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作业】四年级下册数学校本作业

【校本作业】四年级下册数学校本作业
【校本作业】四年级下册数学校本作业

四年级下册数学校本作业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1.含有同级运算的计算

姓名:号数:

一、课前导练。

1.育英小学有学生2236人,上半年六年级毕业离校438人,还剩下学生多少人?

2.育英小学下半年又招收一年级新生425人,育英小学现在有学生多少人?

二、快乐填一填。

1.在计算350+30-166时,先算()法,再算()法,结果是()。

2.在计算945÷9×12时,先算()法,再算()法,结果是()。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按()计算。

三、快乐算一算。

48+25-19 477-64-158 936÷8×12 114×7÷14

四、解决问题。

1.小馨的压岁钱有1000元,买书用去178元,今天卖废品卖得32元,现在小馨有多少

2.一筒羽毛球的售价是60元(一筒里有12个羽毛球),小林要买4个这样的羽毛球,需要多少钱?

在等号左边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或括号。

1 2 3 4 = 1 1 2 3 4 = 2 1 2 3 4 = 3 1 2 3 4 = 4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2.含有两级运算的计算

姓名: 号数:

一、快乐填一填。

1. 18与3的积加上64与16的商,和是( )。列式:

2.在750+120÷6×7中,要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 ),后算( )。 二、红花配绿叶。(连线)

175+60÷6×8 36×4+56÷7 125-25÷5×4 67+23×4

152 105 113 255 三、先在方框里填上数,再列出综合算式。

四、脱式计算。

315-612÷12×4 74+39×20-524 36×25-910÷26 五、解决问题。

1.狮子的寿命为40年,海龟的寿命比狮子的2倍还多20年。海龟的寿命比狮子长多少年?

2.一份稿件有8000字,嘉嘉每分钟能打80字,已经打了6000字,再打多长时间能打完?

综合算式:

综合算式: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3.练习一①

姓名: 号数:

一、快乐填一填。

1.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了156千米,照这样计算,这辆汽车6小时可以行驶( )千米。

2. 38×5-154÷14的结果是( )。

二、比一比,每组题的运算顺序一样的画“√”,不一样的画“×”。

168+12×8 66÷11+45

×3 96÷8×7 168+12+8 120÷4-6×2 96+8×7 ( ) ( ) ( ) 三、先在方框里填数,再列出综合算式。

四、脱式计算。

1000-850÷17×12 980÷

14÷35+80 132+720÷8-24

270÷6

19×16

综合算式:

综合算式:

五、解决问题。

1. 用108根小棒先摆□,又用这些小棒摆△,哪种图形摆的多?多多少个?

2. 美术课上同学们折纸鹤,第一小组共折140只,第二小组共13人,平均每人折11只。哪一组折的多?多多少只?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4.练习一②

姓名: 号数:

一、红花配绿叶。(连线)

360-108÷6 75+360÷15 251-13×7+9 27×5-150÷6

99 110 342 169

二、把各组的分步算式列成一道综合算式。

(1)13×62=806 (2)1500÷6=250 806÷31=26 4×50=200 250-200=50

综合算式: 综合算式: 三、在下表的空格里填数。

四、解决问题。

1.白猫和黑猫到河边去钓鱼。白猫钓了17条鱼,黑猫钓的鱼比白猫的4倍少12条。黑猫比白猫多钓了多少条鱼?

2.A

地到B 地的水路长360千米,一艘轮船从A 地开往B 地。去时的速度是24千米/时,沿原路返回时,因为逆水行驶,它的速度是20千米/时,返回时比去时多用了几小时?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5.含有小括号的四则运算①

姓名: 号数:

一、课前导练。

1.爸爸用100元买苹果和橘子,买苹果用去52元,剩下的钱买橘子,买橘子用去多少钱?

分步列式:2.已知橘子每千克8元,爸爸买了多少千克橘子?

分步列式:

综合算式:

二、照样子画出最先算的一步,再计算。

(96+80)÷8 14×(57-42)(76+24)÷(50-30)(365-15)÷5×12 600÷(100-94)+337 (885÷59)×(57+23)三、解决问题。

1.三、四年级学生进行体操比赛,其中三年级有450人,四年级有510人。如果每15人站成一排,四年级比三年级多站几排?

2.小萌和小畅集邮,小萌集了18张风景邮票和17张古迹邮票,小畅集了44张植物邮票和96张动物邮票。小畅集邮票的张数是小萌的几倍?

3.商店运来大米、面粉各40袋。(大米:50千克/袋,面粉:30千克/袋)

(1)运来的大米和面粉一共有多少千克?(2)运来的面粉比大米少多少千克?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6.含有小括号的四则运算②

姓名:号数:

一、在○里填上“>”“<”或“=”。

400+10×10○(400+10)×10 (70-40)÷5○70-40÷5

196-51+49○196-(51+49) 60÷2+40÷2○(60+40)÷2

二、照样子画出最先算的一步,再计算。

(360+120)÷(12-8) 360+120÷12-8 (360+120)①①

÷12-8

90-6×15÷5 (90-6)×(15÷5)(90-6)×15÷5

三、填空。

1.计算112+72÷(14-5)时,先算()法,再算()法,最后算()法。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的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再算()。

4.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

四、解决问题。

1.

小明从家到学校要8分钟,用同样的速度,从学校到体育馆要多少分钟?

2.一堆沙子138吨,已经运走了11车,还剩6吨,平均每辆车运沙多少吨?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7.有关0的运算

姓名:号数:

一、口算。

0+0= 5+0= 0-0= 0×0= ()

×()=0

0÷99= 0×7= 19×0= 160-0= ()÷()=0

二、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中。)

A.原数

B.0

1.一个数和()相乘,仍得0。

2.一个数加上0,还得()。

3. ()不能作除数。

4.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

5.一个数减去0 ,还得()。

6.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

三、算一算。

167-1800÷(12×5) 360÷(40-25)(73-56)×(17+20)

(15+120÷60)×4 90-(80-20×4) 5×(65÷13-5)

四、解决问题。

题目的数量如右表。

(1)5个小组一共答对多少道口

算题?(2)第一、二、三组平均每组答对多少道题?

2.从一副扑克牌中抽出4张,分别是:红心2,方块5,黑桃6,梅花8,你能用这4个数算出24吗?你能想出几种方法?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8.练习二

姓名:号数:

一、算一算。

720÷(120÷60) 720÷(10-120÷60) 720÷10-120÷60

(85+70)÷(65-34) 5×70-(96+183) 25×(22+576÷32)

二、解决问题。

1.一个大箱子里放了160个球,4个小箱子

每个小箱子的多少倍?

