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结构中的白领及其社会功能

社会结构中的白领及其社会功能
社会结构中的白领及其社会功能

社会结构中的“白领”及其社会功能?

——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上海为例

李友梅

内容摘要: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新兴白领在上海的社会职业结构中逐渐占据了一个重要位置,他们的社会心态和社会功能的特征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本文试

图通过分析这个新兴白领群体所处的特殊历史阶段、文化适应、价值取向以及他

们与体制之间存在的某种结构性分离,提供一个观察研究的视角,并以某种方式

与当前国内关于白领研究的一些理论预设形成对话和讨论,进而引发读者对上海

白领群体未来作用的再思考。

关 键 词: 中产阶级 新兴白领群体 社会心态 社会功能

一、白领的研究取向与再思考

近年来,在国内关于社会结构与分层的研究中,“白领”这个群体受到关注的程度不断增强。将“白领”与职业、教育、收入、消费水平相联系是人们的一般看法,而研究者们则更多从社会功能、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来考察这个群体,将他们视为具有一些独特社会要求并共享某种价值的群体。有些研究者由于觉得白领阶层对推动中国社会转型有一定作用,而试图寻找如何使这一阶层的规模得以发展的方法与路径(参见赵向红、张晓忠,2003;李正东,2001)。这种研究取向持有一种理论预设:中国的白领群体在未来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他们可能成为社会发展中的“稳定器”、社会矛盾的“缓冲层”、社会行为的“指示器”。在这一理论预设的赞同者看来,白领群体的社会功能可能发挥到什么程度,将取决于他们的规模和收入、文化素养、职业安全感等方面的状况。②

由此可以推论,这些研究者把西方白领阶层对其社会发展的各种功能作为了分析中国白领群体的重要参照,或者说,他们在较大程度上采纳了西方有关白领阶层社会功能的一些判断。西方学者关于白领的研究在一定意义上是与中产阶级理论的演进一脉相承的。“中产阶级”是西方社会结构的研究者分析社会分层的常用概念。与西方工业革命有很大关联的西方中产阶层,它的出现和壮大,尤其是它给社会整体结构带来的影响,引起了很多社会学家的关注。

早在19世纪,马克思依据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状况将整个社会结构划分为两大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但同时他也依据当时的欧洲文明发展的实际情况从资本主义史的角度提出了“中间阶层”的讲法。在《共产党宣言》中,他提到:中间等级的瓦解、中间等级的大多数落入到无产者队伍中来,造成了社会的两极化,这是导致资本主义的重大社会冲突、社会动荡和社会革命的前提条件之一(马克思,1972)。就社会学的另一大理论传统来说,韦伯以多维度的视角提出了与马克思不同的社会分层理论。他在其《阶级、身份和政党》一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多次与孙立平教授、仇立平教授讨论,部分观点的形成也得益于讨论中的启发,在此表示感谢。

②有研究认为,中国当前社会结构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以白领为主要构成部分的中间阶层规模有限。参见李强,2002。

文中指出,社会的分层类型有三个维度:由经济差别划分的阶级、由声望差别划分的地位以及由政治权力差别划分的政党。根据资本主义当前史的分析,“市场状态”①是划分阶级的主要依据,拥有专业技术的工人和管理人员因此具有了优势的市场状态,能获得较高的收入并在消费市场中占据较高位置。这个群体所对应的就是西方社会中逐步壮大的中产阶级(Weber, 1946:180-186)。而在韦伯看来,中间阶级与工人是不同的阶级,在生存机会、商品占有、财富和收入上都是不同的,中间阶级的经济地位较为稳定,也有改进的可能,他们形成了独立而稳定的生活方式,但不一定会形成共同的有组织行为(李强,1993)。

20世纪40年代以后,随着主要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完成,资本主义社会向着以工业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为标志的“管理社会”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同时出现了一个不具有资本所有权但却有管理权的管理阶层,和一个由技术人员、办公室工作人员以及一般行政人员、宣传专家等薪金雇员所构成的专业技术群体。这些职业人员不同于传统的小农场主、店主和小企业主,美国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在1951年所著的《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一书中,将其称为“新中产阶级”或“白领”。他在书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白领”这一社会阶层的特征:1.依附于庞大机构,专事非直接生产性的行政管理工作与技术服务。2. 无固定私产,不对服务机构拥有财产分配权,较难以资产论之。3. 靠知识与技术谋生,领取较稳定且丰厚的年薪或月俸。4. 思想保守,生活机械单调,缺乏革命热情,但为维持其体面与其地位相称的形象而拒绝流俗和粗鄙的大众趣味(参见米尔斯,1986)。

约翰·格德肖普(John Goldthorpe)认为,中间阶级认同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他们同工人阶级有着根本差别,他们虽然同雇主有矛盾,但与雇主之间更多的是信任和忠诚的关系,现有的社会结构提供了他们存在的位置(Goldthorpe, 1972、1982)。因此,中产阶级往往在社会态度和情绪上支持稳定,反对激进的政治行为。米尔斯根据美国新中产阶级的情况,将白领阶层描绘为政治冷漠、摇摆不定、没有明确政治意识的阶级,他认为“各中产阶层的社会形态不同,物质利益互相矛盾,意识形态不一,他们之间没有形成共同政治运动的现实基础。”“在整个权力结构中,他们是依赖性变量”(米尔斯,1986)。他们并不会自己展开强大的政治运动。米尔斯因此认为白领阶层是“政治后卫”,这一论述随后成为中产阶级社会稳定功能的重要依据之一。未来学家丹尼尔·贝尔在其《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中,针对马莱、格尔兹等学者的关于专业技术人员具有很强革命性的观点,批驳道:“‘有教育的劳动者’②处于官僚主义和平民主义这两个极端的夹击之中。如果它要抵制威胁其成就的‘异化现象’,它就更可能要维护传统的专业精神,而不会走向二者之中的任何一方”(贝尔,1997)。从这个意义上说,中产阶级是平衡官僚主义和平民主义两方面的重要力量,也有稳定社会的功能。其他的许多西方学者如埃米尔·莱德勒、H·斯佩尔、L·科里以及大卫·洛克伍德等大多也支持中产阶级所具有的社会稳定功能。

然而,许多学者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实践中发现,中产阶级所发挥的作用远比被理论模式化的“稳定器”功能更为复杂。哈尔彭对中东地区的研究使人们看到了新兴中产阶

①所谓“市场状态”是指人们获取就业机会和有价物品的能力。参见李春玲,2005。

②主要指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级迅猛的革命行动是势不可挡的(亨廷顿,1988)。在亨廷顿看来,这一发现在其他大多数迅速现代化的地区也能够找到,而且他继续指出:“中产阶级的形成同经济增长一样,常常是一种高度不稳定的因素。中产阶级的产生与发展可能会经历好几个阶段。一般地说,最初登上社会舞台的中产阶级分子,是兼具传统遗产和现代价值观念的知识分子。此后,中产阶级逐渐发展分化为文官、军官、教师和律师、工程师和技师、企业家和管理人员。最早出现的中产阶级分子是最具有革命性的;但随着中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它逐渐地趋于保守”(同上)。亨廷顿的这种理论思考在某种意义上提供的启示是: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中产阶级,其社会功能是不一样的。当人们去观察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中产阶级社会功能时,要尽可能把这一阶层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他们与其他集团之间的关系、他们所处的变革过程引入到分析之中来。

一些学者还意识到,对于判断中产阶级的社会功能这项研究工作来说,中产阶级在某个特殊时代的社会情绪和政治倾向也是非常重要的因变量。卢杰·萨尔瓦托里(Luigi Salvatorelli)发现,1930年代在意大利兴起的法西斯主义在本质上是一种中产阶级运动(周晓虹,2005b)。塞缪尔·普拉特(Samuel Pratt)对德国纳粹党胜利前的城市选举研究发现,在德国不同规模的城市和不同地区,纳粹支持者与中产阶级集团都有着高度的相关性。查尔斯·卢米斯(Charles Loomis)和艾伦·比格尔(Allen Beegle)发现随着经济和社会危机降临德国,中产阶级占优势的地区,给纳粹党的支持越来越大(转引自李普塞特,1997)。李普塞特在《政治人》中谈到了中产阶级支持纳粹的重要原因:“随着中产阶级相对地位的跌落,以及它对前进中的社会经济秩序的继续仇视,它的‘自由的’意识形态——支持反对大规模权力的个人权利——已从革命阶级的意识形态转变为反动阶级的意识形态”(李普塞特,1997)。法西斯主义背后其实是中产阶级对大资产阶级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双重恐惧情绪。从这些研究中,人们可以发现,中产阶级的社会功能还与特定时期其成员的社会心态和社会情绪有关。离开了对该阶级社会心态的分析,很难确切地说中产阶级是否一定会担负起“稳定器”和“缓冲层”的作用。

通过上述关于中产阶级社会功能理论的梳理,人们或许可以觉察到,当前国内学者倾向于将中产阶级视为社会发展的“稳定器”、社会冲突的“缓冲层”和社会行为“指示器”的理论预设,或多或少是沿袭了西方学者关于中产阶级社会功能的一般化理论,这种沿袭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西方中产阶级所处的特定历史阶段以及社会情绪对其社会功能的影响,而带着这些忽略来研究中国白领群体的社会功能往往会出现与实际情况之间的一些偏差。

上海的白领职业群体的成长背景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的形成与中国近二十多年的体制改革的不同步有着密切的联系。白威廉(William Parish)和麦谊生(E. Michelson)在研究中国转型时提醒其他西方学者注意,中国的社会转型是一个政治与市场双重转型的过程,要描述“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差异,必须像关注经济市场一样关注政治市场”(参见白威廉、麦谊生,2002)。这里的主要意思是,中国的政治体制与社会管理体系对于市场的运行、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群体之间关系结构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从1980年代开始,中

国出现了经济体制转轨的宏观战略选择和基层充满原创性的探索这两种力量,这些力量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而面对经济的快速发展,政治体制对其改革进程的安排始终持一种慎重态度。在一些学者看来,这种不同步造成了一系列制度性紧张,而这些紧张到90年代中后期以后越来越从社会管理领域反映出来,由此导致的一个重要后果是,国家的社会管理体系对于新经济运行造就的新社会群体(比如上海的“新白领”群体)的影响力被弱化,与此同时,国家的社会管理体系也没有为这个群体进入社会公共管理领域留下制度性空间。

相比之下,西方发达国家中的白领阶层是掌握选票与代表民意的中产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构成了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基石,通过竞选政治,他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对政府管理体制产生着重要影响。这意味着他们与国家政治社会的管理体制之间存在一种相互的沟通机制,而且这种沟通机制是有一定的制度保障的。因此,西方国家的白领阶层可以发挥社会功能的条件在中国并不完全具备。按照西方关于白领职业构成的通行标准,上海目前已经有相当一部分的职业人群可以被归入白领群体(见本文表2),本文将从上海白领当前所处发展阶段、社会心态以及他们与体制之间的关联出发展开讨论,本文的分析将使人们意识到上海的社会阶层结构虽然在职业分布上开始接近于西方的社会阶层结构,但上海白领阶层的形成所寓于的体制背景、所关联的社会基础以及它能发挥的社会功能,与西方社会作为中产阶级主体的白领阶层相比有着很大的差别。

