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动给水泵系统
汽轮机介绍之 给水泵汽轮机概述及主要技术规范

给水泵汽轮机概述及主要技术规范一、概述该汽轮机与亚临界中间再热300W汽轮机组(以下简称主机)配套,按单元制机组的锅炉给水要求,每台主机配置二台各为50%锅炉额定给水量的汽动给水泵(主给水泵)和一台3 0%锅炉额定给水量的电动给水泵(起动、备用给水泵)。
本汽轮机是单缸、冲动、单流、纯凝汽式,是变参数、变转速、变功率和能采用多种汽源的汽轮机。
在主机高负荷正常运行时,本汽轮机是利用主机中压缸排汽(即第四段抽汽)作为工作汽源(下称低压蒸汽)。
由于低压蒸汽的参数随着主机负荷的降低而降低,当定压运行时,其负荷下降到额定负荷的4 0%及4 0%以下时,低压蒸汽己不能满足主给水泵耗功的需要,所以在本汽轮机中还设置一套能自动控制的独立的高压配汽机构,即能采用由锅炉直接供汽,压力为16.67MPa、温度为538℃(下称高压蒸汽)作为本汽轮机补充或独立的工作汽源,且在主机低负荷运行时能自动投入运行,即同时采用低压、高压两种蒸汽或全部采用高压蒸汽作为本机的工作汽源,以满足各相应工况运行的要求,故称之为新汽内切换。
为了适应锅炉起动的需要,本汽轮机还允许在低压上汽门前通人辅助蒸汽(例如:由电站起动锅炉或老厂提供的低压蒸汽0.6~1MPa/300℃(与低压进汽参数接近),作为起动汽源,让辅助蒸汽通过低压配汽机构来控制本汽轮机起动。
这种多汽源的供汽方式,使本汽轮机具有比较灵活的起动、运行方式。
蒸汽在汽轮机中做完功后,排汽由后汽缸的下缸排汽口通过低压排汽管引入主机凝汽器。
排汽管道上应装有一只真空碟阀,以便在主给水泵停运时,切断本汽轮机与主凝汽器之间的联系而不影响主凝汽器的真空。
汽轮机的结构在设计时采用了先进的技术:设置高、低压两套配汽机构,能在主机低负荷运行时自动进行新汽内切换;具有足够的功率余度;较宽的连续运行转速变化范围;本汽轮机与被驱动的主给水泵之间采用鼓形齿式挠性联轴器联接,具有重量轻、不对中适应性好和传动平稳等特点,能完全满足驱动主给水泵的要求;油系统(调节用油除外)为独立的供油系统,全部采用由电动机驱动的油泵供油,供汽轮机保安系统用油和汽轮机与给水泵的润滑油;调节用油取自主机的EH系统,调节系统采用带微处理机的电液控制(MEH)调节系统接受锅炉给水调节系统给出的4~20mA讯号,对驱动主给水泵的汽轮机转速进行调节,以满足主机在不同工况下,锅炉的给水要求;汽封系统与主机汽封系统合并;汽轮机各档压力腔室的疏水分别流入主凝汽器;本汽轮机没有抽汽加热系统,也不设置疑汽设备,热力系统比较简单。
电动给水泵和汽动给水泵的经济性比较探讨

电动给水泵和汽动给水泵的经济性比较探讨发表时间:2017-01-20T17:11:00.330Z 来源:《电力设备》2016年第22期作者:黄建龙[导读] 在国家实行节能减排的政策之下,各省份和地方企业在促进科学化和提高经济效应的节能减排方式也日新月异。
(山东核电有限公司 265100)摘要:在国家实行节能减排的政策之下,各省份和地方企业在促进科学化和提高经济效应的节能减排方式也日新月异,对于国内电力企业的驱动方式通常是有电动给水泵和汽动给水泵两种形式,根据2010年的全国电力企业设备报告可看出已经有超过百分之九十的电力企业对传统的驱动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的更新和改革,将在建机组的容量和品质进一步提升并形成汽动给水泵作为电力企业必备的机组组成组织结构模式。
文章从汽动给水泵的功能和原理进行分析,并将之与电动给水泵的经济效应进行对比,探究了汽动给水泵的做功效率和在全国电力企业中广泛普及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电动给水泵;汽动给水泵;经济效应随着我国十一五规划中对国内的企业提出降低百分之二十能耗的能源消耗指标之后,对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相应国家政策的节能管理相关行业和企业开始了科学的节能减排措施和技术控制。
传统的电动给水泵技术在基础的电力消耗上就远远大于汽动给水泵的设计机制,并且会对辅助设备的干涉和匹配进行干扰大大消耗了企业供应的相关资源。
因此实行汽动给水泵的普及和应用是对整个电力行业对于节能减排政策的积极响应也是为企业的经济效应和工作效率提高的一种合理改革方式。
一、国内外的电动给水泵和汽动给水泵发展情况目前国外的汽动给水泵系统行业默认的执行标准是将300MW作为整个汽动轮机组的使用分界线,300MW以上的发电机组采用汽动的能源模式,并且随着时间的增长企业使用率和提高行业的经济效应。
这个理论最早由美国科学家在二十世纪末提出并计算研究,得出了汽动给水泵可以为提高企业能源使用率和降低设备成本形成合理循环模式。
而国内是在二十一世纪初期开始对两种驱动方式进行实际调研,并提出在不同的运行模式下会对热力系统和给水泵效率都产生不同的数据影响。
HPT200-330M-6S汽动给水泵组安装运行说明书汽泵

