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汽车底盘电控技术》课程试卷A

[整理]《汽车底盘电控技术》课程试卷A
[整理]《汽车底盘电控技术》课程试卷A

(勤奋、求是、创新、奉献)

2008~2009学年第1学期考查试卷

主考教师:罗素云

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班级姓名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课程试卷A

(本卷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在下面表格内(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当汽车同时装备有ABS和ASR时()。

(A)ABS具有控制优先权

(B)ASR具有控制优先权

(C)ABS和ASR具有同样优先权

(D)ABS与ASR控制不相关

2.在自动变速器中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电控自动变速器换档的主要信号来自: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和车速传感器

(B)在液控自动变速器中反映发动机负荷的装置是节气门开度阀或真空压力调

制器。

(C)当节气门开度阀油压大于调速器阀油压时,变速器升档,反之降档。

(D)在电控变速器中,强制降档信号来自强制降档开关。

3.自动变速器中单向离合器不能承担的工作是()。

(A)协调换档离合器或制动器配合矛盾

(B)提高变速器寿命

(C)辅助传递动力

(D)产生滑行和发动机制动效果

4.以下什么装置不是改善换档品质的装置()。

(A)节流孔

(B)蓄能器

(C)占空比电磁阀

(D)开关型电磁阀

5.为尽可能多地获得地面制动力同时保持车辆的稳定性,现代轿车多采用()控制方法。

(A) 4S4M, 四轮独立控制

(B) 4S4M, 前轮独立控制,后轮高选同时控制

(C) 4S3M, 前轮独立控制,后轮低选同时控制

(D) 2S2M, 前轮独立控制,后轮对角前轮控制

6.变速驱动桥用于哪种类型的汽车上()。

(A)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汽车上

(B)4轮驱动汽车上

(C)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汽车上

(D)任何类型都适用

7.保持开关的作用是()。

(A)使自动变速器保持在超速档行驶

(B)使自动变速器手柄位于各个位时,和相应的档一一对应

(C)使自动变速器手柄在任何位下都只能在1档行驶

(D)使自动变速器保持在经济模式行驶

8.在简单行星齿轮机构中,若将()固定,可以形成倒档。

(A)太阳轮

(B)行星轮

(C)行星架

(D)齿圈

9.现代ABS控制系统压力调节频率为()。

(A)1~5次/秒

(B)10~20次/秒

(C)1~3次/分钟

(D)70~100次/秒

10.下面哪个选项,不是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的功能()。

(A)对各个档单向离合器的锁止和释放进行控制

(B)对变矩器闭锁进行控制

(C)对液力变矩器油压控制

(D)进行强制降档控制

11.简单行星齿轮特征常数为()。

(A)行星齿轮机构中太阳轮齿数与行星架当量齿数之比

(B)行星齿轮机构中行星架当量齿数与齿圈齿数之比

(C)行星齿轮机构中行星架半径与齿圈半径之比

(D)行星齿轮机构中齿圈齿数与太阳轮齿数之比

12.下面有关强制降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现代汽车上的强制降档阀只有电磁控制式一种

(B)节气门全开时,变速器档位在当时情况下强制降低一档

(C)自动变速器的强制降档由电脑控制强制降档阀实现

(D)强制降档阀是换挡控制装置中的一种

13.下面对ABS的作用描述不正确的是()。

(A)提高制动时前轮的可操纵性

(B)在所有路面下都可以缩短制动举例

(C)提高制动时后轮的方向稳定性

(D)减少轮胎的磨损

14.下面对自动变速器换挡执行装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制动器是用来固定行星齿轮部件,实现换档的换档执行元件。

(B)制动器分成带式制动器和片式制动器两种。

(C)多片离合器可实现固定、连接和锁止三种控制。

(D)单向超越离合器起作用时其内外圈都可转动。

15.汽车下长坡时,自动变速器可以使用的手柄位置是()。

(A)N和1

(B)1和2

(C)D和2

(D)OD和D

16.自动变速器油ATF必须定期检查和更换,下面正确的是()。

(A)每间隔12个月或行驶2万公里应该对ATF进行更换。

(B)每间隔6个月或行驶1万公里应该对ATF进行油质和油量检查。

(C)自动变速器的油量应该在油标尺的COOL刻度线范围内。

(D)ATF不需要进行冷却。

17.可以检查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油压、密封状况,离合器和制动器磨损情况的试验是()。

(A)失速试验

(B)油压测试

(C)道路试验

(D)时滞试验

18.自动变速器的使用注意事项,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升档时应该先加速在行移动手柄

(B)降档时应该先减速速在行移动手柄

(C)车辆牵引时应该使驱动轮离地,低速短距离牵引

(D)启动汽车时自动变速器手柄应该位于P或N位

19.为防止汽车起步或驱动打滑,ASR系统可以采用多种控制方式,说法错误的是()。

(A)可采用减小发动机转矩的方法实现控制

(B)调节驱动轮的制动压力是最常用的方式

(C)ASR控制时通常只采用其中一种控制方式

(D)控制方式之一是差速器锁止控制

20.综合式液力变矩器锁止条件,下列哪个说法不正确()。

(A)车速50km/h以上,或自动变速器手柄位于D, OD位

(B)发动机冷却水温度在50o C~60o C以上

(C)非怠速状态

(D)汽车处于制动状态

二、填空题(本题共20空,每空0.5分,共10分)

1.自动变速器通常有AT、AMT和CVT三种型式,他们分别意指、

和,从汽车性能角度看,其中传动型式最有利于提高燃油经济性。2.由于自动变速器齿轮机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和两大类型式,其

中多用的

是传动结构。

3.通常自动变速器的主油路调压阀用来调制和,其调节油压能

随油门开度变大而变大,也能随手柄设置前进高档位而,同时,当手柄放入倒档时该油压也能,它们主要是为了。

4.ASR采用副节气门控制时,当ASR系统关闭,副节气门处于。

5.为确保自动变速器具有良好的动力与燃油经济特性,其换档规律通常设计为:汽车大

负荷时换档,小负荷时换档。且为避免循环跳档,相同节气门开度下的升档车速降档车速。

6.现代自动变速器用综合式液力变矩器的结构包括、、导轮,以及

和。

三、是非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ABS对所有车轮实施调节,ASR只对驱动轮加以调节控制。

()

2.从液力变矩器流出的自动变速器液流入冷却器。

()

3.变速器手柄P位可帮助汽车行车制动。

()

4.随液力变矩器导轮的自由转动,变矩器由变矩工况成为偶合工况。

()

5.自动变速器省油的方法之一是空档滑行。

()

6.ABS电脑采用冗余结构是为了提高运算速度。

()

7.如果自动变速器油呈清洁的红色,说明自动变速器油处于正常。

()

8.自动变速器储能器的作用是提高控制油液的工作压力。

()

9.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的节气门开度信号是由节气门阀提供的。

()

10.辛普森式行星齿轮机构的传动方式特点是共太阳轮。

()

四、名词解释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液力变矩器系数

2.同时控制

3.滑移率

4.变容积调压

5.简单行星齿轮三元件

五、问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24分)

1.请叙述综合式液力变矩器工作过程,及与偶合器相比它的优点和缺点。(本题10分)

2.简述液压控制式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过程与电控液压执行事自动变速器的主要区别。(本

题6分)

3.简述ABS开放循环式调压方式的工

作过程?(本题8分)

六、分析题(本题共1小题,共16分)

1.(a)下图的变速器属于哪种复合式行星齿轮结构,它能提供几个档?

