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病案-胃下垂-2017.6

合集下载

肠胃疾病自我保健之胃下垂

肠胃疾病自我保健之胃下垂

胃下垂一、病症特征所谓胃下垂,就是胃在站立时明显下移,甚至从上腹移至下腹。

主要特征为脾虚气陷,形体消瘦、肌瘦不坚,嗳气不舒,漉漉有声等;诊断要点为腕腹胀坠作痛〔食后尤甚〕,平卧或用手上托胃部那么症减,站立时常可见下腹膨出,伴有较为明显的恶呕、食欲不振、食量减少、腹部胀满、小腹坠胀、心窝部沉重不适、嗳气、便秘、腹泻或交替发生等病症,同时伴有精神不振、倦怠无力、头昏失眠的情形。

X线胃肠钡餐造影,可见胃下垂症。

二、病因病机现代医学认为,胃下垂是由于胃壁及腹部肌肉松弛的结果。

中医学那么认为: 胃下垂多因饮食不节,内伤七情,劳倦过度,或先天禀赋薄弱等,导致脾胃虚弱,中气下陷,升举失和所引起。

因脾虚那么失健运,纳食减少,味不能归于形,故可使形体瘦削,肌肉不坚,从而形成胃下垂。

因运化受碍,气机阻滞,故常夹有气滞、痰湿等实证。

三、药膳治疗如此,胃下垂的治疗和保养应该采用何种手段呢?怎样才能有效缓解胃下垂造成的不适?目前,西医并无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对于胃下垂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

中医治疗以补中益气为主,胃阴虚亏当濡养胃阴,并根据兼夹症候,配以行气,化痰湿、降逆等法。

可以应用升麻提胃方〔每日取一付,将方中的苗药饮片加水浸泡一段时间,然后直接带水煎煮,大火煮沸,小火慢煎。

滤出汤汁后,早中晚分次服用即可。

〕或用补中益气汤药物治疗。

中成药有补气提升片。

常用的临床验方、偏方主要如下:1 .猪肚白胡椒补益脾胃[方剂] 猪肚 250 克,白胡椒 15 克。

[制用法] 猪肚洗净切片,同白胡椒共煮熟后分 2 或 3 次食用。

[成效] 补益脾胃。

治胃下垂及胃寒疼痛。

[验证] X ** ,男,29 岁,经查患胃下垂,食用上方、痊愈。

[备注] 牛肚可代替,成效一样。

2 .敷脐法治胃下垂[方剂] 蓖麻子仁 3 克〔选饱满洁白者为佳〕,五倍子 1.5 克。

[制用法] 上两味料为 1 次用量。

将两味捣碎,研细,混匀后加水,制成形似荸荠状、上尖下圆的药团,大小可根据患者脐眼大小而定。

三、胃下垂四、胃粘膜脱垂症

三、胃下垂四、胃粘膜脱垂症

三、胃下垂四、胃粘膜脱垂症三、胃下垂人取站立位时,胃的下碑达盆腔,胃小考弧线最低改降到器峭连线以下,赫为胃下李.胃下李常是内脏下李的一部分.轻度胃下蚤者多无在状,下蚤明显者可伴有与胃肠动力及分泌功能较低有关的在状,介味如上月瓦不适,易饱胀、仄食、恶心、唆气及便秘千.有时感觉深部月复隐痛,可能与肠系膜牵拉有关.态者餐后,多站立及劳军后上腹不适常加重.此外尚有其他内脏下霍的表现,以及站土匡丢服、低血压、心坪等循环无力在表现.体征可见肋下角为小于90度站立叶因胃囊下移,按手于悉者上腹部易触到腹主动脉浮动,以It手托抚患者下腹部往上常便患者有上腹胀坠减轻的感党.患者上腹部压痛点可冈卧立位变动而不回定.有些病例国胃排空廷缓可有抓水声.胃下李明显者常同时伴有肝、右肾式结肠下垂的33.象,胃下垂的发生主要未隔队悬吊力不足,隔胃、肝胃栩带牙会骆腹内压下降及腹肌松弛等囚紊有关.多兄于夜长体型.经产妇、多次腹部手术有切口病,;肖柑性疾病伴有进行·脚肖瘦或卧尿少动者本病诊断依靠X线检查证实.胃肠钡餐检查表现为胃小弯恭线最低点落峙连线以下;无张力型约宵,即胃休呈蚤直万向,体部较低邵宽大,窦部低于幽门水平以下,胃蠕动无力或见有不视则的微弱峨动收缩波,餐后“小时仍有1八、以3胃残留物存在:十二脂肠第二部常位于津.门管后面,球部向左侧偏移.现代医学甘本病主要采用加弦腹肌彼炼、放豆胃托增扣营养和对旋治疗等方法,可取得一些效果。

