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五年级信息技术教(学)案(百度专用)

粤教版五年级信息技术教(学)案(百度专用)
粤教版五年级信息技术教(学)案(百度专用)

粤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授课教案

电脑学科授课教案

粤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整册)

第一单元植物身体的奥秘 第一课根里的抽水机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了解根的形态。 2. 知道直根系和须根系。 3.了解根的作用。 能力培养 1.通过对植物根部的观察,学习观察的要点。 2.通过探究根的作用,学习运用模拟研究的方法探究根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神奇的植物世界,产生探索自然的欲望。 2.培养崇尚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重点难点 通过了解根的形态和作用等活动,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和运用模拟研究的方法。 教学准备 完整植物的图片、不同根系的图片、根尖放大图片、不同环境中植物根系图及视频、废报纸、橡皮泥。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出示课本图片。 同学们,你们见过叔叔阿姨种小树苗吗?为什么那些小树苗的根部都包着一些泥巴呢? 问题为什么要用泥巴保护根呢?根有这么重要吗? 目的联系生活中的情景,引出本课探究的主题。 二、活动一:观察植物的根 导入要了解根的作用,我们先来观察根的外形。 出示带根的草、白菜和葱的图片。

观察各小组观察根的形态并记录其特征。 交流各小组进行汇报与交流。 媒体先阅读课本资料,然后看一段“植物的根系及其分布特点”视频。 归纳植物的根可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 延伸出示一些植物的根,让学生判断这些根分别属于哪种根系,理由是什么。 三、活动二:观察根系的分布 导入出示大风吹,树枝摇的图片。 讨论大树不容易被吹走的原因是什么? 观察出示一些树根1 树根2 图片,了解树根分布的情况。 思考植物能牢牢地“站稳”在地面上,确实是根的功劳吗? 四、活动三:扎根土壤的秘密 导入能设计研究植物是如何扎根土壤的方案吗? 分组讨论实验方案。 交流各小组交流并完善实验方案。 实验分组实验,填写实验表格。 交流各组汇报实验现象。 归纳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五、活动四:毛茸茸的根尖 导入出示根尖的放大图,介绍哪个部分是根尖,根毛长在什么地方。 观察各组选择一种植物的根尖图片,观察并画出简图。 问题你能用语言描述根尖的特点吗? 猜一猜,这些毛绒绒的根尖有什么作用呢? 六、拓展:不同环境里植物根 导入出示课本图中草原、沙漠里的植物根系示意图。 问题草原、沙漠里的植物根系有什么特点? 讨论根据图片进行分析,为什么草原、沙漠里的植物根系会有这些生长特点呢? 归纳植物的根系生长特点与其生长环境有关。

粤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对科学两年多的学习,学生对科学和科学探究有了一定的了解,大部分学生对科学学习有较浓厚的兴趣。本册教学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科学探究所需的能力和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以及科学素养的其他方面都获得进一步发展。与以前的学习相比,本期课外实践活动增多,对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很高,还需要长时间地观察和记录。要求学生有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由“植物身体的奥秘”、“无处不在的微生物”、“奇妙的电好磁”、“各种各样的能量”和“变化着的地表”五个单元组成。本册教材紧扣《科学课程标准》,突出“任务驱动”的特点。“任务驱动”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它将以传授知识为主的的传统教学观念转变为以探究为核心,以提出并解决问题、产生并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观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 四、教学内容 1、用“任务驱动”形成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用“任务驱动”统整教学内容。将课程中一些领域的知识素材、科学方法、探究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整合在一起,,使学生的学习目标处于一个具体的、现实的情景中。 3、用“任务驱动”增强学习动力。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合作、交流等方式,获取和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习动力。 4、用“任务驱动”促进自主学习。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使学生在参与科学探究的活动中。自己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自主进行表达交流。 五、教学目标 1.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技能,如观察、记录、简单实验等,本册将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 2.通过学习让学生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的依据。 3.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并学习实际控制变量实验。 4.运用模拟实验探究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及规律。 5.面临几次较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能用线条、符号、图画、文字等方式记录观察现象,用柱状图、折线图处理数据,并认识到重复实验的意义。 六、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粤教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粤教版) 粤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一根里的“抽水机” 教学目的:1 了解根的形态。 2 知道直根系和须根系。 3 了解根的作用。 重点难点:了解根的形态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本图片。 同学们,你们见过叔叔阿姨种小树苗吗?为什么那些小树苗的根部都包着一些泥巴呢?根有这么重要吗? 今天,我们学习第一《根里的“抽水机”》(板书题)。 二、新 (一)观察植物的根 根是植物体的一个重要器官。一般说,大多数植物都具有这一器官。不同植物的根,其长短、粗细、形态各不相同,请仔细观察根和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根的特征。

植物的根可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 板书:根系分为:1)直根系 2)须根系 直根系的特点是有明显的主根和侧根;而须根系没有明显的主根和侧根,都是不定根,根的粗细、长短相近,看上去就像一把胡子。 还有哪些常见植物的根属于直根系或须根系? 下列植物的根分别属于哪种根系?把答案填写在本上。 四种植物的根系分别是:稻——须根系;蒲公英——直根系;洋水仙——须根系;芝麻——直根系。 (二)观察根系的分布 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主要是依靠根系从土壤里吸收的。根系分布得越深、越广,其吸收水分的能力就越强。 大多数植物的根系分布得很深、很广。 (三)扎根土壤的秘密 出示大风吹,树枝摇的图片。 植物能牢牢地“站稳”在地面上,确实是根的功劳吗? (板书)根的作用:1)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四)毛茸茸的根尖 出示根尖的放大图,介绍哪个部分是根尖,根毛长在什么地方。 这些毛绒绒的根尖有什么作用呢?根毛可以增加植物与土壤接触的面积,吸收更多的水分和矿物质,向茎和叶子输送,供给植物生长所需。