HPT200-330M-6S 型汽动给水泵组安装、运行说明书1. 安全要点...................................................................................................... .. (1)1.1 特另U提示 ........................................................................................ .. (1)1.2 安全通用要求 .................................................................................... (1)1.3 特殊安全指导 .................................................................................... (1)1.4 安全符号.............................................................................................. .. (2)1.5 操作人员一般安全指导 .................................................................. (2)1.6维护人员一般安全指导 .................................................................. (2)2. 包装、运输及贮存.................................................................................... .. (4)2.1 包装...................................................................................................... . (4)2.2 运输/起吊........................................................................................... . (4)2.3 贮存...................................................................................................... . (5)3. 泵组简介...................................................................................................... .. (6)3.1 泵组型式.............................................................................................. .. (6)3.2 简介...................................................................................................... (6)3.3 检测仪表 ............................................................................................ .. (8)3.4 技术数据(以技术协议为准)........................................... (8)4. 安装.............................................................................................................. . (10)4.1 概述...................................................................................................... (10)4.2 底板的安装 ......................................................................................... (11)4.3 主要管道.............................................................................................. .. (14)4.4 辅助管道和设备............................................................................... .. (15)4.5 电气和仪表连接............................................................................... (16)4.6 联轴器短接的安装........................................................................... .. (17)4.7 贮存...................................................................................................... .. (17)5. 联轴器找正................................................................................................ .. (18)5.1 范围...................................................................................................... (18)5.2 概述...................................................................................................... .. (19)5.3 初找正................................................................................................. .. (19)5.4 最终找正 ............................................................................................ (20)5.5 联轴器找正-面和圆周方法............................................................... (20)6. 调试和运行 ................................................................................................. .. (23)6.1 调试 (23)6.2运行 (27)6.3备用程序 (29)6.4停机程序 (30)6.5贮存程序 (31)6.6日常检查 (31)7.1轴承温度 (33)7.2轴振动 (33)1.安全要点—本说明书包含有关整个泵组安全、安装、对中、调试和运行,以及定期维护的信息丿意、——这些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是为了取代由泵组供方所提供的规定信息。
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知识点4 给水泵小汽轮机热力系统》

1.小汽轮机的汽源 (1)正常运行汽源
主机四段抽汽。抽汽压力较低,抽 汽量较大,热经济性好,低压汽源。
(2)低负荷汽源(机组故障后的汽源)
3轮冷汽低力21))机段源负 高采高新的蒸。荷,用压汽启汽备抽厂缸:动作用汽用排有汽为量汽蒸汽的源低较源汽:机和负少,(有组故荷,高辅的采障备热压汽机用汽用经汽)组主源汽济源作采蒸。源性。为用汽,差抽小再作高。汽汽热为压
再热冷段备用汽源实例
低负荷汽源再 热冷段来汽。
启动汽源辅 助蒸汽供汽。
正常运行用 四段抽汽。
b)新蒸汽的内切换
用主蒸汽管上的新蒸汽作 小汽机的高压内切换汽源 。
⑶并汽相⑴⑵机切换阀连小各当的换正系→汽自主 到常供统配分机蒸新汽汽中制别设汽汽源高由有与置负为压主→两相高荷中汽汽高个应压<压源机压独的汽缸切的汽管立主源抽换低源道的和汽汽点压取上低蒸阀或时抽消减压汽和排了压汽→室调汽汽外阀小汽→节源汽源切A
再热冷段备用汽源实例
低负荷汽源再 热冷段来汽。
启动汽源辅 助蒸汽供汽。
正常运行用 四段抽汽。
低负荷汽源 主蒸汽来汽。
两组进汽调节 两组喷嘴室。
正常运行用 四段抽汽。
启动汽源辅 助蒸汽供汽。
2.小汽轮机的汽源切换
a)高压蒸汽外切换系统
图3-53—只设一个蒸汽室 Ⅰ、正常工况:小汽机由主汽机中压
缸3抽)汽切供换汽后,低压汽源停止进入 Ⅱ汽、机主,汽小机汽负机荷完↓到全低由压高汽压源缸不能排满汽 足供小汽汽时机→需此要时时随主汽机负荷↓→蒸 →压入汽门⑴ 阀 汽参的打 A机数蒸→开↓汽则→小损高汽减失压机压蒸逐高阀汽渐压A经蒸↓不阀汽A断管节开道流上↑后→的进阀减
(2)由于小汽机和给水泵效率随负荷↓而↓→当负荷↓到 一(定4)程当度机(组<负7荷0%继M续C降R)低小至汽3机0%产以生下动,力抽不汽能不满足足以给提水供 泵足耗够功的蒸→汽量动时泵,转必速须↓→设不置能备满用足的给辅水助的蒸需汽要汽量源,来不满能足 与要主求机。相匹配,故70%负荷以下时,自平衡能力明显减 弱,此时只能开大调节汽阀,使用富裕抽汽量。
给水系统

给水系统发电厂的给水系统是指从除氧器给水箱经前置泵、给水泵、高压加热器到锅炉省煤器前的全部给水管道,还包括给水泵的再循环管道、各种用途的减温水管道以及管道附件等。
给水系统的主要作用是把除氧水升压后,通过高压加热器利用汽轮机抽汽加热供给锅炉,提高循环的热效率,同时提供高压旁路减温水、过热器减温水及再热器减温水等。
一、给水系统的形式1、低压给水系统由除氧器给水箱经下水管至给水泵进口的管道、阀门和附件组成,由于承受的给水压力较低,称为低压给水系统。
为减少流动阻力,防止给水泵汽蚀,一般采用管道短、管径大、阀门少、系统简单的管道系统。
低压供水管道常分为单母管分段制和切换母管制两种。
单母管分段制是下水管接在低压给水母管上,给水再由母管分配到给水泵中。
这种系统由于系统简单,布置方便,阀门少,压力损失小,故应用比较广泛。
切换母管制是一台除氧器与一台给水泵组成单元,单元之间用母管联络,备用给水泵接在切换母管上。
这种系统调度灵活、阻力小,但管道布置复杂,投资大,多用于给水泵出力与机炉容量匹配的情况。
2、高压给水系统由给水泵出口经高压加热器到锅炉省煤器前的管道、阀门和附件组成,由于承受的给水压力很高,称为高压给水系统。
高压给水管道系统有:集中母管制、切换母管制、扩大单元制和单元制四种形式。
前三种形式的给水管道系统,由于运行调度灵活、供水可靠,并能减少备用泵的台数,在我国超高参数以下机组中普遍采用,如图3-51所示。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①在给水泵出口的高压给水管道上按水流方向装设一个止回阀和一个截止阀。
止回阀用于防止高压水倒流,截止阀用于切断高压给水与事故泵和备用泵的关系。
②为防止低负荷时给水泵汽蚀,在各给水泵的出口截止阀前接出至除氧器给水箱的再循环管,保证在低负荷工况下有足够的水量通过给水泵。
③高压加热器均设有给水自动旁路,当高压加热器故障解列时,可通过旁路向锅炉供水。
④在冷、热高压给水母管之间,设置直通的“冷供管”,作为高压加热器事故停用或锅炉启动时间向锅炉直接供水,机组正常运行时,处于热备用状态。
发电厂给水系统讲解讲义

主要内容有:
给水系统简介 给水系统主要设备 运行中注意事项 给水系统联锁保护
事故分析
发电厂给水系统讲解
一.给水系统简介
• 给水系统是指哪一部分?