里共放了128个球。每个大箱子里的球是

2.一本书有204页,小彤已经看了43页,如果以后每天看23页,还要几天才能看完?

4.三个好朋友来跳绳。小云:我跳了57下。 小帆:我跳的是小云的2倍。

小妮:我跳了141下。

问:平均每人跳了多少下?

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1.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①

姓名: 号数:

一、填一填。

1.两个加数交换( ),和不变,这叫做( ),用字母表示是( )。

2.三个数相加,先把( )相加,或者先把( )相加,( )不变,这叫做( ),用字母表示是( )。

(1)成人6人,儿童4人,选哪种方案合算?

(2)成人6人,儿童8人,选哪种方案合算?

里填上适当的数或字母。

) 4.

+56= 27+(

44+56

((275+125)

6. (○+□( + )

三、下面的算式分别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填一填。 1. 33+159=159+33( )

2. 16+(20+9)=(16+20)+9 ( )

3. 65+(27+35)=(65+35)+27( )

4. 111+38+89+42=(111+89)+(38+42)( ) 四、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法交换律验算。

597+369= 787+3025= 3876+753=

五、解决问题。

1.花丛里有一群蝴蝶,飞走了18只白蝴蝶和36只花蝴蝶,还剩下36只白蝴蝶和18只花蝴蝶。花丛中原来哪种蝴蝶多一些?

2.黄老师寒假时去长沙旅游,所花费用如下,请完成下表。

3. 用3、4、6、8编写4道得数相同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2.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②

姓名:号数:

一、口算下面各题。

29+()=100 45+()=100 13+()=100 37+()=100 ()+73=100 ()+62=100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算式中应用加法结合律的是()。

A.67+49=49+67 B.45+27+73=45+(27+73)

C.42+81+58=42+58+81

2. 249+196+351=196+(249+351)应用的是()。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三、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472+66+134 324+75+46+25+54 283+36+64+17 15+57+185 125+75+26+74 98+(24+102)

四、比较每组算式结果的大小。

(46+98)+54 ○ 98+(46+54) 189+(111+x )○(189+111)+x

六、果农刘大叔把7筐香蕉送到水果超市,这7筐香蕉的重量(单位:千克)依次是58、53、42、47、49、62、51。请你帮刘大叔算一下这7筐香蕉一共重多少千克。(怎样算简便?)

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3.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③

姓名: 号数:

加法交换律用字母a 、b 表示为: 加法结合律用字母a 、b 、c 表示为: 一、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91+89+11 88+27+12+73 299+145+301

85+248+25 18+77+40+23+60 8+154+70+22+146

二、下面是小奇、小静、小馨三位同学收集废易拉罐情况统计表,将表格补充完整。(单位:个)

三、解决问题。

1.畅畅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62页,第二天看了59页,还剩138页没看,这本故事书一共有多少页?

2.某电器商店分四次运进一批电视机,分别是141台、78台、159台、122台,这个商店

四次一共运进电视机多少台?平均每次运进电视机多少台?

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4.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姓名:

号数:

一、口算下面各题。

45

×2= 4

×

25= 15×2= 15

×

6= 35×

2=

24

×5= 25

×2= 125×

8= 4×15= 4×125=

二、根据乘法的运算定律填一填。

78×452=452×78,运用了( )律。

(69×4)×25=69×(4×25),运用了( )律。 19×× ×9

75×25×4=75×4) 80×80× )×27 (a ×b )×c= ) 125( × )

三、先竖式计算,再运用乘法交换律进行验算。

65×29= 208×44=

四、开动脑筋,用简便方法计算。

25×37×8 125×9×8 66×50×6

五、解决问题。

1.学校图书馆买回12包书,每包8本,每本25元,买这些书一共花了多少元钱?

2.小颖家离学校450米,每天要走2个来回,她一个星期(5天)一共要走多少米?

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5.乘法分配律

姓名: 号数:

一、算一算,比一比。

(100+4)×25 8×(125+50) = = = =

100×25+4×25 8×125+8×50 = = = =

(100+4)×25

○ 100×25+4×25 8×(125+50)○ 8×125+8×50

二、下面哪个算式应用了乘法分配律?应用的画“○”,没应用的画“△”。

(1)45×6+45×24=45×(6+24)()(2) 50×4×5=50×(4×5)()(3)12×b +b×88=(12+88)×b ()(4) 25×(4+40)=25×44 ()三、根据乘法分配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

74×(15+6)= ×15+ ×6 12×39+12×61=( + )×

(4+8)×125= × + × 101×24=( + )×24 54×23+77×54= 54×( + ) 37×99+37= 37×( + )四、用乘法分配律计算下面各题。

(25+9)×4 35×17+65×17 202×15

36×102-36×2 99×99+99 18×101-18

五、用简便方法解决问题。

1.每个同学要发4本练习本,(1)班有54人,(2)班有46人,这两个班共需要多少本练习本?

2.水果店购回香梨和苹果各30箱。香梨:每箱45元,苹果:每箱55元。

(1)香梨和苹果一共花了多少钱?(2)苹果比香梨多花了多少钱?

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6.乘法分配律练习

姓名: 号数:

一、改正下面各

中的错

误。

18×101 43×88+12×43 15×204 =18×(100+ ) =

4×(125+50) 92×103-92×3 73×99

三、综合运用。

1. 2013(1)买5张平日普通票比买5张平日优惠票

要多花多少钱?

(2)买4张指定日普通票的钱,能买6张指定日优惠票吗?

25×(8×4) =25×8+25×4

=200+100 改正: =300

5×(16+40) =5×16+40

=80+40 改正: =120

二、用乘法分配律计算下面各题。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校本作业第1-9单元(课内外作业题)66

1.1认识东南西北(一) 班级:姓名:座号:等级: 课内练习 一、书P5第1—2题。(口答) 二、看图写方向。 三、看图回答。 1. 学校的东面是( ),南面是( ),西面是( ),北面是( )。 2. 体育馆在学校的()面,图书馆在电影院的()面。 3. 图书馆在学校的()面,学校在图书馆的()面。(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课外练习 一、想一想、填一填。 1. 2. 早晨,当你面对太阳时,你的左面是 ( )面,你的右面是( ) 面。 如果时针所指的方向是东面,那么半 小时后,分针所指方向是( )面。 3. 小明的家在学校的北面,小军家的位置和小明家刚好相反,小军家在学校的( )。 ☆4. 小红面向东方,她向左转,这时她面向( )。面向南方,向右转后就面向( )。 二、实践题。 备注:标有☆的为选做题,其余为必做题。 作业预计完成时间:10-15分钟 实际完成时间:

