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法律效力与法律实效
影响法律实效的因素

试分析影响法律实效的因素有哪些法律实效:指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规范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为其所调整的对象所适用、执行和遵守以及适用、执行和遵守的状态和程度,即法律的实质有效性。
法律实效不同于法律效力。
法律实效是指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规范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效果,而法律效力则是指法律规范的约束力。
法律实效固然是实施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规范的结果,但法律效力却并非法律实效的本身。
因为法律规范原本是对人的行为一种可能性的预设,是一种应然性的规定,而法律的实现则是这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是一种已然性的现实。
所以,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规范,在没有被实施之前具有法律效力,实施过程和适用之后所形成的适用法律的文件也具有法律效力,而这种法律效力发挥出来所产生的结果才显示出法律实效。
可见,法律效力是一个应然“范畴”,而法律实效则是一个“突然”或“已然”范畴。
由此可见,法律实效对于依法治国而言意义重大。
我认为影响法律实效一般有以下几个因素:1.完善的法律对法律实效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认为法治的条件有两个:(1)制定良好的法律;(2)制定好的法律得到良好的实施。
由此可见,一部好的完善的法律对法律的实效很重要,这是执法,司法,守法的前提。
而在立法时应该考虑以下因素:(1)制定的法律应该是善法,良法。
生活中很多地方不由法律来调整,相较于其他社会规范,法律的特征是以权利义务为调整机制并通过国家强制力来保障。
而立法者在立法时应该考虑与其他社会规范间协调关系,考虑立法时所处的法律环境,如道德与习惯。
人们之所以选择法律作为主要的社会控制手段,最根本原因在于这种规范传递着民众长期以来接受并遵照的普遍价值观念和利益要求,这与道德作用于社会所生的效力密切联系。
在与道德的关系上,制定法与社会认同的伦理价值相吻合,才能得到普遍有效的承认、执行。
当法律与社会公认的伦理价值相逆时,必然会受到来自道德方面的反对与抵制,法律无法正常实施或达到实施效果,最终成为无意义的外壳。
法律实效与相关概念及影响因素

法律实效与相关概念及影响因素作者:李怡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第02期提要法律实效与法律效力、法律实施、法律效果皆有不同,影响法律实效的因素主要有立法及法律环境因素,制定法本身的因素和整体因素。
对法律实效等的研究,可找出法律实施的不足,推动我国法治进程。
关键词:法律实效;相关概念;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法的价值实现于法的实施过程中,现实生活中法的实施状况影响着法的功能的实现和目的的追求。
法律实效是指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在实际生活中被执行、适用和遵守,并由此实现法的目的、法的功能的程度和状态,是文本上的应然效力向生活中的实然效力的转化。
一、相关概念及其比较(一)法律效力。
法律效力是一定的空间、时间、对象和事项四纬度中的国家强制力,表示法律自身存在的约束力,属于思想的、静态的应然范畴。
而法律实效是描述法律在实际生活中所达到的状况,属于现实的、动态的实然范畴。
首先,法律效力是实现法律实效的基石,法律如果无效力,也无法实现法的功能与目的,谈何法律实效;其次,法律的制定目的就是追求实际的效力,无法律实效,法律效力即被架空。
实效是效力的一个条件,法律须由应然转化为实然,才称有效力;再次,二者是起源与总结的关系,法律效力是法律运行的准备阶段,法律实效是前者的演化模式,是法律运行的实现阶段。
法律创制是对现实权利义务的第一次分配的话,法律实施是对已分配权利义务的第二次分配。
第一次分配是立法者意图的表达,经过第二次分配,才能实现意图。
衡量和判定一个国家法制状况的优劣,同样要考虑创制的法律是否在运行过程中发挥了效力,实现了立法目的,实现的状况程度如何。
民众反对无法的状态,同样也反对有法而无实效的状态。
(二)法律实施。
法律实施是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贯彻过程,主要有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环节。
法律实施是实现立法目的、实现法律功能的必由之路。
法律实施与法律实效的区别在于,前者侧重的是过程及人的活动,而后者侧重于实施的状态、结果。
法理试题

法理学期末考试05一、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 分,共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符合题目要求,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出版《法理学的范围》,并将法理学从法学中分离出来的是()A.德国哲学家黑格尔B.英国法学家边沁C.美国法学家庞德D.英国法学家奥斯丁2.提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主张的是()A.亚里斯多德B.西塞罗C.柏拉图 D.乌尔比安3.英国新分析法学派的代表人物哈特著名的代表作是()A.《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B.《法律的道德性》C.《论当代在立法和法学方面的使命》D.《法律的概念》4.在西方,“法”的概念不同于“法律”,是因为“法”指的是()A.理想法B.实然法C.公平D.权利5.法律概念的特点有()A.法律实践中的可操作性B.法律实践中的不可操作性C.法律上的规定性D.语言上的确定性6.法律原则的特点有()A.具有很强的操作性B.高度的稳定性C.强大的适应性D.强制性)7.成文法和不成文法相比,有较好的()A.社会适应性B.稳定性C.预防功能D.社会改革功能8.保证实体权利与义务、职责与职权得以实现的方式和手段的法律是()A.实体法B.程序法C.普通法D.成文法9.衡平法存在于我国的A.台湾地区B.澳门地区C.香港地区D.台湾和香港地区10.下列关于一般法与特别法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A.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特别法优于一般法B.一般法针对任何法都是一般法,特别法针对任何法都是特别法C.特别法是针对特定事项的法,一般法是针对一般事项的法D.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划分可以使法律对社会关系的调整更加有效。
二、概念比较(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法律效力和法律实效2.法律事件和法律事实三、判断分析(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说明其正确或错误的理由。
法律实效的概念分析

