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管理思想
2-习君子之道——中国兵家管理思想与西方管理比较

一、中国兵家管理思想渊源:《武经七书》“在浩如烟海的兵家典籍中,尤以先秦时期兵法对后代影响最为深远,其中以《孙子兵法》(春秋)、《吴子兵法》(战国)、《孙膑兵法》(战国)、《尉缭子》(战国)、《六韬》(战国)等最为出名。
这与当时政治、社会状态有直接联系。
当时,天下纷争、诸侯争霸、战乱频发。
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发生战争400余次,春秋前后共有140多个国家,经不断兼并,到战国初年,见于文献者的仅有十几个国家。
战国时期,七雄争霸更是战乱不止。
战争成为当时国家主要的政治生活,促使有识之士竭其心智于兵书战策,于是“兵林名家云集,将星璀灿”。
其中《武经七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七书》中又以《孙子兵法》最为杰出,可谓兵法之冠,对后代影响也最为深刻持久”。
二、中国兵家管理思想分析:基于东西方管理比较视角1、从兵家决策哲学到西蒙的决策理论第一,西蒙的决策理论及其标准西蒙在管理学方面所研究的主要是生产者的行为,特别是当代公司中的组织基础和心理依据。
50年代西蒙的公司行为理论对微观企业中简单追求利润最大化假设的经济人模型提出挑战,强调了大公司中复杂的内部结构,其目标和子目标的多重性,提出了理性人一具有“有限理性”一即基于“令人满意”而不是“最优”方案决策模型。
他借助于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决策过程进行了科学的分析,概括出了他的决策过程理论。
随后,西蒙转而研究大型组织中的信息处理问题。
他认为信息本身以及人们处理信息的能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
他进一步研究了利用计算机模型来模拟人们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以及其他认识过程,并为公司决策人员提供“决策辅助系统”,成为西方决策理论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第二,中国兵家的决策哲学及其辩证中国春秋时孙武《孙子兵法.谋攻第三》有言:“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己知彼,百战不贻;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兵家管理思想

兵家管理思想学院:管理学院专业:农林经济管理班级:农经111 学号: 1111010336 学生姓名:罗雪2012年12 月18 日兵家管理思想人类社会自形成之日起,就必须协调在社会活动中产生的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物以及事与事、物与物之间的各种关系,由此便促生了最早的管理活动。
作为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出了灿烂的管理文化,成为人类管理思想宝库中独具特色的部分。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与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史相伴而生的也有这种“其乐无穷”的斗争史。
据不完全统计,从神话传说到鸦片战争,中华大地曾经发生过3000多次战争。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当是这些战争对社会和人民生活造成破坏的真实写照。
与此同时,这些战争也造就了许多著名的军事管理人才以及我们所谓的兵家管理思想。
兵家管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战争管理的实践。
虽然我国原始社会也不乏战争,但囿于当时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以及人们的认识能力,战争呈现更多的是一种“匹夫之勇”的武斗状态,还谈不上对战争的组织管理,遑论所谓的战略战术。
随着战争的次数增多战争规模扩大特别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都不约而同把战争作为实现自身目的的一条捷径。
为谋求战争的最大利益,战争战略战术的要求日益凸显。
战场上不再是“匹夫之勇”的斗士,而是侦察、伏击、奇袭等战略战术的运用。
在观察战争实践、总结战争经验的基础上,历经军事管理专家的系统管理概括,先秦出现了诸多兵家管理思想典籍。
在这些典籍中,我们不难发现先秦时期兵家管理思想的主要特点:强调“师出有名”,以合“民心”,强调战争的目的不是为了战争,力求通过多种渠道解决战争,战争过程中迷信成分减少理性成分逐渐增加。
谈到兵家,最值得一说的就是《孙子兵法》。
以“全”取胜,是贯穿起其中的核心思想,运用“令文齐武”“造势治众”的管理手段,进行“分数”的组织管理(即通过对士卒的组织编制来分门别类对士卒进行管理),培养领导者“五德并举”的修为。