(b)最前排行星齿轮起何作用?

(c)其中F0有何作用?

(d)试写出OD位2档和倒档传动路径;

(e)并用行星齿轮基本方程分别推出两个档的传动比。

(勤奋、求是、创新、奉献)

2008~2009学年第1学期考查试卷答案

主考教师:罗素云

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班级姓名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课程试卷A参考答案

(本卷考试时间90分钟)

六、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21.当汽车同时装备有ABS和ASR时( A )。

(E)ABS具有控制优先权

(F)ASR具有控制优先权

(G)ABS和ASR具有同样优先权

(H)ABS与ASR控制不相关

22.在自动变速器中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C )。

(E)电控自动变速器换档的主要信号来自: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和车速传感器

(F)在液控自动变速器中反映发动机负荷的装置是节气门开度阀或真空压力调

制器。

(G)当节气门开度阀油压大于调速器阀油压时,变速器升档,反之降档。

(H)在电控变速器中,强制降档信号来自强制降档开关。

23.自动变速器中单向离合器不能承担的工作是( B )。

(E)协调换档离合器或制动器配合矛盾

(F)

(G)提高变速器寿命

(H)辅助传递动力

(I)

(J)产生滑行和发动机制动效果

24.

25.以下什么装置不是改善换档品质的装置( D )。

(E)节流孔

(F)

(G)蓄能器

(H)占空比电磁阀

(I)开关型电磁阀

26.

27.为尽可能多地获得地面制动力同时保持车辆的稳定性,现代轿车多采用( C )控制方法。

(E)

(F) 4S4M, 四轮独立控制

(G)

(H) 4S4M, 前轮独立控制,后轮高选同时控制

(I)

(J) 4S3M, 前轮独立控制,后轮低选同时控制

(K) 2S2M, 前轮独立控制,后轮对角前轮控制

28.变速驱动桥用于哪种类型的汽车上( C )。

(A)

(B)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汽车上

(C)

(D)4轮驱动汽车上

(E)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汽车上

(F)任何类型都适用

29.保持开关的作用是( B )。

(A)使自动变速器保持在超速档行驶

(B)使自动变速器手柄位于各个位时,和相应的档一一对应

(C)使自动变速器手柄在任何位下都只能在1档行驶

(D)使自动变速器保持在经济模式行驶

30.在简单行星齿轮机构中,若将( C )固定,可以形成倒档。

(A)太阳轮

(B)行星轮

(C)行星架

(D)齿圈

31.现代ABS控制系统压力调节频率为( B )。

(A)1~5次/秒

(B)10~20次/秒

(C)1~3次/分钟

(D)70~100次/秒

32.下面哪个选项,不是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的功能( A )。

(A)对各个档单向离合器的锁止和释放进行控制

(B)对变矩器闭锁进行控制

(C)对液力变矩器油压控制

(D)进行强制降档控制

33.简单行星齿轮特征常数为( D )。

(A)行星齿轮机构中太阳轮齿数与行星架当量齿数之比

(B)行星齿轮机构中行星架当量齿数与齿圈齿数之比

(C)行星齿轮机构中行星架半径与齿圈半径之比

(D)行星齿轮机构中齿圈齿数与太阳轮齿数之比

34.下面有关强制降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现代汽车上的强制降档阀只有电磁控制式一种

(B)节气门全开时,变速器档位在当时情况下强制降低一档

(C)自动变速器的强制降档由电脑控制强制降档阀实现

(D)强制降档阀是换挡控制装置中的一种

35.下面对ABS的作用描述不正确的是( B )。

(A)提高制动时前轮的可操纵性

(B)在所有路面下都可以缩短制动举例

(C)提高制动时后轮的方向稳定性

(D)减少轮胎的磨损

36.下面对自动变速器换挡执行装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C )。

(A)制动器是用来固定行星齿轮部件,实现换档的换档执行元件。

(B)制动器分成带式制动器和片式制动器两种。

(C)多片离合器可实现固定、连接和锁止三种控制。

(D)单向超越离合器起作用时其内外圈都可转动。

37.汽车下长坡时,自动变速器可以使用的手柄位置是( B )。

(A)N和1

(B)1和2

(C)D和2

(D)OD和D

38.自动变速器油ATF必须定期检查和更换,下面正确的是( B )。

(A)每间隔12个月或行驶2万公里应该对ATF进行更换。

(B)每间隔6个月或行驶1万公里应该对ATF进行油质和油量检查。

(C)自动变速器的油量应该在油标尺的COOL刻度线范围内。

(D)ATF不需要进行冷却。

39.可以检查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油压、密封状况,离合器和制动器磨损情况的试验是( D )。

(A)失速试验

(B)油压测试

(C)道路试验

(D)时滞试验

40.自动变速器的使用注意事项,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升档时应该先加速在行移动手柄

(B)降档时应该先减速速在行移动手柄

(C)车辆牵引时应该使驱动轮离地,低速短距离牵引

(D)启动汽车时自动变速器手柄应该位于P或N位

41.为防止汽车起步或驱动打滑,ASR系统可以采用多种控制方式,说法错误的是

(A)可采用减小发动机转矩的方法实现控制

(B)调节驱动轮的制动压力是最常用的方式

(C)ASR控制时通常只采用其中一种控制方式

(D)控制方式之一是差速器锁止控制

42.综合式液力变矩器锁止条件,下列哪个说法不正确( D )。

(A)车速50km/h以上,或自动变速器手柄位于D, OD位

(B)发动机冷却水温度在50o C~60o C以上

(C)非怠速状态

(D)汽车处于制动状态

七、填空题(本题共20空,每空0.5分,共10分)

1.自动变速器通常有AT、AMT和CVT三种型式,他们分别意指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

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和无级变速器,从汽车性能角度看,其中无级传动型式最有利于提高燃油经济性。

2.由于自动变速器齿轮机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行星齿轮式和固定轴式两大类

型式,其中多用的是行星齿轮式传动结构。

3.通常自动变速器的主油路调压阀用来调制变矩器油压和换档油压,其调节油

压能随油门开度变大而变大,也能随手柄设置前进高档位而降低,同时,当手柄放入倒档时该油压也能变大,它们主要是为了减少油泵损耗,改善燃油经济性,可靠传递动力。

4.ASR采用副节气门控制时,当ASR系统关闭,副节气门处于全开。

5.为确保自动变速器具有良好的动力与燃油经济特性,其换档规律通常设计为:汽车大

负荷时推迟换档,小负荷时提前换档。且为避免循环跳档,相同节气门开度下的升档车速高于降档车速。

6.现代自动变速器用综合式液力变矩器的结构包括涡轮、泵轮、导轮,以及导轮单

向离合器和锁止离合器。

八、是非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ABS对所有车轮实施调节,ASR只对驱动轮加以调节控制。

(√)

2.从液力变矩器流出的自动变速器液流入冷却器。

(√)

3.变速器手柄P位可帮助汽车行车制动。

(×)

4.随液力变矩器导轮的自由转动,变矩器由变矩工况成为偶合工况。

(√)

