仅在1996-1997年上半年就发动了10起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美国在1999年6月开始对中国浓缩苹果汁征收反倾销税,8月中旬又指控中国钢材对美倾销。

20XX 年,国外对中国大宗出口商品反倾销案件多达38起。

我国入世后,随着国际贸易的拓展,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势头有增无减。

2、被诉倾销产品的范围不断扩大。

近些年来,西方国家只要认为危害或将要危害到本国竞争力差的产品,都可以列为反倾销产品的范围。

被诉产品从最初的轻工、纺织等传统商品,扩大到机械、电子等新兴出口商品,总计有4000多种商品。

尤其是美国的特别301条款和超级301条款,相继把保护的范围由一般商品扩展到劳务、投资、知识产权等,其可诉的范围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3、征收反倾销税的税率明显提高。

西方一些国家对我国征收的反倾销税税率非常高,征收幅度低则百分之十几,高则达百分之百甚至上千。

1997年7月,美国商务部对我国几家出口小龙虾征收的反倾销税税率平均为%,最低的是%,最高的是%。

而墨西哥对我国出口商品征收100%以上的税率的就有:家电129%,自行车144%,玩具315%,服装537%,有机化学产品673%,鞋类竞高达1105%。

国际反倾销的特征、趋势以及中国的对策

国际反倾销的特征、趋势以及中国的对策

引言随着中国贸易地位的上升和经济全球化与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贸易摩擦或贸易纠纷已成为国际经贸领域中较为突出的焦点问题。

作为维护公平贸易及保护国内产业利益安全的重要法律手段,倾销和反倾销法律制度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的重要地位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共识。

中国在加入WTO以后国外对中国企业的反倾销投诉与日俱增,这种状况给国内的一些企业带来了恐慌。

许多刚刚跨出国门的企业由于无法承受这种压力,被迫退出原有的国外市场,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针对这种现状本文引用了国外对华反倾销投诉的案例,结合有关反倾销的理论,详细的阐述了倾销与反倾销的实质,国外对华反倾销投诉的特点、原因以及我国企业的应对策略。

目的是让更多的企业正视反倾销,认识到反倾销只是贸易保护政策的一部分,中国企业遭受反倾销投诉既有国外的因素,更有我们自身的因素。

WTO的争端解决机制为我们处理类似问题,提供了一个平台。

我们不必害怕反倾销制裁,只要我们据理力争,克服自身的问题,我们的企业不但可以保住原有的国外市场,还可以提升我们的国际形象,增加知名度。

与此同时我们需加紧中国的反倾销立法,以便更有效的保护我们的国内产业。

1国际反倾销的特征、趋势以及中国的对策1.国际贸易中倾销与反倾销问题1.1国际倾销与反倾销的含义及实质倾销是指一个国家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廉价将其商品销往别国并对别国经济造成重大损害或威胁的行为;反倾销就是指进口国(地区)对实行倾销的进口商品采取严厉的措施以抵消对本国(地区)产业所造成的损害,防止对新建产业的威胁。

从历史发展来看倾销与反倾销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对产品销售市场的争夺和对利润的追逐,当前在WTO框架下要求其成员国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因此反倾销就成为保护本国市场抵御外来竞争的最有力武器被各国广泛使用。

反倾销的实质是贸易保护主义,所谓贸易保护主义是指一国政府用非关税方法包括用反倾销法限制进口扩大出口的行为,它与GATT自由贸易条例相悖不少国家表面上都反对别国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但却都单方面打着反倾销旗号推行贸易保护主义。

国外对华反倾销及我国应对措施

国外对华反倾销及我国应对措施

国外对华反倾销及我国应对措施,不少于1000字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市场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然而,中国的出口也给一些国家的本土企业带来了激烈的竞争压力,导致了一些国家对中国采取了反倾销措施。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国外对华反倾销及我国应对措施。

一、国外对华反倾销的问题反倾销是指通过抽查、调查和其他手段确定某一种国家的商品被卖到他国的时候低于成本(被“倾销”),从而对他国商品造成了不公平的竞争,因此针对此种情况的反制措施就叫“反倾销”。

