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血疗法临床治验举隅
针刺放血疗法临床验案

针刺放血疗法临床验案针刺放血疗法临床验案针刺放血疗法具有退热止痛、抗炎、消肿等作用。
<灵枢·九针论>日:“故为之治针,必简其锋而末,令可以泻热出血,而痼病竭……主痼热出血。
……”这是应用针刺疗法治病的最早记载。
对于其理论根据,'内经>论之有三:“血实宜决之”;“有余泻之”;“菀陈则除之。
”可见针刺放血疗法能祛除郁积成实之血气,使经脉通畅,气血运行恢复正常,达到康复目的。
本法简便易行、效果显著,对病人创伤小,临床上应用收到桴鼓之效,适合大力推广。
1、过敏性哮喘曹x,女,30岁,因喘憋而就医。
症见气粗,息高抬肩,喉中有拽锯声,行走缓慢。
自诉有过敏性哮嗤史,用药效果不佳,故采用针刺放血疗法,取穴同上,见肩井穴两侧都挤出如蜂窝状紫黑斑块,高突出皮肤,自觉如吸进清凉之气而呼吸道通畅。
5天治疗一次,连治1个月,哮喘病不再发作。
2、小儿腹胀孙,男。
3个半月,患儿因废揭、腹胀,发热38.7℃,住院治疗已3天,经对症治疗后已不发热,腹揭次数减少,但仍腹胀,平躺腹部高出鼻尖,患儿哭闹不得入睡,只好将导尿管插入肛门,用空注射器往外抽气,以减轻腹内的胀气。
当日下午3时,患儿之母抱来我处会诊。
视小儿腹胀大,叩之如鼓,连日来不见矢气,亦少进乳食,精神萎摩不振。
遂用针刺疗法,取细三棱针消毒,患儿平躺,腹部消毒。
取穴:自剑突处正中线每隔2寸挑刺1针,至中极穴,再从正中线旁开2寸半。
两边各挑刺1针,到耻骨上横纹,然后再两边各旁开2.5寸挑刺1行,用消毒干棉球擦去瘀血,见到针刺点出现拇指甲般大的黑斑块,另用书本卷成筒状,轻轻在患儿腹部由上而下反复敲打7遍,患儿旋即连连矢气。
当天未用空针抽气。
患儿从5点入睡至次日7点醒来,正常吮乳,精神可,于当日查房后出院。
3、慢性腹泻刘×,男,44岁,患慢性腹泻4年之久,每日大便3次~4次。
曾用中、西医药治疗无效。
故用针刺放血疗法,于耻骨上横纹中央处,挑刺1针,捏挤放血,再沿横纹向两侧每隔2寸,各挑刺2针,共挑7针,至横纹尽头。
马骏刺络放血临床案例举隅

5October马骏刺络放血临床案例举隅汪瑶,马骏,王述菊,袁利,李亚楠,余本璐,柳默涵(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湖北武汉430061)摘要:阐明刺络放血疗法在临床上的适应症、部位、工具、出血量等,促进刺络放血疗法在临床的进一步运用发展,从而加大中医疗法在临床的推广力度。
通过搜集并整理马骏教授临床运用刺络放血疗法取得显著疗效的病例,研究操作步骤,分析取效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刺络放血;临床应用;临床案例;马骏;名医经验中图分类号:R249.2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8987x.2020.05.29 Examples of MA Jun’s Clinical Cases of Pricking Collaterals and BloodlettingTherapyWANG Yao,MA Jun,WANG Shuju,YUAN Li,LI Ya’nan,YU Benlu,LIU Mohan (College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Wuhan430061)Abstracts:To illustrate the clinical use of pricking collaterals and bloodletting therapy in treatment of hemorrhage,in order to promote its further use in the clinic,and the clinical development of TCM treatment.Cases of pricking collaterals and bloodletting therapy which achieved remarkable curative effect coming from Prof.Ma’s clinical applications were collected and sorted out to study the operation steps and analyze the effective mechanism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Keywords:pricking collaterals and bloodletting therapy;clinical application;clinical cases;MA Jun;experience of famous doctor刺络放血疗法是使用三棱针、梅花针、毫针或其他放血工具在人体某些腧穴、病灶处、病理反应点或浅表小静脉放出一定量的血液,使新鲜血液流动到病灶处,稀释致病物质,改善循环,以达到祛除病痛的效果,是针灸治病的常用技术方法。