主给水系统是指除氧器与锅炉省煤器之间的设备、管道及附件 等
• 给水系统的主要作用
主要作用是在机组各种负荷下,对主给水进行除氧、升压和 加热,为锅炉省煤器提供数量和质量都满足要求的给水。
发电厂给水系统讲解
二.给水系统设备简介
给泵组
给水泵相连的管路
➢ 给水泵均设有独立的再循环管路,由给水泵的出口逆止阀前引 出并接入除氧器。
➢ 给水泵体上设有中间抽头,从三台泵的中间抽头各引出一根支 管,每根支管上装一个逆止阀和一个隔离阀。
➢ 给水泵出口设有逆止门和电动门。逆止门前后均设有疏水,在 给水泵和前置泵的入口滤网上都有放水门 。
给水系统设备简介给水泵的配置是配有两台50容量的汽动给水泵一台30容量的电动给水泵考虑到厂用电压等级为6000380v故电泵采用定速泵且仅考虑启动而丌做备用出口压头无法满足事故备用的要求每台给水泵前均配有一台前置泵前置泵的作用是提高给水泵入口的给水压头满足其必需的净正吸如水头防止给水泵发生汽蚀
发电厂给水系统讲解
➢ 本机组给泵组无专门暖管系统,但为减少或消除处于备用状态 的给水泵内部温度与除氧器水温之间温差,防止备泵经受热冲 击,可利用给泵出口逆止门前放水门控制泵体上下温差,对于 无备用功能的电泵,因为无出口逆止门前放水门,可通过中间 抽头疏水门来实现。
发电厂给水系统讲解
二.给水系统设备简介
给泵组
给泵密封水
二.给水系统设备简介
除氧器
除氧器的作用
除氧器可以将给水中的所有的不凝结气体除去,并及时排出。 并且除氧器作为汽水系统中唯一的混合式加热器,能方便地汇 集各种汽、水流,因此除氧器还可以起到加热给水和回收工质 的作用。
核电缩略语

核电缩略语核电缩略语A给水供给ABP 低压给水加热器系统ACO 给水加热器疏水回收系统ADG 给水除氧器系统AET 主给水泵汽轮机轴封系统AGM 电动主给水泵润滑油系统AGR 主给水泵汽轮机润滑、调整油系统AHP 高压给水加热器系统APA 电动主给水泵系统APG 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APP 汽动主给水泵系统APU 主给水泵汽轮机疏水系统ARE 主给水流量调整系统ASG 辅助给水系统C凝汽器(冷凝、真空、循环水)CAR 汽轮机低压缸排汽口喷淋系统CET 汽轮机轴封系统CEX 凝聚水系统CFI 循环水过滤系统CFM 凝汽器精滤系统CGR 循环水泵润滑油系统CPA 阴极庇护系统CPP 凝聚水净化处理系统(没安装)CRF 循环水系统CTA 凝汽器管清洗系统CTE 循环水处理系统CVI 凝汽器真空系统D通讯、装卸设备、通风、照明DAA 冷、热机维修车间和仓库电梯DAB 办公楼电梯DAI 核岛厂房电梯DAM 汽轮机厂房电梯DEB 办公楼冷、热水系统DEG 核岛冷冻水系统DEL 电气厂房冷冻水系统DMA BOP装卸搬运设备DME 主开关站装卸搬运设备DMH BOP区域内的各种起吊设备DMI 混凝土桶长久存放用的装卸搬运设备DMK 核燃料厂房装卸搬运设备DMM 汽轮机厂房机械装卸设备DMN 核辅助厂房装卸搬运设备DMP 循环水泵站装卸搬运设备DMR 反应堆厂房装卸搬运设备DMW RX外部龙门架,WX、DX、LX和核废物辅助厂房装卸搬运设备DNH 正常照明系统DSI 厂区保安系统DSH 应急照明系统DTL 闭路电视系统DTV厂区通讯系统DV A 冷机维修车间和仓库通风系统DVC 主控室通风系统DVD 柴油机房通风系统DVE 电缆层通风系统DVF 电气厂房排烟系统DVG 辅助给水泵房通风系统DVH 上充泵房应急通风系统DVI 核岛设备冷却水泵房通风系统DVK 核燃料厂房通风系统DVL 电气厂房主通风系统DVM 汽轮机房通风系统DVN 核辅助厂房通风系统DVP 循环水泵站通风系统DVQ 