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棉花生产技术

合集下载

棉花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及配套技术

棉花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及配套技术

棉花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及配套技术一、实施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效益。

(一)、社会效益1、实施机械采棉可实现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发挥规模经营优势,提高劳动生产效率;2、可以改变职工生产方式,降低劳动强度,推动社会进步;3、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职工收入;4、减少外来拾花工人员,促进社会治安工作进一步好转。

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5、缓解三秋阶段农忙局面,保质保量完成三秋任务;6、带动机械制造业发展;7,加快建设农业机械化推广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的步伐。

(二)、经济效益棉花亩产量按350公斤、人工采收综合率费用按1.4元/公斤(包括采收、田间过秤、连队花场装车,送饭和水、水电费,房屋和被褥折旧费等)计算:1、人工采收费用:350公斤/亩×1.4元/公斤=490元/亩。

亩产量每增加1公斤,亩采收费增加1.4元,人工采收费用每亩增加1分钱,亩采收费增加3.50元。

亩产量和人工采收费均有增加的趋势。

因此,人工采收费用将会逐渐上升。

2、机械采收费用:(喷洒脱叶剂:28元/亩)+(机采:125/亩)+(复收费:50元/亩)+(分摊费:175元/亩)=378/亩。

喷洒脱叶剂、机采和复收费用近几年没有增加的空间,分摊费随每亩产量每提高1公斤增加0.5元。

3、机械采收比人工采收亩增效益:490-378=112元/亩2007年棉花生产成本(元/吨.皮棉):中国内地5000;兵团12000;农八师10000;美国8500;印度4000;乌兹别克4000;关于机采棉种植职工承担机采棉生产额外费用的问题1、机采棉加工时比手采棉增加三次籽清、一次性皮清和一次在线烘干及独立烘干,厂房、设备和附属装置需增加投入约350万元。

2、机采棉加工增加的设备和附属装置的维修,增加加工耗能、耗材、人工投入需增加约350元/吨.皮棉。

3、机采棉加工工序比手采棉多,纤维平均长度短1.5毫米,减少销售收入150元/吨.皮棉。

4、机采棉加工的皮棉,杂质和短纤维含量比手采棉多,同级别的皮棉销售加工偏低约400元/吨.皮棉。

棉花生产技术规程

棉花生产技术规程

棉花生产技术规程一、引言棉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对全球纺织品和纺织品产业有着巨大的影响。

为了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棉花生产的技术规程,以期为种植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土壤选择1.1 对于棉花的种植,首先需要选择适宜的土壤。

最适合棉花种植的土壤为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pH值在6-8之间。

1.2 土壤应该富含有机质,且具备良好的保水性和保肥性。

三、品种选择2.1 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的棉花品种,以提高产量和抗逆能力。

2.2 选用病虫害抗性强的棉花品种,能够降低农药使用量和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四、种子处理3.1 在播种前,需要将种子进行处理,以提高播种后的发芽率和抗逆性。

3.2 种子处理应采用化学药剂、生物制剂或生物技术方法进行,以确保种子的健康和活力。

五、田间管理4.1 播种密度应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条件进行合理选择,一般情况下,每亩播种量在2000-2500克左右。

4.2 在播种后,要及时进行浇水保温,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种子发芽和生长。

4.3 控制除草,及时施肥,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以保证棉花的健康生长。

六、灌溉技术5.1 棉花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在缺水的情况下容易导致产量减少和品质下降。

5.2 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特性,采用适量的灌溉水量和灌溉方式,以满足棉花对水分的需求。

七、施肥技术6.1 合理施肥对于棉花的生长十分重要,施肥不当容易导致棉花生长不良和产量下降。

6.2 应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棉花生长阶段,科学施用有机肥、矿质肥和微量元素,以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八、病虫害防治7.1 棉花生长期间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需要及时、有效地进行防治。

