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瘟病菌基因组中疏水蛋白的分布与聚类分析

水稻稻瘟病菌基因组中疏水蛋白的分布与聚类分析
水稻稻瘟病菌基因组中疏水蛋白的分布与聚类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2009年,第7卷,第5期,第978-984页

Molecular Plant Breeding,2009,Vol.7,No.5,978-984

研究报告

Research Report

水稻稻瘟病菌基因组中疏水蛋白的分布与聚类分析

吴毅歆1,2范成明3何月秋1*

1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虫害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01;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昆明,650205;3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通讯作者,heyueqiu@https://www.360docs.net/doc/9315529967.html,

摘要病原菌中的疏水蛋白在病原菌与寄主植物互作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利用BLAST工具从NCBI数据库公布的58个疏水蛋白序列中筛选得到18条稻瘟病病原菌基因组中具有潜在疏水蛋白功能的ORF,选取其中的11条ORF设计特异引物,检测其在17个稻瘟病病原菌中的分布状况。同时,利用序列比对工具Clustal X和Mega3.0软件的邻接法,对筛选的58条已知疏水蛋白序列构建疏水蛋白的系统进化树。研究结果表明:经PCR检测,在11对引物中有4对引物高度专一且所得片断与预期大小基本一致,6对引物扩增不特异,1对引物扩增无特异条带。通过系统进化树分析得知,疏水蛋白间的平均分离度为0.62,筛选的58条疏水蛋白可分为两大类:ClusterⅠ和ClusterⅡ,分别与真菌疏水蛋白Ⅰ型和Ⅱ型相对应;所有的担子菌、稻瘟菌和绿僵菌中的疏水蛋白构成ClusterⅠ,其它真菌的疏水蛋白构成ClusterⅡ。本试验的研究将为进一步明确稻瘟病病原菌中的疏水蛋白分布状况,以及相关基因的功能验证奠定基础。

关键词稻瘟病菌,疏水蛋白,系统进化,特异PCR,聚类分析

Distribution and Clustering Analysis of Hydrophobins in the Whole Genome of Rice Blast Fungus Magnaporthe Grisea

Wu Yixin1,2Fan Chengming3He Yueqiu1*

1Key Laboratory of Agricultural Biodiversity and Pests Control,Ministry of Education,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Kunming,650201;2Cash Crop Research Institute,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Kumning,650205;3Institution of Crop science,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Beijing,100081

*Corresponding author,heyueqiu@https://www.360docs.net/doc/9315529967.html,

DOI:10.3969/mpb.007.000978

Abstract Hydrophobin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teraction of pathogenic bacteria and its host plants.In this research,We acquired18ORFs with potential hydrophobin function in the whole genome of Magnaporthe grisea which screened from58hydrophobin sequence from NCBI database by using BLAST tool,and11ORFs of which was chosed to design specific primers,then we detecte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se primers in17rice blast fungus.At the same time,we also reconstructed the phylogenic tree of58hydrophobin sequences by using N-J of Clustal X and tested bootstrap of Mega3.0.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11primers were detected by PCR and4of which obtained specific bands which consistent with the anticipation,6of which had no specific band,1primer without any specific band.The results of phyletic evolution analyzed showed that average disparity index(DI)a-mong hydrophobin was0.62,and58hydrophobins were divied into two ClusterS:Ⅰand ClusterⅡ,which accord with classⅠand classⅡof fungal hydrophobins,respectively.All the hydrophobins from the fungi of Basidiomy-cotina,M.grisea and M.anisopliae belongs to ClusterⅠ,the other fungal hydrophobins belongs to ClusterⅡ.At last our research would lay a foundation for further clarif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M.grisea and for validating the function of its related genes.

Keywords Rice blast fungus(Magnaporthe grisea),Hydrophobin,Phyletic evolution,Special PCR,Cluster analysis

https://www.360docs.net/doc/9315529967.html,/doi/10.3969/mpb.007.000978

基金项目:本研究由农业部948项目(2006-G61)和国家863计划项目(2002AA245041)共同资助

分子植物育种Molecular Plant Breeding

疏水蛋白这一名词最早是由Rosenberg和Kjelleberg(1986)在研究细菌与寄主吸附机理时提出的,意指覆盖在微生物细胞表面的任何疏水物质(hy-drophobic substances)。Wessels等(1991)发现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子实体和气生菌丝形成时,某些基因及其相应的cDNA序列可以编码约100个氨基酸的小蛋白,它含有8个半胱氨酸残基和一段分泌性的信号肽。他们把上述这一类物质统称为疏水蛋白(hydrophobin)。疏水蛋白的分子一般较小,在10kD左右,约含有100个氨基酸,氨基酸总体疏水性中等,以在保守位置上含8个半胱氨酸残基和具有独特而相似的水缘性图谱(氨基酸亲水-疏水性特征图谱)为主要特征;刚合成的疏水蛋白都带有一段序列保守的分泌信号肽。

疏水蛋白在真菌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且广泛的生物学作用,主要参与如气生菌丝、孢子和子实体等疏水性气生结构的产生(W觟sten and de Vocht, 2000),介导孢子对疏水基质的吸附(Wessels,2000),保护子实体外表层并在内部形成疏水性微通道,保障高湿度环境下正常的气体交换(Trembley et al.,2002)等等。这些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均是基于疏水蛋白遇到亲水——

—疏水界面时就会自我组装成一层两亲性薄膜这一机制所产生的,膜厚约10nm,性质稳定(丁靖志等,2004)。目前,在许多丝状真菌中已发现疏水蛋白的存在,其生物学功能是目前研究热点之一(林福呈,2001)。然而,在其它有机体中尚未发现有疏水蛋白的存在。疏水蛋白对真菌类的生长和繁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疏水蛋白不仅在生物领域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在医药和其它工业中同样拥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胡振彦和高峰,2008)。

水稻表面的角质层和蜡质层能够在水稻体表形成了疏水性表面。稻瘟病菌可以感知疏水信号并将疏水信号传导至细胞内诱导附着胞的分化:稻瘟病菌在侵染水稻过程中分泌一种真菌疏水蛋白,该蛋白由MPG1基因编码并参与菌丝和水稻叶表的互作(Talbot,1999)。稻瘟病菌芽管形成时向胞外分泌MPG1p蛋白单体,MPG1p蛋白单体在体外可自动组装形成一层两性薄膜,其亲水面面对正在生长的芽管,疏水表面向外侧与水稻表面相接触,增强亲和力(Kershaw and Talbot,1998)的同时使菌体牢固附着于水稻表面,此黏着过程作为诱发真菌侵染结构分化的信号诱导附着胞的形成(王洪凯等,2002,菌物系统, 21(3):459-464)。本研究通过已知异源的疏水蛋白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设计特异引物,找出稻瘟病菌不同菌株之间是否存在疏水蛋白以及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稻瘟病病原菌中的疏水蛋白基因奠定了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菌株

供试菌株为本室验室保存的且具有不同致病力的15个稻瘟病菌野生型菌株:0575、NX3911、V86010、02-29、M39、V86010、安02-2、GX-28、95-4-ww1C、P06-6、0309、97-230、02-1n-1-2、02-72-1-1和展3-2-1。野生型菌株CY2的2个致病突变体:CY2-T1和CY

2

-T2。

1.2筛选具有潜在疏水蛋白特性的ORF

从互联网(https://www.360docs.net/doc/9315529967.html,/uniport/)下载获得25个真菌的58份蛋白质信息(表1),随后在BLAST Similarity Search(https://www.360docs.net/doc/9315529967.html,/cgi-bin/an-notation/magnaporthe/blast_page.cgi?organismName= Magnaporthe)数据库中进行比对,筛选具有疏水蛋白功能的稻瘟病病原菌ORF。

1.3稻瘟病病原菌疏水蛋白基因的PCR检测

从稻瘟病数据库下载具有疏水蛋白功能的ORF 的全长。用Primer5.0设计特异引物,通过PCR扩增检测本实验室中部分菌株的疏水蛋白基因。

PCR的反应程序:95℃3min,94℃1min,57℃~ 64℃30s,72℃1min,循环30次,72℃5min。退火温度因引物不同而有所变化。

1.4稻瘟菌DNA的提取

培养基的配制:水解酪蛋白0.5g;酵母提取物0.5g;蔗糖15g;酒石酸铵5.0g;硝酸铵1.0g;磷酸二氢钾1.0g;硫酸镁0.5g;氯化钠0.1g;氯化钙0.1g;灭菌水1000mL。分装到100mL的锥形瓶中,每瓶约为40mL,灭菌后待用。

菌丝的培养:挑取平板或试管中的新鲜菌丝接种到配置好的液体培养基中,并在28℃,150r/min的恒温摇床培养培养3~4d。

DNA的提取:首先将培养好的菌丝通过滤纸过滤,之后在65℃下烘干菌丝,约12h。菌丝的提取参照CTAB法:先取20~25mg干菌丝置于1.5mL离心管中,用镊子将其捣碎成粉末状;加入500μl的提取缓冲液,通过漩涡震荡器使粉末彻底悬浮;加入50μL 10%的SDS溶液,37℃缓慢震荡培养1h;加入75μL

https://www.360docs.net/doc/9315529967.html,

DOI:10.3969/mpb.007.000978

979

水稻稻瘟病菌基因组中疏水蛋白的分布与聚类分析DistributionandClusteringAnalysisofHydrophobinsinthe Whole Genome ofRice BlastFungus Magnaporthe Grisea

