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作业有效订正的策略研究

数学作业有效订正的策略研究
数学作业有效订正的策略研究

《数学作业有效订正的策略研究》

课题论证报告

课题主持人:大丰市实验小学陈燕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1. 课题的现实背景

现状分析: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完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

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对强化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具

有重要意义。同时作业与批改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学生巩固所学知

识、反馈教与学的效果、改进教与学的重要手段,更是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和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平台。

学生对作业中的错误胡乱订正,甚至不订正一直是困扰我们数学

老师头疼的一件事。在平时工作中很多一线教师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

针对一次作业批改中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会进行讲评,讲评后对于

学生的错题订正要进行二次批改,对于个别同学甚至要进行三次、四

次批改。几次订正,学生的负担很重,几次批改,老师的负担也很重,

可是收效却不尽如人意,一到考试,这些学生仍在犯同样的错误.

原因分析:

出现这样的状况,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寻找原因。

A.追寻学生的原因:

审视学生订正作业的情况,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

(1)不及时订正型:许多同学往往一拿到作业本,往桌子上一放

或往书包里一塞了事,连看都不看一眼,就更别提订正错误的题目了。

(2)直接订正型:学生在订正时,不是先从自己原先做的过程中

找错在哪里?为什么做错?而是直接把原题当作“新题”再重新做一遍。

(3)反复订正型:有些学生在订正中只求快,不求对,拿到本子

就匆匆订正,匆匆上交,往往一遍两遍订正不对,至少要到第三、第

四遍才订正对。

(4)投机取巧型:部分学生在订正判断题及选择题时,只是根据

老师的批改结果进行推断来订正。如原来是“错”的,现在就订正为“对”;原来是“对”的,现在就订正为“错”;原来选择“B”是错的,现在就从其他没选的选项中再选一个。

(5)动机不良型:部分学生为尽快完成订正的学习任务,就通过

问同学答案或抄袭别人的作业等等方式进行订正。

仔细分析这些无效、低效订正作业现象存在的原因,我觉得主要

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学生对作业订正的作用认识不足。

二是学生在作业订正中的反思欠缺。许多学生在订正中只重视订

正的结果,而轻视订正的过程,能够对订正的作业主动进行反思、分

析的学生很少。

三是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差。

四是学生对于订正的态度也与老师对订正的关注程度相关。如果

老师对作业订正查得紧、查得严,学生就订正得快,订正得认真。反

之,老师对作业订正关注得少一些,部分学生也就订正得不认真或拖

着不订正。

B.分析教师的原因:

教师纠正学生作业的方式单一。传统方式是:通过批改了解学生

作业的情况,在课堂教学中,做简要总结和讲评,当作业出现新颖解

法或典型错误时,并做些重点分析,否则可以一掠而过。当学生家庭

作业中出现共性的错误时,一般把正确的思路和过程再详细的讲一遍。但是效果并没有自己预想的好——做正确的学生不注意听讲,做错的

学生急于把正确的答案抄下来而囫囵吞枣。隔一天下来再让学生做原

题时仍然做错。当学生家庭作业中出现个性错误时,一般就放手让学

生自己订正,老师把主要精力去辅导个别后进生。

C.巩固知识的“遗忘律”影响。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知识的学习分为感知、理解、巩固、应用、

迁移五个阶段,错题订正属于知识巩固阶段。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到一定时候不再遗忘。

综上所述,很多学生在订正作业上想浑水摸鱼,蒙混过关,低效

及无效的作业订正现象长期存在,会导致学生丧失对题目举一反三的

能力,让作业订正流于形式,不能真正起到纠正学生理解错误、帮助

学生重新认识的作用。如何提高学生作业订正的效果,这对教师而言

是非常关键的。我们在改进自身教学的同时,要找出问题的所在,以

便改善学生作业订正的方式。因而我们要选用所占时间最少、效果最

好的订正方式,才能体现出作业订正的有效性。因此学生数学作业有

效订正的策略研究势在必行。

2.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教师方面:对于学生的错题,理想的模式是我们采取一对一面改

的方式,效果虽好但费时费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希望能找到一种

有效的方法,将教师从繁重的作业批改中解救出来,有更多的时间用

于其他的科研工作。

学生方面:有效的作业订正可以避免机械重复的训练,从而减轻

学生的课业负担,真正实现减负增效,将学生从题海中解救出来。通

过研究,希望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以最小的劳动付出换取最大的收获,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提高学生分析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以上思考,结合教学实践提出本课题研究,即数学作业有效

订正的策略研究。通过研究旨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目的是要

通过改变学习方法,抓实作业订正环节,提高作业的有效性,促使作

业订正真正成为学生感兴趣、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订正,在关

注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在作业订正中所折射出来的思维过程

与方法。现代教学理论也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

性的人,要使学生把人类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财富和技能,必须自己学

会学习,学会评价,学会反思。作业订正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应把培养学生能力及作业订正的有效性放在重要地位。

通过查阅大量资料了解到:近几年,在郑毓信、叶澜、罗增儒等

教授的倡导下,错误资源化的实践研究方兴未艾。如叶澜教授在《重

建课堂教学过程》一文中提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

们的学习爱好、注重力、合作能力、发表的意见和观点、提出的问题

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

著名数学特级教师邱学华曾经根据他在教学中碰到的错例,编著

过《小学常见错例分析》,国内相关研究课题还有《小学数学五年级

学生典型错例研究课题》、《小学数学“学困生”错例成因分析与解

决策略研究》等等。北京特级教师华应龙也作了较多的研究,在理念

和具体的教学案例方面给我们很多启示。

纵观国内外专家的观点,他们的研究都注重理论层面的研究,即只是指导学生达到能通过发现自己的错误,然后进行一定的反思,争

取以后不犯类似的错误。这样的研究不适用现行教材的教学内容及我

校师生实际,缺乏系统的、可操作性的策略。

三、课题的界定和假设

2.课题的界定

(1)《现代汉语词典》对“订正”的解释是“校订、改正文字或

计算中的谬误。”在本项研究中,我们对作业订正的界定是“它不仅

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也被看成是课堂教学的一种

延续,它既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了解学生的数学学

习历程,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激励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方式。”

(2)作业订正是学生在老师作业批改后,对自己所做作业中的错

题进行改正,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影响学生课余生活的时空,对学

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对学生所学知识查漏补缺的一个重要组成

环节,是学生成绩提高的关键,因此订正作业要有效、高效。何为效

率?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学习效率高的人是不会让每

一分钟闲过,不会总犹豫这道题该不该做?这个知识讲过没有?只有

效率高,才能在有限的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要想效率高必须做到:一是要精神高度集中,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条件,学习的时