新版粤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试卷

五年级科学(上册)试卷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一、判断。(共20分,每小题2分) 1.植物生长离不开水,是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 ) 2.植物都是靠叶片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 ) 3.植物茎里面有导管,将水分和矿物质输送到植物体的各部分。( ) 4.蒸腾水分的意义,就是形成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的动力,降低植物体表面温度,避免植物被阳光灼伤。 ( ) 5.植物的生成只需要水分与矿物质。 ( ) 6.叶子的排列方式:互生、对生、轮生。 ( ) 7.地球上的氧气主要来源于动物。 ( ) 8.土壤里含有植物生成所需要的矿物质。 ( ) 9.一朵完全花由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 ( ) 10.植物的果实不是种子。 ( ) 二、选择。(共20分,每小题2分) 1.植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是( ) A.土壤、阳光、水分 B.种子、茎、根、叶 C.果实、皮、花 2.从受精鸡蛋到小鸡的过程主要需要是( ) A.水分、阳光 B.营养物质 C.温度 3.下列动物哪属卵生动物?( ) A.乌龟 B.小狗 C.老虎 4.孔雀鱼的繁殖方式是( ) A.卵生 B.卵胎生 C.胎生 5.地球上的淡水资源非常有限,能提供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是地球总水量的( )。 A. 50 1 B. 401 C. 30 1 6.植物吸收水分主要是靠( ) A.根系 B.叶片 C.茎干 7.植物吸收和利用阳光的主要器官是( ) A.根系 B.叶片 C.茎干 8.地球上的氧气主要来自于( ) A.绿色植物 B.江河海洋 C.人类 9.有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组成的,属于( ) A.完全花 B.不完全花 C.两性花 10.在开化植物的繁殖过程中,动物的作用是( ) A.摄取花粉 B.破坏植物 C.传播花粉 三、填空。(共30分,每空1.5分) 1.水以( )、( )、( )的形式分布于海洋、陆地、大气中。 2.人类的生活用水主要来自( ),( )等地地表水和浅层的( )。 3.云、雾、露都是由( )遇冷后形态发生变化而形成的。 4.天空中经常漂浮着各样的云,其中( )、( )常会带来雨水。 5.冰雹是一种特殊的( ),它的( )高度达( )米以上。 6.降雨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当雨水降落到地面时,一部分会( )到大气中,其他的雨水( )到泥土里,或者从( )流走。大部分的水会在地势较低处汇集,形成溪流后洪在一起,形成( )、( )、 最后流入( )。 四、连线。(5分) 流水 汇集成江河,进入海洋 雨水 是水蒸汽变成的小珠 露水 带着沙石移动 五、简答。(共25分,每小题5分) 1、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物质? 2、植物是怎么繁殖而延续生命的? 3、动物的繁殖方式有哪些? 4、谈谈:在自然界中,水循环的意义?

(完整版)粤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学期科学知识点(打印版)课件

粤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学期科学知识点111 五年级上学期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植物身体的奥秘 构成种子植物的六大主要器官是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第1课: 1、一株植物所有根的总和,就是一个根系。 2、植物的根系通常有两类:直根系和须根系。 3、直根系的特点是有一条较长的主根和许多短而细的侧根,如大豆、白菜、榕树等。 4、须根系的特点是没有明显的主根,而是长着许多长度差不多的像胡须一样的根,像玉米、水稻、甘蔗等。 5、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主要是依靠根系从土壤里吸收的。根系分布得越深、越广,其吸收水分的能力就越强。 6、根深扎土壤是有固定植株的作用。 7、根毛的作用:可以增加植物与土壤接触的面积,吸收更多的水分和矿物质,向茎和叶子输送,供给植物生长所需。 8、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 (1)可以固定植物,让高大的植物稳定地站在地面上; (2 可以吸收并输送水分和矿物质,供给植物生长。 9、比较不同环境里植物的根。 草原上的植物的根密密麻麻联成一个网状,既可以固定泥土,也可以使自己牢牢地固定在地面上。沙漠中由于傻子松散又缺水,所以植物的根系都十分发达,有的尽可能往下伸展,有的尽可能向周围扩大,既可以较好地固定自己,又有利于自己充分吸收水分。 第2课: 1、植物茎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水分。此外,还有支持植物体的作用。 2、茎分匍匐茎、直立茎、缠绕茎、攀缘茎。 3、为什么树怕剥皮? 叶子能制造养分,这些养分是通过树皮向下运输到根部的。如果把树皮都剥了,这条运输养分的通道就会中断,根部得不到营养就会“饿死”,而茎、叶因为得不到水分而不能生长,甚至死亡。 4、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许多时候都会在茎上得到体现。 第3课: 1、植物的叶子,其大小、形状各不相同,排列也各有特点。 2、叶子有互不遮蔽的规律,是为了尽可能吸收更多的阳光。 3、植物为什么需要阳光呢? 植物的叶片是制造淀粉的“加工厂”,太阳光是这座“加工厂”的能量来源。植物通过根吸收土壤里的水分,通过茎把水分输送到叶片里。叶片借助太阳光的能量,利用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出淀粉,并释放氧气。 4、绿色植物的叶片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吸入二氧化碳,制造淀粉,并释放氧气。

