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知不足,不知足……
2024届名校高考作文试题模拟导写----学习要不知足,常怀紧迫之心

2024届名校高考作文试题模拟导写----学习要不知足,常怀紧迫之心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这一生,面对大千世界,有三种心态:知足,知不足,不知足。
在知足中感受幸福,在知不足中找到方向,在不知足中获取动力。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文题解析】:这是一个三元概念的材料作文题。
先要明确“知足”“知不足”“不知足”概念的内涵:知足,是指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美好和幸福时,能够感受到满足和快乐。
这种心态能够帮助人们珍惜当下,感恩生活,从而拥有更多的幸福和快乐。
知不足,是指在面对自己的不足和缺陷时,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且努力去改进和提升自己。
这种心态能够激发人们的进取心,促使人们不断进步和成长。
不知足,是指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时,能够保持一颗永不满足的心,不断寻求新的突破和进步。
这种心态能够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促使人们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在写作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三种心态的重要性:知足的心态能够帮助人们感受生活中的幸福和快乐。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面临着各种压力和挑战,如果不能保持一颗知足的心态,很容易被压力和挑战压垮。
相反,如果能够感受到生活中的幸福和快乐,就能够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知不足的心态能够激发人们的进取心和自我提升的动力。
在现代社会中,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不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就很难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相反,如果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且不断努力提升自己,就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不知足的心态能够为人们提供不断前进的动力。
在现代社会中,科技和社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如果不能保持一颗不知足的心态,就很难跟上时代的发展。
相反,如果能够保持一颗不知足的心态,就能够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从而取得更大的成就。
知足、知不足和不知足这三种心态对于人们的生活和成长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知足知不足不知足阅读理解

知足知不足不知足阅读理解
知足、知不足、不知足,这三个词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深的哲理啊!
先来说说知足吧!就像我那次出去旅游,看到了美丽的风景,吃到了当地的美食,那一刻我就特别知足。
知足不就是珍惜已经拥有的,对生活中的小确幸心怀感激吗?比如你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一个温暖的家庭,这都是值得知足的呀!知足能让我们内心平静,享受当下的美好,难道不是吗?
而知不足呢,则像是一面镜子,提醒我们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好比我之前学画画,画了好久还是感觉技不如人,这就是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呀。
知不足能促使我们不断进步,努力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不是吗?想想看,要是我们一直觉得自己完美无缺,那还怎么进步呢?
至于不知足,很多人觉得这是不好的,但我觉得也未必全是坏事呀!这就好像运动员们追求更好的成绩,科学家们探索未知的领域。
我的朋友小李就是这样,他已经在工作上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但他就是不知足,还想挑战更高的目标。
这种不知足让他充满了动力和激情啊!
知足让我们快乐,知不足让我们成长,不知足让我们奋进。
我们的生活不就是在这三者之间平衡和转换吗?我们既不能过于知足而停滞不前,也不
能一味不知足而变得贪婪,更不能忽视知不足而盲目自信。
我们要在知足中感受幸福,在知不足中追求进步,在不知足中勇敢前行。
所以啊,我们都要学会把握好这三者的关系,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初三说明文作文:知足,知不足,不知足_800字

知足,知不足,不知足_800字终日奔忙为了饥,才得饱食又思衣,冬穿绫罗夏穿衫,堂前缺少美貌妻,娶下三妻并四妾,又怕无官受人欺,四品三品嫌官小,又想面南做皇帝,一朝登了金銮殿,却慕神仙下象棋,洞宾与他把棋下,又问哪有上天梯,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九天还嫌低。