表158个已知的疏水蛋白

Table158known hydrophobins

真菌种类

Fungal species

茎腐病菌Gibberella moniliformis

茎腐病菌Gibberella moniliformis

球孢子菌Paracoccidioides brasiliensis

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

白腐菌

Pleurotus ostreatus 白腐菌

Pleurotus ostreatus 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

白腐菌

Pleurotus ostreatus 白腐菌

Pleurotus ostreatus 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

豆包菌

Pisolithus tinctorius 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

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

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

小巢状曲菌Emericella nidulans 烟曲霉菌Aspergillus fumigatus 烟曲霉菌Agaricus bisporus

烟曲霉菌Agaricus bisporus

豆包菌

Pisolithus tinctorius 蛋白编号

Protein ID

AAO16867

AAO16868

AAR11449

O13300

O13502

O13503

O43122

O60047

O60048

O74300

O93917

P04158

P16933

P16934

P28346

P41746

P49072

P49073

P52748

蛋白名称

Protein name

Hydrophobin1

Hydrophobin2

Hydrophobin2

HYP3_AGABI hydrophobin

3precursor

POH1hydrophobin precursor

POH2hydrophobin precursor

HYP4_AGABI hydrophobin

Bprecursor

Fruit body hydrophobin1

precursor

Hydrophobin precursor

SC6_SCHCO hydrophobin6

precursor

Hydrophobin-3

SC1_SCHCO fruiting body

protein SC1precursor

SC3_SCHCO fruiting body

protein SC3precursor

SC4_SCHCO fruiting body

protein SC4precursor

RODL_EMENI Rodlet pro-

tein precursor

RODL_ASPFU hydrophobin

precursor

HYP1_AGABI hydrophobin

1precursor

HYP2_AGABI hydrophobin

2precursor

HYP1_PISTI hydrophobin1

precursor

真菌种类

Fungal species

小巢状曲菌

Emericella nidulans

稻瘟菌

Magnaporthe grisea

绿僵菌

Metarhizium anisopliae

担子菌

Coprinopsis cinerea

担子菌

Coprinopsis cinerea

叶霉菌

Cladosporium fulvum

粗糙脉孢菌

Neurospora crassa

金针菇

Flammulina velutipes

米曲霉菌

Aspergillus oryzae

米曲霉菌

Aspergillus oryzae

烟曲霉菌

Aspergillus fumigatus

灰蘑

Tricholoma terreum

白腐菌

Pleurotus ostreatus

白腐菌

Pleurotus ostreatus

白腐菌

Pleurotus ostreatus

白腐菌

Pleurotus ostreatus

白腐菌

Pleurotus ostreatus

白腐菌

Pleurotus ostreatus

糙皮侧耳

Dictyonema glabratum

糙皮侧耳

Dictyonema glabratum

糙皮侧耳

Dictyonema glabratum

蛋白编号

Protein ID

P52750

P52751

P52752

P78601

P78602

Q00367

Q04571

Q75T84

Q7ZA34

Q873N6

Q8J0V5

Q8TFP0

Q8WZI1

Q8WZI2

Q8WZI3

Q8WZI4

Q8WZI5

Q8WZI6

Q8WZJ1

Q8WZJ2

Q8WZJ3

蛋白名称

Protein name

DEWA_EMENI spore-wall

fungal hydrophobin dewA

precursor

MPG1_MAGGR hydropho-

bin-like protein MPG1pre-

cursor

SSGA_METAN hydropho i-

nlike protein ssgA precursor

CoH1

CoH2

Hydrophobin

RODL_NEUCR hydrophob-

in precursor

Hydrophobin

Hydrophobin

Hydrophobin putative

Hydrophobin precursor

Hydrophobin

Hydrophobin2precursor

Hydrophobin2precursor

Hydrophobin3precursor

Hydrophobin3precursor

Hydrophobin1precursor

Hydrophobin1precursor

Hydrophobin3precursor

Hydrophobin2precursor

Hydrophobin1precursor

980

分子植物育种Molecular Plant Breeding

5mol/L的NaCl溶液并彻底混匀;加入65μL的CTAB/NaCl溶液,混匀并65℃下放置10~20min;加入等体积的24:1的氯仿异戊醇(约700μL),缓慢震荡5min使其混匀。在10000r/min离心12min;取上清液,并将其转移到新的离心管中,加入0.6倍体积的冰冷异丙醇,混匀,在-20℃下放置1h以上;在10000r/min离心12min,弃上清液,留沉淀;加入500μL(1×TE),在室温下溶解1.5~2h;加入0.6倍体积的冰冷异丙醇,混匀,置于-20℃下放置1h以上;在10000r/min离心12min,弃上清液,留沉淀,用80%的乙醇洗涤并吹干;加入200μLTE(1×TE),放置于4℃溶解备用。

1.5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选用互联网获取的58条已知的疏水蛋白全长序列,构建其系统发育树:利用Clustal X进行序列比对并以Mega4.0中的邻接法(NJ)构建进化树,并选用自展法(Bootstrap)来检验进化树的可靠性,重复1000次。

2结果与分析

2.1稻瘟病菌中疏水蛋白基因

通过比对,在稻瘟病菌基因组中得到:MG00081、MG00737、MG00817、MG02734、MG03354、MG03685、

续表1 Continuing table1

真菌种类

Fungal species

白腐菌

Pleurotus ostreatus

滑菇

Pholiota nameko

滑菇

Pholiota nameko

滑菇

Pholiota nameko

地衣

Xanthoria calcicola 白腐菌

Pleurotus ostreatus

石黄衣

Xanthoria parietina 火焰锈衣Xanthoria flammea

黄衣Xanthoriaecta neoides 蛋白编号

Protein ID

Q8X1N0

Q8X1T7

Q8X1T8

Q8X1T9

Q96TM5

Q96TR3

Q96VD0

Q96VD1

Q96VD2

蛋白名称

Protein name

Hydrophobin

Hydrophobin

Hydrophobin

Hydrophobin

Hydrophobin H1(fragment)

Fruit body specific hydrophobin

precursor

Hydrophobin H1precursor

Hydrophobin H1(fragment)

Hydrophobin H1(fragment)

MG04354、MG06840、MG06934、MG07223、MG09055、

MG00961、MG01173、MG04355、MG06650、MG09134、

MG10105和MG10315,共18条具有潜在疏水蛋白

功能的ORF,其中MG10315与P52751的同源性达

到91%,该基因的ORF是在稻瘟病病原菌附着孢形

成时表达一类与致病相关的类疏水蛋白(Kershaw

and Talbot,1998)。

2.2稻瘟病中具有疏水蛋白功能的ORF的PCR检

下载18个ORF的全长,选取MG00081、MG00-

737、MG00817、MG02734、MG03354、MG03685、MG-

04354、MG06840、MG06934、MG07223和MG09055

共11个ORF设计特异引物对(表2)。通过PCR来检

测具有潜在疏水蛋白功能的DNA片断在17个测试

菌株中的分布。根据扩增结果,结合基因组数据库中

的信息,从11对引物筛选出由MG00817,MG06840,

MG04354,MG03354等4个ORF设计的引物,即M-

G00817F和MG00817R、MG06840F和MG06840R、

MG04354F和MG04354R、MG03354F和MG03354R

是高度专一的,且所得片断与预期大小基本一致。其

中引物MG00817F和MG00817R的检测结果如图1

所示。剩余的6对引物扩增不特异,虽然有预期大小

的片断,但出现多条扩增带,而引物MG03685a和

真菌种类

Fungal species

金针菇

Flammulina velutipes

石黄衣

Xanthoria parietina

双孢蘑菇

Agaricus bisporus

双孢蘑菇

Agaricus bisporus

香菇

Lentinula edodes

香菇

Lentinula edodes

白腐菌

Pleurotus ostreatus

白腐菌

Pleurotus ostreatus

茶薪菇

Agrocybe aegerita

蛋白编号

Protein ID

Q9HDD5

Q9HFD1

Q9HGW9

Q9HGX0

Q9P8S9

Q9P8T0

Q9Y7G9

Q9Y7H0

Q9Y8F0

蛋白名称

Protein name

Hydrophobin

Hydrophobin H1(fragment)

Putative hydrophobin precursor

Putative hydrophobin precursor

Hydrophobin2

Hydrophobin1

Vegetative mycelium hy droph-

obin1precursor

Vegetative mycelium hydroph-

obin3precursor

Pri2p

https://www.360docs.net/doc/9315529967.html,

DOI:10.3969/mpb.007.000978

981

表2特异引物序列

Table 2The sequence of specific primers 引物名称Primer name MG00081F MG00081R MG00737F MG00737R MG00817F MG00817R MG02734F MG02734R MG03354F MG03354R MG03685F

引物序列Primer sequence

5'-TTACTCCTGGCTGTAGACGCAAG -3'5'-TGCAGTTCACCGTCGCATCC -3'5'-TTACAGGAGGGCGGCGAAGC -3'5'-TGCAGTTCTCCGTCGCCGCT -3'5'-TAAGCGTCGGCCAGGTTGCT -3'5'-TGCAGTTCAGCAGCGTCTTCCT -3'5'-TTATTCATCGTCTGGCCTTGGC -3'5'-TGCTTCCCGAGAGGTATGATATCTC -3'5'-CTACAAGAAAGCAACGGCGCCA -3'5'-TGCGCTCTGCCATGATCATCCT -3'5'-CTAGCAGCCATAGGTGAGGATCA -3'

引物名称Primer name MG03685R MG04354F MG04354R MG06840F MG06840R MG06934F MG06934R MG07223F MG07223R MG09055F MG09055R

引物序列Primer sequence

5'-TGCAGTTCACCGCCACCATC -3'5'-TTAGATCTGCTTGAGGTCCATGAA -3'5'-TGCAGTTCTTCACCAGCCTCG -3'5'-TAGGCGCAGAGGGTAGCCTCGA -3'5'-TGAAGTTCACCTCCACCGTCGC -3'5'-TTACTGTCTGCGAGAGGCTGAGG -3'

5'-TGGATGACAACAATATTCGTAGGAGG -3'5'-TCATTTCTCCGACGGCTTTTCAG -3'5'-TGCCGACAACTGGTCCTCCG -3'5'-TTAGTAGCCCTGAAGACGGAGCA -3'5'-TGCAGTTCACCAACTCCTTCCTC -3'

