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管理思想的形成和影响共22页文档

合集下载

2-习君子之道——中国兵家管理思想与西方管理比较

2-习君子之道——中国兵家管理思想与西方管理比较

一、中国兵家管理思想渊源:《武经七书》“在浩如烟海的兵家典籍中,尤以先秦时期兵法对后代影响最为深远,其中以《孙子兵法》(春秋)、《吴子兵法》(战国)、《孙膑兵法》(战国)、《尉缭子》(战国)、《六韬》(战国)等最为出名。

这与当时政治、社会状态有直接联系。

当时,天下纷争、诸侯争霸、战乱频发。

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发生战争400余次,春秋前后共有140多个国家,经不断兼并,到战国初年,见于文献者的仅有十几个国家。

战国时期,七雄争霸更是战乱不止。

战争成为当时国家主要的政治生活,促使有识之士竭其心智于兵书战策,于是“兵林名家云集,将星璀灿”。

其中《武经七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七书》中又以《孙子兵法》最为杰出,可谓兵法之冠,对后代影响也最为深刻持久”。

二、中国兵家管理思想分析:基于东西方管理比较视角1、从兵家决策哲学到西蒙的决策理论第一,西蒙的决策理论及其标准西蒙在管理学方面所研究的主要是生产者的行为,特别是当代公司中的组织基础和心理依据。

50年代西蒙的公司行为理论对微观企业中简单追求利润最大化假设的经济人模型提出挑战,强调了大公司中复杂的内部结构,其目标和子目标的多重性,提出了理性人一具有“有限理性”一即基于“令人满意”而不是“最优”方案决策模型。

他借助于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决策过程进行了科学的分析,概括出了他的决策过程理论。

随后,西蒙转而研究大型组织中的信息处理问题。

他认为信息本身以及人们处理信息的能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

他进一步研究了利用计算机模型来模拟人们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以及其他认识过程,并为公司决策人员提供“决策辅助系统”,成为西方决策理论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第二,中国兵家的决策哲学及其辩证中国春秋时孙武《孙子兵法.谋攻第三》有言:“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己知彼,百战不贻;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浅说兵家学说与现代管理【范本模板】

浅说兵家学说与现代管理【范本模板】

浅说兵家学说对现代管理的意义班号: 048专业:电气1002班姓名: 夏立业学号: 0909101313指导老师: 李宁琪完成时间:2011年11月30日浅说兵家学说对现代管理的意义【摘要】管理之于企业,好比甘霖之于禾木,是企业反败为胜、生死存亡、发展向上的关键。

然而连续三十年的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中国的本土管理理论,与管理水平并没有以相同的速度跟上世界的进度。

我们意识到只有充分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理论,将此运用于企业管理中去。

本文以中国著名的战略论著《孙子兵法》以及兵家学说的各种对现代企业管理有积极意义的思想为线索对管理展开讨论.【关键字】兵家思想现代管理中国古代兵家思想是中华民族灿烂的古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代军事家对战争决策、指挥、统筹及其规律方面的理性认识的总和。

它以孙武等一大批优秀的军事家为代表人物,其主要论著有《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六韬》等。

兵家思想包括了非常多的管理思想,和一系列的管理学观点,它既把政治、经济、军事、天文、地理、国际关系等客观因素作为决定战争胜负的条件,而且还强调了人的重要作用,人是生产力中的最活跃因素,决定着事情成败的关键,对人这种最活跃因素的利用就是管理。

因而它同时有把各种客观因素看成是相关联的管理决策的统一整体以及战争主观指导,即主体的决策、指挥、组织、运筹等军事理素质(所谓的“将能 "、“将才")作为一项基本因素,并由此而引出争取战争胜利的一系列战法.正因如此,兵家的许多内容现在已经成为了脍炙人口的管理格言,诸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先计后战”、“远交近攻”、“攻其无备、出其不意”、“避实击虚”、“以众击寡”、“兵贵胜、不贵久”、“兵贵神速"等等诸多的格言已经十分充分地影响到现代的企业管理模式。

兵家管理的领域主要在于军事上的成就,但是其中蕴涵的管理战略、策略与方略对现代企业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兵家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最主要的意义就表现在现在企业管理中的选人与用人机制上面.在选人机制上,兵家思想提出了择人任势的观点,也就是说善于作战的人能利用形式去取的胜利.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善于用人的领导不会苛求于自己的员工,利用贤才,同时利用形式.《武经总要》诠释了择人任势:“夫大将受任,必先料人,知其才之勇怯,义之精粗所使人各当其分,此军之善敌也.”这充分体现了兵家思想中以人为本的选才标准。

兵家管理思想

兵家管理思想

兵家管理思想学院:管理学院专业:农林经济管理班级:农经111 学号: 1111010336 学生姓名:罗雪2012年12 月18 日兵家管理思想人类社会自形成之日起,就必须协调在社会活动中产生的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物以及事与事、物与物之间的各种关系,由此便促生了最早的管理活动。

作为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出了灿烂的管理文化,成为人类管理思想宝库中独具特色的部分。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与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史相伴而生的也有这种“其乐无穷”的斗争史。

