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态化

合集下载

生态化教育的培养理念和策略

生态化教育的培养理念和策略

生态化教育的培养理念和策略作者:刘开湘来源:《广东教育·综合》2018年第10期教育生态学就是将生态学的理论融入教育,创建自然生态的教育环境,营造人文生态的教育氛围,让每一位学生在自然和谐的教育环境中得到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教育主张把教育活动看作是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这一整体既包括教育活动内部的教师、学生、课堂、实践、教育内容与方法等“生态”要素,这些要素形成统一的教育生态链,最终达到教育生态和谐的育人目的。

如果用一种整体的、情境的、关联的视角来看待学生的健康发展,生态化培养有利于学生全面、平衡、持续性发展。

一、生态化教育的培养理念生态化培养简单的理解就是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将学生的成长植根于可持续性发展的“生态系统”中,利用生态学、生态平衡等原理,给学生的培养和学习提供群体性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开放、动态的环境中获得全面发展,具体有整体性、系统性、多样性、平衡性和开放性等理念。

1. 整体性理念生态化教学把教师、学生和学习环境等各种“因子”紧密结合,各生态因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整体。

这个系统有信息的输入和输出,有知识能量的传递,有师生间信息互动,有学生之间的竞争、互利共生,有师生与学习环境的相互作用。

这个系统注意培养学生的群体生态,注重师生之间专业技能的承接以及学生间的信息传递、合作与竞争,让各个“生态因子”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依存。

在生态化教学中,师生相互促进、共同成长,体现了“教学相长”的生态意蕴。

学生之间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促进彼此的共同发展。

2. 系统性理念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有着复杂的网络关系。

如果把师生看成是群落,则他们与校园的学习环境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系统性。

生态化教学可以让师生个体、群体与教学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形成一种同侪团体。

在这个“生态园”中,舒适宽松的教学环境、先进的教学设施可以促使学生个人、群体提高学业水平,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协调发展,共同进步。

幼儿园教育的生态化发展 幼儿园生态教育

幼儿园教育的生态化发展 幼儿园生态教育

幼儿园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一、概述在当今社会,幼儿园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儿童成长的重要阶段,幼儿园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的未来发展和成长。

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生态化发展成为了研究和实践的热点之一。

而幼儿园生态教育,则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就幼儿园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以及幼儿园生态教育展开探讨。

二、幼儿园教育的生态化发展1. 概念解析生态化教育是指将教育融入到自然生态系统中,让学生在参与自然生态活动的形成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认识和热爱,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而幼儿园教育的生态化发展,则是在幼儿园教育中贯彻生态化教育理念,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成长,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2. 生态教育的重要性(1)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阶段,良好的自然环境能够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在自然环境中,孩子们能够呼吸新鲜空气,接触自然光线,放松身心,增强免疫力,促进健康成长。

(2)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通过在自然环境中的学习和生活,幼儿能够深刻感受到自然资源的珍贵和环境的脆弱。

在老师和家长的引导下,孩子们能够逐渐形成保护环境、珍爱大自然的意识和习惯,从小开始关心并参与到环保事业中来。

(3)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在自然环境中,孩子们能够进行各种自主活动,比如玩泥巴、爬山坡、观察昆虫、独立完成小任务等。

这些活动能够锻炼孩子的身体、智力和情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3. 符合教育理念生态教育是当今教育理念中的热门话题,它强调让学生在自然环境中学习,发现和探索自然规律,让幼儿从小就培养环保意识和习惯。

而生态化发展的幼儿园教育正是符合了这一教育理念,因此备受肯定和推崇。

4. 生态化发展现状目前,我国的幼儿园生态化教育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不同地区的幼儿园都在积极探索和实践。

一些城市已经建立了多个以生态化发展为主题的示范幼儿园,并在教育部门的支持下推进生态化教育的发展。

建立“教育生态”意识

建立“教育生态”意识

建立“教育生态”意识在《东吴相对论。

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这一期节目里,两位两位主持人谈到了教育生态问题:一个植物或一个动物,它真正的生命力是在整个生态里,生态是一个大生命。

一个植物或一个动物,它的生长轨迹是跟整个大生命---生态连在一起的。

一个小孩子在课堂上的时间,在他整个生命当中所占的比例其实是很小的,大量时间都是跟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在一起。

但是,家长的优点、缺点跟孩子的优点,缺点不是一个简单、线性的关系,关键是你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态。

