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髎诊断

合集下载

八髎穴临床应用验案探析

八髎穴临床应用验案探析

医话医案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J u l .2023,V o l .31N o .13足三里扶正托毒㊂壮医理论认为带状疱疹属于 笨隆病 范畴[9],病因病机为脾虚湿盛㊁情志过极化火或湿热内蕴外发肌肤,流窜三道(水道㊁谷道㊁气道)及两路(龙路㊁火路),阻滞不通,故发红斑㊁丘疹㊁疱疹及剧痛等,病位在肝㊁脾㊂壮医药线点灸具有疏通经络的作用,点灸皮肤时药线的温热刺激及药线吸收的壮药药性可渗入皮肤,起到调畅三道两路气机的作用,从而使疱消病退㊂研究发现,壮医药线点灸有调节免疫㊁消炎止痛等作用[10]㊂壮医药线点灸疱疹皮损部位,可调节蛋白激酶㊁白细胞介素等,从而缓解局部疼痛[11-12]㊂遵循壮医药线点灸疗法中 痒疾抓长子 独特的取穴原则,先点灸疱疹始发的 蛇头 处,再点灸 蛇尾 处,围住疱疹带两头,意在控制疱疹继续发展的趋势㊂点灸葵花穴(以疱疹为穴),可使皮损局部阳毒㊁阴毒随火气而散,具有止痛㊁促进疱液吸收及皮损恢复的作用㊂行间为肝经荥穴,脾俞为脾经背俞穴,点灸以上两穴可泻肝脾经实火㊂大陵为心包经原穴,配合心肺背俞穴点灸可泄郁热㊂根据‘黄帝内经“记载的 凡治病必先去其血 菀陈则除之 理论,放血疗法有泄热㊁消肿止痛的作用㊂本病由于湿热邪毒内瘀,郁于肌表,导致经络㊁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病㊂故刺络放血常与拔罐法合用,以疏通经络,畅通气血,使郁于肌肤的湿热火毒迅速排出体外,通则不痛㊂研究表明,刺络拔罐可促进带状疱疹疱液吸收,改善局部循环,具有止痒㊁缓解疼痛㊁减轻烧灼感等作用[13]㊂在疱疹皮损局部行刺络拔罐,可泄湿热邪毒㊂肝俞刺络放血,可泄肝经实热㊂以上诸法并用,标本兼顾,泄湿热邪毒,调脏腑,止疼痛,使疱消疹退㊂除专科治疗外,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嘱其注重日常护理,保持皮损局部清洁干燥,饮食清淡,禁止挠抓,适当休息,保证足够营养等,并给予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精神焦虑㊁入睡困难等不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㊂参考文献[1]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蛇串疮中医诊疗指南(2014年修订版)[J ].中医杂志,2015,56(13):1163-1166.[2]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带状疱疹专家共识工作组.带状疱疹中国专家共识[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8,51(6):403-408.[3]田刚,孙转兰.带状疱疹的诊疗指南研究[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7,23(11):30-31.[4]李丽,岳灵,刘仕伟,等.灸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进展[J ].江苏中医药,2017,49(5):83-85.[5]王庆勇,屈媛媛,冯楚文,等.针刺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机制[J ].中国针灸,2020,40(8):907-912.[6]魏巍.电针夹脊穴合围刺加火针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浆β-内啡肽的影响[D ].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7]程黎.电针夹脊穴治疗带状疱疹的镇痛效应及对血清C 3㊁C 4的影响[D ].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2018.[8]陈金生,宫庆娟,黄秋兰,等.针灸对急性带状疱疹患者血液c -F L I P 表达的影响[J ].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5):2562-2565.[9]范小婷,林辰.浅述壮医对笨隆病的认识[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20):6,9.[10]吴丹,郑谅.郑谅教授壮医药线灸治疗带状疱疹的3期方案[J ].中国针灸,2019,39(5):515-518.[11]白露.壮医药线点灸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J N K ㊁E R K 1/2及p 38MA P K 蛋白调控机制研究[D ].南宁:广西中医药大学,2016.[12]李晶晶,林辰,方刚,等.壮医药线点灸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 L -1β和I L -10的影响[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4,28(6):628-630.[13]夏瑞,杨改琴,秦彩娟,等.针刺夹脊穴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9):117-118,127.(收稿日期:2022-04-02):祁向争,E -m a i l :f r i e n d _ji a @163.c o m 第一作者:李萌,E -m a i l :y y q jc 916@163.c o m 八髎穴临床应用验案探析李 萌1祁向争2,周 月1(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1617;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301617)ʌ摘要ɔ 八髎穴是临床常用穴位,具有疏通气血㊁通络止痛的作用,在治疗便秘㊁腰痛等疾病中具有良好的疗效㊂该文介绍八髎穴临床应用验案两则,以丰富临床治疗思路㊂ʌ关键词ɔ 八髎穴;针刺;电针;拔罐;腰痛;便秘中图分类号:R 246 文献标识码:BD O I :10.19621/j .c n k i .11-3555/r .2023.1330101中国民间疗法2023年7月第31卷第13期医话医案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J u l.2023,V o l.31N o.13八髎穴,穴名首见于‘素问㊃骨空论“; 腰痛不可以转摇,急引阴卵,刺八髎与痛上,八髎在腰尻分间㊂八髎穴指上髎㊁次髎㊁中髎和下髎左右八穴,归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络肾,位于骶骨后部,依次对称分布在第1~4骶后孔中[1]㊂八髎穴通过多条经络联系下焦,任脉㊁督脉㊁冲脉循行过腰骶部,与肾经㊁膀胱经相交, 经脉所过,主治所及 ,可用于治疗下焦疾病㊂其解剖位置临近结直肠㊁肛门,可调节气机,促进肠道传导[2],发挥调理经气的作用㊂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互为表里,肾司开阖,开窍于二阴,膀胱气化功能正常有赖于肾的气化和固摄㊂针刺八髎穴可调节肾气化功能,促进膀胱正常贮存和排泄尿液,促进膀胱尿道括约肌功能恢复[3-4]㊂‘备急千金要方“载: 