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MRI扫描技术
磁共振乳腺扫描大全

磁共振乳腺扫描大全今天和医院的老师聊天,由衷的感叹,影像学发展的快速,也“忆苦思甜”,回忆了一下当年学生时代在学校和医院里的情景。
记得早期的影像医生(放射科医生),还得在暗室里洗胶片,经常搞得自己一身脏兮兮的,白大褂都是泛黄的,所以那个时候本来放射科医生地位就不高,再加上这样的工作环境,自然临床科室不待见你,病人也不会多一分尊重。
那个时候影像设备也相对不高大上,还没有CT和磁共振,病人经常称呼放射科医生都是“喂,那个照光的....”。
当然,我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洗礼。
所以,老一辈的放射科专家在那种环境工作是非常值得钦佩的!后来,影像设备发展很快,国内1985年装了第一台磁共振,CT、MR在越来越多的医院慢慢普及开来。
但是我实习那个时候,同样也经历过早期艰辛的岁月。
那个时候还没有PACS,写报告要手写,如果写错一个字,又得重头再来,划掉不行,容易产生医疗官司。
而且那个时候,很多医生写报告,都是把胶片打出来,在观片灯下面读片再写报告。
偶尔有看不清楚的,会在机器旁边去,让技师把那个病人调出来,自己扫一眼。
那个时候,操作对摆位要求非常高。
我实习的时候,CT摆位,要求摆得非常精确。
听耻线,病人头颅要对得非常准,否则会被老师骂一顿。
现在设备好了,很多学生根本不注意摆位,反正随便摆,扫描的时候可以调整角度,把图像给扭正。
有些医院的老医生,手写了一辈子报告,突然计算机化了,不会打字。
有些老医生,拼音不好,就学五笔打字,大部分医生都适应了。
当然也有一些老医生,无法适应。
能力强的医生,医院甚至专门给他配一个打字员,他看报告,口述,打字员在电脑上敲报告。
刚开始用PACS,电脑看报告的时候,部分医生无法适应。
觉得电脑上的图看着不好看,还是胶片的图好。
实际上,很快PACS图像的优势就出来了。
一幅一幅慢慢看,还可以缩放,调整窗宽窗位。
而打印出来的胶片则没有这个功能,如果技术打片漏了一些重要的图,也可能就漏诊了。
原来做了老病人,要对比前几次结果。
乳腺磁共振检查的优势及注意事项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四川成都610019近些年来,女性乳腺健康问题成为了大众所关注的重点。
作为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乳腺癌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并逐渐年轻化。
在这个过程中,若能及时地发现,便能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更好地延长患者的生命周期。
在临床上,对于乳腺的检查有三种,分别为乳腺超声、乳腺钼靶、乳腺增强磁共振。
其中,对于磁共振检查很多人都不了解。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乳腺磁共振检查,分析其优势,并指出检查时的注意事项,以此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乳腺疾病。
1什么是乳腺磁共振检查乳腺磁共振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原理,从而进行诊断的新医学影像新技术。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强磁场作用于乳腺组织,从而产生磁共振信号,多次采集形成图像,它的成像具有无辐射、高精准的优势。
与此同时,采用乳腺磁共振进行检查能够更加清晰地显示图像,将病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对乳房的整体情况进行精准的判断,为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数据支持。
2乳腺磁共振检查的优势(1)无放射性损伤在进行检查时,由于磁共振主要是通过强磁场作用于人体,人体中的质子受到高频电磁波的激发后产生的能力变化而成像。
在临床检测当中,乳腺磁共振能够有效地避免钼靶X射线对人体造成的微量放射影响,不会对人体造成放射性损伤,不受乳房密度的影响。
(2)不受乳房密度的影响磁共振检查的组织分辨率高,其敏感性高于乳腺钼靶X线检查,能够更加直观地观察病变。
通过磁共振检查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提供病灶的特征,还能提供病灶的血流动力学情况,对于乳腺疾病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临床诊断的过程中,乳腺磁共振检查还能够清晰地将正常乳腺和病灶分开,特别是针对乳腺体密的早期乳腺疾病患者的筛选,结果更加准确。
