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学复习题部分答案(自然地理学)

树木学复习题部分答案(自然地理学)
树木学复习题部分答案(自然地理学)

树木学练习题(自然地理学专业)

一、写出下列树种拉丁文

自行整理

二、名词解释

1、天然分布与栽培分布:

天然分布区——树种依靠自然繁殖、侵移和适应环境能力而形成的分布区。

栽培分布区——因人类需要而认为自别处引种而形成的分布区。

2、连续分布与间断分布

间断分布区——树种个体星散分布于一些不连续的区域,形同岛屿。

连续分布区——分布区连片而无明显间隔。

3、水平分布与垂直分布

垂直分布区——树种在海拔高度上所占的分布围

水平分布区——树种在地球表面依纬度、经度所占的分布围

4、学名:学名是指用拉丁文书写的符合《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各项原则的科学名

称,每种植物只有一个,也只能有一个学名

5、树种生物学特性: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个体发育)生长周期的各个阶段的形状表现称为树木的生物学特性,它包括树木由种子萌发,经苗木、幼树,逐渐发育到开花结果,直到最后衰老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的发展规律

6、树种生态学特性:是指树木在长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与周围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特性,其涵包括环境对树木的影响和树木对环境的要求及作用。生态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土壤、地形和生物四个方面。

(或指树木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的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和适应性。)

7、总状花序:花序轴单一,较长,由基部向顶部生有近等长花柄的两性花

8、肉穗花序:基本结构与穗状花序相似,但花序轴膨大,肉质化,其上着生许多

无柄的单性花.

9.葇荑花序:无梗的单性花排列于一不分枝的花轴上,成熟后通常整个花序或果

序同时脱落,如垂柳等。

穗状花序:无梗或近无梗的两性花排列于一不分枝的花轴上,如车前等。

10.伞形花序:具有等长花梗的各花着生于花轴顶端的一点,并呈伞状向四周

开,如五加科的一些植物。若其分枝再形成以伞形花序,则称为复伞形花序,

如伞形科一些植物。

伞房花序:于总状花序类似,但由上而下各花的花梗一次渐长,且使各花几

处于同一平面上,如苹果。若其每一分枝又形成以伞房花序,则称为复伞房

花序,如石楠等。

11羽状复叶:小叶在叶轴的两侧排列成羽毛状称为羽状复叶

12 掌状复叶:掌状复叶,叶轴缩短,在其顶端集生了3片以上小叶,呈掌状展开,小叶都生在叶轴顶端,排列如掌状

单叶复叶:一个叶柄上着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叶子。

13.两性花:指被子植物的一朵花中,同时具有雌蕊和雄蕊

14.单被花:只有花萼或花冠一轮的花

15、单雌蕊:在一朵花中仅由一个心皮组成的称为单雌蕊

16、复雌蕊:一朵花雌蕊有数枚心皮连合形成的称复雌蕊

17、离心皮雌蕊:由多个彼此分离的心皮组成的雌蕊称为离心皮雌蕊

18 .蝶形花冠:蝶形花科植物的花冠,由五个分离花瓣构成左右对称花冠。最上

一瓣较大,称旗瓣,两侧瓣较小,称翼瓣,最下两瓣联合成龙骨状,称龙骨瓣。19 蒴果:干果中裂果的一种,是由复雌蕊构成的果实,成熟时有各种裂开的方式,如背裂,腹裂,孔裂,齿裂,盖裂等。

20、荚果:单心皮上位子房,成熟时沿腹缝线开裂。

假果:果实不单单有子房发育而来的,还有其他花部参与形成果实。

21、球果:裸子植物的繁殖器官,由雌球花发育形成,主要由中轴及按一定次序

排列的种鳞构成,木质或肉质,种鳞宿存或脱落。

22、珠鳞:裸子植物雌球花上着生胚珠的鳞片,即有生殖能力的大孢子叶,与苞

鳞成对生长,常较大而厚。最后发育为球果的种鳞,有些发育不良。

三、填空

1、树木学是研究树木的形态特征、系统分类、树木特性、地理分布、资源利用的学科。

2、树木的基本类别有乔木、灌木、木质藤本。

3、树木分布区形成过程的三个步骤:传布、定居、侵移。

4、根据假花学说创立的恩格勒系统和根据真花学说创立的哈钦松系统是现代植物学界最普遍采用的两个分类系统。

5、依对光照适应能力,树木可分为阴性、阳性、中性三种。

6、.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定双名法作为植物学的命名法。

7、雪松,南洋杉,金钱松,巨杉,日本金松并称为世界五大庭院树种。

8、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主要区别胚珠是否被子房包被。

9、银杏叶扇形,先端二裂,具叉状脉;在长枝上螺旋状着生,在短枝上簇生;雌球花具长梗,顶部二叉状,叉顶具盘状珠座,其上各生1枚胚珠,常仅1枚发育成种子,种子核果状。

10、木兰科的典型特征是小枝有环状托叶痕。

11、这个学期中学过的树木当中举出三种叶对生的种名桂花,女贞,鸡爪槭。

12、池杉和水杉在根上的共同点是都有呼吸根。

13、常用植物分类检索表定距与平行检索表两种形式。

14、竹依据地下部分分合轴丛生型,合轴散生型,单轴散生型,复轴混生型。

15、这个学期学过的树木中写出三种具有葇荑花序种名板栗,木麻黄,桑树。

16、豆目分为含羞草科,云实科,蝶形花科三个科。

17、木兰科分为木兰属,木莲属,含笑属鹅掌楸属等几个属。

18、壳斗科总苞在果熟是木质化,并形成盘状,杯状或球状称之为“壳斗”。

19

20、樟科因具有油细胞而具有香气。

21

22.秋季叶子变红的树种有枫香、鸡爪槭、山乌桕、檫树。

23、竹亚科的不同属地下茎的生长方式各异,绿竹属是合轴丛生型;毛竹属是单轴散生型。

24、桂花的四类变种分别是金桂、银桂、四季桂、丹桂。

25、木兰科中花腋生的树种有含笑、火力楠;花顶生的有白玉兰、紫玉兰。

26、水松是杉科植物;油杉是松科植物。

27、榕树的主要识别特征是环状托叶痕、乳汁、隐头花序;

28、蝶形花冠的组成有(1旗瓣)、(2龙骨)、(2翼瓣);

29、双命名法规定用两个拉丁字或拉丁化的字作为植物的学名,第一个字是属名,第二个字是种加词,完整的学名还要附上定名人(缩写)。

30、樟树为单叶互生,叶脉为离基三出脉,脉腋有两个腺体,花药瓣裂。

31、Magnolia officinalis var. biloba 中的var.中文表示变种,biloba中文表示_二裂的。

32、我们所吃的荔枝、龙眼部分是假种皮。

33、桑科的典型特征是有有乳汁。

34、豆目的果为荚果。

35、壳斗科植物果实类型为坚果,果实外有壳斗包被。

36、指出下列四个树种的原产地:广玉兰北美东南部;桉树澳大利亚;橡胶树巴西;黑松日本与朝鲜沿海。

37、列举三种(不同科)主要以树皮为药用部位的著名中药树种:肉桂、杜仲、厚朴。

38、从对水分的适应情况来看,水团花、垂柳和池杉都属于湿生树种;从对土壤酸碱性的适应情况不看,茶树及桃金娘属于酸性土树种;而含羞草科的种类普遍较耐贫瘠。

39、列举两种耐盐碱、抗海风,可以栽培作为沿海防护林的树种:黑松、木麻黄。

40、被誉为“行道树之王”的是悬铃木科;被誉为“世界油王”的是油棕。

41、构成中国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群落的最重要的科是壳斗科,其最独特的特征是果实为坚果,外有总苞包被,其雄花序主要属于葇荑花序。