有一句话叫“勤快父母生懒儿”,原因并不是勤快会变成懒惰,而是勤快营造了一种他懒的氛围。

所谓教育生态,我理解,主要指的是孩子所在的那个环境的道德氛围、智力氛围和心理氛围。

这种东西是综合性的,不是单独的某个人在起作用,虽然某个人可能起的作用更大一些,甚至起主导作用。

我当年做过很多家访,我发现进入一个家庭,往往会感觉到他们家里有一种特别的“味儿”,这就是家庭生态。

这种生态是这些家庭成员自己感觉不到的,就好像鱼儿感觉不到自己是在水里一样,但正是这个生态,决定了孩子的走向甚至命运。

至于家长有意识的教育行为和教育语言,那倒是往往并不重要。

有许多知识分子在嘴上从来不给孩子施加应试压力,有些父母甚至还郑重其事地告诉孩子:“你考多少分都没有关系。

”可是他们家的氛围却不是如此,孩子能感觉到,父母表情的细微变化是和他的考试分数息息相关的,结果就造成更大的压力。

所以你观察家庭教育,单看家长表面上说的话做的事是不行的,最好深入问问孩子的感觉,那可能才是他们家真实的生态。

学校教育也是如此,有的老师以为定一些规矩就可以把学生调教好;有的老师以为经常发表一些煽情演说就可以把学生教育好;有的老师以为不停的给学生讲道理就可以把学生教育好;也有的老师以为搞一个什么系列主体班会就可以把学生的水平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提升上去;还有的老师甚至以为编一套人文教材,就可以把学生的灵魂提升上去......这些东西当然都可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千万不要忘记,它们只是教育生态的一个个侧面,而且很可能不是最重要的,事实上真正起作用的是综合的氛围,特别重要的是学生之间的关系、班级风气和学校风气。

实施生态化教学打造高效高中历史课堂

实施生态化教学打造高效高中历史课堂

实施生态化教学打造高效高中历史课堂胡晓琴摘要:高中历史生态化系统和自然界生态系统相同,有着诸多组成要素。

只有在这些生态要素统一协调发展的前提下,才能建立良性教学生态系统并实现长足发展。

教师应基于史图材料,树立生态观念;基于情境教学,贴近历史;基于生命教育,构建高效课堂;基于实践活动,培养生态化行为。

关键词:生态化教学;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生态要素教育生态学指的是生态学和教育学相互融合后产生的新学科,其包含着生态学、生态哲学、生态心理学等多种理论基础,是自然与人文科学相融合的成功范例,给现代教育的实施带来深远影响。

生态化教学的本质就是基于教育生态学原理以及方法来改善课堂教学现状,解决存在的各种教学问题。

教育生态学的理论能给研究高中历史教学提供一定指导,可以为教师改善自身教学行为与模式提供助力,促进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有效提升。

开展高中历史生态化教学,除了要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的习得,还要促使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仅要引导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其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本文对如何实施生态化教学,打造高中历史高效课堂进行研究。

一、基于史图材料,树立生态观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就是史图分析,教师可借助史图材料来开展生态化教学,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化观念。

自人类社会和文明出现后,人们就开始把自己放在环境的对立面,同时企图改变甚至破坏环境,最终导致人与自然不能和谐相处的问题。

课堂上带领学生研究有关生态的史实材料时,教师需要指引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观。

例如,在进行“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的教学时,教师先给学生展示了英国泰晤士河在19世纪之前和之后的对比图片。

19世纪之前,那里有着清澈见底的河水,鱼虾种类繁多,是闻名于世界的鲑鱼产地,也是水禽最佳的栖息之处。

然而,在19世纪之后,河水污染非常严重,鱼群嬉戏、飞禽追逐这样鲜活生动的场景不复存在,同时还严重影响到周遭环境,根本原因就是工业革命兴起之后肆意破坏环境,使泰晤士河至此不再清澈宁静,给当地人民的身体健康带来恶劣影响。

生态化教育体系

生态化教育体系

生态化教育体系
生态化教育体系是一种以生态学为基础,以人类对待环境的态度和行
为为核心,以培养环境意识、责任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为目标的教育体系。

生态化教育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学知识教育。

生态学知识是生态化教育体系的基础,它包括生
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生态平衡等方面的知识,从而让学生对
环境有更深入的了解。

2.环境意识教育。

环境意识教育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
从而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动力,养成创造美好环境的良好品质。

3.环境经验教育。

环境经验教育是一种通过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环保
观念和环保行动的教育方式。

例如户外探险、植树活动、环境保护实践等。

4.环保道德教育。

环保道德教育针对学生的行为和态度,培养学生的
环保心理,增强其环保责任感,使其在做出环保决策时能主动、积极地维
护环境。

5.可持续发展教育。

可持续发展教育则是引导学生在保护环境的同时
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它具有更广泛的视野与目标,旨在
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创新与领导力。

生态化教育体系的目的是使学生养成环境友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全
面提升学生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素养,以便为构建更加美好的生态文
明社会做出贡献。