一些国家对中国采取反倾销调查的原因主要是:1.中国商品价格过低中国商品价格在国际市场上较低,这是由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较低,制造业的技术成熟度较高等原因所导致的。

一些国家认为中国商品价格过低,已经影响到了他们的本土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采取了反倾销的措施。

2.中国对一些特定产品的出口过多一些国家认为中国过度依赖出口,出口量过大,这造成了一些国家本土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下降,因此采取反倾销的措施。

3.中国采取了不公平的贸易政策一些国家认为中国采取了不公平的贸易政策,以获得其它国家的贸易利益,限制了进口商品,并且中国的人民币汇率过低,这使得中国的出口价格更加低廉。

针对对华反倾销,目前反倾销调查的类型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按照多边体制并根据WTO的规则进行的反倾销调查,另一种是采取单边调查方式的反倾销调查。

实际上,多数国家的反倾销措施均采用了单边调查方式,这也导致了这些国家的调查结果在WTO中的得到的认可程度不高。

二、我国应对国外反倾销的措施1.积极应对反倾销的调查我国通过建立反倾销委员会和反补贴委员会来协调我国反倾销工作,采取中央与地方相结合的方式来开展反倾销调查工作,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调查机构,并为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2.构建自主创新体系我国加强自主创新的能力,在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高端开展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降低了产品成本,减轻了企业竞争压力,有效避免了外国经济的冲击。

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原因及对策分析随着我国贸易出口额的不断增加,我国在国际贸易中遭受的反倾销调查也越来越多。

通过分析国外对我国反倾销的原因,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我国现阶段应对反倾销提出建议,以更好地保证我国贸易的稳定发展。

标签:反倾销;应诉;对策自加入WTO以来,我国的贸易出口快速持续增长,给国内企业带来很大的国际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截止2012年底,中国共遭受国外贸易反倾销调查758起,涉案金额684亿美元,已连续17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

国外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案例逐年上升,给中国外贸出口造成严重影响,全球经济不景气、中国出口贸易增长迅速、国外贸易保护主义、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中国外贸出口结构及企业战略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是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

为此,深入研究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战略,这对于应对日益激烈的贸易摩擦,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倾销与反倾销的含义倾销即一国的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另一国市场而使得另一国国内有竞争能力的产业受到损害的行为。

根据《1994年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定义,构成倾销需具备三个条件:(1)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或公平价值的价格销售;(2)这种低价销售的行为给进口国产业造成损害,包括实质性损害、实质性威胁和实质性阻碍;(3)损害是由低价销售造成的,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反倾销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所采取的抵制措施。

一般是对倾销的外国商品除征收一般进口税外,再增收附加税,使其不能廉价出售,此种附加税称为“反倾销税”。

虽然在《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中对反倾销问题做了明确规定,但实际上各国各行其事,仍把反倾销做为贸易战的主要手段之一。

2反倾销原因分析2.1国外贸易保护国外贸易保护是中国遭受反倾销最直接的原因。

随着全球贸易自由化的不断扩大,国际竞争不断加大,尤其是2008年次贷危机后,全球经济水平下滑、消费投资水平下降、失业率不断上升。

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原因及我国对策

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原因及我国对策

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原因及我国对策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原因及我国对策一、倾销与反倾销倾销(Dumping)是指一个国家的生产商或者出口商以比较低的价格(低于低于成本价格或者国内市场价格),将商品抛售到另一个国家的市场之中,而使得另一国国内有竞争能力的产业受到损害的行为。

是一种不正当的贸易行为。

反倾销(Anti-Dumping)是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所采取的抵制措施。

在WTO《反倾销协议》规定中,对于倾销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必须符合的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倾销的存在。

