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教学改革学案(1-6)
新财务会计教案

新财务会计精品教案第一章:财务会计概述1.1 财务会计的定义1.2 财务会计的目标和作用1.3 财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4 财务会计的要素和会计等式第二章:财务会计凭证与账簿2.1 财务会计凭证的分类和填制2.2 账簿的分类和设置2.3 账簿的登记和核对2.4 财务会计账务处理程序第三章:资产的确认与计量3.1 资产的定义和分类3.2 货币资金的确认和计量3.3 应收账款和存货的确认和计量3.4 固定资产的确认和计量第四章:负债的确认与计量4.1 负债的定义和分类4.2 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的确认和计量4.3 长期负债的确认和计量4.4 负债的清偿和债务重组第五章: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与计量5.1 所有者权益的定义和分类5.2 资本的确认和计量5.3 留存收益的确认和计量5.4 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和披露第六章:收入、费用和利润的确认与计量6.1 收入的定义和分类6.2 收入的确认和计量原则6.3 费用的定义和分类6.4 费用的确认和计量原则6.5 利润的计算和确认第七章: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7.1 财务报表的定义和作用7.2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和分析7.3 利润表的编制和分析7.4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分析7.5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附注的编制和分析第八章:长期投资与合营安排8.1 长期投资的定义和分类8.2 长期投资的确认和计量8.3 合营安排的定义和分类8.4 合营安排的确认和计量8.5 长期投资和合营安排的会计处理和披露第九章:金融工具与金融资产9.1 金融工具的定义和分类9.2 金融资产的确认和计量9.3 金融资产的计量模型和会计处理9.4 金融资产的减值和终止确认9.5 金融工具和金融资产的披露和风险管理第十章:每股收益和市盈率的计算与分析10.1 每股收益的定义和计算方法10.2 每股收益的确认和计量原则10.3 市盈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10.4 市盈率的分析与应用10.5 每股收益和市盈率的披露和运用第十一章:税务会计与筹划11.1 税务会计的概念和目标11.2 企业所得税的确认和计量11.3 增值税的确认和计量11.4 税收筹划的原则和方法11.5 税务会计的信息披露和税务审计第十二章:审计与内部控制12.1 审计的定义和目标12.2 财务报表审计的程序和步骤12.3 内部控制的概念和目标12.4 内部控制的设计和实施12.5 内部控制的评价和审计第十三章: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13.1 IFRS的背景和目标13.2 IFRS与我国财务会计准则的差异13.3 IFRS的主要会计准则和规定13.4 跨国企业的财务报告和税务筹划13.5 IFRS的运用和挑战第十四章:企业合并与合并财务报表14.1 企业合并的概念和类型14.2 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14.3 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14.4 非同控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和披露14.5 企业合并的案例分析第十五章:财务会计软件与应用15.1 财务会计软件的概念和功能15.2 财务会计软件的选型和实施15.3 财务会计软件的日常使用和维护15.4 财务会计软件与ERP系统的集成15.5 财务会计软件的未来发展趋势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新财务会计精品教案涵盖了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凭证与账簿管理、资产与负债确认计量、所有者权益的确认计量、收入费用利润确认计量、财务报表编制分析、长期投资与合营安排、金融工具与金融资产、每股收益和市盈率的计算分析、税务会计与筹划、审计与内部控制、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企业合并与合并财务报表以及财务会计软件与应用等多个方面。
财务会计课改实施方案

《财务会计》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一、课程性质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在会计专业的课程结构体系中,该课程属于主干课程,处于核心地位。
它是在整合初级会计实务、中级会计实务、财务会计手工单项实训和财务会计手工综合实训四门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工学结合的课程。
本课程以职业能力形成为目的确定课程内容,设计教学项目组织教学;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结构布局涉及到的会计六大要素涵盖的经济业务会计核算方法为课程主线,将本课程要求掌握的会计核算业务分解设计成若干个工作任务,采用教、学、做三者结合的教学方式,强化技能训练,培养岗位业务处理能力,教学与考证相结合,并为学好后续专业主干课程打好基础。
教学过程中同时注重培养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良好职业道德。
本课程主要阐述企业会计六要素核算的基本知识,具备会计核算业务的基本技能,达到企业会计岗位的上岗标准,本课程服务于企业会计岗位的工作要求,具有很强的知识综合性、实务性和操作性的特点。
从知识层面上讲,财务会计的最终成果是对外提供企业的财务信息,而财务信息的生成要经过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这四个基本环节,财务会计课程所要阐述和研究的核心问题就是有关会计六大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所以,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主体部分,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会计六大要素核算的基本知识,并具备会计职业判断的基本能力;从实务操作层面上讲,通过六要素核算项目的实务训练,使学生具备会计核算业务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达到企业会计岗位的上岗标准。
作为高职院校,必须突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后必须具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所以,本课程提供的不仅是一个有关企业财务信息生成的知识体系,更是一个培养技能的应用能力体系,学好本课程是学生毕业后成为合格会计工作者的基本保证。
也是本专业学生取得会计从业资格、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以及注册会计师等执业资格的必考科目之一。
二、课程作用1.本课程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起决定性作用。