(3)检查多病灶磁共振检查也能有效地检测出多病灶的乳腺癌、评价淋巴癌是否已经出现转移以及乳腺癌手术前化疗疗效等具体情况。
在临床当中,使用乳腺磁共振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弥补钼靶检测的弊端,同时也能有效弥补B超对微小病灶难以确定的问题。
乳腺MRI扫描技术

乳腺MRI扫描技术乳腺MRI扫描技术:窥探乳腺健康的窗口导语: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疾病,及时的早期检测和诊断对于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
乳腺MRI扫描技术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成像方法,成为乳腺疾病检测与诊断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从乳腺MRI扫描的原理、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等方面,深入探讨这一技术的重要性和前景。
一、乳腺MRI的原理与技术优势乳腺MRI扫描是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获取乳腺组织图像的一项诊断工具。
其原理是通过对人体乳腺组织内的脂肪、腺体和畸形组织进行不同的信号衰减与对比,实现病变的检测和诊断。
相对于其他传统的乳腺成像方法,如钼靶、超声和乳腺X线摄影等,乳腺MRI扫描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1. 高敏感性:乳腺MRI扫描能够以高分辨率获取乳腺组织的三维立体结构,对于微小病变的检测更为敏感。
这一特点尤为适用于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可以帮助医生更早地发现病变,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
2. 无辐射:与传统的X线摄影相比,乳腺MRI扫描不使用任何放射线,避免了对乳腺组织造成的辐射损伤。
这一优势对于乳腺癌高发人群,如年轻女性或基因突变携带者等,尤为重要,可以降低其患乳腺癌的风险。
3. 多参数融合:乳腺MRI扫描不仅可以提供乳腺腺体的形态和结构信息,还可以通过对比增强的方式获取更多的功能信息,如肿瘤血供特征、弥漫性脂肪浸润程度等。
这使得医生能够更全面地评估乳腺组织的健康状况,促进病变的准确诊断。
二、乳腺MRI的应用领域乳腺MRI扫描技术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疾病的检测和诊断。
以下几个领域是其主要的应用范围。
1. 乳腺癌筛查:乳腺MRI扫描能够帮助医生对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癌肿的筛查,包括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携带者、家族史阳性者等。
其高敏感性和无辐射的优势使其成为早期乳腺癌筛查的理想工具。
2. 乳腺癌诊断:对于已经发现乳腺肿块或其他异常病变的患者,乳腺MRI扫描是进一步明确病变良恶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观察肿块的形态、强化程度和动态变化等特征,医生可以准确判断病变的良恶性,为患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磁共振(MRI)乳腺扫描技术

磁共振(MRI)乳腺扫描技术检查前准备:被检者穿较为宽松衣服,检查前去除身上的金属异物。
线圈:乳腺相控阵线圈。
体位:俯卧位,头先进,身体与床体保持一致,乳腺自然下垂,使扫描部位尽量靠近主磁场及线圈的中心,双手上举,两手臂交叉(注双手不要交叉为环路)。
背部固定可减轻运动伪影,患者佩戴耳机,保护听力。
定位位置:双侧乳腺中心。
常规扫描方位:横断位,矢状位,必要时加扫冠状位。
横断面:BHCalibration Scan,横轴位扫描校准序列中心定于乳腺的中心位置,进行大FOV扫描,层厚8MM,单次采集,如范围不够,可增加层厚。
相控线圈需使用Asset或Pure针对相应的线圈进行校准。
Pure可改善多通道线圈图像的均匀性,Asset能加快扫描速度及改善EPI序列图像的对比度。
频率编码为前后。
横断面: AXT1 FSE,横断面T1加权序列在矢状位和冠状位上定位。
