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水墨画出路的思考
谈中国画的现状和出路

谈中国画的现状和出路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语言。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中国画在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困境。
本文将从中国画的现状和出路两个方面进行浅谈,以期探讨中国画在当代社会中的发展前景。
首先,在中国画的现状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明显的问题。
首先,中国画市场的发展相对滞后。
与西方绘画相比,中国画在全球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相对较低。
与此同时,中国画市场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泡沫化现象,一些不具备实际价值的作品也能以高价出售。
这导致了一些真正有实力的中国画家难以获得应有的认可和回报。
其次,中国画传统的学习方法和教育体系也亟待改进。
传统的中国画学习方法注重传师授业,追求学生的模仿和复制。
而在当今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这种传统的学习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需要注入更多的创新元素和实践环节。
此外,中国画面临的挑战还包括对年轻一代的吸引力问题。
随着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媒体的兴起,年轻人更容易被电子产品和流行文化所吸引,而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相对较低。
因此,如何提高中国画的吸引力和时尚感,对于吸引年轻人投身其中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中国画现状中的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加强市场监管和规范。
比如,加强对中国画市场的监管,打击价格虚高等违规行为,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公正度。
另外,加强对中国画作品的鉴定和评价机制,为具备实力的中国画家提供更好的创作环境。
其次,需要改革和完善中国画的教育体系和学习方法。
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和探索。
同时,要推动中国画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比如与音乐、舞蹈等进行跨界合作,以丰富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和内涵。
另外,提高中国画的时尚感和吸引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创新绘画材料和工具,提升中国画的表现力和技术手段,使之更符合当代审美需求。
同时,借助新媒体和互联网的力量,推广中国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中国画。
国画艺术创作中水墨技法应用的思考

国画艺术创作中水墨技法应用的思考【摘要】水墨技法在国画艺术创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作用不可忽视。
本文通过探讨水墨技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国画艺术中的表现手法以及如何体现中国传统审美观念,展示了水墨技法在国画艺术中的独特地位。
本文还探讨了水墨技法的创新和发展,以及在当代国画艺术中的应用现状。
结论部分强调了水墨技法在国画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意义。
本文总结了水墨技法的独特魅力,指出其在国画艺术中的不可替代性。
通过对水墨技法的思考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国画艺术,同时也为其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
【关键词】国画艺术、水墨技法、创作、传统文化、表现手法、审美观念、创新、发展、应用、重要性、传承、发展意义、独特魅力。
1. 引言1.1 水墨技法在国画艺术中的重要性水墨技法在国画艺术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技法之一,水墨技法在国画艺术创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中国绘画传统中的核心技法,更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