针刺配合放血疗法治疗干燥综合征验案举隅

针刺配合放血疗法治疗干燥综合征验案举隅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干燥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伴有眼干、口干、关节痛等症状。
针刺配合放血疗法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针刺和放血刺激经络,疏通气血,调整身体功能。
本文将通过一例干燥综合征患者的治疗经验,介绍针刺配合放血疗法治疗干燥综合征的方法和效果。
患者李女士,女性,45岁,主诉口干、眼干、关节痛等症状已有5年。
经过详细询问病史,发现李女士的症状逐渐加重,曾经使用过药物治疗,但效果不佳。
在中医诊断中,李女士被诊断为干燥综合征,属于虚证。
针刺配合放血疗法是一种中医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经络、调整气血运行状况,达到调整身体功能的目的。
治疗前,根据李女士的病情,选择了柔和的针刺方法。
选取了肺经、脾经、肝经等经络的穴位进行针刺。
穴位选择包括足三里、合谷、太白、曲池等,这些穴位分布在整个身体的不同部位,可以调整相关脏腑的功能。
在针刺过程中,采用温针,以减少疼痛感。
针刺后,通过调整针刺的力度和深度来达到治疗效果。
结合中药熏蒸吸热,增强疗效。
治疗过程中,针刺配合放血疗法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治疗干燥综合征。
针刺可以通过刺激经络、调整气血运行状况,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针刺可以疏通经络、调节气血,使得体内的气血运行顺畅,有助于恢复机体的免疫功能。
针刺还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整脏腑的功能,改善体液分泌,减轻口干、眼干等症状。
放血疗法可以通过放血,减少体内的湿热积聚,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改善干燥综合征的症状。
放血时要注意控制出血量,避免引起过度失血。
经过连续10次的针刺配合放血疗法治疗,李女士的干燥综合征的症状明显改善。
口干、眼干的症状减轻,关节痛的频率和程度也显著减少。
针刺后,李女士感觉精神焕发,食欲增加,睡眠质量改善。
通过随访观察,症状改善的效果持续了半年以上。
针刺配合放血疗法治疗干燥综合征的有效性得到了临床实践的证明。
其优点是操作简单、疗效显著,适合慢性病治疗。
放血疗法在应用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过度失血的风险。
民间搜集放血疗法治疗杂病效案举偶

民间搜集放血疗法治疗杂病效案举偶放血疗法是用三棱针、梅花针、粗毫针或其他针具刺破人体特定部位或病变部位的浅表脉络,放出适量的血液,有泄热、止痛、消肿、开窍、宽胸理气、镇吐止泻、通经活络之功效,达到治疗疾病目的。
在民间搜集的放血疗法治疗疗效较好的病案如下。
1 临床资料1.1发热王某,男,5岁,于3d前出现发热,服用退烧药物后效果欠佳,体温最高达42°,严重时出现四肢抽搐。
取双耳尖、大椎、曲池,用三棱针点刺出血约3~5滴,并配合背部脊柱两侧刮痧及服用深井水调生鸡蛋。
夜间治疗后次日晨起体温基本恢复正常。
1.2头痛何某,女,14岁,自幼有头痛病史,前额疼痛,严重时自感裂开样,多于注意力集中或烦躁时头痛加重。
取太阳、印堂、阳白,用三棱针点刺出血约3~5滴,并配合毫针刺法,百会前后方向透刺,印堂透刺上印堂、鼻根、双侧鱼腰,角孙穴向后平刺。
放血疗法隔日1次,针灸1次/d,2w后症状消失,追访2年未再复发。
1.3咽喉肿痛姚某,女,26岁,经常反复出现咽喉疼痛,自行服用牛黄解毒片后可好转,但会出现胃部不适及腹泻,取颈前自颌下至胸骨上选取约3~4个压痛点、天突,以上穴位挑刺放血,约3~5滴,肩井、大椎点刺放血后拔罐,少商、商阳点刺挤出血液3~5滴。
治疗期间患者多饮水,并每日早晚饮用金银花茶。
隔日1次,经治疗3次后患者痊愈。
1.4牙龈肿痛黄某,男,61岁,牙痛3d,自行服用止痛药物及牛黄解毒片后牙痛略减轻,5d后牙痛加重,患牙内外牙龈肿胀、跳痛,考虑牙龈炎并化脓,取牙龈肿胀处用三棱针点刺放出脓及血性分泌物,牙龈消肿,疼痛减轻,服用消炎药物3d后痊愈。
1.5中暑段某,女,42岁,夏季田间劳作自觉头昏、头痛、面部发红发热、心烦胸闷、口渴,回家饮用凉水后出现恶心呕吐、出汗、浑身无力,欲昏倒,考虑患者中暑。
取水沟、十宣三棱针点刺放血约3~5滴后患者睁眼,自觉头昏沉,全身无力,配合毫针刺百会、内关、足三里,留针20min。
针刺配合放血疗法治疗干燥综合征验案举隅

针刺配合放血疗法治疗干燥综合征验案举隅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慢性全身性炎症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眼睛干燥、口腔干燥和皮肤干燥等症状。