粤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复习知识要点

备课本 粤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复习知识要点 教师吴栋才 日期

粤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复习知识要点 吴栋才整理 第一单元植物身体的奥秘 构成种子植物的六大主要器官是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第1课: 1、一株植物所有根的总和,就是一个根系。 2、植物的根系通常有两类:直根系和须根系。 3、直根系的特点是有一条较长的主根和许多短而细的侧根,如大豆、白菜、榕树等。 4、须根系的特点是没有明显的主根,而是长着许多长度差不多的像胡须一样的根,像玉米、水稻、甘蔗等。 5、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主要是依靠根系从土壤里吸收的。根系分布得越深、越广,其吸收水分的能力就越强。 6、根深扎土壤是有固定植株的作用。 7、根毛的作用:可以增加植物与土壤接触的面积,吸收更多的水分和矿物质,向茎和叶子输送,供给植物生长所需。 8、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 (1)可以固定植物,让高大的植物稳定地站在地面上; (2 可以吸收并输送水分和矿物质,供给植物生长。 9、比较不同环境里植物的根。 草原上的植物的根密密麻麻联成一个网状,既可以固定泥土,也可以使自己牢牢地固定在地面上。

沙漠中由于傻子松散又缺水,所以植物的根系都十分发达,有的尽可能往下伸展,有的尽可能向周围扩大,既可以较好地固定自己,又有利于自己充分吸收水分。 第2课: 1、植物茎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水分。此外,还有支持植物体的作用。 2、茎分匍匐茎、直立茎、缠绕茎、攀缘茎。 3、为什么树怕剥皮? 叶子能制造养分,这些养分是通过树皮向下运输到根部的。如果把树皮都剥了,这条运输养分的通道就会中断,根部得不到营养就会“饿死”,而茎、叶因为得不到水分而不能生长,甚至死亡。 4、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许多时候都会在茎上得到体现。 第3课: 1、植物的叶子,其大小、形状各不相同,排列也各有特点。 2、叶子有互不遮蔽的规律,是为了尽可能吸收更多的阳光。 3、植物为什么需要阳光呢? 植物的叶片是制造淀粉的“加工厂”,太阳光是这座“加工厂”的能量来源。植物通过根吸收土壤里的水分,通过茎把水分输送到叶片里。叶片借助太阳光的能量,利用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出淀粉,并释放氧气。 4、绿色植物的叶片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吸入二氧化碳,制造淀粉,并释放氧气。 5、植物对人类以其他生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五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6课游去—设置动作补间动画教案粤教版

课题神奇的变化单元第六课学科信息技术年级 学习目标1.设置动作补间动画 2.制作渐隐效果 3.操作小妙招 重点 1.设置动作补间动画 2.制作渐隐效果 难点 1.操作小妙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明明:今天学校组织外出秋游,我想把校车行驶的画面用逐帧动画展示出来。 玲玲:设置校车的简单移动效果,其实还有一种有效、便捷的方法,你想知道吗? 回顾所学知识: 逐帧动画:在时间轴逐帧绘制内容,一个画面就是一帧,播放时影片按顺序显示每一帧的内容。 形状补间动画:设置动画时,在前后各一个关键帧里放置不同的一幅画,Flash软件会根据前后 两帧的形状自动补充中间过程的帧进行形变。 本节内容: 1.设置动作补间动画 2.制作渐隐效果 3.操作小妙招认真听讲,回 想课前内容、 交流分享自己 的看法。 激发学生兴趣, 导入课题。 讲授新课 1.动作补间动画 动作补间动画:要表现一个物体的运动画面,通常用动作补间动画来实现。设置好物体第一帧和 最后一帧的位置,中间的过渡帧则由Flash软件系 统自动补充。 制作校车行驶效果过程: 1)单击【文件】【导入】【导入到舞台】,将校车素材导入工作舞台中,并调整大小。 2)选中图形,单击右键,点击【转换为元件】。认真听讲、仔 细思考,回忆 预习内容,动 手操作,熟悉 过程,加深理 解。 引导学生动手操 作,从实践中学 习知识。

3)为素材命名,选择【图形】按钮,单击选中第20帧,右击,选择【插入关键帧】。 4)单击选中第1帧,调整校车的起点位置,单击选中第20帧,调整校车的终点位置。单击1~20帧中的任一帧,单击【属性】,选择【补间】的【动作】选项。 5)将文件保存为”秋游去.fla“,按 + 测试动画影片。 2.制作渐隐效果 我们有时会看到物体渐渐出现或者渐渐消失,例如火箭升空等现象,利用元件的渐隐功能就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制作横幅广告渐隐效果过程: 1)在文档属性面板中设置文档的大小为702 ×90像素。设置背景颜色为蓝色,颜色值为 #0033CC。 2)在第1帧场景中输入文字“精彩的动画世界”,用箭头工具单击选中文字,右击,选择【转换为元件】。 3)在第20帧处插入关键帧,在1~20帧间设置动作补间动画。 4)选中第1帧,将第1帧的元件实例拖到舞台右侧外的工作区,并单击选,单击【属性】,选择【颜色】中的【Alpha】,设置为0%。 5)在第30帧、第50帧处插入关键帧,在第30~50帧之间设置动作补间动画。 6)将第50帧的元件实例拖到舞台左侧外的工作区域,并在元件属性面板中设置颜色Alpha值为0%。 7)将文件保存为”横幅广告效果.fla“,按 + 测试动画影片。