既是进口产品所出口的价格是低于其正常的价值,判定为倾销是存在的。

二是损害的存在。

在产品倾销中,如果进口国的同类产品糟到了实质性的损害,即判定损害存在。

三是损害与倾销之间有因果关系。

即由于进口产品的倾销而造成的损害,而非由其他因素所致。

二、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现状目前我国出口产品遭遇到的反倾销案件,主要有以下的特点:(一)反倾销调查案件的数量在不断的增多从1979年中国遭遇到第一起反倾销案开始至1995年,在这十年的时间里,国外对华反倾销案总数仅为66件,平均每年只有6.6件。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国外对华反倾销案件数急剧增加。

从1995年到2022年,国外对中国反倾销数量总共264件,平均每年37.7件,而同期世界反倾销调查数1920件,平均占比13.75%。

而2022年入世后,至2022年6月中国遭遇对华反倾销案件数为698件,平均每年60.7件,占世界同期比重为28.17%。

反映出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对华反倾销案件数呈现大幅增多的趋势。

(二)涉案金额和规模越来越大对华反倾销案件的涉案金额也在日益增大。

以欧盟为例,2022年7月,欧盟对中国出口到欧洲的钢铁紧固件而引发的反倾销案件,此案涉及中国钢铁企业达到1700家。

从2022年12月至2022年的上半年,中国销售镀锌板、无缝钢管等钢铁产品于欧洲这一事件,欧盟又对中国发起了7起反倾销调查,此案涉及到出口产品的金额超过36亿美元,涉及的出口企业达到178家。

简析外国对华反倾销及的应对策略

简析外国对华反倾销及的应对策略
2. 出口产品结构单一
• 企业应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 加值,开发多元化市场,降低对特定市场的依赖度 。
06
CATALOGUE
案例分析
案例一:欧盟对华彩电反倾销案
背景
2004年,欧盟对中国彩电的反倾 销调查,涉及我国家电企业1500
多家,涉案金额达2.7亿美元。
反倾销措施
欧盟采取了征收临时反倾销税的措 施,税率高达44.6%,使得中国彩 电出口受到重创。
VS
技术壁垒
一些国家通过提高技术标准、安全标准等 手段限制中国产品的进口,以保护本国产 业。
04
CATALOGUE
应对外国对华反倾销的策略建议
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
提高产品质量
通过加强研发、引进先进技术以及采用国际质量标准等手段,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降低成本, 增强产品竞争力。
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等措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 力。
简析外国对华反倾 销及的应对策略
contents
目录
• 外国对华反倾销概述 • 外国对华反倾销的现状 • 外国对华反倾销的原因分析 • 应对外国对华反倾销的策略建议 • 我国政府和企业在反倾销应对中的不足
与改进措施 • 案例分析
01
CATALOGUE
外国对华反倾销概述
反倾销的定义
01
反倾销是指进口国主管机构针对 进口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 销售的行为采取的措施,包括征 收反倾销税、价格承诺等。
02
CATALOGUE
外国对华反倾销的现状
反倾销的案例数量
近年来,外国对华反倾销的案例数量 呈上升趋势,尤其是2018年以后, 由于中美贸易战等因素,反倾销案例 数量大幅增加。

应用文-简析外国对华反倾销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应用文-简析外国对华反倾销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简析外国对华反倾销及我国的应对策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速了与其它国家等方面的往来,对外贸易更是飞速发展。

至2000年,我国对外贸易已跃居世界第七,成为世界贸易大国。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一些国家对中国的贸易抵制。

中国加入世贸,逐步取消了一些国家对中国的高关税贸易壁垒,取而代之的是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

其中,反倾销以其方便、见效快的特点倍受各国青睐。

我国而我国也成为该贸易保护措施的最大受害国之一。

一、外国对华反倾销的特点1、倾销指控的次数多频率快自1979年欧共体对第一期反倾销调查案以来,我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反倾销指控,截至2002年12月20日,我国产品共遭遇外国反倾销调查509起,遭遇保障措施46起,两者共高达555起,涉案金额超过500亿美元,国外对我国的反倾销给我国带来的直接损失达160亿美元,导致我国五十万人潜在失业。