这首诗对那些贪心不足者的心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这样的人精神上永无宁静,永无快乐。
显然,永不知足是一种病态,其病因多是地位、权力、金钱之类引发的。
这种病态如果发展下去,就是贪得无厌,其结局是自我毁灭。
古时候,有一个自作聪明的秀才到别人家去做客。
在吃饭时,秀才嫌菜没有味道,主人听说后,赶忙往菜里加了点盐,菜里的味道便鲜美多了。
秀才尝了尝,心里想:菜之所以鲜美,是因为加了盐。
加一点点的盐味道便如此的鲜美,如果加更多的盐,岂不是更加好吃!回到家后,这位秀才便抓了一把盐放进嘴里,吃了以后,又苦又咸又涩,并且伤了味蕾,秀才从此以后失去了味觉。
盐能使菜的味道鲜美,但如果放得太多,菜就会咸得没法入口,这本是一个简单的道理,但很多人却不懂,他们都盲目地喜欢一个“多”字,比如认为钱越多越好,却不知钱越多,快乐就有可能减少;职务越多,休闲的时间就越少;物质生活越丰富,精神世界就越空虚;欲望越多,幸福就越少。
美国著名成功学家、企业家卡耐基说:“要是我们得不到我们希望的东西,最好不要让忧虑和悔恨来烦扰我们的生活。
且让我们原谅自己,学得豁达一点。
古希腊哲学家艾皮科蒂塔认为:一个人生活上的快乐,应该来自尽可能减少对外来事物的依赖。
即使是一个挖水沟的工人也可如此享受,而且他们可能比洛克菲勒吃得更津津有味,睡得更安稳。
”生活中的智者总是喜欢把财富视为身外之物,所以他们活得轻松,过得自在,遇事想得开,放得下。
人如果永不知足,在欲望的驱使下,人就会变得越贪婪,人生也越容易致祸。
知足、知不足、不知足…

知足、知不足、不知足…作者:葛瑞原知足、知不足、不知足,这是一个人应有的态度,应有的觉悟,应有的境界。
知足,就是要知足常乐。
我国春秋时期的哲学家、思想家老子曾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诚然,当今社会竞争激烈,我们不赞同消极的态度,应鼓励积极进取参与竞争,因为只有竞争才能推动社会各方面的快速发展。
但当竞争者在竞争过程中遇到困难、挫折、失败而令人烦恼时,千万不能冲动和失去理智,不能去做那些不明智的蠢事。
最好是用知足常乐心态去看待问题,这样才会使自己失落的心灵找到平衡点,这时知足常乐的心理状态会帮助你尽快调整心情,冷静地总结失败的教训,从而放下包袱,重拾信心,以力再战。
而知不足,就是要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
也就是说,人贵有自知之明。
因为楼外有楼、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
与那些优秀的人相比,自己总会在某些方面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
一个人要想继续进步和发展,就要学会学会知不足,善于知不足,就要有自知之明,就要正确评估自己,就要知道自己的长处与短处。
只有真正地了解自己,才能发现自身的不足或欠缺,明确自己努力的目标,明确自己继续前进的方向,做到取人之长,补己所短,使自己得以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进步,不断地创造出新成绩。
不知足是与知足相对而言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知足与不知足,两者往往是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无论是知足还是不知足,都是一种人生的心态。
知足能使人安详、平静、达观、洒脱、超然;不知足能使人渴望、激情、拼搏、奋进、登攀。
知足者,贵在知不可行而不行。
不知足者,智在知可行而必行。
如果知不可行而强行,必无功而返;如果知可行而不行,则会错失良机。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能够知足地对待名利,又能不知足地对待事业,知足就会成为不知足的辅助和铺垫,不知足就成了知足的凝聚,这是人生境界升华。
知足、知不足、不知足,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用智慧去把握,用行动去实践。
《知足﹒知不足﹒不知足》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小题。
知足﹒知不足﹒不知足①日前,一位老同志对换届提拔的干部说了这样一番意味深长的话:走上新的岗位,要始终记得把责任举过头顶、把名利踩在脚下、把百姓装在心中、把本色进行到底,记住做官知足、做人知不足、做事不知足。
②这番话言简意赅、语重心长,它提醒得及时,说得实在,对领导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为官、为人和为业很有启发。
③做官知足,这既是一种清醒,更是一种心态。
现在有一些干部热衷于做官、满足于做官、陶醉于做官,“官瘾”十足。
有的精心设计自己的当官路线图,步步为营、“小步快跑”;有的看到他人特别是与自己条件相当的人提拔了,就眼红心热、坐立不安;还有的板凳都还没有坐热,就急于“走人”,甚至伸手“跑官要官”,人们为其画像:两年不提拔,心里有想法。
三年不挪动,就想去活动。
④做官要知足,就应端正“官念”、淡化“官欲”、克服官本位。
从本质上讲,共产党的“官”更多意味着一份责任和奉献,意味着一种风险和挑战。
做官绝不是做老爷,更不可以谋一己私利。
“看庭前花开花落,任天外云卷云舒”,只有看淡名利,保持平常之心、知足之心,才能正确看待手中的权力,扛起肩上的职责,尽到一个人民公仆应尽的本分。
⑤做人知不足,这既是一种自律,更是一种自觉。
人生在世,说到底得凭做人而安身立命。
一些干部总是自我感觉很好,常常孤芳自赏、自以为是,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
