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是一项审美实践活动
幼儿园音乐欣赏教研计划(3篇)

第1篇一、教研背景音乐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幼儿园音乐教育的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本园特制定音乐欣赏教研计划。
二、教研目标1. 提高教师对音乐欣赏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明确音乐欣赏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2. 提升教师音乐欣赏教学能力,掌握音乐欣赏教学方法,提高音乐欣赏教学效果。
3. 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激发幼儿的音乐创造力。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音乐欣赏教育水平。
三、教研内容1. 音乐欣赏教育理念与方法2. 音乐欣赏教材分析与解读3. 音乐欣赏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4. 音乐欣赏评价与反思5. 音乐欣赏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四、教研时间安排1. 第一阶段(1-2个月):理论学习与研讨- 邀请专家进行音乐欣赏教育专题讲座,提升教师理论素养。
- 组织教师学习国内外优秀音乐欣赏教育案例,进行研讨交流。
2. 第二阶段(3-4个月):实践探索与反思- 教师根据所学理论,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设计音乐欣赏教学活动。
- 组织教师进行音乐欣赏教学观摩,分享经验,互相学习。
- 邀请专家对音乐欣赏教学活动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3. 第三阶段(5-6个月):总结与提升- 教师总结音乐欣赏教学经验,撰写教学反思。
- 组织音乐欣赏教学成果展示,分享优秀教学案例。
- 邀请专家对音乐欣赏教育进行总结性评价,提出发展方向。
五、教研实施步骤1. 确定教研主题,明确教研目标。
2. 制定教研计划,包括时间安排、内容安排、人员安排等。
3. 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提升教师音乐欣赏教育素养。
4. 设计音乐欣赏教学活动,组织教师进行实践探索。
5. 邀请专家进行指导,组织教师进行研讨交流。
6. 教师总结经验,撰写教学反思,提高音乐欣赏教学水平。
7. 展示教学成果,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六、教研保障措施1. 领导重视,为教研活动提供有力保障。
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游戏教学的实践研究

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游戏教学的实践研究中文摘要音乐欣赏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之间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游戏是指发生在一定情境之中,外部有可看察的行为表现,内部有特定的心理体验的幼儿主动自愿、自主自由的活动。
游戏化是如今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教学越来越游戏化,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能更好的让每一个幼儿参与的教学活动中。
本文以崇明区某幼儿园大班幼儿为研究对象,通过在某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活动中加入游戏化教学来提升幼儿的音乐欣赏认知水平,总结实验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并进一步作出教学总结与建议。