《兵家管理思想》课件

通过数字化转型,兵家管理思想 能够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 环境,实现灵活的组织结构和运 营模式。
兵家管理思想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的发展
跨文化交流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兵家管理思想可 以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融合 ,形成具有国际特色的管理理念。
全球化战略
通过制定全球化战略,企业可以利用 兵家管理思想的智慧,拓展国际市场 ,实现跨国经营。
信息收集与分析
兵家强调对市场、对手和自身信息的收集与分析,以获取 竞争优势和制定有效的战略。
以谋制胜:创新与竞争策略
创新思维
兵家认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 创新是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通过创 新的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打破市 场格局,获得竞争优势。
快速响应
兵家强调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响应能力 ,以抓住市场机遇和应对竞争挑战。
03
兵家管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兵家管理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兵家管理思想强调战略规划和目标管理,有助于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和目 标。
兵家管理思想注重权变和应变能力,有助于企业在面对市场变化时快速调整策略和 资源分配。
兵家管理思想提倡激励机制和奖惩制度,有助于企业建立有效的员工激励和约束机 制。
兵家管理思想在可持续发展中的运用
环境保护
兵家管理思想强调整体性和长远性,可以应用于环境保护和 可持续发展领域,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社会责任
通过履行社会责任,企业可以运用兵家管理思想,关注员工 福利、社区发展和社会贡献,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
05
结论
兵家管理思想的独特价值与贡献
兵家管理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价值在 于强调战略思维、竞争策略和领
兵家管理思想

(七)李靖与《李卫公对问》 李靖与《李卫公对问》 李靖( ),字药师 李靖(571—649),字药师,京兆府 ),字药师, 三原(今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 三原(今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人,唐朝 伟大的军事家 军事理论家、统帅。 军事家、 伟大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统帅。著有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在北宋时期列入 武经七书》 堪称古代兵学的代表著作。 《武经七书》,堪称古代兵学的代表著作。
• 三、《六韬》的主要管理思想 、 六韬》
• (一)收揽人心的三件法宝 • 姜尚十分强调百姓为立国之本,主张“同天下” 姜尚十分强调百姓为立国之本,主张“同天下”、“天下同利”,强调 天下同利” 重民” 利民” 爱民” “重民”、“利民”、“爱民”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 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 “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 军国之要,察众心,施百务” “军国之要,察众心,施百务” 失其众则败” “失其众则败”
“无疏其亲,无怠其众,抚其左右,御其四旁” 无疏其亲,无怠其众,抚其左右,御其四旁” 人君必从事于富,不富无以为仁,不施无以合亲。疏其亲则害,失其众则败” “人君必从事于富,不富无以为仁,不施无以合亲。疏其亲则害,失其众则败”
• (二)爱民如子,富民利国 爱民如子,
• “为国之大务,爱民而已” 为国之大务,爱民而已” • “爱民奈何?利而无害,成而无败,生而无杀,与而 爱民奈何?利而无害,成而无败,生而无杀, 无夺,乐而无苦,喜而无怒。 无夺,乐而无苦,喜而无怒。” • “故善为国者,驭民如父母之爱子,如兄之爱弟,见 故善为国者,驭民如父母之爱子,如兄之爱弟, 其饥寒则为之忧,见其劳苦则为之悲,赏罚如加于身, 其饥寒则为之忧,见其劳苦则为之悲,赏罚如加于身, 赋敛如取已物。此爱民之道也。 赋敛如取已物。此爱民之道也。” • “务农桑,不夺其时。薄赋敛,不匮其财。罕徭役, 务农桑,不夺其时。薄赋敛,不匮其财。罕徭役, 不使其劳” 不使其劳”