大小便不解,灸八髎㊂ ‘针经摘英集“曰: 凡腰痛刺之不已者,刺八髎穴而愈㊂ ‘针灸大成“载: 次髎主小便赤淋,中下髎主小便不利㊂ ‘类经㊃图翼“指出: 上髎,主治妇人阴中痒痛,赤白带下㊂ 由此可见,八髎穴可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㊁腰骶椎疾病㊁泌尿生殖系统疾病㊁妇科疾病等㊂本文对八髎穴临床应用验案两则进行探析㊂1便秘患者,女,62岁㊂2020年9月初诊㊂患者于两个月前出现便秘症状,平素口服麻仁润肠丸辅助排便,效果不佳㊂刻下症:排便费力,便溏,2~3d一行,用力排便后则汗出,时发腹胀,肢倦乏力,纳差,寐差,舌淡暗,苔白,脉细弱㊂查大便常规+潜血(-)㊂立位腹平片X线检查示:结肠积便㊂电子肠镜示:未见异常㊂西医诊断为功能性便秘㊂中医诊断为便秘(气虚秘)㊂予针灸疗法对症治疗㊂针刺取穴:八髎穴+脾俞穴㊁胃俞穴㊁膈俞穴㊁支沟穴㊂针具准备完成后,患者取俯卧位,医者消毒双手,常规消毒皮肤,选取云龙牌0.40m mˑ40mm一次性针灸针于背部腧穴平刺,以患者有酸㊁麻㊁胀㊁重感为宜;于支沟穴处直刺,深度为20mm,适度提插捻转以促使得气;于上髎㊁次髎㊁中髎㊁下髎穴处直刺,深度20~30mm,适度提插捻转,以患者有酸㊁麻㊁胀㊁重或放射感为宜㊂以上穴位留针20m i n,同时在八髎穴配合电针治疗,同侧上髎㊁次髎为一组,中髎㊁下髎为一组,波形选择疏密波,时间20m i n,强度以患者可耐受且无疼痛为宜㊂后取直径为2c m㊁高约2c m 的艾炷,将其一端点燃,用镊子放入温灸盒中,并将其置于患者背部八髎穴,以患者感觉温热而无疼痛,皮肤有红晕而不起疱为度,灸20m i n后取下㊂以上治疗10次为1个疗程㊂治疗5次后,患者排便费力较前好转,腹胀减轻,夜寐差好转㊂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排便较前明显顺畅,1~2d一行,腹胀好转,纳可,夜寐可,嘱患者规律饮食,注意休息调养㊂按语:便秘为临床常见病,其发病率上升与快节奏生活㊁不良饮食结构㊁心理因素等密切相关[5]㊂便秘病因主要有饮食不节㊁情志失调㊁年老体虚㊁感受外邪,病位在大肠,又与肺㊁脾㊁肝㊁肾等脏腑相关,病机为大肠传导失司[6]㊂本案患者为老年女性,阳气虚弱,脾气不足,气虚使肠腑推动之力减弱,遂发便秘㊂针刺取八髎穴,体现了针刺选穴中局部选穴的原则㊂上髎㊁中髎㊁下髎穴均可治疗大小便不利[7],次髎穴还可补益下焦之气㊂脾俞㊁胃俞穴均可治疗胃肠疾患,膈俞穴为八会穴之血会,支沟穴为治疗便秘的经验效穴,可配穴治疗气虚所致的便秘㊂从西医学角度看,气虚秘属于因直肠推动力不足所致的功能性排便障碍[8],针刺治疗该病有良好的效果,如尹平等[9]采用 理焦通腑 针刺法治疗功能性便秘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改善㊂八髎穴解剖位置位于第1~4骶神经走行处,针刺可刺激骶神经,引起盆底肌节律性运动而调节排便反射[10-11]㊂电针疗法通过疏密波电流刺激,作用于骶神经,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排便功能㊂陈晓雪等[12]运用电针疗法治疗慢性传输型便秘,能调节脏腑之气,恢复大肠功能,从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㊂电针八髎穴可以刺激骶神经,增强直肠感觉功能,促进肠道蠕动和肌肉协同运动,从而使排便更加顺畅㊂研究显示,电针八髎穴能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便秘型)功能独立评定量表(F I M)评分,促进骶神经恢复,增加肛管收缩压,促进患者排便功能恢复[13]㊂‘备急千金要方“记载: 大小便不解,灸八髎㊂ 指出排便不畅时可艾灸八髎穴㊂ 血得热则行 ,通过艾灸的温热刺激,可以更好地发挥八髎穴疏通全身气血的功效,增强肠腑之气的推动作用,促进直肠蠕动,使大便顺畅排出㊂2腰痛患者,女,55岁,2020年10月初诊㊂患者半年前受寒后出现腰痛,自觉腰部及腰部以下寒凉,曾就诊于社区医院,给予中药内服治疗,症状好转后又反复出201中国民间疗法2023年7月第31卷第13期医话医案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J u l .2023,V o l .31N o .13现㊂辅助检查:腰椎X 线检查示腰椎退行性变㊂刻下症:腰部隐痛,喜温喜按,遇劳或遇寒加重,活动尚可,肢冷畏寒,寐差,凌晨3时常易醒,醒后难以入睡,舌淡,苔白,脉沉细㊂西医诊断为慢性腰痛㊂中医诊断为腰痛病(肾阳虚证)㊂给予针灸疗法对症治疗㊂针刺取穴:八髎穴+秩边穴㊁环跳穴㊁肾俞穴㊁大肠俞穴㊁百会穴㊂患者取俯卧位,医者双手消毒,常规消毒穴位处皮肤,取0.40mmˑ75mm 云龙牌一次性针灸针,于秩边穴直刺,深度35~45mm ;于环跳穴处直刺,深度60~70mm ,得气后均予以提插补法;其余穴位取0.40mmˑ40mm 针灸针针刺,于肾俞㊁大肠俞穴处直刺,以患者自觉酸㊁麻㊁胀㊁重及放射感为度;于百会穴处平刺,深度10~13mm ;于八髎穴处直刺,深度20~30mm ,得气后予以捻转补法及小幅度㊁慢频率重插轻提㊂以上穴位留针20m i n ,同时电针加艾灸八髎穴㊂电针时同侧上髎㊁次髎为一组,中髎㊁下髎为一组,波形选择疏密波,时间20m i n ,电针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且无疼痛为宜㊂后将准备好的艾灸盒置于八髎穴处,以患者感觉温热而无疼痛,皮肤红晕而不起疱为度,灸20m i n 后取下㊂在此治疗基础上辅助应用拔罐疗法,间隔一次使用㊂取中等大小的玻璃罐具,拔罐前检查罐具完好无破损,后用止血钳夹住酒精棉球,将其点燃后快速置于罐具中部1~2s 后迅速撤出,将罐迅速扣在吸拔部位,吸附力以患者能忍受而无明显痛感㊁不起疱为度,注意不要烫伤患者皮肤㊂选取脾俞㊁肾俞㊁大肠俞穴进行留罐,时间10m i n ㊂以上治疗10次为1个疗程㊂治疗3次后,患者腰部冷痛及肢冷畏寒症状缓解,睡眠较前明显改善,其余症状均有改善㊂治疗5次后,患者自觉腰部冷痛较前明显减轻,失眠症状基本好转,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基本恢复㊂嘱患者注意避风寒,作息规律,调畅情志㊂按语:慢性腰痛多见于下腰痛,发病原因与脊柱㊁软组织㊁内脏㊁血管㊁神经及心理精神病变相关[14]㊂中医理论认为,腰痛的发生与外邪侵袭㊁内伤㊁跌仆闪挫相关,病机为脏气虚衰㊁筋脉痹阻㊁腰府失养[15]㊂本案患者为中年女性,肾阳亏虚,且寒邪入侵,损伤肾阳,阻滞气血经脉,遂发腰痛㊂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㊁收引,寒邪入侵腰府,可阻滞腰府气机,且损伤阳气,阳气推动温煦失职,遂成腰痛㊂针刺取八髎㊁百会穴,体现了腧穴的近治作用㊂八髎穴均可治疗腰骶痛,具有疏经通络之功[7]㊂ 腰为肾之府 ,取肾俞穴以补肾气㊁强腰脊;大肠俞属近部选穴,取其理气活血㊁疏通经脉之功㊂秩边穴疏经活络㊁强健腰膝,环跳穴益气壮阳㊁强健腰膝,百会穴安神定志㊁疏通头部气血㊂拔罐疗法具有疏通经络㊁调理气血㊁温通经脉的功效,可助机体排出寒气,缓解腰痛症状㊂艾绒气味芳香走窜,燃烧后给穴位以温热刺激,起到温补肾阳㊁通经活络的作用,从而帮助缓解腰痛㊂‘素问㊃骨空论“记载针刺八髎穴可治疗腰痛㊂‘针灸甲乙经“记载: 腰痛怏怏不可以俯仰,腰以下至足不仁,入脊,腰背寒,次髎主之㊂ 明㊃杨继洲提出 八髎总治腰痛 的观点[16]㊂研究表明,电针刺激能抑制疼痛模型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中枢敏化,降低脊髓背角中P 物质㊁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表达,阻止伤害性刺激向中枢传导,从而缓解疼痛症状[17]㊂3 小结八髎穴位于腰骶部,在人体的中部,具有沟通上下㊁协调经络气血的作用,这与中焦的作用类似㊂针刺加电针㊁艾灸八髎穴在治疗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㊁腰痛等腰骶椎疾病方面有较好的疗效㊂此外,八髎穴还能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疾病㊁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促进肛门直肠疾病及脊髓损伤术后恢复,且能辅助治疗相关症状,应当在临床中重视对八髎穴的应用及相关治疗经验进行进一步总结㊂参考文献[1]黄梅,王峰,严晶,等. 