5.自动变速器省油的方法之一是空档滑行。

6. ABS

电脑采用冗余结构是为了提高运算速度。

( × )

7. 如果自动变速器油呈清洁的红色,说明自动变速器油处于正常。

( √ ) 8. 自动变速器储能器的作用是提高控制油液的工作压力。

( × )

9. 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的节气门开度信号是由节气门阀提供的。

( × ) 10. 辛普森式行星齿轮机构的传动方式特点是共太阳轮。

( √ )

九、名词解释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液力变矩器系数

液力变矩器中涡轮转矩与泵轮转矩之比

2. 同时控制

ABS 系统中一个控制通道同时控制两个轮缸的制动压力的控制方式

3. 滑移率

表征ABS 系统车轮运动方式的参数,

4. 变容积调压

ABS 系统制动轮缸压力调节方式之一,通过调节制动轮缸体积来实现增压、减压和保压的过程。

5. 简单行星齿轮三元件

太阳轮,行星架,齿圈

十、 问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24分)

4. 请叙述综合式液力变矩器工作过程,及与偶合器相比它的优点和缺点。(本题10分)

答:工作过程:(1)起步以及车速较低时,综合式液力变矩器导轮在单向离合器作用

下固定,液力变矩器系数K 大于1,工作在增矩工况;(2)车速达到一定值之后,导轮单向离合器失去作用,导轮自由转动,综合式液力变矩器相当于液力偶合器,K=1,工作在偶合工况;(3)当涡轮转速升高到i =0.8~0.85时,锁止离合器结合,处于直接传动工况(6分)

优点:实现了软连接,传动平稳,舒适性提高,通过能力增强,操纵简单,减少车身

车轮

车身V V V S -=

了传动系统的动载荷,延长了系统使用寿命,具有转矩放大功能,提高了

动力性。(2分)

缺点:传动效率较低,油耗大,结构复杂,使用成本高(2分)

5.简述液压控制式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过程与电控液压执行事自动变速器的主要区别。(本

题6分)

答:在控制方法上,液压式自动变速器以调速器和节气门阀调节换档油压(2分),电子式则以车速传感器和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感受行驶状况,由电脑调整换档油压

(2分)。后者精度更高,速度更

快,调整内容更多,可以方便实

现参数改变,适应不同汽车的需

要,可以实现电子智能化故障检

测(2分)。

6.简述ABS开放循环式调压方式

的工作过程?(本题8分)

答:

六、分析题(本题共1小题,共16分)

1.(a)下图的变速器属于哪种复合式行星齿轮结构,它能提供几个档?

(b)最前排行星齿轮起何作用?

(c)其中F0有何作用?

(d)试写出OD位2档和倒档传动路径;

(e)并用行星齿轮基本方程分别推出两个档的传动比。

答:

a) 四档辛普森结构(2分)

b) 最前排产生超速档(四档)(2分)

c) F0协助传递动力(1分),同时协调3档与4档之间的换档(1分)。 d) 2档传动比:

=(1+)/ (2分)

R 档传动比:

(2分)

e) 变速器处于2档时,超速排直接传动,对于后两排,动力仍由离合器

从前排齿

圈输入,由于制动器

的作用将前后太阳轮固定,后排行星齿轮机构自由空转,这

时的传动由前行星排单独完成。此时,动力经前齿圈和前行星轮由前行星架输出,当前齿圈在发动机带动下顺时针转动时,由于

固定了前太阳轮,

前行星轮顺时针

自转,同时绕太阳轮顺时针转动,带动行星架顺时针旋转。(3分) f)

当变速器处于倒档时,动力经离合器

由前后太阳轮输入,制动器的作用使后

排行星架固定,动力直接经过后行星排由齿圈输出。当前后太阳轮组件顺时针转动时,由于后行星架固定,后行星轮逆时针转动,带动后齿圈逆时针旋转,从而获得反向旋转的输出。(3分)

2i 1α1α2α-=∴R i 2C 1B 1B 1C 2B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简答题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简答题 绪论习题 四.简答题 1.汽车底盘电子控制与液压控制相比具有如下明显的优势: 1)实现复杂多样的控制功能 2)极大地简化结构,减少生产投资及种种困难。 3)由于软件易于修改,可使产品具有适应结构参数变化的特性。 4)实现整体控制,进一步简化控制结构。 5)较容易实现手动——自动于一体控制的自动变速器。 2.目前防抱死制动系统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1)减小体积和质量,提高集成度以降低成本和价格,简化安装。 2)开发一种系统适应多种车型的回流泵系统。 3)改变电磁阀的磁路设计和结构设计,提高电磁阀的响应速度。 4)软件重视改进算法,提高运算速度。 5)逐渐推广应用ABS+TC(ASR)相结合的系统。 6)采用计算机进行ABS与汽车的匹配、标定技术,同时加强道路试验。 7)ABS 与电控悬架、电控四轮转向、电控自动变速器、主动制动器等相结合的组合装置是ABS的研究方向。 3.ASR 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防止汽车在加速过程中打滑,特别是防止汽车在非对称路面或在转弯时驱动轮的空转,以保持汽车行驶方向的稳定性,操纵性和维持汽车的最佳驱动力以及提高汽车的平顺性。 4.悬架系统作用是什么? 悬架将车身与车桥、车轮弹性相连,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身之间的力和力矩,缓和由不平路面传给车身的冲击,并衰减由此引起的振动,以保证汽车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和乘座舒适性。 电控自动变速器习题 四、问答题 1、何为自动变速器的时滞实验?时滞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并简要时滞实验的步骤? 答:在发动机怠速运转时将选档杆从空档拨至前进档或倒档后,需要有一段短暂时间的迟滞或延时才能使自动变速器完成档位的变换(此时汽车会产生一个轻微的振动),这一短暂的时间称为自动变速器换档的迟滞时间。时滞实验就是测出自动变速器换档的迟滞时间,根据迟滞时间的长短来判断主油路油压及换档执行元件的工作是否正常。 自动边变速器的时滞实验步骤如下: (1)行使汽车,使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达到正常工作温度。 (2)将汽车停放在水平路面上,拉紧驻车制动。 (3)将选档杆分别置于“N”位和“D ”位,检查其“D ”怠速略低于“N”位怠速,如不正常,应按规定予以调整。 (4)将自动变速器选档杆从“N”位拨至“D”,用秒表测量从拨动选档杆开始到感觉汽车振动为止所需的时间,该时间称为N——D 迟滞时间。 (5)将选档杆拨至N 位,使发动机怠速运转1min后,再做一次同样的实验。 (6)共做 3 次实验,取平均值作为N——D 迟滞时间。 (7)按上述方法,将选档杆由“N”位拨至“R”位,测量N——R 迟滞时间。 2、次调压伐作用是什么? 答:次调压伐的作用是将主油路压力油减压后送入液力变矩器,使液力变矩器内液压油的压力保持在196kPa~490kPa,同时将液力变矩器内受热后的液压油送至散热器冷却,并让一部分冷却后的液压油流回齿轮变速器,对齿轮变速器中的轴承和齿轮进行润滑。