在传统中医药治疗中,针刺和放血疗法常常被应用于干燥综合征的治疗中。
针刺可以调节气血,改善身体的阴阳平衡,放血疗法可以清除体内的寒湿毒邪,促进血液循环。
本文通过一例干燥综合征的病例,探讨针刺配合放血疗法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疗效与临床应用。
患者,女,45岁,主要症状为口腔干燥,眼睛干涩,干燥综合征确诊。
患者曾在西医医院进行治疗,但疗效不佳。
后来转至中医门诊就诊,根据中医诊断为肝肾阴虚、湿热蕴结、气血不足。
针对患者的症状和体质特点,采用针刺配合放血疗法治疗。
首先进行针刺治疗,选取足三里、太冲、阳陵泉、大肠俞等穴位进行针刺,配合灸法。
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体质反应和疗效调整针刺的力度和深度。
针刺过程中,患者反映出温热感和舒适感,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口腔干燥的症状有所减轻。
随后采用放血疗法,根据患者湿热蕴结的病理特点,选择放血部位,并用专业的医疗器械进行放血。
患者在放血后,感觉全身轻松舒畅,眼睛干涩的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在综合治疗的过程中,患者还配合进行了中药内服和外敷的治疗。
内服方剂主要以滋阴清热、排湿解毒为主,外敷采用草药浸泡液进行局部敷贴。
在综合治疗后的随访中,患者的口腔干燥、眼睛干涩等症状明显减轻,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通过上述病例的临床实践,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针刺配合放血疗法对干燥综合征具有一定的疗效。
针刺可以调节气血、平衡阴阳,放血可以清除体内湿热毒邪,促进血液循环。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针刺和放血疗法,以达到最佳疗效。
需要注意的是,针刺和放血疗法属于特殊治疗手段,操作过程需要严格按照医疗规范进行,避免造成感染和其他不良后果。
患者在接受针刺和放血治疗前,医生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体质特点,排除禁忌症,确保治疗安全。
针刺配合放血疗法可以作为干燥综合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在具体应用中需要结合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针刺配合放血疗法治疗干燥综合征验案举隅

针刺配合放血疗法治疗干燥综合征验案举隅干燥综合征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特征是由于分泌腺的枯竭而导致全身多器官受累,表现为干燥、疲乏、肌肉关节疼痛等症状。
针对这些症状,传统中医疗法中针刺配合放血疗法被认为对干燥综合征有一定疗效。
下面我们通过一例临床验案来探讨针刺配合放血疗法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疗效。
病例简介:患者女性,34岁,主要症状为干咳、干嘴、干眼、皮肤干燥起皱,导致皮肤湿润度下降,容易过敏及发炎,局部肌肉骨骼疼痛,全身乏力等,并伴有胃肠道功能紊乱,以及心理压力较大。
患者曾多次就诊,并服用了一些西药和中药,但效果不佳。
治疗方案:我们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制定了针刺配合放血疗法的治疗方案。
首先进行针刺疗法,选择经络穴位和奇经八脉穴位,在患者体表上施加适量的刺激,以调和气血、通经活络。
然后采用放血疗法,通过取血放血来调节患者的体内阴阳平衡,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治疗过程:患者连续接受了10次的针刺配合放血疗法治疗,每周1-2次,每次治疗时间为30-60分钟。
在治疗期间,患者不断感觉到精神状态逐渐改善,全身疼痛明显减轻,皮肤明显改善,干咳、干嘴等症状减轻,乏力症状明显改善。
患者还配合进行了一定的心理疏导和饮食调理。
疗效评估:经过10次的治疗之后,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体质得到了调理,全身状况明显好转。
干咳、干嘴、乏力等主要症状基本缓解,皮肤状态也有明显改善,肌肉骨骼疼痛情况有所减轻,胃肠道功能也有所调整。
心理压力得到了一定的缓解,整体情绪稳定,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总结:通过这一例临床验案,我们可以看到,针刺配合放血疗法对干燥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是显著的。