财务会计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2)使学生熟悉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掌握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3)使学生了解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法规,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具备财务会计实际操作能力,能熟练运用会计软件进行账务处理;(2)培养学生具备财务分析能力,能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评价;(3)培养学生具备财务决策能力,能为企业提供财务建议。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使学生遵守职业道德;(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具备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财务会计基本概念与原理;2. 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的编制;3. 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4. 企业会计准则与法规;5. 财务分析、决策与咨询。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系统讲解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掌握财务会计的运用;3. 实验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会计软件操作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4.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财务会计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5. 模拟教学法:通过模拟企业实际业务,使学生了解财务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
四、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财务会计基本概念与原理;2. 第二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的编制;3. 第三周: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4. 第四周:企业会计准则与法规;5. 第五周:财务分析、决策与咨询;6. 第六周:实验教学与讨论;7. 第七周:模拟教学与总结。
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2. 期中考试:考查学生对财务会计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的掌握程度;3. 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财务会计的综合应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财务会计》;2. 会计软件:如金蝶、用友等;3. 教学课件、案例、实验指导书等。
大学财务会计课程教案

一、课程名称:财务会计二、授课对象:大学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学生三、授课学时:32学时四、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了解会计信息的生成、处理和报告过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财务会计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五、教学内容:1. 总论2.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3. 账户与复式记账法4. 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5. 财务报表6. 资产7. 负债8. 所有者权益9. 收入、费用和利润10. 财务报表分析六、教学过程:第一周:1. 导入新课:介绍财务会计课程的意义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内容:总论,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3. 课堂练习:讲解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第二周:1. 讲授内容:账户与复式记账法,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
2. 课堂练习:设计会计凭证,填写会计账簿。
第三周:1. 讲授内容:财务报表。
2. 课堂练习: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第四周:1. 讲授内容:资产。
2. 课堂练习:分析企业资产的构成及特点。
第五周:1. 讲授内容:负债。
2. 课堂练习:分析企业负债的种类及特点。
第六周:1. 讲授内容:所有者权益。
2. 课堂练习:分析企业所有者权益的构成及特点。
第七周:1. 讲授内容:收入、费用和利润。
2. 课堂练习:分析企业收入、费用和利润的构成及特点。
第八周:1. 讲授内容:财务报表分析。
2. 课堂练习:运用财务报表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第九周:1. 课堂讨论: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企业财务问题。
2. 课程总结:回顾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第十周:1. 期末复习:组织学生进行课程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2. 期末考试:进行课程考核,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占3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利用案例教学的方法编写财务会计教案

利用案例教学的方法编写财务会计教案一、前言1. 教案目的:通过案例教学法,让学生深入了解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适用对象:本教案适用于大学本科、专科财务会计相关课程。
3. 教学方式:采用案例教学法,结合课堂讲解、讨论和分析,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财务会计的实践问题。
二、教案内容1. 第一章:财务会计基本概念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
教学方法:通过引入真实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财务会计信息,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概念。
2. 第二章:财务会计原则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财务会计原则,包括会计等式、历史成本原则、权责发生制等。