通过运用水墨技法,画家们可以准确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展现中国文化的魅力和内涵。
水墨技法能够帮助画家表现出不同的情感氛围,使作品更加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情感表达。
在国画艺术创作中,水墨技法的运用还可以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价值,使作品更加具有观赏性和感染力。
水墨技法的独特韵味和表现力,使得国画作品在展现传统美学的也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水墨技法在国画艺术中被视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绘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水墨技法可以为国画艺术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使其更加富有现代感和时代感。
1.2 探讨水墨技法在国画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水墨技法作为国画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它不仅是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核心,更是连接中华文化传统与现代艺术表现的桥梁。
通过水墨技法的运用,艺术家们能够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审美情感,使作品更加具有传统韵味与现代感。
水墨动画的困境与出路研究

水墨动画的困境与出路研究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人们对视频和动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传统水墨动画却面临着许多困境。
本篇文章将就困境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水墨动画未来的出路。
一、困境原因1. 资金难题传统水墨动画需要大量手工绘制而且制作周期较长,因此制作成本较高,易面临资金瓶颈。
2. 非商业化与文化认同以往的水墨动画多为非商业化作品,只有一些受众群体关注。
此外,水墨动画虽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之一,但并不一定被所有人所认同。
3. 创新和技术难题水墨动画的制作固然注重艺术性和富有中国文化特色,但在技术上,尤其是在制作和渲染方面却存在限制和困难。
二、出路研究以上列出的问题虽然不少,但它们并不意味着水墨动画没有出路。
以下将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进行探讨。
1. 利用技术技术的进步给传统水墨动画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例如,提供了更加高效的生产工具、更好的合成软件等等。
同时,3D模拟技术也成为了水墨动画的新出路之一。
but,将新技术运用到水墨动画制作中,需要艺术家与工程师之间的团队协作。
2. 推广市场尽管传统水墨动画有其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但是,宣传营销和品牌认知是推广市场的关键。
适当的市场宣传和品牌定位将有助于传统水墨动画更好地走向商业化。
3. 注重故事性和剧情由于传统水墨动画更注重表现艺术和文化,因此需要更多的关注界面设计和故事性构建,增强受众的故事感性,只有情节和良好的剧本,才能够使得传统水墨动画更利于观众感知和消费。
4. 提高创造力和创作质量传统水墨动画的重点在于传达一种艺术和文化精神,必须不断注重创造性,提高创作质量。
各种基于现代技术的手绘制作工具为水墨动画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度,让艺术家们能够进行快速绘画,并像数字作品一样进行编排,提高传统水墨动画的创作能力。
综上所述,针对传统水墨动画目前遇到的困境,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运用技术,推广市场,注重故事和剧情,提高创造力和创作质量。
其中,技术的进步对于水墨动画的发展至关重要。
水墨元素发展的趋势

水墨元素发展的趋势
水墨元素的发展趋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 创新与突破:传统的水墨画多以山水、花鸟等为主题,未来的水墨元素可能会通过创新与突破,将水墨的表现形式扩展到更多领域,如抽象、概念等。