从2002下半年看来,共有17个世贸组织成员发起了104项反倾销调查,其中针对我国的就有18项。

我国已成为2002年下半年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

Ⅰ2、提起反倾销的国家由发达国家拓展至发展中国家至2000年底,共有29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商品提出反倾销调查,涉案数412起,其中欧盟99起,美国78起,印度更是后来者居上,对华反倾销指控达38起,名列第三,澳大利亚、阿根廷、南非、墨西哥4国对华反倾销均超过20亿。

到目前为止,曾对我国出口商品提出反倾销的国家进四十个,其中80%案件均由发达国家提起,以美国和欧盟最多,近几年来,一些发展中国家如智利、泰国、印度、尼日利亚等也加入了对华反倾销的行列,并有欲演欲烈之势。

3、中国商品被认定的倾销幅度和被征收的反倾销税明显偏高自1980年到1994年12月31日,美国对华反倾销案终裁决定征收反倾销税共计27起,税率在100%以上的有10件,占1/3强。

从90年代开始针对中国反倾销的拉美国家,其确定的反倾销税率相当一部分为300%-600%,1993年墨西哥部长于4月14日召开记者招待会,并于4月15日于墨西哥官方日报上公布,对我国十大类400多种商品进行反倾销调查,与此同时征收高额临时反倾销税,各类商品和税率为玩具351%,鞋类1105%,纺织品:植物纤维331%,合成纤维501%,纱布54%,纺织制品:服装533%,其他成品379%,有机化学品673%,自行车:内外胎594%,整车144%,家用电器129%,工具312%,铁制接头33%,氟石16%。

应用文-国外对华反倾销诉讼的原因和对策分析

应用文-国外对华反倾销诉讼的原因和对策分析

国外对华反倾销诉讼的原因和对策分析'近年来,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屡遭反倾销起诉。

据,自1979年欧盟对中国糖精和闹钟提起反倾销指控以来,截止今年3月底,已有29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出口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422起,涉案金额累计超过百亿美元,位居全球之冠。

从某种意义上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走出国门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我国出口产品屡遭反倾销指控的历史。

认清国外对我国产品反倾销指控的本质和成因,采取相应对策,已成为我国企业进一步拓宽国际市场的当务之急。

一、对当今全球范围内反倾销活动的基本认识在国际全球化、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的今天,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大趋势。

然而,在贸易投资自由化呼声的背后,反倾销措施却从未放慢前进的脚步。

1.反倾销措施在当前形势下已成为“合法的”贸易保护主义的代名词。

随着世界经济贸易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国政府在失去惯用的关税和非关税保护措施的同时,都在致力于WTO框架内的保护伞。

反倾销措施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被堂而皇之地搬到国际贸易舞台上来的,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据报道,1999年,全球范围的反倾销诉讼案件较上年增长了41%,达到328起。

不仅仅是发达国家对中国家,就是发达国家内部也进行着反倾销的较量。

如日美之间、欧美之间、日欧之间的反倾销斗争经年不息。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反倾销措施的初衷是对破坏国际贸易“游戏规则”的国家和地区予以惩戒,迫使其走上规范的国际贸易自由化轨道,然而对于发起国的对等产业而言,反倾销措施却是实实在在的贸易保护,它所带来的益处短期内要较降低成本和加快技术创新来得更直接、更容易。

如美国国会去年通过“2000年持续倾销及补贴抵消法”,规定部海关向外国厂商课征来的反倾销税或平衡税,将逐年均分给受到外国倾销打击的本国厂商。

由于该法具有明显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因此尚未实际执行,即已引来世界各国的反对声浪。

从这个大背景来看,近年来针对我国出口产品提起的反倾销指控只是连续剧中的一个片段而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入世以来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特征、原因及对策研究姓名(工作单位省市邮编)提要:中国出口企业在改革开放后至今遭受过反倾销指控多达四百多起,涉及到的商品达400多种,直接影响出口达100亿美元以上。

本文首先阐述了倾销与反倾销的定义,然后揭示了国外对华产品反倾销的特点,主要从总量、国别和商品三个方面进行说明;接着从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分别介绍了入世以来我国屡屡遭受反倾销的原因;最后就如何应对国外对华产品反倾销提出了一些策略和措施,主要从短期和长期两个角度来阐述。