二、社会结构中的新兴白领群体

当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放在当代上海白领群体的社会功能上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对这一群体的生成机制和社会心理加以深究,进而明确以白领为主体的社会结构是怎样的一种构成方式。上海白领群体在生成机制和社会文化心理上有其自身的历史传承性,这个历史传承性的分析是解析其社会功能的必要前提。

上海早期白领群体的出现和壮大几乎与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和现代化是同步进行的。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上海成为中国几大通商口岸之一,也是中国早期的白领群体最为集中的地区。这个群体主要分布在外国势力设在中国的各种机构中,从事商贸业和金融业的职员居多,另有大量各种新兴职业的从业者,如记者、律师等。一位长期居住于上海的美国记者这样形容当时他眼中的社会阶层结构:“20世纪30年代早期的中国社会还是通常的殖民社会构造:代表殖民势力的外国人,他们属于特权阶层;上层华人买办,及有限的华人竞争者;大批在外资和中资受雇的中方白领;以及从赤贫的乡村涌入的穷困潦倒大众……”(李欧梵,2005:39)

当时上海的社会结构在实际情况上远比这位记者的描述要复杂得多,但是他的描述至少向我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那时的上海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为数众多的现代西方意义上的白领。我们称他们为“老白领”。与西方社会中的白领有所不同的是,上海的“老白领”并不是由于本土社会内发的工业化而产生的,而是中国在被动现代化的过程中横空出世的,即是说,这一群体是外国工商业资本在中国本土文化的底子上造就出来的。可以说,上海的白领从诞生之日起就只是职业分层意义上的一个称谓,不仅其概念内涵有别于西方社会学意义上

的“白领”,而且其群体特征也有自身的诸多特性。

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已经颇具规模的白领群体不仅是中国半殖民地化与现代化的结果,更是当时上海产业结构发生改变后的直接产物。在外国工商业资本入侵之前,上海的工商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在开埠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外国商业机构和金融机构的大量进驻使劳力资源的流向发生了更明显的变化。随着商贸业和金融业的发展,沿公共租界的主干道两侧出现了银行、房地产公司、保险公司、大百货公司等集中在一起的专门的商业区,大量中方雇员在此供职。同时,外国租界的不断建设又带动了一系列市政服务行业的兴起,从而产生了一批有别于商贸业的新型服务性人员。这个城市区域的存在及发展为大量的劳力资源提供了自由流动的空间,“到20世纪20年代职员群体进入了发展期,分布范围已很可观,主要在商业、金融、交通运输、教育、行政机关等系统,其中店职员近十万人,商业人员约为20万人”(周晓虹主编,2005a:329)。当时上海的白领群体主要集中于外国资本控制的商业区,它是当时上海白领群体在职业构成上的一个主要特征。

外国资本及其各种机构的进驻不仅从现实上改变着上海的就业结构,更以其现代性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对上海的社会结构起到了深远的影响作用,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现代竞争原则的引入。中国传统的社会分层机制是在血缘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先赋性是其主导性的流动规则。而现代竞争原则建立在后致性规则的基础之上,它承认主体的本质差异,鼓励主体通过提升个人能力来实现社会地位的上升性流动,在为职业的自由转换提供可能性途径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与分化。可以说,上海早期白领群体是这一新原则在旧有社会关系格局上造就出的新生儿,他们的出现是中国在社会结构上向开放性社会转变的最初印痕。当时在各种外国机构中供职的上海白领群体既是这一现代竞争原则的产物也是这一原则的施行者。20世纪90年代相似历史情境下分化出的上海“新白领”,在生成机制上与早期的“老白领”是具有某种同一性的,因而他们在社会心理上也具有某种同构性。

一种群体性社会心理的形成和这个群体所在区域的整体文化氛围有着直接的关联。现代上海社会在外来文化和工商业资本的冲击中,既没有被完全西化,也没有以纯粹的民族主义去对抗西方文化,正如白吉尔(Marie-Claire Bergère)教授所言,上海“接受了西方人带来的形式,把它吸收、消化并转化成中国式的现代特色。这座城市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吸引力是其他任何殖民地都没有的……这里,中华文明与西方现代性的相撞是以实用主义的方式来达到平衡的”(白吉尔,2005:2-3)。上海在几十年间移植了西方现代都市的生活模式、商业运作模式、娱乐方式和文化消费品等。中西文化的碰撞和嫁接成就了上海的繁盛,大量中外移民在都市文化的感召下抢滩上海,赋予上海这座城市以独特的区域社会特征。“上海是一个‘滩’,是一个谁都可以来,谁都可以走的地方。清末民初以来,外地的新型知识分子和工商业主也有不少来上海谋职发展,这些握有一定社会资源的移民成为沪上的新型职业者阶层和资产阶级重要来源,他们构成了新兴移民社会的中上层和中坚力量。上海城市作为一个区域社会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地域社会,它是空前开放的,它的社会流动甚至越出了国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上海社会日益成为一个开放的活性结构,在流动中维持着动态平衡”(樊卫

国,2002:373)。上海的都市化特性与社会结构的“开放活性”共同形成了“海派”这种区域性文化,也正是这种“海派”文化孕育出早期上海白领的社会心理和内在精神特性。

上海的白领群体并非是现代都市文明的唯一受益者,但他们通过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更好地诠释了自身的经济文化特征,同时也在这种都市文化氛围中型塑着自身的群体特征。这一点正如吉登斯所说,“几乎形成共识的是,通过考察社会的整体趋势得到证实,阶级内部以及阶级间的分层逐渐地不仅有赖于职业差别,而且也有赖于消费和生活方式的差别”(吉登斯,2002:284)。然而,上海早期白领的群体形象是很模糊的,只在当时的某些文学作品中现出他们那些被放大过的生活片段,人们是从这里稍微了解到他们内心的欲望与情感体验。三十年代极负盛名的女作家张爱玲也曾描写过这一群体,但是他们的身份在作品中只是一个隐性的背景。他们大多在写字间或公事房、银行等环境中工作,在工作时身处上司和同事间的“团体格局”中(费孝通,1998),而在和家人及朋友交往时则身处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差序格局”中。他们那些重要的人生仪式虽然走的套路是中国式的,但在物质形式上却已经罩上了一层西式的外衣。他们无一例外都有着很强的都市经济观念,执著于自己的情感世界而远离诸多意识形态的冲突。他们可以一边接受新的思维方式逐步改变自己的生活形式,一边按照传统社会的行事规则参与社会生活,他们既同时隶属于两种社会关系格局又游离于这两种格局之外。这种游离性既意味着主体在价值判断体系上的独立性,同时也表现出其主观认同的不确定性。当近些年的白领时尚中掺杂着太多对1930年代的“怀旧”情感时,他们也显出了在社会心理上和上海早期白领的那种同构性。

虽然在后来的几十年间,上海的早期白领群体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在现实社会结构中已不复存在,但作用于他们身上的那种生成机制和社会文化土壤却依然还在,当历史情境出现相似的转变时,这些因素就会在时代进程中被激活,以致重新发挥作用。改革开放以后,上海“新白领”群体的行为方式和这些因素的存在有紧密的关联,他们在职业结构和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更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点。在浦东外向型经济的推动下,上海工业中的产品结构由过去的原材料生产、简单加工等为主转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生产,促进了产品的升级换代。在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的比重迅速增加,第二产业中新兴的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一起也以较快的速度成为主导部门,而传统农业和制造业的比重日趋缩小。1990年至今,上海的经济发展动力经历了一个从投资导向加速向创新导向发展演变的过程(浦再明,2004)。最近几年,上海提出了科教兴市的主战略,决定以知识创新来构筑新的增长点,高新技术产业的大规模发展,使原有的职业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从1990年到2003年,上海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下降了20.3%,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上升了22.3%(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年鉴》2004年)。与此相适应的是,上海职业结构从90年代开始的变化呈现出:专业技术人员与现代商业服务业的从业人员逐步增加,而传统农业与工业的从业人口日趋减少。①

①从某种意义上看,职业结构反映了即时社会结构的基本状况,除此以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到,除了就业人口以外,城市社会人口中处于无业状态的劳动力和离退休人员,以2003年为例,这些人口占总人口(1341.77万人)的比重分别为2.2%和19.0%,再加上规模极少的“看不见的上层”(保罗·福塞尔语),才能够形成对社会结构的完整分析。因此,职业结构的变动仅仅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结构变动的趋势与视野,而不是社会结构的整体面貌。

表2 职业结构的变动(%)

职业分布1982 1990 2000 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 3.2 3.7 3.4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7 13.3 12.8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3.1 5.8 11.8

商业服务业人员11.5 15.2 22.4

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23.8 11.5 11.3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47.7 50.4 38.2

合计100.0 100.0 100.0 资料来源:第三、四、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职业结构的变动不仅反映了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动,也引发了上海的整个社会结构

的变化。一个与后工业社会有着高度关联性的现代职业结构正在逐步型塑——在社会结构

中,以国家、社会和企业的管理者以及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等白领为主的中间阶层从数

量上说已经开始成为主导性阶层,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态势。结合第三、四、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相关资料可以看出,在上海的职业结构中,白领职业的比例在不断

增加,而“蓝领”职业的比例则在不断减少。

表3 职业结构的国际国内比较(%)职业北京天津上海美国德国日本

1.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 5.7 4.0 3.4 15.1 5.8 3.2

2.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7.3 12.0 12.8 19.2 3

3.1 13.6

3.办事人员和职员10.7 7.5 11.8 13.7 12.6 19.5

4.商业服务业人员24.0 1

5.5 22.4 25.5 11.7 25.9 1—4构成的“白领”阶层57.7 39.0 50.4 73.5 63.2 62.2

5.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12.9 30.4 38.2 24.1 24.2 32.4

6.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29.3 30.4 11.3 2.4 10.1 4.8

7.不便分类的其他劳动者.0 .0 .0 .0 2.5 0.6

百分比合计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资料来源:北京、天津以及上海的资料为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摘自《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001 年版;美国、英国、德国以及日本的数据为2001年度资料(转引自李强,2005)。

上表的资料说明:国际上,通常将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各类专业、

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职员;商业服务业人员归入白领阶层,将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和农