42、具有隐头花序的是榕属;具有单身复叶和柑果的是芸香科的部分属种。

43、相思行使光合作用的部位是叶柄,木麻黄行使光合作用的部位是小枝。

44、竹类的笋和秆外具有的片状物称为箨,而棕榈科很多种类则具有纤维质的叶鞘。

45、被子植物门一般分为两个纲:单子叶植物纲和双子叶植物纲。

46、木兰科是构成中国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群落的四个大科之一,其独特的特征是枝条上有环状托叶痕,果实主要为聚合蓇葖果,雌蕊属于离心皮雌蕊。

47、蝶形花科的特点是蝶形花冠和荚果。

48、柑桔和柚子都属于芸香科,叶的类型是单身复叶,果实类型是柑果。

49、竹亚科植物的竹箨是由箨叶、箨鞘、箨耳和箨舌四部分组成。

50、铁科中着生胚珠的地方称大孢子叶;银杏科中着生胚珠的地方称珠座;松科(杉科)中着生胚珠的地方称珠鳞。

51、列出三种有乳汁的植物名称榕树、橡胶树、印度榕。

四、单项选择题

1.繁殖和散布力旺盛的广布树种常形成 A 。

A.连续分布区

B. 栽培分布区

C.垂直分布区

D.天然分布区

2.哈钦松系统认为被子植物最原始的类型是 C 。

A.桦木科

B.柳科

C.木兰科

D.胡桃科

3.在以下植物中,其荚果成一圆环的是 B

A、大叶相思

B、亮叶猴耳环

C、相思

D、银合欢

4.壳斗科植物的果实类型是 D 。

A、浆果

B、蒴果

C、核果

D、坚果

5.下列特征中,为大戟科植物普遍具有的特征是 B 。

A、对生、边脉

B、乳汁、腺体

C、边脉、托叶环痕

D、透明油点、芳香气味

6.下列 C 是我国特有植物。

A.梅

B. 柏木

C.杜仲

D.阳桃

7.下面是马尾松的拉丁学名,其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 。

A、Pinus massoniana Lamb.

B、PINUS MASSONIANA LAMB.

C、pinus massoniana lamb.

D、Pinus Massoniana Lamb.

8.箬竹的分枝类型属 A :

A.一枝型

B.二枝型

C.三枝型

D.多分枝型

9.下列 D 是优良的防火林带树种。

A.甜槠

B.旱柳

C.胡枝子

D.醉香含笑

10.下列 C 有“世界油王”的美称。

A.油茶

B.油菜

C.油棕

D.花生

11.下列 B 植物有“木本粮食”的美誉。

A.蔷薇科

B.壳斗科

C.蝶形花科

D.芸香科

12.沿海著名的人工防风固沙树种是 A 。

A.木麻黄

B. 相思树

C.绿竹

D.榕树

13.下列 B 树木植物体有胶丝。

A.马尾松

B.杜仲

C.桃树

D.野漆

14.下列 C 的根具根瘤既能保持水土又能改良土壤。

A.甜槠

B.旱柳

C.胡枝子

D.木荷

15.黑松的原产地是 B 。

A.澳大利亚

B.日本

C.巴西

D.美国

16.芳香原料主要来自于 C 植物。

A.松科

B.蔷薇科

C.樟科

D.漆树科

17.__ D __的针叶常3针一束.

A.黑松

B.马尾松

C.松

D.火炬松

18.松树一般是指___ C _植物.

A.松柏纲

B.松科

C.松属

D.双维管束亚属

19.柏科植物鳞叶着生方式是_ C ___.

A.螺旋状排列

B.簇生

C.交互对生

D.轮生或交互对生

20.樟树花中第__ D __轮雄蕊花药外向。

A.1 B.l和3 C.2 D.3

21.樟科植物花药开裂方式为__ A __.

A.瓣裂 B. 孔裂 C.纵裂 D.横裂

22.樟科植物在我国主要产区为__ D __.

A.东北 B. 华北和华中 C. 青藏 D.华南和西南

23.凹叶厚朴(Magnolia biloba)和银杏(Ginkgo biloba)学名的种加词均为biloba,其含义是__ B __.

A.单叶 B.叶二裂 C.乔木 D.落叶

24.桑椹、构果和榕果均为__ A __。

A.聚花果 B. 聚合果 C. 浆果 D. 隐花果

25.龙眼、荔枝的食用部分是__ A __.

A.假种皮 B.假果的花筒部分 C. 果皮 D. 种皮

26.__ A __植物的叶可用作包裹米粽(粽子)、制斗笠。

A.箬竹属 B.毛竹属(刚竹属) C.竹属 D.绿竹属

27.下列对银杏科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D)

A.中国特有树种 B.叶有长短枝之分 C.雌雄异株 D.核果

28.在壳斗科植物当中,下列(C)是该科分布最北的种?

A.米锥 B.甜锥 C.青冈 D.栲树

五、比较题

1、润楠属和楠木属的区别?

润楠属:羽状脉,网脉较不明显;花被裂片不增厚,反曲:浆果状核果,果球形,果柄顶端不肥大:

楠木属:羽状脉,网脉明显,中脉和侧脉较隆起:花被裂片增厚紧包果实基部;果椭圆形:

2、白玉兰和白兰的区别?

答:白玉兰是落叶或半常绿的。叶倒卵形,突尖。早春开花,花期短,先花后叶。花单生枝顶,雌蕊群无柄。原产我国,黄河流域及以南广泛栽培。

白兰花是常绿的。叶长椭圆形,锐尖。春夏后才开花,花期长。花单生叶腋,雌蕊群有柄。原产印度尼西亚,我南引种,长江流域盆栽于温室。

1、润楠属和楠木属的区别?

润楠属:羽状脉,网脉较不明显;花被裂片不增厚,反曲:浆果状核果,果球形,果柄顶端不肥大:

楠木属:羽状脉,网脉明显,中脉和侧脉较隆起:花被裂片增厚紧包果实基部;果椭圆形:

2、白玉兰和白兰的区别?

答:白玉兰是落叶或半常绿的。叶倒卵形,突尖。早春开花,花期短,先花后叶。花单生枝顶,雌蕊群无柄。原产我国,黄河流域及以南广泛栽培。

白兰花是常绿的。叶长椭圆形,锐尖。春夏后才开花,花期长。花单生叶腋,雌蕊群有柄。原产印度尼西亚,我南引种,长江流域盆栽于温室。

3、龙眼和荔枝区别?

龙眼树皮粗糙纵裂。叶较厚,侧脉较粗,在下面突起。花瓣5。果球形,土黄色,有微小瘤突,较平滑。

荔枝树皮较光滑。叶较薄,侧脉较细。花无瓣。果卵圆形,红色,有瘤突。

4、蒲葵与棕榈的区别?

蒲葵:树干基部常膨大。叶掌状分裂到中上部,裂片先端2裂,小裂片长而下垂,叶柄两侧有刺。花两性。

棕榈:叶圆扇形,掌状分裂至中部以下,裂片先端2浅裂,直伸,叶柄两侧有细钝齿。花单性。

5、比较松科、杉科、柏科的主要区别?