专接本自学考试《印刷工艺》题库及样卷

参考资料:《印刷工艺》题库及样卷 A题库(参考) 概述 1我国雕版印刷的出现至少可以上溯到世纪的时期。 2唐朝初期,我国雕版印刷技术已经成熟,其中以公元年的《金刚经》较为著名。3雕版印刷多以木和木为版材。 4北宋庆历年间,平民毕升发明了印刷工艺。 5在15世纪,德国人谷登堡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活字工艺是。 6 年,英国人制成了由重珞酸盐与胶组成的,从而实现了用照相的方法制作印版,当时的印版材料是。 7电子分色机器发明于二十世纪年代。 8 DTP技术是指。 9 比较我国北宋时期的毕升与德国人谷登堡在印刷技术领域的贡献有什么不同。 10回顾历史,并思考21世纪的印刷工艺将会有哪些新的特点? 注意:以下习题内容(印前、印刷、印后、发展)均未规定具体题型,可视具体需要加以灵活变更。 印前 1分别列举点阵图象软件、矢量绘图软件、编排软件例子若干。 2什么是折手软件? 3比较RGB、CMYK、LAB三种色彩模式的差异。 4 RGB是指哪三种基本颜色,CMYK是指哪四种基本颜色,LAB是什么意思? 5分析并论述点阵图象与矢量图象的区别。 6常用的图象存储格式有哪些,功能上各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7分析:在PHOTOSHOP中,文件的大小取决于哪些因素? 8 试析四色印刷与专色印刷的关联与区别。 9 什么是出穴(出血),出穴对印品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10什么是套准标记,其作用是什么,套准色的使用有什么特殊要求? 11什么是模切工艺,联系现实,思考其主要应用在哪些设计领域? 12文件输出前应该注意检查文件的那些方面? 13什么是RIP,其本质作用是什么? 14什么是网屏,比较调幅网点与调频网点的不同。 15什么情况下需要拼大版(对开及对开以上)输出? 16 PS(PostScript)语言的本质是什么? 17为什么说原始文件的质量是关键,用印刷的图象再做印刷品应注意什么? 18网线密度(网目)的计量单位是什么,不同的网目线数对印刷有什么意义? 19思考并分析, 20在传统加网中,如何避免撞网的产生,加网分配网点角度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21思考:怎样灵活地理解分色的概念,分色对印刷有什么作用。 22简述PS(PostScript)与PS(Photoshop)有什么不同。 23为什么说RIP是输出的核心? 24什么是打样,打样的目的是什么? 25比较机械打样与数码打样的区别。

教育心理学第六章知识点整理

第六章知识学习 第一节知识学习概述 知识是信息的表征。 按照所表征的信息类型与表征方式的不同,分为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两类。 陈述性知识:能够描述或者识别客体、事件、观念等,是指人类心智表征事实、观念与概念的方式,由于能够用口头或书面语言的方式来陈述这种知识,故而得名。 时间序列储存的是个体对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的知觉; 表象是表征物体物理特征与空间结构的信息组块; 命题是表征观念及概念间有意义联系的信息组块,是一种基于语言的表征; 陈述性知识的整合与组织机制主要是图式或陈述性知识网络一一 图式:是个体在特定领域中拥有的有组织和内在联系的陈述性知识的记忆结构; 陈述性知识网络:是陈述性知识的组块被表征为相互联系的节点,从而形成由时间序列、表 象及命题形成的网络; 程序性知识:是指导个体如何执行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所表征的技能有 一个重要特点一一自动化。 条件部分储存了能够激发行为的环境条件和心理条件的相关信息; 行动部分储存了指导心智和身体行动的信息; 程序性知识的整合与组织机制主要是产生式系统一一 产生式系统包含一系列产生式,它们逐个被激活从而完成一个复杂的行为。也就是说,产生 式系统的激活会使一系列离散的行为形成一个连锁,并且以顺畅且相对自动化的方式运行,知道达到主要目标。 知识分类的教学含义? 区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非常重要,如物理中的一些概念和事 实可以被学生表征为陈述性知识,而一些实验所需的技能则可被学生表征为程序性知识,教师需要理解两种知识的性质、表征方式及它们是如何被学习的,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有效教 学。 符号学习:是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符号本身代表什么,奥苏伯尔称之为“表征学习”。符号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 概念学习:是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的过程,实质上是通过学习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 特征和本质属性。 概念同化:用定义的方式,让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来理解新的概念。是学生学习概念的主要方式。 奥苏伯尔指出,概念学习一般说来要经过概念形成和概念名称学习,但也可以用定义的方式, 让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来理解新概念,这种获得概念的方式,叫做概念同 化。一般说来,概念学习是通过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两种方式同时进行的,但概念同化是学 生学习概念的主要方式。 命题学习:命题是由句子来表述的,句子是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命题学习就是学习若干概念 之间的关系,掌握句子表述的意义。 下位学习:就是把新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原有的上下位观念之下,并使之联系起来,从而获 得新观念意义的过程。学习者原有的观念总是带有总体性上位观念,新学习的观念是它的下位类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复习试题

1.电控自动变速器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部分组成。 2.行星齿轮变速机构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3.自动变速器中的换挡执行元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电控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主要控制_______________的工作,由液压泵及各种液压控制阀和液压管路等组成。 5.自动变速器中液压油的正常油温为,正常的油液呈____ 色。6.目前自动变速器常用的传感器有、及。7.自动变速器的机械系统测试包括、、和___________试验。 8.ABS系统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转向盘转角传感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电动式电控动力转向系统中转矩传感器的作用是测量__________和_________之间的关系。 11.电控自动变速器主要由、、、 等部分组成的。 12.典型的液力变矩器是由、、组成,其中是输入元件,是输出元件。 13.电磁阀是电子控制系统的执行元件,按其作用可分为、 和,按其工作方式可分为和。 14.自动变速器的制动器包括和两种。 15.单向离合器的作用是。

16.制动性能主要包括和两项指标。 17.液压式EPS是在传统液压转向系统的基础上增设了、 和。 18.每一排行星齿轮机构由、和(上有行星轮)三个基本元件组成。 19.对于4WS转向系统,低速转向时,前后轮转向;中高速时前后轮转向。 20.液压电控动力转向系统可分为、和三种形式。 21.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的组成、、 组成。 22.行星齿轮结构的组成:、和三部分组成。 23.液力变矩器基本的三元件:、和,其中是主动件, 是从动件。 24.执行元件种类:、和三种。 25.自动变速器检查中性能试验有:、、、 、等。 26.无级变速器的分类:、、。 27.汽车制动性,制动效能包括:、、。 28.液力变矩器的三元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行星齿轮变速机构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包装印刷试卷库

题型: 一、选择题15个,30分二、判断题10个,10分三、填空题20个,20分四、名词解释5个,20分五、问答题2个,20分 一、选择题 1.调幅式网目调是单位面积内网点数不变,通过( B )来反映图像色调的深浅。 A.调频网目 B.网点大小 C.网点疏密 D.网目密度 3.网点线数愈高,图像细微层次表达得( D )。 A.愈简洁 B.愈粗糙 C.愈有艺术性 D.愈精细 4.人们常说的桌面出版系统(DTP)是一种( B )。 A.图文编辑系统 B.印前系统 C.文字编辑系统 D.复制系统 5.凹凸印就是用凹凸两块印版,将印刷品( D )的加工工艺。 A.印出多种颜色 B.印出专色 C.上光和覆膜 D.压印出浮雕状图案 6.孔版印刷的主体是( D )。 A.镂孔喷刷 B.誊写印刷 C.漏印 D.丝网印刷 7.水墨平衡是构成胶印的基本因素,印刷中水量过小,会使( D )。 A.印迹变淡 B.油墨乳化

