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形意拳秘不传人的上乘训练法――搓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形意拳秘不传人的上乘训练法――搓手形意拳秘不传人的上乘训练法――搓手

俗话说:“太极十年不出门,形意一年打死人。”其实并非如此,假如训练不得法,即使苦练十年也是不会打人的,这需要我们研究其独到的训练方法。我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种形意拳独到的技击训练功法――搓手。

一、互不伤害的形意拳――搓手

搓手是两人以上互不伤害的长期交手,太谷拳家也称其为“撕扒”。这便是形意拳秘不传人,也不能轻易教人的练功技艺。为什么说是互不伤害的长期交手呢,过去没有这种说法,只是讲点到为止,点到什么就为点到,是轻点还是重点,说法很不明确,搞的相互之间不敢动手,又易造成出手就伤人,动手就成仇的错误局面。在拳谱中一般表示招法厉害、手段高明,常用“一命亡,勇难挡”等词语,这样又把人的思维引入迷惘,而忽视了其主要的锻炼方法。所以“善手切磋”,如太极推手、白鹤拳的盘手、武当春阳拳的缠手、花拳抄手、形意搓手,在互不伤害的基础上长期交手才是技击的真正精华。近来我做了一些调查,请教了部分老拳师,在调查中听到这么一个故事,有两位拳师演练对扎枪,其中一位举枪一挑,对方满脸是血,他不但不帮包扎,而是端枪严阵以待,怕对方回他一枪。其实他们根本不懂什么叫练武,这样不但练不出高的技击水平,只能是反目成仇、永不交流。这种做法自古也是少有,施耐庵在《水浒传》第十三回中讲到青面兽北京斗武,那青面兽杨志同周谨比武也是去了枪头,用毡片包裹了石灰,身穿皂袍,以谁身上的灰点多少而决定输赢的。所以说在特定的条件下,有了互不伤害的原则,才可长期进行模拟实战。这样的切磋、交流,就可以越打越和气,越战越融洽,从而双方都能够在实战演习中取长补短,提高技击水平,达到上乘境界。

二、怎样练就知人功法

单练只能练知己之功,有对手进行练习才能练就知人功力。传统武术有许多对练拳路。对练拳路也可以说是互不伤害的长期交手,但它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拳”打得再熟或是中间乱手,但终归还得回到原来规定的拳路中来,或者一方变手而另一方不变,或一方闪远形成散套,或一方无备对方变招而受击,都很有可能形成不快或不和。拳路和对拳的演练技法只能为散手的过渡阶段。尽管在演练时也要求起如挑担,落如钩杆;手去不空回,随收顺势攻;看人如篙草,打人如亲嘴,练时无人似有人,但毕竟只是假设而已。要想提高技击水平,就必须进行实战性的操练。明代戚继光在实战技击的训练方法上也指出了明确的战术方案――既得艺,必试敌的对手功夫,并阐明了在试敌中,不可以胜负为愧为奇,当思何以胜之、何以败之,勉而久试的技击理论。他所说的试敌的“敌”字当然不是真正的敌人,而是不可伤害的陪练对手,这样才能进行长练久试。流传有两位武术家为挽手试技,曾站在地垄沟里对打,他们如何打,我辈谁也未曾见过,但可以肯定一点,他们是在互不伤害的交手,这种交手叫做稳步搓手,它和太极的推手既相似又有不同之处――它既包括粘连沾随、不丢不顶,又是五行十二行及七拳十四处打法的并用,身法的束展,身内化手的滚动,忽慢忽快的技击技巧。最根本的做法就是“点到与化解”三节的并用,顾打相求,不出毒手,互不伤害,这样就可以越打越和气,越战越融洽,而双方都能达到高的境界,这就是形意拳高层次的练功方法。用这种方法长期演练,加之以身经百战的经历,才能够形成“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的水平。单练只能练就知己之功,而长期对练才能够练就知人之功。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便是这番道理。

三、提高技击水平必须进行搓手

为什么太极拳在演练时看去相当慢,可威力却很大呢,按正常规律来说,那根本不能打人,因为按武术的技击逻辑,动作快的要占优势,但谁都不敢说太极不厉害,这就说明一点,太极推手是必须的。推手功在互不伤害的情况下,有单推手、