同时,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也是可能的,例如水墨与数字艺术、装置艺术等的结合。
2. 多元化的表现方式:传统的水墨画多以纸本为主要媒介,未来的水墨元素可能会在其他媒介上进行表现,如电子屏幕、视频等。
这将为水墨艺术带来更多的表现手法和实验性的可能性。
3. 现代化与国际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交流的加强,水墨元素的发展趋势将更加现代化和国际化。
水墨画家将更加注重对当代社会和文化的反映,结合不同文化的元素,使水墨艺术更具全球影响力。
4. 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水墨元素将有更多的技术应用。
例如,数字化的绘画工具、虚拟现实等技术都有可能被水墨艺术家采用,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创造更加出色的作品和艺术体验。
总之,水墨元素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现代化、国际化和技术化的。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艺术家的创新实践,水墨元素将不断演绎出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
谈中国画的现状和出路

谈中国画的现状和出路当谈及中国艺术,中国画便是一个难以避免的话题。
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中国画一直被中国人民所崇尚和喜爱,而且逐渐被世界所认可。
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国画无疑遇到了许多挑战和危机,面临着怎样保持传统的同时又有所创新的难题。
本文将从当前中国画的现状入手,探讨如何为中国画的未来找到一条出路。
现状首先,中国画在现代中国还是受到重视的,但与一些西方艺术形式比较起来,它处于一个较为难以突破局面的境地。
原因并不难寻找:中国画本身作为传统艺术,注重笔墨的运用和表达方式的精妙,这与现代社会的审美标准有些脱节。
在传统艺术的基础上,中国画需要通过创新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更新,以满足现代社会的审美需要。
中国画的另一个问题在于学习环境的问题。
多年的糟糕学习体系、缺乏专业老师的指导等等都一直是中国画能较好地发展的拦路虎。
也就是说,现代学习中,中国画需要面对现代艺术形式的冲击,同时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适应更加亲民化和多元化的学习形式,来吸引年轻人。
此外,还有制造价值的问题。
在目前的市场上,中国画的价值一般与画家的名气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艺术市场上的名气与商业界的关系很大,这也限制了中国画的发展潜力。
出路为了让中国画有新的生命,我们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寻找出路。
第一,让中国画有更多的创造性。
面对现代社会审美趋势的变化,中国画应该在传统艺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融入现代元素,以吸引更多年轻人的接触。
这一个问题与2005年博览会上《泼墨山水图》的成功相似。
《泼墨山水图》的制作引入了当代特色,为中国画增加了新的元素,同时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成为文化大家、实业家和国际机构争相购买和珍藏的艺术瑰宝。
如果其他的中国画家也能够探索并在艺术创作中加入当代元素,并保持其原有的优美风格和特点,那么中国画肯定会在市场上获得更多极好的机会。
第二,提升学习环境。
在中国画的发展中,不断探索新的技法和形式是十分必要的一个过程,这一点也需要更加科学、全面、专业的学习体系。
浅析我国水墨动画的现实困境及出路

Theoretical Research·理论研究商业故事BUSINESS STORY浅析我国水墨动画的现实困境及出路闫楚琦(辽宁理工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摘要:我国的动画行业经历了多年的发展,迄今为止已经初具规模。
水墨动画是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动画形式,是中国在世界动画发展史上的重要贡献。
而就当前的现实情况来看,由于水墨动画方法相对比较落后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由此导致了中国的水墨动画陷入了发展的困境,因此本文将重点结合当前我国水墨动画的现实困境,来探究中国水墨动画的出路。
