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_
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③意义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 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
(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
①内容: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
的自由。
②意义: 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
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③要求: 公民只能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
。
政治自由
言论自由 出版自由 结社自由
1.2政治权利与义务: 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人民
是国家的主人Biblioteka 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
依法行使政治权利 法定的、神圣的、 不可非法剥夺的 公民参与政治生 活的基础和准则
履行政治性义务 法定的、庄严的、 不容推卸的
一、神圣的权利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含义:公民依法参与国 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 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 意愿的权利和自由。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
监督权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①含义
• 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 权利,是公民的选举权; • 公民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是 公民的被选举权.
选举或被选举的只是“国家 权力机关代表即人大代表”
判断: 下列属于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有 (1)我班班干部的选举 (2)镇长的选举 (3)市人大代表的选举 (4)职工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5)居委会、村委会的选举
课堂小结
公 民 的 政 治 权 利 和 义 务
1.公民的政治 权利和自由 (1)含义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内容
政治自由
监督权
2.公民的政治性义务 3.公民参与 政治生活应 遵循的基本 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 平等的原则 (2)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 相结合的原则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国家权力机关
基本的民主权利, 基本的民主权利,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3、地位: ——————————————
你选举班干部是不是选举权的体现?你被选举为班 干部是不是被选举权的体现?为什么?那么下面的呢? (1)镇长的选举 (2)区人大代表的选举 (3)职工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4)居委会、村委会的选举
三、监督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 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 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容: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3、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和自由? 2、参与政治生活应该把握的基本原则? 3、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 1、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及其本质?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及其本质? 人民民主的特点及其表现? 3、人民民主的特点及其表现? 我国专政职能的特点? 4、我国专政职能的特点? 民主的含义?我国民主与专政的辩证关系? 5、民主的含义?我国民主与专政的辩证关系? 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6、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2005年 2005年4、5月份,我国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因小泉首 月份,我国北京、上海、 相参拜“靖国神社” 教科书” 相参拜“靖国神社”及“教科书”等事件先后自发地多次出现大 规模地反日游行,在自发组织的游行示威中, 规模地反日游行,在自发组织的游行示威中,人们抒发自己的爱 国热情,但是也出现了冲击日本领事馆、打伤日留学生、 国热情,但是也出现了冲击日本领事馆、打伤日留学生、砸毁日 本在华企业的过激行为。在与警察对峙中,有人打出了“ 本在华企业的过激行为。在与警察对峙中,有人打出了“爱国无 地标语。 罪”地标语。 你认为以上材料中某些人游行示威的行为对吗?为什么? 你认为以上材料中某些人游行示威的行为对吗?为什么?正 确的做法是什么? 确的做法是什么?
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第二框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步入社会生活
【人文观察】
拆迁再次引发悲剧
(拆迁户家人罗志凤和叶忠诚在楼顶。网友供图)
(约一分钟后,罗志凤身上着了火。网友供图)
(罗志凤和叶忠诚自焚两分钟后,二楼的钟如琴 像个火球一样从楼上跳了下来。网友供图)
2010年9月10日,拆迁户三人被烧成重伤。面对强大
的拆迁力量,这种自我私力救济,效果可想而知。“不 要以卵击石”、“就是自焚也得把房子拆了”等说法, 频繁出现的各种暴力强拆事件,正证明了这一点。
【温馨提示】
(1)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
分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 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2)参与政治生活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任何人
在行使自己的自由权利时,不得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自主研究学习
知识通览
基础填充
一、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0、11条属于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内容。 (2)例如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我们要坚决反对“台独
”势力的“台独”言论和行为,揭穿其分裂国家的本质,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坚决捍卫国家主权不被侵犯, 捍卫国家领土完整。在维护国家荣誉方面,“神舟七号
”的成功发射、奥运健儿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的优异成
绩、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极大地增强了我们 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 (3)略。