7.2 进行定期巡查,掌握病虫害发生的情况,采用合适的化学防治药剂或生物防治方法,以保证棉花的健康生长。

九、采摘和加工8.1 采摘的时机应根据棉铃的成熟度进行,以免影响纤维的质量和产量。

8.2 采摘后,应及时进行加工,包括鞣制、翻曲等步骤,以保证棉花纤维的质量和降低棉籽含杂率。

棉花原种生产技术

棉花原种生产技术

棉花原种生产技术棉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业原料之一,其原种生产技术是棉花种植的重要环节。

通过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地条件的棉花种子、科学的种植管理和病虫防治,可以提高棉花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从种子选择、田间管理和病虫防治三个方面介绍棉花原种生产技术。

种子选择种子是棉花种植的基础,种子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棉花的产量和质量。

选择好的种子是棉花种植的第一步。

1.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地条件的种子根据不同的地区气候、土地条件和栽培技术选择适合的棉花品种,可以增加种子的适应性和抗病能力,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

同时,选择耐旱、抗病、早熟等特性的品种也可以减少生产风险和时间成本。

2.选择高纯度的种子高纯度的棉花种子可以避免杂交和异种杂交,在保持种子品种纯度的同时提高种子的生长力和生存率,增加棉花的产量和质量。

3.选择新鲜的种子新鲜的种子生长力强,没有老化和病虫害,可以更好地发挥其生产潜力,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

田间管理田间管理是种植棉花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包括土壤准备、肥料施用、播种期、排水和灌溉等一系列操作,对提高棉花的生长速度和生产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1.土壤准备在准备土壤之前,需要进行土壤检测,确定土壤的pH值、营养状况和病虫害情况。

根据检测结果,调整土壤的酸碱度和营养成分,排除病虫害,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

同时,需要深翻土壤、平整土地,为棉花的生长创造好的环境。

2.肥料施用棉花对氮、磷、钾等营养物质的需求量较大,所以在肥料施用上需要注意平衡不同营养物质的比例。

建议在大棚开始时用掺透明液肥液的灌水方法提供肥料,这样会很好的控制肥料施用量,以达到更好的肥料效果。

3.播种期棉花的播种要根据地区气候、土地条件和棉花品种的不同而定。

在北方地区的播种期一般在4月上旬到中旬之间,南方地区的播种期一般在2月下旬到3月中旬之间。

4.排水和灌溉针对区域性下雨多会造成水浸地,而造成及时排水和良好的灌溉是至关重要的。

及时排水可以防止棉花的发芽和生长受到影响,良好的灌溉则可以为棉花的生长提供必要的水分和营养,增加产量和品质。

4棉花生产技术(新疆棉区)教学单元教学设计.

4棉花生产技术(新疆棉区)教学单元教学设计.

1.根据检查情况填写棉花生产备 1.填写棉花备耕检查表,并分析 1.评阅学生棉花备耕情况检查
耕情况检查表(棉花生产档案)。 检查结果。
表。
根据检查结果向实训基地提出 提出棉花生产备耕工作书面意 1.教师审阅。
意见和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 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活 动 1:棉 花播前
资讯
1.明确备耕检查的工作任务。 2.查阅备耕检查项目操作方法 与标准有关技术资料。
1.提前阅读学习指导手册。 1.提前阅读教师教学手册。 技术资料学
2.研究实训任务单,阅读相关技 2.准备实训任务单、作业视频和 习分析
术(春季土壤耕作、苗期病虫害 技术资料。
人。
分析棉花生产计划制订工作的 1.听取教师关于完成工作任 1.分析棉花生产技术制订工作任务
目的,工作任务实施步骤、内容 务的说明。提出疑问,明确完 要求,生产计划的要素,工作内容、
和方法。
成工作的方法途径。
方法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2.解答学生疑问。
1.研究提供作物生产计划样本,1.小组协商制订工作计划。 1.指导学生制订工作计划,发放学习
生产条件——光热条件、灌溉条 案例的生产条件,以及优势、2.准备新疆棉区品种资料和 PPT。
件、肥力条件、病虫草害发生预 劣势,可能实现的棉花产量。3.准备新疆棉区配方施肥技术资料
测、劳力和机械作业状况等生产 2.研究分析新疆棉区各主栽 和 PPT。
基础要素。
品种丰产特性。
4.准备新疆棉区灌溉技术资料和
分析确定生产计划要素构成。 2.小组研究确定调研工作任 性任务单。
2.小组分工协作确定分别研究 务和分工,以及查阅研究的资 2.解答学生疑问。
的要素内容。