八髎穴 文献考证及临床应用[J ].中医药导报,2016,22(13):72-75.[2]凌志维.深刺八髎穴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评价[D ].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20.[3]颜传竹.八髎穴的古今应用规律研究[D ].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7.[4]赵丽琴.电针足运感区㊁八髎穴治疗脑梗死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J ].中国民间疗法,2022,30(4):60-62.[5]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等.慢性便秘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0,19(12):1100-1107.[6]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496-497.[7]梁繁荣,王华.针灸学[M ].4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301中国民间疗法2023年7月第31卷第13期医话医案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J u l .2023,V o l .31N o .13社,2016:66.[8]张坚明,任盛静,丁佳妮,等.针刺联合生物反馈治疗不协调性排便型功能性排便障碍临床观察[J ].河北中医,2020,42(2):270-274.[9]尹平,高宁阳,郑慧敏,等. 理焦通腑 针刺法治疗功能性便秘随机对照研究[J ].上海针灸杂志,2019,38(12):1320-1325.[10]邬光福,王伟明.八髎穴主治规律临床文献研究[J ].中国针灸,2019,39(1):96-102.[11]陈明凤,江瑜.电针八髎穴治疗混合痔术后肛门坠胀验案1则[J ].中国民间疗法,2021,29(6):106-107.[12]陈晓雪,隋楠.电针八髎穴治疗慢传输型便秘30例[J ].中医外治杂志,2019,28(6):38-39.[13]陈雄杰,来明,胡静,等.电针八髎穴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便秘型)患者大便功能的影响[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0,36(11):1468-1470.[14]李亨,郑军.慢性下腰痛临床病因学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2016,12(20):49-51.[15]王桂彬,荆琳,潘丽,等.中医治疗腰痛经验[J ].中医学报,2021,36(10):2059-2062.[16]焦欣,籍冬冬,汤啟欢,等.浅溯八髎之源[J /C D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2):207-208.[17]眭兰,张晓霞.电针八髎穴治疗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41(8):707-710.(收稿日期:2022-03-27)通信作者:马骏,E -m a i l :d a f f o d i l s 2021@163.c o m第一作者:肖蝶,E -m a i l :974147569@q q.c o m 刮痧治疗皮下脂肪瘤1例肖 蝶马 骏(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武汉430060)ʌ摘要ɔ 皮下脂肪瘤属于中医 肉瘤 气瘤 痰核 等范畴㊂该文介绍以手阳明大肠经经络刮痧配合局部穴位刮痧治疗皮下脂肪瘤1例,分析皮下脂肪瘤的中西医病因病机㊁临床治疗现状,为皮下脂肪瘤的治疗㊁刮痧疗法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㊂ʌ关键词ɔ 皮下脂肪瘤;肉瘤;刮痧;病例报告中图分类号:R 275.9 文献标识码:BD O I :10.19621/j .c n k i .11-3555/r .2023.1331皮下脂肪瘤是一种由成熟脂肪细胞组成的皮肤良性软组织肿瘤,好发于肌肉脂肪丰厚的皮下位置,尤以背部㊁上肢㊁大腿多见[1]㊂多数脂肪瘤仅表现为局部肿块,并不会导致功能问题,很多患者为了解除外观影响而决定手术切除皮下脂肪瘤,当然也有非手术方法,如吸脂术[2]㊁溶脂剂的使用[3]和中药治疗[4]等㊂由于皮下脂肪瘤具有多发性㊁易复发的特点,以及治疗上具有费用高㊁留有瘢痕的缺点,目前的治疗方法尚不能被大多数患者接受㊂刮痧具有操作简便㊁费用低廉㊁安全无害等优点㊂本文介绍刮痧疗法治疗双上肢多发性皮下脂肪瘤1例㊂1 病例资料患者,女,54岁,2021年6月29日初诊㊂主诉:双上肢多发皮下肿块10余年,加重1年㊂现病史:患者于10年前发现双上肢多发皮下小肿块,按压可明显察觉其与正常组织的分界,质地较软,无压痛,西医诊断为脂肪瘤,未予以特殊处理㊂1年来患者自觉肿块进行性增多㊁增大,西医建议行局部脂肪瘤块切除术,因手术瘢痕影响美观且肿块较多,患者拒绝手术,后求助于中医㊂刻下症:患者双上肢多发性皮下肿块数十个,肉眼可见十余个,大者如鸡子黄,明显突出于皮肤表面,质软;肉眼不可见而皮下触诊触及者累累连串,黄豆大小至蚕豆大小不等,质硬㊂患者平素体胖懒动,肩颈部常有不适,饮食可,大便可,小便色黄,舌侧后部位异物感明显,舌下络脉青紫肿大,舌暗苔黄腻,唇色青,脉弦㊂西医诊断:多发性皮下脂肪瘤㊂中医诊断:肉瘤;气郁痰凝证㊂病机:气机郁滞,痰凝血瘀㊂治则:行气活血,化瘀消痰㊂经络诊察:笔者触诊发现肿块多位于双上肢外侧上方,尤以上臂为主,手阳明大肠经经脉循行处㊂处方:手阳明大肠经(双侧)㊁肩井穴(双侧)㊁血海穴(双侧)㊁丰隆穴(双侧)㊁太冲穴(双侧)刮痧治疗㊂施术方法:先用润肤油涂抹于手阳明大肠经循行沿线,然后以刮痧板自上而下进行逆经循经刮拭㊁按穴位分段刮拭;再用润肤油涂抹于肩井㊁血海㊁丰隆㊁太冲穴局部,范围3~5c m ,循经刮拭,至穴位处给予重刺激,以出痧或皮肤红晕为度㊂治疗效果:手阳明大肠经沿线施术部位随即出现紫红色痧点,肿块位置偏深,出现条索样㊁结节样紫红色痧点;肩井㊁血海㊁丰隆处出现鲜红色痧点,太冲未出现痧点㊂施术期间患者诉有可承受性疼痛,未诉其他不适㊂嘱患者注意保暖;4h 内401 中国民间疗法2023年7月第31卷第13期。