答:1.叶形:松科叶条形或针形,基部不下延;杉科叶披针形、锥形、鳞形、条形等,常下延;柏科叶鳞形或刺形,鳞叶基部下延,刺叶基部常有关节。

2.叶排列:松科叶螺旋状散生,或在短枝上簇生,或束生于退化的短枝顶端,基部包有叶鞘;杉科叶螺生,稀交互对生;柏科鳞叶交互对生,刺叶轮生。

3.雄蕊在雄球花与珠鳞在雌球花上的排列:松科均螺旋状排列;杉科螺旋状排列,稀交叉对生;柏科交互对生或3枚轮生。

(完整版)《园林树木学》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园林树木学1卷 一:拉丁文(10’) 1.玉兰 2.樟树 3.Phoebe sheareri 4.银杏 5.雪松 6.Popolus 7.蔷薇科 8.山茶 9.Cercis chinensis 10.桂花 二:填空题(20’) 1.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定从作为植物学的命名法。 2.雪松,,,巨杉,日本五针松并称为世界五大庭院树种。 3.举出先花后叶的三种植物:,,。 4.,,被称为“岁寒三友”。 5.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主要区别是。 6行道树是为了美化,,等目的。 7木兰科的典型特征是。 8举出三种叶对生的科名,,。 9,园林建设中,依树木的观赏特性可分为,,叶木类, 根木类和干枝类六种。 10,池杉和水杉在根上的共同点是。 三:选择题(15’) 1. 下列树种,不适合用作地被的是()。 A 常春藤 B 杜鹃 C 梧桐 D 八角金盘 2.下列树种,先花后叶的为()。 A 樟树 B 石楠 C 木兰 D 合欢 3.下列树种,针叶为2针一束的是()。 A 马尾松 B 雪松 C 白皮松D红松 4.下列树种中,属常绿乔木的为()。 A 金钱松B樟树C 胡桃 D 夹竹桃 5. 下列树种,果实成熟时为黄色者的是()。 A 银杏 B 山楂C樟树 D 樱桃 6.下列树种中,果实紫黑色的为()。 A 樱桃 B 山楂 C 石楠 D 女贞 7.下列树种中,叶序对生的为()。 A 三角枫 B 樟树 C 广玉兰 D 冬青 8. 下列树种,()为异色叶树。 A.银杏 B.水杉C紫叶小檗 D.鹅掌楸 9. 下列树种,()为秋色叶树。 A.香樟 B.水杉 C.紫叶小檗 D.广玉兰 10.下列树种,适于作垂直绿化的是() A.绣线菊 B.栀子 C.紫藤 D.含笑 11. 下列树木中,()果实为核果。 A.桑树 B.构树 C.杜鹃 D.樱花 12.下列树木中,叶为羽状复叶的是()。

植物地理学试题及答案

院系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试题名称:植物地理学 试卷类型:A 卷 题号 一(20分) 二(20分) 三(10分) 四(15分) 五(20分) 六(15分) 总分 得分 一.填空(1×20=20分) 1.在植物区系学上,对属内仅含一种的植物,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常将异地分化的亲缘关系很近的两个种所呈现的地理隔离种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物种重复出现在一块完整的适宜个体生长的区域,该区域称为该物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德将世界植被划分为6个植物区,吴钲镒将我国植被归属于其中的2个植物区, 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植物区系学上,根据植物种或其它分类单位的现代地理分布所划分的成分称为__________________成分。 6.北方作物易遭受“倒春寒”危害的原因是秋冬季形成的_______________已经解除。 7.北方的农作物和大部分自然植被在生长发育的某个阶段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低温刺激才能开花结实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光合作用强度(速率)与呼吸作用强度(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强度称为___________。 9.亚洲热带雨林的标志植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温带草原在世界上有两个主要分布区,即___________草原和__________草原, 其中_____________草原构成世界上最宽最长的草原带。 11.温带夏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欧洲、_____________ 及亚洲地区, 其中糖槭分布在_____________夏绿阔叶林中。 12.寒温带针叶林在_____________大陆连续分布成非常宽广的地带, 在群落外貌上表现出两种生态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苔原是以极地灌木、草本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占优势的植物群落, 北半球最大的苔原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北部。 院系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二.比较下列概念(4×5=20分) 1.植物区系与植物分布区 得分 评分人 得分 评分人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第4版)教材配套题库 章节题库(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章节题库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地理学 答: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即只研究地球表层这一部分的人类环境。地理学可分为三个主要组织水平和相应学科:研究整个地理环境综合特征的,称为综合地理学;分别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为综合自然地理学、综合经济地理学和综合人文地理学;分别研究上述三种环境中各要素的学科统称部门地理学,例如部门自然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和部门人文地理学。 2.综合自然地理学 答:综合自然地理学是以各部门自然地理学为基础,综合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及各部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阐明这个环境整体的结构特点、形成机制、地域差异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3.自然环境 答:自然环境是指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组成的综合体。其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自然环境根据其受人类社会干扰的程度不同,又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天然环境或原生自然环境,即那些只受人类间接或轻微影响,而原有自然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的自然地理环境。如极地、高山、大荒漠、大沼泽、

热带雨林、某些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较少的海域等。另一部分是人为环境或次生自然环境,即那些经受人类直接影响和长期作用之后,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地区。人为环境的成因及其形式的多样性,决定于人类干扰的方式和强度,而其本身的演变和作用过程仍然受制于自然规律。因此,无论是人为环境还是天然环境都属于自然地理环境。 4.经济环境 答:经济环境是指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经人类利用改造后形成的生产力地域综合体,包括工业、农业、交通、城镇居民点等各种生产力实体的地域配置条件和结构状态。生产力实体具有二重性,从自然属性来评价,这种地域特征属于人为环境;从技术经济角度考察,这种地域则属于经济环境或经济地理环境。 二、简答题 什么是地理环境? 答:地理环境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地球表层环境。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是由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相互重叠、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整体。 (1)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所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的环境整体。 (2)经济环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由人类社会形成的一种地理环境。它主要指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经人类利用改造后形成的生产力的地域综合体,包括工业、农业、交通和城镇居民点等各种生产力实体的地域配置条件和结构状态。 (3)社会文化环境包括人口、社会、国家诸方面以及民族、民俗、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地域分布特征和组成结构关系,而且还涉及社会上各种人群对周围事物的心理感应和相应

园林树木学试题及答案

园林树木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庭荫树:主要用以形成绿荫供游人纳闵避免日光曝晒,也能起到装饰作用的树种。 2.秋色叶树:凡在秋季叶子能有显著变化的树称秋色叶树。 3.园林树木学:以园林建设为宗旨,对园林树木的分类、习性、繁殖、栽培管理和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称园林树木学。 4.拉丁学名:国际上所采用的植物学名,是林奈所创立的“双名法”即植物的学名统一由属名和种名组成,并统一用拉丁文。 5.园林树木年周期:植物在一年中经过的生活周期称年周期。 6 .观赏树木:泛指一切可供观赏的木本植物,包括各种乔木、灌木、木质藤本以及竹类。 7. 乡土树种:在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下,长期自然选择而能适生的树种。如:湖北的湖北海棠。 8. 常色叶树:指树木叶片常年呈现特异的颜色而具有观赏价值的树种。如:紫叶李。 二、单选。 1.下列树种为中国特有树种的是(A)。 A、金钱松 B、广玉兰 C、国槐 D、池杉 2.下列树种中,果实紫黑色的为(D)。 A 樱桃 B 山楂 C 石楠 D 女贞 3.以下树种中,典型的喜酸性土树种是( A )。 A 栀子花 B 侧柏 C 国槐 D 构树