农作物生产技术(棉花)教材PPT文档146页

农作物生产技术(棉花)教材PPT文档146页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农作物生产技术(棉花)教材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棉花轻简化生产关键技术

棉花轻简化生产关键技术

棉花轻简化生产关键技术一、主要技术内容以轻简化、机械化为核心技术配套组装新型棉花轻简化生产技术体系。

1.棉花耕种机械化。

深耕土壤:每2-3年深耕一次,打破犁底层,一般更深35-40cm;可采取秋冬耕或春耕,秋冬耕棉田翻后不进行耙耢,春耕和春后翻二犁的棉田,翻后及时耙耢保墒。

实现机械播种覆膜一体化。

全部采用脱绒包衣种子,纯度达98%以上、健籽率75%以上、发芽率80%以上。

鲁北、鲁西北、鲁西南麦棉套种区采用半精量、精量播种,播种量可掌握在15-22.5 kg /km2。

大包脱绒包衣棉种,于播种前10天左右选晴天,将棉种摊在竹席或布单上曝晒2-3天,以打破休眠,促进出苗;小包装袋装种子不宜整包太阳下暴晒。

鲁西南棉蒜、棉花圆葱套种棉区采用工厂化基质育苗新技术或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3月中、下旬播种,4月底5月初移栽。

2.简化整枝和化学调控。

提倡粗整枝,即在大部分棉株出现1~2个果枝时,将第1果枝以下的营养枝和子叶全部去掉,即一捋到底,这样人工操作简便、快速;按照时到不等枝,枝到看长势的原则,于7月20日前后打顶,以后可以不再整枝(即减免去疯杈、赘芽、老叶、空枝等措施)。

视长势分别在蕾期、初花、盛花期科学化控,一般情况下,6月下旬、7月上、中、下分别亩喷缩节胺0.5-1克、1-1.5克、1.5-2克、2-3克,棉花最终株高1米左右,减少整枝修棉。