核废物辅助厂房通风系统DVS 平安注入和平安壳喷淋泵电机房通风系统DVT 除盐水车间通风系统DVV 辅助锅炉和空压机房通风系统DVW平安壳环廊房间通风系统D 润滑油输送装置厂房通风系统DW A 热维修车间和仓库通风系统DWB 餐厅通风系统DWE 主开关站通风系统DWG 其它BOP厂房通风系统(UA等)DWL 热洗衣房通风系统DWN 厂区实验室通风系统DWR 应急保安楼通风系统DWS 重要厂用水泵站通风系统(SEC泵房)DWX 油和润滑油脂储藏房通风系统(FC泵房)DWY 制氧站通风系统DWZ 制氢站通风系统E平安壳EAS 平安壳喷淋系统EAU 平安壳仪表系统EBA 平安壳换气通风系统EPP 平安壳泄漏监测系统ETY平安壳内大气监测系统EVC 反应堆堆坑通风系统EVF 平安壳内空气净化系统EVR 平安壳延续通风系统G汽轮发电机GCA 汽轮机和给水停运期间的保养系统GCT 汽轮机旁路系统GEV 输电系统GEW 主开关站-超高压母线(400/500KV)配电装置GEX 发电机励磁和电压调整系统GFR 汽轮机调整油系统GGR 汽轮机润滑、顶轴、盘车系统GHE 发电机密封油系统GPA 发电机和输电庇护系统GPV 汽轮机蒸汽和疏水系统GRE 汽轮机调速系统GRH 发电机氢气冷却系统GRV 发电机氢气供给系统GSE 汽轮机庇护系统GSS 汽轮水分别再热器系统GST 发电机定子冷却水系统GSY 同步并网系统GTH 汽机轮润滑油处理系统GTR 汽轮发电机遥控系统J消防(探测、火警)JDT 火警探测系统JPD 消防水分配系统JPH 汽轮机油箱消防系统JPI 核岛消防系统JPL 电气厂房消防系统JPP 消防水生产系统JPS 移动式和便携式消防系统JPT 变压器消防系统JPU 厂区消防水分配系统JPV 柴油发电机消防系统K仪表和控制KBS 热偶冷端盒系统KCO 常规岛共用控制系统KDO 实验数据采集系统KIR 松动部件和振动监测系统KIS 地震仪表系统KIT 集中数据处理系统KKK 厂区和办公楼出入监视系统KKO 电度表和故障滤波器系统KME 实验仪表系统KPR 应急停堆盘系统KPS 平安监督盘系统KRG 总控制模拟系统KRS 厂区辐射气象监测系统KRT 电厂辐射监测系统KSA 警报处理系统KSC 主控室系统KSN 核辅助厂房——就地控制屏和控制盘系统KSU 应急保安楼控制台系统KZC 控制区出入监测系统L电气系统LAH 230V直流电系统(LAA/B)LBH 125V直流电系统(LBA/B/C/D/E/F/G/J/K/L/M/N/ P)LCH48V直流电系统(LCA/B/C/D/K/L/M)LDA 30V直流电系统LGH 6.6KV配电系统(LGA/B/C/D/E/I/M/R)LHH 6.6KV应急配电系统(LHA/B/P/Q/T)LHZ 380V沟通发电机组(EC厂房)LKH 380V沟通电系统(LKA~Z)LLS 水压实验泵发电机组系统LLH 380V应急沟通电系统(LLA/B/C/D/E/F/G/H/I/J/M/N/P/O/R/W/Z)LMH 220V沟通电配电系统(LMA/C/D)LNA 220V沟通重要负荷电源系统(LNA/B/C/D) LNF 220V沟通不间断电源系统(LNF/K/L/M/P)LSA 实验回路系统LSI 厂区照明系统LTR 接地系统LYS 蓄电池实验回路系统P各种坑和池PMC 核燃料装卸储藏系统PTR 反应堆水池和乏燃料水池的冷却和处理系统R反应堆RAM 控制棒驱动机构电源系统RAZ 核岛氮气分配系统RCP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RCV 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REA 反应堆硼和除盐水补给系统REN 核取样系统RGL 控制棒控制系统RIC 堆芯测量系统RIS 平安注入系统RPE 核岛排气和疏水系统RPN 核仪表系统RPR 反应堆庇护系统(RPA/B)RRA 余热排出系统RRB 硼回路加热系统RRC 反应堆控制系统RRI 设备冷却水系统RRM 控制棒驱动机构通风系统让知识带有温度。