4.下列树种中,最耐阴的植物是( B ) A.梅花 B.八角金盘 C.海桐 D.广玉兰5. 被誉为“世界爷”的树种是(B)。 A.银杉 B.巨衫 C.黑松 D.铁杉 6.下列树种,先花后叶的是(C)。 A 石榴 B 石楠 C 玉兰 D 合欢 7.下列树种中,属于松科的是(B)。 A.金松 B. 日本冷杉 C. 南洋杉 D.水松 8.构树属于(B)。 A.榆科 B、桑科 C、豆科 D、桦木科 9.油杉属于(A)。 A.松科 B、杉科 C、柏科 D、苏铁科10.黄栌属于哪个科(B)。 A.木犀科 B.漆树科 C.芸香科 D.无患子科 11.以下属于中国特有树种的是(A)。 A.银杉 B.华山松 C.杉木 D.白桦 12.圆球状头状花序的是(D)。 A.丁香属 B.白蜡树属 C.梨属 D.悬铃木属 13.容易移植成活的树种是(B)。 A.白玉兰 B.杨树 C.二乔玉兰 D.山毛榉 14.秋色叶树的是(D)。 A.梅花 B.结香 C.池杉 D.黄栌 15.线条花相的树木为(C)。 A.牡荆 B.紫荆 C.连翘 D.棣棠

王建版《现代自然地理学》试卷及答案(共5套)

《现代自然地理学》考试试卷一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计20分) 1、回归线 2、分水岭 3、石环 4、山谷风 5、副热带 6、食物网 7、气旋、反气旋 8、土壤腐殖质层 9、冻融作用10、气压梯度力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计40分) 1、试述自然地理学与地质学、生物学、水文学、大气科学等学科之间的关系。 2、简述世界地震带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3、试述行星风带的成因机制。 4、试述地球表面干湿度的空间变化规律,并说明其成因。 5、画图并简述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循环路径。 6、简要说明碳在地球表层环境中的循环。 7、简述土壤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8、简述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及其对土壤发育的影响 三、分析题(每题8分,共计24分) 1、试分析地球的大小、形状、运动及日地距离对地球表层环境的影响 2、假如太平洋消失,亚洲的环境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3、假如没有青藏高原,中国的环境格局将会是个什么样子? 四、计算题(每题8分,共计16分) 1、全球的海洋年蒸发量为420立方千米,年降水量为380立方千米;全球大陆年蒸发量为70立方千米,年降水量为110立方千米。如果不考虑土壤湿度的变化,试计算全球年入海径流量,并写出陆地水量平衡、海洋水量平衡和全球水量平衡方程式。 2、在某一灌丛草原生态系统中,只有兔子和狼两种动物,构成了灌丛草地——兔子——狼这样一个生物链。假设这一灌丛草原的净初级生产量为每年210000千克,每只狼每年至少要吃350千克肉,并且狼只以兔子为食。按照林德曼百分之十定律,这一灌丛草原系统最多能养活多少只狼? 卷1套答案要点 名词解释 1回归线:一年中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的南北界线。 2分水岭:两个流域之间由地面最高点连接组成的山岭高地。 3、石环:由于融冻作用形成的由石块或者砾石组成的环状地貌。 4、山谷风:由于山坡与谷地受热与冷却的速度不同,而产生的白天吹向山坡,夜晚吹向谷地的风。 5、副热带:位于热带两测由下沉气流控制的气候干燥的地带。 6、食物网:由生物组成的生物之间食与被食的关系网 7、气旋、反气旋:围绕着低压或者高压中心所形成的旋转着的气流系统叫做气旋或反气旋。 8、土壤腐殖质层:位于土壤剖面的枯枝落叶层之下,由枯枝落叶腐烂转化而成的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层次。 9、冻融作用:在冰缘或者冻土地区,由于温度波动于零度上下,地表物质中的水不断发生液态与固态的转换,由此引发其体积的膨胀与收缩,从而引起地表物质的变形与变位的过程。

自然地理学课堂练习题

一.简述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1.海陆分布不均匀,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大陆海拔高度与海沟深度差别悬殊 3.岛屿与海沟近乎对应分布 4.太阳能集中分布于地表,太阳能转化亦在地表进行。 5.固、气、液态物质共存于地表,并相互转换 6.地球表面具有其特有的、由其本身发展形成的物质和现象 7.地球各圈层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 8.地球表面存在复杂的物质分异 9.地表是人类活动的场所。 二.名词解释:克拉克值, 矿物,岩石,层理,节理,断层,构造运动,地质构造,相对年代法,绝对年代法 丰度: 化学元素在地质体中的平均含量. 克拉克值:地壳中化学元素的平均质量百分比 主要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等. (养龟立铁盖,那甲美,哈哈) 岩石:造岩矿物按一定的结构集合而成的地质体 层理:是指岩石的颜色,矿物成分,粒度,结构等表现的成层性 节理:矿物受外力作用沿一定方向破裂并产生节理面的性质叫节理. 节理和断层:岩石因所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称为断裂,虽破裂而破裂面两侧岩块未发生明显滑动者叫节理,破裂而发生明显位移的则叫断层。 构造运动:主要是地球内动力引起的地壳机械运动,但经常涉及更深构造圈 地质构造:岩层或者岩体经过构造运动而发生的变形和变位 三.试述岩浆岩的矿物组成、产状、结构与构造、主要类型及其代表性岩石。 ◆矿物组成: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 ◆结构岩浆冷却速度:慢快; 结晶:粗细; 显晶质:熔岩较慢冷却充分结晶形成 →伟晶(>10mm ) →粗粒( 5 ~10mm ) →中粒( 2 ~5mm ) →细粒(0.2 ~2mm ) 隐晶质:(显微镜下可见)熔岩较慢冷却形成 玻璃质:岩浆快速冷却来不及结晶的结构 斑状结构:岩浆冷却速度先慢后快 ◆构造