C.套色不准 D.空白部分粘脏 8.凹版印刷描述错误的是( C )。 A.最昂贵 B.印版耐印力小 C.墨层薄 D.防伪效果好 9.使金属箔或颜料箔印到印刷品上,须借助一定的压力和( A )。 A.粘度 B.水分 C.温度 D.腐蚀剂 10.铜锌晒版的目的是为了在金属表面上得到( A )。 A.反像阴图 B.反像阳图 C.正像阴图 D.正像阳图 11.因纸张伸缩变形而出现套印不准,主要解决方法是( D ) A.降低车间湿度 B.整纸处理 C.提高车间湿度 D.印前对纸张进行调湿处理 12.印刷行业中,最为常用的承印物是( C ) A.皮革 B.玻璃 C.纸张 D.塑料薄膜 13.用于大量复制图文的主要设备是( D ) A.切纸机 B.订机 C.模切机 D.印刷机 14.在印刷的CMYK图像中,当四种成分的百分比均为100%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投资学》课程章节练习及答案06知识讲解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投资学》课程章节练习及答案06

第六章实物资产与无形资产 一、填空题 1.国际投资资产取得方式主要有两种:和。 2.跨国购并按购并双方行业关系可分为、和三类。 3.国际投资主体在独资经营的具体运作过程中又有两种形式可供选择,一为,二为。 4.跨国公司战略联盟以实现的战略目标来区分,可分为三类:一是,二是,三是。 5.在许可证安排中,技术转让价款可以用补偿,也可以用补偿. 二、选择题 1.相对于绿地投资,下面描述中不属于跨国购并特点的是()。 A 快速进入东道国市场 B 风险低,成功率高 C 减少竞争 D 便于取得战略资产 2.相对于跨国购并,下面描述中不属于绿地投资特点的是()。 A 建设周期较长 B 风险较低 C 成功率低 D 适合对发展中国家投资 3.下面描述不属于国外子公司特点的是()。 A 独立法人地位 B 独立公司名称 C 独立公司章程 D 与母公司合并纳税 4.下面描述不属于国际合作经营的特点是()。 A 股权式合营 B 契约式合营 C 注册费用较低 D 合作双分共担风险 5.以下不属于非股权式国际投资运营的方式是()。 A 国际合资经营 B 国际合作经营 C 许可证安排 D 特许专营 三、是非题 1.凡不涉及发行新股票的收购兼并都可以被认为是现金收购。()

2.近年来,大型跨国购并多属业内兼并(横向兼并),并且主要发生在一些市场集中度本来就较高的行业。() 3.国际租赁既是非股权参与直接投资方式,同时也是国际融资的重要途径。() 4.近年来,跨国公司研发活动出现了显著的全球化的趋势。() 5. 补偿贸易是出口方在进口方外汇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不以收取现汇为条件,向国外输出机器设备和转让技术,待工程建成投产后再以产品形式分期收回其价款的一种集投资、贸易、间接融资为一体的非股权参与下资产营运的直接投资方式。() 四、名词解释 1.绿地投资 2.横向购并 3.混合购并 4.国际租赁 5.许可证安排 6.国际合作开发 五、简答题 1.简述国外子公司的主要特点。 2.简述跨国购并的最新趋势。 3.非股权参与方式和股权参与方式相比有何特点。 4.试比较国际合作经营与国际合资经营的不同之处。 5.简述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类型。

6 八年级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知识点详解总结

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 重、难点知识 一、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 150g 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 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 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 性。 4、测量: ⑴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 计算出物体质量。 ⑵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⑥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⑶ 方法:A 、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 B 、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二、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 变形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 3,常用单位g/cm 3。 这两个单位比较:g/cm 3单位大。 单位换算关系:1g/cm 3=103kg/m 3 1kg/m 3=10-3g/cm 3 水的密度为1.0×103kg/m 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 量为1.0×103千克。 4、理解密度公式 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 与 V 成正比; 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⑵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体积成反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质量成正比。 5、图象: 左图所示:ρ甲>ρ乙 6、测体积——量筒(量杯) ⑴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 ⑵使用方法: “看”:单位:毫升(ml )=厘米3 ( c m 3 ) 量程、分度值。 ρ m V = V m ρ = V m ρ = ρ m V =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复习题三-10页精选文档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复习题三 一、简答题 1、电控自动变速器主要有哪些部分组成? 答:电控自动变速器主要由液力变矩器、齿轮变速机构、换挡执行机构、液压控制系统、电子控制系统等几部份组成。 2、描述液力变矩器的主要特性参数有哪些? 答:主要有:转速比、泵轮转矩系数、变矩系数、效率、穿透性等3、什么是液力变矩器的外特性? 答:液力变矩器的外特性是指泵轮转速(转矩)不变时,液力元件外特性参数与涡轮转速的关系。 4、综合式液力变矩器主要有哪两种类型? 答:单级双相三元件综合式液力变矩器和单级双相四元件综合式液力变矩器 5、行星齿轮变速机构主要有哪些元件组成? 答:行星齿轮变速机构主要由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齿圈组成6、自动变速器中的超越离合器的作用是什么? 答:限制一些运动元件只能作单方向转动,或者限制两个元件在某一方向自由转动。 7、电控自动变速器的液压系统只要由哪些部分组成? 答:供油部分、手动选挡部分、压力参数调节部分、换挡时刻控制部分、换挡执行机构部分和改善换挡品质工况部分等 8、电控自动变速器中常用的液压泵有哪几种?

答:外啮合式齿轮泵、内啮合式齿轮泵、转子泵和叶片泵。 9、简答自动变速器液压油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 答:液压油温度传感器由负温度系数的可变电阻组成,当液压油温度变化时,电阻发生变化,产生的电信号发生变化,电子控制单元根据变化的信号可测出液压油的温度。 10、自动变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作用是什么?主要采用哪种结构? 答:作用:将发动机节气门开度的变化转变为电信号输入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根据这一信号对液压系统的油压及自动换挡系统进行控制。主要采用线性可变电阻式。 11、车轮在路面上的运动形式有哪些? 答:车轮在路面上的运动行式有纯滚动和滑动两种形式,其中滑动可分为滑移和滑转。 12、防滑控制系统中,车轮转速传感器的作用是什么? 答:将车轮轮速以电信号形式传给电子控制单元,通过处理后判断车轮的运动状态而决定是否开始进行防抱死制动控制或进行驱动防滑控制。13、近年来的轿车较多采用了哪些结构形式的悬架? 答:横臂式独立悬架(单横臂式和双横臂式)、纵臂式独立悬架(单纵臂式和双纵臂式)、车轮沿主销移动的悬架(烛式和麦弗逊式) 14、简答电控半主动悬架的工作原理? 答:利用传感器把汽车行驶时路面的状况和车身的状态进行检测,此检测到的信号经输入接口电路处理后,传输给计算机进行处理,再通过驱动电路控制悬架系统的执行器动作,完成悬架特性参数的调整。