扭国医学虽无胃下垂的病右但根据临床表现,当属“胃痛”、腹胀”范畴.多由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清阳不升断玫,治宜健脾益气,升清举踌.(蔡淦〕1.化饮调气汤[功能主洽】功能化饮和调升降.主治胃下垂.I处方组成】半夏、陈皮、积实、获荃、党参,大腹皮,水煎服。

症状改善后可改用煮散或研末吞服.!临床疗效】治疗4o例痊愈16例显效16例,有效了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处方来跟】内蒙古自治区临河市城关医院王赞胜.!按语】王氏认为胃下垂患者其发病往往因精神不快,多以胃脱沉重胀瞒为主诉,故其病机是以实为主,因实改虚,肝郁脾虚饮留,多脏腑多层次功能失调故以化饮和调升降而有效。

以通为补治胃下垂

以通为补治胃下垂

以通为补治胃下垂食疗治胃下垂胃下垂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女性多于男性。

胃周围韧带松弛或胃壁张力降低,都容易造成胃下垂。

中医认为,此系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所致。

轻度胃下垂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但胃下垂较严重者多形体消瘦、腹胀、恶心、嗳气、上腹部无规律性疼痛,饮食后症状加重,平卧时舒服,腹中常有漉漉作响的水声。

部分病人可伴有眩晕、乏力、心悸等。

确诊患有胃下垂后,可采用下列食疗方调理:【猪肚黄芪汤】猪肚1只,黄芪200g,陈皮30g。

将猪肚去脂膜,洗净,黄芪、陈皮用纱布包放入猪肚中,麻线扎紧,加水文火炖至猪肚熟,再加适量调味品,趁热食肚饮汤,分4次2天食完。

5只猪肚为一疗程。

黄芪为补气要药,李时珍称其为“补药之长”,尤其善于益气升阳,治疗各种脏器下垂;陈皮理气健脾,和中消滞;《随息居饮食谱》说猪肚能“补胃,益气”。

猪肚黄芪汤可补中气、健脾胃、行气滞、止疼痛,对于中气不足、脾胃虚弱之胃下垂,颇有效验。

【猪脾枣米粥】猪脾2个,大枣10枚,粳米100g。

将猪脾洗净切片,锅中微炒,加入大枣、粳米添水煮粥,可酌加白糖调味,空腹服食,每日1次。

10天为一疗程。

猪脾可健脾胃,助消化;大枣和胃养脾,益气安中;粳米补胃气,充胃津。

共煮为粥对胃下垂引起的形体消瘦、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确有康复保健之效。

【莲子山药粥】猪肚1只,莲子、山药各50g,糯米100g。

将猪肚去除脂膜,洗净切碎,莲子、山药捣碎,和糯米同放锅内,加水文火煮粥,早晚2次食完,隔日1剂。

10天为一疗程。

猪肚“为补脾胃之要品”,山药、莲子、糯米补中益气而养胃阴。

脾胃得补,则中气健旺,下垂的脏器即可回复。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作者:郑卫生以通为补治胃下垂□张济洲张瑜舫湖北省天门市黄潭医院中医科胃下垂一病,习以补气升提为法治之。