自然地理学题库

自然地理学习题库 绪论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地球科学是一个复杂的科学体系?当代地球科学关注那些前沿领域? 2、试述现代地理学的显著特征和发展趋势。 3、地球表层系统中的事件和过程可以区分为哪几种事件尺度?为什么自然地理学注重研究中间尺度的事件和过程? 4、自然地理学在地理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它有哪些主要的分科? 5、自然地理学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是什么?举例说明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所要回答的问题。第一章复习思考题 1、太阳系中的九大行星围绕太阳运动有哪些共同特征?简要回答太阳对地球表层系统的影响。 2、日食和月食是如何形成的?简述月球对自然地理系统的影响。 3、列举出四个关于地球的形状是近似于球体的简明例证,埃拉托色尼是怎样测量地球的圆周长度的?提出地球的形状是个椭球体而不是一个真实的球体的证据什么? 4、通过地球两极横切地球所得的剖面是什么样的几何形状?什么叫地球的扁平率?用什么样的分式可近似地来表达这一扁平率? 5、地球的形状与大小有什么重要的自然地理意义? 6、什么叫大圆?怎么可以得到一个大圆?什么叫小圆?列出大圆的六种特征,大圆有何重要的实用意义? 7、什么叫经线?地球仪上的经线是怎么组成的?列举出经线的一些特点。 8、什么是纬线?纬线是怎样构成的?列举出纬线的一些特征。 9、经度的定义是什么?经度通常是怎样表示的?试举例。什么是本初子午线?格林威治子午线是在何处?在赤道上经度是1度的长度是多少?在纬度60度处是多长?在极地处又是多长?10、纬度的定义是什么?怎样表示纬度?试举例。纬度1度的长度是多少?从赤道到两极纬度的长度是变更的吗?变化有多大?为什么? 11、什么是地球自转?什么是根据太阳而来的地球自转周期?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什么? 12、试描述和解释傅科摆实验。这一实验证明什么?你能否根据傅科摆来测定你所在的纬度?为什么? 13、什么是地球公转?有哪两种方法可以计算一年的长度和起点?我们的历法系统是用哪一种方法?这种历法的一年有多少日?为什么这种理发必须定期校正才能与我们现在的历法一致?地球公转的方向是什么? 14、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对地球表层系统有哪些重要影响? 15、地球的轨道是什么形状?什么是近日点?什么是远日点?它们是在哪一天?在近日点和远日点时,日地间的距离各为多少?这种距离上的差异对季节有什么影响? 、试描述地轴与地球轨道相倾斜的情况。什么是倾角?这种角度全年中是否有变化?16. 17、什么是恒星年、回归年?为什么目前采用回归年计年,而不采用恒星年计年? 18、地球内圈分为哪几层?简述各层在结构、物理性质、化学和矿物组成等方面的主要特征。 19、简述地球表层系统中六大圈层的基本性质与功能,以河流为例,说明地球表层各圈层的相互作用及其如何形成地球表层系统。 20、地球表面海陆分布有什么特点?简述陆地和海底地貌的主要类型及其划分依据。 21、试比较地球与火星、金星、水星、月球和外层行星的表面环境。地球的表面环境在哪些方面

《园林树木学》试题库-38页word资料

《园林树木》试题库 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观赏树木生长顶端优势古树名木生境 二填空(每空0.5分,共14分) 1.常用的被子植物分类系统有两种,分别是(),()。 2.写出下列拉丁名每部分表示的内容 龙爪槐Sophora japonica var. pendula Loud. 五叶槐Sophora japonica f. oligophylla Franch. 3.我国树木资源丰富被誉为()。 4.银杏叶为()形,在()枝上簇生;种子()状。 5.根据下列特征或用途举一树木例子 1)有长短枝之分 2)坚果 3)藤本 4)中国特有树种 5)孓遗植物 6)冬季开花 6.列著名花卉各属蔷薇科哪一属:日本樱花( )玫瑰( )垂丝海棠( )珍珠梅( )梅( )月季( ) 碧桃 ( )棣棠花( )

三选择填空(每个1分,共6分) 1.银木描述错误的一项 A.花双色 B.果红色 C.不耐阴 D.落叶灌木 2.椴树属花序柄上的膜质舌状物为 A.花序柄扩大成翅B.总苞片 C.花萼 D. 变态的花 3..下列对白皮松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叶2针一束 B.我国特产 C.阳性树种 D.树干有绿色花斑 4._____是沙荒地区的优良造林树种,能抗风,抗沙埋,有“沙漠中的勇士”的称号。 A.毛白杨 B.银白杨 C. 小叶场 D.胡杨 5..对圆柏属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铺地柏是圆柏属 B.西安桧为该属的栽培变种 C.叶鳞形 D.耐修剪,耐阴 6.绣线菊属的麻叶绣线菊是一种观赏植物.其花序为。A.伞形花序 B.伞房花序 C. 复伞形花序 D.复伞房花序 四划线(共5分) (A列为树种,B列为隶属科,将有联系的两项连起来) A B 杜松松科 云杉柏科 水杉杉科

自然地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40 1.土壤肥力: 2.生物多样性: 3.流域:

4.气候变化: 5.垂直地带性: 6.地质循环: 7.净辐射:

8.地转流: 1.解释一般水量平衡方程I-O=±△S的含义,写出全球、全球陆地 和全球海洋的多年平均水量平衡方程并解释其含义。

2.为什么说土壤的性质是气候、生物、地形、母质和时间等成土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3.认识地球表层系统的能量充分开放和物质微弱开放对人类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自然地理学试题答案11 一.名词解释40 1.土壤肥力:土壤在外界环境条件影响下,协调植物生理生态要求的能力。衡量的标准是土壤中水、热、气、肥周期性动态达到稳、均、足、适地满足植物需求的程度。 2.生物多样性:生物界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生物生存环境的复杂性,主要指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3. 流域:每条河流和水系从一定的陆地范围内获得水量补给的集水区。 4.气候变化:指气候相对于平均状态的偏离,它具有一个非常宽的时间谱。 5.垂直地带性:自然景观及其组成要素大致沿等高线方向延伸,随地势高低变化发生有规律的垂直分化。 6.地质循环:岩石圈与大气圈、水圈之间建造与破坏的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种循环模式,包括水循环、岩石循环和构造循环三个次级循环。 7.净辐射:在某段时间内,物体单位面积上能量收支的差值。地面净辐射指地面收入的总辐射能量和支出的总辐射能量的差额。 8.地转流:当海水沿着压力梯度力方向流动时,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当两种力达到平衡时,形成的大致垂直于洋面坡度绕涡旋流动的海流。 二.简答题60 1.解释一般水量平衡方程I-O=±△S的含义,写出全球、全球陆地和全球海洋的多年平均水量平衡方程并解释其含义。 水量平衡方程的含义:输入系统的水量I减去输出系统的水量O等于系统中的蓄水变化量△S。 全球多年平均水量平衡方程:P陆+P洋=E陆+ E洋。其含义是:由于就多年平均来说,△