关键词:水墨动画;现实困境;出路一、引言水墨动画是中国极具特色的一种动画形式,更加是对世界动画的一大贡献,中国的水墨动画曾经在世界上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像《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等等动画作品都曾经受到国内外媒体的好评。
而结合当前的现实情况来看,中国的动画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搜索到了国外强大文化的入侵以及市场占领,这就导致了中国的水墨动画在发展过程当中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这也是对于我国水墨动画发展的挑战。
在这样的条件下之后有必要结合中国水墨动画所遇到的困境来进一步探究我国水墨动画的出路。
二、我国水墨动画的困境(一)水墨动画特殊的制作方式我国水墨动画所面临的主要困境也就是制作工艺的问题。
水墨动画是使用最原始的二维绘画的方式来进行制作的。
这样的一种制作方式对于画师的水平以及要求很高。
所耗费的人力以及周期都相对比较长,这样的一种制作方式也曾经掀起了中国两次动画高峰。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传统的水墨动画在制作的过程当中十分繁琐,拍摄的工作也更加的繁琐,对于每一张画面都需要进行分解,还需要分层次的着色,最后通过编辑才能够合成。
曾经有专家统计过,中国制作一部水墨动画所耗费的时间,相当于五部以上的同等长度的动画片。
而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当前其他国家的动画片多的都是使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制作,其制作品质也十分优良。
对现代水墨画文化意义的思考与探究

的 因素 之 一 。 f 关键词1 传统水 墨画 ; 现代水 墨 ; 文 化 价 值
从 文 化 的 角 度 去 思 考 和 评 判 ,水 墨 画 固 有 的 绘 画 图 式 被 放 在
第 二位 或者把 它作 为一 种技术 因素来传 授讲解 ,古 人觉得 文
人 画才 是 水 墨 画 的 本 质 特 征 经 历 了 上 千 年 的传 统 水 墨 画 ,随 着 历 史 的 进 展 不 断 发 展 演变 , 针 对近现代 水墨画 文化含义 的思考 , 学 术 界 研 究 的 现 状 主 要 集 中 在 现 代 水 墨技 法 、水 墨 绘 画 表 现 形 式 以及 水 墨 教 学
种 程 度 上 回避 这 种 现 代 文 化 上的 自由 ,去 顺 应 已 普 遍 为 社 会 所 接 纳 的 文 化 属 性 和 要 求 ,其 结 果 是 传 统 水 墨 文 化 中 的 消 极 隐喻 、 柔 弱 自守 诸 因 素 制 约 着 水 墨 发 展 历 程 中 的 进 步 意 义 , 并
仔 细研究 中 国美术 史 , 不难发 现 , 在 传统 水墨 画盛行 的特
定 的历 史时期 ,古人更 强调 的不是从 艺术特 征体 现 出来 的水
墨 画 , 而 是 从 水 墨 画 的 文 化 意 义 以 及 画 品 人 品 特 征 来 评 判 水
墨画 的好 坏 , 习惯 上人们把古 代水 墨画 总称为文人 画 。 他 们强
笔墨 程式规 范和 价值体 系时 ,水 墨画又 容易 失去赖 以存 在 的 支点 , 因此现代 水墨 画文化 含义 的出路在 于 , 应该 立 足水 墨 画
“水墨现在”解析中国水墨艺术发展四十载

“水墨现在”解析中国水墨艺术发展四十载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厚。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墨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
四十年来,中国水墨艺术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不断探索、发展,形成了“水墨现在”的独特风貌。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中国水墨艺术的发展进行一次全方位的解析,探寻其四十年来的变化与发展。
一、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传统水墨画自五四运动以来一直备受质疑与挑战,然而,它并没有式微,而是多元形态复苏。
在传统与现代碰撞的背景下,中国水墨艺术现代化之路在探索中不断迈进。
传统水墨画的经典韵味同现代艺术语言相融合,传统技法中融入了当代审美理念和艺术方式,使得中国水墨画在传承中不失创新,展现出蓬勃的活力。
二、表现手法的多元化四十年来,中国水墨艺术发展在表现手法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从传统的山水、花鸟、人物等传统主题到抽象、写意、版画等新的表现手法,中国水墨画的表现手法愈加多元化。