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归入蓝领阶层。在中国经济发达地区,一些产业也步入了后工业时代,但相比之下,商业服务业发展滞后,不少商业服务业人员的社会地位不高,很难将他们归入西方意义上的白领阶层。因此,职业分层相比于西方社会的职业分层更为复杂(李强,2005)。不过,上海现代商业服务业经过近5年的发展,其从业人员的职业声望已经有了一定的提升,(表3)的资料可以基本反映上海白领的数量规模和职业分布状况。(当然这种基于大规模官方统计数据的分析,在很大程度上仍无法将主观认同度、生活方式等指标考虑进来。我们在这里援引该资料的目的主要在于说明上海白领群体在整个职业结构中已经占据了相当比重。)

一般来说,衡量社会结构是否呈现“橄榄型”,主要有两个标准:一是职业结构中从事白领职业的人口比例超过50%;二是形成一定规模的中等收入者群体。从职业结构看,在上海社会中,西方意义上的白领职业群体已经达到50%。在这个意义上说,上海的社会结构比较符合现代化社会的社会结构特征,这也是上海城市社会区别于国内其他城市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白领正在上海的社会结构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这一点不仅可以从大量统计数据中得到直观的印证,而且也可以从最近几年,他们在消费领域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在民间社团发育的过程中成为重要推动力量等方面得到体现。上海的白领群体对物质和精神生活所具有的独特的个性化追求,直接影响着市场的消费取向和厂商的销售策略。不仅如此,他们的业余社团活动十分频繁,据上海市社联对浦东新区的部分白领从业者的调查显示,17.9%的受访白领参与了各种社团组织,33.8%的白领参与了各种社交俱乐部。该研究的发现表明,“结社”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已经成为许多白领的重要的生活组成部分。

当代上海的白领群体是在一个并存着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甚至农业社会的多种逻辑的国际大都市中快速生长起来的社会群体,这些不同发展阶段的时代印记有时会同时反映在同一部分白领群体的行为中,有时会分别反映在这个群体的不同部分人的行为中,因此,上海的白领群体在观念和行为方式上并不是一致的,这种不一致性使他们的身份认同以及作为整体的对社会的责任感难以形成,进而使他们在常态下的集体行动能力总是处于低水平。虽然存在着这样的不同和差异,但就总体而言,上海的白领群体在近十多年的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中的经历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同他们所经历的这些改革和变化都是发生在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那样。让人吃惊的是,他们所拥有的物质条件还刚刚与现代化接近,而他们所崇尚的却是“后现代化”的消费文化和商业理念。这种“跳跃式发展”引发的问题使得试图管理上海白领群体行为的体制常常会感到不知所措。

上海白领群体的相当部分具有了后现代价值观,而后现代价值观的主要特点是不再强调实现经济增长的最大化、成就动机、法理权威、公民规范与责任感,而是追求实现个体幸福的最大化、自由选择等。由于具有较强的后现代意识,上海的白领群体对社会权力分配的公共政治领域以及社会利益分配领域的实际运作缺乏敏感性,进而使他们面对自己的利益受损时无法有效地保护自己。

我们在讨论上海社会结构中的白领作用时,需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西方社会中,

白领阶层能够发挥重要的社会功能,是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市民社会和文化传统有着必然联系的,其实,西方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就产生于以白领为主要构成的中产阶级。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路径与西方的相比有本质的不同。因此,当我们在中国的现实条件下,说要提升上海白领的作用时,并不意味着我们肯定上海的白领群体在其社会文化功能上会完全发展成为西方社会的中产阶级。

三、复杂而多纬的社会心态

处于不同历史阶段的中产阶级,其社会心态和社会功能往往具有不同的特征。比如在处于资本主义稳定发展时期的西方发达国家中,中产阶级的社会心态相对平和而保守,追求合理的秩序和相对稳定的生活,因而对社会有“稳定器”的作用。但在大革命时期的法国,包括中产阶级在内的第三等级一方面继承了贵族的道德价值观与文化精神,追求上层阶级的生活方式与艺术趣味,另一方面对自身现有的政治地位不满,他们的社会心态处于某种紧张状态,因而在当时发挥了很强的革命性作用(参见许容,2004)。由此说来,一个阶层的社会心态与其社会功能之间是有一种关联的。

本文涉及的上海白领职业结构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快速转型时期凸显出来的,这个职业群体的社会心态和社会功能有着自己的鲜明特征。这些特征又是如何形成的?根据我们的观察,上海白领群体中的很大一部分(约占整个白领群体的90%以上)是面向市场的,我们称之为“S白领”①,他们是在一个“群体快速组合”与“内部高速流动”的交互性过程中生长起来的。

所谓“群体快速组合”指的是,在上海产业结构、职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过程中,大量的高素质人员开始从国内其他地区以及海外流向上海,他们与上海本地的人才共同“组合”成了上海S白领职业群体。据上海市人事局的统计分析显示:2000年上海通过人事部门引进来沪定居的留学人员达760余人,而当年在沪工作的留学人员已达1.8万人,当年在沪工作的外国专家达到2.5万人,2000年引进外省市人才9545名,比上年增长1.55倍;②三年后,即到2002年底,上海市累计引进各类留学回国人员5万人,是2000年前累计引进的2.33倍;在沪常住外国、港澳台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7万余人,比2000年前增长了50%;2002年从国内其它省、市引进的涉外人才4万余人,各类专家和紧缺人才1.7万人。③这些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在为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鲜血液的同时,也迅速在社会结构中形成了一个具有较高收入、较高社会地位的群体,他们与上海本地的高素质人才共同组合成了“上海S白领群体”。

所谓“内部高速流动”指的是,在构成“上海S白领”的主要职业领域中,职业流动正在以一种较快增长的速度与频次展开。由于具备良好的教育背景、工作经验,一部分白领从业者相对于其他的职业群体来讲,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这为他们的职业流动创造了条件。2004年上海“青年发展报告”调查显示,在职青年职业流动率达23.8%,从职业流动的预期来看

① “S白领群体”表示的是面向市场的白领群体,S仅为一个符号标志,没有特别含义。

②《上海人才发展“十五”计划与到2015年规划纲要》,21世纪人才网。

③参见《2003年上海人才资源状况报告》。

更高达56.3%,而这些选择职业流动的青年主要是白领从业者。2004年3月,中智上海公司对5000多名在外企工作的雇员进行调查统计,这些雇员在2003年度中都有过离职经历。该调查结果发现:个人主动提出辞职的比例高达67%,而被公司辞退和合同自然终止的分别只占12%和11%。①职业流动的加速,一方面表明S白领从业人员的选择正在日益扩大,他们的现有规模与实际需求量相比仍显得“供不应求”,另一方面也说明,新兴职业的收入以及预期还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标准,致使这个群体的社会心态始终处于波动之中。

在这个“群体快速组合”与“内部高速流动”并行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上海S白领群体,在社会心态上形成了鲜明的特征,概括地说,有以下四个方面:

1.上海S白领群体在整体上有一种焦灼感与压力感。这种焦灼感与压力感来自三个相互叠加的因素:一是职业危机感在不断增强,在“内部高速流动”的职业领域中存在着日益激烈的竞争,由于这种竞争的存在,上海S白领普遍对自己的职业安全有一种紧张感。据上海可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2003年度客户样本抽样调查分析:一段时间来,有68%的白领职业焦虑感严重,自觉“朝不保夕”。其中,IT软件、金融证券、快速消费品、医药及广告行业对于他们来说,是最没有安全感的行业。最让这五大行业人士心慌的是: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涌入职业市场,他们中的优秀者成为职业市场有力的竞争者;很多海归人员、港台及国外中高级人才也选择上海作为自己事业发展的基地;还有一些在本国不被看好的外国职业人,来到上海寻找机会,如日本下岗员工输入上海等等。这使雇主的选择余地空前加大,职位的可替代性增强。②而在一些处于竞争前沿的行业中,白领雇员的压力更是空前之大,据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有关部门的研究发现,77.7%的员工都感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可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2005年的最新调查显示,在职场生存压力指数的比较上,78%的上海白领表示压力较大,这一百分比超过了北京和广州,为三地之首。③某种意义上说,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保全自己的优势,成为上海现有的S白领群体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二是市场领域存在的某些不规范运作,这个问题加剧了S白领从业人员的焦灼与压力。上海S白领从业人员的收入构成主要包括工资收入与财产性收入。其中财产性收入指的是通过股票、期货、其他形式的投资而获得的收入。最近几年中,在股票投资市场中出现了许多不规范运作的现象,④这种问题的存在导致相当一部分S白领群体在这些领域的财产性收入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⑤此外,近两年房地产市场存在的投机性炒作现象也给一部分S白领带来了很大的生活压力,尤其是对于外地进入上海的S白领群体来说,快速上升的房价已经成为他们所不得不面对的巨大生活压力。这种市场不规范运作的背后,暗存着的是不同社会

① https://www.360docs.net/doc/9218105557.html,/l/2004-06-09/72284.html

②摘自工人日报天讯在线,《调查显示:上海五大行业白领缺少安全感心慌》

③https://www.360docs.net/doc/9218105557.html,/1004/2005822-85827.html。

④据不完全统计,仅仅在2005年的前两个月中(1-2月),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的企业就达到了9家,其中有8家企业由证监会派出专门机构展开调查,这些被立案的企业大多在资本运营过程中出现了违规操作的行为。资料来源:

https://www.360docs.net/doc/9218105557.html,/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270

⑤《中国证券报》的一项调查显示,2004年出现亏损的投资者比例高达八成,仅有5%的投资者稍有盈利。另有统计显示,从2001年6月股市出现历史性高点到2004年9月,内地股市流通市值缩水7100亿元,加上其间上市公司融资2726亿元,投资者为国家上缴的印花税478亿元,支付交易佣金等其他成本约500亿元。这些数字相加,再减去上市公司现金分红391亿元,投资者的净损失超过1万亿元。

群体在维护自身利益方面的能力对比悬殊,①对于一部分能够动员各种力量的社会群体来说,他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运作金融资本和利用信息,甚至能对公共政策产生影响,具有很强的谋求利益的能力。而对于大部分S白领成员来说,他们维护自身利益的能力则非常有限,经常会因为来自房市、教育和医疗保障方面的压力而焦虑。

三是西方导向性的生活、消费方式与现有收入水平的之间紧张。在现实的上海城市社会,新兴职业的收入还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标准,这种状况往往会使一部分从业于新兴产业的S白领人员产生一种相对剥夺感,因而会出现社会心态的不平衡。如果以收入和财产来衡量,上海S白领群体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在这些方面,达不到西方发达国家中产阶级的相对水平。然而,他们在消费选择和生活方式上却倾向于接受西方中产阶级的思想观念。比如他们要求自己穿戴富有品位的服饰,想住在与自己职业身份相称的住宅小区,过体面的生活等。据有关资询机构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地120名不同行业白领进行高档品、大宗物品消费信息指数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平均薪酬最高的上海消费信息指数却最低,只有37%,北京为51%,广州为67%。有关分析人士认为:上海白领对高档消费品消费信息指数最低,这与他们追崇名牌消费、奢侈品消费有关。上海高涨的房价使他们在购房之外,无力追求奢侈品的消费,只能望其兴叹,造成了购买力与期望的巨大落差,也是消费信息指数下降的主要原因。②正是在这种消费取向和生活追求驱使下,他们总会感觉得自己的支出与收入之间所存在的距离。也正是有了这种敏感性,他们进而又发现在他们的付出与获得之间存在着某种不平等,这时的他们就会在社会心态上出现一种焦灼与压力感。如果这种状态持续下去,有可能会对社会稳定带来某些消极影响。