1.2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一) 班级:姓名:座号:等级: 课内练习 一、书P9第1、2题。(口答) 二、书P9第3题、P10第6、7题。(写在书上) 三、填空。 1. (1)A区在运动场的面。 (2)B区在运动场的面。 (3)E区在运动场的面。 (4)H区在运动场的面。 (5)运动场的东北面是区。 (6)运动场的西南面是区。 课外练习 一、想一想、填一填。

1. 小兔家在大象家的面,大象家在山羊家的面。 2. 小猴家在小鹿家的面,小狗家在小猴家的面。 3. 大象家的东面是家,东北面是家。 4. 小猫要去小兔家,可先向面走到大象家,再向面走。 5. 小猴向面走到大象家后,再向面走可到小熊家。 二、根据描述,标方向,写名字。 备注:标有☆的为选做题,其余为必做题。 作业预计完成时间:10-15分钟实际完成时间:

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

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课题:合理设计购房方案 适用年级:六年级 设计目标:1.通过合理设计购房方案,促进学生对数学的实际应用。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参与社会、参与生 活。 设计说明:本案例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学习材料》,即学生上课使用的教材,主要内容为本节课的教 学例题、练习或实践作业等,使用者为学生;第二部分为 《教学设计》,即教师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设计的主要教 学过程,为教学此内容的教师提供参考,使用者为教师。 第一部分 学习材料: 合理设计购房方案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因此,许多家庭已着手或正准备购买住房,以进一步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在购房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如:楼盘质量、地理位置、面积大小、交通状况、装修水平等,其中人们最关注的问题主要是购房总价、现有购房资金以及差价(结余)如何解决几方面。 例温馨家园为配置电梯的多层住宅,均价每平方米6800元,楼层系数如右表。四楼D座面积98平方米,购房价共多 少万元?七楼A座面积125平方米,购房价多少万元? 6800元=0.68万元 0.68×98×1.1=73.304(万元) 答:四楼D座购房价共万元。 答:七楼A座购房价共万元。 实践活动:合理设计购房方案。 小明家(三口人)因旧房拆迁,获拆迁补偿款

32万元,家中原有存款10万元。计划在以下几个楼盘中选购一套住房。请帮助小明合理设计购房方案。 备注:1.楼层系数见表1。 2.购房款一次付清可优惠5%。 3.贷款方式:公积金贷款、商业贷款。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课时作业设计校本班本作业附答案

1认识图形(二) 220以内的退位减法 3分类与整理 4100以内数的认识 *摆一摆,想一想 5认识人民币 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7找规律 8总复习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第1课时认识人民币(1) 1. 把面值相同的人民币连起来。 2.填空。 (1)人民币的单位是()、()、()。 (2)1元=()角 1角=()分 3.在()里填上正确的数。 20分=()角 4元=()角 8角=()分

第2课时认识人民币(2)换一换。 1.5个2角一共是( )角,可换成( )元。 2.1张50元纸币可以换( )张1元纸币。 3.1张50元钱可以换( )张20元钱和( )张10元钱 第3课时练习十二 1. 2. 3. 4. 5. 6.10元钱可以买什么?

书包字典橡皮铅笔10元 5元 5角 1元 第4课时简单的计算(1)6角+2元3角=()元()角 4元5角-2元3角=()元()角 5元6角+2元=()元()角 6角+7角=()元()角 第5课时简单的计算(2)1.填空 5角=()分 40分=()角 70角=()元 10元=()角 2.哪两样物品的价钱合起来正好是5元?请连一连。 3元 1元5角 2元 3元5角 第6课时练习十三 1.填空。 (1) 2元=( )角 12角=( )元( )角(2) 6元8角=( )角 33分=( )角( )分(3) 71分=( )角( )分 4角2分=( )分

(4) 8角+5角=( )角=( )元( )角 2. 填“元”、“角”、“分”。 一枝铅笔2 一瓶可乐3 一个气球9 一个铅笔盒8 3. 一本故事书5元,一本科技书7元2角,一本故事书和一本科技书共用多少钱?

小学三年级数学校本教材

一、位置与方向 1、填一填。 (1)晚上,面对北极星的方向,你的后面是()面,左面是()面,右面是()面。 (2)东与()相对,东北与()相对。 (3)旗杆的影子在西面,那么太阳在( )面。 (4)丽丽面向南方,她向右转,这时她面向()方,她的右面是()方。 (5)如果强强在芳芳的西南方向,那么芳芳在强强的()方向。 (6)东北风是从()方向刮来的。 (7)小狗家的北面是小猴家,东面是小羊家,小羊家在小猴家的()面。 2、看图回答。 少年宫 图书馆幸福路 体育馆医院 育才路 光明街商场2 动物园科技馆广场路 电影院 (1)2路车的行车路线:从广场出发向()行驶()站到电影院,再向()行驶()站到商场,再向()行驶()站到少年宫,再向()行驶()站到动物园。 (2)、小明从商场出发坐了4站,他可能在哪站下车?写出行车路线 (3)、小红坐了3站在少年宫下车,她是从哪站上车的?写出行车路线 3、实践操作。 星期天,我们去动物园游 玩,走进动物园大门,正北面有 狮子馆和河马馆,飞禽馆在狮子 馆的西北面,熊猫馆在狮子馆的 东北面,经过熊猫馆向南走,可 到达猴山和大象馆,经过猴山向 西走到达狮子馆和金鱼馆,经过 金鱼馆向南走到达骆驼馆,你能 填出它们的位置吗?

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一)口算除法 口算除法(1) 1、想一想,填一填。 (1)240÷4口算时可以这样想:240是()个十,()个十除以4等于()个十,也就是();也可以这样想:4×()=240,所以240÷4=()。 (2)1200是3的( )倍,是4的()倍,又是2的()倍 (3)从420里面连续减去6,减()次,结果是0。 2、口算。 (1) 9÷3= (2)54÷6= (3) 40÷8= 90÷3= 540÷6= 400÷8= 900÷3= 5400÷6= 4000÷8= 通过计算,你发现了() 3、列式计算。 (1)1800里面有几个6?(2)什么数乘4的积是360? 4、解决问题。 (1)小明买了3个足球,付给售货员200元,找回20元。每个足球多少元? (2)小方从图书馆借了一本200页的故事书,她2天看了60页。照这样的速度,一个星期能看完吗?