图1具有疏水蛋白功能的ORF 特异PCR 检测

注:M:100bp DNA marker;1~17泳道对应的菌株编号为:0575,NX3911,V86010,02-29,M39,V86010,安02-2,GX -28,95-4-1C,P06-6,CY 2-T1,0309,97-230,02-1n -1-2,02-72-1-1,CY 2-T2,展3-2-1;A:引物MG00817F:5'-TAAGCGTCG-GCCAGGTTGCT -3',MG00817R:5'-TGCAGTTCAGCAGCGTCTTCCT -3'的扩增结果,其片段大小为500bp 左右;B:引物MG03685F:5'-CTAGCAGCCATAGGTGAGGATCA -3'的扩增结果,MG03685R:5'-TGCAGTTCACCGCCACCATC -3'的扩增结果,没有形成特异带

Figure 1Detection of ORF with fuction of hydrophobin by PCR

Note:M:100bp DNA Marker;1~17isolates:0575,NX3911,V86010,02-29,M39,V86010,An 02-2,GX -28,95-4-1C,P06-6,CY 2-T1,0309,97-230,02-1n -1-2,02-72-1-1,CY 2-T2,Zhang 3-2-1;A:MG00817F:5'-TAAGCGTCGGCCAGGTTGCT -3',MG00817R:5'-TGCAGTTCAGCAGCGTCTTCCT -3',results showing 500bp;B:MG03685F:5'-CTAGCAGCCATAGGTGAG-GATCA -3',MG03685R:5'-TGCAGTTCACCGCCACCATC -3',results showing any specific band

MG03685R 扩增无特异条带(图1)。2.3疏水蛋白的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对部分已知疏水蛋白进行分析可知,平均不相似性(Disparity index,简称DI)为0.62,分支点的自展值比较低。根据已知的疏水蛋白的序列构建了系统进化树(图2)。

根据构建的进化树,我们将隶属于担子菌亚门的A.bisporus (O13300,O43122,P49072,P49073,Q9HG-W9和Q9HGX0)、A.aegerita (Q9Y8F0)、A.fumigatus (P41746和Q8J0V5)、Coprinopsis cinerea (P78601和P78602)、Dictyonema glabratum (Q8WZJ1,Q8WZJ2和Q8WZJ3)、F.velutipes (Q75T84和Q9HDD5)、L.edodes (Q9P8S9和Q9P8T0)、https://www.360docs.net/doc/9315529967.html,ko (Q8X1T7,Q8X1T8和

水稻稻瘟病菌基因组中疏水蛋白的分布与聚类分析

DistributionandClusteringAnalysisofHydrophobinsinthe Whole Genome ofRice BlastFungus Magnaporthe Grisea

Q8X1T9)、P.ostreatus (O13502,O13503,O60047,O6-0048,Q8WZI1,Q8WZI2,Q8WZI3,Q8WZI4,Q8WZI5,Q8WZI6,Q8X1N0,Q96TR3,Q9Y7G9和Q9Y7H0)、https://www.360docs.net/doc/9315529967.html,mune (O74300,P04158,P16933和P16934)和T.

terreum (Q8TFP0)及M.grisea (P52751)和M.anisopliae (P52752)的疏水蛋白归类成Ⅰ型;剩余的A.oryzae (Q7ZA34和Q873N6)、C.fulvum (Q00367)、E.nidulans (P28346和P52750)、G.moniliformis (AAO16867和A-AO16868)、N.crassa (Q04571)、P.brasiliensis (AAR1-1449)、P.tinctorius (O93917和P52748)、X.calcicola (Q-96TM5)、X.ectaneoides (Q96VD2)、Xanthoria flammea (Q96VD1)和X.parietina (Q96VD0和Q9HFD1)的疏水蛋白可以归为Ⅱ型。从进化树上看,不同属间的疏

水蛋白都可以形成一支进化枝,即不同物种间的疏

982

分子植物育种

Molecular Plant Breeding 水蛋白的差异比较明显。

3讨论

由于基因组测序工作的飞速发展,使得基因功能的验证工作远远的落后于基因的发现。常规遗传学的方法已经很难满足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的需求。稻瘟病病原菌的基因组测序虽然已经完成,在预测的1万多个ORF 中,仅有不到40%的被注释,通过试验证实的基因仅有30个左右,占总基因数的0.3%左右(苏世杰等,2006)。因而,稻瘟病病原菌中基因功能的验证、注释等研究工作十分艰巨。本研究利用已知的疏水蛋白基因,通过BLAST 工具,在稻瘟病病原菌的基因组中得到18个具有潜在疏水蛋白功能的ORF ;选取其中11个具有疏水蛋白功能的ORF 设计11条特异引物验证其在供试菌株中的分布。从扩增的结果来看:首先,并不是所有引物都能对所选用的菌株进行有效的检测,其主要原因在于测序菌株与试验所选用的菌株存在差异,致使部分引物并不能实现特异扩增;其二,虽然引物的设计根据最佳引物原则设计,但是在实际的扩增中的条件是非常复杂的,也有可能造成检测的失败。虽然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对于加速部分基因功能的验证工作无疑是行之有效的,同时也可以使研究工作更具有目的性。

疏水蛋白广泛存在丝状真菌的气生菌丝、侵染机构或子实体表面,且高丰度表达,在病原菌的侵染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林福呈,2001)。疏水蛋白的第一类一级结构为X 26-85-C -X 5-8-C -C -X 17-39-C -X 8-23-C -X 5-6-C -C -X 6-18-C -X 2-13,第二类一级结构为X 17-67-C -X 9-10-C -C -X 17-39-C -X 16-C -X 6-9-C -C -X 10-C -X 3-7,即从一级结构上可以分成Ⅰ型和Ⅱ型两大类(Wessels,1997;W 觟sten,2001)。同时,从本试验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图2)来看,疏水蛋白虽在不同的物种间存在较大的变异,但其序列结构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保守性,并可以分成两个不同的类群(Cluster Ⅰ和Cluster Ⅱ),并分别与真菌疏水蛋白Ⅰ型和Ⅱ型相对应。由于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 )是Ⅰ型真菌疏水蛋白,可感知疏水信号,并将疏水信号传导至细胞内,使菌体牢固附着于水稻表面,此黏着过程作为诱发真菌侵染结构分化的信号,诱导附着胞的分化(王洪凯等,2002,菌物系统,21(3):459-464),疏水蛋白说明了对稻瘟病菌毒力的重要(Kim et al.,2005;Jeong et al.,2007)。

本试验将现有的58条疏水蛋白分成两大类,第Ⅰ类(Cluster Ⅰ)P52751和P52752中,子囊菌MPG 蛋白

图2已知疏水蛋白进化树

Figure 2Evolutionary tree of hydrophobic

protein

https://www.360docs.net/doc/9315529967.html, DOI:10.3969/mpb.007.000978

983

能粘附真菌菌丝到固体疏水表面(Wessels et al.,1991; Scholtmeijer et al.,2001),其余的疏水蛋白均来自担子菌亚门的高等担子菌,这些疏水蛋白主要的覆盖于功能主要与担子菌的气生结构——

—子实体的表面,有利于孢子的扩散和营养菌丝的分散(Scholtmei-jer et al.,2001)形成相关。第Ⅰ类虽然都是担子菌亚门的真菌,但它们都是不同属的疏水蛋白,从其分支点的自展值上看,也存在着较大的遗传距离。

在实际的应用中,通过异源功能基因来筛选已测序完成的目标菌株功能未知基因,虽然存在着局限性,但是它将对后基因组学的研究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参考文献

Ding J.Z.,Yu L.,Wang H.H.,Zhang B.H.,and Qiao M.Q.,2004, Advances on the structure application,function and proper-ties of fungal hydrophobins,Shengwuxue Zazhi(Journal of Biology),21(5):8-11(丁靖志,于雷,王洪辉,张宝华,乔明强,2004,真菌疏水蛋白的结构和功用,生物学杂志,21

(5):8-11)

Hu Z.Y.,and Gao F.,2008,Self-assembly on interface of multi-purpose proteins hydrophobin,Dezhou Xueyuan Xuebao (Journal of Dezhou University),24(2):104-109(胡振彦,高峰,2008,多功能蛋白质真菌疏水蛋白的界面自组装,德州学院学报,24(2):104-109)

Jeong J.S.,Mitchell T.K.,and Dean R.A.,2007,The Magnaporthe grisea snodprot1homolog,MSP1,is required for virulence, FEMS Microbiology Letters,273(2):157-165

Kershaw M.J.,and Talbot N.J.,1998,Hydrophobins and repel-lents:proteins with fundamental roles in fungal morphogen-esis,Fungal genetics and biology,23(1):18-33

Kim S.,Ahn I.P.,Rho H.S.,and Lee Y.H.,2005,MHP1,a Magn-aporthe grisea hydrophobin gene,is required for fungal de-velopment and plant colonization,Molecular Microbiology,

57(5):1224-1237

Lin F.H.,2001,Recent researches on fungal hydrophobins, Weishengwu Xuebao(Acta Microbiologica Sinica),41(4): 518-521(林福呈,2001,真菌疏水蛋白的研究进展,微生物学报,41(4):518-521)

Rosenberg M.,and Kjelleberg S.,1986,Hydrophobic interac-tions:role in bacterial adhesion,Advances in Microbial E-cology,9:353-393

Scholtmeijer K.,Wessels J.G.H.,and W觟sten H.A.B.,2001,Fun-gal hydrophobins in medical and technical applications,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56(1-2):1-8

Su S.J.,Liu E.M.,Li X.J.,and Huang H.M.,2006,Advance of phytopathogenicity variation on rice blast fungus,Jiangxi Zhibao(Jiangxi Plant Protection),29(3):111-115(苏世杰,刘二明,李小娟,黄红梅,2006,稻瘟病菌致病性变异研究进展,江西植保,29(3):111-115)

Talbot N.J.,1999,Fungal biology:coming up for air and sporula-tion,Nature,398:295-296

Trembley M.L.,Ringli C.,and Honegger R.,2002,Hydrophobins DGH1,DGH2,and DGH3in the lichen-forming basid-iomycete Dictyonema glabratum,Fungal Genet.Biology,35

(3):247-259

Wessels J.G.H,1997,Hydrophobins:proteins that change the na-ture of a fungal surface,Advances in Microbial Physiology, 38:1-45

Wessels J.G.H.,2000,Hydrophobins,unique fungal proteins, Mycologist,14(4):153-159