西方国家的白领阶层中也普遍存在压力感和焦灼感,但这些压力感和焦灼感主要与职业危机感相关。相比之下,上海S白领群体不仅有职业危机感,还有一种来自市场领域的相对剥夺感,并处于西方导向生活、消费方式与现有收入水平之间的紧张中。这三个相互叠加的因素使上海S白领群体普遍感到了负担重重。他们因此把很多注意力放在了职业生涯的提升与财产的增值上,这种注意力分配结构对他们的社会和政治参与有着很大的消极影响。③

2. 上海的S白领群体经常会有“强政治取向”和“弱政治参与”同时表现的行为。这个群体在很大程度上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他们得益于1980年代末期以来的城市经济改革以及产业战略调整,他们在经济发展的环境下接受了良好的专业教育并获得了体面的职业身份。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对于当前依靠个人努力所获得的生活质量表示满意,并且相信自己可以通过继续努力而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④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上海S白领群体多少都体会到政治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基本保证,也是他们继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他们对“稳定的社会环境”、“良好的国家发展前景”有一种期待,因而,一旦他们觉察到或预感到社会生活环境面临挑战或者国家安全面临威胁,就会给予特别的关注,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会自发地作

①可参见孙立平,《中国进入利益博弈时代》,https://www.360docs.net/doc/9218105557.html,/topic323/323150.htm。

② https://www.360docs.net/doc/9218105557.html,/050817/127/bzx1.html

③上海市社联对浦东白领群体展开的问卷调查资料显示,55.2%的白领受访者表示“工作太忙,没空”是阻碍他们参与社会性活动的重要原因。

④上海市社联与浦东新区文明办展开的一项针对白领群体的调查资料显示:70.6%的受访白领对当前的工作状况满意,73.3%的人对当前的生活质量满意;77.8%的人相信两年后工作状况会更好,76.1%的人则表示相信未来两年生活质量会更好。

出强硬反应。这一点在2001年中美撞机事件之后的“中美黑客大战”①中、在2005年上海部分白领参与的“4.16涉日游行”中就可窥一斑。

上海S白领群体一方面有自己的“强政治取向”,另一方面却又始终保持着一种“弱政治参与”。这种“弱政治参与”通常体现为对主流政治宣传话语的集体淡漠,对一些重大政治事件的弱关心,对政治身份的“无所谓”的态度。上海的S白领是在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萌生的职业阶层,他们对市场经济有着天然的亲和力,他们专注于技术完善、个人的职业升迁和业余闲暇消遣,正逐渐养成工具性的计算能力,而且越来越关注自己的付出与收获的权衡。他们喜欢的读物,一般都属于专业杂志以及时尚性的、消费类的刊物。他们中的很多人不太熟悉旧的社会组织和思想模式的运作机制,一开始就寓于新的存在形式,尚未确立自己的思想归宿。

3.上海S白领群体从社会经历和价值观念的分享上,都存在着一种断层。这种“断层”指的是,上海当前的S白领职业群体主要可以分为“45岁左右”与“30岁左右”两个年龄群体,而这两个年龄群体所持的价值观念存在着很大的断层。

上海的“40岁左右”S白领群体大多生于建国之初,经历过“文革”、“改革之初”、“改革深化”这三个阶段,他们的价值认同相对比较单一。而“30岁左右”的这部分S白领群体基本上是“文革”之后出生的一批人,他们在价值观念上更倾向于多元价值认同。上海的“30岁左右”的S白领群体可以根据社会经历分化为多个部分,如上海本地出生的,在本地接受学校教育的群体;回沪知青子女群体;外来知识精英群体等。不同的生活经历使得他们之间在行为方式、道德观念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区别。价值观念分享上存在的“断层”和社会经历上的分化,使得上海的S白领群体被分割成多个部分,该群体作为一个整体而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受到了削弱。

4.尚未形成稳定的行为规范、公共知识体系和价值认同。西方白领阶层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甚至有上百年的发展史。新老白领阶层的代际之间在行为规范、技术知识以及对竞争的适应性、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和对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传承具有明显的连续性。早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当社会化生产发展到一定规模,社会分工达到相当程度的时候,在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就出现了代替资本所有者承担指挥和管理企业职能的职业管理者——经理,这可以视为白领的最初雏形。19世纪中晚期以后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促成了一批巨型家族企业的问世。在这样家族式的公司内,适应新的竞争要求的分层式中级管理体制(middle management)培养出一批现代管理的先驱——中层管理人员,这个群体为资本主义国家现代白领的观念、规范形成提供了许多传统之源。相比之下,上海当前的S白领职业群体,是在20年里迅速成长起来的,他们的知识体系和经验机制没有经历过一个积累和逐步沉淀的过程,群体内部的行为规范、公共知识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尚未形成。

上述关于上海S白领社会心态特征的分析表明,上海S白领群体与西方白领阶层之间

①当时,一部分掌握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中国“红客”,出于强烈的爱国激情,在美国部分黑客组织对中国公共网站展开攻击的情况下,自发组织起来对美国有关网战展开“反击”。考虑到,有条件展开此类网络活动的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一定的硬件设备,而中国高校的教育网又大多对网上攻击活动有所限制(这意味着学生不大可能成为这次活动的主体),人们有理由相信,白领尤其是技术型白领是此次活动的主要力量。

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许多不同,比如从“弱政治参与”或者从“政治后卫”的角度来看,上海S白领群体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白领阶层之间有许多相近之处。上海S白领群体在生活中承受的焦灼感和压力感要大于西方白领阶层。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上海S白领群体在社会经历、价值观分享上以及他们在行为规则、公共知识体系与价值认同上存在的“缺失”,都使得这一群体还无法形成真正相对一致的利益以及对群体身份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从这个意义上来分析,上海S白领群体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功能都存在着众多不确定性。因此我们不能用西方白领阶层的理论来简单类推上海的新兴白领,也正因为这样本文暂且视他们为群体而非阶层。

四、结构性分离与白领的社会功能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以白领为主体的中产阶级之所以能承担起社会发展中的“稳定器”、社会矛盾的“缓冲层”和社会行为“指示器”的积极功能,在相当程度上,不是因为这个阶级有较大的规模,更重要的是因为中产阶级与国家的社会管理体制之间存在着较为畅通的沟通机制,通过这个机制中产阶级的价值、行为取向以及它们的利益表达能够在社会管理体制中得到大面积的体现。从另一方面看,西方中产阶级的市民社会基础和竞选政治的环境也是社会管理体制顺利运作的条件。在这个过程中,中产阶级养成了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自觉性,而基于竞选机制的政治体制又使握有相当选票的中产阶级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利益表达,在国家构建社会管理体制的过程中始终受到比较充分的关注。

相比而言,表征上相似于西方白领阶层的上海白领群体,不但与社会管理体制之间缺乏沟通,而且对国家的社会管理体制缺乏深度认识。概括起来说,有三点:

一是(占总体90%以上的)S白领群体的价值取向与当前社会管理体制所沿用的主流意识形态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之间存在距离。这个群体中的年轻人或多或少地接受了西方社会的消费观念和强调个体主义的某些文化价值观,他们追求的是个人自由。就职于外资企业的白领,受到西方商业理念的影响更大,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所强调的诸如“奉献”、“服从”等行为原则,持有一种保留的态度。

二是上海的S白领群体对现有社会利益格局的变化过程影响很小。这种影响与他们在上海社会阶层结构中所占有的比重是不相称的,尤其是在社会利益格局发生变化时。相比于一些社会强势群体,上海的S白领群体对自身利益的表达和维护的能力,显得薄弱无力。①由于这种能力对比存在着的严重失衡,当前的社会管理体制很难建立起有效的利益制衡机制。

三是上海的S白领群体对公共政策的决策和制定过程的影响很小。公共政策是社会管理体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能为社会各种群体之间的利益协调提供依据和支持。这个群体要对公共政策的决策和制定过程施加有效影响,从某种角度看,需要基于两个重要前提:首先是他们要对与公共政策相关的社会生活领域的变化具有敏感性,其次要以制度化形式建立起保障他们参与公共政策决策过程的渠道。而在当前,这两个条件都还不够成熟,因

①仅以上海近三年的房地产市场而论,对于开发商和一些投资集团来说,他们在获得更高的房屋市场定价方面达成了比较稳定的联盟关系。他们在市场运营的过程中不仅非对称的掌握着各种信息和资本,而且还具有影响大众传媒甚至学术界判断的能力。相比之下,构成近年来购房主力军的白领群体在承受房价的上升的同时,并没有通过市场价格听政、影响公共政策、传媒等手段维护和表达自身的利益,换句话说,我们从中看到了利益制衡机制缺失。

而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制约了他们对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有效影响力。

以某种方式说,构成现有国家社会管理体制主要部分的是官方价值观、社会利益制衡机制和公共政策这三个方面。而从S白领群体目前的现状看,他们在这三个领域中都处于一种相对“边缘化”的地位。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一种“分离”,就是说,这个群体当前与国家的社会管理体制之间还没有实际的联系,两者相互之间尚未建立沟通渠道。在一定意义上,造成这种“分离”的原因,既与上海白领群体的价值取向和社会心态特征有关,又与中国社会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及其对白领群体的思想行为方式缺乏足够了解有关。

上文中已经提到,快速形成的S白领群体,其内部在社会经历和价值观念的分享上存在着不一致,就其整体而言,也缺乏稳定的行为规范、共同的知识体系和价值认同。这些特征表明S白领群体还没有形成本阶层的共同意识和对本阶层的稳定认同感,这也意味着白领群体作为一个整体开展集体行动的可能性很小,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白领群体参与社会利益制衡的实践。