3.中耕、破膜和培土。

春作棉田可视土壤墒情和降雨情况将中耕、除草、破膜和培土合并进行,一次完成。

一般情况下,高产棉田中耕2次,分别在初蕾和盛蕾期进行,也可根据降雨、杂草生长情况调整中耕时间和次数,但是,6月中下旬的盛蕾期前后的中耕最为重要,不能减免。

4.机械化防治病虫害。

采用自走式、牵引式机械喷药器械,组织机防队或专业合作组织防治棉田病虫。

防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策略。

针对近年来因种植抗虫棉,棉田害虫发生演变的规律,以防治苗期蚜虫、棉叶螨和“伏蚜”、烟粉虱、盲蝽象为重点,同时,注意防治二代棉铃虫和其它害虫。

棉花生产主要技术

棉花生产主要技术

棉花生产主要技术一、灌溉技术1、农业灌溉主要采用滴灌、喷灌和中心转动喷三种节水系统进行灌溉。

其中滴灌比例约为90%左右,其水的利用率可达97%以上,喷灌和中心转动系统灌溉对水的利用率分别达70%和80%左右。

2、灌溉水来源有地表水(河流、水库)和地下水(打井)以及城市废水、微盐水、加工后的海水等(棉花等非食用作物的灌溉主要是利用处理过的城市废水和微盐水)。

3、控制节水的办法,一是大幅度提高水价;二是推广节水灌溉系统。

4、灌溉量。

地中海附近控制在生长期350mm降水量左右的范围;东部棉区控制在1000mm左右。

头水一般在播后70天左右,头水后滴灌次数较为频繁,一般在每周二次左右。

二、施肥技术1、全部秸秆还田。

2、分底肥和追肥施入,其中底肥在秋天和秸秆还田时一并施入;追肥则利用灌溉设备和灌溉水一并施入。

3、追肥种类。

主要为N、P、K肥,在盐化土地加入硫酸钙。

4、施肥依据。

土壤肥力水平;预期产量、灌溉方法、调控能力。

5、施用量:N:喷灌80~120kg/公顷(纯N,下同),滴灌250~280kg/公顷;主要品种有氨水、硫酸胺、硝酸钾、磷酸二铵、尿素等。

P:600~800kg/公顷,含纯P8~11%的速效磷肥。

K:一至二年施一次或根据土壤情况施100~200kg/公顷的纯K。

三、其他技术1、病虫害防治。

种植转基因抗虫棉与机械喷施农药相结合,生长期间化学防治次数少于5次。

2、除草。

通过滴灌设备加入微量除草剂或种植抗除草剂的转基因棉花,一般除草剂使用氟乐灵和草甘磷。

3、田间生长自动监测系统。

利用仪器监测棉花的生长情况,获取茎粗、株高、植株水分、温度、营养情况及土壤情况,自动输送至计算机终端,及时掌握棉花生育进程,决定灌水及施肥量。

同时还进行飞机远红外遥感测试。

得出最佳生长速度为:开花后株高每天增长2cm。

4、密度与产量结构。

行距1m,株距8~12株/米,密度8万~12万株/公顷,单株结铃11个,单铃重6.2g,衣分33~35%。

农作物生产技术(棉花)教材

农作物生产技术(棉花)教材

果枝的分类
根据果节的数目划分 零式果枝 :无果节,铃柄直接着
生于主茎叶腋的果枝。 有限果枝 :仅有一个果节的果枝。 无限果枝 :具有多个果节的果枝。
棉花的株型分类
塔形:果枝为无限型,多数栽培 品种属之。
圆筒型:果枝为有限型。 丛生型:主茎与分枝长度相当,
野生棉种多属之。
(三)叶
棉叶有子叶、真叶、先出 叶三种。真叶包括主茎叶、叶枝 叶与果枝叶(又称对位叶)。
棉铃经过充实期(经发育50-60天) 后,棉子和纤维的总重量已达到铃 重的80%左右,便进入开裂吐絮期。
铃壳在临近吐絮时,因失水失去膨 压,引起收缩,并沿着背缝线开裂。 从棉铃开裂到吐出棉絮是脱水成熟 期,约需5d左右。此时棉子已完全 成熟,棉纤维干燥,扭曲。
铃期的长短受品种特性、成 铃部位与时期、温度、湿度和日 照等气象要素及栽培管理诸因素 的影响。
棉花耐旱怕渍,前期受渍病害多,中期