综合自然地理学 复习题

综合自然地理学练习题(一)one 一、填空题 1、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天然环境和( 人为环境 )两者的总和。 2、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①(地域分异规律);②土地科学;③自然区划理论 3、三分法将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 (社会文化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等三个学科。 4、纬度地带性因素和(非纬度地带性因素)是地域分异的两大因素。 5、大陆的地带性单位有4个等级,即热量带、(自然地带)、自然亚地带和(自然次带)。 6、牛文元认为自然地带学说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即①纯经验阶段,②(半理论阶段),③纯理论阶段。 7、(地表自然界地域分异规律的学说)是自然区划的理论基础。 8、目前通用的非地带性区划单位等级系统是:(大区-地区-亚地区-州)。 9、土地分级的理论基础是(地域分异规律)。 10、土地结构包括土地要素组成结构、土地演替结构、(土地空间组合结构)和土地单位内部结构。 11、通常用顺序法和(两列指标网格法)等两种方法表示地块分类系统。 12、地块可区分为三种类型:①原生地块,②(衍生地块)③人为地块 13、中国的土地单位系列是(地块-地段-地方)三级土地单位系列。 14、地理环境可以分为两部分即天然环境和( 人为环境 )。 15、自然地理学分为部门自然地理学和(综合自然地理学)。 16、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①地域分异规律;②土地科学;③(自然区划理论) 17、布迪科的辐射干燥指数(A)计算公式为(A=R/(L*r))。 18、由自然地理过程的循环和振荡引起的随时间的推移而有规律演替的现象称为(节律性) 19、纬度地带性分异的特点是(沿纬线延伸),(随纬度变化)。 20、山地具有足够的海拔和(相对高度),是发生垂直带分异的两个前提。 21、《中国综合自然区划》采用单列系统,即自然大区、热量带与亚带、自然地区与亚地区、(自然地带)、(自然省)、自然州和自然县。 22、自然区划一般采用的地带性等级系统是(带-地带-亚地带-次亚地带)。 23、土地分级的理论基础是(地域分异规律)。 24、地块的形态结构主要有三种①均匀分布,②镶嵌分布,③(斑点状分布)。 25、地块的制图一般需要用大于( 1:10 000 )的特大比例尺,而且只在小范围内进行。 26、西方学者认为土地系统可以区分为三种:①简单土地系统,②(复杂土地系统), ③(复合土地系统) 37、自然区划一般采用的非地带性等级系统是(大区-地区-亚地区-州)。 28、大陆的地带性单位有4个等级,即热量带、(自然地带)、自然亚地带和(自然次带)。 29、土地结构包括土地要素组成结构、土地演替结构、(土地空间组合结构)和土地单位内部结构。 30、通常用顺序法和(两列指标网格法)等两种方法表示地块分类系统。 31、中国的土地单位系列是(地块-地段-地方)三级土地单位系列。 32、牛文元认为自然地带学说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即①纯经验阶段, ②(半理论阶段),③( 纯理论阶段 )。 33、地块的制图一般需要用大于(1:10 000 )的特大比例尺,而且只在小范围内进行。

园林树木学五套试题及答案教学内容

试卷1 一、名词解释 1. 丛植 答案由二、三株至八、九株同种或异种的树木种植在一起、形成林冠线彼此密接的种植方式。 2. 乡土树种 答案在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下,长期自然选择而能适生的树种,湖北的湖北海棠。 3. 常色叶树 答案指树木叶片常年呈现特异的颜色而具有观赏价值的树种。如紫叶李。 4. 适地适树 答案指根据气候、土壤等生境条件来选择能够健壮生长的树种。 二、中拉丁文互译 1. Lonicera japonica 答案:金银花 2. Illicium lanceolatum 答案:毒八角 3. 三角枫答案:Acer buergerinum 4. 白兰花答案:Michelia alba 5. Cercis chinensis 答案:紫荆 6. 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答案:水杉 7. Taxus chinensis 答案:红豆杉 8. 火棘答案:Pyracantha fortuneana 9. Pinus 答案:松属 10. 枸骨答案:Ilex cornuta 三、判断题 1. 耐修剪是行道树和独赏树树种的选择条件之一。答案:×耐修剪是行道树树种的选择条件之一。 2. 三角枫和枫香均为单叶对生,都属于槭树科。答案:×三角枫为单叶对生,属于槭树科;枫香为单叶互生,属于金缕梅科。 3. 毛竹、慈竹的地下茎及秆的生长方式都为单轴散生型。答案:×毛竹地下茎和秆的生长方式是单轴散生型,慈竹的是合轴散生型。 4. 杜鹃花为典型的酸性土植物。答案:√ 5. 桑树、垂柳、银杏均为雌雄同株的植物。答案:√ 四、填空题 1. 常见的可用于盐碱地绿化的树种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泡桐、白蜡树等 2.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描述的是著名的传统名花树种__________。 答案梅花 3. 常见的耐水湿树种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池杉、水松等 4. 梅花根据枝姿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龙游梅类。 答案直枝梅类、垂枝梅类 5. 豆科可分为3个亚科,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各亚科代表树种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蝶形花亚科、苏木亚科、含羞草亚科,刺槐、皂荚、合欢等 6. 秋叶红色的树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黄栌、乌桕、枫香等 7. 花相按花与叶的关系可分为__________与__________两类。石楠属于__________花相。 答案纯式衬式衬式 8. “岁寒三友”指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 答案松、竹、梅 五.CCCDAAABAADDACA 六. 1. 香椿:树皮开裂,偶数羽状复叶;小叶无腺齿;蒴果(1分)。臭椿:树皮光滑,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基部具1-2对腺齿;翅果(1分)。共同点:落叶乔木;圆锥花序;羽状复叶(1分)。 水杉:叶条形,羽状二列,对生(1分)。池杉:叶钻形,先端内曲,螺旋状排列(1分)。共同点:均为杉科落叶乔木(1分)。 2. 列举8个树种,注明科名(3分)。检索表格式正确(1分)。形状或特征准 精品文档

自然地理学试卷——答案

自然地理学试卷 1.填空题15 1)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即只研究地球表层这一部分的人类环境;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 2)宇宙中的天体包括:恒星、行星、卫星、流星、彗星、星云等。 3)太阳系的共有8大行星和一个矮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矮行星冥王星。 4)南北纬23度27分称为南北回归线;太阳的视运动路线叫做黄道。 5)地球固体地表以内的构造可以分为三层,即地壳、地幔、地核。 6)沉积岩的三种接触关系分别为整合、假整合、不整合。 7)气象学把温度为0℃、纬度为45°的海平面气压作为标准大气压。 8)大气中的水汽产生凝结需要一定的条件,既要使水汽压达到饱和或过饱和,还必须有凝结核。 9)水循环的三个重要环节分别是蒸发、降水、径流。 10)地表岩石或矿物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参与下理化性质发生变化,颗粒细化、矿化成分改变,形成新物质的过程,称为风化过程或风化作用。 11)一个完全的生态系统由四类成分构成,即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个类群。 12)生物之间关系的基本类型为竞争、捕食、寄生和原始合作与互利共生。 13)土壤是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五大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14)土壤水分主要分为吸湿水、毛管水和重力水等类型。 15) 大陆边缘主要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隆三个地貌类型。 2.选择题15 1)一个天文单位是(B) A 1.496?104km B 1.496?108 km C 1.496?106 km D 94 605?108 km 2)下列哪种岩石不属于岩浆岩(D) A 花岗岩 B 玄武岩 C 橄榄岩 D 石灰岩 3)下列哪项不是沉积岩的特征(D) A 层理 B 磨圆 C 流纹 D 化石 4)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C) A 氮约占大气的78% B 氧约占大气的21% C 臭氧约占大气的0.01% D 二氧化碳约占大气的0.03% 5) 一个标准大气压是(C) A 1013.25 Pa B 1013.25 kPa C 1013.25 hPa D 1013.25 N 6) 下列哪项不属于湖泊(C) A 里海 B 洱海 C 地中海 D 死海 7)一条河流根据地理-地质特征可分为(D) A 上游、下游; B 河源、上游、中游、下游; C 上游、中游、下游; D河源、上游、中游、下游、河口。 8)河流的水位是指(A) A 河流中某一标准基面或测站基面上的水面高度; B 河流水面相对河底的高度; C 河流断面的平均水深; D 河堤的海拔高度。 9)下列哪项不属于描述径流的计量单位(B)