Wessels J.,de Vries O.,Asgerisdottir S.A.,and Schuren F.,1991, Hydrophobin genes involved in formation of aerial hyphse and fruit bodies in schizophyllum,The Plant Cell,3:793-799 W觟sten H.A.B.,2001,Hydrophobins:multipurpose proteins,An-nual Review of Microbiology,55:625-646

W觟sten H.A.B.,and de Vocht M.L.,2000,Hydrophobins,the fun-gal coat unraveled,Biochimca et Biophysica Acta,1469: 79-86

水稻稻瘟病菌基因组中疏水蛋白的分布与聚类分析

DistributionandClusteringAnalysisofHydrophobinsinthe Whole Genome ofRice BlastFungus Magnaporthe Grisea

984

酒店安全管理案例分析

酒店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一、案例: 近日,在北京凯迪克大酒店“7·13”火灾中死亡的香港学生蔡芷欣、刘凯儿的家长,分别将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凯迪克大酒店、李逸熙、邓永光告上法庭,索赔人民币670.6万元。记者9日获悉,北京二中院已立案受理。 死亡学生蔡芷欣的父母和死亡学生刘凯儿的父亲诉称,2002年7月13日,蔡芷欣、刘凯儿入住凯迪克大酒店1022室。当日22时40分许,由于住在1020房间的李逸熙、邓永光在房间内划玩火柴后离开而引发火灾,酒店没能及时救助,致使蔡芷欣、刘凯儿被弥漫浓烟窒息死亡。 他们认为,两个学生的死亡原因是由于李逸熙、邓永光玩火引发火灾造成的。同时,酒店应具有完善的防火条件和设施并有义务提供安全的住宿条件,在出现火灾后,更应及时采取救护措施,避免损害发生。然而,酒店并没有完善的火灾报警设施,火灾发生后没能及时报警,也没有将住店宾客紧急疏散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救助措施,最终导致两个学生被困房内窒息死亡 二、案例分析: 根据这一案例,我们可以发现酒店中的一些安全问题。对于旅客来说,酒店所要保证的服务最为重要的一项就是保证住客的人身财产安全。一间无法提供住客安全的酒店是无法生存的。 而在案例中的北京凯迪克大酒店所发生的事故反映了酒店的防

火措施存在着极大的安全漏洞。尽管酒店无法控制住店宾客的行为,但是倘若酒店做好了安全预防措施,是能够有效地将事故控制在最小影响范围的。 那么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1、酒店应当在房间内安装感烟预警设备。当烟的浓度到达一定程度,感烟设备能够及时地进行预警,将房间的情况反馈到酒店的安保部门的。那么安保部门就可以立即了解并处理突发状况,将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2、房间内应当张贴防火、禁烟标志,提醒住店旅客注意防火。 3、酒店应当安装自动报警系统,建立消防监控中心,如有突发状况可以及时通知消防、民警等,大大地减少了在紧急情况下解决事故的时间。 4、酒店应当对工作人员进行应急培训,按期对酒店内可能出现的各种灾害进行演练,使员工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冷静应对。 5、酒店需要保证消防逃生通道的畅通,并张贴明显醒目的标志,让住客在事故发生时可以迅速逃生。 6、酒店房间内必须保证防烟面罩等消防用品的准备,放置于明显的位置,并且需要及时进行更换。 7、培养员工的警惕性与消防意识,发现问题能及时查看、及时汇报。对于烟感报警等异常情况的房间,服务员应立即查看,紧急时可不必遵循敲门规范。检查结果及时通知监控中心和服务中心。 此外,酒店还需要加强对员工操作规范与防火常识进行培训,以免酒

稻瘟病综合防治技术

稻瘟病综合防治技术 稻瘟病又称稻热病,俗称火烧瘟、麻叶子、卡颈瘟等,是我国水稻主要病害之一。分布普遍,南自海南岛,北到黑龙江,西起新疆、西藏,东至台湾,凡有水稻栽培的地方都有发生。发病特点:一般是山区重于平原,晚稻重于早稻,粳、糯稻重于籼稻。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重的达40~50%,局部地区及田块甚至颗粒无收。 一、症状: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中都可能发生,为害秧苗、叶片、穗、节等,分别称为苗瘟、叶瘟、穗颈瘟和节瘟。识别其症状,对于精确判断,开展测报和防治都非常重要。 1、苗瘟:苗瘟多由于种子带病引起,一般在三叶期发生,稻苗变褐枯死。南方稻区,早、中、晚稻秧田均有发生,以晚稻重于早稻秧田。 2、叶瘟:一般在分蘖至拔节期盛发,病菌侵染叶片产生褐色斑点。严重时病斑密布,叶片枯焦,全株萎缩,根腐枯死。由于气候条件和水稻品种而抗病能力不同,病斑形状、色泽、大小也各异,因而区分为慢性、急性、白斑和褐点四种类型。 (1)慢性型:病斑通常呈菱型或纺锤型,最外层为黄

色晕圈,内环为褐色,中央为灰白色,长1厘米左右,亦有达3~4厘米的。病斑两端常有纵长的褐线,在多湿条件下,背面产生少量青灰色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 (2)急性型:在有利发病的气候条件下,氮肥使用过多,在感病品种上常产生椭圆形、圆形、菱形或不规则的暗绿色浸状病斑,表现密生青灰色霉。这种病斑发展快,常为叶瘟大流行的先兆。 (3)白斑型:斑点白色或灰白色,圆形或不规则圆形。这种病斑不常见,多在阴雨后天气放晴突转干旱或稻田缺水情况下,在高度感病品种的嫩叶上产生,表面不产生孢子,如气候潮湿则迅速转化为急性型病斑。 (4)褐点型:病斑为针头状褐点或稍大褐点,局限于两知叶脉之间,多在抗病品种及稻株老叶上产生,很少产生孢子,传病性小。 此外,在叶枕部常发生褐色或赤褐色病斑,称为叶枕瘟。叶枕瘟能导致叶片时期枯死,尤其是剑叶叶枕温,在气候条件适宜时,常引起穗瘟的发生。 3、穗瘟:发生于穗颈、穗轴、枝梗和谷粒上。穗劲瘟一般多在出穗后受侵,亦有包在叶鞘中尚未完全外露时受侵染。病部初现暗褐色,逐渐向下扩展,形成水浸状褪绿病斑,最后变为黑褐色。也有的后期呈枯死白色,病斑长可达2~3

水稻稻瘟病抗病性育种研究进展

植花生积极性,保证花生质量。 3.3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加速品种更新换代 要建立优质花生出口基地,就必须有符合外贸要求的优良品种。目前,濮阳市种植的花生品种,由于种植时间较长,存在品种混杂退化,产量不高的问题。近年来濮阳市农科院先后培育出濮科花1号、濮科花2号、濮科花3号、濮科花5号、濮花9519等花生新品种,对这些新品种,要加速繁育推广,尽快完成品种的更新换代。有条件的可以实行一村一种,推广区域化种植,以保证品种的优良性状。 3.4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龙头,推动花生产业化进程和可持续发展 农业产业化,市场是产业化链中关键的一环。因此,必须认真研究市场,积极培育和开拓市场,着力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花生产品,以此拓宽花生的消费渠道。濮阳市目前花生加工环节极为薄弱,在产、加、销龙头企业中,应重点扶持加工龙头企业,由产后的加工业发展,牵动花生产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万书波,等.花生学报,2008(10):5-10. [2]禹山林,等.花生科技,1999(12):23-26. [3]吴继华,等.优质花生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M].中原农民出版社,2007. 由稻瘟菌(Magnaporthe grisea)引起的稻瘟病是全球性的毁灭性水稻病害之一,常导致病发区水稻产量损失重大,是阻碍水稻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之一[1]。全球每年因稻瘟病造成的水稻产量损失达11% ~30%[2],我国稻瘟病的年发生面积均在380万hm2以上,所造成的稻谷损失达数亿千克[3],给粮食安全带来隐患。稻瘟病的化学防治成本高、污染严重,而利用遗传抗性、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最有效、最经济、最利于环境保护的防治策略[4],因此,开展稻瘟病抗性遗传和育种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稻瘟病菌小种的遗传复杂性及易变性,推广品种稻瘟病抗性周期短已经成为水稻生产的主要障碍之一[5]。2011年,广东省植保总站从全省35个县(市区)采集稻瘟病样本464份,利用7个中国鉴别的品种和9个单基因鉴别品种对菌株进行小种鉴定,结果显示:广东省多年的主栽抗病品种如天优998、培杂泰丰、博优998等在稻瘟病生理小种监测结果中显示在多个地区存在极高的感瘟风险,被认定为高抗品种的五山油占、粤晶丝苗2号在曲江、龙川、雷州等多个地方种植存在一定的风险[6],这对粮食生产安全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因此,延长品种的抗病周期,普遍提高栽培品种的抗性水平是当务之急。而挖掘新的抗病基因资源,并将多个基因聚合到一个水稻品种中,培育新的广谱抗性的水稻品种是获得持久抗性的关键。文章就稻瘟病的抗病种质资源的挖掘,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定位与克隆以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水稻稻瘟病抗病性育种研究进展 赵二生玉洪昊张波 (广东天弘种业有限公司湛江524006)) 摘要:如何提高水稻稻瘟病抗性和延长抗病周期一直是育种家研究的热点,基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基础上的多个抗病基因聚合育种是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途径。文章就稻瘟病的抗病种质资源的挖掘、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定位与克隆以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抗性育种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同时结合育种工作的实际情况,对稻瘟病抗性育种研究进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稻瘟病;持久抗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育种 作者简介:赵二生(1985-),男,本科,从事水稻育种工作。E-mail:hnnydxzes@https://www.360docs.net/doc/9315529967.html, 18 --