现代水墨画开拓了绘画的空间,使得水墨艺术从传统的限制中解放出来,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多样,呈现出更丰富的审美层次。
三、艺术形式的创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艺术发展的需要,中国水墨艺术在形式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
传统的纸本水墨画逐渐被拓展到了其他载体上,如丝绸、绸缎、金属、玻璃等,使得水墨艺术形式更加多样化。
传统的水墨画在当代视觉艺术的影响下,也衍生了数字水墨、装置水墨等新的艺术形式,加深了水墨艺术在当代艺术中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四、主题内容的拓展中国水墨画作为传统绘画形式,主题内容一直以传统的山水、花鸟、人物等为主。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水墨画的主题内容也在不断拓展。
从传统的中式风景、意境,到当代社会生活、环境保护、人物情感等更为多元的主题,中国水墨画的主题内容已经不再受到传统的束缚,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特点。
五、国际化的影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水墨艺术也受到了国际化的影响,不仅是中国水墨画家的作品被国际艺术市场认可和收藏,国外艺术家也对中国水墨艺术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学习,促进了中国水墨艺术与国际艺术的交流与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水墨画出路的思考
水墨画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相传唐代就有人用笔墨在宣纸上作画。宋代
形成规模,元代繁盛一时,明、清以来继续
有所发展,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也给国人在精神生活上带来了许多营养和
滋润。但在千年有余的营养和滋润的过程中,
却也形成和同定了人们的欣赏习惯
——“水墨黑白”,在此范围之内,一旦试
图有所超越,画者往往不能大其胸怀,欣赏
者也往往怪其不似,多少年来一直僵在那里,
难以出现豁人眼目的拓展和突破。无继承则
无根基,无鼎革则无发展,古人曾尝试不让
松烟唐墨独兼,今人更向观念乃至哲学叩问,
从技术上,七彩无不可用,在观念上,越古
老樊篱,脱传统茧缚,探新鲜途径,拓宽阔
道路,换别样目光,成开放习惯,就从我们
这里开始,应该在技法和观念上予以思考,
付诸实践。
万物的生灭,都有个酝酿、发展、成熟
及衰败的过程。水墨画作为一个画种,它的
发展过程尽管千头万绪,也应脱不开这个事
物发展进程的总原则。试将中国绘画史放在
这个事物发展的进程中来考察,我们便可将
秦汉绘画看成是中国绘画的萌芽阶段,它开
始在原始的图腾图案之外,初步具备造型能
力;便可将魏晋六朝绘画看做是中国绘画的
雏型阶段,那时的绘画造型仍显得拙朴;而
隋唐时期的绘画便是中国绘画的发展阶段
并逐渐趋向成熟;至宋、元,中国绘画达到
了它的彻底成熟的鼎盛时期。那时绘画的写
实性、写意性,‘胸中山水’的理想性的完
美调和,产生了艺术内容极为高超的杰作。
这便是所说的‘高峰’时期。熟练之后的流
畅、潇洒的表达方式就开始使得写意画勃兴。
写意的发展,便是绘画媒介——笔墨,作为
一个独立的审美因素被强调的开始。
一个民族的绘画初期,也许就和一个人
童年时候只会用一只笔进行线条勾勒一样。
但是,世界充满色彩,色彩作用视觉,目有
所见,心有所感,手有所动,纵是儿童,给
一盒蜡笔。也要有所涂抹。在中国几千年的
历史中,除了先秦以及秦朝,人们对于颜色
的使用在很长时间是五彩缤纷的,同今天人
们认识的相反,明朝之前的古人甚至并不特
别关注单一的红色。仅从绘画论,有文字说
东晋画家顾恺之“晚年笔法如春蚕吐丝,似
拙胜巧,傅以浓色,微加点缀”,又有文字
说南朝梁元帝所画《职贡图》中人物“脸型
肤色,各具特点”,还有文字说南朝宋陆探
微的绘画“则借鉴西域画风,注重色彩凹凸
渲梨”,可见在中国绘画艺术还属初步成熟
的魏晋南北朝阶段,画家们对色彩已有所追
求,而到了唐宋,色彩更趋多样,今人杨佴
曼说,宋朝人也用色彩。还是那篇《中国文
化简介》介绍:“中国画中并不缺少色彩美,
《唐朝名画录》记载李思训的青绿重彩山水
画曾被唐玄宗称为‘国朝山水第一’。这类
宫廷画色彩多用石青、石绿、石黄、朱砂、
胭脂、铅粉、泥金等,先勾勒后填色,色彩
绚烂而富丽。而中国人善于运用大自然中大
量的矿物质和植物,从中提炼颜料,因此中
国画中的色彩明度和饱和度更加系列和丰
富。”了解中国美术史者皆知道,中国传统
绘画中还有“金碧山水”和“青绿山水”,
由此或可以说,中国绘画古时未必没有向色
彩方向发展之可能。
可惜的是,中国传统水墨虽有色彩,却
多是一种辅助,是对墨色的补充,一代一代,