教学方法:以案例为基础,让学生分析案例中企业遵循的财务会计原则,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 第三章:财务会计方法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方法,包括会计分录、账户体系、财务报表等。
教学方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企业如何运用会计方法进行日常核算和编制财务报表。
4. 第四章:资产负债表分析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资产负债表的基本内容,并能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初步分析。
教学方法:以案例为依据,让学生分析案例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评估企业的财务健康状况。
5. 第五章:利润表分析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利润表的基本内容,并能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分析。
教学方法:通过分析案例企业的利润表,让学生掌握利润表的结构和分析方法。
三、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分析案例时的积极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和速度,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期末考试:设置涉及财务会计案例分析的题目,测试学生对教案内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财务会计教材,为学生提供理论支持。
2. 案例资料:收集各类企业财务会计案例,用于课堂讨论和分析。
财务会计教案

财务会计教案教案标题:财务会计教学目标:1. 理解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原理和核算方法;3. 能够编制简单的财务会计报表;4. 培养学生的财务分析和决策能力。
教学内容:1. 财务会计的定义和作用;2. 财务会计的基本原理;3. 财务会计的核算方法;4. 财务会计报表的编制。
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引导学生理解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分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解决实际案例和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际操作编制财务会计报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财务报表案例,培养学生的财务分析和决策能力。
教学步骤:1. 介绍财务会计的定义和作用,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重视;2. 讲解财务会计的基本原理和核算方法,包括会计等式和会计凭证的使用;3. 分组讨论解决实际财务会计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财务会计知识;4. 实践操作编制财务会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提供的实际数据进行操作;5. 案例分析实际财务报表,引导学生进行财务分析和决策,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6.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收获,鼓励学生多思考和提问问题。
教学资源:1. 教材:财务会计教材;2. 电子设备:计算机、投影仪等;3. 实际财务数据和案例。
教学评价:1.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讨论质量;2. 学生的财务报表编制准确性和财务分析能力;3. 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能力;4. 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企业财务会计》教案

《企业财务会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目的和作用;(2)掌握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和会计科目;(3)学会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财务分析的基本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合作能力;(3)利用信息技术,掌握财务会计软件的使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财务会计工作的认识,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财务会计基本概念(1)财务会计的定义;(2)财务会计的目的和作用;(3)财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
2.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1)会计要素的定义和分类;(2)会计等式的意义和运用;(3)会计科目的设置和分类。
3. 财务报表编制方法(1)资产负债表的编制;(2)利润表的编制;(3)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4. 财务分析基本技巧(1)财务比率的计算和分析;(2)现金流量分析;(3)财务状况的综合评价。
5. 会计分录与试算平衡(1)会计分录的编制;(2)试算平衡的意义和运用;(3)错账的查找和更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2)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和会计科目;(3)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财务分析的基本技巧。
2. 教学难点:(1)会计分录的编制;(2)试算平衡的应用;(3)财务比率的计算和分析。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财务会计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3)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4)角色扮演法:模拟财务会计工作场景,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利用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财务会计软件:让学生亲手操作,掌握财务会计软件的使用;(3)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拓宽视野,丰富知识。
《企业财务会计》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企业财务会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目的和重要性。