酒店安全管理案例分析

酒店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一 近日,在北京凯迪克大酒店“7·13”火灾中死亡的香港学生蔡芷欣、刘凯的家长,分别将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凯迪克大酒店、李逸熙、邓永光告上法庭,索赔人民币670.6万元。记者9日获悉,北京二中院已立案受理。 死亡学生蔡芷欣的父母和死亡学生刘凯的父亲诉称,2017年7月13日,蔡芷欣、刘凯入住凯迪克大酒店1022室。当日22时40分许,由于住在1020房间的李逸熙、邓永光在房间内划玩火柴后离开而引发火灾,酒店没能及时救助,致使蔡芷欣、刘凯被弥漫浓烟窒息死亡。 他们认为,两个学生的死亡原因是由于李逸熙、邓永光玩火引发火灾造成的。同时,酒店应具有完善的防火条件和设施并有义务提供安全的住宿条件,在出现火灾后,更应及时采取救护措施,避免损害发生。然而,酒店并没有完善的火灾报警设施,火灾发生后没能及时报警,也没有将住店宾客紧急疏散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救助措施,最终导致两个学生被困房内窒息死亡 二、案例分析: 根据这一案例,我们可以发现酒店中的一些安全问题。对于旅客来说,酒店所要保证的服务最为重要的一项就是保证住客的人身财产安全。一间无法提供住客安全的酒店是无法生存的。 而在案例中的北京凯迪克大酒店所发生的事故反映了酒店的防火措施存在着极大的安全漏洞。尽管酒店无法控制住店宾客的行为,但是倘若酒店做好了安全预防措施,是能够有效地将事故控制在最小影响范围的。 那么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1、酒店应当在房间内安装感烟预警设备。当烟的浓度到达一定程度,感烟设备能够及时地进行预警,将房间的情况反馈到酒店的安保部门的。那么安保部门就可以立即了解并处理突发状况,将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2、房间内应当张贴防火、禁烟标志,提醒住店旅客注意防火。

稻瘟病的防治措施

稻瘟病的防治措施 摘要:稻瘟病的防治应采取以消灭越冬菌源为前提,选用抗病丰产良种为中心,农业栽培技术为基础,药剂防治为辅助的综合防治策略。 关键词:稻瘟病综合防治策略 稻瘟病是水稻三大重要病害之一,广泛分布于世界各稻区。我国南北稻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达40%~50%。在水稻生长前期,如果叶瘟严重发生,稻株在孕穗期前枯死,全田呈火烧状;有些稻株虽不枯死,但抽出的新叶不易伸长,植株萎缩,不抽穗,或抽出短小的穗。在水稻抽穗期,如果节瘟和穗颈瘟严重发生,则招致大量白穗和半白穗,损失很大。 1 症状 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根据被害部位不同,可形成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等病害。 (1)苗瘟:主要发生于幼苗期叶片上,形成褐色、梭形或不定形病斑,有时可在病斑上形成灰绿色霉层。 (2)叶瘟:一般于分蘖期以后发生,由于品种和气象条件不同,叶瘟有四种症状,除褐点型(抗病品种上产生)、白点型(感病品种嫩叶上产生)外,在田问常见的有急性型与慢性型病斑。急性型病斑:在气象有利时产生,病斑为褪绿色p(4)穗颈瘟:发生于颈部、穗轴、枝梗上,病斑初为暗褐色小点,以后上下扩展形成黑褐色条斑,轻者影响结实、灌浆以至秕粒增多,重者可形成白穗,全不结实。 (5)谷粒瘟:发生于颖壳或护颖上,初为褐色小点,后扩大成褐色不规则形病斑,有时使整个谷粒变为褐色、暗灰色而成为秕谷。 2 病原 稻瘟病系由半知菌亚门、丝孢目、梨形孢属Pyricularia oryzae Cav.(灰梨孢菌)真菌引起。病斑上生灰绿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不分枝,但有隔膜,基部淡褐色,越往上颜色越浅。分生孢子为无色,鸭梨

工程事故案例分析

新世界酒店倒塌事故 事故发生 1986年3月15日,位于新加坡实龙岗路305号的新世界酒店在一分钟内变成一片废墟,事故造成33人死亡、104人受伤,17人获救。新世界酒店处在一座六层高的名为联益大厦(Lian Yak Building)的楼房里,联益大厦的一楼是一家银行和一个10车位的停车场,二楼是一家夜总会,三楼至六楼是拥有67间房的新世界酒店(Hotel New World)。 对于此次事故,新加坡政府于1986年3月22日成立事故调查委员会,查找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预防类似事故的建议。调查委员的报告显示,15年前大楼的设计规划时就已经种下祸根。该次调查也改变了一系列的法律、规范。 事故种子 1966年戴利东、黄鸿林和罗亚秋三人作为信托人替联益地产私人有限公司买下这块1179㎡的土地。黄是联益地产的董事经理,其余二人是联益地产的董事。买下地皮后雇建筑师派斯坦纳(F.J.Pestana)向主管当局递交发展规划申请,经申请者两次撤回申请修改后,主管当局于1967年3月20日批准了申请。批文规定:(1)地下室为21车位停车场;(2)一楼为两个商店店铺和10车位停车场;(3)二楼为餐馆;(4)3楼到6楼为每层16房间的餐馆;(5)平屋顶,上建一电机房。 派斯坦纳的一个制图员名叫梁瑞龙,尽管自1953年就在派斯坦纳的公司做制图员,梁实际上并未经历过正规训练,仅上过理工学院的制图课程,并且还没有完成。就是这个连制图员资格都不具备的人后来成为了联益大厦实际的建筑师。当时,派斯坦纳因公司效益不佳转到了马来西亚的柔佛新山,梁离开派斯坦纳的公司做制图的散工,大概就在这时候梁与黄认识了,黄让梁给他帮忙。同时,黄雇佣了莱克西马南接替派斯坦纳作为大楼的设计,莱克西马南是位1956年注册的土木工程师,此后由梁做的规划和设计由莱克西马南签字盖章,进行修改设计上报市政当局审批。 同建筑设计一样,联益大厦的结构设计也是由一位没有专业资格的制图员实际进行的。向崇兴(人名)是莱克西马南的制图员,尽管上交的文件上是莱克西马南签字,实际的钢筋混凝土设计计算书和图纸全是由向做的。而相关调查显示,设计计算书有漏算、错算等大量错误,且许多地方与设计图纸不符。 1968年11月,因为遭人投诉与无资格人员共享职业服务收费,莱克西马南被剥夺了职业资格,因此,他再也不能用自己的名义向市政当局递交专业设计文件。黄因此找到了建筑师易宏坤9人名)替代莱克西马南。黄、易和梁约定由黄和梁分享建筑设计费,而梁负责制作、修改设计图纸和工地检查。 大楼施工由Hong Eng Construction Company承担,公司的唯一所有人是洪阿盛(音译人名),他是黄的姻亲。而洪作证时透露黄不过出借了他的名字而已,公司实际所有人是黄自己。整个施工过程中莱克西马南和易都没有对工程进行监督,工地上也没有管理。向或莱克西马南仅在结构上有问题时到工地上去一下,多数时候是向自己去的,莱克西马南只去过一两次。工地上基本是由梁和黄实际监管的。鉴于黄本人也于此次事故中遇难,他本人在事故中的作用已无从得知。 1970年6月,大楼还在建造中,以易的名义向市政当局申请了一系列修改。其中地下室的九根内柱包上砖;一楼的一间商铺建了一间密室。1971年中又申请将一间商铺改为银行。1971年11月底又申请将原设计的两间商铺均转为银行,而这些修改中最不寻常的是为什么要在柱外包上砖,事故后现场发现外包层内还埋上了钢轨,而且有些柱是有混凝土而不是砖包起来的。钢轨由桩台一直延伸到一楼楼板,顶部还有垫板和螺钉与楼板连接成一个整体。显然这是施工阶段就有的,并且是为承力而设计的。然而却没有任何设计书或施工图说明他们的作用,原设

稻瘟病发生的案例分析

序号:20130303310171 闫俊杰 一、案例主题或名称:2015湖南绥宁县稻瘟病发生的案例分析 二、案列细节: 2015湖南绥宁县稻瘟病发生,其全县各地都有不同程度发病,不管是高海拔还是低海拔、往年稻瘟病重发区还是轻发区都有表现。初步统计,成灾(损失率在30%以上)面积达到1000亩左右,其中杂交水稻制种600余亩。损失70%以上约600亩,如竹舟江乡的彭家村、鸡子头村,河口乡的四家团村,长铺乡的槽子山村、拓丘田村,瓦屋塘乡的白家坊村,唐家坊镇的宝善村,武阳镇的双鸣村、三房村、大溪村等地发生较严重。 稻瘟病又称稻热病,是世界性病害,广泛分布世界各水稻种植区。其发病程度因品种、栽培管理技术以及气象条件不同而有差别,一般减产10~20%,严重地块减产40~50%以上,分蘖期发病严重时,成片枯死,有的植株虽不枯死,但新叶不易伸展,稻株生长缓慢,不能抽穗或抽出短小的穗。在抽穗期穗颈瘟严重发生时,可形成大量的白穗,不能结实或形成瘪粒。 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长期中都可发生,根据病菌侵入时期和侵入部位不同,将稻瘟病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此次发生的主要是叶瘟和穗颈瘟。 (一)病害症状: 1、叶瘟:水稻从分蘖到抽穗期,叶片受病菌侵染后产生形状、大小和色泽各不相同的病斑,病斑常随水稻品种的抗病性、叶龄和气象条件而有所不同,分四种类型: ①慢性型:这是在田间最为常见的病斑。病斑初期为暗绿色的侵入点,很快逐渐扩大形成梭形病斑,病斑可清晰分为三部分,中央为灰白色,边缘为褐色,最外围有一圈黄色晕圈。病斑两端有向叶脉延伸的褐色坏死线,在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灰色霉状物。 ②急性型:在适宜发病的条件下,如氮肥施用过多,或在感病品种的叶片上常产生椭圆形、圆形的水渍状病斑。病斑呈暗绿色,其上密生灰色霉层,这种病斑出现的多,常是叶瘟病流行的预兆。 ③白点型:在感病品种的嫩叶发生病原菌侵入后,遇干燥的气象条件时,在