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粤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课根里的“抽水机” 教学目的:1. 了解根的形态。 2. 知道直根系和须根系。 3. 了解根的作用。 重点难点:了解根的形态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 同学们,你们见过叔叔阿姨种小树苗吗?为什么那些小树苗的根部都包着一些泥巴呢?根有这么重要吗?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课《根里的“抽水机”》(板书课题)。 二、新课 (一)观察植物的根 根是植物体的一个重要器官。一般来说,大多数植物都具有这一器官。不同植物的根,其长短、粗细、形态各不相同,请仔细观察根和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根的特征。 植物的根可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 板书:根系分为:1)直根系 2)须根系 直根系的特点是有明显的主根和侧根;而须根系没有明显的主根和侧

根,都是不定根,根的粗细、长短相近,看上去就像一把胡子。 还有哪些常见植物的根属于直根系或须根系? 下列植物的根分别属于哪种根系?把答案填写在课本上。 课文四种植物的根系分别是:稻——须根系;蒲公英——直根系;洋水仙——须根系;芝麻——直根系。 (二)观察根系的分布 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主要是依靠根系从土壤里吸收的。根系分布得越深、越广,其吸收水分的能力就越强。 大多数植物的根系分布得很深、很广。 (三)扎根土壤的秘密 出示大风吹,树枝摇的图片。 植物能牢牢地“站稳”在地面上,确实是根的功劳吗? (板书)根的作用:1)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四)毛茸茸的根尖 出示根尖的放大图,介绍哪个部分是根尖,根毛长在什么地方。 这些毛绒绒的根尖有什么作用呢? 根毛可以增加植物与土壤接触的面积,吸收更多的水分和矿物质,向茎和叶子输送,供给植物生长所需。 (板书根的作用):2)根有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的作用。 (五)不同环境里植物的根 出示课本图中草原、沙漠里的植物根系示意图。

完整word版,五年级科学复习粤教版上册.docx

粤教版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复习专训 1、构成种子植物的六大器官是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直根系的植物有大豆、白菜、榕树;须根系的植物有玉米、水稻、甘蔗。 3、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叫根尖。 4、植物的根具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的作用。 5、植物的茎有运输水分和养分的作用,还有支持植物体的作用。 6、根在土壤里的分布越广,植物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就越多。 7、植物的生长都需要阳光,植物通过叶片来接受阳光。 8、大多数生物的呼吸都需要氧气,并排放出二氧化碳,而绿色植物的叶片在阳光 的照射下,会吸入二氧化碳,制造淀粉,并释放出氧气。 9、叶片互不遮蔽的规律,是为了尽可能吸收更多的阳光。 10、叶片借助太阳光的能量,利用水分和二氧化碳,制造出淀粉,并释放出氧气。 11、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的花,属于完全花,缺少其中 某些部分的花,则属于不完全花。 12、在植物的繁殖过程中,雄蕊和雌蕊起着重要的作用。雄蕊上的花粉传到 雌蕊上,植物的新生命就会在雌蕊的子房这个“育婴房”里孕育成长。 13、雌蕊位于花的中央,是花的雌性生殖器官,内有胚珠,发育后成为种子, 发育成熟后即为果实。 14、不同的果实,虽然颜色和形状各不一样,但它们里面一般都含有种子,还有包裹着种子的果皮。 15、果实包括果皮和种子。果实是由花的子房形成的。我们吃的苹果是它的果皮。 16、完全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的;不完全花是缺少某些部分的花。 17、细菌是一种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它是一种微生物,每个细菌由 1个 细胞组成。 18、病毒是目前人类所了解的最微小、结构最简单的一类生物。病毒不能独立生活, 只能寄生在其它生物的细胞内,利用这些细胞进行繁殖。 19、人类的非典、艾滋病、流行性感冒、禽流感等疾病都是由病毒引起的。 20、酸奶是人们利用牛奶作原料制成的一种美味食品。 21、在合适的温度下,乳酸菌可以让牛奶变酸,它是一种细菌。 22、微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在微生物的大家族中,还有一种没有细胞结构的成员, 它就是病毒。 23、在干酵母里,有一种特殊的微生物—酵母菌,它是一种真菌。 24、酵母菌可以把面粉中的淀粉分解,在这个过程中,会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新版粤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简答题

1.植物繁殖的方式有什么?并举例说明。 2.在室外阳光照射下的地方,把小老鼠和一株茂盛的植物一起放不透气的玻璃罩中,过许久小老鼠也不会被憋死。这是为什么? 3、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物质? 4、植物是怎么繁殖而延续生命的? 5、动物的繁殖方式有哪些? 6、谈谈:在自然界中,植物蒸腾的意义? 7、金鱼藻在阳光照射下产生什么气体?(12分) 正确实验步骤是1()—2()—3()—4()—5()—6() A、在烧杯里装满水 B、将试管装满水,倒放入水中并套在漏斗的开口上 C、取几株金鱼藻放在烧杯底部。用干净的漏斗将金鱼藻罩住。