候就应该全神贯注,心无杂念,把精力集中在本子上、笔上,全身心

投入进去。二是要有良好的习惯,好习惯才能利用时间,提高效率。

2. 课题的假设

(1)对学生的作业订正情况进行统计。

(2)对学生不订正作业的原因进行调查。

(3)对作业布臵的量进行调整。

(4)对作业的批改量进行调整。

(5)做好作业批改记载表,将典型错误进行记录,制定各类作业有效的订正方案。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 课题研究的目标:

学生方面:

(1)学生的作业准确率得到提高。

(2)学生的思维水平、辨析能力得到提高。

(3)学生的自觉纠错能力增强。

(4)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显著的变化,变被动为主动。

最终把学生从重复机械的作业堆中解放出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方面:

通过记录、反思、归纳、整理错题,把错题“变废为宝”,能在

以后的教学中做到心中有数,督促学生防范于未然。

2. 课题研究的内容:

(1)建立错题集,研究学生作业产生错误的原因、确定错误的类型。

(2)对错误资源的利用及对策研究。

(3)研究教师批改和反馈评价策略对订正效果的影响。

(4)研究学生订正时的反思策略对订正效果的影响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3.文献分析法:课题组成员搜集、查阅相关的课堂教改及有效订正作业的文献资料,归纳各种提高订正作业有效性的教学策略,借鉴成功经验。通过对资料信息的分析研究,主要是对当前作业批改、评价的研究水平、科研成果做出较为全面的收集整理和综述解读,为项目研究提供丰厚的资源支持。

4.行动研究法:通过师生的教学行为,借助课内外有关教师批改作业过程中普遍的或典型的行为的深刻描述,以“教学叙事”或“教学事件”的多样方法呈现批改中一些典型的现场生态,从中反思问题实质,感悟实践方略。

5.经验总结法:实验教师要对错误资源的生成、解决、总结三步做好总结,撰写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札记、教学论文、建立《数学典型错例分析》。

6.个案研究法:重视对典型学生学习状况的跟踪分析,从中寻找课题研究进展的突破口。

7.观察行为法:观察学生在作业过程中出现错误的知识类型和某一个知识点错误的概率,并且记录下来。

8.调查研究法:在研究初期,通过对学生平时数学作业状况、习惯的观察、调查、座谈等方式,了解学生数学作业习惯的现状,并开展影响学生数学良好作业习惯的归因分析。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一年,预计分三个阶段实施完成。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2013年2月~2013年4月)

3.确定实验课题,拟定实验方案,成立课题实验领导小组。

4.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有关提升教师创新素养的理论文章,明确研究该课题的目的,了解所选课题的意义和价值。

5.召开课题开题大会,对课题组教师进行理论培训。

9.设计调查表,分析调查研究学生订正作业的习惯。

10.收集错题订正后,再做正确率等数据,分析原因,制订细化研

究方案,明确教改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3年4月~2013年10月)

6.通过网络、杂志等资料,以学科组活动的形式,学习新课程下

相关理论知识及学习有关提高学生订正作业有效性的文章。(负责人:全体实验老师)

7.研究教师批改和反馈策略对订正效果的影响,优化教师对作业

反馈评价策略。

8.研究学生订正时的反思策略对订正效果的影响,提高学生提高

数学错题订正有效性。

9.通过调查、比较等方法对实验效果进行评价,对教学实践方法

进行改进。

10.撰写有关“数学作业有效订正的策略研究”的论文、案例、反思,做好有关课题资料的整理、上交。

策略研究思路:

(1)及时批改,及时反馈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反馈是指学习者通过一定的线索知道自己

的学习结果,只有当学习者从他们的学习结果中得到反馈时,评价才

能对学习起促进作用。作业刚做完,学生的思维热度尚存,对练习题

的内容相当熟悉,对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印象很深,所以教师对学

生的作业应及时批改,增加面批机会,然后及时向学生进行反馈。学

生作业中的共同问题集中评讲,个别问题可以师生一一交流,并让学

生立即分析、发现错误原因,并及时订正。

(2)书写简语,引导激励

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作业(单元测试卷)时,评价符号要打在合适

的位臵,尤其是错号要打在试题的错误之处,以“击中要害”,这将

有利于学生在订正时迅速找到错处,及时订正。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作

业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写出简短评语,用引导性、提示性词句(符号)

帮助学生分析错因、订正错题;用亲和性、激励性短语(符号)激发学生订正作业的积极性。这样,当学生拿到作业本(单元测试卷)时,就相当于教师与每位学生进行了一次书面交流,从而因材施教的原则也能在此得到体现。

(3)记录错题,适度延伸

教师设立“作业错题记载本”,把典型错题和学困生错题(包括解答过程)记录下来,分类分析错误原因。在单元复习、期末复习时,改换题目的情景和数字再练,准确把握学生的复习起点,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三阶段:总结提高阶段:(2013年10月~11月)

11.整理课题相关材料。

12.收集实施后的订正效果数据,总结方法,撰写研究报告。

七、研究的预期成果

11.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优化教师作业反馈评价策略,积累经验,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

12.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探索行之有效、便于操作的提高学生错题订正的效果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反思学习能力,使学生变得更加聪明,达到“不犯同样的错误”的目的,促进数学成绩的提高。

13.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减少或避免重复机械的练习,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

八、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主持人和课题组成员准确把握研究方向,请省特级教师李云飞校长进行理论指导,参与实验过程及解决疑难问题,总结成果,组织推广。课题组成员以饱满的热情,高度的专业素质力争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任务。

2.信息科技迅猛发展,我校的校园网络作为信息平台为课题研究提供了鲜活而丰富的资料来源与保证。

3.本课题研究为学校有效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

13.本课题研究范围较小,内容具体,可操作性强,并且参与研究

者都是学校、大丰市级的教育教学骨干,都是站在教育第一线进行实

践教学工作的,掌握现代教育的论和新课标的先进理念,具有丰富的

教育教学经验。

九、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14.组长:陈燕副组长:黄春燕成员:王长海张卫勇申小春黄海燕

15.成员简介:

陈燕,数学教研组教学骨干力量,有多篇论文在省、市优秀教育

论文评比中获奖,多次在盐城市、大丰市组织的课堂教学竞赛和教学

基本功活动中获奖。

黄春燕,盐城市数学学科教学能手,从事数学教研活动多年,有

多篇论文在省、市优秀教育论文评比中获奖,曾执教多节数学示范课、

观摩课在盐城市、大丰市获奖并获专家领导及观摩教师的一致好评。

王长海,数学教研组骨干力量,近年有多篇论文在省、市优秀教

育论文评比中获奖。

张卫勇,数学教研组骨干力量,近年有多篇论文在省、市优秀教

育论文评比中获奖。

申小春,数学教研组骨干力量,近年有多篇论文在省、市优秀教

育论文评比中获奖。

黄海燕,数学教研组骨干力量,近年有多篇论文在省、市优秀教

育论文评比中获奖。多次在盐城市、大丰市组织的课堂教学竞赛中获

奖。

16.课题组成员分工:

(1)准备阶段:陈燕黄春燕

(2)实施阶段:陈燕王长海黄海燕

(3)成果汇总阶段:陈燕张卫勇申小春

17.课题报告执笔人:陈燕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2011 版

14. 吴增强著《学习心理辅导》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版

15. 梁菊芳《订正作业, 想说爱你也容易——浅谈如何提高小学

数学作业订正的有效性》中小学电教( 下半月) 2011 年03 期

16. 郑福芬《如何批改与订正小学数学作业》《新课程(小学版)》2010 年7 期

17. 王先姣《提高小学数学作业订正质量的有效途径》《小学教学参考》2010 年26 期

实现数学作业有效订正的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215405049.html, 实现数学作业有效订正的策略 作者:诸琰琳 来源:《数学大世界·上旬刊》2019年第08期 【摘要】如果学生不认真对待订正作业这一环节,那么学生就不能从订正作业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错误,获得正确的知识。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订正作业的习惯,教师要优化数学作业订正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习题教学;数学作业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一些学生会在做习题时出错,当教师给出作业反馈,告诉他们习题出现错误以后,这类学生或者不订正错误,或者找正确的答案抄一抄,用这样的方式应付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订正作业的习惯,教师要优化数学作业订正的策略。 一、重视订正作业的评估,引导学生端正订正的态度 部分教师在引导学生练习习题时,重视学生做习题的过程,而忽略了引导学生订正习题的过程。部分小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加上教师忽略了引导学生订正习题的环节,导致这些小学生养成了做作业后不订正作业的习惯。为了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做完习题,教师指出习题錯误以后,要认真订正作业的习惯。 比如教师可为学生制订一份作业评估表,表中的内容包括:作业内容、没有完成作业、没有订正作业、错误原因分析、存在问题是否较多、二次批改结果、备注。教师只有把订正作业纳入日常学习评估中,应用这样的方式约束学生,帮助学生建立重视订正作业这一学习项目的意识,学生才会重视订正作业的学习。 教师只有自己先重视引导学生订正作业这一教学环节,才能帮助没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重视订正作业这一学习环节。教师只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才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将学生合理分层,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订正标准 学生和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教师如果给学生制订统一的作业修改指标,要求所有的学生完成所有的作业订正,并且要求他们都找出错误的根源,那么对一部分的学生来说,他们会因为觉得自己达不到教师提出的标准,所以会消极对待作业订正这个学习项目。为了让学生能够从自己的学习基础出发,通过订正作业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教师要为不同的学生制订不同的作业订正标准。

《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研 究方案 《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一、选题的现实意义 1、目前小学数学课内外作业的现状: ①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作业内容拘泥于课堂知识,拘泥于教材,往往以试卷中出现的形式作为课外作业的模式,完成同步练习,机械、重复的较多。作业陷入机械抄记、单调封闭的误区不能自拔。那些限于室内,拘于书本的静态作业使学生埋头于繁琐重复的书面练习而苦不堪言。作业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围着书本做文章的现状,削弱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泯灭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②通过调查发现由于教师在布置练习时只从本身意志出发,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需求,练习、作业形式单调,书面作业似乎是其唯一的形式,毫无新鲜感可言,更谈不上趣味性,致使众多小学生逐渐形成不良的作业习惯。 ③我们的教育活动以理论学习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评价教学的手段也以考试为主,应试教育倾向严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较差,缺乏创新的精神和能力。 2、时代的呼唤。

①新课程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重视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选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内容,开发实践应用环节,加强实验和各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②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类数学问题。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和保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加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在数学练习中变得十分必要。从课改精神出发,改革练习设计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使练习的内容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作业的形式强调开放、探究和合作,练习的手段追求多感官、多角度,让学生动起来,使练习活起来,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开放中创新,以便收到较好的效果。 基于对练习重要性的认识和练习现状的分析和反思,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研究,旨在通过研究,改变传统的练习观,确立效率意识,从现状出发,从“有效”入手,反思当前哪些练习是有效的,哪些练习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使学生学得既扎实又轻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提质”。 二、研究目标