水稻稻瘟病绿色防治技术方案

水稻稻瘟病绿色防治及航化技术方案 一、农业措施 在培育旱育壮苗的基础上,做好水稻稻瘟病的综合防治工作。 1、科学灌溉 水稻进入分蘖期以后,采用浅湿灌溉技术,严格控制水层深度,严防深水淹灌,及时晾田通气,促进根系发育,严防早衰,晾田次数不少于3次,提高水稻抗病性及抗逆性,减少病害发生。 2、科学施肥 水稻蘖肥要早施,严防穗肥施用过迟,后期植株中游离氮素过多,不利于植株抗病,要做到氮、磷、钾合理搭配,N:P:K=2:1:1.2~1.5,减少氮肥用量,增加钾肥、硅肥用量,扩大机械施肥面积,提高施肥均匀度,增加叶片和茎杆角质化、硅质化程度,增强水稻抗病性。 3、合理密植 在保证田间基本苗数的基础上,要按照水稻生育叶龄进程调控水稻长势,严防封行过早,田间郁闭,湿度加大,降低水稻抗病性。 4、清除杂草 及时清除稻田、池埂和附近荒地中的杂草,以及池埂上

的渣碎残茬等,提高田间通透性,减少病原菌来源,减少病害发生。 5、健身防病 要做好水稻健身防病工作,营养生长期叶面追肥以含氮叶肥促进营养生长为主;生殖生长期以磷、钾、硅肥为主,促进水稻早熟为主。严防抽穗后使用含氮量大的微肥,提倡使用叶面硅肥、硼肥、镁肥等微肥。 6、缓解药害 旱改水的稻田在施用蘖肥的同时,要追施2公斤/亩生物肥以加快缓解农药残留药害,促进水稻生长发育。 二、药剂防治 根据当地稻瘟病的发生和防治预报,选择具有保护及治疗作用较强的新型药剂进行预防和防治,同时要注意药剂合理混用及合理轮换使用。推荐的防治稻瘟病的主要配方是: 1、防病配方 ①20%好米多悬浮剂100毫升/亩或35%三环唑悬浮剂50毫升/亩或40%三环唑悬浮剂40~50毫升/亩。 ②40%稻瘟灵乳油100毫升/亩。 ③25%咪鲜胺乳油100毫升/亩或45%咪鲜胺乳油50毫升/亩。 ④2%加收米水剂80毫升+25%咪鲜胺乳油60~80毫升/亩。

酒店事故发生案例分析

一、发现失火后应做些什么?(火警119) 1、立即发动最近的消防警报。 2、根据火情性质使用适合的设备灭火,直接打击火焰,如有211灭火器,直接扑射燃烧物的火焰背部,避免逆风操作。211灭火器可在3.5米内直接扑射。若对个人有危险的,切勿擅自去灭火。 3、关闭窗户,减少空气流通;关掉所有电气设备。有总开关的注意先关掉总开关,以免火情尽快蔓延。 4、立即报告有关部门,请求指示。第一时间通知总机:燃烧地点、火情、报告人

5、按指示行事,叫醒失火区域内客人,协助或直接带领他们到指定的集合点。 6、切勿让客人乘电梯或让客人重新回房去取外衣、手提袋等东西。 二、发现客人在房间内打架或争吵怎么办? 1、马上通知楼层主管或客房部办公室及保安。 2、不要自作聪明地擅自为客人解决问题。 3、不要看热闹。 4、把发生的情况写在工作表上交班。 三、酒店突然没有电或楼层突然停电怎么办? 1、不要大声喧喊、惊慌,应马上通知工程部(客房办)检明原因。 2、不要乱窜、乱跑动。 3、如有客人寻问应向客人解释。 4、随时帮助客人。 四、楼层上发现客人酗酒怎么办? 1、客人酗酒后有的会大吵大闹或破坏饭店财产或呕吐甚至不省人事。 2、楼层上发现酗酒客人,要根据醉客的情绪,适时(当)劝导,使其安静,同时立即通知上级和酒店的保安人员。 3、协助将客人安置回房休息,但要注意房内动静,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客房家具受到损坏或醉客吸烟不慎而造成火灾。 4、对醉客进行帮助是必要的,但服务员在楼层走廊遇见醉客回房时,切忌单独搀扶客进入房间或帮助客人解衣服等,以免发生不必要的意外。 五、住客中有病人怎么办? 1、询问客人是否要医生。 2、给予周到的帮助。

水稻稻瘟病防治的方法

水稻稻瘟病防治的方法 一、症状表现 稻瘟病是水稻的一种重要病害,在秧苗期至抽穗灌浆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叶片和穗颈。叶瘟的典型症状是叶片上出现棱形、内灰白外黄色、中间有褐色坏死的病斑或圆形水渍状灰绿色病斑。发生穗颈瘟时,穗颈上先出现灰黑色病斑,后全穗变成白色。粒瘟发病早的谷粒颖壳变成灰白色,形成秕谷,发病晚的谷粒产生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严重时可使米粒变黑。 二、防治方法 对稻瘟病应防重于治,提倡综合防治技术。首先要选种抗病、高产水稻品种。其次,要合理施肥和灌水,注意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灌水掌握干干湿湿,促进根系生长。生长中期防病应注意环境因素,如果早晨有雾,阴天多云,空气湿度大,下雨后突遇高温、高湿、强光照等条件时,应及时打药,预防稻瘟病发生。田间施药重点应放在预防危害性较严重的穗颈瘟。在水稻孕穗末期或破口初期(抽穗5%)喷施第一次药,齐穗期喷施第二次药,每亩喷药液60~70公斤。常用药剂(选用其中一种)及每亩用量为:75%的三环唑250克,70%的甲基托布津100克,稻瘟肽150克,40%的稻瘟净150~200克,40%的异稻瘟净125~150克。不同药剂要交替施用。 三、稻瘟病防治4要点 稻瘟病是水稻的重要病害,在广东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病害流行年份一般使水稻减产10%—20%,严重的减产40%—50%,甚至使稻株整片枯死,颗粒无收。 稻瘟病在水稻的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尤以苗期、分蘖盛期和抽穗初期最易发病。三叶期前发病,秧苗茎基呈灰黑色,叶鞘及叶片呈淡红褐色,无明显病斑,立枯而死,称为苗瘟。主要由种子带菌引起。三叶期后发病危害叶片、节、穗和籽粒,分别称叶瘟,节瘟、穗瘟和粒瘟。稻瘟病是水稻的最主要病害之一,叶瘟与穗瘟均可造成水稻产量和品质下降。在病害严重发生年份,可使稻株整片枯死。颗粒无收。稻瘟病的防治主要以栽培措施结合药剂防治来进行: (1)选用抗病丰产良种 因地制宜地选用适合当地的抗病品种如粤香占、绿黄占、Ⅱ优128等,注意要经试种鉴定后方可大面积推广,并做好合理搭配和轮换,避免单元一品种在同一个地区连年大面积早晚造种植。 (2)消灭越冬菌源 将重病田的稻草作燃料、或饲料,避免常有病菌的稻草散布于室外。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 (3)注重栽培管理,加强肥水管理 做到施足基肥,早施追肥,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适当追施含硅酸肥料如草木灰、矿渣肥等,防止过多、过迟施用氮素化肥,以免造成贪青晚熟,诱发和加

水稻稻瘟病的合理防治方案设计毕业设计

目录 第一部分设计任务与调研…………………………………………………………第二部分设计说明………………………………………………………………………第三部分设计成果………………………………………………………………………第四部分结束语…………………………………………………………………………第五部分致谢………………………………………………………………………………第六部分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设计任务与调研 1.水稻稻瘟病的症状分析、传播途径、发病特点及其防治策略的研究进展,其防治策略主要包括药剂防治、生物防治和农业防治措施。制定出相关的管理办法来减少稻瘟病对水稻造成危害。并力求在实际生产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2.观察了解水稻稻瘟病产生的条件,对水稻瘟病进行症状识别,分析水稻稻瘟病的发生规律,症状分析、传播途径、发病特点及其防治策略,最后制定出相关的管理办法来减少稻瘟病对水稻造成危害。 3.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影片、图片等)。 4.调研的目的和总结。 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可引起大幅度减产,稻瘟病可能发生在省域内的任何年头、任何季节。严重时减产40%~50%,危害巨大,甚至颗粒无收。 本设计旨在所学专业的基础上,通过相关文献的搜索和资料的查阅,制定出水稻稻瘟病综合防治方案,并力求在实际生产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第二部分设计说明 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可引起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世界各稻区均匀发生。本病在各地均有发生,其中以叶部、节部发生为多,发生后可造成不同程度减产,尤其穗颈瘟或节瘟发生早而重,可造成白穗以致绝产。 一、病原特征 Phyricularia grisea (Cooke)Sacc.称灰梨孢=Pyricularia oryae Cav.称稻梨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态为Magnaporthe grisea (Hebert)Barrnov.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自然条件下尚未发现。分生孢子梗不分枝,3-5根丛生,从寄主表皮或气孔伸出,大小80-160×4-6(μm),具2-8个隔膜,基部稍膨大,淡褐色,向上色淡,顶端曲状,上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无色,洋梨形或棍棒形,常有1-3个隔膜,大小14-40×6-14(μm),基部有脚胞,萌发时两端细胞立生芽管,芽管顶端产生附着胞,近球形,深褐色,紧贴附于寄主,产生生侵入丝侵入寄主组织内。该菌可分做7群,128个生理小种。 二、传播途径 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稻草和稻谷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稻株上,萌发侵入寄主向邻近细胞扩展发病,形成中心病株。病部形成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播种带菌种子可引起苗瘟。适温高湿,有雨、雾、露存在条件下有利于发病。菌丝生长温限8~37℃,最适温度26~28℃。孢子形成温限10~35℃,以25~28℃最适,相对湿度90%以上。孢子萌发需有水存在并持续6~8小时。适宜温度才能形成附着胞并产生侵入丝,穿透稻株表皮,在细胞间蔓延摄取养分。阴雨连绵,日照不足或时晴时雨,或早晚有云雾或结露条件,病情扩展迅速。品种抗性因地区、季节、种植年限和生理小种不同而异。籼型品种一般优于粳型品种。同一品种在不同生育期抗性表现也不同,秧苗4叶期、分蘖期和抽穗期易感病,圆秆期发病轻,同一器官或组织在组织幼嫩期发病重。穗期以始穗时抗病性弱。偏施过施氮肥有利发病。放水早或长期深灌根系发育差,抗病力弱发病重。 稻瘟病是真菌寄生引起,青灰色霉即是病菌的分生孢子,病害的扩展靠分生