包装印刷试题库

《包装印刷》试题库 一、选择题(15×2分=30分); 二、判断题(10×1分=10分); 三、填空题(20×1分=20分); 四、名词解释(5×4分=20分); 五、问答题(2×10分=20分)。 专业:班级:学号:姓名: 一、选择题 1.调幅式网目调是单位面积内网点数不变,通过( B )来反映图像色调的深浅。 2.调频网目 B.网点大小 C.网点疏密 D.网目密度 3.网点线数愈高,图像细微层次表达得( D )。 A.愈简洁 B.愈粗糙 C.愈有艺术性 D.愈精细 4.人们常说的桌面出版系统(DTP)是一种( A )。 A.图文编辑系统 B.印前系统 C.文字编辑系统 D.复制系统 5.凹凸印就是用凹凸两块印版,将印刷品( D )的加工工艺。 A.印出多种颜色 B.印出专色 C.上光和覆膜 D.压印出浮雕状图案 6.孔版印刷的主体是( D )。 A.镂孔喷刷 B.誊写印刷 C.漏印 D.丝网印刷 7.水墨平衡是构成胶印的基本因素,印刷中水量过小,会使( D )。 A.印迹变淡 B.油墨乳化 C.套色不准 D.空白部分粘脏 8.凹版印刷( D )。 A.最昂贵 B.印版耐印力小 C.墨层薄 D.防伪效果好 9.使金属箔或颜料箔印到印刷品上,须借助一定的压力和( C )。 A.粘度 B.水分 C.温度 D.腐蚀剂 10.铜锌晒版的目的是为了在金属表面上得到( B )。 A.反像阴图 B.反像阳图 C.正像阴图 D.正像阳图

11.因纸张伸缩变形而出现套印不准,主要解决方法是( D ) A.降低车间湿度 B.整纸处理 C.提高车间湿度 D.印前对纸张进行调湿处理 12.印刷行业中,最为常用的承印物是( C ) A.皮革 B.玻璃 C.纸张 D.塑料薄膜 13.用于大量复制图文的主要设备是( D ) A.切纸机 B.订机 C.模切机 D.印刷机 14.在印刷的CMYK图像中,当四种成分的百分比均为100%时,则会得到( D ) A.红色 B.绿色 C.白色 D.黑色 15.在印刷过程中,油墨渗入纸张并在印张背面明显地见到正面印迹,这一现象称为( A ) A.透印 B.蹭脏 C.粘脏 D.重影 16.色光加色法混合规律是红、蓝相混,显示( B ) A.白 B.品红 C.青 D.黄 17.平版印刷印版上图文部分和空白部分相对高度关系是( C ) A.图文部分明显低于空白部分 B.图文部分明显高于空白部分 C.基本一致 D.绝对一致 18.传统的印刷是指使用印版或其它方式,将_________上的图文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 A ) A.印版 B.原稿 C.电视 D.录像 19.图文部分______空白部分的印版是凹版。(C ) A.高于 B.等同 C.低于 D.既可高于也可低于 20.光分解型感光剂用于制作______PS版。(B ) A.平图型 B.阳图型 C.阴图型 D.空白图型 21.黄色、品红色、青色为色料的(A ) A.三原色 B.三原色光 C.三间色 D.三补色 22.将毛本的天头、地脚、切口,按开本规格尺寸裁切整齐的过程叫(A ) A.切书 B.订书 C.撞页裁切 D.折页 23.采用不同于一般制版、印刷、印后加工方法和材料生产供特殊用途的印刷方式之总称为 ( D) A.曲面印刷 B.静电印刷

初一地理下册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地理教案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亚洲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部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与欧洲相邻,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以白令海峡为界与北美洲相望。(图6.2 p2)亚洲的地理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图6.4 p3) 2、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注意不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南极洲和北冰洋)面积达4400万平方千米。 3、地形与河流: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势影响,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图6.5 p4,结合图认真完成第5页的活动题) 4、亚洲之最: (1)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世界屋脊”);(注: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世界最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2)世界陆地最高点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43米),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海拔-415米); (3)亚洲第一长河是长江,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流经中国(澜沧江)、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发源于中国青海省,注入南海。(注: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多瑙河[欧洲],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非洲],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亚马孙河[南美洲]) (4)亚洲面积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 (5)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咸水湖);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北美];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湖泊:贝加尔湖[俄罗斯]; (6)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5、气候:亚洲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着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密切关系,受夏季风的影响而易发生旱涝灾害。(图6.9 6.10 p7 气候类型、主要国家气候分布,认真完成第8页活动题) ●第二节人文环境 1、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其中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地区,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1个(____年),亚洲有6个。分别是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印刷工艺考试复习资料完整版

首届江苏省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理论考试复习题 (单张纸组、卷筒纸彩色书刊组) 一、判断题(每题1分) (Y:对;N:错) 1、公元1440年我国的毕昇发明了金属活字铸字技术。(N) 2、胶印是根据石印技术发展而来的。1796年德国人谷登堡发明了石版印刷术。(N) 3、公元1906年德国人卡斯帕尔.赫尔曼在德国制成了第一台三个滚筒的胶印机。(Y) 4、平版印刷是一种典型的直接印刷方式。(N) 5、平版印刷是利用油/水互不相溶和选择性吸收等基本原理进行印刷的。(Y) 6、色彩是一种感觉,它是光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并在大脑中引起的反映。(Y) 7、CMYK颜色空间是印刷油墨形成的色空间。(Y) 8、通过CMYK四色套印达到中性灰色的手段称为灰平衡。(N) 9、黑色的饱和度比白色饱和度高。(Y) 10 加色法是按黄、品红、青三原色料的加色混合原理生成新的颜色方法。(N) 11、灰色成分替代是指用灰色油墨印刷。(N) 12、色彩还原是原稿的颜色与复制品之间色调再现的关系。(Y) 13、颜色中的消色是指白、浅灰、灰、深灰、黑。(Y) 14、在胶印过程中,润版用水是一种非极性的液体,油是极性物质。(N) 15、色觉的三要素是光、呈现颜色的物体、正常的视察觉器官。(Y) 16、模拟印刷是一种无版的印刷方法。(N) 17、数字印刷是将可变的图文信息直接印在承印物上的按需印刷方法。未来它将取代传统的胶印方法。(N) 18、从严格意义上讲,胶印使用的PS版表面属于平凹形。(N)

19、胶印版的图文部分具有选择性吸附的性能。(Y) 20、胶印PS版在存放或在印刷过程中不怕强光照射。(N) 21、印刷油墨的表面张力大于润湿液的表面张力。(N) 22、纯水的表面张力在20°C时,约为7.2x10ˉ2N/m(牛顿/米)。(Y) 23、在胶印过程中,润湿是指印版(固体)表面的气体被润湿液或油墨取代的过程。(Y) 24、胶印中的乳化现象就是以微细的水珠分散在油墨中的过程。(Y) 25、胶印油墨乳化并非是不可避免的,乳化的油墨绝对不能用于胶印印刷。(N) 26、“水包油型乳状液”(W/O型)有利于胶印质量和印刷过程。(N) 27、“油包水型”的乳化油墨对胶印质量和印刷过程都有不利的影响。(N) 28、润版的接触角θ越小,液体对固体(指印版)的润湿性能越差。(N) 29、从理论上讲,只有当印版空白部分的水膜与图文部分的墨膜互不浸润时,就达到了胶印的水墨平衡。(Y) 30、当水墨平衡时,通常版面上的墨膜厚度为3 μm,水膜厚度为5 μm。(N) 31、润版用水量多少取决于油墨、纸张、机速和温湿度等条件,印刷机速度越快, 用水量越多。(N) 32、1976年国际照明委员会公布了CIE Lab(L*a*b*)均匀色彩空间,其中L*轴表示亮度, a*和*b表示色度轴。(Y) 33、色彩的明度发生变化时,饱和度不变化。(N) 34、复色中比例最少的原色只影响复色的明度和饱和度。(Y) 35、黑版可以稳定中间调和暗调的色彩。(Y) 36、相同的密度值不代表相同的色彩。(Y) 37、明度是色彩最显著的特征。(N)