构建良好教育生态,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构建良好教育生态,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构建良好教育生态,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基于界首中学这所县域高中在谋求发展中面临的诸多困境,本文试从问题导向出发,由表及里,深入探讨,回归教育本真,明晰发展方向,以素养培育夯实学生成人成才的根基,以破局思维助力学校在教育生态中看见更大的世界,谋求长足发展,方能有效缓解教育焦虑。

标签:教育焦虑教育本真师生素养破局思维2021年教师节的主题是:赓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

百年初心怎样赓续?育人使命怎样担当?如何在当前教育生态里看到更大的世界?这是每个教育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下面基于“焦虑、本真、素养、破局”四个关键词,结合学情、校情等,分析探究如何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一、从问题导向出发教育焦虑现象的存在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随着“双减”等政策的出台,“焦虑”一词频上热搜,使我们看到教育生态的各种乱象,进而形成剧场效应。

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提出了“文凭通货膨胀”的概念,或许对大家理解教育焦虑有所帮助。

近些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等文件,这一套“组合拳”就是为教育正本清源,引导全社会对教育的期待回归理性。

每个人都希望成功,都希望用最少的精力、最短的时间达成目标,界首中学曾经也不例外。

挖生源、抢苗子、盯尖子,希望创造奇迹,继而形成对优秀生源的虹吸效应。

学校严抓管理、分层教学,盯住课堂、反复训练,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021年高考亮点纷呈:苦学实现了逆袭,精准实现了突破,拼搏实现了提升。

不能回避的是,办学近20年,学校依然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办学经验。

虽然学校培养出考入C9、985或211高校的学生,但口碑、认可度还不是很高,这是明摆着的事实。

回望过去,我们虽然实施了分层教学,但是没有做到分类施策、因材施教。

寻找捷径抓亮点没有错,着眼高考提分数也没有错。

但是为了所谓亮点,什么工作离分数近就抓什么,加大训练量、增加时间、减少活动;什么工作省力就做什么工作,一味机械地满堂灌,一味严厉地管管管。

“生态化”课堂教学框架构建研究

“生态化”课堂教学框架构建研究

“生态化”课堂教学框架构建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背景介绍:生态化教学框架的构建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研究方向。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下教育的需求。

生态化教学框架的提出,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们纷纷开展了相关研究,并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和观点。

建立一个完善的生态化教学框架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生态化教学框架的理论基础和核心要素,为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通过对生态化教学框架的构建和实施探讨,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进行教学设计,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如何构建适应生态环境的教学框架,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体验。

通过对生态化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探讨生态化教学框架构建的理论支撑,明确生态化课堂教学框架的核心要素,研究生态化教学框架的实施路径和评价指标,旨在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支持。

通过本研究,可以进一步促进教育现代化进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现代人才,推动教育教学体系的优化和提升,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 正文2.1 生态化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生态化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包括几个重要理论支持。

首先是系统科学理论,生态化教学模式通常被视为一种系统性的教育模式,系统科学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教学活动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整体与部分之间的相互影响。

其次是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种主体积极建构知识的过程,生态化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参与和建构知识的过程,与建构主义理论相契合。

再者是社会文化理论,社会文化理论认为学习是社会文化活动的产物,生态化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互动和共建,符合社会文化理论的观点。

最后是生态系统理论,生态化教学模式借鉴了生态系统理论中关于生态平衡、相互依存和适应性的概念,强调教学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协调与平衡,以及教学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和适应性。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政策导向与生态化发展方略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政策导向与生态化发展方略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政策导向与生态化发展方略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政策导向与生态化发展方略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智能化的崛起,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

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数字化转型正在迅速改变着传统教育的模式和方法。

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和平台,将教育信息化与智能化贯穿始终、渗透到各个环节,将会推动教育的长远发展。

本文将探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政策导向与生态化发展方略,以期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和启示。

一、政策导向1. 制定政策支持教育数字化转型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政策的积极引导和支持。

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为数字化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这些政策应着重于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大资金投入,鼓励学校和教育机构积极引入数字化技术,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

2. 落实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稳定的基础设施是必不可少的。

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推进教育信息化设备和网络的全面普及。

建设高速可靠的网络环境,提供各类数字化设备,为师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教学条件。

3. 推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与开放数字化教育需要充足的资源支持。

政府应加强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和整合,建立可持续的资源共享平台。

此外,还应推动资源开放共享,促进不同学校和地区之间的教育资源互通互享,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4. 建立数字化教育的评价体系与监管机制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有效的监管机制。

政府应与教育机构合作,建立全面、科学的数字化教育评价体系,注重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还应建立监管机制,保证数字化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安全性。

二、生态化发展方略1. 整合资源育人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各类资源的整合,将传统教育资源和数字化教育平台有效结合起来。

学校和教育机构应注重整合教育资源,打破传统学科边界,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学习资源。