D、移开堵住试管的手指,将到火星的小木棍迅速放在试管口,观察现象。 E、当有气泡从漏斗冒出,开始收集气体。 F、当收集到的气体占试管体积一半时,将试管轻轻提起,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然后将试管向上取出。 你的猜想:金鱼藻在阳关下产生的气体是什么?()。(3分)带火星的木条会重新燃起来,这样因为这种气体具有()。(2分) 8、“流水搬运工”的实验:将沙子、细土和碎石堆成一个山峰,再在“山峰”上洒水。 (1)、在山峰将洒水在模拟什么?(2分) (2)、持续洒水,沙子、细土和碎石的位置将如何移动?(3分) (3)、河流分为:上、中、下游,推想下游中的沙石从哪里来的?(3分) 9、如图所示,植物叶片的蒸腾水分的快慢与哪种因素有关?两幅图片又会出现什么样的实验现象呢?叶片的蒸腾水分的快慢还与哪种因素有关?(9分) 10、如图所示水循环图,填写完整水循环过程。并简述水循环的意

义。(14分) 11、实验名称:茎的作用(13分) 实验材料:红墨水、开白花的植物、水、烧杯、小刀等。 请你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写出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 简画出茎的结构示意图。

信息技术粤教版五年级下册 教案 第2课 美化调查图表

美化调查图表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改变图表选项;2、改变图表区格式;3、掌握修饰表格的方法;4、添加表格标题。能力培养目标:1、提高操作能力;2、培养合作探究能力;3、培养自学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审美观,学会欣赏美,发现美;2、增强学生热爱祖国家乡的情感知识。 2学情分析 1、学生对电子表格了一定认识。 2、学生应该有一定自主探究能力,对图表的美化的难度不大。本课主要针对学生这两方面的问题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激发让学生能自学、大胆学,敢上台表现自我,从而更好的掌握知识。 3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熟练地对图表和表格进行修饰。 难点:从美工和内容角度,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对图表和表格进行装饰。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作品对比、激趣导入 教师:出示两个图表,一个为普通图表,另一个为已经装饰过的图表,让学生对比,看喜欢哪一个?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学生:两幅图的不同之处,说出喜欢的图表,并说出喜欢的原因。 教师:Excel不但能制作图表,还能美化图表,而美化图表主要是通过改变图表选项和图表区格式来实现,正是我们本节课要探讨的问题。(出示课题) 活动2【讲授】复习旧知,初探新知 任务1、改变图表选项 教师:认真阅读课本第10-11页的学着做 请同学们完成以下操作: 1、在桌面打开“旅游统计.xls”文件,并创建图表。 2、把图表的标题“人数统计”改为“五(1)班旅游城市意向调查统计”。 比一比看谁是打字小能手请操作完成快的学生上台演示。 教师小结,并提出注意事项。

教师:现在以六人为一小组,完成课本第11-12页中的“试一试”,小组成员把屏幕关闭集中到小组组长的周围一起观摩组长演示,然后回到自己座位上进行操作,小组组长对其他成员进行检查并指导学困生。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讨完成任务。老师抽查一个小组的组长上台演示。 活动3【活动】新旧对比,学习新知 任务2、改变图表区格式 教师:在学习Word时,可以通过点击鼠标右键“设置自选图形格式”美化自选图形,那你能用同样方法美化Excel的图表吗?请同学们自学阅读课本12-14页,为统计图先后添加背景色和图片。 让学生动手操作,4分钟后问学生操作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难题。不懂操作的学生提出问题,请会操作的同学上台演示并讲解或老师进行示范讲解后让他上台操作一片。 活动4【活动】举一反三,自学新知 任务3、修饰表格 教师:图表已经装饰得很美,但老师觉得统计表格和这么美的图表很不般配,如何让统计表格跟图表更般配?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15-16页,把表格的线条、颜色、字体变得更美观,更有特色。 学生以小组进行试探学习。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完成得最快,上台展示,并给予加分鼓励,其他小组对其不足进行补充完善的也给予加分。 活动5【练习】讲练结合,学习新知 任务4、添加表格标题 表格也已经变美了,但同学们有没发觉表格缺了点什么? 教师:对了,缺了一个标题,那该如何插入一行并添加标题呢?小组合作探究找出插入一行的方法。(两种分别让两小组展示)课本用了两种方法你们小组是用哪种呢? 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完成得最快,上台展示,并给予加分。 教师:插入行中输入标题需要对单元格进行合并,小组合作探究找出合并单元格的方法。(两种分别让两小组展示) 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完成得最快,上台展示,并给予加分。 活动6【测试】自我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有哪些收获?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学习生活中。 活动7【作业】作业设计

【最新文档】粤教版五年级下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3500字)-范文模板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粤教版五年级下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3500字) 粤教版五年级下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在不断地改变着周围的世界。为了推广计算机信息技术,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发展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根据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确定本课程的教学任务。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课程采用广东省编写的教材,小学共6册,4至6年级,每个学期一册。教材 以浅显易学的实例带动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软件的操作。各课大都从完成某一任务着手,提出问题或目标,通过示范操作或阅读课本完成任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以信息处理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以及获取、分析、处理、传递、运用信息的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期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手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计算机的演示操作,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以及关心社会的情感,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