治国通论-兵家治国思想 共32页

原(今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人,唐朝伟 大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统帅。著有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在北宋时期列入 《武经七书》,堪称古代兵学的代表著作。
• (八)《三十六计》 • 《三十六计》是人们根据兵家思想和历史上战争经验
逐步总结而成的兵书,作为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而蜚声中外,对于现代商战具有直接的应用价值。 • 原书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 并战计、败战计。共有三十六计,依序分别为:金蝉脱 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 打劫、关门捉贼、浑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 间计、笑里藏刀、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李代桃僵、指 桑骂槐、隔岸观火、树上开花、暗渡陈仓、走为上策、 假痴不癫、欲擒故纵、釜底抽薪、空城计、苦肉计、远 交近攻、反客为主、上屋抽梯、偷梁换柱、无中生有、 美人计、借尸还魂、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连环计、假 道代虢。
(三)田穰苴与《司马法》 田穰苴,春秋末期齐国著名军事家,以
严法治军,克敌制胜而知名于世。因功被封 为大司马,故史上多尊称其为司马穰苴。
《司马法》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 。尽 管该书亡佚严重,155篇仅存5篇,内容不全, 但仍具有很好的军事思想和很高的军事价值。
(四)吴起与《吴子兵法》 吴起,卫国左氏邑(今山东省定陶 )人,
是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军事家、统帅。 著有《吴子兵法》一书,与《孙子兵法》
合称《孙吴兵法》.《吴子兵法》48篇,今存 六篇(《图国》、《料敌》、《治兵》、《论 将》、《变化》、《励士》) ,在中国古代军 事典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主要谋略思想是: “内修文德,外治武备”。
(五)尉缭与《尉缭子》 尉缭,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人。秦
第六组:兵家的管理思想

二、兵家代表人物及著作
孙武(约前545年—前470年),字长卿,齐国乐安 (今山东广饶)人,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 尊称兵圣。后人尊称其为孙子、百世兵家之师、东方 兵学的鼻祖。 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 臣伍员举荐,被重用为将。 他曾率领吴国军队大破楚国军队,占领了楚的国都郢 城,几近覆亡楚国。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 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 《武经七书》之首。成为最著名的兵学典范。
因时
相时 及时
争时
3 . 人力资源管理
人员甄选和培 训
1.管理能力
人员激励
榜样激励
关怀激励 士气激励 投险激励
人员组织
2.决断能力
3.应变能力
管理幅度原则
4 . 目标和决策管理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
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慎重初战,务求全胜” ——《孙子兵法》
四、兵家管理理念的优劣
兵家的优点是在残酷的战争现实面前,摒弃了迷信鬼神、命运占卜等 错误观念,重根据客观情况来判断和指挥。并且认识到人是决定战争胜 负的决定因素,在军事上重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倡导群体凝聚的精神。 在具体的军事活动中产生了诸多管理思想,至今仍有顽强的生命力。
兵家的缺点在于管理思想不够系统全面,只是散见于诸多著作之中。 只是对有利于作战的经验进行一些并不成熟的总结。再者兵家更关心的是 实践,无心进行理论研究。它的思想涵盖了众多的管理领域,却没有更深 层次的探讨,只有广度没有深度没有形成一种科学的理论。
为什么2500年后的今天我们还在研究兵家管理思想

为什么2500年后的今天我们还在研究兵家管理思想。
兵家的管理思想是以战争决策和管理为核心,把管理理论运用到带兵用将的领域,比其他学派的管理思想更加具体,更加丰富。