通过此文,我们可以看到国外对华产品反倾销形势的严峻性!希望此文能唤醒和增强有关部门和出口企业的防范意识,积极迎击国外的反倾销,确保我国商品出口继续稳定增长。

关键词:反倾销;特征;原因;对策A bstract:China's export enterprises in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has suffered after the anti-dumping allegations by more than 400, involving more than 400 kinds of goods amounted to a direct impact on the export of more than 10 billion U.S. dollars. 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dumping and anti-dumping definition, and then revealed the foreign anti-dumping products in China's characteristics, mainly from the total, the country and commodity three areas; Then from external factors and internal factors were two areas since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on the Often the causes of anti-dumping and finally on how to deal with foreign anti-dumping products in China made a number of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mainly from the short-term and long-term perspective on the two. Through this article, we can see that foreign anti-dumping Chinese products of the seriousness of the situation! Hope that this article will awaken and strengthen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and enterprises to prevent the export awareness and actively engaged in anti-dumping abroad to ensure that China's merchandise exports continued to grow steadily.Keywords: Anti-dumping; Character; Origin; Countermeasure反倾销是指国际上通行的进口国政府对进口的倾销产品依法进行调查并征收反倾销税的一种法律制度。

反倾销调查是由一个受倾销影响的国内产业或受倾销影响的国内产业代表,向有关当局书面申请提起反倾销调查,也可以由有关当局决定进行反倾销调查。

因此,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程序来认定与惩罚倾销行为。

反倾销问题在近几年成为我国对外贸易中的热门话题,是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重大障碍,该项贸易保护措施对我国企业的频繁使用使我国企业蒙受巨大损失。

反倾销不仅直接危害我国对外出口贸易发展,而且由于出口减少,出口企业将活动空间由国外转向国内,也加剧了国内的竞争。

此外,对国内出口关联产业的发展、税收和就业带来损害。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反倾销受害最严重的国家,出口在全球占4.36%,而遭反倾销立案数占14.33%,立案总数中被对方采取措施的比例高于全球平均水平8.43%,涉案金额快速增加,已对我出口工业的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在国家经贸委产业损害调查局的支持下,对有关进出口商会、工业协会和企业进行专门调研,建立国外反倾销案件数据库,建议政府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国外对我出口产品的反倾销势头。

一、入世以来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特征(一)入世以来国外对华反倾销的总量特征反倾销是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普遍采用的用于保护国内市场和厂商的做法,该做法已对世界各国和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01-2007年,国外对我国共发起反倾销调查182起,最终实施反倾销措120起,见图1。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相关数据整理。

根据上图可看出,入世以来国外对华反倾销立案调查数呈总体上上升,升中有起伏的趋势,并在2002年达到了30起,随后有所下降,到2006和2007年,分别达到了31和32起的新高度,国外对华反倾销的问题依然很严重。

2001-2007年国外对华实施最终反倾销数在2003年曾达到了创纪录的33起,随后有所下降,但在近两年里,这一趋势又有所上升,在2006-2007年分别达到了26和27起,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

(二)入世以来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国别特征中国已成为国际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是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反倾销指控的重点“照顾”对象。

入世以来,美国、欧盟、印度、阿根廷、巴西、韩国、土耳其、哥伦比亚、秘鲁等国家对华反倾销案占全部对华反倾销案件的比例均高于在国际反倾销案件中的比例,是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反倾销指控的重点“照顾”对象。

近年来,印度、阿根廷、新西兰、波兰、泰国的对华案比例还在上升,对此我国要予以重视。

此外,新加入国际反倾销行列的发展中国家基本上也都加入了对华反倾销行列,且大多数国家都重点指控中国产品,导致对华反倾销愈演愈烈。

新加入国际反倾销行列的23个发展中国家已有19个加入了对华反倾销的队伍中(马来西亚、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尼加拉瓜还未加入),而且美国、欧盟、印度、阿根廷、南非、韩国、土耳其、哥伦比亚、秘鲁、智利、泰国等对华案占各国反倾销总案的比例均比同期对华案占全球案的比例要高,特别是WTO成立以后,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阿根廷、新西兰、土耳其、波兰、以色列等还在继续进一步强化对华反倾销。