1如何提高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性 摘要: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它能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加深及运用。同时它也是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积极解决问题等习惯的重要途径。本文从作业设计与评价方式等方面出发,探寻新课堂教学理念下提高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 数学作业是数学课堂的延续,它是检验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及学生接受知识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育教学成绩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一部分学生缺少主观能动性,仅仅把作业当成任务来完成,教师的作业设计和评价方式单一化,让作业发挥不了最好的作用。所以,通过何种方式提高作业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一、从实际出发,增加作业设计趣味性。 目前小学数学作业内容大多单调枯燥,脱离生活实际,致使学生不理解题目含义,无法正确理解题目意图,从而错误率较高,让学生失去对作业的兴趣。新课标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感兴趣的事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那么,我们设计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及生活环境,从他们喜爱的事物、熟悉的事物出发。 五年级下册《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要求学生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几个顶点,几条棱,几个面,这种知识是学生可以通过数一数了解,课堂上仅需要教师总结。针对这一知识特点,我提前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各种正方体和长方体,查一查它们的顶点、棱、面各有多少。并让学生在收集的几何体中寻找数学信息,找到了容积单位,这样不仅牢固掌握了新课知识,而且为学习《容积的单位》打下了良好基础。 五年级学习分数时, 给出这样一道题: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分别加上相等的数,新分数与原分数相比,是变大,还是变小?通过计算,学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策 略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 数学作业是数学课堂的延伸和继续,是课堂内容的提升和综合,是数学知识的应用和迁移,对学生知识的巩固、技能的形成、能力的发展乃至良好心理品质的养成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那么,在新课程环境中,如何进行作业设计呢本人以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策略: 策略之一变“枯燥”为“有趣”,凸显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业设计要把握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在作业的形式等方面推陈出新,尽量设计得有新奇感,突出一个“活”字,这样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1、游戏式作业 爱玩是儿童的天性,而游戏是启发心智、激发兴趣的有益形式。游戏式作业带有“玩”的色彩,让学生边玩边学,在游戏中巩固数学知识,感受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如教学《可能性》后,可以设计“猜球”、“猜硬币”等游戏式作业,让学生互相“猜一猜”、“玩一玩”;再如教学《认识物体》后,让学生做一做认识物体的游戏:蒙住眼睛摸出桌上的东西,说说是什么东西,并说出根据什么性质来辨认的。 2、情境式作业 儿童具有好奇、好问的探究心理。生动的情境式作业,往往能使儿童的精神状态迅速由抑制达到兴奋,从而把完成作业当成一种自我需求。如学完“整理书包”后,设计“整理书房”或“整理衣柜”的情境活动,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标准分类整理策略之二变“封闭”为“开放”,注重开放性 学生由于知识水平、社会经历不同,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和把握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努力打破作业内容和形式的封闭性,拓展学生作业的时空,从作业内容的选取到作业形式的呈现都要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考余地,通过作业把学生引向生活。因此,我们在作业设计时,应有一定的开放性。如:当学生学完10以内的数,我设计了以《我的家》为主题的作业,要求学生回家认真观察,画出自己家中的10样事物,要反映1~10这些数,让刚入学的孩子体验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再如,学完“认识图形”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剪一剪学过的图形,并将这些图形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最后将图形拼贴成美丽的主题图画。 策略之三变“统一”为“分层”,体现层次性 学生的发展水平是不同的,基于这一认识,《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设计统一的作业,主要关注的是中等生,学有余力的学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摸清各个层次学生的现状,针对各层次学生在认识与情感等方面不同的需求设计分层次的作业,让学困生巩固基础知识,中等生强化基本技能,

关于数学作业订正的一些思考

关于数学作业订正的一些思考 学生对作业中的错误不订正,或胡乱订正是困扰我们数学老师的意见头疼的事。订正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完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对强化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从学生的数学作业情况来看,一方面作业的内容更加灵活、形式更加多样,练习的综合性、开放性更强。另一方面学生作业中错误的现象也增多了,随之而来的是学生每天订正的作业也多了。仔细审视当前学生数学作业的订正情况,那种“为了订正而订正”、“不及时订正”、“反复订正”的现象广泛存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道练习题学生在平时练习时做过了,批改后教师也讲评过了,做错的同学也订正过了,但当类似的练习再次出现时,许多学生仍会出现与第一次练习时一模一样的错误。分析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也与学生作业订正效果不佳相关。 订正作业是学习效果反馈的重要途径,也是预防和矫冶学生的“学习误差”积累的必要手段。如何提高学生数学作业订正的有效性?我结合自巳的数学教学实践,从分析学生低效、无效订正观象及原因入手,探求提高学生数学作业订正有效性的策略。 学生现状及分析 1、直接订正式;学生在订正时,不是先从自已原先做的过程中找错在哪里?为什么做错?而是直接把原题当作“新题”再重新做一遍。 2、反复订正式;有些学生在订正中只求快,不求对,拿到本子就匆匆订正,匆匆上交,往往一遍两遍订正不对,至少要到第三、第四遍才订正对。 3、投机取巧式;部分学生在订正判断题及选择题时,只是根据老师的批改结果进行推理来订正,如原来判对的,观在就订正为“错”;原来是判错的,现在就订正为“对”;原来选择“A”是错误的,现在就从其他没选的选项中再选一个。 4、动机不良式;部分学生为完成订正的任务,就通过问同学答案或抄袭别人的作业等方式而进行订正。 这些现象存在的原因,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学生对作业订正的作用认识不够 2、学生在作业订正中的反思不够;许多学生在订正中只重视订正的结果,而轻视订正的过程,能够对订正作业主动进行反思、分析的学生很少。 3、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差。 4、学生对于订正的态度也于老师本身对订正的关注程度相关。如果老师对作业订正查得紧、查得严,学生就订正得快,订正得认真。反之,老师对作业订正关注得少一些,部分学生也就订正得不认真或拖着不订正。

(完整)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案例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案例 在小学生的眼里,那些新颖、生动、灵活多变的事物往往更容易引起的兴趣,促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其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就应该多设计一些具有童趣性和亲近性的作业,如:数学手抄报、数学日记、数学游戏、数学调查、数学作业“自助餐”等多种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一个乐学者。 作为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教师,我在教学中运用新课程的理念,设计了多种具有层次性、实践性、多样性、趣味性的作业,从学生实际出发,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成功的喜悦,去感受成长的乐趣。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做数学特色作业的过程中展现自己的智慧、张扬自己的个性、体会做作业的快乐! 一、自编数学小报。 设计意图: 自编小报能培育学生书写、绘画、设计、创作等为目的综合能力,自编数学小报又能沟通数学与其它学科的有机融合,在实践中我们让学生分组出刊或自力出刊,刊名和栏目都让学生自订,有时我协助出谋献策。如《数学乐园》、《数学王国》、《数学小灵通》、《漫游数学世界》、《趣味数学》、《欢愉数学》。班级每学期举办一次班级展览,学生的个性在这里获得声张,聪明在这里获得浮现,学生在创作中、想象中、合作中体味到做功课的欢愉。因为

同学们喜欢这项作业,所以学生的小报图文并茂,设计新颖,构思巧妙。 二、写数学日记 设计意图: 写数学日记是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亲自体验到的与数学有关的内容记下来;还可以总结学习内容和对常识的把握水平。自己预习中假若有疑问的问题可以在数学日记中提出来和教师交流切磋;或者对自己在本周做错的题型给以剖析并指犯错误的原因等。让学生在写数学日记中进行自我的反思,自我的前进,出力于叫醒学生的数学意识、生命意识。学生能在数学日记中斗胆揭晓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质疑;也能在数学日记中透露自己的苦衷,发出心里的感伤;还能在数学日记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更正自己的错误……例如:王楚在数学日记中这样写到:“很多人觉得数学很难学,其实数学是很简单的,只在乎你如何看,如何学。往往很多人感受数学难而厌恶学数学。我觉得假如你不害怕数学,你必然可以战胜困难,数学就会一天比一天强。这也是我学习数学的心得。只要你喜欢上数学,你就会发现原本数学很有趣。所以我希望同学们也像我一样喜欢数学,可以吗? 三、做数学游戏。 设计意图: 设置数学游戏能带动学生学习的气氛,使每个同学的都能参与到活动中去,能达到“学中玩,玩中学“的目的。