据不完全统计,从神话传说到鸦片战争,中华大地曾经发生过3000多次战争。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当是这些战争对社会和人民生活造成破坏的真实写照。

与此同时,这些战争也造就了许多著名的军事管理人才以及我们所谓的兵家管理思想。

兵家管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战争管理的实践。

虽然我国原始社会也不乏战争,但囿于当时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以及人们的认识能力,战争呈现更多的是一种“匹夫之勇”的武斗状态,还谈不上对战争的组织管理,遑论所谓的战略战术。

随着战争的次数增多战争规模扩大特别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都不约而同把战争作为实现自身目的的一条捷径。

为谋求战争的最大利益,战争战略战术的要求日益凸显。

战场上不再是“匹夫之勇”的斗士,而是侦察、伏击、奇袭等战略战术的运用。

在观察战争实践、总结战争经验的基础上,历经军事管理专家的系统管理概括,先秦出现了诸多兵家管理思想典籍。

在这些典籍中,我们不难发现先秦时期兵家管理思想的主要特点:强调“师出有名”,以合“民心”,强调战争的目的不是为了战争,力求通过多种渠道解决战争,战争过程中迷信成分减少理性成分逐渐增加。

谈到兵家,最值得一说的就是《孙子兵法》。

以“全”取胜,是贯穿起其中的核心思想,运用“令文齐武”“造势治众”的管理手段,进行“分数”的组织管理(即通过对士卒的组织编制来分门别类对士卒进行管理),培养领导者“五德并举”的修为。

管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管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阶段

管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管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阶段

经验管理思想
科学管理思想
经 济 的 不 断 发 展
工作细化单调
劳资关系紧张
人际关系运动
霍桑试验 行为管理思想 二次大战
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企业发展巨型化\空心化
运筹方法的成功运用
如何提高运作的精细化\及时性
定量管理思想 石油危机 权变管理思想
经济全球化\多元化
环境变化加剧
如何适应多变的环境
(二)工业革命推动了管理思想的发展
工业革命之后——开始系统研究
18世纪下半叶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导致了工厂制 度的产生。专业化协作的发展、生产基本组织的变革, 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管理问题 新兴的工厂制度所提出的管理问题完全不同于以前传统 组织所碰到的管理问题。新制度下的管理人员不能用以 前的任何一种管理办法来确保各种资源的合理使用 这些前所未有的管理问题需要人们去研究解决,在这种 情况下,管理理论研究开始出现
富、忠诚、热心等
5. 提出了新的激励方法
拉维勒耶认为,计件工资最能提高生产率;巴贝奇 主张采用工资加利润分享的制度来调动工人的积极 性,并强调如此还可以调和劳资关系
小瓦特和博尔顿的科学管理制度
生产管理和销售方面:根据生产流程的要求,配置机器 设备,编制生产计划,制订生产作业标准,实行零部件 生产标准化,研究市场动态,进行预测 成本管理方面:建立起详细的记录和先进的监督制度
1. 劳动分工思想的产生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 斯密的“国富论”以制针为 例阐明了劳动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思想
分工前: 20 枚/人.天 分工后:4800 枚/人.天(18道工序)
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
使劳动者专门从事一种单纯的操作,从而 提高熟练程度、增进技能 减少劳动者的工作转换,节约通常由一种 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所损失的时间 使劳动简化,使劳动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一 种特定的对象上,有利于发现比较方便的 工作方法,促进工具的改良和机器的发明

《兵家管理思想》课件

《兵家管理思想》课件
数字化转型
通过数字化转型,兵家管理思想 能够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 环境,实现灵活的组织结构和运 营模式。
兵家管理思想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的发展
跨文化交流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兵家管理思想可 以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融合 ,形成具有国际特色的管理理念。
全球化战略
通过制定全球化战略,企业可以利用 兵家管理思想的智慧,拓展国际市场 ,实现跨国经营。
信息收集与分析
兵家强调对市场、对手和自身信息的收集与分析,以获取 竞争优势和制定有效的战略。
以谋制胜:创新与竞争策略
创新思维
兵家认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 创新是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通过创 新的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打破市 场格局,获得竞争优势。
快速响应
兵家强调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响应能力 ,以抓住市场机遇和应对竞争挑战。
03
兵家管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兵家管理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兵家管理思想强调战略规划和目标管理,有助于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和目 标。
兵家管理思想注重权变和应变能力,有助于企业在面对市场变化时快速调整策略和 资源分配。
兵家管理思想提倡激励机制和奖惩制度,有助于企业建立有效的员工激励和约束机 制。
兵家管理思想在可持续发展中的运用
环境保护
兵家管理思想强调整体性和长远性,可以应用于环境保护和 可持续发展领域,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社会责任
通过履行社会责任,企业可以运用兵家管理思想,关注员工 福利、社区发展和社会贡献,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
05
结论
兵家管理思想的独特价值与贡献
兵家管理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价值在 于强调战略思维、竞争策略和领