五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5课神奇的变化—制作形状补间动画教案粤教版

课题神奇的变化单元第五课学科信息技术年级 学习目标1.形状补间动画 2.图形变形的形状补间动画 3.文字变形的形状补间动画操作小妙招 重点 1.形状补间动画 操作小妙招 难点 1.图形变形的形状补间动画 2.文字变形的形状补间动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明明:玲玲,学校一年一度的才艺大赛又要开始了,这次大赛我想用陶土制作一些青花瓷系列的 作品。你能帮我设计一个动画来展现这个创作过程 吗? 玲玲:我想Flash的形状补间动画可以帮助你。 导入内容: 1.形状补间动画 2.图形变形的形状补间动画 4. 3.文字变形的形状补间动画 4.操作小妙招认真听讲,回 想课前内容、 交流分享自己 的看法。 激发学生兴趣, 导入课题。 讲授新课 1.补间动画 做Flash动画时,在两个关键帧中间需要做" 补间动画",才能实现图画的运动。 要制作出从一个图形变化到另一个图形的动画,这些图形必须是已经被分离的(也叫打散的)。 元件、组合的图形及文字是不能进行形状变化的,必须把它们分离。 设置动画时,在前后各一个关键帧里放置不同的一幅画,Flash软件会根据前后两帧的形状自动 补充中间过程的帧进行形变。 2.制作图形变形的形状补间动画—陶土变形认真听讲、仔 细思考,回忆 预习内容,动 手操作,熟悉 过程,加深理 解。 引导学生动手操 作,从实践中学 习知识。

1)单击【文件】【导入】【导入到舞台】,将陶土素材导入工作舞台中,并调整大小 2)选中图形,点击【修改】【分离】,将图形打散 3)单击选中第20帧,按F7键插入空白关键帧 4)将瓷壶素材导入到第20帧的工作舞台中,并调整大小 5)单击选中图形,点击【修改】【分离】,将图形分离 6)单击1~20帧中的任一帧 7)单击【属性】,选择【补间】的【形状】选项 8)将文件保存为”陶土变形.fla“,按 + 测试动画影片。 注:此时时间轴的背景色变为淡绿色,在起始帧和结束帧之间有一个长长的箭头。 3.制作文字变形的形状补间动画 1)新建文档,单击选择文本工具 2)在第1帧工作舞台输入welcom e 3)【属性】面板可调节文字字体、大小、颜色等。 4)在第20帧处插入关键帧 5)修改文字为“欢迎你” 6)选中第一帧,单击选中Welcome,点击【修改】【分离】,进行第一次分离 7)再次选中,点击【修改】【分离】,进行第二次分离 8)单击1~20帧中的任一帧 9)单击【属性】,选择【补间】的【形状】选项

粤教版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都个性活泼,学生对计算机充满好奇,学习的积极性也高。但是由于学生来自本地农村,电脑的基本知识比较薄弱,电脑操作技能技巧也较差,有待于老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学习,共同提高,从而为日后学习信息技术奠定基础。 二、本册教材内容结构体系及特点: 本学期采用的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教材第二册上册,全册共有12 课,内容包括“通过计算机网络查找资料和交流信息”和“应用计算机字处理软件进行日常小制作”两个主题。在1—2 课中,学生根据需要从因特网上获取资料、将搜集到的网页收藏起来、把经常打开的网页设置为主页等方法,学会保存网页中的文字、图片、歌曲以及整个网页的内容;在 3 课中,学习查看与整理文件的方法;在第4--5 课中,学习在网络收发电子邮件;在第六课中,了解各种网络陷阱和计算机病毒,增强防范意识;在第7—9 课中,应用字处理软件和学到的收集资料的方法开展小制作;在第10—12 课中,了解小报的制作特点和制作方法,欣赏各类小报作品。 三、本册教材重点、难点: 本学期的教学重、难点是熟练利用因特网获取、保存资料;应用word 字处理软件将从网络上收集、保存的资料进行各种日常小制作;并通过开展创作主题小报活动,展现自己的创意和制作水平。 四、本册教材教学任务及目标:

1、能从因特网上获取资料,将搜集到的网页收藏起来,把经常打开的网页设置为主页等方法,学会保存网页中的文字、图片、歌曲以及整个网页的内容。 2、学会查看与整理文件的方法。 3、、学会在网络收发电子邮件,掌握利用QQ 进行即时讨论。 4、了解各种网络陷阱和计算机病毒,增强防范意识,掌握基本的防范措施。 5、应用字处理软件的各种应用工具,开展小制作。 6通过欣赏、制作主题小报,提高学生的创意和制作水品。 五、教学进度表: 第1周学生开学初思想教育 第2周 1 上网查找资料 第3周 2 留住网上精彩 第6周 3 查看与整理文件 第7周 4 收发电子邮件 第8周 5 QQ 即时交流 第9周 6 防范网络陷阱与计算机病毒 第12周7 制作个人小名片 第13周8 制作特色贺卡 第14周9 制作个性化日历 第15周10 制作校园小报(上) 第16周11 制作校园小报(下)

粤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课时根里的抽水机” 教学目的:1. 了解根的形态。 2. 知道直根系和须根系。 3. 了解根的作用。 重点难点:了解根的形态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 同学们,你们见过叔叔阿姨种小树苗吗?为什么那些小树苗的根部都包着一些泥巴呢?根有 这么重要吗?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课《根里的 抽水机”》(板书课题)。 二、 新课 (一) 观察植物的根 根是植物体的一个重要器官。一般来说, 大多数植物都具有这一器官。 不同植物的根, 短、粗细、形态各不相同,请仔细观察根和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根的特征。 植物的根可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 板书:根系分为: 1)直根系 2)须根系 直根系的特点是有明显的主根和侧根; 而须根系没有明显的主根和侧根, 都是不定根, 粗细、长短相近,看上去就像一把胡子。 还有哪些常见植物的根属于直根系或须根系? 下列植物的根分别属于哪种根系?把答案填写在课本上。 课文四种植物的根系分别是:稻 一一须根系;蒲公英一一直根系;洋水仙一一须根系; 直根系。 (二) 观察根系的分布 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主要是依靠根系从土壤里吸收的。 分的能 力就越强。 大多数植物的根系分布得很深、很广。 第2课时扎根土壤的秘密 教学目的:1. 了解根的形态。 2. 知道直根系和须根系。 3. 了解根的作用。 重点难点:了解根的形态和作用 教学过程 出示大风吹,树枝摇的图片。 植物能牢牢地 站稳”在地面上,确实是根的功劳吗? 粤教版五年 级科学 册全册教 其长 根的 芝麻 根系分布得越深、越广,其吸收水