历年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

历年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02~11) 2002年自然地理学 一. 简答题(54) 1. 简述地球大小的地理意义(6) 2. 简述李四光地质学包括哪几种构造体系?(6) 3. 大气降温过程有哪几种途径?(8) 4. 简述大气经向三圈环流中的信风环流圈(Hadley 环流圈)的形成过程(6)。 5. 拉梅奇(Ramage,1971)所绘制的全球季风分布图,其判别季风的主要依据是什么?(8) 6. 太阳天文辐射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6) 7. 简述地球上水循环的“海陆循环”过程。(6) 8.简析绿色植物对美化环境有哪些主要作用?(8) 二.论述题(46) 1. 试论述全球气温水平分布的基本特点。(15) 2. 简析我国土地沙化的基本情况,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应特别注意什么问题?为什么?(13) 3. 试分析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组分(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功能。(18) 2002年中国自然地理 一. 简答题(67) 1. 中国的气候特征。9) 2. 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9) 3. 中国东部湿润区植被分布的纬度地带性变化。6) 4. 我国水系内外流域的分界线。9) 5. 我国生物海岸的类型及分布。4) 6. 四川盆地的地貌分区。9) 7. 云贵高原的区域特征。8) 8. 秦岭--淮河以北温带土壤的干湿带性分布规律。9) 二. 论述题(33) 1. 第四纪以来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巨大变化。(18) 2. 西北地区区域开发与整治的主要方向 2003年自然地理学 一.简答题(82) 1.地球表面有那些特征?(9分) 2.什么叫三圈环流?它是怎样形成?(12) 3.简述海底扩张说的要点。(12) 4.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怎样流动的?(12) 5.马克耶夫亚欧大陆理想自然带分布有哪些基本特点?(10) 6.自然区划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什么是自上而下的方法?(15) 7.什么叫自然综合体?(6) 8.什么叫生物多样性?(6) 二.论述题(68分)

自然地理学试题

自然地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 1、克拉克值: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重量百分比称克拉克值,亦称元素丰度。 2、岩浆岩:又可以被认为是地下深处的岩浆侵人地壳、喷出地表冷凝而形成的岩石。 3、构造运动:地球内部动力作用所引起的地壳结构改变和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机械运 动,称为地壳运动,习称构造运动。地壳运动对于古今自然地理及其环境变化均具有重要的影响。 4、风化作用:地表岩石和矿物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参与下理化性质发生变化、 颗粒细化、矿物成分改变,从而形成新的矿物的过程。 5、变质作用——岩浆岩、沉积岩或者先成变质岩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作用下导致 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并使之成分、结构、构造产生一系列改变,这种变化和改变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 8、物理风化:又称机械风化,指岩石整体发生破裂,物理性质发生变化而化学性质不 变的过程。 7、地质大循环:是指结晶岩石矿物在外力作用下发生风化变成细碎而可溶的物质,被 流水搬运迁移到海洋;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变成沉积岩,当地壳上升,沉积岩又露出诲面成为陆地,再次受到风化淋溶。这是一个范围极广、时间很长的过程。 8、生物小循环:是指植物吸收利用大循环释放出的可溶性养分,通过生理活动制造成 植物的活有机体,当植物有机体死亡之后,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之下,又重新变为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可溶性矿质养料。 9、沉积岩:暴露在地壳表部的岩石.在地球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遭受到各种外 力作用的剥蚀破坏,然后再把破坏产物在原地或经搬运沉积下来,再经过复杂的成兴作用而形成岩石。 10、地带性分异规律:太阳能沿纬线方向分布,从而导致许多自然现象(气候、植被、 土壤、动植物等)沿纬线方向有规律的分布。 11、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换言 之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 12、生物放大作用:污染物通过食物链产生逐级富集的现象,即生物放大作用: 二、简答题 1、简述岩石循环及过程。 答: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叫做岩石的循环或地质循环。 沉积岩变质可以形成变质岩,熔融再凝固就会变为火成岩;火成岩变质可以形成变质岩, 风化、分解、搬运、沉积、固结就会转化为沉积岩;变质岩熔融再凝结也会变为火成岩,变质岩风化、分解、搬运、沉积、固结也会转化为沉积岩。 2、简述河流的补给形式和特点。 答:(1)降水补给:全球大多数河流最重要的补给来源。我国广大地区,尤其是长江以南地区的河流,降水补给占绝对优势,我国河流年径流补给约占70%。河流多在夏秋两季发洪水。 (2)融水补给:在我国东北和西北次类河流较多。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的水量极其变化,与流域的积雪量和气温变化有关。次类河流常因积雪融化而形成春汛。我国东北地区有的河流融水补给占全年水量的20%。

《树木学》试题库川农.docx

. 《树木学》试题库一、写出下列分类群的拉丁学名(10 小题,共 10 分) 1.银杏39.旱柳 2.马尾松40.光皮桦 3.华山松41.白桦 4.云杉42.桤木 5.冷杉43.板栗 6.落叶松属44.水青冈属 7.杉木45.栲属 8.柳杉46.石栎属 9.水杉47.青冈属 10.柏木48.栎属 11.圆柏49.核桃 12.侧柏50.枫杨属 13.红豆杉属51.榆树 14.厚朴52.朴属 15.紫玉兰53.桑树 16.香樟54.构树 17.桢楠55.杜仲 18.润楠属56.油桐 19.山苍子57.麻疯树 20.毛豹皮樟58.乌桕 21.马桑59.茶 22.蔷薇科60.油茶 23.苹果61.木荷属 24.梨属62.柃属 25.李属63.猕猴桃属 26.皂荚64.桉属 27.刺槐65.石榴 28.槐树66.冬青属 29.紫穗槐67.沙棘 30.金合欢属68.枣 31.山合欢69.葡萄属 32.合欢70.柿 33.灯台树71.柑桔属 34.喜树72.花椒 35.刺楸73.黄檗属 36.楤木74.臭椿 37.忍冬75.香椿77.盐肤木 78.槭树属 79.白蜡树 80.泡桐属 81.慈竹 82.毛竹

. 二、判断题( 10 小题,共 10 分) 1.裸子植物均具有单性球花结构。 2.银杏的果实为核果。 3.松科树种均为喜光性树种。 4.冷杉的叶上具明显叶枕、球果成熟后种鳞宿存。 5.云杉的球果下垂,熟时种鳞脱落。 6.华山松和马尾松均为二针松,分布于我国南方。 7.松属的树种均具有束生的针形叶。 8.市场上出售的可食用松籽通常是油松的种子。 9.杉科植物球果种鳞和苞鳞呈分离状。 10.杉木叶为披针形,珠鳞退化,苞鳞发达。 11.柳杉的叶为条状披针形,球果种鳞先端3— 7 裂齿。 12.水杉为落叶乔木,条形叶交互对生。 13.柏科植物的种鳞和苞鳞为合生状。 14.侧柏球果种鳞木质盾形,种具翅,而柏木球果种鳞木质扁平,种子不具翅 15.圆柏属植物的果实为浆果。 16.按形态特征,罗汉松和马尾松均属于松科。 17.银杉、水杉和柳杉均属于杉科。 18.红豆杉为落叶树种,条形叶交互对生。 19.三尖杉属又称榧树属。 20.本教材被子植物部分采用哈钦松分类系统。 21.木兰科植物花均单生枝顶而不组成花序。 22.木兰属植物单叶对生,叶脱落后在枝上留有环状叶痕。 23.厚朴的果实为聚花果,可药用。 24.木兰科、樟科均为单被花,聚合果。 25.樟树的雄蕊具腺体,花药纵裂。 26.楠属和润楠属的区别是前者宿存花被片反卷或开展。 27.蔷薇科植物花具双被花,整齐花,雄蕊多数。 28.蔷薇科李亚科植物常为单叶,叶柄顶端常具腺体。 29.苏木科、含羞草科、蝶形花科花均为双被花,不整齐花,荚果。 30.金合欢属植物均耐热耐旱树种。 31.皂荚属树木枝条上的刺为托叶刺,叶为单叶。 32.灯台的叶为单叶对生,花 4 数。 33.金银花的黄色和白色花冠同株着生。 34.杨柳科、桦木科、壳斗科、胡桃科的花均为单性。 35.杨属和柳属的区别主要在于叶片的形状不同。 36.杨属所有树种的叶柄均扁平,叶基有腺体。 37.壳斗科和桦木科的花均为单被花,果实同为坚果。 38.栎属植物的雌雄花序均为下垂的葇荑花序,每一壳斗内具 1 枚坚果。 39.壳斗是特化的总苞,是壳斗科特有的结构。 40.光皮桦树皮光滑,不纸状剥落,果序有柄。