汽动给水泵运行操作规程

汽动给水泵运行操作规程(试行)目录第一章汽动给水泵技术规范第一节小汽轮机设备规范第二节给水泵设备规范第二章汽动给水泵操作规范第三章事故处理第一章汽动给水泵设备规范及技术规范第一节小汽轮机设备规范一、汽动给水泵设备规范二、结构概述该汽轮机由下列主要部套组成:汽轮机本体、调速系统、前后轴承座、底盘及润滑油冷却系统等。
汽轮机本体与被拖动机械直接用联轴器相联,调速系统由电子调速器及机械杠杆式直动调节汽阀组成,完成对汽轮机的现场控制(手动方式、自动方式),也可以接受上位机下传的4-20mA信号实行上位机(DCS)远程控制。
使汽轮机调节转速稳定,易于调节,运行可靠。
综上所述本机组具有可靠、快速启动、结构紧凑、安装方便、综合投资低。
1、热力系统从汽轮机排汽管道来的蒸汽经隔离阀至汽轮机汽阀总成,并通过它进入汽缸,经喷嘴组,冲动叶轮做功后,排入背压管网。
在背压管网前并联有手动放空气阀及弹簧安全阀,它在机组并入热网试车或背压过高时可将背压蒸汽自动排入大气,以确保机组安全。
从汽阀总成及汽缸中来的凝结疏水直接排入地沟。
汽轮机前、后汽封漏汽排入地沟。
2、汽轮机结构汽轮机汽缸有上、下二部分组成。
汽缸上半由ZG25合金钢整体浇注而成,汽缸下半由前后两部分组成:汽缸下半后缸材料由ZG25合金钢浇注,下半前缸汽室由ZG25合金钢浇铸,前后汽缸用螺栓及电焊联接成一整体。
在蒸汽室上安装有手动阀,当参数过低或功率不足时,可打开此阀达到增加出力的目的。
前、后轴承座以垂直的半圆法兰分别与汽缸前后法兰以螺栓及定位销联接,前轴承座下部有弹性支座,这些部件一起安装在底盘上,形成汽轮机静子。
前轴承座下部弹性支撑能够吸收汽轮机静子因膨胀而引起的轴向变形。
转子的轴向定位是用推力轴承固定在静子上,形成相对死点。
汽轮机的转子分别安装在前轴承座与后轴承座上,它由转子及叶轮叶片组成。
它们与喷嘴组(安装在蒸汽室内)、转向导叶环组成汽轮机的通流部分。
叶轮用红套工艺固定在转子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4章汽动给水泵系统 24.1 汽动给水泵组设备规范 序号 设 备 项 目 规 范 单 位
1 给水泵汽机 额定功率 13800 kW 额定转速 5740 rpm 高压汽源压力 41.03 kg/cm2 高压汽源温度 380 ℃ 低压汽源压力 11.11 kg/cm2 低压汽源温度 358.8 ℃ 排汽压力 0.076 kg/cm2 级 数 6 级 第一临界转速 约3200 rpm 高压主汽阀/调阀数量 1/1 个 低压主汽阀/调阀数量 1/6 个 允许低压汽源压力 16 kg/cm2 允许低压汽源温度 420 ℃ 允许高压汽源压力 45 kg/cm2 允许高压汽源温度 400 ℃ 序号 设 备 项 目 规 范 单 位 甩全负荷飞升转速 105%额定转速 转 向 从给水泵方向看顺时针 型 式 多级,单缸,凝汽式 制造厂家 MHI长崎造船所
2 汽动给水泵 额定流量 1207 m3/h 最小流量 400 m3/h 在额定流量时扬程 3724 m 在最小流量时扬程 4724(BFBP=124) m 中间抽头流量 70 m3/h 中间抽压力 ≈13 MPa 密封水流量 8.0 m3/h