(完整)小学数学校本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

小学数学校本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 【摘要】校本作业是基于学校学生实际编写的适合于校情的学科作业,是教师自主设计的,关注学生原有基础和成长必需的作业,是学校实现“减负提质”目标的重要手段. 本文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师设计校本作业的四个基本原则:关注目标重达成;关注体验重过程;关注差异重分层;关注实践重运用. 【关键词】校本作业;设计原则 校本作业是基于学校学生实际编写的适合于校情的学科作业,是教师自主设计的,关注学生原有基础和成长必需的作业,它是学校实现“减负提质”目标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许多学校进行作业设计的改革实践,但有些作业设计过度强调训练,轻视能力培养,有些校本作业过渡强调结果,轻视学习过程,有些校本作业过度强调整齐划一,轻视个体差异,等等. 基于此,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校本作业设计中,应秉承以下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提高作业设计的实效性,以此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一、关注目标重达成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对课堂教学和

作业设计起着导向作用.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配置习题时,应考虑其与相应内容之间的协调性. 一方面,要保证配备必要的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理解所学知识内容;另一方面,又要避免配置的习题所涉及的知识超出相应的 内容要求. ”因此,教师在设计校本作业时,理解和领悟每 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符合教学目标的校本作业. 如:为达到“培养学生从具体情境中获取信息的能力”的目标,可 以设计阅读分析的作业;为达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 目标,可以设计探索规律的作业;为达到“培养学生解决 问题”的能力,可以设计具有实际背景问题的作业;为达 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目标,可以设计开放性问题的作业……如《圆的面积》一课,为达到“灵活运用公式解决 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教学目标,可设计如下作业: 1. 厦门白鹭洲广场上有个喷水池,它的中心有个自动 旋转装置的射程是5米,这个自动旋转装置能喷到的最大 面积是多少? 2. 篮球场(如图)上的3分线是由两条平行线段和一 个半圆组成的. 请你根据图中的数据计算出3分线区域内的面积.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3. 同学们,你去过南靖土楼吗?土楼是福建、广东等 地区的一种建筑形式,被列入“世界物质文化名录”,土楼 的外围形状有圆形、方形、椭圆形等. 圭峰楼和德逊楼是福

一年级数学校本课程

一年级数学校本课程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校本课程 (一年级篇)

目录 1、数学家的小故事 2、排队问题 3、数字迷 4、智力趣题 5、合理安排时间 6、锯木头 7、单数与双数 8、找规律 9、等量代换 10、生活中的数字 11、生活中的图形 12、生活中的长度单位

第一节数学王子——高斯 高斯是德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大地测量学家,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他的母亲是一个贫穷石匠的女儿,虽然十分聪明,但却没有接受过教育,近似于文盲。在她成为高斯父亲的妻子之前,她从事女佣工作。他的父 亲曾做过园丁,工头,商人的助手和一个小保险公司的评估 师。高斯在还不会讲话就自己学计算,在三岁时有一天晚上他 看着父亲在算工钱时,还纠正父亲计算的错误。长大后他成为 当代最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他在物理的电磁学方面有一 些贡献,现在电磁学的一个单位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数学家 们则称呼他为“数学王子”。 高斯是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有一天他的数学老师因为事情已处理了一大半,虽然上课了,仍希望将其完成,因此打算出一题数学题目给学生练习,他的题目是:1+2+3+4+5+6+7+8+9+10=, 因为加法刚教不久,所以老师觉得出了这题,学生肯定是要算蛮久的,才有可能算出来,也就可以藉此利用这段时间来处理未完的事情,但是才一转眼的时间,高斯已停下了笔,闲闲地坐在那里,老师看到了很生气的训斥高斯,但是高斯却说他已经将答案算出来了,就是55,老师听了下了一跳,就问高斯如何算出来的,高斯答道,我只是发现1和10的和是11、2和9的和也是11、3和8的和也是11、4和7的和也是11、5和6的和还是11,又11+11+11+11+11=55,我就是这么算的。高斯长大后,成为一位很伟大的数学家。 高斯小的时候能将难题变成简易,当然资质是很大的因素,但是他懂得观察,寻求规则,化难为简,却是值得我们学习与效法的。 你知道高斯怎么做的了吗想试试吗 那就请你快速算出1+2+3+4+.......20的和?

小学数学校本课程

小学数学校本课程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目录 第一课小熊开店 (3) 第二课巧测金字塔高度 (4) 第三课硬币问题 (5) 第四课挂钟上的数学 (6) 第五课牛吃草 (7) 第六课数字之间的故事 (8) 第七课老寿星故事 (10) 第八课请示国王 (11) 第九课找规律 (12) 第十课高僧下棋 (13)

第一课小熊开店 小熊不喜欢学习,只想做生意,于是在学校旁边开了个水果店。小兔和小猴是它的同学,它们商量好,要教训这个不爱上学的懒家伙。 它们来到小熊的水果店。 “桃子怎么卖呀”小猴问。 “第一筐里6元3公斤,第二筐里6元2公斤。”小熊回答。 小猴又说:“如果我从两筐里拿5公斤,要付你12元,对吗” 小熊点点头。 “那我全买下,既然5公斤12元,那60公斤就是12×12=144元,对不对” “正是,正是。”小熊讲。 于是小猴买了所有的桃子,付了钱,和小兔高兴地走了。 晚上回到家,小熊结帐,怎么算都是亏本的。第二天,小猴、小兔找到小熊把情况说了,笑着说:“都是你学习不好,我们才来教训你一下”,并把少给的钱补给了小熊。 小熊惭愧地低下了头,从此每天上课都很认真。 它们三个成了好朋友。 想一想: 一元钱哪里去了 三人住旅店,每人每天的价格是十元,每人付了十元钱,总共给了老板三十元,后来老板优惠了五元,让服务员退给他们,结果服务员贪污了两元,剩下三元每人退了一元钱,也就是说每人消费了9元钱。三个人总共花了27元,加上服务员贪污的2元总共29元。那一元钱到哪去了?

从这个故事,你得 到了什么启示? 第二课巧测金字 塔高度 金字塔是埃及的著名建筑,尤其胡夫金字塔最为著名,整个金字塔共用了230万块石头,10万奴隶花了30年的时间才建成这个建筑。金字塔建成后,国王又提出一个问题,金字塔倒底有多高,对这个问题谁也回答不上来。国王大怒,把回答不上来的学者们都扔进了尼罗河。当国王又要杀害一个学者崐的时候,著名学者塔利斯出现了,他喝令刽子手们住手。国王说:“难道你能知道金字塔的高度吗”塔利斯说:“是的,陛下。”国王说:“那么它高多少”塔利斯沉着地回答说:“147米。”国王问:“你不要信口胡说,你是怎么测出来的”塔利斯说:“我可以明天表演给你看。” 第二天,天气晴朗,塔利斯只带了一根棍子来到金字塔下,国王冷笑着说:“你就想用这根破棍子骗我吗?你今天要是测不出来,那么你也将要被扔进尼 罗河!”塔利斯不慌不忙地 回答:“如果我测不出来, 陛下再把我扔进尼罗河也为 时不晚。”