的运行的角度谈法律实效 ,虽然看 到了法律实效与法律实施 及其所形 成的法律秩序间的 系 , 触及到了法律实效 的实证 要素 ( 基础 ) ,但却忽视 了法所作用的社会关系 ,忽视了法 律实施的现实结果 与法律功能 和立法 日的之间 的关 系状况 , 未能注意到法律实效 的价值要素。
首先 ,法律实效 是指 国家制定法的效力实现。之所以将
法律实 效巾的法律界定为 国家制定法,并不仅仅是 因为凯尔
森将其纯粹 法学理论 的研究对象界 定为 周家实在法,更有我 们浓厚 的大 陆法 的传统与现实特征 。当然,我们将法律实效 中的法律界定 为国家制定法 , 不是要在现实社会 巾否定习 并
靠它与现实 一致 ,依靠它的实效 。在法律秩序的效力与实效
之间存 在的关系 ( 这种关系可 以说是在应 当与是之间的紧张 关 系 )只能 由上下界限来 决定 。这种一致必须既不要超过某 种最高限度也不要低 于某种最低 限度。 6 (1 ) ”1 P3 大体 上有 ] 7 实效是 法律效力 的一个必要条件。 于以 分析 , 基 笔者认为, 法律实 效就是指法律效力 的实现程 度和状态。对法律实效作
摘 要 :本文论述法律实效是一个重要 的法学范畴 ,它具有实然性 、变动性 、可控性和可测性等特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 6 2 2 0 )0 一 o9 —O 0 8 7 2( 0 8 6 0 O 3
关键词 :法律实效 ;概念 ;要素 ;特征 中图分类号 :F 1 7
是应然 的法律效力 实然化的情 形,是法律主体对实在法权利
义务 的享有和履行 的实际状况 。 5 ”【 】此概念 总体来讲较为科
浅析法的效力与法的实效

浅析法的效力与法的实效作者:陈阳来源:《锋绘》2019年第02期摘要:法的效力与法的实效一直以来就是学术界研究讨论的重点。
法的效力是法的实效的灵魂,当一部法律有了法律效力之后才能进一步探讨是否会产生法律实效,否则,这部法律只是空泛泛的文字介绍,缺乏精神层面的内容。
一个国家只有法的实效取得实效之后,才能达到法治国家所追求的稳定、和谐,综合国力才能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才会提高。
关键词:效力;实效;规范;监督1 法的效力与法的实效的涵义作为法学理论的一个基本而核心的问题——法的效力,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探讨的热门话题。
所谓法的效力,就是指法对其所指向的人们的约束力。
法通过其效力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地维护社会秩序。
法治社会急速发展的今天,法不应该只是法律条文的罗列,而是应当对人们有强制力、拘束力,能够产生实际效果的法。
换言之,如果法失去了对人们的强制力和约束力,那么再去谈法授予人们的权利和对人们所设定的义务便是毫无意义的。
法的实效是指具有法律效力的制定法在现实生活中中被人们遵守、适用的情况。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按照法律的具体规定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法律引文人们的遵守、执行和适用从而得到了灵魂,此时,法的实效已经不单单是法律自己的内在属性,更是法律效果的社会延伸,需要通过法律的实施活动带动其实现。
最后,从法的实效所产生的微观角度看,它表现为社会生活中的有关主体自觉活动的结果。
2 法的效力和法的实效的关系2.1 联系首先,法的实效是以法的效力的存在为前提的,其次,法的效力也离不开法的实效,法的实效是法的效力实际存在的一个重要体现。
2.2 区别首先,法的效力是指法的约束力,属于“应然”的范畴,法的实效是指法律实际实施的结果,属于“实然”的范畴。
其次,法的效力主要是依赖于法律形式的有效性,而法的实效主要是依赖于主体的自觉活动。
最后,对同一法律而言,法的效力是一定的,而法的实效则是一个变量。
3 我国现阶段法的实效的现状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法治开始飞速发展,各种法律法规相继出台,法律体系更加健全,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法律效力_简答题(2篇)