【八髎的简便找法】

【八髎的简便找法】

【八髎的简便找法】八髎穴是一个协助预防身体下身病症的保健养生穴,特别是在对腰部病症有好的治疗效果,那麼八髎的精确部位在哪儿呢?八髎的精确部位八髎穴在骶区,直对骶后孔内。

简单选穴:无名指尖按在小肠俞与后正中心线以前,小拇指按在尾椎骨上边小黄豆小圆骨凸起(骶角)的上边,中拇指与右手无名指等间距分离按放,各手指尖放眼望去:无名指尖为上髎,中手指尖为次髎,右手无名指尖为中髎,小手指尖为下髎,上下共8个点,统称八髎穴,常互相配合,协同运用。

八髎穴的养生保健的功效八髎穴所属足太阳光膀胱经,且居腰骶部,有补肾阳,壮元阳,强筋壮骨,健腰膝,调理月经止带,通利二便之功,是医治腰骶疼痛,及其泌尿系统病症的要穴,对男人女人健康保健有非常好的功效。

推拿八髎的益处上髎穴属膀胱经,坐落于骶部,内要下焦骨盆,可通调骨盆血气,具备强腰止疼,补肾填精之作用,可用以治疗肾虚提升性能力之腰骶疼痛,阳痿,二便不好‘本穴内要胞宫,可调式经止带,用以医治妇科各种各样疾病;膀胱经循下肢,故本穴可经络疏通治疗下肢痿痹。

次髎穴属膀胱经,坐落于骶部,内要下焦骨盆,可强腰补肾壮阳,调养下焦气轮,行驶骨盆之血气,是医治泌尿泌尿系统病症的要穴。

可用以医治肾精不足,肾气失养之腰骶疼痛,疝气,频繁遗精,该穴内要胞宫,可调养胞宫,通脉活血化瘀,理气止疼,以用以月经不调,经痛,子宫下垂,还可清除下焦湿热而用以医治赤分泌物下,小便不畅,尿床,其经络疏通功效,可寻行治疗下肢痿痹。