有的盲目自大,有的盲目自我,还有的盲目自恋。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问题的关键在于是不是“看得清”、敢面对,是不是“改得了”、能战胜。
⑥古人云:“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
”做人知不足,就是要以“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和自觉,常常以人为镜,照差距;以事为例,看不足;以己为训,查过错。
人不怕有过错、有不足,就怕错过了知错、纠错,知不足、改不足的机会。
做人知不足,才会不断完善自我、修正自我,使自己逐渐成为一个高尚、美好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少犯错误的人,一个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人。
【为人处世】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为人处世】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人生在世,不外乎做人、做事、做学问这三件大事。
如何把握这三件事的尺度,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外科医学奠基人裘法祖的座右铭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
做人要知足,就是说一个人在物质条件、名利地位、生活待遇上要知足。
《菜根谭》的作者洪应明曾说:贪得的人,身上富有了,但内心却一贫如洗;知足的人,身上虽然贫穷,但内心却很知足。
人只要有一点贪恋私利,就会销熔刚强变为软弱,阻塞智慧,变得昏聩;仁惠变为狠毒,高洁变为污浊,败坏一生的品行。
裘老曾担任同济医科大学校长,又是科学院院士,却一直住着50多平方米的房子,家里用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旧家具,过着很俭朴的生活,他觉得这就很不错了。
这位当代名医大师,在生活上从不攀比,心静如水,心宽似海,知足常乐。
做人要知足,但绝不是满足。
知足是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而满足则是不思进取。
不满足才能永远追求,不断前进;而知足让生活变得更加充实美丽。
做事要知不足,就是说做任何事来不得半点自满和知足,相反,要时时知不足。
裘老是中国腹部外科和普通外科的开拓者,中国器官移植的先行者和权威。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名满天下,但他仍不断进取,先后改进了20多种普通外科手术,直到91岁高龄,还在不懈工作、带研究生。
俗话说知足难,知不足更难,难在既要勇于知不足,又要善于知不足。
知不足是以全面认识自我为前提的,肯定自己、表扬自己容易,否定自己、批评自己则难,而要全面认识自己更难。
为人处世不能全面认识自我,就会使自己陶然于自我中心化的思维方式中固步自封。
因此要知己不足,必须下功夫,冷静、全面、客观地分析自我、研究自我,获得自我求发展、求进步、求完善的内在动力。
只有知不足,才有可能真正超越自我,实现进步发展。
只有知不足,才能准确发现自己的错误是什么,根源是什么,才能主动寻求超越自我的理想目标,找准自我发展的参照系,才能突破自我狭隘眼界,把自己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知足常乐的句子

知足常乐的句子导读:1、知足、知不足、不知足,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用智慧去把握,用行动去实践。
一个人如果能够设身处地地做到知足、知不足、不知足,人生则户更精彩,更美丽,事业则会更顺利,更辉煌。
2、贪婪是一种顽疾,人们极易成为它的奴隶,变得越来越贪婪。
人的欲念无止境,当得到不少时,仍指望得到更多。
贪婪是一切罪恶之源。
贪婪能令人忘却一切,甚至自己的人格。
贪婪令人丧失理智,做出愚昧不堪的行为。
因此,我们真正应当采取的态度是:远离贪婪,适可而止,知足者常乐。
3、搜罗精彩人生:有一颗随缘心,你会更洒脱;有一颗平常心,你会更从容;有一颗慈悲心,你会更善良;有一颗感恩心,你会更知足;有一颗因果心,你会更睿智;有一颗忍让心,你会更快乐;有一颗超脱心,你会更淡然;有一颗质朴心,你会更纯粹;有一颗包容心,你会更豁达;常常观自心,你会更智慧;知足者更幸福。
4、造就一种“知足”的性格,知足者才是真正的富有者。
有位哲人曾说:“人之所以痛苦,不是因为拥有得太少,而是想要得太多。
”正是因为欲望太多,结果造成心里贫穷;贪婪者虽富亦贫,知足者虽贫亦富。
欲望的满足不是满足,而是一种失去自我的放逐;能真正适可而止地知足的人,能够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快乐5、人生如行路,知足的人“心地能平稳安静,触处皆绿水青山,放眼即天高云淡”。
他们一般都能坚守“远处从近处做起,大事从小事做起”,平时“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工作”,不慕虚荣、不追名逐利,“处世流水落花,身心皆得自在;勘破乾坤妙趣,识见天地文章”,落得“两袖清风,一身轻松,悠然自得,无怨无悔”。
6、知足者,贵在知不可行而不行。
不知足者,智在知可行而必行。
如果知不可行而强行,必无功而返;如果知可行而不行,则会错失良机。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能够知足地对待名利,又能不知足地对待事业,知足就会成为不知足的辅助和铺垫,不知足就成了知足的凝聚,这是人生境界升华。
7、你想得到安全感,所以拼命爱人,用心工作,努力赚钱。
知足,知不足,不知足