(板书)根的作用:1)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四)毛茸茸的根尖 出示根尖的放大图,介绍哪个部分是根尖,根毛长在什么地方。这些毛绒绒的根尖有什么作用呢? 根毛可以增加植物与土壤接触的面积,吸收更多的水分和矿物质,向茎和叶子输送,供给植 物生长所需。 (板书根的作用):2)根有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的作用。 教学目的:1. 了解根的形态。 2.知道直根系和须根系。 3.了解根的作用。 重点难点:了解根的形态和作用 教学过程 出示课本图中草原、沙漠里的植物根系示意图。 这是一幅典型的草原植物的根系分布图。图中植物通过根状茎连成一片,根系的分布浅而密, 构成了密密的网状。 这是沙漠植物的两种典型的分布图。图中左侧的是骆驼刺,根系深深扎入地下;右侧的是仙 人柱,根系虽然很浅,但扩展得很宽。 草原、沙漠里的植物根系有什么特点? 归纳总结: 植物的根系生长特点与其生长环境有关。 草原上的植物的根密密麻麻联成一个网状,既可以固定泥土,也可以使自己牢牢地固定在地 面上;而在沙漠中,由于沙子松散又缺少水分,所以植物的根系都十分发达,有的尽可能往地下伸长,有的尽可能向周围扩大,既可以较好地固定自己,又利于自己充分吸收水分。 三、教学后记:根长得越深,分布得越广,植物就越不容易被大风刮倒。同时,植物生长 需要的水分和各种矿物质,因此根系的分布范围越广越深,才能保证从土壤中获得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物质。由此说来,植物的根系越发达,对于植物的生长越有利。我们常说根深叶茂”,正是这个道理。 第3课时不同环境里植物的根 第二课第4课时茎里的运输网” 教学目的:1. 了解茎的形态。 2.了解茎的一般结构。 3.探究茎的作用。 重点难点:茎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活动指引 琪琪发现折断的茎的断口处有水滴出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课《茎里的那水是哪儿来的呢? 运输网”》(板书课题)。

粤教版四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教学总结

粤教版四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 科任: 一、基本情况概述。 本学期我担任了我校四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四年级共7个班级,每班40人左右。学生都是来自本镇或附近镇区外地务工人员子女,孩子们的学习热情都比较高,学生对学习计算机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基本知识与技能的也没有掌握,大部分学生都喜好计算机,少部分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的习惯还没形成,所以,本学期我将继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外,着重继续巩固和加深对word的学习,让学生能尽量熟悉和使用word,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为下阶段的计算机学习打下较扎实的基础。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学会观察、思考、联想和大胆操作,能够获取自己想得到的东西,表达自己的思想,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意识和能力。 二、本学期完成的教学任务和内容。 本学期按照学校管理规定,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信息技术按照教育局规定的课程一周每班一节,这对于学生来讲,是很重要的一节课,对老师来讲,是比较难上的一节课。所以上好每节课对老师对学生都是很关键的。所以,本学期除了完整常规教学内容,让学生熟悉word文档,并且以发生在同学们身边的事情,还有生活的中东西,可以作为素材来上课,例如word 文档制作个人小名片,特色贺卡,个性化日历,课程表,校园报纸等等。我还积极参加镇里举办的各种讲座,论坛,学习,参加比赛,以此来提升自己的专业和技能。自己知识丰富了,才能更好的教导学生。 三、采用的教学措施和教学方法。 1 ,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当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即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模式下进一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计算机课程操作性强、更新速度快、创造性强的特点都要求我们必须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只有通过自主地学习,才能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跟上知识的发展更新并进一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如果单纯地依靠老师的教授,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将总是有限的。 2,在教学中,学生所使用的教材为广东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教材能