第六章 课程结构

第六章课程结构与课程类型 课程从理论上可以被分析为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等诸种课程成分,但在现实中,学校课程总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的。课程设计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不是具体课程内容的选样与组织,或某种学习活动方式的设计,而是各类课程以及课程内部各成分的结合方式问题,即课程结构问题。只有树立科学的课程结构观,才能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内部构成,为优化课程设计,增强课程的整体功能提供理论保证。 第一节课程结构的概念和属性 一、课程结构及其相关概念探讨 在课程论中,课程结构本身还不是像课程目标、课程评价等等名词那样有着相对确切含义,能够比较广泛和规范运用的概念。 在《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中,与课程结构关系较为密切的词条有两个,具体的内容就反映这样的特点。一条的英文是“Curriculum Organization”,中文译文为课程组织,“课程组织是指将构成教育系统或学校课程的要素,加以安排、联系和排列的方式。这些要素包括这样一些一般因素:教学计划与方案,学习材料,学校器材与学校设备,教学力量的职业知识以及评价与检查体系的要求等。学校或学院的气氛,社会、社区、家庭对学校的支持,学生的能力和兴趣以及教师的风格于策略,这些因素虽不很明显,但也是同样重要的。准备加以组织的课程比各学科或领域的大纲内容要丰富得多:它是学习的环境,教师的目标与价值观,和学生的学习经验。组织课程是一项关键而又复杂的任务,教育系统的全部工作都建立在它的上面。”西方教育家一般都比较重视课程组织。大多数国家的课程组织呈现三种水平:学校水平、地方水平、国家水平。 在课程研制过程中,课程组织的作用有两个层面,一是处理内容或学习经验的选择问题,建构无限的文化与有限的课程之间的关系;二是处理内容或学习经验的结构问题,建构课程内在的各种要素和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所以课程组织的实质是,人们在课程研制实践中针对课程结构,探讨解决课程的外部和内部平衡问题、探讨解决不同类型的课程之间的关系问题。 另一条的英文是“Disciplines Structure”,中文译为学科结构,词条的概述指出:“在课程发展中,‘结构’一词是指课程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心理学方面的关系。现在,一般的倾向性做法是在高年级采取逻辑结构的内容教学,而在低年级采取心理学结构的内容教学。 像西方比较重视“课程组织”一样,在我国人们则较为重视“课程结构”。课程结构,是指课程的各个组成成分或组成要素及其相对稳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方式的总和。在一定意义上说,课程结构就是课程组织的结构,从一定意义上说,课程结构就是对构成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的各种课程成分,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安排使之结构化和序列化的过程及其结果。 二、国内外学者对课程结构的研究 正如苏联学者列德涅夫所指出的那样,课程结构问题“与教育本身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①。在课程思想史上,夸美纽斯、赫尔巴持、戚勒(Ziller,T.)、斯宾塞(Spencer. H.)和杜威等人都曾涉及课程结构问题,但他们的论述大多停留于课程实践的直观层面,还未意识到“课程结构”这一概念。直到20世纪60年代后,人们才真正开始对它的研究。 (一)美国学者的思考 1.布鲁纳的见解 布鲁纳的课程思想被后人称为学科结构课程论,这足见布鲁纳对课程结构问题的关注。布鲁纳的课程结构思想主要侧重于课程的微观结构,即学科内部的结构。而对苏联人造

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总结 一、细胞增殖 1、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包括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和细胞的核质比。 2、细胞增殖的意义: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3、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4、细胞周期的概念: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细胞周期分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分裂间期所占时间长(大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分裂期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主要特点以及无丝分裂 1、分裂间期特点是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结果是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复制合成数不变) 2、前期特点:(膜仁消失现两体)①出现染色体、出现纺锤体②核膜、核仁消失。前期染色体特点:①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心附近。②每个染色体都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3、中期特点:(形数清晰赤道齐)①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②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染色体特点:染色体的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故中期是进行染色体观察及计数的最佳时机。 4、后期特点:(点裂数增均两极)①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向两极移动。②纺锤丝牵引着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这时细胞核内的全部染色体就平均分配到了细胞两极。染色体特点: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加倍。 5、末期特点:(两消两现细胞板)①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②核膜、核仁重现。③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并扩展成分隔两个子细胞的细胞壁,与高尔基体的活动有关。 6、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第一、动物细胞有中心体,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第二、没有细胞板的形成,而是细胞膜直接内陷,最后把细胞缢裂成两个细胞。 7、有丝分裂意义: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从而保持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的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8、无丝分裂特点: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9、无丝分裂的典例:蛙的红细胞 三、细胞分化: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电子教案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电子教案 模块一概述 一、汽车底盘电子控制技术的现状 ①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ECT ②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③驱动轮防滑转调节系统ASR ④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EPS ⑤电子控制悬架系统EMS ⑥电子控制制动力分配系统EBD ⑦电子控制制动辅助系统EBA ⑧电子控制稳定性程序ESP ⑨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CIDC ⑩自动驱动管理系统ADM 二、自动变速器技术的发展 1938年,通用公司研制了将行星齿轮变速器与液力耦合器结合在一起的液力自动变速器,这是现代轿车自动变速器的雏形。 1942年,通用公司研制的自动变速器上采用了双导轮、可闭锁的综合式变矩器。 1947年,通用公司将液力传动装置用于批量生产的小客车上。 1969年,雷诺(Renault)汽车装备了采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液力自动变速器。 1978年,美国克莱斯勒(Chrysler)公司生产了带锁止式液力变矩器的自动变速器。 1981年起开发出各种采用微处理机的微机控制自动变速系统,实现了自动变速器的智能控制。 1983年,德国博世(Bosch)公司研制成功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共用的电子控制单元。 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无级自动变速器(CVT)快速发展。 三、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发展 1920年,英国人霍纳摩尔研制成功了ABS技术,并于1932年申请了第一个防滑专利。