三年级数学校本课程教案

三年级数学校本课程教案 第一单元速算与巧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补数。 2.掌握巧算方法,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好习惯 第一课时:加法中的巧算 1.什么叫“补数”? 两个数相加,若能恰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整万…,就把其中的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补数”。 如:1+9=10,3+7=10, 2+8=10,4+6=10, 5+5=10。 又如:11+89=100,33+67=100, 22+78=100,44+56=100, 55+45=100, 在上面算式中,1叫9的“补数”;89叫11的“补数”,11也叫89的“补数”.也就是说两个数互为“补数”。 对于一个较大的数,如何能很快地算出它的“补数”来呢?一般来说,可以这样“凑”数:从最高位凑起,使各位数字相加得9,到最后个位数字相加得10。 如:?87655→12345,?46802→53198, 87362→12638,…

下面讲利用“补数”巧算加法,通常称为“凑整法”。 2.互补数先加。 例1巧算下面各题: ①36+87+64 解:①式=(36+64)+87 =100+87=187 3.拆出补数来先加。 例2①188+873解:①式=(188+12)+(873-12)(熟练之后,此步可略) =200+861=1061 4、练习 (1) 99+136+101 (2) 1361+972+639+28 (3) 548+996 (4) 9898+203 5、小结 第二课时减法中的巧算 1.把几个互为“补数”的减数先加起来,再从被减数中减去。 例1 、300-73-27 解:式=?300-(73+27) =300-100=200 2.先减去那些与被减数有相同尾数的减数。

最新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校本作业第12346789单元(课内外作业题)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校本作业第12346789单元(课内外作业题) 班级:姓名:座号:等级: 课内练习 一、书P5第1—2题.(口答) 二、看图写方向. 三、看图回答. 1. 学校的东面是( ),南面是( ),西面是( ),北面是( ). 2. 体育馆在学校的()面,图书馆在电影院的()面. 3. 图书馆在学校的()面,学校在图书馆的()面.(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课外练习 一、想一想、填一填. 1. 2.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校本作业第12346789单元(课内外作业题) 如果时针所指的方向是东面,那么半小时后,分针所指方向是( )面.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校本作业第12346789单元(课内外作业题) ☆4. 小红面向东方,她向左转,这时她面向( ).面向南方,向右转后就面向( ). 二、实践题 .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校本作业第12346789单元(课内外作业题) 作业预计完成时间:10-15分钟实际完成时间: 1.2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一) 班级:姓名:座号:等级: 课内练习 一、书P9第1、2题.(口答) 二、书P9第3题、P10第6、7题.(写在书上) 三、填空. 1. (1)A区在运动场的面. (2)B区在运动场的面. (3)E区在运动场的面. (4)H区在运动场的面. (5)运动场的东北面是区. (6)运动场的西南面是区. 课外练习 一、想一想、填一填. 1. 小兔家在大象家的面,大象家在山羊家的面. 2. 小猴家在小鹿家的面,小狗家在小猴家的面. 3. 大象家的东面是家,东北面是家. 4. 小猫要去小兔家,可先向面走到大象家,再向面走.

小学一年级趣味数学校本教程

趣味数学活动教程

目录 活动一:七巧板拼图活动 活动二:七巧板之一拼多图 活动三:折纸游戏 活动四:火柴棒拼图形 活动五:火柴棒游戏 活动六:数的组合 活动七:正方体的展开图 活动八:九宫格 活动九:卡片填数 活动十:数数游戏 活动十一:趣味小故事 活动十二:换钱游戏 活动十三:趣味数阵图 活动十四:画规律、摆规律 活动十五:上下、左右、前后的活动课活动十六:巧移小棒 活动十七:数学游戏《赛大点》 活动十八:趣谈间隔 活动十九:火星探险 活动二十:数学谜语

活动一:七巧板拼图活动 简介:七巧板也叫“七巧图”“智慧板”,是由两个大等腰角三角形,两个小等腰直角三角形,一个中等腰直角三角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组成。 制作七巧板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材料也只是一些普通文具:一支笔、一把尺、一把剪刀和一块纸板或纸张,如喜欢可准备少许彩色笔。 1、首先,在纸上画一个大正方形,把它分为十六个小方格。 2、再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画一条线。 3、在上面的中间连一条线到右边的中间。 4、再在左下角到右上角画一条线,碰到第二条线就可以停了。 5、从刚才的那条线的尾端开始一条线,画到最下面四分之三的位置,从左边开始数,碰到线就可停。 6、最后,把它们图上不同的颜色并在黑线条出剪开,你就有一副全新的七巧板了。 活动目的: 1、让学生先模仿,反复组拼、分解七巧彩卡里的“示范图案”,熟悉各拼板间的几何关系,初步了解组拼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和竞争意识。 2、通过两幅组合使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在愉快的活动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同时有助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课前活动准备:七巧板一套 (一)、按图分解 1、同桌合作按照七巧彩卡里的“示范图案”练习拼搭。 比一比,哪一桌最快?拼的时候既要快又要能记住图案的名称。 2、小组之间开展比赛,看哪一个同学拼得快?在拼装中,熟悉七巧板各拼板之间的几何关系。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认识人民币作业设计校本班本作业附答案

教材目录 1 认识图形(二) 2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3 分类与整理 4 100以内数的认识 * 摆一摆,想一想 5 认识人民币 6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7 找规律 8 总复习 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 5.1.1 认识小面值人民币 一、填一填。 1 角=( )分 60分=( )角 40角=( )元 1元=( )角 7元=( )角 5角=( )分 10分=( )角 100分=( )元 二、我会换。 1. 一张能换( )张。 2. 一张 能换( )张 和( ) 枚。 三、我会算。 1. 1元钱能买( )块橡皮。 2. 1元钱能买( )个羽毛球。 3. 1元钱还可以买什么?