2 汽动给水泵 密封水压力 2.6 MPa 额定流量时轴功率 12538 kW 效率 86% 型 式 Multi_stage,barrel type 型 号 MDG366 序号 设 备 项 目 规 范 单 位 厂 家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3 汽泵前置泵 额定流量 1207 m3/h 扬程 100 m 泵入口NPSH 6 m 轴功率 314 kW 效率 85 % 型 号 MLC 350×300M 结 构 单级双吸水平中分离心式
厂 家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4 汽泵前置泵 减速速齿轮
输入转速 5742 rpm 输出转速 1780 rpm 速比 1/3.226 型号 SHN0200
5 主/辅油泵 台 数 2 台 流 量 400 L/min 出口压力 10 kg/cm2 序号 设 备 项 目 规 范 单 位 转 速 1500 rpm 型 式 齿轮泵
6 主/辅油泵 电动机
功 率 18.5 kW 电 压 380 V 电 流 34 A 转 速 1460 rpm
7 事故油泵 台 数 1 台 流 量 250 L/min 出口压力 2 kg/cm2 转 速 1800 rpm 型 式 齿轮泵
8 事故油泵 电动机
功 率 2.2 kW 电 压 110 V 电 流 24.2 A 转 速 1800 rpm
9 油箱 最高液位容积 2500 L 正常液位容积 2000 L 总初绐油量 2300 L 序号 设 备 项 目 规 范 单 位 10 润滑油冷却器 台 数 2 台 冷却面积 30.9 m2 冷却水量 20 m3/h 冷却管尺寸 12.7 mm 容 量 2*100% 型 式 水平布置表面式 型 号 NLF-309AX
11 油箱排烟机 风 量 2 m3/min 静 压 -50/110 mmHg 转 速 2900 rpm 功 率 0.75 kW 型 号 CTB-4-40
12 盘车电机 功 率 1.5 kW 电 压 380 V 电 流 3.2 A 转 速 1400 rpm 盘车转速 20 rpm 24.2 汽动给水泵组启动与停止 24.2.1 启动前的检查与准备 汽动给水泵系统启动前检查与准备工作除按《辅机通则》执行外还应注意下列事项: (1) 检查各热工仪表和保护装置已投入。 (2) 检查油箱油位正常,油系统阀门状态正确。 (3) 检查冷油器已投入,冷却水进、出口阀门已开启,回水正常。 (4) 检查密封水系统已投入,密封水回水温度设定在65℃,回水温度控制投自动。 (5) 开启小机高、低压进汽管路疏水手动阀,高、低压主汽阀前管路疏水阀。 (6) 关闭小机本体疏水阀。 (7) 开启再循环控制阀前后手动阀。 (8) 关闭给水泵泵体放水阀,关闭暖泵阀。 (9) 开启小机轴封回汽总阀及轴封回汽阀。 (10) 全开前置泵入口手动阀、再循环阀前后手动阀、中间抽头手动阀、,对泵体及管道注水排气。 (11) 全开小机疏水箱射水器其中一路进出、口手动阀,射水控制阀前后手动阀。 (12) 高压汽源暖管:确认辅汽至小机高压汽源管道疏水阀全开,开启辅汽至小机手动阀。 (13) 开启小机主汽阀前管道疏水阀,稍开电动阀暖管。 (14) 低压汽源管暖管:五抽电动总阀及电动阀已开,用“暖管”模式开逆止阀,暖管完成后切换至“解除”模式。 (15) 轴封蒸汽管暖管:开轴封进汽手动阀前疏水阀,开始暖管。 24.2.2 汽动给水泵组启动(以A汽泵为例) (1) 确认汽泵启动条件满足: A 五抽到小机逆止阀XV-4#255A非暖管模式。 B 前置泵入口手动阀FW-028全开。 C 汽泵出口电动阀MV-4#104B全关。 D 汽泵再循环阀FCV-4#102B全开。 