这种治疗方案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还可以改善患者的身体状态和生活质量。
在实际治疗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具体制定治疗方案,避免使用过多的放血疗法,以免对患者引起不良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针刺配合放血疗法虽然在治疗干燥综合征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也并非适合所有患者,尤其是对严重贫血、血栓性疾病患者慎用。
针刺配合放血疗法治疗干燥综合征验案举隅

针刺配合放血疗法治疗干燥综合征验案举隅【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针刺配合放血疗法在治疗干燥综合征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患者临床表现包括干燥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口腔干燥、眼部干燥等。
治疗方法为针刺结合放血疗法,治疗过程中观察到患者症状逐渐减轻。
疗效评价显示部分患者症状完全消失,安全性评价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针刺配合放血疗法在治疗干燥综合征中表现出较好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本研究也对干燥综合征的治疗机制提供了一定的启示,未来可进一步探讨该疗法的优势以及开展更多的研究工作,以提高治疗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针刺、放血疗法、干燥综合征、治疗、临床表现、疗效评价、安全性评价、优势、启示、未来研究。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干燥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口干、眼干、皮肤干燥等症状。
目前传统药物治疗效果有限,且易出现耐药性和药物副作用等问题。
探索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针刺配合放血疗法作为传统中医疗法的一种,已被证实在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疗效。
通过针刺刺激穴位,促进体内气血运行,调节免疫功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放血疗法则是通过调整体内的血液循环,排除体内病邪,清除病毒和细菌,改善机体的免疫力。
针刺配合放血疗法在治疗干燥综合征方面的疗效与安全性尚未有明确的研究结果。
本研究旨在探讨针刺配合放血疗法对干燥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更多选择。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针刺配合放血疗法在治疗干燥综合征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并为干燥综合征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通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过程,评价针刺配合放血疗法的疗效和安全性,进一步探讨其在干燥综合征治疗中的优势和启示,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实施,能够为广大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提升干燥综合征的治疗水平,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2. 正文2.1 患者临床表现患者临床表现是指患者在就诊时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和体征。
三元顺势泻血排瘀文献整理放血疗法临床验案举隅

光明中医 2012 年 7 月第 27 卷第 7 期 CJGMCM July 2012. Vol 27. 7
·1469·
日来诊体温正常,服中药善后。1 周后随访已痊愈。 按: 中医认为发热主要有两种,一为阳盛发热,一