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的有效性研究

《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的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江油厚坝小学学校郭先林 一、课题的提出 1、现实背景 课外作业是教师设计的、由学生在课外完成的一种学习任务。它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对于巩固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教学中,都是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作业的内容、形式、方法高度统一。这种由老师留作业的形式所强化的是学生的被动学习,而且由于作业是统一留的,大家都一样,可实际上学生每个人的学习状况并不一样,结果是优等生们要为那些早已熟练掌握的内容而苦苦练习,重复训练;而后进生们也得费九牛二虎之力去完成对他们来说是很难的作业。这就好比是老师给同一尺码的鞋子让所有的学生去穿,其结果必然是有的人要小脚蹬大鞋,有的人要削足适履。这些“一刀切”的作业,大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压抑了学生的个性,以致使学生产生了怕做作业、讨厌作业的消极情绪。 大部分学校布置的数学课外作业,只重视理论知识考察的题目,倾向于应试教育,而且缺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富有情境的题目,使学生对课外作业产生厌倦感,为了交差而完成作业,缺乏内在动力,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再加上我们学生的父母大部分都是工厂职工(冶炼厂、食品厂经常开夜工)、或在外打工,接触子女的时间比较少,不能很好地督促子女认真完成家庭作业。于是,拖拖拉拉的完成作业,延误了完成作业的时间,甚至出现抄袭作业的情况。 2、研究意义 新的形势、新的课程理念,给我们提出了“新”的任务。布置作业绝不是灵机一动、信手拈来的,而是一项充满创造性、艺术性的行为。在知识的不断运用中,在知识与能力的不断互动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断碰撞中成长。可见,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将是具有学生鲜明的价值追求、理想、愿望的活动,作业应当成为学生课外、校外的一种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也就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态度,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苦恼和辛劳。这样的作业已不再是强加给学生的负担,而是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生活需要、人生需要、学习需要。 长期以来,困扰学生和教师的头号问题是:作业的内容大多是机械地抄记、重复地套用,思维训练价值低,较难进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做得厌烦,教师批得也累。基于以上情况,本课题选择以学生课外作业为突破口,结合南街学校小学生分布的特点,精心设计来源于生活的实际问题(数学或非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家里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尽情发挥,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运用所学知识探究解决生活实践问题,提高数学作业的实效性。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

怎样提高数学作业的有效性

怎样提高数学作业的有效性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内化新知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只有通过作业,才能内化自己的能力,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同时作业也是老师了解学生、检验教学效果的窗口,是进行师生交流的桥梁,是调整教学方法的指南,因此,作业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环节,然而,目前多数数学作业却是模仿性作业多,创新性作业少,封闭训练作业多,开放性作业少,机械重复计算作业多,探究体验作业少,众所周知:“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如此作业怎能发展学生创新思维,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怎样才能让数学作业发挥最大作用,成为高效作业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精心设计作业 1、作业的形式要多样性。 作业形式多样化,有助于克服作业活动中的单调乏味现象,提高作业的有效性。所以我们设计作业时要尽量使题目的形式多样化。 (1)可以设计游戏类作业:如在学习了“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后,我设计了一道“帮助小兔找门牌号”的游戏性作业,即:小兔接到小熊打来的电话,邀请小兔到它家去玩,小熊说,它家的门牌号是108号。可小兔到了小熊居住的小区一看,傻了,原来这里的门牌号都是一些乘法算式,你们能帮帮小兔找到小熊家吗?为了改变原有计算题枯燥、乏味的现象,设计一些如“找门牌号”、“小猴闯关”、“小壁虎找尾巴”、“登上宝座”等带有童趣味的游戏性作业,这样

把一道道计算题融合在故事情节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运算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学习的兴趣。 (2)可以设计操作类作业,如学习完平面图形后,可以让学生自制七巧板,并拼出最具想象力的图案来;学习了“厘米、米的认识”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身边各种物体的长度,以及操场的长度和宽度,上学的路程等等;学了“角的初步认识”后布置学生动手摆一摆:3根小棒能摆成什么图形,有几个角?4根小棒呢?5根小棒呢?在学习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后,布置让学生亲自将一枚一元硬币从距地面50厘米处自由落下,边操作边统计硬币下落后正面和背面朝上的次数,记录10次、20次、30次的正面朝上的次数,让学生从操作中发现规律。 (3)可以设计开放型作业,如: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后,可让学生做一回装修设计师:如果你家的地面要进行重新装修,你能为你爸妈提供一份装修建议表吗?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问题来考虑:<1>测量出每间房间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每间房间的面积分别是多少? <2>根据自己家庭的生活条件和自己的爱好,在材料表中选择你需要的材料?算出所需材料的量及所需的钱数。<3>如果在客厅,餐厅的四周贴上大理石条,共需要多少米? (4)可以设计实践探究型作业。探究性作业对学生来说既有挑战性,又能激励学生乐于学习,使学习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例如学习了“>、<、=”和“10以内数的认识”后,我设计了一道答案不唯一的作业:2+()>6,2<()-()。学生通过思考,

数学作业有效订正的策略研究

《数学作业有效订正的策略研究》 课题论证报告 课题主持人:大丰市实验小学陈燕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1.课题的现实背景 现状分析: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完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对强化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作业与批改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反馈教与学的效果、改进教与学的重要手段,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平台。 学生对作业中的错误胡乱订正,甚至不订正一直是困扰我们数学老师头疼的一件事。在平时工作中很多一线教师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针对一次作业批改中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会进行讲评,讲评后对于学生的错题订正要进行二次批改,对于个别同学甚至要进行三次、四次批改。几次订正,学生的负担很重,几次批改,老师的负担也很重,可是收效却不尽如人意,一到考试,这些学生仍在犯同样的错误. 原因分析: 出现这样的状况,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寻找原因。 A.追寻学生的原因: 审视学生订正作业的情况,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1)不及时订正型:许多同学往往一拿到作业本,往桌子上一放或往书包里一塞了事,连看都不看一眼,就更别提订正错误的题目了。 (2)直接订正型:学生在订正时,不是先从自己原先做的过程中找错在哪里?为什么做错?而是直接把原题当作“新题”再重新做一遍。