孙武其人及兵家管理思想

孙武其人及兵家管理思想
“避实击虚” 第一,要使我方处于主动地位,使敌方处于被动地位,把战争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 里。善于用兵作战的人,能够设法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 第二,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打击敌人兵力空虚之处。 第三,要集中自己的兵力,并设法分散敌人的兵力,造成战术上的我众敌寡。
4.人的因素决定胜负 孙子曰:上下同欲者胜。
2.预测与决策关系全局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孙武并且把战争决策所应当而且必须掌握的有关信息归 纳为“五事”、“七计”。
五事
七计

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人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阴阳、寒暑、时制也。 天时

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地利

智、信、仁、勇、严也。----衡量将帅的标准 将帅的智谋才能,赏罚有信,爱抚士卒,勇敢果断,军纪严明

曲制、官道、主用也。 军队组织编制、将吏的统辖管理和职责、军用物资的供管制度
从双方政治清明、将帅高明、天时地利、法纪严明、武器优良、士卒训练有素、赏罚 公正来分析敌我双方的情况。
3.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孙武指出,运用避实击虚的作战方针,要从分析敌情出发,要随着形势的变化,因为 战争过程中的众寡、强弱、攻守、进退等等关系处在急剧变化之中,“故兵无常势, 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孙武其人及其兵家的管理思想
• 孙武,字长卿,后人尊称 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 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 的鼻祖。汉族,他出生于 公元前535 年左右,春秋 时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 广饶县)人,具体的生卒 年月日不可考。
1.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是故百战 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谋攻》)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源远流长,经历了多个时期的演变和创新,对中国古代的战争与军队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探讨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特点与发展。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兵家思想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开端,这一时期涌现了众多军事思想家,被称为“兵家”。

兵家主要通过兵书、兵法等著作,系统地总结和阐述战争的规律和方法。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孙子兵法》和《吴子兵法》。

《孙子兵法》由春秋末年的孙武所著,系统阐述了军事战略、战术、用兵等方面的原则和方法。

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的理念,强调了灵活变通的军事战术和战略适应性。

《吴子兵法》是吴国军事思想家伍子胥所著,与《孙子兵法》相比更加注重战争的组织和管理,提出了“设兵奇”、“乘势制胜”的思想。

二、秦汉时期的军事思想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军事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世的军事理论与战争实践。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创了集权的中央集团军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军事组织管理的基础。

在军事理论方面,李斯的《谏佐书》和司马迁的《史记》等著作,对秦汉时期的军事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中,《谏佐书》主要强调军队的纪律性和组织性,提出了“重军威,劝军令,行军法”的原则,强调了军事纪律和军队严整性的重要性。

《史记》中的军事篇章主要记录了秦汉时期的战争历史,对后世的军事思想和战争策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三国至唐代的兵法发展三国至唐代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魏晋南北朝的兵法著作丰富多样,形成了以“阴谋策略”为特点的兵法思想体系。

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孙权兵书》、《司马法》、《韩非子》等著作为代表,加强了战略谋划和总体规划的重要性。

《孙权兵书》主要论述了战场上的阴谋策略和诱敌深入的战法,强调了舍小利、重大义的原则。

《司马法》着重强调抓住敌人的弱点,以进击为主的军事战略。

《韩非子》则更加注重军事组织和管理,并提出了“内聚”和“外攘”的思想。

治国通论-兵家治国思想 共32页

治国通论-兵家治国思想 共32页
(七)李靖与《李卫公对问》 李靖(571—649),字药师,京兆府三
原(今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人,唐朝伟 大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统帅。著有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在北宋时期列入 《武经七书》,堪称古代兵学的代表著作。
• (八)《三十六计》 • 《三十六计》是人们根据兵家思想和历史上战争经验
逐步总结而成的兵书,作为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而蜚声中外,对于现代商战具有直接的应用价值。 • 原书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 并战计、败战计。共有三十六计,依序分别为:金蝉脱 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 打劫、关门捉贼、浑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 间计、笑里藏刀、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李代桃僵、指 桑骂槐、隔岸观火、树上开花、暗渡陈仓、走为上策、 假痴不癫、欲擒故纵、釜底抽薪、空城计、苦肉计、远 交近攻、反客为主、上屋抽梯、偷梁换柱、无中生有、 美人计、借尸还魂、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连环计、假 道代虢。
(三)田穰苴与《司马法》 田穰苴,春秋末期齐国著名军事家,以
严法治军,克敌制胜而知名于世。因功被封 为大司马,故史上多尊称其为司马穰苴。
《司马法》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 。尽 管该书亡佚严重,155篇仅存5篇,内容不全, 但仍具有很好的军事思想和很高的军事价值。
(四)吴起与《吴子兵法》 吴起,卫国左氏邑(今山东省定陶 )人,
是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军事家、统帅。 著有《吴子兵法》一书,与《孙子兵法》
合称《孙吴兵法》.《吴子兵法》48篇,今存 六篇(《图国》、《料敌》、《治兵》、《论 将》、《变化》、《励士》) ,在中国古代军 事典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主要谋略思想是: “内修文德,外治武备”。
(五)尉缭与《尉缭子》 尉缭,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人。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