5.1.2 认识大面值人民币 一、填一填。 1.人民币的单位有()、()、(),其中最大的单位是(), 最小的单位是()。 2.一张能换()张。 3.一张可以换()张,也可以换()张, 还可以换()张。 二、数一数,填一填。 ( )元()角()元()角 三、连一连。把物品的价格和面值相同的人民币用线连起来。

第3课时练习十二1. 2. 3. 4. 5. 6.10元钱可以买什么? 书包字典橡皮铅笔10元 5元 5角 1元

5.2.1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一、填一填。 1元5角=()角 4角6分=()分 4元8角=()角 95角=()元()角8角+6角=( )角=( )元( )角 3元4角+5角=( )元( )角 8元+4元=( )元 5元+4元2角=( )元( )角 二、在○里填“>”“<”或“=”。 5角○5元 6元○5元9角 9元9角○9角9分 70分○7元 1元○100分 1元8角○18角 三、解答问题。 1.买一把尺子,付给售货员1元钱,应找回多少钱? 2.一个文具盒比一支铅笔贵多少钱? 3.买一个文具盒和一把尺子共花多少钱 5.2.2 解决问题 一、计算。 5角+3角=()角 4元+2角=()角 1元-5角=()角 4分+6分=()角

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校本作业

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校本作业(一) 班级姓名座号 一、填空。1、38×50-24÷3可以同时先算()法和()法,再算()法。 2、已知12×3=36,15÷4=60,36+60=96,把这三个算式列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二、脱式计算。 13×5+6×12 13+5×6×20 38-15×3÷9 360÷4+5×32 三、填空。 1、已知100÷25=4,6+4=10,12×10=120,把这三个算式列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2、如果要改变852+152÷19×8的运算顺序,使其先算除法,再算加法,最后算乘法,那么算式应该是()。 3、在○里填上“>”或“<”。 5+25×2○(5+25)×2 96÷6-3○96÷(6-3) 20+12+60÷3○20+(12+60)÷3

90÷(3+6×2)○90÷[(3+6)×2] 4、30与60的和除以25与10的差,商是多少?正确的列式是()。 四、根据运算顺序添上括号并计算。 1、32×800-400÷25 先减、再乘、最后除 2、32×800-400÷25 先除、再减、最后乘 3、32×800-400÷25 先减、再除、最后乘 五、实验小学四年级一班40人共拾可回收垃圾5400克,四年级二班45人共拾可回收垃圾4500克。哪个班级平均每人拾可回收垃圾多?多多少克? 六、添一添。 1、巧添“+”“-”“×”“÷”“()”,使等式成立。 4 4 4 4=0 4 4 4 4=2 4 4 4 4=3 4 4 4 4=1 4 4 4 4=9 4 4 4 4=15

2、添上括号,使下面的算式成立。 6 × 8 + 12 ÷ 4 - 1 = 52 6 × 8 + 12 ÷ 4 - 1 = 14

三年级数学特色作业

24小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转换(特色作业1)例:凌晨1:00→1:00 例:1:00→凌晨1:00 凌晨2:00→ 2:00→ 凌晨3:00→ 3:00→ 凌晨4:00→ 4:00→ 凌晨5:00→ 5:00→ 上午6:00→ 6:00→上午6:00 上午7:00→ 7:00→ 上午8:00→ 8:00→ 上午9:00→ 9:00→ 上午10:00→ 10:00→ 中午11:00→ 11:00→中午11:00 中午12:00→ 12:00→ 下午1:00→ 13:00→下午1:00 下午2:00→ 14:00→ 下午3:00→ 15:00→ 下午4:00→ 16:00→ 下午5:00→ 17:00→ 下午6:00→ 18:00→ 晚上7:00→ 19:00→晚上7:00 晚上8:00→ 20:00→ 晚上9:00→ 21:00→ 晚上10:00→ 22:00→ 晚上11:00→ 23:00→ 晚上12:00→ 24:00→ 《24时计时法》特色作业2

一、填空。 1、用24时记时法与12时计时法相互转换 上午9时是( ) 下午5时是( ) 凌晨2时是()晚上10时是()上午9时半晚上8时夜里12时半 17时是( ) 20时是( ) 7时是( ) 12时是( ) 14:00 23:30 上午8时晚上9时35分凌晨4时 早晨5:05 中午12:35 午夜12:00 13:25 7:50 21:08 14时20分6时50分23时45分 2、一辆汽车9:10从无锡开往南京,11:30到达,途中行驶了()。 一列火车11:25发车,路上行驶了4小时45分,到达时刻是( ) 3、李明每天上午7:50到校,11:30离校;下午2:00到校,下午4:40放学。李明一天在校的时间是()小时()分。 4、小明上写字课,从下午2点开始,40分钟一节课,应该在()下课。 5、今天的0时也是昨天的()时,也可以说是昨天夜里的()时。 二、选择。 1、中央电视台一套新闻联播晚上7时开始,就是()开始。 A、7:00 B、17:00 C、19:00 2、从早上8时到下午5时,经过了()小时。 A、13 B、3 C、9 3、气象站从2:00起,每隔4小时测量一次气温,全天共测6次,那么第三次测量的时间是() A、10:00 B、6:00 C、晚上10:00 4、小明早上6:30离家去上学,上了4小时课,来回路上共花掉1小时,他()时到家。 A、10:30 B、11:30 C、12:30 三、以下各题要求用列式计算,写出过程。 1、乘汽车从海安去南通,上午10:45出发,中午12:25到南通,路上一共走了多长时间? 2、足球比赛从16时40分开始,1小时40分后结束,比赛什么时候结束? 《24时计时法》特色作业3 一、我会填

小学数学校本作业

小学数学校本作业 课题找规律 姓名xxx学科数学 学校xxx小学年级二年级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发现并用语言描述规律,能根据发现的规律填出合适的数。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发现、交流图中各数和数列中隐含规律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探索规律的活动有兴趣,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生情况分析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发现并用语言描述规律,能根据发现的规律填出合适的数。 教学难点:发现图中各数和数列中隐含的规律 教学过程(包含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技术应用等)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教师游戏导入,(拍手打节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明课题(今天我们来探索和研究数和数之间的规律)。 二、引导探究自主建构 (一)找数的关系 探索规律(一) 1、发现并描述规律。 (1)出示课本第92页例题1的(1)。 读题理解题意,认真观察图形中的数。 自己独立思考,找出三个数之间的关系后试着描述然后与同桌讨论、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鼓励学生用一句话概括三角形中数的规律。 下面两个数相乘等于上面的数。 上面的数除以右边的数等于左边的数,除以左边的数等于右边的数。