从幼儿园音乐欣赏教育的现状来看,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游戏化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音乐欣赏活动;游戏化;大班幼儿AbstractMusic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usic education, which is highly abstracted between presentation and presentation content. Game is to point to in a certain context, the outside of have to look at behavior, internal have a specific psychological experience of voluntary children'sactive and free independent activity. Game is now in kindergarten teaching music appreciation activities more and more gaming, let children play in the play high school,learn, better let each child to participate in teaching activity. This paper, taking a kindergarten taipans children chongming are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tojoin the game in a kindergarten of large music appreciation activities teaching to improve children's music appreciation cognitive level, summarizes the advantagesand disadvantages that exist in the experiment, and then gives a further summary and teaching advice. From music in kindergarten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ducation, it is essential that music of kindergarten is appreciated.Keywords: music appreciation activity; The game; Army of young children目录中文摘要 IAbstract II1绪论11.1问题的提出11.2概念界定21.2.1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21.2.2游戏21.2.3幼儿园音乐教学游戏化32文献综述42.1研究背景42.2国外相关研究42.3国内相关研究53研究对象与方法63.1研究对象63.2研究方法63.2.1文献分析法63.2.2实验法63.2.3观察比较法73.3研究过程74研究结果与分析104.1游戏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参与度及注意力集中情况分析10 4.1.1对照组的参与度与注意力集中情况104.1.2实验组的实验过程104.1.3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参与度和注意力情况的结果分析114.1.4前后测的结果分析124.2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观察结果分析135结论155.1研究结论155.1.1幼儿音乐欣赏活动游戏化教学中提升幼儿的音乐欣赏水平和丰富幼儿对音乐的认知水平155.1.2幼儿音乐欣赏活动游戏化教学能有效加强幼儿的参与度与注意力155.2研究建议155.2.1幼儿园音乐教学模式更新,加入游戏化教学155.3研究反思16参考文献17附录191绪论1.1问题的提出音乐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是用组织音构成的听觉意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与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艺术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门类。
《音乐鉴赏》课心得体会

《音乐鉴赏》课心得体会《音乐鉴赏》课心得体会第一篇:《音乐鉴赏》课心得体会通过本学期对音乐鉴赏课的学习,我对音乐的思想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从前,我只是喜欢聆听音乐,享受音乐给心灵带来的那份惬意和舒心。
现在,我认识到,音乐它是一个有灵魂的东西。
它不仅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同时又是生活的真实反映。