表1 2001-2007年国外对华反倾销立案调查的国家和案件数单位:起(三)入世以来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商品特征入世以来国外对华反倾销最多的产品种类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

2001~2007年,国外对华反倾销过程中共涉及42中具体产品(见表3),包括二氯甲烷、乙醇胺、乙内酰胺、聚氯乙烯、三氯甲烷、水合肼、硅氧烷、环氯丙烷、丙烯酸酯、三元乙丙橡胶、呋喃酚、邻苯二甲酸千、丁苯橡胶、甲苯二异酸酯、氯丁橡胶、赖氨酸盐酸盐等产品,其中涉及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的具体产品有30种。

在135起反倾销立案调查中,有102起案件就是关于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占75%,而其中涉案最多的具体产品是二氯甲烷、乙醇胺、丁醇(各遭受6起),其次是冷轧板卷、乙内酰胺、聚氯乙烯、双酚、辛醇、氨纶(各遭受5起)。

2001-2007年,国外对华实施最终反倾销措施中共涉及25中具体产品(见表4)。

其中涉及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的具体产品有17种。

在实施的77起最终反倾销措施中有56起是针对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占73%,而其中被实施最终反倾销措施最多的具体产品是乙醇胺、乙内酰胺(各遭受6起),其次是丁醇、冷轧板卷、乙内酰胺、聚氯乙烯、双酚、辛醇、氨纶(各种遭受5起)。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在国外对华反倾销中成为涉案最多的产品是和世界反倾销的总的潮流相匹配的。

在世界反倾销中化工产品是涉案最多的产品,约占全球的20%。

表2 2001-2007年国外对华反倾销立案调查中涉案的具体产品表3 2001-2007年国外对华反倾销终裁中涉案的具体产品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一直是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焦点,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与化工产品的出口增长较快有关从中国正式入世开始我国的出口增长非常快。

在外贸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化工产品的出口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速,特别是2004年,化工产品的出口增长率高达34.2%,2005年增长放慢一些,但也达到18.7%。

同时,化工产品在进口商品中所占比重也在逐渐加大,由2002年的8.2%上升到2005年的11.8%。

表4 2001-2007年国外对化工产品出口统计2.与化工产品具有容易认定的特点有关化工产品具有容易认定的特点也是化工产品反倾销案件多的原因之一。

根据我国反倾销条例规定,反倾销立案调查要求针对同类产品进行,而什么是同类产品,认定的标准是什么,法律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3.与化工行业产业集中度高有关化工行业的一个特色就是产业集中度高,尤其是一些化工新材料,一家化工企业常常可以单独或只要一两家就可以起诉,而在别的行业,只要产业稍微一分散,反倾销就很难做的起来。

二、入世以来外国对华反倾销的原因分析中国出口商品屡遭国外反倾销指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国际的,也有国内的;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既有经济因素的影响,还有法律因素的制约。

综合来说,国外对中国出口产品实施反倾销调查的原因有两类:一是国外因素,二是中国自身的问题。

(一)外因方面1.国际经济贸易总体形势不景气所产生的负面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经济普遍不景气,经济增长率低,失业率居高不下,从而也影响到了全球经济的缓慢发展。

他们为保护本国产品的国内市场和考虑到某些政治利益,频繁运用反倾销措施来限制外国产品进入。

同时,由于乌拉圭回合协议的生效,要求各国大幅度削减关税和取消进口数量限制,各国为抵消这一谈判结果对本国工业的冲击,利用反倾销自由裁量权,纷纷采用反倾销这一便利而有效的措施。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较快,出口产品种类多、数量大,在成本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维持对较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的贸易顺差,于是就成为反倾销的主要对象之一。

2.在国际贸易中,国外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并实行严格的反倾销政策在西方看来,中国仍然是非市场经济国家。

虽然,欧美对市场经济国家的企业也进行反倾销,但对非市场经济国家中的企业实行反倾销则更为容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