兵家管理思想是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代军事家对战争决策、指挥、统筹及其规律方面的理性认识的总和。
战争作为人类的一种暴力对抗形式,蕴含着计谋、策划、指挥、组织、协调、督导等管理要素,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战争是人类最富有技巧的一种特殊管理行为。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的德鲁克在其著作《管理—任务、责任、务实》一书中讲到:“管理的根深植于文化、社会、价值、传统、风俗、信念、政府与制度中”。
人们常说:商场如战场,管理公司如同指挥战役。
军事管理与现代企业管理都是管理,管理对象虽然不同,管理的基本原理却大同小异。
在军事上,要根据敌我形势制定好战略,选择良将,排兵布阵,是为了打胜仗,扩边疆;在企业里,也要根据市场环境制定发展规划,选择适当的管理者,组织各个部门和所有员工共同努力,是为了抢市场,获利益。
所以,军事管理和企业管理的目标、原理和方法都是类似的。
兵家把政治、经济、军事、天文、地理、国际关系等各种客观因素作为决定胜负的条件,并认为他们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
现代企业管理不是一个孤立的学科,同样需要综合各种知识才能发挥最大的功能和作用,这些学科包括语文、数学、政治、经济、地理、历史、哲学、逻辑学等。
这些学科以管理为核心,在企业管理中相互交叉相互影响。
因此,在这一方面我们要借鉴兵家的理论,并转化到企业管理的实践中,就能够提升管理能力。
兵家管理思想对企业管理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战争需要具备谋断、运筹、统帅和约束等军事素质的将才,并由此引战争获胜的一系列战术、战法。
这就相当于企业管理中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等职能。
兵家对这方面的论述都可以运用在企业管理中。
兵家管理的领域主要在于军事,但其中蕴涵的管理战略、策略、方略,对其他领域无疑也有借鉴价值。
孙子兵法中的管理思想

一、兵法经营——《孙子兵法》的管理思想《孙子兵法》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军事理论著作,被国外誉为“东方兵学鼻祖”“世界第一兵书”。
其作者孙武,字长卿,也称孙武子,后人尊称他为“兵圣”。
《孙子兵法》现存十三篇,即《计》、《作战》、《谋攻》、《军形》、《兵势》、《虚实》、《军事》、《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1. 未战庙算,以道为首——战略计划思想(没有战略的企业,就像没有航向的帆船,任何风向都是逆风。
/战略制胜)“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孙子.计篇》2.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信息管理思想“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孙子·谋攻》3.因敌制胜,践墨随敌——灵活管理思想“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孙子·虚实篇》《孙子》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军事管理无常势,企业管理无常形。
“动态管理”“灵活管理”是必然要求。
所谓践墨随敌,就是说选择作战方向,制定作战方针,直至实施作战计划都应随改变化,随敌行止。
4.上兵伐谋,出奇制胜——市场竞争谋略“兵者,诡道也。
”——《孙子·计篇》《孙子·谋攻》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5. 治众如治寡——组织管理思想“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孙子·势篇》孙子论述治理组织,管理人数不论多与少,道理只有一个,就是靠“分数”,即按一定的管理层级和幅度建立组织机构。
他极其重视组织的日常训练,强调组织的纪律,“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文”指以仁义之心去教化,相当于现在的企业文化;“武”指公司的规章、制度等比较硬性的东西。
文武兼具也就是德治和法治兼具。
孙武还指出,领导者要“静以幽,正以治”,在谋虑上,镇静而深透;在作风上,公正严明而有法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兵家管理思想
中国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战争史。
战争是社会历史的特殊现象,战争的管理形态是阶级社会中的政治管理的一种特殊手段。
人们在战争实践中逐步认识战争,由局部的具体的战争组织、指挥、谋略、计划等各方面的管理经验提高到理性的认识。