双推手、活步推手、乱踩花推手,运用好这些,才能懂得对方各种劲力的虚实、动静和自身的整体击发劲,方可借力打力,从而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意境。所以练太极拳不进行推手是不能算练太极拳的,和做广播体操一样。正因为太极拳在推手过程中,不会给人造成伤害,又能提高技艺,所以推广发展得很好。练形意拳不进行搓手训练,没有知人功法实力,只能说是练了半路形意拳。和打乒乓球一样,习拳必须有高手做为陪练,经常在一起研讨攻防战术、招法的解破,通过多方面的模拟技击,互为主客,掌握分寸的实用训练,最后达到发乎形意,得心应手,顺其自然的应对,所以欲达高境界,必须与多人进行长期搓手。

四、搓手对心理素质的训练

搓手既可以各法并练,又可锻炼人的意志,没经验会怯场,会精神紧张、心浮气躁。经常与人搓手,似身经百战,便会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在实战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日久磨炼,习以为常,再遇敌交手时便可心沉气稳,不以为然,就会手敏步快,刚柔相济,知虚实、明动静,就会达到借力打力、以气击气、以神击神之境界,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五、拳经对于搓手的具体指导

形意拳搓手基本吻合了拳经所说的:头打落意随足走,起而未起站中央。脚踏中门抢地位,就是神仙也难防。肩打一阴反一阳,两手只在洞中藏。左右全凭盖它意,束展二字一命亡。肘打去意占胸膛,起手好似虎扑羊。或往里扒一旁走,后手备在肋下藏。拳打三节不见形,如见形影不为能。能在一时进,莫在一时退;能在一气先,莫在一气后。胯打中节并相连,阴阳相合必自然。外胯好似鱼打挺,里胯藏步变势难。膝打几处人不明,好似猛虎出木笼。和身辗转不停势,左右明拔任意行。脚打踩意不落空,消息全凭后足蹬。与人较勇无虚备,进退好似卷地风。臀尾起落不见形,猛虎坐窝藏洞中;臀尾全凭精灵气,起落二字自分明。

六、掌握搓手的灵活实用性

搓手要灵活多变,以巧制拙,稳步搓手与活步搓手,是自然的散打对练,没规定手法、步法,都是顺其自然相互应变,正合乎“道真窍不真,费尽心思枉劳神,祖师留下真妙诀,智者传授要择人”的明示。登场搓手后要分上中下,高低进取要善于利用杠杆转轴等力学原理,照势解势,见招拆招,以四两拨千斤,以巧破千斤,上虚下实,根稳步灵。彼动己先动,彼若来直力,我则用横力;彼若用横力,我则直力破;对方高宜攻腰,对方矮宜砸上挑下,对方粗大宜纵跳转圈。化力之法如同儿童嬉戏挑斗一般,以柔化灵活为主,手敏步快不用拙力,凭思维就触觉举一反三,相互找空当。一切练习过程都是顺其自然的散手,以一化万,万化一,生生不已,无论刚柔、快慢、软硬、高低,只能在长期的搓手活动中,深研细揣,认真体悟,把自己学到的五行、十二形等各种招法,在搓手运动中分解和组合演练。无论那一拳种,要想达到高层的功力,都必须经过长期艰苦的做功,和各种人的交手,适应于众人

快慢、长短、硬软、狠善、虚实等各种手法、腿法,并能以各法化解求得彼取我难、我破人易,从而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七、学练形意拳搓手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

1.习武要重视武德,相互尊重,以技探讨,以艺交流,以理服人。毒手绝招绝对不允许运用,不得以重拳脚相加,致命弱点更不容击打。

2.需有一定的套路基础与对练基础。做拍打功锻炼自身的抗击打能力,进行操桩和操活桩练习,锻炼整体的击发劲。

3.在搓手时,先以稳步开始上虚下实,配合呼吸,逐步进入活步搓手,由慢到快,并时慢时快,点到与化解,引进与攻击。

4.搓手中,手法可采用推、拿、捌、压、逼、锁、轻击;腿法采用勾、挂、绊、扫、假意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