上海的S白领群体萌生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他们倾向于“弱政治参与”,面对公共政策领域的许多问题敏感性比较差,反应也比较滞后。他们或者懂得市场经济运作的一些规则,或者会使用一些专业技术,然而,他们对于经济社会的实际运行方式却没有很深的认识。这一特点进一步制约了白领群体对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影响力的发挥。从另一方面看,这种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也与中国社会管理体制独有的特征有密切关联。自1949年到改革开放之初的几十年间,单位制、户籍制和身份制三大制度构成了中国的基本社会管理体制(参见路风,1989;李培林,1999;李路路、李汉林,2000)。这种管理体制长期以来的管理思路是:国家通过严格掌控绝大部分资源的方式,自上而下地管理和限定社会成员的行为和行动。近二十多年来,经济体制不断转轨,中国社会管理体制随之进入了渐进式的改革过程。但总的来说,改革中的社会管理体制仍没有摆脱计划经济时期的一些思维逻辑,人们依然可以体察和感受到那种基于资源控制的管理模式和那种依赖传统组织载体进行社会监管的手段。因此,当发轫于现代市场经济、在资源汲取上不太依赖国家的新兴白领群体处在某种“集体行动”的状态时,既有的社会管理体制往往拿不出有效的应对办法,有时甚至还会遭遇措手不及的尴尬。这种“路径依赖”问题的存在,使现有的社会管理体制在认识新兴白领群体在社会整合中的功能与力量时缺乏急迫感,而这种急迫感的缺乏,往往会使新兴白领群体与社会管理体制更加疏远,他们也由此会失去参与社会整合机制建设的机会,这样的结果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不利的。如果我们真想理解上海白领群体与西方白领阶层在社会功能上存在的本质差异,很有必要以这里提出的问题为逻辑起点。

在快速转型时期成长起来的上海白领群体,他们的社会功能取向是多向度的,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他们的理性选择既受到一些宏观结构因素比如制度环境、社会资源分配机制、嵌入性的文化适应等方面的影响,又受到一些来自微观层面的因变量比如社会心态、社会情绪的影响,有时还会与国外一些政治社会因素的影响相联系。因此说,要客观而有效地研究和分析上海新兴白领群体的社会功能和集体行动的空间,就不仅要对他们在社会分层结构中的表

层位置和数量规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而且还有必要对他们所处的时代特征、他们所认同的文化传承、他们的复杂而多变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与体制之间的结构性关系的实际情况有一个基本判断。不过,这个基本判断的获得是需要对已经形成的相关研究理论和方法的贴切性有一个学术性的再思考。本研究仅仅是这个再思考的尝试,以希望引起更深入的讨论。

参考文献:

白吉尔,2005,《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王菊,赵念国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白威廉、麦谊生,2002,《政治与市场:双重转型》,载于《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北京:三联书店。

丹尼尔?贝尔,1997,《后工业社会的来临》,高铦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樊卫国,2002,《激活与生长——上海现代经济兴起之若干分析(1870-1941)》,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费孝通,1998,《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

艾尔文?古尔德纳,2002,《知识分子的未来和新阶级的兴起》,顾晓辉、蔡嵘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塞缪尔?亨廷顿,1988,《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安东尼?吉登斯,1998,《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李康、李猛译,北京:三联书店。

——,2002,《社会学》,赵旭东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李春玲,2005,《断裂与碎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路路、李汉林,2000,《中国的单位组织——资源、权力与交换》,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李欧梵,2005,《上海摩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李培林,1999,《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与社会政策选择》,载于刘溶沧主编《中国:走向21世纪的公共政策选择》,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马丁?李普塞特,1997,《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李强,1993,《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2,《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新变化》,汝信等主编,《社会蓝皮书——200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关于中产阶级的理论与现状》,《社会》第1期。

李正东,2001,《论中国中产阶层的社会整合功能》,《学术论坛》第1期。

路风,1989,《单位: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吕大乐,2004,《白领:新兴的中产阶级》,载于周晓虹主编,《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马克思,1972,《共产党宣言》,引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赖特?米尔斯,1986,《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周晓虹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浦再明,2004,《上海发展战略引论》,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孙立平,2004,《转型与断裂》,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中国进入利益博弈时代》,https://www.360docs.net/doc/9218105557.html,/topic323/323150.html、https://www.360docs.net/doc/9218105557.html,/050817/127/bzx1.html

铁婴,1999,《萌生中的中国白领阶层》,《文化交流》第四期。

肖文涛,2001,《中国中间阶层的现状与未来发展》,《社会学研究》第3期。

许容,2004,《法国中产阶级:历史与现状》,《湖北社会科学》第11期。

赵向红、张晓忠,2003,《我国中间阶层的发展现状与未来中国社会结构走势》,《学术交流》第12期。

周晓虹主编,2005a,《中国中产阶层调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b,《再论中产阶级:理论、历史与类型学》,载于《社会》第5期。

《2003年上海人才资源状况报告》,载https://www.360docs.net/doc/9218105557.html,/l/2004-06-09/72284.html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汇编》,200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调查显示:上海五大行业白领缺少安全感心慌》,载于《工人日报天讯在线》,https://www.360docs.net/doc/9218105557.html,/1004/2005822-85827.html

《上海人才发展“十五”计划与到2015年规划纲要》,载于《21世纪人才网》。

《上海统计年鉴》,2004,上海:上海统计出版社。

Abercrombie, Nicholas & John Urry, 1983, Capital, Labour and the Middle Classes,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Goldthorpe, John H. 1982, “On the service class, its information and future.” in Giddens, A. & Mackenize, G. (eds), Social Class and the Division of Labo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2, “Class, Status and Party in Modern Britain.” in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3.

Weber, Max 1946, "Class, Status, and Party." In From Max Weber: Essays in Sociology. Edited by H. H. Gerth and

C. Wright Mill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作者单位: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上海大学社会学系

责任编辑:渠敬东

原文出处:《社会学研究》2005-6

中国社会学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218105557.html,

大众传媒法治传播的社会功能考察

大众传媒法治传播的社会功能考察 [摘要]法治传播是人类传播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社会的其他传播一样具有多元的社会功能。此外,法治传播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传播,还呈现出独特的核心社会功能:信息告知和舆论监督。 [关键词]大众传媒;法治传播;信息告知;舆论监督 功能即作用、影响、效果,美国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拉斯韦尔在1948年的《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从社会的结构与功能的构架出发,把传播纳入社会系统和社会进程之中后概括提出传播活动具有“三大功能”,即环境监测、社会协调、社会遗产传承。后来,其学生、社会学家赖特在此基础上加以修正,1959年,他在《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一文中补充了大众传播能提供娱乐的功能,即传播活动的功能拓展为四项功能:环境监测、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功能、提供娱乐。“四功能说”较全面、合理地概括出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而法治传播作为人类传播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具有上述四种社会功能。此外,法治传播还是一种特殊的人类传播,因而还呈现出其独特的社会功能。 一、法治信息的告知 通过对于大众传媒的使用,广大的观众、听众、读者能从电视、电影、广播、报纸等大众传媒获取他们感兴趣的、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消除他们对于外部世界在认知上的不确定性,增进确定性,最终为其做出决定、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帮助。简而言之,大众传媒通过对法治进程中的法治决策、法治行动、法治举措、法治事件等内容的报道,涵盖立法、司法、执法、守法等诸多环节,从而为广大受众及时而全面地认知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法治环境提供相应的信息。 那法治信息的告知功能应包括怎样的内容呢?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法治在线》以“中国法治进程脉搏,关注法治领域热点,揭示人与法的复杂关系,体现人文关怀和法治精神”①为宗旨,注重选择社会热点法治事件、法治现象和法治问题进行讲解。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的《法律讲堂》生活版侧重选取日常化、平民化的题材,将关注点定位于大众关心的法律案件,在传播中感化受众,传递法律知识。广西电视台的《法治最前线》“以法制的力量守护公众权益”为口号,以“法治最前线,就在你身边”为节目理念,特别是在“律师到现场”这一板块中选取人们日常生活中时常遇到的典型性案例,如婚姻问题、交通事故、邻里纠纷、金钱诈骗等作为切入点,对法律问题进行现场讲解,使老百姓学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类似问题。所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大众传媒法治信息的告知应是一个多元的、丰富的内容,将会涉及受众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概括而言,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民事法律信息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民事法律信息成为与老百姓日常生活联

政治学原理考试重点

开篇语:政治概念在中国的特殊性 ?广义政治:在?°政治课?±和?°思想政治教育?±意义上使用的政治(意识形态、人生观)?狭义政治:国际上通用的政治学专业意义上的概念(politics / political science) ?政治术语意义上的政治:很重要(官话) ?) 5、利益政治观 ?政治就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过程。 ?(1)社会需要进行资源分配。 ?人是有欲望的,但满足人们欲望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社会必须寻求一种资源与代价分配的途径,此即政治。 ?(2)分配必须是权威性的。 ?在大多数社会,由拥有权威和权力的政府作出决定,进行分配,而政党、社团与政治人则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影响决定的作出。权威性分配的内容不仅包括资源,也包括代价。 ?(3)尽管不同时代和不同世界观导致了不同的政治观,但是政治的运转从来都无法离开权力,权力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政治的核心仍然是国家权力问题。 三、?°非阶级关系?± ?1、阶层 ?阶层是指阶级内部的更为细小的集团(工人阶级内部可以分为白领工人和蓝领工人两个阶层)。 ?阶层属于阶级内部的?°同中之异?±。 ?阶层也主要是经济分析的产物,但是也要依据其它社会因素,比如劳动方式、收入水平和收入方式等。 ?一些新兴的社会集团,在未成熟起来之前,也称为阶层,比如中国的私营企业主阶层;过渡群体也可以成为阶层,比如军人、大学生。 ?2、等级 ?等级是一个政治概念,指由于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不同而形成的社会集团。 ?一个阶级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一个等级的人也可以包括来自不同阶层的人。 ?法国大革命期间的?°第三等级?±。 第二节西方国家阶级构成的新变化 ?1、传统的?°二元社会结构?±在总体上已经或趋于瓦解。

论大众传播的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论大众传播的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广告1201宋小顺1219200111 大众传播就是大规模的媒介组织向大范围的受众传递大批量的 信息的过程,大众传播有很多功能,拉斯维尔认为大众传播有三种功能,即环境监测功能,社会协调功能和社会遗产传承功能。我来论证其中的一点即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上的,前人的智慧通过口头传播,文字,图片,声音,符号等各种方式记录下来并传给后代,后代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完善,发展和创造。在古代社会大众传播媒介还不发达的时候,社会知识的传承主要靠书本和师徒教授,传播范围小,内容变化大,很多知识因为受古代传男不传女思想而湮没,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到了近代,随着报刊,广播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真正的大众传播时代来临。 大众传播的社会遗产传承功能就是指社会遗产在大众传播媒介 的广泛传播下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它与古代的文化传播有很大的区别。 1,大众传播产生在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它服务于资产阶级,而这个阶级比较广泛,而古代的文化传播是产生于农业经济时代,服务于王公贵族阶层,受众面小。 2,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让文化遗产传播的成本更低,因而可以传播到普通民众家里,这也是大众传播的“大众”之意,而社会遗产就产生存在于民间,因而社会遗产的传承度能更高。古代文化传播一般只有上层阶级才能享受,很容易产生断层。