多少画士向“笔墨”、“虚实”、“阴阳明
暗”中着力,把“水墨黑白”推向极致。从
齐白石、黄宾虹回望历史,看到扬州八怪、
四王、四僧、徐渭、董其昌、元四家,上溯
到米芾、董源、徐熙、荆浩的笔墨、王维和
张璨的泼墨山水,由此可以上溯到晋唐宋元
异态纷呈的屏扇卷轴、战国时期的帛画线捕。
可以看到水墨画形成、发展和成为中国绘画
图式及水墨画时代到来的清晰历史印迹。是
上述众多画家,使水墨面艺术取得了极高的
成就,使其成为了代表中国绘画最高水平的
艺术。
然而也正是这些画家和他们所创造的
成就,既使后人再想向水墨世界增添一笔一
墨也难。既想用“水墨黑白”来表现当代中
国人的现实生活、生存状态和时代精神,又
不抛弃水墨画的特点,这使创作者处于尴尬
两难的境地。而水墨画画家经过一代又一代
的努力,造就了一代代的欣赏群体,在欣赏
群体的心理甚至上潜移默化而又根深蒂固
地形成了固定的欣赏习惯,秉持这些欣赏习
惯的欣赏群体又成为这一种艺术形式的守
护者,稍见不同于以往便不能接受,而创作
者稍有突破便动辄得咎,非有大气力、大气
魄、大手笔,无法自重围之中突破出去。
一种艺术形式的兴衰成败,往深里追上
一追,似都可追到艺术形式之外去。有年轻
学子曾发表感言说:“作为生于20世纪80
年代末的我们,虽然对传统的文化艺术仍保
持应有的敬意与好感,但真正让人们感兴趣
并予以关注的,早已不是那些离我们远之又
远的仕女、渔夫、荒村、古渡……那些恬淡
悠远的黑白图式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现实世
界的认知与感悟。我们今天所见所闻的,是
现代生活的丰富多彩与都市文化的热烈。这
就要求绘画用新的形式语言来呈现当代人
的真情实感。这种新的审美心理和人文环境
犹同‘风行水上’,必然带来水波的涟漪一
样,必是‘自然成文’的。故色彩于水墨,
不是一个表层‘介入’的问题,而是艺术规
律自身的要求和人们的普遍审美心理所至。
是画家时代责任感的自觉。总而言之,中国
水墨画这一艺术形式,要以完美的面貌见诸
于世,不能绕过色彩这一重大课题。”
时代变了,场景变了,社会与生活也都
发生了很大变化,自然界中的色彩也许并没
有增多,人类世界的色彩却醒了过来,不敢
说古人的眼睛缺少发现,今人却把许多色彩
激活了。有年轻人欣喜地说:“过去任何一
个时代也不会如现在这般多彩瑰丽。奶黄的
沙发靠垫,淡百合色的墙面,外面小姑娘染
成五颜六色的头发和涂成七彩的指甲,世界
从未如今天这样美丽过。打开衣橱,炫丽的
色彩耀着我们的眼睛。告别了70年代‘全
国上下一片蓝’的保守,告别了80年代‘欲
说还羞’的矜持,色彩终于迎来了个性得以
张扬的时代。我们喜欢色彩的鲜艳与明亮,
喜欢它们带给我们心情的愉悦,美的享受,
这一切让人感到当代艺术的生机与活力蕴
藏其中。色彩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唯有色彩
才能表达我们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全部感悟。
才能表达这个光怪陆离,美轮美奂的当代世
界。”当话说到“人们终于清醒过来。几个
世纪过后,人们的目光又重新看到了色彩。
长时间以来围绕‘笔墨’进行的周而复始
的解读与重构,只不过是拾古人牙慧,不能
满足人们对当代生活的困惑与感悟的全部
追问。摒弃色彩的水墨画不是完美的水墨艺
术,水墨与色彩的重新定位将使水墨画具有
更大的发展潜力。使人们从传统语言言说当
代的尴尬中走出来,实现当代绘画语言方式
的转换与重建,建立当代文化语境中新的审
美形态。不言而喻,从重视色彩这一绘画语
言要素人手,挖掘色彩自身美感的特性,增
强色彩的表现力,不仅不是否定水墨,恰是
增大了水墨语言的丰富性与表现力,使人们
的审美心理从中得到全方位的满足”,这几
乎可说是向传统水墨宣战或说是向传统水
墨说再见了。
于是。人们开始寻找出路,开始寻求突
破。向中国现代美术史中打量,徐悲鸿从西
方古典主义写实主义绘画吸取养分,走“色
墨并融”的路,林风眠向水墨绘画中融入了
西方印象主义的光色,“中国现代水墨画的
先驱者”台湾艺术家刘国松一直致力于中
国画的革新,把抽象表现主义色彩和宋人山
水图式相融合,填补了水墨画革新的一项空
白,成为超出地域而具有国际意义的代表性
画家。从黄宾虹、傅抱石、齐白石,到林风
眠和李可染等,一直在探索水墨的现代性发
展。林风眠将西方的色彩语言融入水墨画,
是“中西融合”这一艺术理想的倡导者、开
拓者和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吸收西方印象
主义以后的现代绘画营养,与中国传统水墨
境界相结合,融入个人的人生曲折经历,形
成一种悲凉、孤寂、空旷、抒情的风格。创
造了“中西合璧”的色彩新语言,他的这种
色彩新体系又不同于传统水墨画的青绿、金
碧的色彩系统。大大地给予后来的探索者以
启示,是沿着这条思路吸收各国优秀的色彩
文化,来开拓中国水墨画的新语境的坚定的
实践者。当代中国社会和中国笔墨文化的大
背景,也许为这条思路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画变革中,抽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