2. 掌握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和会计科目。
3. 学会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步骤。
4. 理解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指标。
二、教学内容1. 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目的2.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3. 会计科目及其分类4. 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步骤5. 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指标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目的、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科目、财务报表编制方法和步骤、财务分析基本方法和指标。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财务会计知识。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课程:介绍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目的,引起学生兴趣。
2. 讲解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讲解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并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
3. 讲解会计科目:介绍常见的会计科目及其分类,解释会计科目的作用。
4. 讲解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步骤:讲解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和步骤。
5. 讲解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指标:讲解比率分析、趋势分析、现金流量分析等方法,并介绍常用的财务指标。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包括分析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财务报表编制和财务分析能力。
4. 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整个课程的掌握程度,包括理论知识和解题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企业财务会计》教材,用于引导学生学习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2. 案例资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财务会计案例,用于案例分析。
3. 财务报表模板:提供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模板,方便学生进行编制和分析。
4. 教学PPT:制作精美的教学PPT,辅助讲解和展示相关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阳市财经学校《财务会计》教学改革学
案 (1)
一、学习目标
1、掌握货币资金的慨念、内容;
2、什么情况下可以收入或使用现金;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管理现金。
二、学习重点、难点
1、学习重点:货币资金内容、内部控制及现金的管理。
2、学习难点: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
三、学法指导
1、自主学习:货币资金的慨念及内容(15分钟)
2、小组讨论:企业在何种情况下可以收入或使用现金(20分钟)
3、成果展示:把小组合作探究的成果展示出来(12分钟)
4、教师点拨:(各种币种等)(3分钟)
四、学习过程
1、自主学习的内容:货币资金的慨念及内容
2、完成自测题:同学们家里的货币资产分成几部分?有没有其他货币
资金?
3、小组讨论来完成的思考题:
(1)狭义现金与广义现金的区别?
(2)现金支付结算起点?
(3)为何要规定现金的收付范围?
五、成果展示,检测反馈
成果展示的内容;形式(小黑板、小组代表发言或其它形式)
六、学生总结,布置作业
本节课了解、掌握的知识。根据配套习题集来布置课后作业。
洛阳市财经学校《财务会计》教学改革学
案 (2)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库存现金的限额;
2、对现金日常收支进行管理;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管理现金。
二、学习重点、难点
1、学习重点:现金日常收支的管理及库存现金的限额。
2、学习难点:“坐支”现金。
三、学法指导
1、自主学习:库存现金的限额(8)分钟
2、小组讨论:现金日常收支的管理(19分钟)
3、成果展示:分小组合作探究成果展示(15分钟)
4、教师点拨:“坐支”“白条抵库”(3分钟)
四、学习过程
1、自主学习的内容:库存现金的限额
2、完成自测题:
(1)库存现金的限额是谁核定的?
(2)一般情况下多少为限?
3、小组讨论来完成的思考题:
(1)采用表演方式来说明“坐支”行为。学生A扮客户,持现金到出纳
(学生B)交款。出纳收款后没将钱交存银行,而是付给企业采购员
(学生C)用于采购。请另一组同学根据表演指出,错在哪里?
(2)判断题:
编造和谎报用途套取现金;()
利用支票等结算凭证套换现金;()
用借条或白条等不符合会计制度的凭证顶替库存现金;()
出纳将企业现金收入存入个人活期存折(公款私存);()
根据领导要求出纳将一些现金转入企业另设的“小金库”。()
五、成果展示,检测反馈
成果展示的内容;形式(小黑板、小组代表发言或其它形式)
六、学生总结,布置作业
本节课了解、掌握的知识。结合配套习题集布置课后作业。
洛阳市财经学校《财务会计》教学改革学
案(3-4)
一、学习目标
1、掌握现金的总分类核算;
2、掌握库存现金收付的序时核算;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登记现金日记账。
二、学习重点、难点
1、学习重点:库存现金收付业务的核算。
2、学习难点:正确登记现金日记账。
三、学法指导
1、自主学习:现金的总分类核算(15分钟)
2、小组讨论:库存现金收付的序时核算(45分钟)
【资料】某企业“现金日记账”期初余额为800元,库存限额为1000
元。3月1日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出售产品2件,收到现金58.50元(其中增值税8.50元)。
(2)采购员刘三借支差旅费500元,以现金付给。
(3)从银行提前现金400元备用。
(4)向农户出售产品价款5000元,增值税850元,已收足现金。
(5)向银行送存现金5850元。
(6)以现金200元购买厂部办公用品。
(7)盘点库存现金发现短缺500元,原因待查。
(8)经查明,上述现金短缺500元由出纳员赔偿,款未收到。
(9)盘点库存现金发现溢余700元。
(10)上述库存现金溢余无法查明原因,经批准予以转销。
3、成果展示:分小组合作探究成果展示(20分钟)
4、教师点拨:记账人员、账簿及记账依据(10分钟)
四、学习过程
1、自主学习的内容:现金的总分类核算
2、完成自测题:
(1)现金总账是谁登记?