1947年,为在美国飞机上开始采用ABS。 1954年,美国福特(Ford)公司率先在林肯(Lincoln)轿车上采用ABS技术。 1958年,研制成功四轮两通道低选控制式Maxa-ret ABS。 1960年,改造成四通道控制式ABS。 1985年,博世公司对ABS-Ⅱ系统进行了结构简化和系统优化,研制出了经济型防抱死制动系统ABS-ⅡE系统。 三、驱动轮防滑转调节系统的发展 1971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开始研制通过中断发动机点火来减小发动机输出转矩,进而避免驱动轮滑转的电子控制系统。 1986年,博世公司研制出ABS/ASR 2U系统,首次将ABS和ASR两个系统合为一体。 1987年,丰田汽车公司将牵引力控制系统TCS(traction control system)装备在皇冠轿车上。 四、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的发展 1988年,日产(NISSAN)汽车公司将SS(sonar suspension)系统安装在千里马(Maxima)轿车上。 1989年,丰田汽车公司研制出EMAS(electronic modulated air suspension)系统。 1997年,汽车通用汽车公司研制出连续可调路面感应式悬架(CVRSS)系统。 五、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的发展 1988年,美国通用公司研制出可变助力转向系统,并应用在林肯轿车上。同年,日本铃本(Suzuki)汽车公司研制出电子控制电动式动力转向系统EPS,并装备在Cervo轿车上。 1991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开发出电子可变量孔助力转向系统EVO。 模块二自动变速器 自动变速器就是能够根据道路条件和汽车负载的变化自动变换传动比的变速装置。

印刷原理与工艺试题

复习题 第一部分 1印刷压力的作用 使对压双方充分接触,弥补压印体表面的微观不平度,令分子间力起作用,使印迹墨层顺利地由印版转移到印张表面。 2从能量的角度解释一下平版胶印,先水后墨的原因 有水平版胶印的图文表面表面能高于油墨的能量,低于润湿液的能量,所以图文部分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只吸附油墨,不被润湿液所润湿。而非图文部分是高能表面,既能被油墨润湿,又能被润湿液所润湿,是典型的“先入为主”的表面性质,因此,印版必须先着水后着墨,非图文表面先由润湿液铺展保护起来,然后和着墨辊接触,才不会被油墨所润湿。3印刷压力的定义 对压双方相互之间法线方向作用的力 4接触角的定义? 把液体滴在平滑的固体表面,表面上便形成一液滴,当液滴处于平衡状态时,自液固界面经液体内部到达气液界面的夹角 5表面剩余自由能 单位表面积上的分子比相同数量的内部分子过剩的自由能。

6界面张力 固、液、气表面之间存在的张力。 7油墨转移率的定义 承印物接受油墨量和印版油墨量之比 8包衬属于衬垫材料的范畴() × 9塑性变形一般是永久变形,此变形不会消失() √ 10 敏弹性变形在外力撤除的瞬间也会立即恢复() √ 11压印线是指压区内和印张输送方向一致的直线距离() √ 12印刷压力可以用压缩量和呀印线宽度表示() √ 13在印刷压强严重不足段所得到的印品几乎全部都是废品()

14当油墨转印率与印刷压强成正比时,所得的印品质量合格() × 15平衡高弹是指在外力撤除的瞬间,瞬即恢复的现象。() √ 16平版胶印中‘三勤’指的是勤抽样检查,勤掏墨斗和勤洗橡皮布() √ 17在浸湿中,发生液固界面转变为气固界面的过程。() × 18在润湿中,接触角Φ越小,润湿性越小。() √ 19由于界面张力的原因,液体具有自动收缩其表面成球状的趋势。() √ 20色散力存在于所有分子之间() √ 21水属于非极性分子,油墨属于极性分子,所以油墨和水是不相溶的。()

印刷工艺历年试卷整理

印刷工艺历年试卷整理 第一章认识印刷 选择题 平版印刷方式由早期的哪种印刷方式发展而来? A 石版印刷 B 蜡版印刷 C 活版印刷 D 橡胶版印刷 首先将木刻活字改良成铅铸活字的是? A 意大利人 B 德国人 C 英国人 D 瑞典人 菲尼古拉发明凹版制版法是哪一年? A 1440 B 1450 C 1455 D 1460 平版印刷机是哪一年发明的? A 1798 B 1905 C 1805 D 1850 活版印刷属于哪种印刷? A 孔版印刷 B 平版印刷 C 凹版印刷 D 凸版印刷 下列哪种印刷方式是制版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套色准确,速度快? A 凸版印刷 B 滤过版印刷 C 平版印刷 D 凹版印刷 一般来说,钞票,股票,礼圈,邮票都采用什么印刷方式? A 平版 B 凸版 C 凹版 D特殊版 现代印刷设计首先出现在? A 中国 B 非洲 C 欧洲 D 北美洲 在活字印刷法中,胶泥活字是由谁发明的? A王帧 B 毕升 C 蔡伦 D 王冕 下列哪种制版法不属于直接印刷方式? A 平版印刷 B 橡胶版印刷 C 凹版印刷 D 丝网印刷 透过式印刷指的是哪种印刷形式? A 平版印刷 B 孔版印刷 C 凹版印刷 D 凸版印刷 下列哪种印刷方式是即能在平面印刷又能在曲面,壁画等各种表面上印刷? A 凸版 B凹版 C平版 D滤过版 多项选择题 对于印刷四大种类的各种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 A.双面胶印机属于圆压平式印刷机等 B.凹版印刷的印版常见的有雕刻版、蚀刻版、照相凹版等 C.凹版印刷常见的印刷机是圆压圆式轮转凹印机(塑料薄膜印刷机)等 D.凸版印刷的印版,常见的有活字版、铜版、复制版、感光树脂版、誉写版、镂空花版等 E.滤过版印刷的印刷机有印花布机、滚筒式、双面胶印机等 对橡胶版印刷正确的认识是(AC ) A.制版方法的第一步骤是把图文制成活版用的电版 B.制版的第一个步骤是用以电木相似的硬胶加压在电版上,印刷硬块的印版阴模

第六章课程类型与结构

第六章课程类型与结构 课程类型与结构涉及课程内容的实际组织形式,因为在实际的课程中,课 程内容都是通过一定的课程类型和结构表现出来的。课程类型指的是微观的具 体课程种类或方式,而课程结构的含义则要广一些,它既包括横向上不同课程 类型的组织安排,也包括纵向上同一内容的不同深度。 一、课程类型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把课程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首先按照知识体系的组织方式把课程分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分科课程 与综合课程各有优缺点,互为补充。虽然综合课程是以分科课程的改革者的身 份出现的,但并不代表着综合课程就可以取代分科课程,分科课程对于掌握知

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专业性是综合课程不可替代的,因而,新课程改革强调 使二者互为补充,在低年级以综合课程为主,到高年级以分科课程为主,正是 考虑到了学生认知发展的顺序。 其次按照课程组织的重心把课程分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学科课程强调 以知识为重心组织课程与教学,而活动课程强调以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为 重心进行课程组织。以往的教学实践往往把两者作为完全对立的两种课程与教 学的价值取 向,出现了极端的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而现代各国的教育越来越多地把学科 教学、课堂学习与学生的体验与活动结合在一起。新课程改革设置了综合实践

活动课,就是一种弥合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新实验,一会儿我们还要进行重 点介绍。 第三,根据课程管理和设置的要求,把所有课程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目前,充实或完善选修制度是各国课程政策的主要方向和趋势。对于必修课 程与选修课程必须有以下的认识:首先,必修课程强是致力于基础和共同性的 课程,而选修课程是致力于“个性发展”的课程,二者具有等价性,没有主次 之分。其次,选修课程也有标准的要求。选修课程不是随意的、散漫的、浅尝 辄止的学习,而是由共同标准的评估保证的有效的学习。 最后,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把所有课程分为显性课程与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