笔者根据胃的生理病理特点,以通降法治疗,收到了理想的疗效。

胃为水谷之海,容受饮食。

其主纳,纳则贵下行,下行属通降。

下行通降,胃则和顺。

为胃下垂病正名;还胃下垂病人尊严

为胃下垂病正名;还胃下垂病人尊严

为胃下垂病正名还胃下垂病人尊严附:电子提胃机配合新型胃托治愈胃下垂病例介绍黎运洪序:胃下垂病是客观存在的消化系统的一种慢性疾病,至今还未引起医学界的重视。

甚至还有人公开在健康生活报上发表<胃下垂不是病>的谬论。

其实胃下垂病不仅是消化系统的疾病还与心血管功能直接相关。

胃下垂病人是非常痛苦的,有苦难言,有饭不敢吃,吃饭后腹胀难忍,进食后必须平躺1-2小时后才能减轻腹胀的痛苦。

有心干活干不了,全身软弱无力,每次到医院检查都是说没有病。

就是检查出胃下垂,医院也说无法治。

自己的痛苦得不到他人的同情和理解,反遭旁人,甚至自己的亲人的冷眼和误解,什么思想病,懒惰,不想干活等等不适之词。

严重地伤害了病人的自尊心。

还有些身为内科医生身患胃下垂也无耐地说:胃下垂,垂就让它垂去吧。

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不去正视胃下垂是病也不去研究治疗胃下垂的方法。

这是一种无作为的表现。

在胃下垂病面前束手无策,令人感到可悲。

我决心要打破这个疆局,决心用我毕生精力去研究出能为胃下垂病人解除痛苦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誓为胃下垂病正名,为胃下垂病人找回自尊心。

还胃下垂病人健康的胃,让胃下垂病人完全康复,重新过着正常人的生活。

这一时刻已到来,胃下垂的特效疗法早已2000年就问世了,已为来自全国各地的800多位胃下垂患者解除了痛苦,这种治疗方法就是,用我自行研制的电子提胃机加新型胃托,配合滋补脾胃的中药,提胃汤,内服。

这是我的一项科研成果。

2000年在武汉召开的《新世纪中国民间中医药特色疗法学术研讨会》发表了我的论文“电子提胃机配合新型胃托治疗胃下垂120例疗效观察》受到与会者高度赞扬。

经专家鉴定,此疗法:“具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

特授予:《中国中医药优秀论文奖》、《发展中国中医药特色医疗技术奖》、《医药学术创新奖》、《医疗学术贡献奖》和《中国民间特色专科名医》荣誉。

下面介绍部分已治愈的胃下垂病的典型病例:典型病例1、患者潘某某,广东珠海人,农民,男性35岁,主要症状:进食后下腹部胀痛不适,便秘排便困难,4-5日排便一次便前须先服泻药,大便像羊粪便一样,左下腹有个大包块,有轻度压痛。

胃下垂中医难病诊治

胃下垂中医难病诊治

胃下垂-中医难病诊治胃下垂是指以胃小弯角切迹低于髂嵴连线以下,十二指肠球部向左偏移为要紧体征的一种病症。

本病相当于中医学的“胃缓”,这一名称,首见于《黄帝内经》。

《灵枢?本藏》篇云:“脾应肉,……肉胴不称身者胃下,胃下者,下管约不利。

肉胭不坚者,胃缓。

”明确指出肌肉消瘦与身形不相称的胃的位置偏下,肌肉不够坚实的那么胃缓。

《金匮要略》中所述的“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颇类似本病的病症。

历代医籍中,虽未将胃缓作为专门病症加以讨论,但很多有关脾胃脏腑功能失调的病证载述中,多涉及到胃下垂的病症,如腹胀、痞满、嗳气等。

胃下垂以30~50岁多见,女性多于男性。

本病症确切病因不明,可能与体型、饮食等因素有关。

现代西医学除对症医治外,尚无特效疗法。

现代中医对本病的医治,初期的报导以非药物疗法的针灸、气功为主。

自60年代初开始,显现必然样本的中医药辨治的临床资料,并日趋增多。

从整体情形看,中医学医治胃下垂的文献中,以中医药和针灸为主,且各有特点。

由于受传统体会的阻碍,在六七十年代,多数医家都以为本病症系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一样主张补中益气为医治大法。