中国科学院院士裘法祖有一句座右铭:“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知足、知不足、不知足,这三个看似相矛盾的词语,实则却息息相关、相辅相成。
为何这么说?君请看: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子曰:“罪莫大于可欲。
祸莫大于不知足。
咎莫惨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贪欲历来是人性的大敌,是罪恶的根源,是灾难的祸首。
佛家的“无欲”、道家的“无为”都堪称真理。
做人要知足就体现在此,正所谓“知足常乐”。
倘若因了贪欲而锒铛入狱,那还不如清贫一世活得潇洒;倘若因了贪欲而丢掉性命,那还不如知足常乐乐得自在。
放纵欲望使人难于迷途知返,陷得愈深,愈是忧心忡忡,纵然有一时的畅快淋漓,怎能有终生的心安理得?相反,知足之人一生坦荡,安于所有,心底无私天地宽。
故得之:与其苟且荣华,不如一生安然,做人必要知足。
有了做人要知足的原则,还要有做事情要知不足的精神。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做任何一件事,不能只看到自己的成绩,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和他人的长处才能让自己更臻于完善。
我一直习惯把自己写的文字发到红袖添香文学网,以此做为对自己写作水平的一个检验,有文章发表了,自然是欣喜不已,有退稿也不免垂头丧气,沮丧之余就要思考自己的不足之处。
最近几天接连遭到退稿,这在原来是很少见的,于是反思,终于总结出症结所在,近来因为在博客里写博文的随意性而导致自己的文风不够严谨,随意性太大,文笔过于疏漏,也因为自己的博文经常被各个博客圈加精而有些沾沾自喜,信笔即书。
三思之后,方才认识自己的不足,其后才知从何改正。
高瞻远瞩方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做事情要知不足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人文精神。
与做人要知足恰好相反,做学问要不知足。
学无止境,一代代知识渊博的伟人学者尚且活到老学到老,我们区区小才就更应该不断地用知识来充实自己。
我同龄的朋友中如今不乏纸笔不动之人,他们之中有许多也是当年学校里的骄子,而今却自嘲是现代新文盲。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似乎也不是我的能力所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足,知不足,不知足……
为能有一份自己喜爱的教育事业而忙碌奋斗,为能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校长朋友一道研修探索,为能走出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学习取经,知足,知十分足!
而同时,走出去才知自己教育眼界的高度和宽度,才知全国这么多优秀的校长如何修练成家,才知一所学校的文化底蕴是多么的举足轻重……知不足,知诸多不足!
走进常熟石梅小学,“润泽生命、开启智慧、以人育人、共同成长”的办学理念渗透于校园的每个角落、每缕气息。
百年老校粉墙黛瓦,典雅古朴,环境优美,颇具江南古典园林风格。
校舍依山构筑,错落有致;长廊盘旋幽深,静谧清雅;翰墨春秋廊、妙笔丹青廊、古韵今声廊、杏坛精英廊等廊道布置有各类名人佳作、老照片等,流露出学校独特的优雅与情趣。
而顾泳校长那如数家珍、娓娓道来的叙述,虽似轻描淡写,但我们深知她所付出的,由一位幼儿园长蜕变为小学校长,同样出色,更加精彩,她充满人文关怀与文化气息的理念,正如石梅小学的深厚底气、蓬勃灵气和葱翠秀气,真的令我们深深折服。
“石琢成器,梅绽浮香”!走进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徐斌副校长提出“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让我们一行眼前一亮。
学校以构建家族文化活动让学生知礼明智,以“丝绸人、国际眼、地球心”让学生立足家乡,放眼世界的国际化教育真是妙不可言。
学校始终秉承“志远行近”的校训,坚持“全心享受品质教育,为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视教育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的教育,让生命绽放于爱和善良之中!努力营造“重思考的学校,爱学习的群体”的校风,倡导“用童心拥抱童心,用爱心滋润爱心,用智慧涵养智慧,用人格感召人格,用心灵晤对心灵”的教风,立志培养“广涉猎、善归整、勤践行、敢超越”的学生。
凭借全新理念,依托现代设施、优良师资、开放策略,全新打造基础教育品牌,建成了江苏一流、国内先进的健康校园、生态校园、人文校园、书香校园,终成一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现代化国际化学校。
走进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薛法根校长为我们做的《建设令人向往的学校——智慧教育的特色之路》的专题报告令我们深深震撼。
“知人者方能体慰他人,自知者犹可坚守自己”、“发挥每个人的智慧潜能,获得最合乎天性的充分发展,实现生命的价值和幸福的人生”、“教育的理想境界:真善美”、“培养秀外慧中的阳光儿童:健康聪慧阳光”、“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智慧也没有教育”……就是这么些的片言只字,却高度凝练了学校的办学智慧。
智慧的校长、智慧的教师、智慧的课程,智慧的评价,激进民了学生的智慧,“真”的智慧教育,也让我们受到了智慧的荡涤!
知足着,知不足,而后以不知足的态度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