第二框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情景导入
禁止教师发帖,是饮鸠止渴
2010年9月4日,江苏邳州论坛曝光邳州教育局8月27
日向该市各中小学、民办学校等机构下发的一红头文件。
文件称,去年以来邳州已有3名教师因在互联网上散布不 实言论被拘
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课题: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教案编号02 备课人使用时间2月13日三维目标【知识目标】明确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政治权利和政治性义务。
理解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能力目标】通过对公民的政治权利和政治性义务的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题内容学习,使学生增强对改革发展的信心,理性判断我国社会政治发展成就,培养国民人格。
教学重点公民的政治权利和政治性义务教学难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教学方法讲授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过程候课(复习提问):1、什么是“国体”?你是怎样理解的?2、怎样理解“人民民主专政”?导入新课同学们,从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广大的劳动人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老百姓到底能享有什么权利?以此导入。
互动探究一多媒体展示教材P8探究材料。
将班级分为北大队(北京大学队)、南大队(南京大学队)和中大队(中山大学队),鼓励展示和辩论。
问题设置:图片说明,我国公民依法行使哪些政治权利、履行哪些政治性义务?归纳概括。
自主学习、交流展示各队内部谈论,群策群力,初步解决问题,推举一人准备班内交流展示,各代表队代表展示发言,各队互相质疑、合作释疑,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展开讨论,发表见解。
精讲点拨权利: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除教师展示外,鼓励学生将自己收集、整理的相关资料进行展示、思考2.政治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这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
3.监督权。
通过教师简单的叙述,使学生清楚:①谁监督,②监督谁,③怎样监督。
公民行使监督权,能约束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这是一件好事。
但不能因为个人的好恶,诬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这样是违法的!义务: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②遵守宪法和法律;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政治权利和义务

三、参与政治生活 把握基本原则
06年多名高官落马 原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 北京市原副市长刘志华、 天津市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李宝金、 安徽省原副省长何闽旭 江苏省人大原副主任王武龙 国家统计局原局长邱晓华 原安徽省委副书记王昭耀 身居高位的高官 海军原副司令员王守业 同样也要受到法 原山东省委副书记杜世成 律制裁,体现了什 四川省原副省长李达昌 么政治原则? 山西原省委副书记侯伍杰 建行原董事长张恩照 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有杰 等一批省级高官也因涉嫌违法违纪而先后落马
(一)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含义 2、主要内容 ①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②政治自由 ③监督权
越城区人大代表的选举于 2012年1月12日上午9:00 进行,选民认真履行法律赋 予的权利,投下了庄严神圣 的一票
探究:这是公民在行使什么权利?公民行使 这一权利的 须具备哪些条件?有什么意义?哪些情况下没有选举资 格?
①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②政治自由 ③监督权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②遵守宪法和法律 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二、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
小学生陈彦宏从新闻中了解到,国家发展和改革 委员会征集“十一五”规划建议。她觉得自己是公众 的一员,也应积极参与。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 “各地政府要保证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当地学生平等 接受义务教育”的内容,正是源于她的建议。为此, 她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发的“公众建言献策 奖”。 陈彦宏行使的是什么权利?
政治权利和义务Leabharlann 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一、生活中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1)公民与人民;权利与权力的区别
权利是一个法律概念,法律规定的人们拥有、 维护自身利益之权。 权力是一个政治概念,有权支配他人的强制之 力,总是与服从联系在一起。
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课件(30张ppt)

自由是法律的体现, 法律是自由的保障
要是没有水的 约束,那该多 么自由啊!
3、监督权:
含义: 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 人员的权利。(谁监督、监督谁) 内容: 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 权和控告权等。(怎么监督)
【知识拓展】比较申诉、控告和检举的区别
申诉是指公民对国家机关给予的行政处分(包括警告、停职 或开除公职等)对法院的起诉判决不服,或者受到压制、歧视 等不公正的待遇时,有权依法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述和诉讼, 请求免除。减轻处理或予以平反,给与公正待遇。(与自己有 直接关系) 控告是指公民因受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侵害时,有权 对它们的违法、失职行为,向有关国家机关进行指控、告发, 要求依法处理。(与自己有直接关系) 检举是指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 向有关国家机关进行揭发、举报,要求依法处理。(也许与自 己没有直接关系)
关于房屋拆迁问题, 从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 关系的角度上我们应该怎 么处理?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①原因
在我国,国家与公民的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②要求:
A、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B、公民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时,要把国 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当二者发生矛 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这是公民 爱国的表现。
? B
公民对行政处分、 诉讼判决不服、受 不公正待遇 没有切 国家机关 实履行 工作人员 职责
? A
违法、 失职
? C
A、批评、建议 B、申诉 C、控告、举报
权利和义务 仿佛是一对 孪生兄弟…
我国公民应履行哪些政治性义务呢?