受渍脱落多,后期受渍烂桃多。
2、棉花的无限生长习性
是指棉花生长发育过程中,只要环 境条件适宜,植株就可以不断进行纵向 和横向生长,生长期也就不断延长。
有利:采用育苗移栽、薄膜覆盖等措 施,增加有效花铃期,夺取高产。
不利:需要限制无效生长,适时打顶、 合理密植,精细整枝等。
棉株现蕾顺序模式图
2.花
(1)花的形态
为两性完全花, 单生,除花梗外, 每朵花还包括苞 片(3片)、花 萼(5个)、花 冠(5片)、雄 蕊(60-120个) 和雌蕊(1个) 。
(2)开花的规律及影响因素
一般在现蕾后25~30d开放。花朵一般 在上午开放。花瓣的颜色随开花受精过 程的进行发生变化(乳白—红色—紫红 色)。花瓣一般在开花后3~4d自行脱 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三桃”的形成:
(1)主攻目标:主攻伏桃,狠抓秋桃。 伏桃生长条件优越,铃重大、纤维品质好。 (2)形成过程: 物质准备时期 有效花芽分化期 “三桃”形成期
三、棉花生长发育对环境因子的要 求:
1、温度:(喜温) 最适宜温度:25-30 ℃ 发芽:28-30 ℃ 茎叶生长:20-30 ℃ 蕾期:25-30 ℃ 花铃期:25-30 ℃ 纤维发育:20-30 ℃ 2、光照:(好光) 光照不足,易导致徒长,减少现蕾开 花,增加脱蕾概率。
三、棉花的器官形态:
1、棉籽: (1)子指:100粒棉 籽的重量。
(2)构成:种皮、 胚乳遗迹和胚组成。
2、根:
(1)直根系,分为主根、侧根、支根和根毛 (2)直播棉花主根较深,移栽棉花主根折断 而侧根发达,但入土较浅,耐旱抗倒能力弱。
3、主茎和分枝:
(1)子叶节: 棉花的子叶是三叶期前的主要光合器 官,功能期约60天,其后自然脱落留下遗 迹。 (2)分枝:
4、早去叶枝: 第一果枝出现后,去除叶枝和叶腋中的赘芽。 5、巧浇蕾水: 小水勤灌。 6、适时化学调控: (1)作用:控制徒长 (2)原则:早、轻、勤,前轻后重,天控人不 控、控旺不控弱。 7、防治病虫害: 虫害:棉蚜、棉叶螨、盲蝽象、斜纹病蛾、 棉铃虫 病害:黄萎病、红叶茎枯病
第六节 棉花花铃期田间管理技术
二、蕾期生长发育的诊断指标: 1、主茎日增量: 蕾期约1cm,盛蕾初花期为2-2.5cm,但不 超过3cm。 2、红茎比: 红茎占60%-65%,不足60%则偏旺,多于 65%则偏弱。 3、主茎倒4叶宽度: 现蕾初期至见花期从6cm长至13cm,最大 不宜超过 15cm。
4、叶色: 油绿发亮。 5、叶位: 现蕾期为(4 3)2 1 ;现花后为(3 2 1)4 或(3 2)1 4。 三、主攻目标: 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 促进生长稳健、蕾多、蕾壮、开花早, 防止徒长和花蕾脱落,表现为“壮而不 旺、稳而不衰”。
4、叶的形态:
(1)叶分为子叶、真叶和先出叶 (2)真叶在第五片叶后呈明显的“5裂”特 征 (3)主茎和叶枝上叶片为3/8叶序,果枝上 叶片为1/2叶序。
5、蕾和花:
(1)现蕾:棉蕾长至3mm大时。 (2)花:完全花;初为乳白色,当天傍晚变 乳红色,次日变紫红色,3天后干枯。
6、棉铃和棉纤维:
第二节 棉花的生长发育
一、生长发育过程: 1、棉籽发芽出苗: (1)内在条件: 前一年收获的新种子为宜,判断方法: 剥开种壳,油腺呈红褐色、胚为白色。 (2)外在条件: A、水分:吸水占自身干重的80%,土壤 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 B、温度:28-30 ℃(变温比恒温更有利于 发芽); C、氧气:含氧量7%-21%。