(2)现金总账采用何种形式账簿?
(3)登记现金总账的依据?
3、小组讨论来完成的思考题
(1)库存现金日记账是谁登记?
(2)现金日记账采用何种形式账簿?
(3)登记现金日记账的依据?
(4)根据上述经济业务,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并登记“现金日记
账”。
五、成果展示,检测反馈
成果展示的内容;形式(小黑板、小组代表发言或其它形式)
六、学生总结,布置作业
本节课了解、掌握的知识。结合配套习题集来布置课后作业。
洛阳市财经学校《财务会计》教学改革学
案 (5)
一、学习目标
1、掌握现金清查的方法;
2、掌握现金清查的主要内容;
3、掌握现金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二、学习重点、难点
1、学习重点:库存现金的清查。
2、学习难点:现金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三、学法指导
1、自主学习:现金清查的方法及主要内容。(10分钟)
2、小组讨论:现金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12分钟)
3、成果展示:分小组合作探究成果展示。(15分钟)
4、教师点拨:现金盘点三种结果。(3分钟)
四、学习过程
1、自主学习的内容:现金清查的方法及主要内容。
2、完成自测题
(1)谁参与现金清查?
(2) 现金清查的方法?
(3)现金清查内容有哪些?
3、小组讨论来完成的思考题:
(1)根据现金清查结果来填制何种原始凭证?
(2)现金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公司5月末进行现金清查,根据“现金盘点报告表”反映出短缺现金
300元待查。
经查,其中150元属于出纳员的责任,应由其赔偿;另外50元无法查
明原因,批准转账。
公司8月末进行现金清查,根据“现金盘点报告表”反映出溢余现金
270元待查。
经查,其中170元为多收长江公司货款,其余100元无法查明原因,
批准转账。
五、成果展示,检测反馈
成果展示的内容;形式(小黑板、小组代表发言或其它形式)
六、学生总结,布置作业
本节课了解、掌握的知识。结合配套习题集来布置课后作业。
洛阳市财经学校《财务会计》教学改革学
案 (6)
一、学习目标
1、掌握银行存款账户的分类;
2、掌握银行支付结算方式内容;
3、了解同城和异地结算方式。
二、学习重点、难点
1、学习重点:银行存款账户的分类及银行支付结算方式内容。
2、学习难点:银行支付结算方式内容。
三、学法指导
1、自主学习:银行支付结算方式内容。(10分钟)
2、小组讨论:银行存款账户的分类:。(17分钟)
3、成果展示:分小组合作探究成果展示。(15分钟)
4、教师点拨:同城和异地结算方式。(3分钟)
四、学习过程
1、自主学习的内容:银行支付结算方式内容。
2、完成自测题:
(1)什么是同城结算?什么是异地结算?
(2)哪些银行支付结算方式可以用于同城结算?
(3)哪些银行支付结算方式可以用于异地结算?
3、小组讨论来完成的思考题:
(1)企业银行存款账户主要包括哪些?
(2)按照国家《银行账户管理办法》规定,企业的工资、奖金、津
贴等的支取,只能通过那个存款账户办理?
(3哪些存款账户可以支取现金?
(4)企业可以办理几个基本存款账户?
(5)企业通过银行办理支付结算时,应遵守哪些方面的结算纪
律?
五、成果展示,检测反馈
成果展示的内容;形式(小黑板、小组代表发言或其它形式)
六、学生总结,布置作业
本节课了解、掌握的知识。结合配套习题集来布置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