学生用哪种描述方法都可以,两种更好。 2.应用规律 (1)出示兔博士的问题:按照找出的规律,在下图空白处填上合适的数。 学生自己填数,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交流左边三角形填的结果,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唯一结果的交流,重点关注填数的思路。 (3)交流中间只给出一个数的填数结果,说说是怎样想的,怎样填数的? 学生可能有9种答案,如: a.8×1=8,右下面填1,上面填8; b.8×2=16,右下面填2,上面填16; …… 学生汇报完后,教师进行整理,总结出9种结果。告诉学生无论怎样填只要填出一种,符合我们刚才总结出的规律就可以。 (4)一个数也没有,怎样填呢?你是怎样想的? 一个数也没有,填数时可以任意选两个数填在下面,在上面写出它们的积就可以了。 探索规律(二) 1出示例1第(2)题。 (1)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四个数之间的关系,填上数然后组内交流。 提示指导学生整体观察三个图,有利于发现图中各数之间的关系。 给学生充分独立思考、计算的时间。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全班交流学生发现的规律. 这些图中四个数的关系是:角上三个数相加等于中间的数。 学生会有不同表述方式,只要表达清楚就可以。 (3)全班交流填的数和计算方法。 (二)找数列的规律 1出示92页例2的两组数列。 2先让学生观察独立思考,然后交流发现的规律,再按规律接着填数。 教师巡视并指导个别学生。 3.全班交流,要求学生说出规律并且填对数。 三、强化训练、应用拓展 1.课本93页的1、2、3题。 同学们自己独立做题,不会的可以同桌或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自己认真思考,设计一组有规律的数。 展示学生的设计。(设计不完或设计不出来的同学可以课后继续)。 四、自主反思、深化体验 请同学们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 教师总结,鼓励学生做个有心人)。

一年级上数学数学校本作业 全

年班号姓名 一、知识整理: 1.我知道了“上”相对的是(),“前”相对的是(),“左”相对的是()。2.我用()手写字;上下楼梯靠()行。 3.在教室里,我的前面是()、后面是()、左边是()、右边是()。 二、相关练习: 1.填空题。 (1)的左边有()种水果,右边有()种水果。 (2)的左边有()种水果,右边有()种水果。 (3)的左边有(),右边是()。 2、看图填一填。 在的边,在的边,在的边, 在的边,的左边是,右边是。 3.看图说一说,填一填。 在的()面;在的()面; 在的()面;在的()面。

4.连一连。 5、仔仔细细比。(1) ()比()少。 6、画一画。 (1 2个。(2 3个 ()和()同样多。

班级:姓名: 一、写一写 二、填空 (1)从左数是第()个,它的左边有()种水果,右边有()种水果。(2)从右边数是第()个,是第()个。 (3)的左边是(),右边是()。 (4)把右边的3种水果圈起来,从右数第3个水果的上面打“√”。 三、画一画 (1)在 ( 2 )在“ (3)在 (4)在 四、填一填 (1)按顺序填数 1, 3 5,, 5 4 2 5 (2)比一比,填一填 △△△△○○○○○○□□□□

()和()同样多。= ○比△多。 ()比()少。< (3)比大小 ① < >五、描一描,写一写。

年班号姓名 一、填空。 1、△△△○○○○○ ○比△多()个; ()比()少2个,再画()个△,△和○同样多。 2、□□□■■ □比■多()个; ()比()少1个;再画()个■,■就比□多2个。 3、按顺序填数。 2. 二、比一比 3和1 4和2 5和2 0和5 三、在里填上“+”或“-” 4 1 =3 4 = 5 2 =4 2 2=0 3 =5 2 =5 2 2=0 1 =4 0 =1 1 =1 4 1=3 4 3=1 四、在里填上“>”、“<”或“=”。 5 4 4 5 5 1 1 5 5 5 2+ 3 4 4 0+5 1 + 4 1 1 2+3 4 + 1 5 5- 0 5 3 + 1 4 4 4– 3 2 1 + 2 2 5 4-1 五、算一算,填一填.

完整word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校本作业

练习三 一、我是计算小能手。 6×9= 54÷6= 7×8= 35÷ 5-4= 540+80= 2400-600= 320+70= 56÷ 7+30 = 530-290= 6540-540= 52-(22+9)= 30+400= 二、我会填。 1、100里面有()个十,1000里面有()个百,10000里面有()个千。 2、7568是一个()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它是由()个 千,() 个百,()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3、由6、0、5、3组成的最大的四位数是(),最小四位数是(), 它们的差是(),它们的和是()。 4、按规律写数。 3050,(),4050,4550,( ),( )。 657,658,( ),( ),661,662。 三、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537+453= 295+327= 2106-125= 四、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849-163-47 356+472+215 573-(145+273)318+254-199 五、自选商场。(填上正确答案的序号) 1、最小的四位数减去最小的三位数,再加上最大的两位数,正确的算式是()。 A.999-99+100 B.1000-999+99 C.1000-100+99 2、一根铁丝长350米,第一次用去126米,第二次用去207米,现在铁丝的长度比原来短了多少米?列式正确的是()。 A.350-126+207 B.126+207 C.350-(126+207) 3、由2、3、6组成的最大的三位数加上最小的三位数,再减去它们的差,结果是()。 A.672 B.572 C.472 六、小医生出诊。(先判断对错,错的并改正过来) 4 5 3 1 2 6 2 8 5 治疗: 2 8 5 治疗: + 3 9 1 + 6 6 7 9 3 4 9 6 8

一年级数学校本课本

实小数学乐园 (校本课程) 一年级上册 日照市实验小学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整合研究》课题组编写 2015.8

日照市实验小学校本课程“实小乐园”系列丛书 实小数学乐园 一年级上册 主编:沈纪文 副主编:王永杰、卢春玲、张爱霞、庄建团、孔祥云 执行主编:张爱霞、庄建团、孔祥云 编委会:沈纪文、王永杰、卢春玲、张爱霞、庄建团、孔祥云、赵海荣、厉复娜、宋燕燕、郑云霞、王瑜、厉慧英、陈艳、郭桂兰、王亮、张萌、张丽丽、王子源、韩潇、张永胜、赵翠芳、王榕、高华堂、赵伟 本册编写:厉慧英、张学鹏

目录 第一讲数字的起源 (4) 第一节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4) 第二节数字的记忆 (5) 第二讲位置 (9) 第三讲玩积木 (11) 第四讲编故事 (13) 第五讲排队问题 (18) 第一节第几 (18) 第二节猜猜有几人 (20) 第六讲数学乐园 (24) 第七讲认识钟表 (25) 第一节制作钟表 (25) 第二节拨钟表 (26) 第三节画钟表 (27) 第八讲填写未知数 (28) 第一节填写未知加数 (28) 第二节填写位置减数 (30) 第三节填写未知数 (31) 第九讲规律 (32) 第一节找规律 (32) 第二节画规律 (36)