在矢状位上定位线平行于乳腺的长轴,在横轴位上调整FOV定位中心于乳腺的中心,扫描范围包括整个乳腺并包括双侧腋下,需包括整个病变范围。
频率编码为前后。
使用NPW,去掉上下饱和带可减少扫描时间。
横断面: AXSTIR 横轴位脂肪抑制STIR序列复制AXT1 FSE定位线。
频率编码为前后。
使用NPW,添加上下饱和带可减轻心脏及大血管搏动伪影。
横断面: AXDWI 横轴位弥散加权序列复制AXT1 FSE定位线。
B值一般选取800~1000.频率编码为左右。
添加局部匀场,并在背部添加饱和带可改善图像质量。
矢状面:R-SagFS T2 FSE 右侧矢状面T2脂肪抑制序列在横轴位及冠状位上定位。
在右侧横轴位上定位线垂直于胸壁并平行于乳腺长轴,在矢状位上调整FOV的位置位于右侧乳腺的中心。
频率编码为前后。
使用NPW,并添加局部匀场。
如出现中心频率偏离,脂肪抑制不均,需手动扫描调节中心频率。
矢状面:L-SagFS T2 FSE 左侧矢状面T2脂肪抑制序列在横轴位及冠状位上定位。
乳腺MRI扫描技术

乳腺MRI扫描 技术可以检测 出乳腺肿瘤的
存在
通过乳腺MRI 扫描技术可以 判断肿瘤的大
小和位置
乳腺MRI扫描 技术可以检测 出肿瘤是否发
生转移
乳腺MRI扫描 技术可以辅助 医生制定治疗
方案
乳腺癌分期:通过乳腺MRI扫描技术确定肿瘤的大小、位置和扩散程度,为临床分期 提供重要依据。
预后评估:乳腺MRI扫描技术能够评估乳腺癌的预后,预测患者生存率和复发风险, 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图像重建:使用 计算机算法对原 始数据进行处理, 生成可供分析的 图像
图像增强:通过 调整图像的对比 度和亮度,突出 显示病变区域
图像分割:将感 兴趣的区域与周 围组织进行分离, 便于准确测量和 分析
定量分析:对病 变区域进行定量 测量,如大小、 形态、血流等参 数
乳腺MRI扫描技术 的临床应用
乳腺MRI扫描技术还可以用于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有助于提高治愈率和降低复发率。
与传统的乳腺X线摄影相比,乳腺MRI扫描技术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更准确地检 测肿瘤的存在和大小。
乳腺MRI扫描技术 的注意事项和局限 性
确保患者体内没有金属植入物,如金属节育环、心脏起搏器等 避免在怀孕期间进行乳腺MRI扫描 患者需要保持静止,避免移动身体 遵循医生指导,正确放置体位,确保扫描范围和图像质量
它利用磁共振成像原理,通过磁场和射频脉冲对乳腺进行扫描,获取乳房内部的详细结 构。
MRI扫描技术能够清晰地显示乳腺组织、肿瘤和淋巴结等结构,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 据。
与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相比,乳腺MRI扫描技术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发现早 期、微小的乳腺病变。
乳腺MRI扫描技术的起源和早期发 展
未来医学的先锋:乳腺磁共振成像技术

未来医学的先锋:乳腺磁共振成像技术一、引言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全球范围内女性死亡率最高的肿瘤。
为了更早地发现和诊断乳腺癌,科学家们在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基础上,开发了一项重要的乳腺影像学技术——乳腺磁共振成像。
乳腺磁共振成像利用磁场来获得乳腺内部的详细图像,从而实现更准确和敏感的乳腺癌筛查和诊断。
本文将带您深入探索乳腺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原理、应用与前景,揭示乳腺癌诊断中的秘密。
二、乳腺磁共振成像的原理和基本步骤2.1 原理乳腺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利用磁场来获取乳腺内部详细图像的技术。
相比传统的X射线乳腺摄影,乳腺磁共振成像具有更高的图像分辨率和更好的对比度,特别适用于软组织的观察。
其工作原理遵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产生的共振信号,并经过探测和分析,生成高分辨率的图像。
在乳腺磁共振成像中,我们采用专门设计的乳腺器官扫描序列和技术,以获取乳腺的立体三维图像,以协助医生对乳腺结构和异常病变进行评估。
2.2 步骤乳腺磁共振成像通常包括以下步骤:a) 患者准备:为确保图像质量,患者需躺在磁共振扫描床上,并维持静止不动。
在乳腺磁共振成像中,我们使用专用的乳房线圈,将患者的乳房放入其中,以便获得更准确的图像。