中髎穴属膀胱经,坐落于骶部,内要下焦骨盆,位近二阴,所以能通调二便,输通下焦气轮,用以医治小便不畅,便秘。

膀光与肾相表中,该穴可强腰补肾壮阳,用以医治腰骶疼痛。

下肢痿痹是循经医治功效,该穴内要胞宫,可调式经止带,清泻寒湿,以医治月经不调,赤分泌物下。

下髎穴属膀胱经,坐落于骶部,内要下焦骨盆,可强腰补肾壮阳,用以医治腰骶疼痛,下肢痿痹,本穴的经气可直通胞宫,具备调理月经止带的功效,用以医治月经不调,经痛清稀,穴近二阴,可通调肠腑,通利二便,用以医治小便不畅,小腹痛,疝气,肠鸣泄泻,便秘等。

八髎穴对人体的重要作用及保健方法

八髎穴对人体的重要作用及保健方法

八髎穴对人体的重要作用及保健方法髎穴属足太阳膀胱经。

针刺镇痛机理:抑制疼痛神经信号,通过神经介质发挥镇痛作用。

针刺八髎穴通过镇痛作用使腰背部的骶棘肌、腰大肌、髂腰肌等保护性肌紧张得以缓解。

八髎五行属水,擅长调节全身的水液,疏通气血。

凡是妇科病,都跟气血水液有关。

因而,八髎能通调所有的妇科病。

命门、肾俞、志室在腰部横向同一条线上。

搓八髎是治疗妇科男科之要穴。

口诀云:大趾连通肝脾经,疏肝健脾强腰身。

小趾归属膀胱经,泌尿疾病可医治。

第四趾节通胆经,便秘胁痛奉效奇。

中医有句:“脚为肾之根”,《儒门事亲》曰:“肾主两足”。

俗语云:“脚为树根身为干,泉水滋润树茂盛”。

通过这种方法治腰疼效果极好。

我是用手背来回上下揉搓,抹点橄榄油,搓的面积尽量扩大到整个后腰部,从命门、肾俞、志室开始,一直到八髎,甚至长强。

腰为肾之府,摩击肾府,又名“擦精门”。

命门、肾俞、志室此三穴为肾精和元气聚集之地,按摩搓揉此处,可以补充元气,滋养肾精。

从而令女人身体强壮,气血充足。

命门五行属火,女人要想身体好,永远不显老,就需要命门之火不停燃烧,使肾水保持温暖畅通。

肾俞是肾的直接代言人,跟肾一样,五行也属水。

另外,凡是妇科病、肾系统疾病,在肾俞处都有压痛点。

志室是藏肾精的宫殿,五行属土。

肾水没有土的藏纳,便会泛滥成灾,女人身体的毛病也会一发不可收拾。

当你揉搓一段时间后,会发现热力从后腰部源源不断地往腹部的神阙和关元渗透。

我在上个月的时候,只要运动十来分钟身上就会发热,现在天气变冷,发热的时间要长一些,每天做个一两次可以驱寒保暖。

最好的按摩时间:按照中医子午流注的时间推算,酉时17:00——19:00时是肾经气血流注和开穴时辰,此时推拿效果最好。

根据子午流注推拿可提高推拿之临床疗效。

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

肾经负责协调阴阳两种基础生命能量,和心、肝、脾、肺四脏的联系都很密切。

腰间盘突出症其主要临床表现就是腰腿痛且以腿痛为主。

现代医学对诊断明确均以手术治疗为主,然而大多数患者又难以接受,而求治于中医治疗。

《字里藏医》之——髎

《字里藏医》之——髎

《字里藏医》之——髎古人把骨头的接缝称为髎,发音同料。

俗语: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

骨头之间有的靠筋(肌腱)连接固定,有的则是骨与骨之间呈半愈合状态,如同磨砖对缝。

不管怎么都会留下空窍或缝隙,为气、血、神经出入提供方便。

既然是接缝或空隙,那就属于结合部相对脆弱,所以髎也是邪气和异物容易积聚的地方。

人体最大的几个髎在骶骨,一共有八个,中医称为八髎。

腰椎以下五块骶椎融合在一起,形成一整块骶骨。

五块骶骨之间留出四对骶空,向盆腔一面有四对小孔叫骶前孔,向后开放的四对叫骶后孔。

中间脊髓孔内有神经走行,这些神经纤维束分别从这些间隙(骶前孔和骶后孔)中发出,支配外周,控制影响盆腔泌尿生殖系统。

中医把八个骶后孔称为八髎,统属足太阳膀胱经,针刺艾灸按摩这几个穴位,向外通过经络和神经传导,能解除腰骶大腿和臀部的疼痛、麻木、冰凉、烧灼等不适的感觉,对中可以影响督脉、膀胱经和脊髓,改善脊髓大脑功能,改善脊柱两侧肌肉的紧张或松弛状态,对内能影响小腹各个器官,有效地改善人体泌尿、排泄和生殖系统的状态。

每个人的鼻头也叫鼻准,内部其实是由两片骨头拼接而成的。

自己用手食指按压一下自己的鼻头,能明显感觉到两片软骨,小孩子、年轻人鼻头偏硬,软骨间隙不明显。

岁数大了缝隙就变得大一些。

古代有段时间用这个方法检测童贞。

绝大多数人没学过解剖,但有些人吃过兔头或猪头,有的人啃过鸭头,吃北京烤鸭的时候,厨师会把鸭头纵切一劈两半,仔细观察一下,就能发现这两片软骨,以及软骨连带的鼻骨。

鼻骨是颅骨的延伸,但是鼻骨本身是由酥松的骨质和软骨构成,这种结构是为了方便渗出粘液也就是鼻涕。

中医认为髓为骨之液,正常分泌鼻涕,有助于保护湿润鼻腔粘膜,加湿过滤空气,擤鼻涕流鼻涕本身就是排出异物。

但是如果感染外邪出现炎症,就会分泌大量脓鼻涕。

或者对花粉螨虫过敏,连续喷嚏病流出大量清水鼻涕,这些都会导致阴精大量流失,伤及骨髓、大脑和肾。

所以中医称鼻窦炎流出大量脓鼻涕为脑漏,流失过多就会影响人的记忆力。

推拿八髎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推拿八髎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推拿八髎的作用和功能主治一、什么是推拿八髎推拿八髎是中医推拿中常用的一种手法,也被称为八髎手法。