第一讲数字的起源 张学鹏编写 第一节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同学们学会了阿拉伯数字0、1、2、3、4、5、6、7、8、9.它们是国际上通用的数字.但是,你知道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吗?其实,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并不是阿拉伯人,而是古代印度人.那么,这些数字为什么又不叫印度数字呢?说来话长.公元7世纪,阿拉伯帝国兴起,阿拉伯人征服了周围的民族,建立起地跨欧、亚、非的撒拉孙大帝国.后来这个大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国家,由于两个国家的各代君主都非常重视文化和艺术,对文化和艺术有突出贡献的人实行重奖,所以,两国的首都非常繁荣,特别是东部──巴格达,是一座繁华的国际性大都布.大约在公元751年,一位印度天文学家拜访了巴格达王宫,他带来了印度制作的天文表,印度数字0、1、2……以及印度的计算方法,即现在通用的十进制记数法,献给阿拉伯帝国的国王.由于印度数字和印度计数法既简单又方便,国王下令在全国推广.又由于阿拉伯人善于经商、来往于欧亚各国,于是,这些数字和计数方法很快传遍了欧亚各国.这些数字也就叫做阿拉伯数字了。 到后来,人们虽然弄清了“阿拉伯数字”的来龙去脉,但是大家早已习惯了“阿拉伯数字”这个叫法,所以也就沿用下来了。 1、说说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了阿拉伯数字?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三年级数学校本作业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目标导航: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过程。 课堂变式训练: 一填空 1.最小的两位数是(),它与最大的一位数的和是(),差是(),积是()。2.1×2×3×4×5×6×7×8×9×0=()。 3.250×8的积的末尾有()个0;304×5的积末尾有()个0。 4 、在算式42×5=210中,42是(),5是(),210是()。 5 、6乘7个十是()个十,是()。 6.()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和任何数相加都得任何数。 7.25的4倍是(),24的5倍是()。 8、根据33×5=165,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得数。 330×5=()3300×5=() 二、火眼金睛。(对的画“√”,错的画“×”) 1.0加一个不等于0的数的和一定大于0与这个数的积。() 2.□2×9的积一定是三位数。() 3.5个相同的数相加的和,等于这个数的5倍。() 4、12×0=12。 三.笔算 510×3=390×8=610×6= 课后巩固提高: 三、解决问题 1、丽丽每天骑自行车上学,她平均每分钟骑180米,需要骑8分钟,丽丽家离学校有多远? 2、人民公园每天有407人来参观。照这样计算,一个星期有多少人来参观? 3、一只东北虎重210千克,一头野牛的体重比东北虎的3倍少38千克。这头野牛重多少千克?

目标导航:1、使学生经历实际生活中运用估算的过程,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课堂变式训练: 一、直接写出得数。 50×2= 80×5= 200×8= 3000×6= 4×200= 32÷8= 507×8= 850-660= 23×0= 42÷6= 28+0= 110+990= 31×9≈67×5≈603×7≈798×3≈ 二、我会写(写出整百数乘一位数,积是2400的算式,你能写几道?)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课后巩固提高: 三、解决问题 1、从广州到北京的飞机票打折后要989元一张,买8张这样的飞机票大约要多少钱?小明带9000元够买吗? 2、小狗每小时跑49千米,一列动车的速度小狗是的6倍,动车大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1只母猪每月吃饲料197千克,8只猪大约要吃饲料多少千克? 4、如果每人每天节约3千克水,算一算一个三口之家一年大约可节约多少千克的水?(一年按365天计算)

一年级数学校本教程

小学数学一年级校本教程 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科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 启 迪 智慧 创 思 维

主编:郭铁山 副主编:于延芹 编委:高彦平 王云 呂元霞封面设计:王云

办学目标:办学思想现代化学校管理规范化 教学条件标准化学生素质优良化校训:厚德睿智健康快乐 校风:和谐诚信笃志奋进 教风:敬业爱生博学善教启智创新 学风:精思善问乐学践行 管理要求:严勤细实新 办学思路:管理立校质量强校特色兴校 培养目标:志向高远人格健全基础扎实特长彰显

前言 数学是一门基础科学,一切自然科学都离不开数学严密的计算和推理,数学也是人文科学.数学是一门基础科学,一切自然料学都离不开数学严密的计算和推理。数学也是人文科学和逻辑思维的基础,把握数学的生活性——“使教学有生活味,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借助生活经验来参与数学活动,从而达到应用数学的目的。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和判断,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这说明数学来源于社会,同时也反作用于社会,社会生活与数学关系密切,它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每个方面,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现代数学论认为:数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数学教育寓于生活,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并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数学家克莱因认为:“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最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美作为现实的事物和现象,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简练、精确是数学的美。数学的基本定理说法简约,却又涵盖真理,又使教学韵味深厚,在灵感中启迪智慧,在和谐中走向成功! 课程目标 1、启发学生能够发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体会数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类比归纳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4、了解有理数的巧算及字母表示数的实际应用,利用所学知识迅 5、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训练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1、组织形式:校本课程教学时间为每周一课时。

(完整word)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材《趣味数学》

目录 第1讲倒过来推算 (1) 第2讲反过来想问题 (4) 第3讲找出无形的砝码 (7) 第4讲画图分析找重叠 (11) 第5讲镜子里的时间 (14) 第6讲计算经过时间 (17) 第7讲合理安排时间 (20) 第8讲找准“一周”是关键 (24) 第9讲巧转化求周长 (37) 第10讲找规律数图形 (31) 第11讲分清类型解植树问题 (34) 第12讲抓住题眼一点突破 (36) 第13 讲骰子中的数学 (40) 第14讲逻辑推理 (46) 第15讲游戏中的取胜策略 (51)

第1讲倒过来推算 自主探究: 审题后,回答下面问题: 小虎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5写成了3,结果得到的商是27,还余2。正确的商应该是多少?余多少? ①小虎由于粗心大意把5写成3,计算的结果是 一个错误的商,怎样才能求出正确的商呢? ②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先求出什么? 点拨: 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先求出被除 数是多少。可以先抓住错误的除数、 商和余数,利用它们求出被除数,明 白了吗? 1

牛刀小试: 1.你能算出姐姐今年多少岁吗? 姐姐,你今年多 少岁了? 用我的年龄乘6,加上6,除 以6,再减去6,正好还是6。 学以致用: 1.修一条公路,第一次修了全长的一半多20米,第二次修了剩下的一半少10米,最后剩下160米第三次修完。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2.每到生长季节,池塘里的浮萍长得特别快,浮萍的面积每天都比前一天增加一倍,经过16天 2

就可以长满整个池塘。 那么,需要多少天才能 长满半个池塘? 故事屋: 古代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位母亲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开染布作坊,小儿子做雨伞生意。每天这位母亲都愁眉苦脸,天下雨了 怕大儿子染的布没法晒干;天 晴了又怕小儿子做的伞没有 人买。一位邻居开导她,叫她 反过来想:雨天,小儿子的伞 生意做得红火;晴天,大儿子 染的布很快就能晒干。逆向思 维使得这位老母亲眉开眼笑,活力再现。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