如战国初期“将”、“相”的分工,促使军事管理学家和军事管理思想家的成长,也适应各大奴隶主之间相互吞并斗争和管理精细化的需要。
于是很多军事管理思想家开始想方设法搜集并整理各种战争纪实和军事管理名言。
这些军事管理经验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专门的管理思想流派,及中国兵家管理思想。
一、思想内涵
中国古代兵家管理思想是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国古代管理思想中的精华,它是历代军事家对战争决策、指挥、统筹及其规律方面的理性认识的总和。
中国古代兵家管理思想包括若干科学的管理观点,它既把政治、经济、军事、天文、地理、国际关系等各种客观因素作为决定胜负的条件,并把它们看成是相互关联的管理决策的统一整体同时又把战争主观指导,即主体的决策、指挥、组织、运筹等军事理素质(所谓的“将能”、“将才”)作为一项基本因素,并由此而引出争取战争胜利的一系列战法。
兵家的管理思想中有着丰富的内容,于计谋(战略)的论述,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兵家管理思想中内容最丰富方面,它所揭示的许多带有规律性的原则,是至今仍必须遵守的。
许多名言已成为脍炙人口的管理格言,诸如:“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先计后战”,“远交近攻”,“攻其无备、出其不意”,“避实击虚”,“ 以众击寡”,“兵贵胜、不贵久”,“兵贵神速”;“兵贵其和,和则一心”,“三军一人,胜”,“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密察敌之机,而速乘其利,复疾击其不意” 等等。
这些著名的兵家管理格言运用的一些基本原则,与现代科学理的理论,不仅基本精神一致在语言上也有明显的渊源关系。
中国兵家管理思想在主体思维方式上有着自己的特点:(1)不是着眼于个体,而是着眼于管理的整体系统。
(2)不是着眼于静态,而是着眼于动态,资管理的时空中,把握管理课题的运动形态。
(3)不是着眼于管理本市的具体结构、组成,而是着眼于它的功能、属性。
因为在兵家看来,管理本身是不断流转的,是不断流转中的暂时的“稳定”,并没有固定的结构可言。
(4)不是着眼于具体部分的管理性能,而是整体功能,管理决策的整体反应能力;因此对管理物化形态的研究强调捕捉信息,以把握管理整个有机结构的能量机制平衡的能力。
(5)通过观察并及时对观察资料进行统计、计算、归纳、分类,以描述管理对象的运动和发展趋势。
中国兵家管理思想及其管理哲学观念的影响,是中国古代形成了两大独立的管理思想体系,即儒家的论理论与兵家的操作论。
这两大管理思想体系相互对立、排斥,又相互补充、调剂,从而影响和支配着中国古代全部管理思想的发展。
但是,兵家的思维逻辑模式、管理认识路线、管理主客体相互组合的理论以及某些管理价值观念和操作技巧更符合汉民族管理实践活动的需要,同时,它还对巩固封建通知起着积极的作用,从而受到历代封建王朝的推崇。
中国兵家管理思想强调对客体的操作行为技巧,从上古时代的各种神话开始,直至《孙子》、
《吴子》、《六韬》、《三略》、《司马法》等著作中都有着较多的反应,兵家管理思想是围绕着管理主体如何进行改造、构筑、操作、管理整个世界的这一总体观念展开的,由“道、天、地、将、法”兵家管理战略要素发展出“内需文的,外治武备”的管理操作准则的观念;由“兵无常势”、“战无常法”的兵家管理哲学思维方式发展出“知人而不致人”以及灵活机制的战术操作顺序。
因此,兵家管理思想能最集中的表现中华民族由农业走向文化、走向人生、走向国家呵呵四届的民族管理精神的本质特征。
这是兵家管理思想能够长久而深刻的影响教案民族气质的最关键的原因。
二、兵家管理思想的发展
战争是社会历史的特殊现象,战争的管理形态是阶级社会中的政治管理的一种特殊手段。
随着中国历史的不断的发展,兵家管理思想也经历了不断的完善以及变革,期间不断出现新的代表人物以及思想,他们都是兵家管理思想的精髓,所以在这里将介绍一下中国兵家管理思想的发展以及变迁。
中国古代兵家管理思想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商、周到春秋时期,这是兵家管理思想的形成时期。
第二阶段为从秦汉至唐朝前期,这是中国古代全部管理思想形成完整,进入分支学科研究时期。
第三阶段为从唐中叶开始直到明清时期,这是兵家管理思想逐渐发生变化走向衰落的时期。
对于第一阶段兵家管理思想的形成时期,经过夏商的前期不断发展以及积淀,在春秋战国,治兵之道从孙武开始,到魏缭子,大体上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兵家管理思想体系。
而《孙子兵法》最为这一时期的兵家巨著,则从制度、思想、规范以及世界观意义上为封建国家军事管理设计了一套理论模式。
而孙武则成为我国古代治兵之学的奠基者,他结合战国时期军事活动的实践,总结了一套适合中国战争指挥和管理实际情况的经验和理论,形成了最早的比较系统的兵家管理思想,可以说是这一时期的兵家思想典型。
春秋战国是一个诸侯争霸的时期,战乱频繁,而兵家的管理思想也是在急剧的发展和变化。
除了出现了《孙子兵法》这样的兵家管理学巨著外,这一阶段的每个时期同样有着各自的特色。