它是根据中医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按摩手法,通过按摩和刺激人体穴位来调理身体的机能,促进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的目的。

二、推拿八髎的作用和功能推拿八髎手法具有多种作用和功能,下面将列举几个常见的主要作用和功能:1.活络通窍:推拿八髎通过按摩和刺激穴位,可以活络经络、通窍络,促使气血畅通。

这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提高气血的营养供应能力,从而缓解身体疼痛,增强免疫力。

2.调理气血:推拿八髎手法可以平衡气血运行,调理气血虚滞、气血不足等问题。

通过按摩提高气血的运行速度,增加气血的营养供应,达到调理身体亚健康状态的目的。

3.舒筋活络:推拿八髎手法在按摩和刺激穴位的过程中,可以舒筋活络、消除筋脉的疼痛和僵硬。

通过调理筋脉,改善身体的柔韧性和运动能力,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4.消除疲劳:推拿八髎手法可以刺激身体穴位,促进气血运行,消除体内的疲劳物质和代谢产物。

它具有明显的舒缓疲劳和增强体力的作用,帮助身体恢复活力。

5.调整内分泌:推拿八髎手法通过按摩穴位刺激神经系统,可以调整身体的内分泌系统。

这对于调节激素的分泌,改善内分泌失调导致的各种问题,如月经不调、失眠等,具有积极的疗效。

6.促进脏腑功能:推拿八髎手法可以按摩和刺激身体的特定穴位,促进脏腑器官的功能,调理脏腑失调导致的疾病。

它可以提高消化系统的功能,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消化不良等问题。

7.缓解疼痛:推拿八髎手法可以通过刺激穴位,刺激神经末梢,使疼痛信号得到迅速的抑制和缓解。

这对于各种疼痛症状的缓解,如头痛、肩颈痛、腰酸等,具有显著的效果。

8.促进睡眠:推拿八髎手法对于缓解压力和放松身心具有明显的作用,可以促进良好的睡眠。

通过按摩身体穴位,刺激神经系统,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睡眠效果。

三、推拿八髎的主治范围推拿八髎手法具有广泛的适应症,可以用于以下一些常见的疾病和健康问题的治疗和调理:•头痛、偏头痛•肩颈痛、背痛•腰酸背痛、坐骨神经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失眠、焦虑、抑郁•消化不良、胃炎、便秘•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需要注意的是,推拿八髎是一种辅助治疗手法,在使用之前应咨询专业的中医推拿师或医生的建议,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男性八髎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男性八髎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男性八髎的作用和功能主治1. 什么是男性八髎?男性八髎,又称为男性八髎丸,是一种中药制剂,它是由一系列草药经过配伍煎煮、浓缩、蒸馏等工艺制成的丸剂。

这种中药制剂主要用于治疗男性相关的疾病和健康问题。

2. 主要成份男性八髎的主要成份包括:•人参:具有提神醒脑、补气养血的作用;•鹿茸:有助于提高性功能,改善性欲不振的症状;•何首乌:可以养血补肝,帮助调节内分泌;•枸杞子:具有滋养肝肾、明目等功效;•黄精:有补中益气、滋阴养颜的作用;•巴戟天:有助于提高性功能,改善阳痿、早泄等症状;•丹参:具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等功效;•肉苁蓉:可以补肾壮阳,改善男性性功能衰退;•真菟片:有滋阴降火、益精补肾的作用。

3. 男性八髎的作用和功能主治3.1 增强性功能男性八髎具有补肾壮阳的作用,可以增强男性的性功能,改善性欲不振、阳痿等问题。

其药物成份中的鹿茸、巴戟天、肉苁蓉等草药被认为具有激活男性性腺组织的能力,对促进精液的生成和性欲的提升有显著的效果。

3.2 调节内分泌男性八髎中的人参、何首乌等草药具有调节内分泌的作用。

内分泌的平衡对于男性的身体健康和性功能发育非常重要,而不平衡的内分泌水平常常导致性欲减退、精子质量下降等问题。

男性八髎的服用可以帮助调整内分泌水平,维护健康。

3.3 改善精子质量男性八髎中的枸杞子、黄精等草药被认为具有滋养肝肾、明目等功效。

这些草药的作用可以帮助改善精子质量,提高精子的数量和质量,从而增加受孕的机会。

3.4 提高免疫力男性八髎中的丹参具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等功效。

这对男性的免疫力增强非常有帮助。

丹参通过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提高免疫细胞的活性,从而增强免疫力。

3.5 改善疲劳和精神状态男性八髎中的人参、何首乌等草药被认为具有提神醒脑、补气养血的作用。

这些草药可以改善疲劳和精神状态,增加精力和耐力。

4. 如何使用男性八髎男性八髎一般为丸剂,口服。

一般建议每次服用2~3粒,每日2次。

八髎的定位方法

八髎的定位方法

八髎的定位方法
一、八髎的概述
八髎,又称八髂,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重要穴位区域,位于腰部两侧,髂前上棘至骶骨尖端的弧形连线的中点。

它归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具有调节生殖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等功效。

八髎穴位的正确按摩可以缓解腰痛、腰酸等症状,对于生殖系统疾病、尿频、便秘等疾病也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二、八髎的定位方法
1.骨盆定位法:站立或仰卧,以髂前上棘与骶骨尖端的连线为横坐标,以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上缘的连线为纵坐标,交叉点即为八髎穴位。