一个学期下来,我不仅聆听了各种各样的音乐,有古典派的,浪漫主义派的,遍及世界各地,也学到了不少音乐知识和一些伟大音乐家的成功事迹。
第一堂课,老师给我们听的是中国传统的古典音乐——《梁祝》。
这是一首值得让人细细品味的优秀名曲。
它源自于一个古老而优美动人的民间传说:讲述了一对青年男女因无法与封建礼教的婚姻约束作抗争,最终化为两只蝴蝶的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整首曲子富有丰富的创作灵感,时而欢快,时而悲愤,时而舒缓,时而激昂。
从旋律风格的变化中可以领悟到,剧情也是一起一伏地在变化。
悠扬的笛声中,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一对青年男女在花间嬉戏的场景;悲凉的曲声中,我们也能感受到祝英台因梁山伯的离去而万分悲伤。
曲子的最后一段也表现出一丝欣喜的韵味,那是两人双双化蝶后所表现出来的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渴望。
终究,还是一个完美的结局。
在欣赏之余,老师也带领同学们一起哼唱这首千古绝唱——《梁祝》,这让我们对它的理解更深了一分。
除了《梁祝》,我们我们也欣赏了其他的古典音乐,有铿锵有力、催人奋进的《十面埋伏》,也有别具情调、另有风情的《春江花月夜》,还有欢快悠扬、舒缓惬意的《高山流水》。
我们更是被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深厚情谊所感动。
在聆听中国当代著名音乐家唐建平的《圣火2008》之时,思绪将我们拉回到那极不平凡的一年——2008。
雪灾、地震,这些给中国带来无比剧痛的灾难深深地印在中国人民的脑海里。
然而,面对这些困难,中国人民并没有屈服。
相反,我们凭着顽强拼搏的精神战胜了这些困难,挽救了众多生命。
《圣火2008》表现的正是中国人民这种百折不挠、英勇奋斗的大无畏精神。
音乐鉴赏的心得体会6篇

音乐鉴赏的心得体会6篇有了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实践中的思考和总结,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实践中总结的宝贵经验,为我们规划未来的路程提供了重要参考,网作者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音乐鉴赏的心得体会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音乐鉴赏的心得体会篇1每天我们都会听到各种各样的音乐,或喜或悲,或激扬或低沉,我们感受着音乐的种种,然而很多人都把音乐仅仅当做歌来听,而并不懂得音乐的内涵、魅力、作用。
音乐不仅是简单的几首歌,几个曲子,它有着深刻的意蕴,它包含了很多知识。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普普通通的音乐但却能起着巨大的作用,让我们变得更加睿智,更加敏锐。
首先,音乐能开发一个人的思维,启迪一个人智慧。
法国大文豪雨果有一句至理名言:"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字,一把是音符。
"可见音乐对一个人的智力的开发有着重大的作用,很多人胎教选择的就是用音乐,就因为音乐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心理感应,从而开发一个人的思维。
记得美国有一所中学每年都会培养一大批优秀学生,而且他他们的学生最后很多都成就斐然,有个记者去调查采访,当问及校长为何他可以培养出这么多的人才时?校长笑道,“因为我们注意开发学生的思维,原来在他的学校读书,如果想要毕业的话,不仅需要各门成绩都达标,还有一点额外的要求就是每个学生必须学会一门乐器,这就是他们的秘诀,很简单,但是很科学,因为他们懂得开发学生的思维,也就是智力啊!音乐能让人变得敏锐,思维更加活跃,这对一个人的开拓创新的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
美国心理学家劳舍尔曾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过一篇《音乐与空间作业的表现》的文章,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
文章论证了听莫扎特音乐能够促进人的空间技巧。
劳舍尔说,他邀请大学生听音乐,然后对他们进行智商测试。
某大学生在听了10分钟的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后,在空间推理测试中的得分有明显的提高。