(3)反复订正型:有些学生在订正中只求快,不求对,拿到本子就匆匆订正,匆匆上交,往往一遍两遍订正不对,至少要到第三、第四遍才订正对。 (4)投机取巧型:部分学生在订正判断题及选择题时,只是根据老师的批改结果进行推断来订正。如原来是“错”的,现在就订正为“对”;原来是“对”的,现在就订正为“错”;原来选择“B”是错的,现在就从其他没选的选项中再选一个。 (5)动机不良型:部分学生为尽快完成订正的学习任务,就通过问同学答案或抄袭别人的作业等等方式进行订正。 仔细分析这些无效、低效订正作业现象存在的原因,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学生对作业订正的作用认识不足。 二是学生在作业订正中的反思欠缺。许多学生在订正中只重视订正的结果,而轻视订正的过程,能够对订正的作业主动进行反思、分析的学生很少。 三是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差。 四是学生对于订正的态度也与老师对订正的关注程度相关。如果老师对作业订正查得紧、查得严,学生就订正得快,订正得认真。反之,老师对作业订正关注得少一些,部分学生也就订正得不认真或拖着不订正。 B.分析教师的原因: 教师纠正学生作业的方式单一。传统方式是:通过批改了解学生作业的情况,在课堂教学中,做简要总结和讲评,当作业出现新颖解法或典型错误时,并做些重点分析,否则可以一掠而过。当学生家庭作业中出现共性的错误时,一般把正确的思路和过程再详细的讲一遍。但是效果并没有自己预想的好——做正确的学生不注意听讲,做错的学生急于把正确的答案抄下来而囫囵吞枣。隔一天下来再让学生做原题时仍然做错。当学生家庭作业中出现个性错误时,一般就放手让学生自己订正,老师把主要精力去辅导个别后进生。

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摘要】近年来,全国上下都实施了新课程理念,我们小学数学的课堂也与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努力学习和践行有效备课与有效课堂的实践中,许多学校与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案例。但我认为,在作业设计时,许多教师往往过多地依赖教科书,迷信于习题集,对作业的设计不再有别的思考和设计。所以,在设计作业时,能少一分形式,多一点实质,设计出真正适宜学生的有效作业,使其发挥最大作用,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 近年来,全国上下都实施了新课程理念,我们小学数学的课堂也与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努力学习和践行有效备课与有效课堂的实践中,许多学校与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案例。但我认为,在作业设计方面,许多教师往往过多地依赖教科书,迷信于习题集,对作业的设计不再有别的思考和设计。其实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复习与巩固,也是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及补充,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检验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主要形式或手段。若我们的作业设计不科学,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制约了学习的灵活性、创造性,是一种慢性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变相手段。如何以新课标为依据,设计一种既新颖有趣,又开放灵活的新型作业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能力,应引起我们教数学的老师的高度重视。经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一、让趣味性的作业,调节学习的心情 在小学生的眼里,那些形象、新颖、生动、灵活多变的事物往往更容易引起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产生一种较为强烈的求知欲,使其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就应该多设计一些具有童趣性和亲近性的作业题,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他们成为一个又一个积极向上的乐学者,成为一个又一个时代最欣赏的学习型学生。 二、用实用性的作业,还原数学的本质 《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数学学习应从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小学数学课本的编排也极力贴近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我本着这一目的,在作业的设计方面,我们应把数学作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经常给学生布置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作业题,这样做既可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又可以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应用拓展与延伸。例如,在学习完“纳税和利息”这节知识后,我让学习设计一个表格,到当地信用社或邮政银行,把当时的利率表抄下来。设定一个情节,给你们10000元,你们自己决定存多长时间,请计算一下,到期后可得到多少元利息?同学们兴趣来潮,参与参与学习中,热情可高涨,积极完成了这项作业。 三、设计探究性作业,开拓创新的空间 新课程倡导学生积极探究,获取信息,创新知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

数学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性研究

《数学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性研究》 开题报告 舒兰市第九小学刘琳 一、课题的提出 1、现实背景 课外作业是教师设计的、由学生在课外完成的一种学习任务。它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对于巩固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教学中,都是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作业的内容、形式、方法高度统一。这种由老师留作业的形式所强化的是学生的被动学习,而且由于作业是统一留的,大家都一样,可实际上学生每个人的学习状况并不一样,结果是优等生们要为那些早已熟练掌握的内容而苦苦练习,重复训练;而后进生们也得费九牛二虎之力去完成对他们来说是很难的作业。这就好比是老师给同一尺码的鞋子让所有的学生去穿,其结果必然是有的人要小脚蹬大鞋,有的人要削足适履。这些“一刀切”的作业,大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压抑了学生的个性,以致使学生产生了怕做作业、讨厌作业的消极情绪。 大部分学校布置的数学课外作业,只重视理论知识考察的题目,倾向于应试教育,而且缺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富有情境的题目,使学生对课外作业产生厌倦感,为了交差而完成作业,缺乏内在动力,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再加上我们学生的父母大部分都是工厂职工(冶炼厂、食品厂经常开夜工)、或在外打工,接触子女的时间比较少,不能很好地督促子女认真完成家庭作业。于是,拖拖拉拉的完成作业,延误了完成作业的时间,甚至出现抄袭作业的情况。 2、研究意义 新的形势、新的课程理念,给我们提出了“新”的任务。布置作业绝不是灵机一动、信手拈来的,而是一项充满创造性、艺术性的行为。在知识的不断运用中,在知识与能力的不断互动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断碰撞中成长。可见,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将是具有学生鲜明的价值追求、理想、愿望的活动,作业应当成为学生课外、校外的一种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也就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态度,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苦恼和辛劳。这样的作业已不再是强加给学生的负担,而是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生活需要、人生需要、学习需要。 长期以来,困扰学生和教师的头号问题是:作业的内容大多是机械地抄记、重复地套用,思维训练价值低,较难进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做得厌烦,教师批得也累。基于以上情况,本课题选择以学生课外作业为突破口,结合南街学校小学生分布的特点,精心设计来源于生活的实际问题(数学或非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家里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尽情发挥,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运用所学知识探究解决生活实践问题,提高数学作业的实效性。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性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性摘要:在小学数学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数学资源,探寻作业设计与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从而提高新课堂理念下的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作业评价有效性 作业是课堂的延续,小学数学作业更是对新授知识的巩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增强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然而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是把作业当作任务来完成,,敷衍塞责,草草了事,。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作业的有效性?也是摆在众多数学老师眼前的一个难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从实际出发,增加作业设计的趣味性。 目前我们的小学数学作业内容大多枯燥乏味,脱离实际生活趣味或单一的重复,致使学生不爱写。这也就发挥不了作业在巩固知识提升能力中的重要作用。新课标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感兴趣的事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因此在作业设计时我们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熟悉的事物。例如在学习“容积单位”时,有一个选择合适的容积单位填空这种题型,学生怎么训练还是准确率不高。针对这种情况,我布置了一项特殊的家庭作业:回家找找你的身边有哪些事物上有容积单位,他们分别是多少。第二天学生都找来了很多答案比如:一瓶纯牛奶有250毫升,一瓶大可乐有1.25升,一壶食用油有10升,一个蓄水桶有30升等等。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着手,学生都能积极地去发现去寻找。通过这次作业学生对升和毫升的大小有了更具体的认识,再做这种需要选择合适的容积单位填空时,准确率大大提高了。