随着临床实践的增加,对此说已有异议,本病症所表现的脾胃脏腑功能失调虽属虚证,但亦有气机阻滞一面,应属中虚气滞,虚中夹实。

专门是病程日久,加上胃本身形态及位置的明显改变,牵引及压迫血管,使胃壁静脉回流障碍等,可发生血流瘀滞,故又有瘀血停滞的一面。

熟悉的深切,使治法趋于多样,疗效有所提高。

针灸初期以单一毫针刺为主,70年代起不仅各类穴位刺激法如芒针、头针、穴位注射、耳针等用于本病症,还发觉了一些有效的新穴,80年代那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和总结。

目前比较熟悉一致的是:应用综合刺激方式,专门是运用芒针进行透穴及提拉手法等,有助于提高疗效。

与此同时,应用气功和推拿法医治胃下垂,最近几年来报导也不断增加。

不论中医药或针灸,目前总有效率在85%左右,但治愈率仍在40%上下。

医案分享:胃下垂

医案分享:胃下垂

医案分享:胃下垂
医案分享:胃下垂--四奇汤
处方:黄芪、白术、枳壳、防风
水煎服,每日一剂
中医辨证:脾胃气虚,中气下陷
治法:提升固脱
临床效果:赖某某,女,42岁,教师。

患胃下垂多年,初诊:患者脘服胀满,下坠,嗳气频多,纳呆,大便不爽,舌淡红,苔白腻,脉沉弦缓。

脾虚气滞,升降失调,方用“四奇汤”加木香、砂仁、三剂而胀减,再三剂而胀消。

后用补中益气丸调理,随访二年未复发,体已发胖。

按:”四奇汤“乃系玉屏风散加枳壳而成,代补中益气汤用,而较补中益气汤力量为大,除对胃下垂治疗有效外,对胃扩张,肠下垂,小肠疝气,脱肛,子宫下垂等均有较好疗效。

药方因人而异,用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辨证论治,请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中医来了##养生之道##健康##健康解密##养生#。

医林五十年?作者:麻瑞亭治胃下垂医案

医林五十年?作者:麻瑞亭治胃下垂医案

医林五十年作者:麻瑞亭治胃下垂医案胃下垂,系因中气虚弱,脾湿不运食停不化。

使然。

[脉证机理]胃主受盛,脾主消磨,中土阳旺,则胃气顺降而喜食纳,脾气升运面善消磨。

由于饱食未化,或因长期站立工作,或因车马颠簸,或因产后下床过早,致使中气虚弱,脾胃不和,消化迟缓,久则脘腹胀满,下坠隐痛,是病胃下垂。

胃气滞而不降,故而食纳减少。

旧谷不去,新谷不入,故而不思饮食,食也难消。

中脘壅满,胆胃上逆,故而兼见头昏脑胀,心慌气短等症。

肝脾不升,可见腹胀,大便先干后溏,或干结难下。

气滞不降,故脉见细濡,寸关大,舌苔白腻。

[治则]健脾为主,以助消磨,和胃为辅,以增食纳,佐以平胆疏肝,宽胸降逆。

[方药]云茯苓9克焦白术9克炒苍术9-12克炒杭芍9克粉丹皮9克陈枳壳9克炒杏仁9克法半夏9克川郁金9克延胡索9克草蔻仁6克炒干姜5-6克水煎温服[方解]云茯苓、焦白术、炒苍术,健脾和胃;炒杭芍、粉丹皮,平胆疏肝;陈枳壳、炒杏仁、法半夏,宽胸利气降逆;川郁金、延胡索,疏肝止痛;草蔻仁、炒干姜,温中暖下。