b) 定位和校准:通过将患者放置在特定的位置和方向,并结合参考标记,确保图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c) 图像获取:使用磁场,扫描仪会对乳腺进行多个方向的扫描,以收集数据并生成图像。
这个过程通常需要几分钟到几十分钟的时间。
d) 数据处理和分析:通过计算机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生成高质量的图像,供医生进行诊断和评估。
三、乳腺磁共振成像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3.1 早期发现和筛查乳腺磁共振成像(MRI)是一项先进的筛查技术,具有出色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可用于早期乳腺癌的早期发现。
通过展示乳腺组织的微观结构和血流动力学变化,乳腺MRI能够帮助医生发现那些在传统的乳房X线摄影或超声检查中难以察觉的微小肿瘤。
乳腺的MRI检查技术及常见疾病诊断

乳腺囊肿是乳腺内的囊性病变 ,MRI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 囊状影,边界清晰。
囊肿内部的囊液在MRI上呈现 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壁结节在T1WI和T2WI上均 呈中到高信号。
乳腺囊肿可分为单纯囊肿和复 杂性囊肿,单纯囊肿的壁薄而 光滑,复杂性囊肿则可见壁结 节或壁不规整。
04
乳腺疾病的诊断流程
对于乳腺X线和超声检查难以确定的病变, 乳腺MRI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有助于鉴别 良恶性病变。
乳腺癌术后的评估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评估
乳腺MRI可以用于乳腺癌手术后的评估,检 测是否存在肿瘤残留或复发。
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过程中,乳腺MRI可以 监测肿瘤的变化,评估化疗效果。
乳腺MRI检查的禁忌症
复查时间安排
短期复查
在乳腺疾病治疗后的前几个月内进行MRI复查,以监测病情 变化和治疗效果。
长期复查
在治疗后的1-2年内进行多次MRI复查,以评估疾病的复发和 转的MRI图像
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的MRI图像,可以观察到肿瘤大小、形态和信 号的变化,从而评估治疗效果。
观察新发病灶
乳腺的MRI检查技术及常见疾病诊断
$number {01}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乳腺MRI检查技术概述 • 乳腺MRI检查技术细节 • 常见乳腺疾病的MRI表现 • 乳腺疾病的诊断流程 • 乳腺疾病治疗后的MRI复查
01
乳腺MRI检查技术概述
MRI技术简介
MRI技术全称为磁共振成像技术,是一种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使人体组织产生共振 ,通过计算机处理后形成图像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乳腺组织活检
通过手术获取乳腺组织样本,进行病 理学检查,以确定病灶的性质。
乳腺MRI常规扫描和新技术

乳腺磁共振扫描常规与新进展北京医院放射科陈敏乳腺的常用影像检查方法钼靶X线摄影—显示细小钙化,但近胸壁处肿块及小肿块易漏诊,致密型乳腺对比度差超声—能鉴别囊性与实性病变,难于检测直径<0.5cm的肿块,不能发现微小钙化CT—软组织对比差,但能较全面显示扫描野内腋窝、胸壁、肺内、纵隔情况MRI—目前乳腺病变最敏感的检查方法,敏感性94%-100%,特异性37%-97%其它乳腺MRI的优缺点优点---多参数、多层面、多角度获得图像---软组织分辨率高---显示病灶大小、形态、数目和位置优于其他影像技术---多中心病变、多灶性病变及深部病灶---功能成像:扩散加权成像(DWI)显示病灶内水分子的扩散情况动态增强(DCE)显示病灶内血流动力学情况T2*首过灌注成像更大程度地显示病灶微血管灌注情况磁共振波谱(MRS)显示病灶的代谢情况缺点---显示钙化差,检查时间长(0.5-1h)乳腺MRI一般技术乳腺线圈---多通道相控阵乳腺专用线圈,患者俯卧位,乳腺自然悬垂于2个孔洞中---非乳腺专用表面线圈,患者仰卧位,效果较差---最新的乳腺专用线圈具备MRI引导下活检能力乳腺MRI一般技术脂肪抑制技术---STIR技术:场强依赖性低,对磁场的均匀度要求低,大FOV也能取得较好的脂肪抑制效果;不能用于增强扫描,扫描时间长<0.5T