比如,“与听放松指令和不听音乐时相比,听了音乐的大学生智商得分(iq)提高了8或9分,这一发现激起了公众对莫扎特音乐的热情,虽然一些科学家对此表示怀疑,这就是后来被广泛传播的“莫扎特效应,现实中,音乐对人的智慧的开发的例子也是不胜枚举,前任副总理李岚清同志在他的《音乐笔谈》一书中,谈到在接见香港汇丰银行总经理时,总经理向他介绍汇丰银行招聘专业人才时,同时也招进一些音乐艺术人才,然后加以专业训练,结果这些人在同样工作岗位上往往比本专业的人员还出色。
音乐简史与鉴赏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第一章测试1.维瓦尔第的《四季》是:() A:标题音乐 B:协奏曲 C:每章节都配有十四行诗 D: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答案:ABCD2.创作有名为《四季》的音乐作品() A:科雷利 B:托雷利 C:维瓦尔第 D:海顿答案:C3.近代西方音乐最早传入中国的途径是:() A:学堂乐歌 B:西方传教士开办的教会学校 C:铜管乐队 D:专业音乐教育答案:B4.()的兴起,标志着中国近代音乐文化的开端。
A:西方传教士开办的教会学校 B:铜管乐队 C:专业音乐教育 D:学堂乐歌答案:D5.目前所知中国第一首学堂乐歌作品是 :() A:周书训《赏花》 B:萧友梅《问》C:沈心工《男儿第一志气髙》 D:李叔同《送别》答案:A6.被誉为“ 吾国乐界开幕第一人” 、“ 提倡音乐教育最早者之一人” 的是()A:李叔同 B:沈心工 C:萧友梅 D:曾志忞答案:B7.海顿创作有() A:钢琴协奏曲 B:清唱剧 C:室内乐 D:歌剧 E:交响乐 F:钢琴奏鸣曲答案:ABCDEF8.贝多芬在创作《钢琴合唱幻想曲》时,借用了自己在()中为德国诗人席勒的诗作《欢乐颂》所配的曲调。
A:《田园交响曲》 B:《合唱交响曲》 C:《命运交响曲》 D:《英雄交响曲》 E:《庄严弥撒》答案:B9.肖邦是() A:流亡法国的作曲家 B:钢琴诗人 C:第一位专写钢琴作品的作曲家 D:钢琴演奏家 E:波兰作曲家答案:ABCDE10.被称为“钢琴诗人”的是:() A:肖邦 B:舒伯特 C:贝多芬 D:巴赫答案:A第二章测试1.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是哪个国家哪个乐派作曲家?() A:俄罗斯浪漫乐派 B:俄罗斯古典乐派答案:A2.以下哪个作品不是柴可夫斯基的?() A:芭蕾舞剧《胡桃夹子》 B:歌剧《黑桃皇后》 C:歌剧《奥菲欧》 D:芭蕾舞剧《天鹅湖》答案:C3.爱德华·格里格是哪个国家作曲家?() A:意大利 B:英国 C:瑞士 D:挪威答案:D4.爱德华·格里格属于哪个乐派?() A:民族乐派 B:古典乐派答案:A5.以下哪个作品不是格里格的?() A:培尔·金特 B:挪威舞曲 C:春 D:命运交响曲答案:D6.《马太受难曲》的公演使巴赫闻名于世,是哪位作曲家的发掘并亲自指挥这部作品的?() A:莫扎特 B:贝多芬 C:维瓦尔弟 D:门德尔松答案:D7.门德尔松使德国浪漫乐派代表性人物之一,被誉为什么?() A:浪漫主义杰出的抒情风景大师 B:交响乐之父答案:A8.下列哪个职业不是属于门德尔松?() A:指挥家 B:作曲家 C:钢琴家 D:诗人答案:D9.被称为“歌曲之王”的作曲家?() A:亨德尔 B:莫扎特 C:舒伯特 D:巴赫答案:C10.舒伯特是哪个国家的作曲家?() A:英国 B:奥地利答案:B第三章测试1.以情感体验为中心,配合着想象和联想的协同作用所进行的欣赏方式是:() A:体验式欣赏 B:刺激式欣赏 C:纯音乐欣赏 D:背景式欣赏答案:A2.欣赏者把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音乐音响结构展开的特点上,或者说欣赏者以理解作曲家的思路为出发点,以感受音乐作品中的形式因素为目的欣赏方式是:() A:背景式欣赏 B:纯音乐欣赏 C:体验式欣赏 D:刺激式欣赏答案:B 3.下列哪项不是音乐欣赏的基本原则?() A:想象与联想的统一 B: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C:理性与直觉的统一 D:传统意识与当代意识的统答案:A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演奏者通过乐谱在他们内心中产生的听觉表象应该与作曲家的意图完全相同。
音乐鉴赏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一
I 了音乐的审美效 应 , 使音乐鉴赏在给人 以审美愉悦 的 音乐鉴赏教学的特点 I 同时 , 又能多方面地发挥作用 。 1 乐鉴 赏是对音 乐的接受与反馈 。 . 音 在音乐 实践 I 二、 音乐鉴赏教学存在 的问题
・
I 关系 , 将音乐 当成认识的对象 , 而不是感悟 的对象 ; 将 ! 音乐课当成了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过程 , 而不是 当成 主 f 客体之间的情感交融关系。殊不 知, 音乐作 品作 为人 l 类的艺术品, 它是一种感性存在物, 需要感觉 、 情感 、 f 想象等心理因素参与, 运用感性思维去体验和感悟 , l 3 . 过度关注音乐作品 的物质形态。 在音乐鉴赏教