[加减]脾湿肝郁,下陷不升,脉见关尺大者,加桂枝木6至9克,舒肝以升陷。

大便约结者,加肉苁蓉15克,润肠以通便。

胃脘痛胀者,加天台乌6至9克,理气以止痛。

胸腼闷满不适者,加薤白9克,利气以宽胸。

小便黄赤,舌苔厚腻者,加淡竹茹9克、焦山栀6至9克,清肺润燥,清利湿热。

[附记]胃下垂属脏器下垂之一,医者多辨为中气下陷,以升提之药治之。

征之临床,脾湿重而胃气逆,脉见寸关大者亦屡见不鲜。

从症治疗无致,必须从脉。

以健脾利湿,和胃暖中,舒肝化瘀之法,使滞气开而胃纳增,清气升而宿食化,中气健运,痞满消除,则病渐愈。

不可因见“下垂”二字,均认定系中气下陷,概用升提之法,使肺胃更逆。

病不唯不愈,反而食纳全废,日渐危笃。

大便约结一症,因肺津不能下润所致,此系寒燥,均非热结,一切苦寒伐泄之品,绝非所宜。

在温中暖下,疏肝理气之中,酌加润燥通便之品,俾使湿退而气机畅利,则便坚自然消除。

个人医案(一)胃下垂的中医治疗

个人医案(一)胃下垂的中医治疗

个人医案(一)胃下垂的中医治疗
病案:张某,男,52岁,胃脘部下坠感3年加重半月来诊。

患者3年来,经常感觉到饭后胃脘部下坠感,在医院做钡餐透视显示胃下垂,在外院不间断的治疗,但是疗效不显,现患者食欲不振,形体消瘦,疲乏无力,眠一般,小便可,大便稀溏,舌淡苔薄白,脉虚。

病机分析:脾主运化,脾胃虚弱,运化失常,失于运化水谷,则食欲不振;气血生化不足,则形体消瘦,疲乏无力;失于运化水液,则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大便稀溏。

脾主升清,脾胃虚弱,则升举无力,故胃脘部下坠不适。

治法: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黄芪45g当归10g党参20g炒白术10g柴胡6g升麻6g陈皮3g 金樱子10g枳实10g鸡内金15g生麦芽15g白扁豆10g
结果:
上方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患者服用5剂后,胃脘部下坠感减轻,食欲较前好转,但仍感疲乏无力。

效不更方,上方去陈皮、白扁豆、枳实,加砂仁6g、仙鹤草45g、枳壳10g、醋莪术15g。

患者再服用7付,胃脘部下坠感消失,纳食正常,乏力感明显减轻。

患者不愿意继续服用汤剂,以中成药补中益气丸善后。

按语:
1、补中益气汤是治疗中气下陷引起的脏器下垂的效方,但在临床上常常需要化裁;
2、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证明,金樱子、枳壳具有收缩平滑肌的作用,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参考现代中药药理学会大大提高临床疗效;
3、仙鹤草很多人单纯认为它是一味收敛止血药,其实它也是一味非常好的补虚药,尤其擅于补气;
4、醋莪术,具有活血化瘀,消食除积的作用,我在临床上常常用这味药来消食,而且其消食的效果要优于一般的消食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仁堂系内师承
典型医案(跟师□独立□)
患者姓名:冯某某性别:女年龄:64
就诊日期: 2017年5月30日
主诉:胃坠胀伴打嗝1月余
现病史:胃下垂病史因劳累引起胃脘灼热疼痛阵发,打嗝,无反酸,口渴,食欲尚可,进食后需躺下,久站立则打嗝频作,服红参水可缓解,大便调,睡眠差,易醒,需头低足高位,腰背痛,舌红苔薄白脉细弱。