TI 90~140ms1.0~1.5T TI 150~170ms3.0T TI 160~180ms---频率选择饱和法:在1.0T以上高场机效果好,可用于多种序列SE或FSET1WI或T2WI、GRE序列;但对磁场的均匀度要求高,增加SAR值---频率选择反转脉冲脂肪抑制技术:仅少量增加采集时间,一次预脉冲激发即完成三维容积的脂肪抑制,几乎不增加SAR值;但低场机不能进行,对磁场均匀度要求高在乳腺,主要用于三维梯度回波动态增强序列乳腺MRI的主要扫描技术常规平扫T1WI及常规T2WI动态增强(DCE)扩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波谱(MRS)Breast silicon imaging常规T1WI及T2WI序列及参数T1WI SE或FSEFSE T1WI:TR 200~600ms,有效TE 8~15ms,ETL 2~5,层厚3~5mm,层距1mm,FOV双侧乳腺32~40cm,矩阵256X320,NEX2主要优缺点:与SET1WI比较采集时间短,但图像T1对比不如SET1WI 序列,有FSE的模糊效应SET1WI:TR 200~600ms,TE8~20ms,层厚3~5mm,FOV双侧乳腺32~40cm,矩阵256x320,NEX2脂肪抑制T2WI FSETR 2500~3500ms,有效TE 60~120ms,ETL 5~10,层厚3~5mm,层距1mm,矩阵288~320x192~256,NEX 2~4部分乳腺腺瘤于T2WI呈高信号,而绝大多数乳腺癌呈稍高或等信号,有鉴别意义乳腺MRI表现乳腺内腺体、导管和脂肪结缔组织分布和比例决定乳腺的MR表现特点腺体型(腺体实质为主,多见于青年女性)T1WI和T2WI呈均匀等信号,周围可见高信号脂肪围绕T2压脂序列显示导管呈树枝状并向乳头汇集脂肪型(以脂肪为主,多见于老年女性)T1WI和T2WI以高信号为主,仅于乳头周围可见少量残存等信号腺体影T2压脂序列示导管分布稀疏中间型(多见于生育过的中年女性)表现间于上两型之间不同类型癌概述浸润性癌敏感性高达98%以上,特异性约为65-79%浸润性小叶癌:形态多样,强化方式多样,可漏诊y浸润性癌伴原位导管癌y广泛导管内癌成分(EIC+)乳腺癌,保乳术后易复发(26%)y敏感性在54%到100%之间y DCIS表现为肿块周围的管状强化,长毛刺,与肿块相邻的强化区或强化小结节y MR是评价肿瘤范围的最佳手段 原位导管癌(DCIS)敏感性自58%到100%近0-42%的漏诊率不同类型的强化方式,包括导管或局灶性强化,但也可表现为强化的肿块MR不能用来鉴别浸润性癌或DCIS不同类型癌概述动态增强(DCE)理论依据乳腺动态增强扫描所依据的病理生理基础尚不明确--恶性肿瘤分泌肿瘤血管生长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促使肿瘤毛细血管生成--有关血管密度与MR图像中信号强度的相关性的研究结果尚存争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磁共振成像具有极高的软组织分辨率, 不仅能够 同时提供双侧乳腺 的形态学 信息,
还 可以通过 不同的检查 技术提供 诸如组织灌注、分子水平变化以及组织代谢方面的 信息
•
磁共振成像主要是根据病灶的形态改变、信号特点和增强后的动态变化来诊断乳 腺疾病。
•
乳房囊肿、乳房内出血或血肿、妊娠哺乳期乳房疾病及观察乳房假体情况等均可 行磁共振检查。
• 成像线圈的要求
乳腺的磁共振检查需要专用的乳腺线 圈, 目前使用较多的是双乳
腺相控阵表面线圈, 患者俯卧位, 双侧乳腺自然悬垂于线圈内, 使乳腺 充分伸展。可以采用脚先进的检查方式以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过去, 由于对乳腺磁共振检查价值的认知度 较低, 检 查价格又相
对昂贵, 乳腺的磁共振检 查数 量较 少。近年 来, 伴随着对乳腺 磁共 振检查 价值 认可度 的提 高以 及线圈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多通道乳腺
•
乳腺磁共振图像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要点为:良性病变病灶边缘光滑清楚,信号强度
一般与周围导管相似,乳腺增生病则信号强度较邻近导管稍低;恶性病变的信号与邻近导 管相比则更低,病灶边缘不清、不规则,可向周围浸润,并常与皮肤粘连。如用增强磁共 振,即静脉注射顺磁性造影剂后,动态观察信号增强的情况,可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 断提供更为清晰明了的资料,即恶性肿瘤几乎总是较良性肿瘤增强快且更明显。用此可以 很容易地区分良性还是恶性乳房肿块、乳腺癌复发还是乳房手术后疤痕等。另外,对手术 假体植入的病人,磁共振检查更具有优越性,可准确地判断乳房假体有无破裂、漏出等变 化。