3,大中传播因为面向大众传播,所以传播内容丰富多彩。 4,大众传播能保存大量的社会遗产,并转化为各种形式,保存效果好。 上面四条是大众传播的特点,可能你会问;为什么大众传播要有社会遗产传承功能呢?下面我来详细介绍。 1,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征之一,而人类要延续发展,文化就要能传承发展,大众传播面向的是大众,大众需要什么媒介就会传播什么,社会遗产是先辈知识的结晶,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瑰宝,深受大众喜爱。 2,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遗产是区别于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标志,通过大众传播能起到凝聚人心,弘扬爱国精神的作用,在战时更是如此,因此政府会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来治理一个国家。国家推广普通话,写汉字就是大众传播社会遗产传承功能的应用。通过大众传播提升文化软实力。 3,经济的发展已经越来越依靠文化创意产业,而文化创意来源于社会遗产,因此大众传播就是更多的传播社会遗产。 总之,大众传播在自觉不自觉中都在传播着社会遗产,我们在自觉不自觉中也都在接受这社会遗产并受其影响,这就是大众传播的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原始社会 教学要求和习题

世界上古史序言(共2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什么是世界历史 知识要点: 世界的概念历史的概念世界历史的横向发展纵向发展动态的概念 第二节学习世界古代史的目的、意义、要求, 知识要点: 世界古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发展规律世界古代史的分期教学重点:世界历史的概念和内涵 教学难点:怎样理解世界历史的横向和纵向联系 (二)教学要求: 1、通过前言的讲授,使学生对世界古代史这门课的基本内容有所了解,同时讲明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使学生全面掌握世界古代史的基本内容和宏观框架,了解世界古代文明的演进变化特征。 2、主要培养学生自学大学教材能力和写读书笔记的能力。 第一章原始社会(共 2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 知识要点:

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生命的起源从猿到人的过渡最早的人属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劳动创造了人的理论第二节旧石器时代的采集狩猎者 知识要点: 旧石器时代工具的进步采集和狩猎生活血缘家族 氏族的产生 第三节新石器时代 知识要点: 中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畜牧业的产生及其意义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 第四节文明的产生 知识要点: 金属工具的出现社会大分工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过渡父系氏族的解体家庭、私有制、阶级、国家的起源 第五节史前文化 知识要点: 宗教的萌芽史前艺术科学知识的萌芽文字的萌芽。教学重点:人类的起源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 教学难点:人类的婚姻状态与社会组织的演变 (二)教学要求: 1、通过本章的讲授,使学生对掌握人类形成和发展各阶段的划分,石器时代的人类的发展史,私有制、阶级、国家形成的

理论。同时,通过本章的讲授,使学生理解人类的起源;掌握国家、私有制产生的过程以及熟练掌握原始社会衰亡的原因。 2、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原始社会的基本特点及它的发展过程,掌握原始社会解体的原因和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条件,认识原始社会在各民族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并着重培养学生自学大学教材能力和宏观把握历史沿革的能力。 第一章原始社会(3课时)首师大要求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讲授,使学生了解人类的起源;国家、私有制产生的过程以及原始社会衰亡的原因。本章的基础知识:在世界范围内,主要的早期人类考古发现的具体情况;石器时代的特点等;母系、父系社会的基本特征;金属工具的出现;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本章的能力培养:主要培养学生自学大学教材能力和制作原始社会综合分期表能力。 第一部分史前人类★ (1)人类的进化过程要了解,各个阶段发现的典型化石代表。 (2)农业革命的意义与新石器时代的文明成果要知道; (3)史前文化的特点、内容和意义要知道。

论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论大众传播社会功能 大众传播被定义为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大众传播的影响之普遍,作用之强大,主要体现在大众传播所具有的多个社会功能,使得它成为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信息系统。 首先,大众传播具有的环境监视功能使得媒介组织能及时地将自然与社会环境中瞬时万变的信息及时地反映给占据多数的社会大众,只有了解了这些信息,社会大众才能更好的生存与发展。 是谁把“图瓦卢将成为首个下沉国家,近半人口出逃无处”的信息传到我们身边,那是媒介组织了解到环境的变化,并把变化的情况合成信息,及时告知给我们这些与图瓦卢相距甚远的社会大众,在这其中,大众传播就执行了“环境监视功能”。 为什么媒介组织要把远在图瓦卢环境变化的信息传播到我们身边,那是因为此信息具有其内在的新闻价值,图瓦卢成为首个下沉国家不仅是图瓦卢的危机,而是全球的危机,大众传播通过执行“环境监视功能”警示社会大众全球变暖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了解到此信息,才有可能让全世界的人都行动起来,采取有效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家园。 可以试想,如果没有大众传播的环境监视功能,那么图瓦卢就会悄无声息地下沉,那么就没有全球人的觉醒,就不会有哥本哈根协议,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就面临着极大是危机。 第二,大众传播执行了“社会协调功能”,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发达、结构复杂的社会大系统中,社会成员间磕磕碰碰,存在摩擦在所难免,而要实现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更好的相处以促进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发展还需要借助大众传播这个有力的工具来执行社会协调的功能。 丰田汽车的召回事件使得汽车消费市场沸沸扬扬,社会大众对汽车产业的信心指数大有所跌,中国消费者更对丰田汽车产生了怀疑,在这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矛盾,消除摩擦呢?丰田汽车的总裁通过新闻发布会公开向中国消费者道歉,而媒介组织就将其表达的歉意转化为信息,传播给每个消费者,帮助消费者重新树立对该品牌的信心。可见,大众传播在此事件中起到了很好的社会协调功能。 可以试想,如果丰田不懂得借助大众传播这个平台来协调与广大消费者之间的联系,而是任其质疑,那么还会有谁再来买丰田?那么丰田如此庞大的集团会有多么惨痛的结局…..大众传播的“社会协调功能”是社会各个组成部分不可忽视的一大功能。

政治学原理复习题(专升本)

《政治学原理》复习题(专升本) 一、填空题 11、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 12、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 13、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通过议会制度、、普选制度三大支柱支撑起来的。 14、从政治发展的角度看,西方国家大体上经历了三个时代:国家建设时期、 民主化时期、时期。 15、是我们党和国家对待宗教问题的一项长期基本政策。 16、政治学是研究的一门科学。 17、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 18、民主共和制是与经济联系在一起。 19、在中国封建社会,以皇权主义、和等级秩序等构成的封建政治文化维护了长达二千多年的封建统治。 20、民族平等和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 二、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对于()问题十分重视,把它作为工人阶级取得政权之后实现民主的重要标志。 A.政权建设 B.普选 C.人民当家作主 D.政治参与 2、虽然解决矛盾或危机的方法很多,但在民主政治制度中,()则是最根本的民主途径。 A.监督 B.选举 C.弹劾 D.罢免 3、政治参与实际上乃是公民行使以()为核心的公民权利的过程。 A.咨询权 B.知情权 C.罢免权 D.普选权 4、在现代法治社会,()监督已经成为公众参与监督的最重要的形式,也是遏制官僚主义、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有力武器。 A.政党 B.社会 C.公民 D.新闻舆论 5、一般来讲,()只有在民主社会和宪政国家中才能存在和实现。 A.社会监督 B.政治监督 C.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 D. 政府监督 6、()是一种对国家管理的最直接、最广泛的监督方式。 A.舆论监督 B.公民监督 C.政党监督 D.社会团体监督 7、()为政治文化研究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因此被认为是当代政治文化研究的经典之作。 A.《公民文化》 B.《政治文化》 C.《政治社会学》 D.《政治心理学》 8、意大利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家()在分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特点的时候指出,国家统治=暴力+文化领导权,其中,拥有文化领导权使其政治统治合理化。 A.哈贝马斯 B.伯恩斯坦 C.马佐尼 D.葛兰西 9、()被认为是工业化国家的意识形态,至今有300多年的历史。它是封建主义走向衰亡、市场经济逐步发展的产物。 A.自由主义 B.保守主义 C.社会主义 D.无政府主义 10、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般把社会主义和()看成是两种对立的意识形态。 A. 无政府主义 B.自由主义 C.保守主义 D.法西斯主义 11、()是西方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 A.自由主义 B.福利社会主义 C.社群主义 D.“第三条道路” 12、现代自由主义以认同和支持()为特点。

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配套题库【章节题库】(新功能主义)【圣才出品】

第十三章新功能主义 一、选择题 与传统功能主义以实证主义为方法论基础相比,新功能主义的方法论基础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7年研) A.经验主义 B.结构主义 C.个人主义 D.后实证主义 E.建构主义 【答案】D 二、填空题 亚历山大从新功能主义角度实施研究纲领的重要方面是对文化的研究,他的这一研究关注到了两个当代的突出问题:第一是问题,第二是运用话语分析考察了市民社会的文化问题。(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0年研) 【答案】现代性 【解析】亚历山大从新功能主义角度实施研究纲领的重要方面是对文化的研究。他的这一研究关注到了两个当代的突出问题: (1)现代性问题。亚历山大提出,分化理论以一种更加笼统的和现实的方式为描述现代性提供了一次机会。即认为现代性意味着生活世界的多元化、而非文化殖民化,这种多元

化创造了现代生活的各种机会与各种问题。 (2)运用话语分析考察了市民社会的文化问题。亚历山大所关注的是市民社会的语言符号特征。他认为现代社会中的文化讨论都忽视了符号系统中的二元对立或“辩证”的品质。 三、名词解释 1.单面社会 答:马尔库塞对工业社会进行剖析,认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单向度的社会。社会在政治、文化、思想方面变得单一化、一体化。主要表现:①机械化的盛行使花费在生产劳动中的体力的数量和强度日益减少。②工人的职业分层发生了变化,蓝领工人变少和白领工人增多。③劳动的特点和改变的生产工具,同时改变着劳动者的意识。④新技术的兴起和应用使工人的否定性地位被进一步削弱,工人自己已经意识不到自身与已确立的社会相矛盾。 2.新功能主义 答:新功能主义理论以杰弗里·C.亚历山大为代表,亚历山大是新功能主义观点的最有力倡导者,他首先使用了“新功能主义”一词,并在此方面提出了富有创建性的理论观点。他用这一新的观点对功能主义及社会学理论传统作了诠释与重建。一方面努力发掘和发展帕森斯的理论中的合理内核,另一方面又指出其不足,通过借鉴和引入其他理论的合理要素对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在一般理论层次和经验层次上进行重构。 四、简答题 1.简述新功能主义的主要特征。 答:(1)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老一辈社会学家的隐退、新一代社会学家的崛起,