二、从全局出发,确保作业难度层次化。 传统的作业设计所有的学生都做一样的题目,长期以往,学优生觉得题目太简单不屑一顾,而学困生又觉得题目太难根本不会做。因此就产生了尖子生不突出,而学困生又跟不上的现象。新课标明确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客观差异的。因此为了最大程度的体现作业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有效性,我们应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难易程度不一样的作业。使学困生能掌握最基础的知识,使大多数学生能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有所拓展,同时让学优生能更加开拓思维。例如在学习完乘法分配率时我布置了这样三个星级的作业。 一星级:32×48+32×52 25×(4+20)59×170-70×59 二星级:125×88 45×101 36×99+36 三星级:470×680+4700×32 一星级的作业是很基础的套用乘法分配率的公式就行,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即使是学困生也能巩固基础。二星级作业在一星级的作业上有所加深,需要学生熟练掌握乘法分配率,学会观察融汇贯通所学知识才能做,能让中间层次的学生巩固知识并学会应用。而三星级的作业结合了前面学习的其他知识,给学优生思考和挑战自己的空间。不同层次的作业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既能帮助学困生巩固基础也给学优生挑战自己的机会,激发学习斗志。 三、从创新意识出发,使作业形式多样化。 传统的作业总是“纸上谈兵”,大多在作业本和练习册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 发表时间:2018-10-18T14:46:25.217Z 来源:《成长读本》2018年10月总第35期作者:辛亚靖[导读] 数学作业是学生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数学学科问题,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知识,促进心理能力发展的过程。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第一小学 068350 数学作业是学生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数学学科问题,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知识,促进心理能力发展的过程;是课堂教学的复习和巩固,也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检验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主要形式。我们的许多教师往往过多地依赖教科书,迷信习题集,对作业设计认识不足。如果作业设计不科学,不仅加重了学生 的课业负担,而且制约了学习的灵活性,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如何以新课程为依据,设计出新颖有趣适合孩子需要的新型数学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见。 一、让趣味性作业,调节学习心情。 为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业设计要摆脱机械重复的、枯燥乏味的、繁琐的死记硬背、无思维价值的练习。作业题型要“新、活、趣、奇”,让生动有趣的作业内容取代重复呆板的机械练习,以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从而自觉主动地完成作业。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学生学写数字时,如果每天总是让孩子重复写数字,那么他们肯定觉得单调无味,产生厌烦情绪,对学习失去兴趣。于是,我设计了如下的作业: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写各自家中的电话号码,可以写爸爸的也可以写妈妈的,好吗?不过老师提醒你,一定要认真写,不能写错,不然老师打电话到你家就会找不到你的。有兴趣的话还可以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学生的高兴劲别提了,一个个都认认真真地写了起来。这样把作业寓于活动之中,引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学效果自然不言而喻了。 二、以生活性作业,拓展学习空间。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力工具,教师在备课时,要尽可能地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寻找知识的生活原型,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而来自生活实践中的数学作业,则是一个很好地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无处不在的途径。 在学习完统计图知识后,我让学生自主组成学习调查小组,开展“××路口通过车辆的情况分析”调查活动。小组中有专门负责数汽车、卡车、自行车数量,有的专门把车辆分类记录,有的根据数据画成表格,填上具体的数据,然后根据收集的数据制成统计表和统计图,最后小组成员一起分析制成环保情况调查的统计图,写出分析报告,提出合理化建议。通过这次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设开放性作业,激发创新能力。 开放性作业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释放自我潜能,从而获得生动、主体、全面的发展。开放性作业情节生动活泼,富于生活信息,富有挑战意味,能激发儿童潜在的好奇心、好胜心,集趣味性、知识性、整合性、自主性于一体,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习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开拓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克服定势思维的局限。 在三年级“长方形周长”教学时,我给学生设计了一道开放性作业“用6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这道题一方面要求学生实际地去拼一拼,去探索和发现;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多角度地观察和思考。再多种拼法的实践中,学生加深了对长方形周长的认识,巩固了长方形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培养了他们多角度深刻思维的习惯,提高了全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用实用性作业,还原数学本质。 《课程便准》强调指出:数学学习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教师应把数学作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布置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作业,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让所学的知识得到应用拓展和延伸。 在学习完“利率”这节知识后,我让学生设计一个表格,到附近的银行或信用社,把当时的利率表抄下来,设定一个情节,给你5000元,你们自己决定存多长时间,计算一下,到期可得利息多少元?同学们兴趣盎然,参与热情高涨,积极地完成了此项作业。 “教者若有心,学者必得益。”布置数学作业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创新,教师应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因事而异,因时而异,因人而异,精心设计合理有效的数学作业,让数学作业真正成为学生增加知识,增长才干,丰富生活的向导,最大限度地拓展孩子的学习空间,真正减轻孩子的课业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发展他们的个性,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素质,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小学数学作业订正有效性策略的研究》