(2)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
A、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B、遵守宪法和法律。 C、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D、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人人生而平等。因此,我 国公民人人都享有选举权 和被选举权。你同意这个 观点吗?为什么?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1、公民有权按照自己意愿选举人大代表 2、公民有被选举为人大代表的权利 3、公民可依照法定程序罢免不称职的人大代表
注意:
1、公民的选举权即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公民的被 选举权即被选为人大代表的权利。现实生活中企事业 单位选举单位领导人,政府部门选举领导人不属于选 举权。 2、我国一些国家领导人由全国人大代表选举产生, 但此选举国家领导人的权利并非在行使选举权,选举 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才是公民的选举权。
一、生活中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公民行使政治权利
公民在投票
各地成立犯罪 举报中心
公民履行政治义务
适龄青年应征入伍
奥运健儿为国争光
游行示威
监督权
选举权 统一团结
服兵役义务
荣誉
二、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
公民政治生活的全部内 容,是以依法行使政治 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为基础和准则的。公民 的权利是法定的、神圣 的、不可非法剥夺的; 公民的义务也是法定的、 庄严的、不容推卸的。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公民爱国 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 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公民光荣的义务
公民的政治性权利
•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政治自由 • 监督权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 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政治 权利 和自 由 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 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是人民 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 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 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
大民解烦热线请 你走进民情,担任 今日热线嘉宾!
新高一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识点

新高一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识点
1.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等政治权利,以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等政治义务。
2. 国家的定义和特征。
国家是具有统一的政治权力、独立的国土和人民,在一定范围内实行统一的政治制度的社会组织。
国家主权性是国家成立的前提,包括内部主权和外部主权。
国家的独立性是指国家在外部没有受其他国家的控制和支配。
国家的统一性是指在国家内部实行统一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3.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人身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权利,同时公民也必须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4. 政府的职能和责任。
政府的基本职能包括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等,同时政府也必须对人民负责、依法行政。
5. 公民的政治参与。
公民可以通过选举、投票、参与听证会等方式参与政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同时,公民也应该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理性参与政治生活。
以上知识点需要学生重点掌握,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同时,还需要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和时事政治。
建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做练习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队中学教案纸(备课人:刘晓玲学科:高一政治)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就是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
强调: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必须是依法享有的。
②内容
第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师提出问题:什么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目前你有没有这种权利?为什么?这种权利的特征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师归纳点评。
第二:政治自由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页的探究活动。
思考如何理解政治自由才是正确的?
学生讨论发言。
师归纳:自由是相对的,以法律为基础的。
任何自由都不是绝对的,行使政治自由不能超出法律允许的范围。
因此,观点一错误,观点二正确。
第三:监督权
师提出问题:监督权是公民的一种合法政治权利。
它是对什么进行的监督?(监督谁)通过哪些方式进行监督?(怎样监督)监督时应注意什么?
学生看书第9页第三自然段进行归纳。
过渡:我国宪法在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的和自由的同时,也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
(2)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第9页,看看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应该履行哪些政治性义务?
学生看书、归纳。
教师活动:总结点评。
①含义: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承但的责任。
强调:公民的政治性义务是公民必须要履行的
②内容: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遵守宪法和法律。
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也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这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
民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课堂练习:学生分组讨论10页的探究活动,并选出一名代表发言。
3、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
教学过渡:知道了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现实生活中应该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呢?下面我们就学习有关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强调:这项原则表明公民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探究:陈良宇事件
拖欠农民工工资事件
归纳:任何公民都平等地适用法律;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探究:教材11页的观点一和观点二
思考:权利和义务是什么关系?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原则,要求我们应该怎样做?
学生思考回答。
师归纳:
(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
师提出问题: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应该怎样做?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发言。
师归纳点评。
教师活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请同学们再来看教材第8页的图片,思考图中反映了我国公民行使了哪些政治权利,履行了哪些政治性义务?
课堂练习:
1.政治生活的全部内容是以()为基础的
A依法享受政治经济权利,履行公民政治经济的各项义务
B依法行使社会生活的权利,履行公民社会生活的义务
C依法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
D依法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政治性义务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