传播学概论重点

传播学概论重点 传播: 作为学术用语的“传播”: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传播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包括一切精神象征及其在空间中得到传递、在时间上得到保存的手段。它包括表情、态度和动作、声调、语言、文章、印刷品、铁路、电报、电话以及人类征服空间和时间的其他任何最新成果。(《社会组织》1909) 符号学创始人(美)皮尔士:直接传播某种观念的唯一手段是像。即使传播单的观念也须使用像。因此,一切观点都必须包含像或者像的集合,或者说是由表明意义的符号构成的。(《思想的法则》1911)库利和皮尔士对传播的描述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个传统:社会学传统、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 传播学中的“传播”概念: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这是社会学与信息科学视点的结合)传播学所研究的传播是人类社会的传播。 信息:信息——符号和意义是信息的统一体,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和物质载体,意义是信息的精神内容。 意义: 从社会传播的角度来看“意义”——指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如人类认识到关于商品和服务的信息需要得到传播,才能广泛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和购买行为),是人给对象事物所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讯息:指的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信息的外延更广,它包括讯息在内。讯息也是一种信息,其特点是能表达完整的意义。) 符号:指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 传播媒介:传播媒介大致有两种含义: 第一,它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 第二,它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媒机构。 反馈:指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反馈是传播效果的一种体现。 受众:指的是一对多的传播活动的对象或受传者。 象征性社会互动: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由于象征符与意义是一个统一体,所以象征性社会互动又被称为符号互动或意义互动。 传播效果:传播效果就是媒介影响的效果。 传播效果这个概念具有双重含义: a.它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 b.它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的结果的总体。子弹论:(20世纪初——40年代),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几种传播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大众:一种新的未组织化的社会群体。 大众的特点:规模的巨大性;分散性和异质性;匿名性;流动性;无组织性;同质性。 大众传播:就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传播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大众传播的特点: 1.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 2.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 3.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用传播学术语来说即“受众” 4.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 5.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 6.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一)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1948年,《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 1.环境监视功能; 2.社会协调功能; 3.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政治学原理名词解释和简答

政治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 1、政治: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2、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 3、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国家)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4、总统共和制:是指总统与议会均由选举产生,总统与议会分享实际权力。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直接领导政府,掌管最高行政权。政府成员由总统提名并经议会通过后产生,对总统负责。议会掌握立法权,但不能选举产生总统,也不能对政府表示不信任。同时,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总统与议会之间存在权力制衡关系。 5、国家元首:是指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 6、法治也称“法的统治”:是指按照民主要求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国家组织原则。 7、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 8、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9、政治社团组织:就是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或价值取向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治事务和政府决策的社会组织或团体。 10、压力集团:是指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有组织地影响政府决策和行为的政治性团体。 11、治理:是以维持政治秩序为目标,以公共事务为对象的综合性的政治行动。 12、政治共识:它指的是人们对政治社会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政治制度的一种普遍的认识与看法。 13、政治合法: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 14、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15、政治监督:指的是在政治治理过程中,国家有权机关为保证公共权力主体在所担负职权的正当范围内行使公共权力,而对其进行监视、检查、控制、纠偏的各种活动,包括宪法监督、立法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以及政党监督。 16、社会监督:指的是社会团体组织(主要包括政治社团、舆论机构等)和公民个人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广泛政治权利,以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等方式对各种政治权力主体进行的监督。 17、绝对多数代表制:又称过半数当选制或二轮选举制,即参加选举的政党或候选人在选区第一轮选举中,必须获得过半数选票才能当选或占有该选区全部应选名额,否则要进行第二轮选举。 18、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

第二讲 功能主义

《现代社会学理论》 第二讲功能主义 第一节何谓功能主义 一、系统(system) ●对一种研究对象的构成性质和存在状态的本体论假设。 ●一种具有普遍渗透性的实体,高于所有的个体,并与其对立,系 统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不为后者所改变; ●构成系统的各个部分之间的稳定的、不以任何意志为转移的关系, 每个部分不可能单独地发生变化,如果某一部分发生变化,其他部分会产生连锁反应。 ●这种关系决定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也决定了系统不能化约为其 部分。构成系统的各个部分的结构和形式,必须从它们同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的关系角度出发来说明。 ●帕森斯认为“系统”有两个基本的特性:(1)系统与环境相对而 存在,有一定的边界,这个边界既是相互区分的标志,又是信息

交换的通道。 ●(2)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组织、自我调控(self-regulating)的 能力,以适应环境之变化,在环境面前保持自身的相对稳定性。 二、从系统到功能 ●系统的上述特征引出一个问题:系统是如何维持的?莫顿认为, 系统肯定有某种或某些机能来调整系统状态,使其适应环境之变化。这个“机能”就是“功能”。 ●功能的概念牵涉到观察者的观点,而不必然涉及参与者(当事者) 的观点。社会功能系指可见及之客观后果(observable objective consequences)而不是主观的意向(subjective dispositions)。 (Merton,R.) ●对于帕森斯而言,“功能”是一个理论的概念,一个抽象的概念, 一种想象宇宙的视角,一个分析的工具。“功能系指对于决定生命体系运作的诸般条件加以理论上的构作。这些条件是有关此系统稳定或不稳定,存在或者灭亡。及其寿命等等。”“‘功能’概念因此牵涉到某一类生命系统的一般特征,及其与一种或多种环境间的关系等较大的理论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解决路径。功能概念最为关切的是:在生命体系中,某种在经验上可资辨认的结构与过程,其存在与特性有些什么后果。当然,还包括所指涉之结构与过程产生的条件,以及发展或持续的可能性等等的考虑。”

《传播学概论—大众传播》读书笔记

《传播学概论——大众传播》读书笔记这个月读了《传播学概论》这本书中关于大众传播的内容,了解了大众传播的发展,什么是大众传播及其特点,以及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和影响,对传播又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大众传播的世道。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活动不仅普及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而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现代社会里,大众传播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实现国家和社会目标的重要手段,是社会上各利益集团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同时又是社会文化和娱乐的提供者。大众传播的影响之普遍、作用之强大,使得它成为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的信息系统。 大众传播的定义 大众传播是一个特殊的社会信息系统,说它特殊是因为它具有其他类型的传播所不具有的性质和特点。理解这些性质和特点是我们把我大众传播的本质出发点。 那么什么是大众传播呢?简单的理解就是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从事的信息传播活动就是大众传播,我们每天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就是在接触大众传播。不过这种简单的理解不能帮助我们把握大众传播的实质,要把大众传播作为社会科学考察的对象,就必须为它下一个较为严谨的定义。 澳大利亚学者苏利文提出的定义是“大众传播是即现代印刷和广播、电视等影像和声音媒介组织运用法人资金,借助高科技和产业化手段,在国家调控的范围内向未知的受众提供信息和娱乐产品的实践活动。” 关于什么是大众传播,学者们有各种各样的定义,澳大利亚学者苏利文提出的这个定义将大众传播的主体表述为“媒介组织”更为确切。 实际上,由于大众传播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社会现象任何一个简短的定义都不可能概括出它的全部特征,结合传播学的宗旨,对这一概念作出的界定是: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大众传播的特点 从以上定义出发,与其他类型的传播活动相比,大众传播具有的特点可以从以

传播的构成要素

传播的构成要素 —、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是由以下要素构成的: 1.传播者。又称信源,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即以发出讯息的方式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在社会传播中,传播着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 2.受传者。又称信宿,即讯息的接收者和反应者,传播者的作用对象。作用对象一词并不意味着受传者是一种完全被动的存在,相反,他可以通过反馈活动来影响传播者。受传者同样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 受传者和传播者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角色,在一般传播过程中,这两者能够发生角色的转换或交替。一个人在发出讯息时是传播者,而在接收讯息时则又在扮演受传者的角色。 3.讯息。讯息指的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讯息是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社会互动的介质,通过讯息,两者之间发生意义的交换,达到互动的目的。 4.媒介。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媒介是将传播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相互连接起来的纽带。现实生活中的媒介是多种多样的,邮政系统、电话系统、大众传播系统、互联网络系统,都是现代人常用的媒介。 5.反馈。指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获得反馈讯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发出反馈讯息是受传者能动性的体现。反馈是体现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的重要机制,其速度和质量依媒介渠道的性质而有不同,但它总是传播过程不可或缺的要素。 当然,构成与影响传播过程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绝不仅是以上几种。即便是在上述五种要素中,不少要素还可以做进一步分解,如讯息可以分解为“符号”与“意义”,传播者可以分解为“发信者”和“符号化者”,受传者可以分解为“收信者”和“符号解读者”等等。这种分解在电子通信中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被分解的要素及其功能一般是由不同的机器来扮演和执行的;而在人与人的社会传播中,它们一般是作为统一体而存在的,我们也可以把它们作为一种要素来看待。这五种要素是传播过程得以成立的基本条件,在任何一种人类传播活动中,它们都是缺一不可的。 二、传播的类型 教学内容: 第二节人类的传播活动 一、人内传播 1、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是指个体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即人的自我信息传递。 内向传播相当于“思考”,即所谓主我(I)和客我(me)的对话。 2、人内传播的形式

《政治学原理》重点内容

《政治学原理》重点内容 1、政治: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3、政治权力:是一种政治能力,也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即支配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6、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国家)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7、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 11、共和制: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政体形式,它是当今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政体。 14、国家元首:指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 16、利益集团:指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有组织地影响政府决策和行为的政治性团体。 18、市民社会: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

19、政党: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25、政治合法性: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 29、政治参与: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31、选举:指国家或其他政治组织依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由全部或部分成员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种权威职务的一种政治过程。 33、监督:是国家有权机关以及社会公众依照一定的法律和制度规范对政治权力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督察、监控和制约的社会活动。 34、政治监督:又称之为自上而下的监督,它属于政治治理行为范畴,指的是在政治治理过程中,国家有权机关为保证公共权力主体在所担负职权的正当范围内行使公共权力,而对其进行监视、检查、控制、纠偏的各种活动,包括宪法监督、立法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以及政党监督。 35、社会监督:又称之为自下而上的监督,指的是社会团体组织(主要包括政治社团、舆论机构等)和公民个人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广泛政治权利,以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等方式对各种政治权力主体进行的监督。 36、公民监督:指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基本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行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结构功能主义 与 冲突理论分析

结构功能主义 现代西方社会学中的一个理论流派。它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的系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 现代社会学中的结构功能主义就是在以往的功能主义的思想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0世纪4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提出了结构功能主义这一名称,他为结构功能主义的形成作出了很大努力,并成为这一学派的领袖人物。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是行动系统的4 个子系统(有机体系统、人格系统、文化系统和社会系统)之一。在社会系统中,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结构形成了社会系统的基本结构。社会角色,作为角色系统的集体,以及由价值观和规范构成的社会制度,是社会的结构单位。社会系统为了保证自身的维持和存在,必须满足4种功能条件:(1)适应;(2)目标达成;(3)整合;(4)潜在模式维系。在社会系统中,执行这4种功能的子系统分别是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社会共同体系统和文化模式托管系统。这些功能在社会系统中相互联系。社会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社会系统内的各亚系统之间,在社会互动中具有输入—输出的交换关系,而金钱、权力、影响和价值承诺则是一些交换媒介。这样的交换使社会秩序得以结构化。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是趋于均衡的,四种必要功能条件的满足可以使系统保持稳定性。 冲突理论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形成的西方社会学流派。以率先反对当时占主导地位的结构功能主义而著称。它强调社会生活中的冲突性并以此解释社会变迁。 作为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冲突现象,曾受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许多社会理论家的广泛关注。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后,以T.帕森斯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强调社会成员共同持有的价值取向对于维系社会整合、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将冲突视作健康社会的“病态”,努力寻求消除冲突的机制。50年代中、后期,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短暂稳定的消退和冲突现象的普遍增长,一些社会学家开始对帕森斯理论的精确性产生怀疑。他们吸取古典社会学家,特别是K.马克思、M.韦伯、G.齐美尔等人有关冲突的思想,批评和修正结构功能主义的片面性,逐渐形成继结构功能主义学派之后有重大影响的社会学流派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L.A.科瑟尔、L.柯林斯,德国的R.达伦多夫,英国的J.赖克斯等。