植物保护论文:全省稻瘟病菌无毒基因鉴定及分析

全省稻瘟病菌无毒基因鉴定及分析 摘要:为了明确无毒基因在吉林省不同稻区的分布及变异情况,将PCR检测技术与接种鉴定技术相结合,分析2014年吉林、长春、通化、四平、延边、松原、白城、辽源等稻区的24株优势单孢菌株中无毒基因的情况。结果表明,24个优势稻瘟病菌株含无毒基因的比率较高,5个稻区的优势菌株100%含有无毒基因,松原稻区1株优势菌株PCR检测到无毒基因,但对[WTBX][STBX]Pi9[WTBZ][STBZ]单基因品系IRBL9-W仍有致病性,说明该菌株无毒基因结构发生了变化,其他PCR结果均与接种结果相一致。 关键词:稻瘟病;抗病基因;无毒基因;;接种鉴定;PCR检测 稻瘟病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水稻病害之一。在我国各水稻栽培地区均经常发生稻瘟病,吉林省也是稻瘟病经常流行的主要地区,如果不防治可导致稻谷损失30%以上,局部田块甚至出现绝收的情况[1]。稻瘟病的病原为稻巨座壳(Magnaporthe oryzae B.C.Couch),隶属于子囊门巨壳属。其无性阶段为稻梨孢(Pyricularia

oryzae Cavara),属于子囊菌无性型梨孢属。稻瘟病是完全符合基因对基因假说的病害[2-3],稻瘟病的发生程度取决于田间菌群的无毒基因类型,当种植的水稻所含抗瘟基因与田间菌群所含的无毒基因相对应时,水稻则表现抗病;若水稻的抗病基因与菌群的无毒基因不对应,则表现感病,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极易造成灾变。种植抗瘟品种是防治稻瘟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但一个抗病品种在推广3~5年后就失去对当地稻瘟病菌的抗性[4],主要是由稻瘟病菌变异及其上升为优势菌群所致。引起稻瘟病菌变异的因素很多[5-10],但田间稻瘟病致病性的变异实质是田间无毒基因功能的缺失或获得[11]。吉林省是优质粳稻主产区,粳稻种植面积超过70万hm2[12],稻瘟病的控制对我国优质米的保障尤为重要。 截至2015年3月,已至少报道了69个抗稻瘟病位点共84个主效基因,其中24个基因已被成功克隆[13],抗瘟基因中[WTBX][STBX]Pi9[WTBZ][STBZ]抗谱较广,对来自13个国家的43个稻瘟病菌株均表现出很高的抗性[14],抗瘟基因[WTBX][STBX]Pi9[WTBZ][STBZ]对应的无毒基因已被克隆[15],因此明确吉林省稻瘟病菌无毒基因分布情况对吉林省稻区水稻品种布局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稻瘟病

稻瘟病(Rice blast) 1637 年(明朝末年)我国最早做了记载,“天 工开物”中作了记述,称为稻热病(发 炎火)。全世界85个国家报道发现此 病;我国各稻区均有发生,以南方各省 受害较严重。流行年份一般减产 10-20%。我省闽西北山区发生严重,沿 海地区则轻。我省70年代初期和80 年 代初期都曾遭受稻瘟病造成的毁灭性损 失,1981年我省稻瘟病大流行,绝收面积达114000亩,损失稻谷4000万(1.5亿,二个数据差别大)公斤。从1989年开始我省的稻瘟病又普遍发生,其流行趋势已日益引起普遍关注。1993年安徽发生严重,损失稻谷约2亿公斤。 关键字搜索: 症状病原侵染循环发病条件防治措施 一. 症状(Symptoms) 稻瘟病苗瘟症状水稻苗叶瘟症状

稻瘟病节瘟症状稻瘟病谷粒瘟症状 稻瘟病穗颈瘟穗部症状 根据发生时期和部位的不同,分别称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枝梗瘟和谷粒瘟等;其中叶瘟发生最普遍、最容易识别,而穗颈瘟造成的损失最大。叶瘟在早稻的分蘖-拔节期为发病高峰期,有4种症状类型: 1. 普通型(慢性型):病斑梭形,二端有沿叶脉方向延伸的黄褐色坏死线;病斑共有三层,中央是灰白色的崩溃部(区),外缘有明显的褐色坏死部(区), 最外层是黄色晕圈-中毒部(区),潮湿时在叶背 可见到灰绿色霉层。三部一线是识别稻瘟病的关 键。 2. 急性型:病斑圆形,水渍状,正反两面都密生 灰绿色霉层,这种病斑多发生在病害流行期,往 往是病害大流行的症兆。即表明水稻品种是高度感 病的,病菌生理小种对该品种的致病力很强,气候 条件也有利于发病。病斑可转为慢性型。

酒店火灾案例分析

酒店火灾案例分析 宾馆、酒店是火灾“青睐”的场所之一。通过研究大量国内外相关火灾案例,专家认为,以下三个方面是其中的重要规律。 百分之七十的火灾由电气引发 【案例一】2005年6月10日,广东省汕头市华南宾馆由于电气线路发生短路故障引燃可燃物,造成特大火灾事故。事故导致31人死亡、28人受伤,过火面积2800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81万余元。 【案例二】2010年7月16日凌晨,伊拉克苏莱曼尼亚市的一家酒店由于电气线路短路造成特大火灾,导致43人死亡、23人受伤。

【分析】由于现代化酒店的主要能源是电,电线如网,用电设备多,整个酒店像是一个大的带电体。用电设施不完好、线路老化、人员操作失误都易造成电气线路短路起火。电气线路和电器设备的管理使用不当,是造成酒店火灾的头号原因,占70%以上。因此,用电设施的科学规划布局,设备的完好,规范电气操作以及严格管理是减少和杜绝酒店火灾的关键。 用火不慎容易酿成大祸 【案例一】2004年2月1日,河南省洛阳市经济开发区深森宾馆,由于值班人员用煤炉取暖时,煤炉引燃值班人员的大衣而造成特大火灾。火灾导致10人死亡、16人受伤。 【案例二】2007年7月26日,辽宁省朝阳市百姓楼酒店工作人员擅自使用柴油灶,操作严重违规,导致发生特大火灾事故,造成11死亡、16人受伤。 【分析】谨慎用火才能保证安全。所有用火人员都必须严格按照规程操作,用火设施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处于良好状态。涉火人员要时刻保持高度的安全防范意识,随时检查维修用火设施,否则就容易酿成大祸。

早晚和节假日是高发期 【案例一】1997年1月29日,湖南省长沙市燕山酒家一名保安人员违章使用酒精炉,导致发生特大火灾事故,造成40人死亡、27人重伤、62人轻伤、烧毁建筑997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92万余元。 【案例二】2003年2月2日晚6时许,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天潭大酒店,一名服务员在取暖煤油炉未熄灭的状态下,将含有汽油成分的油品作为燃料向炉内添加,引发特大火灾, 造成33人死亡、1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5.8万元。 【分析】早晚、节假日易造成管理松懈,是管理漏洞的多发期,也是火灾隐患经常出没之时。零散人员是管理的死角,易发生漏管情况。因此,许多酒店的火灾容易发生在早晚和节假日,或由疏于管理的零散人员引发。只有全时空、全员额、全过程严格管理,才能有效防止酒店发生火灾。

水稻稻瘟病发生原因和防治策略.

水稻稻瘟病发生原因和防治策略 前言 水稻(Oryza sativa L.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全球粮食生产和消费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前任国际水稻研究所Lampe博士在为1993年首届国际稻瘟病大会议论文集作序时指出,1990—2025年间世界对稻谷需求将以每年1.7%的速度递增。在我国水稻的种植面积占到了耕地总面积的26%,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43%。水稻也是四川省农业生产的主要粮食作物,其产量常年占全年粮食产量的45%-50%,保证其稳产、增产对稳定全省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稻瘟病(Magnaporthe grisea,又名稻热病,也有不少地方称之为火烧瘟、刻颈瘟和黑节病等。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是一种世界性稻作病害。全球每年因稻瘟病造成的水稻产量损失达11%~30%,由于它分布广泛、破坏性强和高致病性所以是水稻生产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同纹枯病、白叶枯病被列为水稻三大病害,每年都造成水稻严重减产。近年来,随着水田面积的扩大,稻瘟病对水稻的危害愈加严重,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减产达40%一50%,局部田块颗粒无收。在我国发生严重,年发生面积均在380万hm2以上,所造成的稻符损失达数亿公斤,给粮食安全带来隐患。在我国,稻瘟病的分布范围很广,南白海南岛,北到黑龙江,西起新疆、西藏,东至台湾,凡有水稻栽培的地方都有发生。稻瘟病危害也十分严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年发病面积都在380万hm2以上,每年损失产量达数亿kg。而近年来,稻瘟病在四川1省水稻各主产区均呈现中等或偏重发生的态势,较为严重的制约了水稻产量的提高。自推广杂交稻以来,历史上共出现两个发病高峰,一个是l984-1985年,一个在1993-1994年,特别是1985年和1993年,由于主推品种汕优2号和汕优63的抗性丧失,稻瘟病大流行,发生面积分别达到1094和738万亩,实际损失更是达到惊人的4.1亿公斤和2.5亿公斤。1995年以后,随着水稻品种实施“调系改组、集团当家”的布局策略,此期间尽管主栽品种抗性逐年下降,但稻瘟病发病面积及损失均保持在一个相对较轻的水平。从2003年开始,随着品种抗性的迅速下降,加之一些高感品种的逐年推广种植,稻瘟病发生逐年严重,发生面积由300万亩以下迅速上升到500万 亩,2003年发生面积532万亩,实际损失5780万公斤,2004年发生面积502万亩,实际