综合自然地理学复习题(二)

综合自然地理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综合自然地理学是一门整体研究______________ 的科学。 2.自然地理环境是由______ 、______ 和________ 组成的。 3._______ 是地带性地域分异的能量基础,_________ 是地表自然界发生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的基础。 4.目前,一般采用的地带性单位等到级系统是;_________________ 。 5.北美洲可分为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 等四个大区。 6.地段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组成陆地地形的地形要素可分为_______ 、______ 和_______ 三类。 8.土地评价纲要的评价系统分为_____ 、_____ 、____ 、____ 四个层次。 9.土地利用可持续评价中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_____________- 。 10.从系统组成要素分析,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系统是由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组成。 11.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_________ 和______ 两大类。 12.自16世纪后期到20世纪中叶将近400年时间内,法国哲学家_____ 、____ ,德国地理学家____ ,美国地理学家____ 等成为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

13.人类对地貌的影响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实现的。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2.地区: 3.景观: 4.土地质量指标: 5.土地利用: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述垂直带谱的特征? 2.简述自然区划的原则? 3.简述山地自然区是怎样划分的 4.土地评价要遵循哪些原 5.地块的各分类级别的划分标志是什么?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研究地域分异规律的意义? 2.试评价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在经济方面的表现? 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自然地理环境结构

园林树木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园林树木学部分测试题 参考答案(2010版) 一、名词解释 1. 园林树木——凡适合于风景名胜区、休疗养胜地和城乡各类园林绿地应用的木本植物统称园林树木。(P1) 2. 园林树木学——以园林建设为宗旨,对园林树木的分类、习性、繁殖、栽培管理和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称园林树木学。(P1) 3. 植物分类学——是对各种植物进行描述、记载、鉴定、分类和命名的基础科学,是研究园林植物学科应具备的基础.(P6) 4. 园林建设分类法——属人为分类系统,它是以树木在园林建设中的应用和利用为目的、以提高园林建设水平为主要任务的分类体系。(P6) 5. 人为分类系统——是着眼于应用上的方便的分类系统,如本草学是为了医药目的。(P7) 6. 自然分类系统——是着眼于反映出植物界的亲缘关系和由低级到高级的系统演化关系的分类系统,又叫植物系统学。(P7) 7. 种——是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类群。这种类群的所有个体都有着极其近似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态特性,个体间可以自然交配产生正常后代而使种族延续,它们在自然界中又占有一定的分布区域。(P7) 8. 亚种——是种内的变异类型,这个变型除了在形态构造上有显著的变化特点外,在地理分布上有一定较大范围的地带性分布区域。(P7) 9. 变种——是种内的变异类型,虽然在形态结构上有显著的变化,但没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区域。(P7) 10. 变型——是指在形态特征上变异较小的类型。例如花色不同:花的单、重瓣:毛的有无:叶面上有无色斑等。(P7) 11.双名法——双名法规定用两个拉丁字母或拉丁化的字作为植物的学名。头一个字母是属名,第一个字母大写,多为名词;第二个字母为种名,多为形容词。以此二名作为植物的学名。(P8) 12. 生长——植物在同化外界物质的过程中,通过细胞的分裂和扩大导致体积和重量不可逆的增加称生长。(P15) 13. 发育——植物生活史中,建立在细胞、组织、器官分化基础上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称“发育”.(P15) 14. 生命周期-——植物从播种开始,经幼年、性成熟、开花、衰老直到死亡的全过程称生命周期。(P15)

树木学试题答案

备注:F=错,R=对 判断题: 1. 银杉(松科银杉属)、水杉和柳杉均属于杉科(F ) 2. 木兰和鹅掌楸同属木兰科,果实为聚合蓇葖果(F )(紧密型聚合果:主要特征是小蓇葖果紧包果轴,呈圆柱形、卵圆形或长圆形,果轴不裸露,聚合果一般不扭曲。木兰属、木莲属、拟单性木兰属、观光木属、鹅掌楸属的球果属此类。木兰属与鹅掌楸属球果多呈圆柱形,木莲属球果呈卵圆形,观光木属与拟单性木兰属球果多呈长圆形。) 3. 雪松和银杏均具有长短枝(R )(银杏为落叶乔木,多分枝,有长枝和短枝。叶片扇形,具多数平行二叉状细脉。雌雄异株,球花生于短枝顶端叶腋,具长梗;种子核果状,具长柄,下垂;外种皮肉质,成熟时橙黄色;中种皮骨质,乳白色;胚乳丰富。) 4. 虎榛子单叶互生,果苞叶状(果苞囊状,外面密被短柔毛),坚果(F ) 5. 壳斗科和桦木科的花均为单被花(桦木科单被花或无花被),果实同为坚果(F ) 6. 按形态特征,水松(杉科)、马尾松和杜松均属于松科(F ) 7. 茶和油茶具有不同的用途和生态环境要求(F )(茶的外延太大) 8. 八角花托扁平,心皮8(不一定),轮生,聚合蓇葖果(F ) 9. 矮紫杉为落叶树种(半球状密纵常绿灌木),条形叶交互对生(F ) 10. 桦树是我国温带常见的森林组成树种(F ) 11. 皂荚为羽状复叶对生(一回双数羽状复叶,簇生或近于对生),荚果(F ) 12. 梭梭为蓼科植物,是荒漠、半荒漠地区优良的固沙造林树种(R ) 13. 构树雌雄花序均为头状花序(雄花葇荑花序长穗状,绿色;雌花头状花序,球形。),植物体具乳汁(F ) 14. 木贼麻黄叶退化为膜质(叶退化成小枝状,灰绿色,),鳞形,对生,枝条绿色(F ) 15. 火炬树植株体有白色乳汁,羽状复叶互生(F ) 16. 栾树叶为羽状复叶,果实为膜质蒴果(R ) 17. 平基槭(即元宝槭)对生,花杂性,双翅果(R ) 18. 大花溲疏叶具星状毛,蒴果(R ) 19. 大叶黄杨和小叶黄杨均为单叶对生(少对生),果实为蒴果(F ) 20. 麻黄和木麻黄同属麻黄科,均为耐旱植物(F ) 21. 银杉、水杉和柳杉均属于杉科(F ) 22. 楠属和润楠属的区别是前者(后者)宿存花被片反卷或开展(F ) 23. 圆柏和秃杉(台湾杉)均具异型叶(F )(圆柏有二型叶,台湾杉是幼树与老树叶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