同时,还应积极借助各种数字化教育平台,提供精准的学科辅导和个性化教学。

2. 建立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培育良好的教育生态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季的礼物
“我爱我的幼儿园,幼儿园里真快乐,又唱歌来又跳舞,大家一起真快乐!”我想作为幼儿园的小朋友最大的快乐应该是在这一年四季里,每天都能亲近大自然,享受着大自然带给他们最最真实,难得的“礼物”。

春天里,一进门就会被门口那一簇簇嫩黄色,草绿色的连翘吸引着;再往前走,一排排密密的竹子高高的直直的站立在那里,走过小桥你会发现几条鱼在小池塘里自由自在的玩耍着;小池塘里倒映着几颗柳条的影子,细细的长长的,风一吹,发出沙沙的响声;绿绿的草地上到处浸透着青草的味道,这种味道甜甜的,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美妙。

户外活动的时候,老师会带着孩子们到处走走,仔细观察一下连翘的叶子是什么形状?每朵花里有几个花瓣?孩子们总是兴奋去发现什么,大声喊着:“老师,我发现柳树发芽了,柳树长叶子了”。

孩子们总是会问:“老师,这个白色的是什么花?这个粉红色的呢?这个是不是挑花呢?……”老师每一次都会耐心的笑着告诉孩子们:竹子旁边白色的是樱花,小山坡上是海棠花和桃花,淡黄色的玉兰花,还有那最容易和桃花弄混的榆叶梅……就这样孩子们在老师一次次的引导下学会了更细致,更认真的去观察。

夏天里,高高的梧桐树的叶子像一把把大伞,遮住了火辣辣的太阳,让孩子们可以在伞下的阴凉地里开心的做操,玩游戏……操场的栅栏边上,爬满了紫红色的牵牛花,孩子们总喜欢在玩耍的时候跑过去,摘上一朵,闻一闻,摸一摸,摆弄一下,有的干脆把它插到头上当成漂亮的卡子,还有的会把它当成礼物送给老师或是小朋友。

要是大雨过后,孩子们还会在牵牛花的叶子周围发现许多小蜗牛,小班的老师会让孩子们每人找一只蜗
牛,都放到一起变成了很多只,然后带着孩子们去理解一和许多。

中大班的小朋友当然也不会错过找寻蜗牛的机会,他们会把蜗牛带回班里,探究下蜗牛适合生存在哪里,蜗牛吃什么?蜗牛有没有四肢?…….
秋天里,满园都会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孩子们会叫上爸爸妈妈一起摘山楂。

你看那山楂树下小朋友的手里、篮子里,满满的都是红彤彤的山楂,他们有的踮着脚去摘,有的跳起来去摘,还有的干脆让爸爸扛在肩膀上去摘个痛快。

最最让他们高兴的是,他们马上就能品尝到这些山楂的味道了,而且他们可以把摘到的果实带回家和家人一起分享。

除了山楂树,园里还有桃树、杏树、石榴树、枣树、柿子树……春天的时候,小朋友们还自己种下了玉米、花生、豆角、红薯、胡萝卜、向日葵……这个秋天,孩子们时而拔萝卜,时而摘豆角,在忙的不亦乐乎的同时享受着劳动的快乐。

深秋的时候园里大部分树叶子都变黄了,老师会带着小朋友们去捡树叶,在探究了为什么有的树叶仍然是绿色,有的树叶却变了颜色的同时,大家还会用这些形状、颜色不同的树叶来制作《树叶粘画》。

有的粘孔雀,有的粘大树和小房子,有的粘螃蟹,有的粘小兔子,还有的粘毛毛虫……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真是丰富啊!
冬天里,柳树上的叶子都掉光了,小草也都变黄了,孩子们总是会在户外活动的时候去看看那细细的柳条,看看周围的树,看看地上的小草……然后对老师说:“什么时候柳树才能再长出叶子呢?小草怎么变黄了呢?为什么松树仍然是绿色的?”细心的小朋友会发现小池塘里的小鱼不见了,而且小池塘的水面上结了一层冰……l这真是一群喜欢观察、思考的小朋友啊!正如你们所发现的那样,我们的幼儿园一年四季里都会呈现出不同的
景象,这不正说明大自然是神奇的吗?
虽说是寒冷的季节,可是在一个个节日的烘托下气氛似乎一下就变得温暖了许多。

圣诞节前,家长们会带着铃铛、彩条、和各种漂亮的小饰品同他们的宝贝一起装扮小山坡上的松树;大家也会一起为大树干穿上金色的新衣;万圣节的时候大家会带着各种面具楼上楼下的进班说“Trick or treat”;下雪天的时候,大家会在操场上快乐的印手印、堆雪人、打雪仗……
童年是爱的摇篮,是孩子长大成人后依然萦绕在怀里的梦,把快乐还给孩子,也就是把幸福给了自己。

教育生活化,教育生态化,愿我们的孩子都能在这里渡过他们童话般的童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