2.手指触摸法:仰卧,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沿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上缘的连线向下触摸,找到凹陷处,即为八髎穴位。

3.图像识别法:可用X光片或CT扫描图像,通过观察骨盆部位的解剖结构,找到八髎穴位的位置。

三、八髎穴位的按摩技巧
1.按摩手法:用拇指、食指、中指指腹按压八髎穴位,力度适中,以感到酸胀为宜。

每次按摩1-2分钟,每日早晚各一次。

2.按摩顺序:先按摩一侧八髎,再按摩另一侧。

按摩时,可以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交替进行。

四、八髎在日常保健中的应用
1.缓解腰痛、腰酸:长时间站立、久坐或腰部劳累时,可以按摩八髎穴位,缓解腰部不适。

2.防治生殖系统疾病:按摩八髎穴位对女性月经不规律、痛经、更年期综合症等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对男性前列腺疾病、阳痿、早泄等也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改善消化系统:按摩八髎穴位可缓解便秘、腹泻、胃痛等消化系统症状。

五、总结
八髎穴位是中医经络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正确的定位方法和按摩技巧,可以起到缓解腰痛、腰酸,防治生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作用。

女性八髎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女性八髎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女性八髎的作用和功能主治简介女性八髎,是一种基于中医草药配方的保健品,用于调理女性生理健康和解决一些妇科问题。

它是由多种中草药经过混合配制而成,具有多种作用和功能主治。

本文将详细介绍女性八髎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1. 调理月经女性八髎可以调理月经,帮助女性维持正常的月经周期。

以下是它的主要作用:•调节月经周期:女性八髎可以帮助调节月经周期,使月经更加规律,减轻月经不调的症状。

•缓解痛经:女性八髎可以缓解痛经的症状,减轻腹部疼痛和不适感。

•改善月经质量:女性八髎可以提高月经的质量,使月经颜色正常,并减少异常出血。

2. 缓解更年期症状女性八髎也可以缓解更年期症状,帮助女性度过更年期的困扰。

以下是它的主要作用:•缓解潮热和出汗:女性八髎可以减少更年期女性的潮热和多汗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缓解情绪波动:女性八髎可以缓解更年期女性的情绪波动,减轻焦虑、抑郁等不适情绪。

•改善睡眠质量:女性八髎可以改善更年期女性的睡眠质量,减少失眠和易醒的现象。

3. 改善妇科问题女性八髎还可以用于改善一些常见的妇科问题,以下是它的主要作用:•缓解炎症:女性八髎具有抗炎的作用,可以减轻妇科炎症引起的不适症状。

•清除湿毒:女性八髎可以清除体内的湿毒,改善湿疹、阴道炎等问题。

•改善子宫肌瘤:女性八髎可以缓解子宫肌瘤的症状,减轻月经疼痛和不适感。

4. 增强免疫力女性八髎还可以增强女性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力,预防身体各种疾病。

以下是它的主要作用:•增加抗氧化能力:女性八髎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减少自由基的损害,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提升免疫功能:女性八髎可以提升免疫功能,增强身体对抗病毒和细菌的能力。

•预防疾病:女性八髎可以增强女性的免疫力,预防感冒、流感等疾病的发生。

5. 改善皮肤问题女性八髎还可以改善女性的皮肤问题,使皮肤更加健康和美丽。

以下是它的主要作用:•抗衰老:女性八髎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抗衰老作用,可以减少皱纹和细纹的出现,保持皮肤年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髎诊断:
八髎是女性妇科的反应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