1、“三桃”的划分及特点: (1)伏前桃:7月15 日之前结的棉铃;占总铃 数较少,多为下部果枝第一果节的棉铃, 铃重较小。 (2)伏桃:7月16日至8月15日所结的棉铃;占 比最高,多为中下部果枝靠近主茎节位的 棉铃,铃重大,是决定产量和纤维的主体。 (3)秋桃:8月16日以后所结的棉铃;占比居中, 成熟度较差,铃重较小,纤维品质不佳。
四、蕾期田间管理技术: 1、中耕除草: (1)作用:促进根系下扎,增强棉株的吸收、 抗倒、抗旱能力,保证棉花发棵稳长。 (2)三个“必锄”:下雨后必锄、长草后必 锄、浇水后必锄。 (3)次数:2-3次 第一次:10cm左右 第二至三次:15-20cm
2、培土清沟: (1)蕾期需水量: 田间持水量60%左右 (2)水控苗:土壤渍水造成弱苗迟发 水发苗:水、温适宜的疯长苗 (3)培土时间:定苗至开花,每次3cm 左右 3、稳施蕾肥: (1)施肥时期: 肥水充足:盛蕾期施用 肥水不足:现蕾初期重施 (2)施肥方法: 深施,“蕾肥花用”
三、棉花壮苗的长势长相: 棉株敦实、宽大于高、红绿各半, 真叶6-8片,六月上中旬现蕾,此时株高 12-20cm。
四、苗期田间管理技术:
1、查苗补苗: (1)播后7-10天,齐苗后补播种 (2)1-2片真叶后,则采取芽苗移栽 2、及时间、定苗: (1)间苗: 第一次:齐苗后 第二次:1-2片真叶 (3)定苗: 三叶期
第六章 棉 花
第一节 棉花的生产特点
一、棉花的生产地位: 1、棉纤维是纺织工业重要原料 2、棉花副产品用途广泛 3、棉花产业发达
二、棉花生产概况和栽培种:
1、亚洲最多,中国产量最高 2、栽培种: 陆地棉、海岛棉、亚洲棉和草棉,栽 培最广泛的是陆地棉,其次是海岛棉。 3、栽培品种: 常规棉、杂交棉、抗虫棉、有色棉 等。
3、适时中耕: (1)天旱时,浅锄保墒;下雨较多时,深锄 放湿增温。(锄头下面有水也有火) (2)三次中耕: 第一次:齐苗后(结合间苗),4-5cm 第二次:三叶期(结合定苗),6-7cm 第三次:现蕾前,7-8cm 4、补施苗肥: 定苗时施用尿素
5、抗旱与排涝: 苗期需水少,注意排涝;现蕾前防止干旱。 6、防治病虫害: 病害:立枯病、炭蛆病、猝倒病、枯萎病、 疫病等 虫害:棉蚜、育蝽象、红蜘蛛、地老虎、 棉蓟马等 7、化学调控: 正常苗不需调控,弱小苗或长势过旺 的苗株采取“前轻后重、少量多次”的原 则化学调控。
第五节 棉花蕾期田间管理
一、蕾期的生长发育特点: 1、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期,但以营养生 长为主,生长中心为根、茎、叶,是搭好 丰产架子的关键期。 2、主茎生长量50%左右,果枝出生数达70% 左右,现蕾60%左右。(6月至7月,力促 枝和节,3天一果枝,6天一果节) 3、此期是决定早坐伏前桃的基础,又是确保 伏桃争秋桃的前提。
5、现蕾: (1)现蕾开花的顺序: 由下而上、由内而外,以第一果枝的第 一果结为中心,呈螺旋曲线由内圈向外圈发 展;相邻果枝的相同果节间隔2-4天,相同果 枝的相邻果节间隔5-7天。 (2)现蕾的最佳条件: 温度:25-30 ℃ 水分:田间持水量60%-70%
6、开花:
(1)棉花为常异花授粉植物,以自花授粉为 主;人工授粉应取当天的花粉,且上午 授粉效果较好。 (2)条件: 温度: 25-30 ℃ 湿度:空气湿度60%-70% (3)杂交棉现蕾、开花时间比常规品种早, 花期更长。
第三节 棉花播种与育苗移栽
一、棉花产量的构成因素: 单位面积总铃数、单铃重、衣分 注:单位面积总铃数对产量起主导作用,单 铃重次之,衣分相对稳定。 二、棉花合理密植原则: 土壤条件好、施肥水平高、气温较 高、株形高大松散宜稀,反之宜密。
三、播前准备:
1、选用良种: 高产、质优、抗性强、早熟 2、种子处理: 选种——晒种——药剂处理 (1)纯度95%以上、发芽率85%以上 (2)硫酸去除棉籽短绒有利于防虫病 3、精细整地: 深度25cm左右,作好排水措施 4、施足基肥: 占总施肥量60%-70%
四、直播棉花技术:
1、目标: 一播全苗:苗早、苗齐、苗匀、苗壮 2、适时播种: 当5cm的土温稳定在14 ℃以上、气温在 18 ℃以上为宜播期。一般在清明至谷雨间播 种。 3、播种量: 播深2cm,深不过寸、浅不露籽为宜。
4、确定适宜的行株距: (1)宽行窄株 :行宽90-100cm、株距不少 于30cm (2)宽窄行:宽行90-100cm、窄行50-60cm 5、选用适当的播种方式: (1)条播或点播 (2)要求:浅沟、毛底、匀播、压实、薄盖
一、花铃期的生长发育特点: 转向以生殖生长为主,肥水需求量 大,是决定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初花期 营养生长仍占优势,盛花期生殖生长逐 渐占优。 二、花铃期生长发育的诊断指标: 1、株高日增量: 初花期2.5cm,盛花期1.5cm,但不得 少于1cm。 2、红茎比: 初花期60%-70%,盛花期接近90%,若红 茎到顶则是早衰症状。
7、适时移栽: 气温稳定在16 ℃以上,苗龄二叶一心 至三叶一心期。
第四节 棉花苗期田间管理
一、苗期的生长发育特点: 从出苗至现蕾(四月下旬至六月中 旬),以营养生长为主,生殖生长开始 出现。表现为长根、长茎、长叶,但已 有花芽的分化;此期以根为生长中心。 二、主攻目标: 促壮苗早发、根系旺,并使两者平 衡。(促根壮苗)
(3)发芽出苗机理: A、吸水膨胀 : B、露白 : C、发芽:胚根至种子长度一半 D、出苗:子叶破土平展 2、根系生长: (1)根系发展期:萌发至现蕾 (2)根系伸长盛期:蕾期 (3)根系吸收高峰期:花铃期(花铃期不宜伤 根) (4)根系活动机能衰退期:吐絮期
3、主茎生长: (1) 先慢后快再变慢,直至停止,开花前 后增长最快。 (2)节间长短是衡量棉株生长的重要指标: 节间较短,生长状况越好。 (3)茎枝生长的合适温度为20-30 ℃ ,低 于19 ℃ ,果枝生长受抑制。 4、叶的生长: 随温度升高而加快,有效功能期约2 个月。
(1)棉铃:也称为“棉桃”或“蒴果”。 (2)捻曲:成熟棉纤维的不规则扭曲。
四、棉花的生育特性:
1、喜温好光、耐旱怕涝: 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 2、无限生长习性: 只要温光条件适宜,能够不断地进行 纵横生长。 3、再生能力强: 受损易恢复。 4、可塑性强、自调性好 5、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重叠时间长: 从现蕾至吐絮,长达70-80天。 6、适应性广:
3、水分:(适宜) 不足:棉株矮小、产量低、纤维短、品质差。 过多:苗期易染病,蕾期易徒长,花铃期易 造成蕾铃脱落,吐絮期易发生烂铃。 4、养分: N:P:K=1:0.34:0.85 5、土壤: 适应性强 6、空气: 适当提高二氧化碳含量对提高产量有利。
A、物质准备期: 幼苗期;重点是培育壮苗并提前分化 花芽,为多结伏前桃和伏桃奠定基础。 B、有效花芽分化期: 孕蕾期至盛蕾期之前;孕蕾期分化的 花芽是“三桃”建成的主体,对棉花品质的 影响极大;发育成秋桃的花芽主要在蕾期形 成,因此,盛蕾期之前多分化花芽是多结秋 桃的基础。 C、“三桃”形成期: 开花后。
叶枝 无限果枝:具有多个果节 果枝
有限果枝:仅有一个果节 零式果枝:无果节,果柄直接 着生于主茎叶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