式, 虽然没有 高雅 音乐 的生命 力强 , 却有着 它独特 的 l 课 是 音乐 教学 评 价 的一 个 重 要 方 面 , 为 一 线 教 学评 作
优 点 : 言生活化 、 奏明快 、 近生活 、 于接受 , : 要摆正角 色 , 新 的评价思 维方式 、 正音乐 评课 语 节 贴 易 而 师 用 摆
学 内容 , 就必定要适 时适度 引入流行音乐 , 而摸索 l 方 式 , 成 课 前 交 流 、 从 课 形 听课 思 考 和 路子 。 音乐教育 以鉴赏 l 的相 辅 相 成 的评 课 方 式 。 体
为核心 , 音乐 的鉴 赏活动应 当围绕学生健康 、 尚的 - 高 近年来 , 一些音乐鉴赏课的综合 学习越来 越多地
参 考 文 献
自然 , 发现 和解决 问题 。 教师要正确 、 学地运用现代 。 乐 学 科 的 特 点 。 科 音
怎么做好以教师为主导高中音乐欣赏教学

怎么做好以教师为主导的高中音乐欣赏教学【摘要】音乐欣赏是中学音乐教学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具有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是提高其内在修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教师主导中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图分类号】 g6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b)-0233-011 扎实的理论研究先行1.1 明确音乐欣赏的本质首先,音乐实践是集创作、表演、欣赏三位一体的音乐活动,缺少哪一个环节都不能完全实现其价值,因此音乐欣赏是实践的最终目的。
其次,音乐欣赏是一项审美实践活动,音乐欣赏意义在于对音乐美的判断和评价,同样这种判断和评价也会反作用于音乐的创作和表演,是推动音乐发展的主要力量。
1.2 明确音乐欣赏的心理过程音乐欣赏的心理过程与一般审美心理过程基本相同,包括音响感知、情感体验、想象联想和理解认识四个阶段[1]。
其中音响感知处于最初阶段,也是音乐欣赏的首要步骤和多次进行的一环;同时告诉音乐欣赏并不是单纯的听几遍音响,而是通过感情体验和想象联想来真正认识和理解音乐,进而达到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
目前我国的中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明显存在着大量的误区。
如片面注重音乐基础知识的传授和作品的讲解而造成智育课的翻版,忽略学生的听觉感受无视“美育”的真谛。
笔者翻阅了相关论文,多数是对技能和工具的呼吁,而对音乐欣赏的本质问题含糊其辞。
当然音乐欣赏需要这些辅助手段,但若把这些辅助手段作为教学的主体或成败的关键,那就偏离音乐欣赏审美的目的了。
那么到底如何既不偏离主题又能上好一堂音乐欣赏课呢?笔者认为,授课教师必须明确音乐欣赏的心理过程,并以这一心理过程为主干,逐渐将音乐需要的各个要素添枝加叶的融入进去,只有这样才能主次不乱,既能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获以美的享受,又认识了音乐要素,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这也符合心理学上深刻记忆的特点。
切不可让学生先学一些枯燥的音乐理论,然后在向美得音乐中去搜索这些音乐要素。
音乐美学简答

1.音乐感性材料的基本特征答:感性材料:是人们生活当中具有实用性和非实用性特征,并于人的心理行为发生直接的关系,我们把这种构成艺术作品的物质材料叫做感性材料。
列如:人们通过声音而感觉到音乐,通过颜色和线条而感觉到绘画。
所有艺术作品的感性材料也称为艺术媒介。
特征:A.非自然性—创造性(与自然声音比较)音乐声音与自然声音的差异就是创造与自然的差异,所谓创造性是自然存在或现实存在基础上的一种突破,人们把从自然界中发现乐音并把它排列成一种有规律的顺序。
列:莫扎特仅用6周时间就完成了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唐璜)序曲,竟然在该剧开演前一天才动手写。
但莫扎特却说,他创作的每一部作品付出了巨大的创造性劳动。
B.非语义性-表情性(与语言比较)语言主表义辅表情,音乐表情为主,表意为辅,是人加工创造的用来表情的,这是音乐本质的特点,而音乐来源于人类实践。
列:(梁祝)中,有一段是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对答,人们可以从音乐的表情音调中真切地感受到这对情人离别时发自内心的表达。