像将会成为一种趋势。
成像方向的选择
• 矢状位层面是乳腺成像最自然的位置 , 也是 与外科手 术最直观 类似的层面。矢 状位成像的 技术 优势 在于用相对小的扫描野就可以 包括整个乳腺, 在一定的采集矩 阵里可以 提高空间分辨率。而且, 头 尾方向的扫描野减少, 可以提高采集速度而不会有空间分辨率的损失。 另外, 扫描野较小时,磁场相对均匀, 因此脂肪抑制序列在矢状位图像 上的效果会更好、更可靠。矢状位成像的唯一不 足之处是需 要很多 层面来包全双侧乳腺, 因 此, 矢状位成像多用于单侧乳腺成像。近来 已经可以同时获得双侧矢状位成像, 但是这 种新技术依赖并行采集技 术, 信噪比会降低, 而且可能会产生伪影。
含有大量的脂肪组织, 通常应进 行脂肪抑制。通常采用两种方法: 主动 脂肪 抑制, 包括 频率选择性脂肪抑制技术、化学移位技 术、 T1 的反转恢复技术 等; 影像后加工减影被动脂肪抑制。
• tirm_tra • ep2d_diff_stir_4b_REVEAL • t1_fl3d_tra_dynVIEWS_1+5 • t2_tse_sag_fs_right或left
乳腺扫描中使用的序列Fra bibliotek•对于乳腺的常规磁共振检查, 成像序列 差异很大。尽管病变 特征的显示 是在增强 图像上, 但也不 应忽视增强前的T1WI 和 T2WI 图像, T2WI图像在诊 断囊肿或纤维腺瘤方面很有价值, 而T 1WI图 像在检出结构异常和皮 肤增 厚
方 面有 帮助。因此, 增强前应常规进行 T1WI、 T2WI 序列的扫描。乳腺内
•
双侧乳腺动态成像序列一般 都采用横轴位或 冠状位。和横轴位
相比, 冠状位在理论上可以使用 50% 矩形扫描野采集, 使采集时间缩 短一半。然而, 包全所有的纤维腺体 ( 包 括腋窝部分) 需要较多的层面,
使这一优势有所抵消。 而且, 冠状位受运动伪影影响较重, 临床上冠
状位对于显 示或排除乳头或胸壁侵犯也很不利。 因此, 双侧乳腺成像 时, 横轴位是最佳的选择。
专用线圈的出现, 不仅使信 噪比明显提高, 成像速度也明显加快, 乳腺
的磁共振检查也 成为愈来愈普遍的一项检查技术。
乳腺相控阵线圈
检查过程
• 让病人俯卧,使乳房定位在线圈单元内。 • 使用合适的病人定位辅助装置。 • 将激光定位灯对准线圈的中心标记。 • 开始测量。
单侧或双侧乳腺成像
• 进行乳 腺的磁 共振检 查时可以每次只对一侧乳腺进行扫描, 也
多方向成像是磁共振检查的优势之一 , 通过 多方向的 观察可以更全 面更真实地反映病变的真实形 态及空间 位置, 因此, 无论是单侧还是双侧
乳腺成像, 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成像方向的选择。
运动伪影的控制
乳腺检查受呼吸运动、心脏搏动的影响会 产生运动伪影。使用专用的乳腺线 圈, 患者俯卧位可以减小呼吸运动的幅度, 提高图像质量; 通过选择相位编码方向 以及加后饱和带可以限制心脏搏动伪影; 三维的乳腺采集 校正技术, 可以从三个 方向对运动伪影进行校正 控制。
•
• •
行动态增强扫描,可了解病变血流灌注情况,有助于良、恶性病变的鉴别;
对乳头溢液疾病的诊断相对于钼靶、导管造影及超声有明显的优越性; 联合运用MRI扩散加权成像和波谱成像更加提高了MRI乳腺癌的诊断。
适应证
(1)首发乳腺癌患者,如考虑保留乳腺,那么在术前应行MRI检查以排除其他 隐藏的肿瘤存在,明确肿瘤范围,帮助手术医师设定手术区域。 (2)区分术后瘢痕还是肿瘤复发。 (3)评价隆胸术后硅树胶植入体的完整性及乳腺的病变情况。 (4)对钼靶或超声及临床触诊不能确诊的病灶即隐匿性乳腺癌进行进一步检查。 (5)高危人群筛查
乳腺磁共振成像的优势
•
• • •
对发现乳腺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三维成像使病灶定位更准确、显示更直观; 对乳腺高位、深位病灶及小于0.5cm的病灶显示较好; 对多中心、多灶性病变的检出,对胸壁侵犯的观察以及对腋窝、胸骨后、 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显示较为敏感,可为乳腺癌的准确分期和制定治疗方案提 供可靠的依据;
可以将双侧乳腺包含在一个 扫描野内同时进行扫描。单侧乳腺扫描的
优势是能够得到局部的高空间分辨率成像, 而双侧乳腺同时进行扫 描 也有明显的优势: 在有些乳腺癌患者, 一侧乳腺患病的同时会伴有对侧
乳腺的病变; 双侧乳腺扫描可以更好的利用团注的造影剂, 获得双侧乳
腺相同时相的血流动力学信息, 也可以节省病人的时间;通过双侧对比 来分析某个征象或异常, 防止出现误诊。因此, 高分辨率的双侧乳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