第1篇一、什么是法律效力?法律效力,是指法律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和约束力,包括法律的约束力、强制力和指导力。
法律效力是法律的核心要素,是法律实现其社会目的和价值的必要条件。
二、法律效力的分类1. 按照法律效力的范围,可以分为:(1)普遍效力:法律对所有人都有约束力,不分地域、民族、性别、职业等。
(2)特定效力:法律只对特定主体、特定事项或特定地域有约束力。
2. 按照法律效力的时间,可以分为:(1)长期效力:法律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对人们的行为具有约束力。
(2)短期效力:法律在较短一段时间内对人们的行为具有约束力。
3. 按照法律效力的层次,可以分为:(1)上位法效力:法律对下位法具有约束力。
(2)下位法效力:下位法对上位法具有从属性。
三、法律效力的特征1. 法律效力是普遍的:法律对所有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具有约束力。
2. 法律效力是强制性的:法律对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进行制裁,保障法律的实施。
3. 法律效力是相对稳定的:法律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对人们的行为具有约束力。
4. 法律效力是明确的:法律对人们的行为具有明确的规范和约束。
四、法律效力的实现1. 法律解释:对法律条文进行解释,使法律含义更加明确,有利于法律效力的实现。
2. 法律宣传:通过各种渠道,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使法律得到广泛遵守。
3. 法律实施:通过司法、行政等途径,使法律得到具体实施。
4. 法律监督:对法律实施过程进行监督,确保法律得到有效执行。
五、法律效力的问题与对策1. 法律效力的问题(1)法律漏洞:法律在规定上存在不完善之处,导致法律无法有效实施。
(2)法律冲突:不同法律之间、法律与政策之间、法律与道德之间等存在冲突。
(3)法律规避:部分人利用法律漏洞,规避法律约束。
2. 对策(1)完善法律体系:加强立法工作,完善法律法规,填补法律漏洞。
(2)协调法律关系:妥善处理法律冲突,确保法律协调一致。
(3)加强法律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培养公民遵纪守法的习惯。
法律概念、原则、规则

基础规范法律规则法律原则认识和思考Hans Kelsen 汉斯.凯尔森(1881—1973)被庞德称为“当今法学之领军人物。
”“社会学等之影响最为深远。
”凯尔森总被贴上实证主义者之标签,《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GTLS)是凯尔森用英文写作之著作中部头最大,《纯粹法理论》为其晚期思想之代表作,此书既是向法学界,也是向自身原有理论的挑战。
H.L.A.哈特(1907—1992)前牛津大学法理学讲席教授,英语法理学家,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创始人,20世纪英语世界最伟大的法学家。
在其代表作《法律的概念》,提出了首位规则和次位规则。
Ronald M.Dworkin 罗纳德.M.德沃金(1931—),纽约大学法学院教授,曾任伦敦大学法学院,牛津大学法理学院教授,是新自然法学派代表人,著有《认真对待权利》等,对法哲学和政治学作出了卓越贡献。
本文从三位学者的代表作中认识思考其理论成果,进而分析比较,结合我国现有相关法理对其思想进行更深入思考,希望能有所收获。
一、法律与规范、规则和原则“什么是法律?”这是一个在法理学领域内被经久讨论而又争论不休的问题。
当代法理学家们对此作了各种各样的回答。
奥斯丁认为,政府的确当目的或意图乃是“最大可能地增进人的幸福”;此外他还主张,功利原则——一前述——是立法机关制定法律的基本指导原则。
①通过把功利原则提高到控制“立法科学”的权威性标准的水平,奥斯丁还是在其认为的那种科学研究中注入了评价因素。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可以说奥斯丁的法学理论仍有着某种“自然法”思想的残余。
(一)凯尔森法律规范凯尔森在方法论上的目的并没有止于消除法律科学中的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价值判断。
他还希望是法律理论摆脱一切外部的因素和非法律的因素,以进一步实现法律“纯粹”之目标。
他指出,“法律科学一直是在毫无批判的情况下被人们同心理学的、社会学的、伦理学的和政治理论的因素搅合在一起。
”②他还试图通过法律工作者或法官的工作中具有严格“法律意义”的活动独立出来,以恢复法律的纯洁性。
法律实效与法律效力、法律实施及法律实现的区别与联系--法律实效系列研究之二

On the Differences and Relationships Between Legal Efficacy,Leagal Effect,Legal Enforcement and
Legal Realization
作者: 邹晓红
作者机构: 长春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出版物刊名: 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
页码: 29-31页
主题词: 法律实效 法律效力 法律实施 法律实现
摘要:法律实效指谓法律的实际功效或效果,法律效力指称的是法律的国家强制作用力,法律实施蕴涵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贯彻过程,而法律实现诠释的则是法律的目的、要求、功能和价值的实现.法律实效是法律效力的条件,法律效力是法律实效的源泉.法律实效着眼于状态,法律实施偏重于运行的过程.法律实效表征的是"点",法律实施囊括的是"段",而法律实现则是"段"和"点"的有机结合和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