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方法

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方法 稻瘟病又称稻热病,俗称火烧瘟、吊颈瘟。水稻三大重要病害之一,可引起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世界各稻区均匀发生。本病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其中以叶部、节部发生为多,发生后可造成不同程度减产,尤其穗颈瘟或节瘟发生早而重,可造成白穗以致绝产。 一、症状识别 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根据被害部位不同,可形成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等病害。 1.苗瘟主要发生于幼苗期叶片上,形成褐色、梭形或不定形病斑,有时可在病斑上形成灰绿色霉层。 2.叶瘟一般于分蘖期以后发生,由于品种和气象条件不同,叶瘟有四种症状,除褐点型(抗病品种上产生)、白点型(感病品种嫩叶上产生)外,在田间常见的有急性型与慢性型病斑。 ①急性型病斑:在气象有利时产生,病斑为褪绿色,近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背面密生灰绿色霉层。

②慢性型病斑:在气象条件变化大时产生,或由急性型病斑转化的,病斑多为梭形、纺锤形,一般为褐色,中央为灰白色,最外层为黄色或淡黄色晕环,病斑两端各有一条褐色坏死线。在气候潮湿时,病斑背面也产生灰绿色霉层。后期可多斑融合成不规则形大斑,使全叶枯死。 3.节瘟多发生于剑叶下第1~2个节上,初为黑褐色小点,逐渐扩大,病斑可环绕节的一部分或全部,使节部变黑色,后期病节干缩,凹陷,使稻株折断而倒伏,影响结实、灌浆,以至形成白穗。 4.穗颈瘟发生于颈部、穗轴、枝梗上,病斑初为暗褐色小点,以后上下扩展形成黑褐色条斑,轻者影响结实、灌桨以至秕粒增多,重者可形成白穗,全不结实。 5.谷粒瘟发生于颖壳或护颖上,初为褐色小点,后扩大成褐色不规则形病斑,有时使整个谷粒变为褐色、暗灰色而成为秕谷。 二、病原鉴定 稻瘟病系由半知菌亚门、丝孢目、梨形孢属Pyricularia oryzae Cav.(灰梨孢菌)真菌引起。病斑上生灰绿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不分枝,但有隔膜,基部淡褐色,越往

酒店事故发生案例分析

一、发现失火后应做些什么?(火警119) 1、立即发动最近的消防警报。 2、根据火情性质使用适合的设备灭火,直接打击火焰,如有211灭火器,直接扑射燃烧物的火焰背部,避免逆风操作。211灭火器可在 3、5米内直接扑射。若对个人有危险的,切勿擅自去灭火。 3、关闭窗户,减少空气流通;关掉所有电气设备。有总开关的注意先关掉总开关,以免火情尽快蔓延。 4、立即报告有关部门,请求指示。第一时间通知总机:燃烧地点、火情、报告人

5、按指示行事,叫醒失火区域内客人,协助或直接带领她们到指定的集合点。 6、切勿让客人乘电梯或让客人重新回房去取外衣、手提袋等东西。 二、发现客人在房间内打架或争吵怎么办? 1、马上通知楼层主管或客房部办公室及保安。 2、不要自作聪明地擅自为客人解决问题。 3、不要瞧热闹。 4、把发生的情况写在工作表上交班。 三、酒店突然没有电或楼层突然停电怎么办? 1、不要大声喧喊、惊慌,应马上通知工程部(客房办)检明原因。 2、不要乱窜、乱跑动。 3、如有客人寻问应向客人解释。 4、随时帮助客人。 四、楼层上发现客人酗酒怎么办? 1、客人酗酒后有的会大吵大闹或破坏饭店财产或呕吐甚至不省人事。 2、楼层上发现酗酒客人,要根据醉客的情绪,适时(当)劝导,使其安静,同时立即通知上级与酒店的保安人员。 3、协助将客人安置回房休息,但要注意房内动静,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客房家具受到损坏或醉客吸烟不慎而造成火灾。 4、对醉客进行帮助就是必要的,但服务员在楼层走廊遇见醉客回房时,切忌单独搀扶客进入房间或帮助客人解衣服等,以免发生不必要的意外。 五、住客中有病人怎么办? 1、询问客人就是否要医生。 2、给予周到的帮助。

稻瘟病实际操作标准及国家标准

稻瘟病实际操作标准和国家级标准 1、穗颈瘟发病级别 0级:1% 1级:1.1%——5% 3级:5.1%——10% 5级:10.1%——25% 7级:25.1%——50% 9级:≥50.1% 2、单穗分级标准和损失率 0级:无病 1级:<5%(各别枝梗发病) 2级:5.1%——20%(三分之一的枝梗发病) 3级:20.1%——50%(穗颈发病或主轴发病,小部分秕谷) 4级:50.1%——70%(穗颈发病,大部分秕谷) 5级:70.1%——100(穗颈发病,照成白穗) 3、穗瘟损失率分级标准 损失率=(各级发病数×单穗损失率病级)的和÷(考察总数×5)0级:无病 1级:损失率<5% 3级:损失率5.1%——15% 5级:损失率15.1%——30% 7级:损失率30.1%——50%

9级:损失率≥50.1% 4、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经验计算) 公式:叶瘟病级×0.25+穗瘟发病级×0.25+穗瘟损失率级×0.5 0级:<0.1 1级:0.1——2.0 3级:2.1——4.0 5级:4.1——6.0 7级:6.1——7.5 9级:7.6——9.0 5、国家标准及操作规程 目次 前言…………………………………………………………………………………… 1 范围 (3) 2 定义和术语 (3) 3 苗期叶瘟调查 (3) 4 大田叶瘟调查 (4) 5 穗瘟调查 (4) 6 空中孢子动态观察 (5) 7 品种抗性情况调查 (5) 8 调查资料的计算 (5) 9 发生程度分级 (6) 10 测报资料收集和汇总归档 (6)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农作物病虫调查资料表册稻瘟病 (7) 附录B (规范性附录)稻瘟病模式报表 (15) 附录C (资料性附录)稻瘟病病情和抗性分级指标 (16)

湖南省农科院水稻稻瘟病防治研究概述

湖南省农科院水稻稻瘟病防治研究概述 梁志怀 (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湖南长沙!"#"$%) 摘要:回顾了湖南农科院对水稻稻瘟病防治技术研究的历程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并对进入新世纪后水稻稻瘟病的防治策略作了初步展望。 关键词:水稻;稻瘟病;防治技术;研究概述;湖南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特刊+##’#+#! 稻瘟病是世界性的水稻病害之一。在湖南,该病几乎每年都对水稻生产带来一定程度的危害,尤其在大流行年份,所造成的损失更大。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以下简称省植保所)作为从事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的省级专业科研单位,一直将稻瘟病的防治作为全所的重点科研项目,围绕稻瘟病灾变规律和防治技术,已开展了近%#-的研究,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在国内外同行中享有一定的声誉。 !历史回顾 "("稻瘟病防治研究的发展历程 稻瘟病是一种真菌(!"#$%&’(#$()#$*+(&-..)病害。"/%!年,湖南省农业试验总场植保系(省植保所前身)与原华中农科所植保系协作,在古丈县黑泥潭对稻瘟病进行了调查研究。次年,总场植保系提出胡麻叶斑病、稻热病(即稻瘟病)的调查计划,并于"/%*年对稻热病单独列题进行研究。此后,稻瘟病的防治研究一直是省植保所的重点课题,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内容也不断增加,领域不断拓宽。 $#世纪%#年代中期,侧重于药剂防治的研究,其中对汞制剂防治稻瘟病的有效浓度、施用剂型、施药适期以及雨天施药技术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也对微生物和土农药防治稻瘟病进行了试验。其成果应用于生产后,对当时防治稻瘟病起了一定的作用。 $#世纪*#年代,主要开展了科学的水肥管理防治稻瘟病效果的研究。通过研究,探明了化肥和绿肥与稻瘟病发生流行的关系,提出在水稻分蘖期、孕穗期不能过多施用氮肥特别是速效性氮肥,否则会引起叶瘟、颈瘟的为害,甚至造成颗粒无收的后果;施分蘖肥、穗肥时,宜少量多次,并注意氮、磷、钾的配合;施基肥时,应采用分层施肥法施用。还研究 了山区冷浸水与稻瘟病发生的关系。该成果在一些地区推广后,对中度抗瘟和中度感病品种的防病效果较好,但在老病区和大流行年作用却不明显。实践证明,仅靠肥水管理,不能有效地解决稻瘟病问题。 "/0$年以来,与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一道在全国测报与全国稻瘟病科研协作等会议上,率先提出以推广抗病丰产品种为中心的综合防治措施是防治稻瘟病的经济而有效的途径。此后$#余年,省植保所作为全国科研协作组抗病性研究单位,组织省内外有关协作单位,开展了抗病丰产品种及抗源鉴定筛选的研究,并进行了以抗病丰产品种为中心的综合防治试验示范。截止$###年底,共完成%万多份稻种资源的抗瘟性鉴定,累计筛选出抗稻瘟病资源%$1!份,其中可作抗源的1*份,提供给有关育种单位后,成功地育成抗性和多抗品种$#多个,在全国"%个省市推广种植,每年可为农民挽回稻谷损失"#万2以上。 $#世纪1#年代初,对以抗病品种为中心的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在湖南省大面积控制了稻瘟病为害,保证了全省水稻生产的高产稳产。但在大田生产中,由于一些抗性品种的抗瘟性在’!%-中逐渐消失,因此,给稻温病的防治提出了新的挑战。为解决这一国际难题,省植保所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于"//#年开始了稻类持久抗瘟性基因的发掘与利用研究,首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以病区时空动态效应强度抗病信息流质量反应为核心的持久抗瘟性鉴定方法,揭示了持久抗瘟性应具有的!个特征,分析了稻类持久抗瘟性形成和衰变的原因。并采用上述法,首次鉴定出小粒野生稻、魔王谷、大白谷、疣粒野生稻等具有持久抗瘟性与多抗性且优质的品种。该项目的提出及其研究成果,保证了省植保所在稻瘟病防治 湖南农业科学$##$,(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百年院庆特刊):’#!’’345-5)678.49247-9&.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