为阴虚发热。放血的退热作用,则适用于前一种。因 为阳气盛必然会血盛,放血可以减少血盛,从而减少了 血脉中的邪热,使机体的气血趋于正常。笔者体会放 血疗法治疗高热,即时退热效果显著,大多数患者 15 分钟体温 开 始 下 降,且 出 血 量 越 多 降 温 效 果 越 明 显。 放血同时应查明原因,必要时配合抗感染治疗。 2. 3 痤疮 蔡某,男,21 岁,学生。2008 年 5 月 10 日 首诊。主诉: 额部和口周围泛发痤疮 1 年余。患者平 素体健,2007 年 3 月前额及下颌泛发痤疮,初起红肿、 丘疹,继发脓疱,结节,囊肿,皮肤光亮油腻,曾外搽内 服中西药治疗,效果欠佳,遂来我科就诊。经三棱针点 刺耳尖、耳背静脉、大椎、尺泽,梅花针叩刺米粒状痤疮 放血治疗一疗程,症状明显减轻。继用前法治疗 3 个 疗程后,痊愈。半年随访未复发。
主症: 带下 黄 浊 如 脓,或 白 如 豆 渣,前 阴 瘙 痒 难
忍,内治诸 法 多 不 见 效,舌 红 苔 黄 腻,脉 滑 数。习 用 外洗方: 野菊花 30g,苦参 15g,蛇床子 30g,生百部 15g,枯矾末 12g,以纱布包装放入水煎,取药液趁热 熏洗,每 日 3 ~ 4 次,每 次 15 ~ 30 分 钟。每 剂 可 用 2 天。 11 豁痰消癥法( 试治肿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血疗法临床治验举隅
【摘要】放血疗法是中国中医学宝贵遗产之一,其方法简便、高效、经济,被临床广泛应用。
笔者运用放血疗法治疗痤疮、带状疱疹、软组织拉伤等常见病症,疗效满意。
此法适应证很广,但需辨证施治、灵活掌握针刺深浅,方可取得事半功倍的疗效。
【关键词】放血疗法;病案
放血疗法,又称刺络法、刺血法,此法由来已久,是中医学的宝贵遗产之一。
其方法简单,疗效显著,被越来越多的医者所重视和推广。
作为一名基层医务人员,此法令笔者在工作中受益匪浅,特将临床常见病例的治疗方法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1.1 毒虫叮咬例1,女,19岁,战士,2008年5月6日就诊。
主诉:前一晚左小腿外侧被毒虫叮咬后,痛痒难忍。
检查发现:叮咬处有一核桃般大小的硬结,局部红肿、灼热。
遂给予刺络放血治疗:常规消毒红肿硬结,用一次性5ml注射器在硬结处快速散刺3针,深约2分,即在此处拔一火罐,吸拔出浊液污血,留罐5~10min。
起罐后,痛痒顿消,一次而愈。
1.2 背阔肌拉伤例2,男,19岁,战士,2008年6月22日就诊。
主诉:前一日体能训练做引体向上时不慎拉伤右上臂,疼痛难忍,手臂活动受限。
查:腋后侧有一拳头大的包,质软,压痛明显。
诊断为背阔肌拉伤,引起局部软组织损伤或撒裂,致使局部瘀肿疼痛。
给予刺络拔罐,隔日1次。
局部常规消毒后,用一次性5ml注射器散状后刺放血,深约3~4分,并在针处拔罐。
留罐10min,使暗红色瘀血尽血。
经此治疗,肿痛顿减,手臂活动自如。
次诊,在包块四周以1.5寸毫针围刺并加电,选择疏密波,留针20min。
如此5次治疗后痊愈。
1.3 痤疮例3,女,22岁,干部,2007年11月20日就诊。
主诉:两颊、额头弥漫大小不等的丘疹、脓疮1年,经多方治疗效果不佳。
诊断:痤疮。
月经后1周,取其大椎、肺俞,常规消毒后,以三棱针每穴点刺三下,深约2分,立即加以拔罐,留罐5~10min,出血5~10ml,5日1次,5次1个疗程,并嘱其每日用温水洗脸,勿用化妆品,忌食辛辣食物。
复诊时丘疹、脓疮消退,再以上法治疗2次而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1.4 麦粒肿例4,男,32岁,干部,2007年11月5日就诊。
主诉:左眼肿痛,多眵发痒2天。
查:左眼下睑内红肿,有一绿豆大硬结,色鲜红,周围充血。
诊断:麦粒肿。
选穴:耳穴:眼点、耳尖穴。
穴位常规消毒,以一次性采血针分别点刺两穴,并立即挤压,出血3~5滴。
以酒精棉球消毒针孔,干棉球压迫止血。
次日复诊患眼仅有微痛,红肿明显缩小,同法治疗1次后,诸症皆愈。
1.5 带状疱疹例5,女,26岁,教师,2008年6月12日就诊,主诉:5天前,左侧臀部及大腿后侧出现红点,无痛痒感觉,后逐渐形成小水泡,刺痛难忍,夜间难以入睡,在他院诊断为带状疱疹,经抗病毒治疗效果不佳。
经朋友介绍来此治疗。
查体见臀部及大腿后侧有大小不等簇集的粟粒状小水泡,疹色鲜红,晶莹透亮。
经检查确认拔火罐一两次就可以止痛,再以针灸阻止疱疹发展。
患者接受了治疗。
经在疱疹分布区常规消毒,用三棱针散刺针法点刺疱疹,再以梅花针均匀地叩刺皮损区,将疱疹刺破,随即在叩刺处拔罐,留罐5~10min,拔出水液及污血。
起罐后,疱疹区变为紫红色,疼痛基本消失。
以消毒棉球拭去血迹,并消毒局部。
然后在疱疹区周围2cm处用1.5寸毫针围刺,加电,选用连续波,留针20min。
次日复诊时,患者告之,只有个别未破疱疹处尚有轻微疼痛,且疱疹未继续发展。
笔者观察:疱疹区呈现紫黑色,已结痂,仅遗有一处疱疹,继续用上法治疗1次而愈。
2 讨论
放血疗法,取穴少、见效快,无毒副作用,具有解表发汗、泻热解毒、通经活络、消淤祛滞的作用,成为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
一般以三棱针作为首选工具,亦可用一次性采血针替代。
三棱针用不锈钢制成,需严格的高压消毒。
中国是艾滋病和乙肝病高发区,提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