2.音乐感性材料的非对应性特征人加工创作的声音和自然声音不是对应的,音乐通过其它方式来表现自然,社会,和人的声音。
在音乐的声音和它的含义之间存在着一种中介因素,它促使人们去想象和联想,以沟通艺术和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
A音乐感性材料的模仿性。
模仿:用音乐来表达自然,社会和人的声音,音乐声音的模仿总是在声音范围内,总是对模仿对象的某些声音属性的特征进行仿照。
例如:我国的唢呐曲(百鸟朝凤),二胡曲(空山鸟语)等都是用音乐的声音模仿鸟叫的杰作。
B.音乐感性材料的象征性和暗示性。
象征性是音乐的声音所具有的一种表现特征,通过音乐来表达社会,自然,某一局部现象的特征,人类,深层次的意义。
列:德彪西的(大海)用定鼓的弱奏象征大海的平静,还有肖邦波兰舞曲,贝多芬英雄交响曲等等。
3.音乐形式的构成A.音乐形式的基本要素; 就是心理学关于情绪的表达,包括情绪表达的强弱(力度),激动与平静(速度),紧张与松弛(节奏,音高,音程)还有音色,人的音色,器乐的音色等,这是音乐形式要素的最重要的成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三、音乐欣赏的五大功能
• 1.审美功能:净化心灵,调节情感,提 高审美情趣 • 2.认识功能:关注现实,振奋精神 • 3.信号象征:运动会上升国旗等 • 4.教育功能:健全大脑、健康心理人际 关系和谐化。 • 5.娱乐功能:愉悦身心
5
• 音乐具有双向性特征。好音乐使人健康 向上,积极能动,不健康,消极的音乐 使人萎靡颓废,影响人的成长,发展。
• 被动式的听常常有两种情况,即刺激式和背景式。 • 主动式的听也主要有两种情况,即纯音乐式和体验式。
13
二、音乐欣赏的基本方式
• 刺激性的听纯粹是一种消遣,听者主要是为了从音乐中获取某种 快感。 • 背景式欣赏方式的特点是,听者并不把音乐作为主要目的,而是 把它作为某种活动的背景内容。 • 纯音乐欣赏方式的特点是,欣赏者把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音乐 音响结构展开的特点上,或者说欣赏者是以“理解作曲家的思路” 为出发点,以感受音乐作品中形式因素为目的。 • 体验式欣赏方式,是一种以情感体验为中心,配合着想象和联想 的协同作用所进行的欣赏方式。
即体验式欣赏方式,是一种以情感体 验为中心,配合着想象和联想的协同作 用所进行的欣赏方式。
8
• 3.理智的欣赏(理论上分析出曲子为何 是悦耳动听,为啥是如此的情感等), 即纯音乐欣赏方式的特点是,欣赏者 把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音乐音响结构 展开的特点上,或者说欣赏者是以“理 解作曲家的思路”为出发点,以感受音 乐作品中形式因素为目的。
• 我们需要有一副鉴赏音乐的耳朵,鉴别 好的音乐,抛弃不好的音乐。
6
四、音乐欣赏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 1.官能的欣赏,有人称之为美感阶段, 在这个层次上听音乐,不需要任何方式 的思考。 即背景式欣赏方式,特点是听者并不 把音乐作为主要目的,而是把它作为某 种活动的背有人称之 为表达阶段
10
– 2.审美创造 – 3.审美判断 – 4.审美享受
11
六、 音乐欣赏的本质
• 一、音乐欣赏的本质 – 1.音乐欣赏是音乐实践的最终目的 – 2.音乐欣赏是一项审美实践活动 – 3.音乐欣赏是创造性的审美行为 – 4.音乐欣赏是推动时代音乐发展的主要力 量
12
七、音乐欣赏的基本情况
听众对欣赏方式的选择是一种主动性行为, 具体欣赏方式又可以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
1
第一讲 绪
一 音 乐 欣 赏
论
• 音乐欣赏:是指以具体音乐作品为 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他辅助 手段,如阅读、分析乐谱和有关背 景材料等来领悟音乐的真谛,从而 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
2
二、生活中的音乐
• 请同学们列举在你们生活中出现的音乐
3
• 音乐会、电影、电视、餐馆、婚丧嫁聚 各种仪式,商店、养殖场、蔬菜大棚、 军训、升旗、歌舞等
14
音乐欣赏
• • • • • • 1.原生态音乐 2.民歌 3.器乐作品 4.交响乐 5.歌舞剧 6.现代音乐
15
•
幻灯片放映结束,谢谢!
16
9
五、音乐欣赏的审美体验过程
• 就听众欣赏的过程来分析,大抵可理解为一个极为错 综复杂的综合体,由相互交织、难以分离的四种因素 组成 – 1. 审美认知 • (1) 感知音响及音乐的具体外形。 • (2) 理解、体验音乐的情感内涵。 • (3) 通过对音乐背景材料的了解,回溯作曲家 创作时的思想感情及其主观意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