既往史:胃下垂、肾下垂病史
过敏史:不详
体格检查:今测血压:BP:120/60mmHg
辅助检查:无
中医诊断:胃缓
证候诊断:脾虚气陷
西医诊断:胃下垂
治法:补脾健胃,益气升陷
处方:
炙黄芪25g 太子参15g 炒白术20g 炒山药20g
旋覆花15g 代赭石20g 木香15g 莪术10g
焦槟榔15g 姜厚朴15g 代代花15g 陈皮10g
巴戟天15g 桑寄生20g 炒杜仲15g 狗脊15g
玄参15g 黄连10g 合欢花15g 茯神15g
炒枣仁20g 炙甘草10g
14付
复诊:
复诊日期(第1次):2017年6月13日
服药后胃胀烧灼减轻,口渴减轻,站立久则腹痛加重,餐后必需躺下,打嗝频作,后背胀,腰右侧疼痛,颈椎僵,纳可,眠差早醒,舌淡苔薄白略腻脉细弱。

处方:
上方减太子参、陈皮、玄参;加人参叶6g、炒白芍12g、九香虫10g;炙黄芪20加至30g、炒枣仁20加至30g 继服14付。

复诊日期(第2次):2017年6月27日
服药后打嗝减少,胃痛减轻,反酸烧心减轻,久立后烧灼感耐受时间延长,上午可有1.5小时站立活动,躺1小时后可缓解,纳食可,便调,眠不实,舌红苔薄脉弦。

处方:减巴戟天;桑寄生、炒杜仲20g加至30g;加升麻10g、知母10g 继服14付
心得体会(要求:由本人独立完成,理论联系实际,能反映指导老师临床经验和专长,体现疾病诊疗全过程,不少于500
字):
胃下垂相当于中医学的“胃缓”,这一名称,首见于《黄帝内经》。

《灵枢本藏》篇云:“脾应肉,……肉胴不称身者胃下,胃下者,下管约不利。

肉胭不坚者,胃缓。

”明确指出肌肉瘦弱与身形不相称的胃的位置偏下,肌肉不够坚实的则胃缓。

患者素有西医明确诊断为胃下垂病史,胃脘灼热胀满疼痛。

此次患者因劳累诱发胃胀痛,伴打嗝频作,无反酸,进食后胃胀需躺下方觉舒服,平素乏力,失眠。

结合舌脉表现中医辨证属于脾胃气虚,中气下陷证。

由于脾胃气虚已久导致脾不升清胃失和降则出现乏力、胃脘烧灼、打嗝、失眠等症状。

李老师认为此患者素体亏虚,因劳累而诱发,属于本虚标实证。

虚证为脾气虚,兼有阴虚;实证表现为气滞阻滞,胃脘气机升降失常,后期兼有虚热证,故治疗在健脾益气的基础上,初期治疗重点在健脾之中调畅脾胃气机,后期配合益气升陷,养阴润燥治法。

老师以滋补脾肾之黄芪、山药、白术、寄生、杜仲、狗脊等,配合清热、养阴、升阳改善胃下垂,嗳气疼痛疗效甚佳。

李老师治疗胃下垂的经验,对胃下垂的论治应抓住脾胃虚弱为病变之本,而气机阻滞为病变之标,脾胃失和是重要的病机变化,坚持健脾和胃,益气升陷的治疗原则。

气滞重者配合破气行滞调畅气机之味,伴阴虚者配合滋阴清热生津之品。

在服药治疗的同时还要强调日常生活中的调护问题,尤以饮食有营养有节制为要。

调节饮食,适当增加腹肌及韧带锻炼,防止病情反复,促进脾胃康复。

签名:陈立杰
2017年 7 月 8 日指导老师评语:
签名:
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