人体结构与功能总论

人体结构与功能总论: 细胞、基本组织、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液、脉管系统、沁尿系统、生殖系统、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内分沁系统、能量代谢与体温、胚胎发育。 一.人体结构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细胞之间存在着非细胞结构的物质,称为细胞间质。 细胞可分为三部分: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脂类和糖类构成,有保护细胞,维持细胞内部的稳定性,控制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的作用。细胞质是细胞新陈代谢的中心,主要由水、蛋白质、核糖核酸、酶、电解质等组成。细胞质中还悬浮有各种细胞器。主要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内质网、溶酶体、中心体等。细胞核由核膜围成,其内有核仁和染色质。染色质含有核酸和蛋白质。 核酸是控制生物遗传的物质: 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的基本结构叫组织。 人体的组织有四大类: 1.上皮组织:包括表皮、黏膜上皮、血管内皮、胸膜及腹膜等,具有保护和分泌等功能。 2.结缔组织:种类繁多,结构多样,功能也很复杂,有的为流动的液体,如血液、淋巴等,主要起营养的作用;有的起连接和支架的作用,如骨、韧带等。 3.肌肉组织:根据形态、功能和位置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三种:骨骼肌、平滑肌、心肌。 4.神经组织:是构成神经系统的主要成分,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能感受体内、外环境的刺激和传导兴奋,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支持、保护、营养等作用。 由多种组织构成的能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单位叫做器官。 器官的组织结构特点跟它的功能相适应。 我们一般都比较容易注意到一些组织集中的直观的器官。 比如:眼、耳、鼻、舌等感觉器官。 再如:内脏器官心、肝、肺、胃、肾等。 不少器官都容易被人们忽略而不认为是器官。比如任何一块骨骼肌,皮肤等。维生器官是人体内维持生命的器宫。如果身体内的维生器官不能完全运行正常的话,一个人便可以很快死亡。主要的维生器官有: 脑部,负责控制和协调呼吸、心跳、荷尔蒙生产、感觉接收、肌肉运动等 心脏,将含有充分氧气及养分的血液送至全身,供应各组织器官 肺部,负责呼吸及使血液带氧 肝脏,将血液内的废物移除带到膀胱之内 其他负责消化和排泄的器官则对于长期维生有必要性。虽然如些,有很多人有缺少肾脏、脾脏和肠脏等器官的情况下依然生存,不过当然需要机器的帮助。 由各个器官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完成一项或多项生理活动的结构叫系统。 人体共有八大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这些系统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八大系统的作用: 一、运动系统:运动系统由骨、软骨、关节和骨骼肌等构成。起支架、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二、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由神经元组成,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和遍布全身的周围神经系统

郭庆光《传播学概论》期末笔记

第一章绪论 一、什么是传播 引例;1.人类离不开传播 ?语言能力来自传播还是遗传(100个婴儿死亡实验) ?无传播环境对人智力的影响(博士生黑屋实验) 无传播状态→恐惧←传播消除恐惧 2.系统论:传播是社会系统的重要部分,系统是一个活的生命体, 受各部分影响,部分间是有联系的。 丹尼斯勒那:“传播是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助推器。” 1.传播的种种定义及其简评⑴ (1)共享说 :传播者与受者间信息的共享称为传。 ①信息的传播是一个增值的过程。 ②传播是对一组告知性符号采取同一意向。 a.理想型,规范化的定义:同一是共同追求目标,意向是行为前决定。 b.以理解接收,并产生共鸣为前提。信息的核心是意义,符号是承载形式。(2)影响说(劝服说):传播者试图通过传播过程影响受者。 ①应用型,功利色彩(尤体现在广告,政治性宣讲中) ②未能包含所有人类传播现象,只是其中某些现象的一种形式。 ③自我传播也需要传播信息。 ③前提:告知,信息对称,相互间的联系。 ⑶联系说:将生命世界不相连的东西联系起来的过程叫传播。 缺点:认识空泛。 “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郭庆光 二.传播的分类。 五种基本类型: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网络传播。 ①自我传播:社会个体对信息于人体内部的自我传播。 ②人际传播:以眼面相见的交流为基本形式,延伸而来是非当面交流亦有肢体表现。 空间距离体现人际关系。 ③群体传播:社会学的分支学科,群体动力学。(陪审团效应) ④组织传播:有一定结构的群体,群体的角色认识。

⑤网络传播:是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 其社会文化传播目的的传播形式。融合了大众传播(单向)和人际传 播(双向)的信息传播特征,在总体上形成一种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 非人类传播 非社会传播:自我传播 人际传播 传播人类传播群体传播 社会传播组织传播 社会传播 三.传播学的特点。 1.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表现为信息的流动,信息是传播的具体内容,接收储存 发布是其基本过程。 2.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又在一定社会关系体现。沟通交流是基于一定的 社会关系,传播是具体的。社会关系的形成,建立与维持都依靠与传播。。关系是一种期望,角色意义,产生于相互作用。 3.最理想的传播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是双向的交流。信息的流动是在传播者和受 传者间进行的。 4.传播发生的前提条件:传播者与受传者要有共通意义,空间(符号大致接近)大 体一致或接近的共同经验和文化背景,符合双方有交集利益兴趣。(有共同之处但不完全重合) 5.传播是分层次的,更高层的传播包含了较低层次的传播,最低层次的传播是基础。传播既是行为,又是过程(典型有将传播看成线性过程),亦是一个系统。 第二章传播学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传播的产生和发展 人类传播的发展阶段

政治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政治学概论 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 1.政治的含义: (1)政治是一种对道德的追求和实践 (2)政治是一种对于权力的追求和运用 (3)政治是一种管理众人和管理社会的活动 (4)政治是一种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过程 (5)政治是对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 2.政治学研究对象 (1)政治学是研究国家问题的科学 (2)政治学是研究公共事务管理的科学 (3)政治学是研究公共权力的获得和维持的科学 (4)政治学是研究社会价值和社会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科学 (5)政治学是研究特定的社会关系即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6)政治学是研究公共政策的形成和实施的科学 3.政治学研究方法: 古今中外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很多,在当代中国,研究政治学的基本方法可分为两大类:1,,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科学的根本方法,也是研究政治学的根本方法。它要求我们辩证地,客观地认识和分析政治现象,揭示政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具体地说,要坚持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必须坚持以下的方法:(1)历史分析方法 (2)经济分析方法 (3)阶级分析方法 (4)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2,,采用和借鉴西方政治学的方法: (1)政治行为研究方法 (2)政治系统分析方法 (3)交叉融合的研究方法 4.政治学的发展历程: (1)哎呦,,,,好多好多 第二章阶级与国家 1.阶级是什么? 阶级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一些稳定的社会团体,这些集团由于它们在社会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而形成了各自的共同利益,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各自的意识形态,彼此发生着特定的关系。 2.国家起源: 国家的起源问题就是国家的产生问题。 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和阶级的产生和发展紧密相连的,是社会发展到阶级社会这一特定历史阶段上的产物。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功能主义的发生历史与发展趋势

功能主义的发生历史与发展趋势 内容概要:20世纪20年代。以包豪斯为基地形成了以功能主义为基本特征的现代主义设计,功能主义是在设计艺术史的发展中形成的,在新的时代发展趋势下,功能主义设计也应随映时代潮流作出相应的变化,达到与人们的生活要求的需求的平衡。 关键词:功能主义包豪斯发生发展 一功能主义是什么 20世纪20年代,现代设计领域的一个重要派别--现代主义设计最终形成。现代主义是主张设计要适应现代大工业生产和生活需要,以讲求设计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为特征的学派。其最为重要的理念便是功能主义。功能主义就是要在设计中注重产品的功能性与实用性,即任何设计都必须保障产品功能及其用途的充分体现,其次才是产品的审美感觉。简而言之,功能主义就是功能至上。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我们时代的特征便是工具的完善与目标的混乱。”20世纪世界设计艺术的发展史有一个突出的现象便是形形色色、风格各异的新流派层出不穷,纵观这一时期的历史,于我们今天依然存在并起较大作用的只剩下以功能主义为基本特征的现代主义设计。它已经成为近一个世纪以来世界设计发展的基本格局和模式。 二功能主义的发生 与其他历史现象的出现一样,功能主义的发生也有着其深远的历史。 由于功能主义是建立在大机器生产的基础上的,因此工业革命必然的成为功能主义的前提。19世纪,蒸汽机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现代文明的大工业革命,这便是功能主义出现的最基础的物质前提。由于机器的精确化使设计与生产相分离,设计与手工艺生产之间的区别迅速拉大。机械化的生产使得“传统的由艺术家和工匠完成的任务面临着被各种机器和新材料取而代之的危险”。1851年,第一届“世界工业博览会”在伦敦的海德公园隆重登场,展览的场所是被称作“水晶宫”的由约瑟夫·帕格斯通(Joseph Paxton)设计的建筑,而帕格斯通本身是作为工程师而非建筑师。在这次博览会上一系列由于工业革命带动的新的发明如蒸汽机、引擎、汽锤、车床甚至包括由预制的金属肋拱和薄片玻璃及建成的“水晶宫”都引起了人民对工业革命成果的极大兴趣。由于前面提到的大工业革命引发的“危险”,也由于大机械化的生产在一定的程度上剥夺了人的创造性,在如何“化解”这场“危险”的方法选择上,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以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和威廉·莫里斯(Willian Morris)为代表的与机器公然为敌的观点,他们认为只有恢复传统手工作坊式的个人劳动才能将人从机器中解脱出来。另一种是以高弗雷·散帕尔(Gottfried Semper)为代表的“结合论”的观点,他意识了技术的进步是无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他在提出手工艺与工业相分离的同时也认为“应该教育培养新型的工匠,让他们学会艺术而理性的方式,理解并且开发利用机器的潜力”。同时,曾参与组织“世界工业博览会”的英国人亨利·科尔(Herry Cloe)也认为只有通过办教育才能解决工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