齐桓公时期,以仁义礼仪,祖宗礼法为依据,挟天子以令诸侯,并且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进行争霸战争,可以说一大特色,但这不失为一种高超的兵家管理思想。
而在桓公之后,兵家思想随着外在环境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样不断的变革闪烁着他历史的光芒。
从秦汉开始,中国兵家管理思想开始进入了形成和完整时期。
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则是进行分之科学的研究。
秦王朝的军事管理思想主要是沿袭了战国时韩非的“农战”思想和政策,但随着全国的统一,这种思想已经不能适应当时的历史条件,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失败。
所以从西汉开始兵家的管理思想开始出现多种倾向,但他们的根本目的均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可以说这也是古代兵家管理的一大缺陷,他严重的束缚了思想的广延性发展。
但不论如何,这一时期的思想还是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促进了历史的不断发展。
在具体方面上,兵家管理思想在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雷动峰举,后发而先至,李贺背向、变化无常,以轻急制敌者也”的指挥组织方法。
同时强调“顺时而发,推刑德,随斗击、因五胜、假鬼神助者也”的管理环境和外界条件等方面的作用。
这些极大的丰富了兵家管理思想,将掀起的兵家管理从组织行为方面,以及整体发展中具体化了。
从唐中叶开始直到明、清时期,这是中国古代兵家管理思想逐渐发生变化走向衰落的时期。
在军事治兵放面,由于安史之乱,封建社会内部的军事管理机制发生了相当的变化。
而这个阶段,这种变化的主要特点是,在封建政权集中军事管理权力的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注意发挥军事技术、装备的作用,并形成了一定的管理规范。
对于这一时期以儒家思想为知道的兵家管理思想的主要特点是,刚健自强的基本精神,以“德”的管理代替“听天命”,管理的目的论代替阴阳五行说。
中国兵家管理思想发展经过了漫长的过程,更是有着丰富的内容,但由于字数的原因,笔者在这里只作略微的介绍。
三、历史以及现实意义
中国兵家管理思想,是一座伟大的精神宝库,到今天仍然留存着四五百种兵家论著,卷轶浩繁,内容丰富,历史悠久。
可以说,不仅在军事管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管理哲学史、管理人文关系史、科学技术史中也占着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组织、计谋、运筹、知道了中国历史上千百次有声有色的战争,培育了众多著名军事管理家,而且早在一千年前就已经流传到外国,成为国外许多著名军事人物和企业家爱不释手和极力推崇的著作。
虽然时过境迁,兵家管理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它不再局限于与军事领域,而是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在发挥着它的作用。
所以对于兵家管理思想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商场即战场,竞争即战争。
不论是军事组织,还是企业组织都面临着共同的课题,如何捕捉机会,抵御威胁,规避风险,以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吸纳代企业管理的思想和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不过只有一两百年的时间,而中国兵家管理思想却有了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所以现代的企业管理者必然会汲取中国兵家管理思想的精髓,以兵家的决策、谋划、权变等思想精华来补充现代市场竞争机制。
这既为兵家管理思想在当代的再生提供和创造了机会,同时也充分说明了兵家思想的巨大历史作用,各种事实也同样证实了这种说法。
社会依旧在不停的发展和前进,但逝去的历史不会改变,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对那些曾经发生过的进行研究,汲取其教训以及经验,来指导我们以后的发展。
兵家管理思想同样如此,虽然孕育他的时代不再继续,但是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当今,它一如既往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所以我们有义务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让它继续来指导我们未来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