粤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学期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植物身体的奥秘 构成种子植物的六大主要器官是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第1课: 1、一株植物所有根的总和,就是一个根系。 2、植物的根系通常有两类:直根系和须根系。 3、直根系的特点是有一条较长的主根和许多短而细的侧根,如大豆、白菜、榕树等。 4、须根系的特点是没有明显的主根,而是长着许多长度差不多的像胡须一样的根,像玉米、水稻、甘蔗等。 5、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主要是依靠根系从土壤里吸收的。根系分布得越深、越广,其吸收水分的能力就越强。 6、根深扎土壤是有固定植株的作用。 7、根毛的作用:可以增加植物与土壤接触的面积,吸收更多的水分和矿物质,向茎和叶子输送,供给植物生长所需。 8、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 (1)可以固定植物,让高大的植物稳定地站在地面上; (2 可以吸收并输送水分和矿物质,供给植物生长。 9、比较不同环境里植物的根。 草原上的植物的根密密麻麻联成一个网状,既可以固定泥土,也可以使自己牢牢地固定在地面上。 沙漠中由于傻子松散又缺水,所以植物的根系都十分发达,有的尽可能往下伸展,有的尽可能向周围扩大,既可以较好地固定自己,又有利于自己充分吸收水分。 第2课: 1、植物茎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水分。此外,还有支持植物体的作用。 2、茎分匍匐茎、直立茎、缠绕茎、攀缘茎。 3、为什么树怕剥皮? 叶子能制造养分,这些养分是通过树皮向下运输到根部的。如果把树皮都剥了,这条运输养分的通道就会中断,根部得不到营养就会“饿死”,而茎、叶因为得不到水分而不能生长,甚至死亡。 4、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许多时候都会在茎上得到体现。 第3课: 1、植物的叶子,其大小、形状各不相同,排列也各有特点。 2、叶子有互不遮蔽的规律,是为了尽可能吸收更多的阳光。 3、植物为什么需要阳光呢? 植物的叶片是制造淀粉的“加工厂”,太阳光是这座“加工厂”的能量来源。植物通过根吸收土壤里的水分,通过茎把水分输送到叶片里。叶片借助太阳光的能量,利用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出淀粉,并释放氧气。 4、绿色植物的叶片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吸入二氧化碳,制造淀粉,并释放氧气。 5、植物对人类以其他生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植物对人类和整个生物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制造有机物; (2)转化并储存太阳能; (3)使大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 (4)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所以自然界不能没有植物。

完整word版五年级科学复习粤教版上册

粤教版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复习专训 放出氧气。 11、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的花,属于完全花,缺少其中某些部分的花,则属于不 完全花。 12、在植物的繁殖过程中,雄蕊和雌蕊起着重要的作用。雄蕊上的花粉传到 雌蕊上,植物的新生命就会在雌蕊的子房这个“育婴房”里孕育成长。 13、雌蕊位于花的中央,是花的雌性生殖器官,内有胚珠,发育后成为种子, 发育成熟后即为果实。 14、不同的果实,虽然颜色和形状各不一样,但它们里面一般都含有种子,还有包裹着 种子的果皮。 15、果实包括果皮和种子。果实是由花的子房形成的。我们吃的苹果是它的果___________ 16、完全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的;不完全花是缺少某些部分的花 17、细菌是一种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它是一种微生物,每个细菌 由_J ____ 个 细胞组成。 18、病毒是目前人类所了解的最微小、结构最简单的一类生物。病毒不能独立生活, 只能寄生在其它生物的细胞内,利用这些细胞进行繁殖。 19、人类的非典、艾滋病、流行性感冒、禽流感等疾病都是由病毒引起的。 20、酸奶是人们利用牛奶作原料制成的一种美味食品。 21、在合适的温度下,孚L酸菌可以让牛奶变酸,它是一种细菌。 22、微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在微生物的大家族中,还有一种没有细胞结构的成员,它就是病毒。 23、在干酵母里,有一种特殊的微生物一酵母菌,它是一种真菌。 24、酵母菌可以把面粉中的淀粉分解,在这个过程中,会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发酵现象。 25、请写出你知道的三种真菌蘑菇、酵母菌、乳酸菌。 26、霉菌生长的环境特点是潮湿、温暖、阴暗。 27、当小灯泡亮起来时,灯泡、电池、导线就形成了一个闭合回路,这就是一个简单电路。 28、在生活中,我们利用开关控制电灯的亮与灭。 29、除了我们常见的手动控制的开关外,还有声控开关、触摸开关、光控开关 红外线开关。 30、让两个灯泡同时亮起来有两种连接方法并联和串联。我们家庭用电是并联电路。 31、开关是用来接通或切断电路的,是电路中不可缺少的控制部件。 32、当一种材料接入电路中,如果小灯泡发光,说明这种材料导电;如果小灯泡不发光, 说明这种材料不导电。 33、磁铁中磁性最强的部位叫磁极,一块磁铁有两个磁极,分别是南极(用S 表示)禾口北极(用N 表示)。 34、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35、指南针之所以能指南,是因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指南针指向的南极(或北极), 就是地球磁场的南极(或北极)。指南针的发明是根据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的性质。 36、由铁棒和导线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接法有关 37、在铁棒上绕上导线,通电后就变成了电磁铁,它像磁铁一样具有磁极。 38、电磁起重机是利用电磁铁能吸住铁的特性来工作的。 39、能量有不同的形式,声、光、电、热、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 形式。 40、电能可使电动机转动,热能可以使水温升高,光能可以让绿色植物制造淀粉。 41、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原子构成的。当原子核发生改变时,就可能释放出巨大 的能量,这种能量可用于发电。 42、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太阳的光能和热能。 43、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44、水流冲击小水轮使它转动起来了,说明水流具有能量。 45、水力发电站利用水能来发电,它能把水流具有的能量转换成电能。 46、世界上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我国的广东省从化市。 47、除了水能可以转换成电能外,还有风能、太阳能、核能、潮汐能等都可以转换成电能。 48、太阳能发电站是通过许多镜子把阳光集中到塔顶的锅炉上,把水加热成蒸汽来推动发电机工作的。 49、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岀了“大陆漂移说”。 50、科学家认为地球表层是由几个巨大板块组成的, 这些板块缓慢运动是大陆 漂移的原因,同时由于板块运动使某些板块的边缘受到挤压,从而形成世界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