《小学数学作业订正有效性策略的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一、提出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错误是正确的先导,错误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学生犯错的过程应看作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仔细审视现在学生数学作业的订正情况,那种“为了订正而订正”、“不及时订正”、“反复订正”的现象广泛存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道题学生在平时练习时做过,批改后我们也讲评过,做错的同学也订正过,但是当类似的练习再次出现时,许多学生仍会出现和第一次练习时一模一样的错误。分析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也与学生作业订正效果不佳有关。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在课堂教学中,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会产生很多始料未及的错误。对于这些错误,如果我们能进一步分析学生犯错误的原因,并能透过错误发现有关问题,在错误上面做些文章,就可变“废”为“宝”,利用错误这一资源为教学服务。在我们现实的数学学习中,我们教师往往比较注重对错误的订正过程,忽视对学生所犯错误的分析。实际上,对学生所犯错误的分析,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入了解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便于教师针对原因纠错,有效发挥错误的积极作用,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知道自己的作业做错了,能够进行订正,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但能从中发现自己对知识掌握中的不足之处,进行亡羊补牢还为时不晚,而且在订正的过程中,还能满足学生心理上的一种成就感。对于教师而言,订正作业也是进行教学查漏补缺的一个手段。通过订正作业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有针对性的进行补救,也通过订正对个别的学生进行强化服导,以使他对知识的掌握能更加牢固。走出一个理念的“误区”:如果有人问:作业订正的目的是什么?我想大家都会说,那当然是订正正确了!其实不然,订正作业除了要订正对以外,还要对是否已经理解了这道题,是否掌握了这些知识进行简单的检查。只有当自己完全的、真正地掌握了这些知识,这样才算完成了订正作业所要达到的目的。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1、近年来,我国在学困生领域的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研究的重点已从探讨学习困难儿童的特点及原因,转变到如何通过教育干预,切实改善他们落后的学习状况,以便大面积提高我国义务教育质量,同时也在更加深入地探讨如何指导帮助学习困难儿童成功地迈入社会。 2通过查阅大量资料显示,虽然国内外部分学校在数学教学中也有运用到“说错”、“改错”的,也有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建立基于知识点的错例采集资源库”的方法,但基本都是作为某些主要内容中的一小部分而出现的,没有作为一个专项课题进行研究过,并且他们的研究还都只仅仅停留在表层现象,即只是指导学生达到能通过发现自己的错误,然后进行一定的反思,争取以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其实,每个学生由于受到个性、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发生的错误会具有个体的特征性,因此,我们的研究的突破还在于对学困生分析、整理了自己的错误并进行反思之后,鼓励并指导学生针对自己的错误选择性地配置相应的练习,这样的练习对学困生个体而言不仅具有针对性,而且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反思能力的提升,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甚至能达到改善和转变部分学生的个性品质,对部分学生的认知障碍和缺陷进行矫治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本课题的研究就更具有实际价值。二、概念的界定 作业是检验课堂效果、巩固所学知识的一种有效途径。每一天老师都会面临着学生作业中的一些错题,如何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错题订正,使错题成为引导学生进行再探究的学习资源,直接关系到学生知识的掌握。

《小学数学课内练习设计有效性的研究》中期报告

《小学数学课内练习设计有效性的研究》中期报告 李河小学陈小花 一、课题简介 (一)课题由来 通过在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调查,可以发现目前学生作业的负担还比较重,教师布置的作业相对比较单一,不太注重学生的感受,不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大多数学生没有把完成数学作业当作一种乐趣!目前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研究关注的是教师层面,对学生层面和管理层面涉及的很少。现实教学中,在作业设计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层次性不够。部分教师所布置的作业时,往往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同一的内容,期望达到同一的目标,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导致好学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2、形式不够多样。一般以课本习题为主、以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而对于操作性的、表述性的涉及较少。3、内容不够丰富。一般以巩固知识、技能为主,而对于过程性的、思想性的重视不够。4、主体性突出不够。在作业的设计上教师说了算,忽略了学生的主导性,不利于调动学生主动作业的积极性。5、作业评价不到位。大多数老师采用等级制,与以往陈旧的分数没有多大的区别,在“赏识性评价”、“多元性评价”、“延迟性评价”方面有待研究。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提出了“提高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研究”。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作业:《教育大辞典》把完成学习任务的作业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两大类。课堂作业是教师在上课时布置学生当堂进行操练的各种练习,课外作业是学生在课外时间独立进行的学习活动。 有效性:一方面是指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实施的“因材而练”、尽量适合学生个性特征的、最利于学生发展的作业设计;另一方面作业设计得再好,没有相匹配的评价方式也不行,因此有效性还应包含促进学生发展的作业评价方式。

《初中数学作业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初中数学作业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丰原中学数学组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

《初中数学作业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包括作业的有效性,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我们数学组结合本校实际,于2014年3月确立了《初中数学作业有效性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并于2014年4月被临渭区教研室确立为区重点课题。本课题周期为一年(2014年3月——2014年12月),分准备,实施,总结三个阶段进行。由数学组长闫瑰利担任课题负责人,刘卫峰,赵彦虎,张晓,王春娟,王艳,韩云侠,刘艳,郭利荣,吴孟社郭崇婕11位老师共同参与研究。 目前我校课题研究完成了课题准备,课题立项,课题实施阶段工作,结题阶段工作也基本完成,现将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如下: 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1、作业模式目标:通过本课题研究,初步探索出初中数学作业布置与批改有效性的途径、方法与策略,探索出数学作业有效性的标准,影响作业有效的因素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中学数学作业布置与批改的基本模式,以改善本地教师的作业模式,提高作业布置与批改的质量。 2、学生发展目标:通过本课题研究,引导学生完成一定量的数学作业,养成学习数学的习惯,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在数学素养上得到充分发展,培养出有较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生。 3、教师发展目标:通过本课题研究,转变教师的作业观,提高中学数学教师作业布置与批改的水平,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作业类型与形式的研究:探索如何拓展作业类型与形式,中学数学作业都有哪些类型和形式,各种作业类型和形式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多种类型、多种形式的作业,有效的巩固知识,训练技能,培养兴趣。 2、作业数量的研究:探索作业数量和巩固知识以及学生学业负担的关系,作业数量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要完成多少数量的作业才能最有效的巩固知识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3、作业内容的研究:根据中学数学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特点,应设计什么内容的作业才起到巩固知识、训练思维和发展能力的作用,如何选择作业内容才能设计出有针对性、有层次性的作业。 4、作业批改的研究:探索作业批改的形式、方法和策略。如何进行小学数学作业的批改才能最有效的巩固知识、训练思维和发展能力。 5、作业有效性的研究:探索在新课程下中学数学有效作业的标准,影响中学数学作业有效的因素,促进中学数学作业有效的方法与策略,作业有效性与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之间的关系等。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和活动 为了搞好此项课题研究,我们学校进行了认真规划,成立了课题工作领导小组及课题研究小组, 1.在学校进行了开题后,培训了参与研究的教师,布置了研究工作。 2014年5月,我们学校进行了开题。课题组全体老师11人全部参加了开题活动。在开题会上,课题负责人做了开题报告,布置了近期的研究工作。详细讲述了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的价值和目标、研究的方法及过程等。之后,我校校长做了研究工作的具体要求。通过开题培训活动,参与研究的老师理解了开展本课题研究的价值,明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