卵巢是根部,子宫是杆,胸部是叶子,脸为花朵。

解决女性根、本、性的问题。

培“本”固元调脾胃:
脾土不好——(血虚),
根不濡养——(血不养巢),
枝叶不茂——(胸不挺拔),
花不娇艳——(脸上长斑)。

“根”不好,——难享“性”福生活,
开枝散叶有阻碍——(不孕不育),
叶蔫发黄——(胸部下垂),
花开不艳——(肤色晦暗无光)。

看:颜色
色素深(黑),宫寒。

有鸡皮----寒。

(内寒不散,虚火直上头面。


臀部周围八髎穴有痘、红疹——湿热下注,有炎症。

(宫颈糜烂,伴口腔溃疡。

)腰骶凹进去——有宫寒,子宫肌瘤。

八髎处有突起,像海绵体——盆腔炎。

骶尾部干躁、黑且有发裂纹路——阴道干涩
男性:突起——前列腺炎。

凹进去——寒,阳痿、性功能障碍。

摸:触感
1、毛孔粗,干(鸡皮)——月经量少,雌性激素不平衡。

2、温度——凉。

摸起来八髎明显比其他地方凉。

(宫寒)
3、腰骶——上热(炎症)下寒(宫寒)。

推:反射点定位:
1、腰俞到命门每一寸为一个反射点(阴道、宫颈,子宫,盆腔。

)
阴道处有竖纹:——阴道干涩,爱液不够夫妻生活不和谐,(属于血不养巢,卵巢功能激素水平低下,妇科问题容易频发。

)红点——阴道炎,黑点——有阴毒(用药太多,阴道免疫系统下降)
宫颈处:——推起来有大颗粒,可能有宫颈纳氏囊肿。

(结合面诊观看)
子宫处:——有气节、子宫有淤血或内膜增厚,凹进去——有宫寒,子宫肌瘤。

盆腔处:——像海绵体有结节、盆腔炎。

2、双边腰俞到腰眼(附件、输卵管)有结节、黑痣或斑块,有炎症或堵塞,或有卵
巢囊肿。

结节处加强推通,边做边跟客人沟通你手推到的地方,边做边提示。

问:询问顾客平时有何反应
输卵管处有结节——左边输卵管有结节的,提示腹腔右侧疑似附件炎,对侧提示。

经前一星期有腹股沟坠胀痛、白带增多色黄有异味——提示慢性盆腔炎、输卵管炎。

经期有腹部坠胀痛——寒凝血瘀、有血块(宫寒)子宫内膜炎、宫颈炎等。

如何治疗:
宫寒——寒凝血瘀、月经有血块、子宫肌瘤——配合永康的藏香柏木卧熏和坐熏,以及五柱梅花灸来治疗,可以达到温宫散寒,活血化瘀,驱寒祛湿功效。

以及口服三
七花茶活血化瘀。

以及永康皇室养生套盒女性三春调经型的套盒调理月经。

血不养巢——阴道干涩、激素水平低下——配合永康内调产品滋阴膏、养身膏及三七花茶来培本固元、滋阴补肾、濡养肝木达到舒肝理气的作用。

还可以配合永康皇室养生套盒女性三春魅力型套盒调理内分泌。

湿热下注——妇科有炎症(用药太多,阴道免疫系统下降)——配合永康内调膏滋产品提高免疫力,还可以配合永康皇室养生套盒循环疏导套盒、女性三春调理套盒、疏通全身水渠达到排水祛湿的功效。

还可以内用博得维尔系列香阁清悠排阴毒,提高下焦根部(阴道)的免疫力。

人中形态与疾病
1、健康人的人中是整齐的,位置正中,人中沟清晰匀称,颜色黄里透红。

2、如果人中狭长、沟道窄细;或中细下宽、人中短缩、颜色灰暗,一般心脏都不会太
好,易发作心绞痛。

3、人中颜色发红,尤其靠近嘴唇处发红,显示热邪侵入,体内有瘀血。

4、人中颜色发黄,表明脾胃虚弱,如呈土黄,则脾胃虚寒,可能有慢性病。

5、人中沟肌肉松弛,则表明脾肾虚弱,气血不足。

6、人中色青,则内里有寒湿,女同志可能痛经,男同志可能睾丸有问题。

7、人中颜色时青时黑,表明肝肾可能有病。

8、人中颜色暗绿,可能有胆囊炎、胆绞痛。

9、人中颜色淡白,可能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10、人中颜色发黑(此黑与肤色黑不同),说明寒症重,可能有生殖泌尿系统疾病。

正常人的人中整齐端直,略呈上窄下宽的梯形,沟道深浅适中,沟缘清晰均匀,对称。

通过观察人中的颜色、形态可提示某些内科疾病。

人中下段近唇际呈淡紫色,人中沟短缩,常见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人中色淡白,多见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人中呈上下宽而中间窄的人,且色晦滞,多属隐性冠心病,如心绞痛发作,人中紫晦而缩短;人中时青时黑,多系肝肾病;人中颤动为中风征象;人中呈暗绿色,可见严重胆囊炎、胆结石、胆绞痛者;人中白光白,冷汗不断,多见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咯血者;人中显示土黄色的,多为脾胃虚寒;人中疔为胃火上炎。

人中是我们比较熟悉的穴位,发生紧急情况时能用来急救。

人中上面是鼻子,鼻子能够呼吸天气,人中下面是嘴,嘴可以饮食地上的水谷。

天在上、地在下,人正好居于天地之中,所以鼻子和嘴中间这个部位叫做人中。

1.人中短浅型人中特短,沟道扁平,沟缘仍显或隐约可见,一般提示女子的子宫小(常为幼稚型子宫),发育差,多无内膜增生,宫颈短;男子的睾丸先天发育不良,或阴茎短小。

此型人性欲较低,多有不育症。

女性可有月经初潮迟,经量少;男子阳痿遗精,精液检查,精子成活率往往低于50% ,精子计数亦偏少。

2.人中浅坦型沟道浅而平坦,沟缘不显(宽狭均有)。

浅而窄的提示后天性子宫萎缩、质硬、活动较差,常表现经期紊乱,经量逐渐减少而致闭经;浅而宽的提示后天性子宫发育不良,或生殖机能低下,或子宫萎缩(多见老年妇女)。

3.人中狭长型沟道狭窄细小,沟缘显著.或中段尤细,上下稍宽。

提示宫体狭长,宫颈细窄。

男性可见包皮过紧或过长;女性多出现痛经。

临床所见,人中长度大于中指同身寸者,常见子宫下垂,沟深者常为子宫后位,浅者多为前倾,宽阔者为有子宫肌瘤。

4.倒梨型人中上端宽,下端窄,似倒梨型,提示子宫前位或前屈,常有经行胀痛。

5.双人中型沟道中间有凸起纵线、条索或结节,位置不定。

提示可能为双子宫、双阴道横隔。

6.人中隆起型沟道中有位置及形态不定的增生物,甚至引起沟形改变。

提示情况较复杂,一般为宫颈糜烂;一侧增生或变形,则多有一侧腹痛或压痛或腰瘦以及月经不调等症。

妇科检查多有附件炎或增厚、子宫肿瘤、息肉、囊肿等。

7.人中起疹型沟道内可见散在疱疹或红点,提示女性有宫颈糜烂、附件炎、子宫癌;男性则可见前列腺炎、精索炎等。

8.人中有瘀斑型沟道内可见晦暗的瘀斑,提示子宫内膜结核、附睾结核、精索静脉曲张等。

9.人中偏斜型沟道或一侧沟缘向左或右偏斜(除外先天性、损伤性及神经鼻唇沟变形),提示宫体偏右或偏左(人中偏斜方向与子宫偏斜方向相反)。

10.人中凹陷型沟道边缘可见凹陷圆窝,略呈鞍形。

提示骨盆异常或狭窄,易发生难产。

11.人中八字型上端甚窄,下端宽,呈八字型,提示子宫后倾,常表现经行腰疫,严重者可影响受孕,多见于矮胖之人。

12.人中交叉型为多种异形人中复合出现,提示其表现与上述各型相同,同时可见多种人中形态所示疾病。

人中形态的变异有的是先天的,如八字型、短浅型、双人中,有的是后天继发的,如沟道隆起型、起疹型。

说明由于胎产经带或其它疾病导致妇女生殖系统的生理、病理改变,以及男性病症,均可引起人中形态的变异。

由以上论述可见,观察人中形态变化对妇科疾患、男性病症确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