E 除氧器水位>2300mm。 F 给水泵泵体上、下金属温差小于40℃,泵体上金属与除氧水箱水温差小于75 ℃。 G 暖泵电动阀MV-4#115B/C全关。 (2) 小机启动可在OPS顺序启动,也可在TSP盘选择自动或手动模式启动,其启动过程基本一致,现场操作完全相同。 (3) TSP触摸键闪烁提示下一步操作及正在进行的项目。 (4) TSP盘上手动启动: A 启动准备工作完成后,在TSP盘检查监视画面无异常报警及跳闸信号。 B 现场确认油泵已切换到“遥控”位置。 C 在TSP触摸屏主菜单上选择手动启动,按START SEQUENCE键进入启动菜单,按YES键进入下一级菜单。 D 按住START键直到VAPOR FAN键闪动。 E 按VAPOR FAN键进入排烟风机画面,启动油箱排烟风机,OL NOR键绿。 F 按OIL PUMP键进入油泵画面,启动一台油泵后,油泵选择自动模式控制,检查油压正常,滤网差压正常,油压报警消失,OP NOR键变绿。 G 当启动条件满足时READY灯变绿时允许启动盘车,按TURN MOTOR键进入盘车画面,启动盘车,OPS及TSP盘上检查各轴承振动及偏心度正常,现场用听针检查无异常声音。 H 轴封暖管完成后,开启轴封进汽手动阀,按GLA STM-V键进入轴封供汽阀画面,开启轴封供汽阀。 I 微开排汽蝶阀抽真空旁路阀,小机开始抽真空,微开小机本体疏水阀。 J 轴封供汽阀开启10分钟后,且真空上升到-86KPa时排汽蝶阀将自动开启。 K 排汽蝶阀开启后关闭其抽真空旁路阀,小机抽真空时注意主机真空。 L 按NEXT键进入下一级画面,按TURN COMP键。 M 确认高低压主汽阀和调阀关闭,按MSV键进入主汽阀画面,开启高低压主汽阀。 N 确认高、低压蒸汽管路暖管结束,给水泵系统阀门状态正确,确认小机疏水箱射水器工作正常,通知副值准备冲转小机。 O 按GOV START键小机开始冲转,小机冲转后必须全开本体疏水阀。 P 小机冲转后自动升速到850rpm,在850rpm暖机约25分钟。注意监视小机盘车在小机转速大于20rpm脱离,在小机升速至1000rpm时盘车马达自动停止,TURN-M STOP键将变绿。 Q 小机在850rpm暖机时应监视各轴承温度、振动在正常范围,就地检查各参数正常。 R 小机暖机完成后自动升速至2250rpm,此时BFPT RUN键闪烁表示小机启动完成。 (5) TSP盘上自动启动: A 在TSP触摸屏的主菜单上选择自动启动模式,按自动键,按START键,按AUTO MONITOR键进入自动操作监视画面,选择START1/2键,进入启动监视画面1,可以监视油泵等的启动,现场操作与手动启动相同,在抽真空时会等待真空上升后再开排气蝶阀。 B 后续步骤不用在触摸屏操作,程序将自动自动冲转、升速、暖机、升速步骤,直到小机升速至2250rpm。 (6) OPS上顺序启动: A 现场准备工作完成后,TSP盘选择自动启动模式。 B 在OPS上按顺序启动键,小机将自动启动,抽真空须手动操作,当真空达到 -86KPa时排汽蝶阀自动开启,随后程序将自动冲转、升速、暖机、升速步骤,直到小机升速至2250rpm。 C 现场操作及检查与TSP盘启动相同。 (7) 汽泵程控制自动并泵操作: A 确认小机转速已升至2250 rpm。 B 开启汽泵出口电动阀MV-4#104B。 C 确认小机速度控制器器TSP-4#005A无“B”条件(小机未启动完成有“B”条件)。 D 确认以下并泵条件满足: a 任一台给水泵在“自动”控制且给水主控制器FIC-3#FWM不在“手动”控制。 b 小机启动完成(转速≥2250rpm)。 c 机组没有在升、降负荷。 d 汽泵再循环阀FCV-4#102B不在“手动”控制。 e 汽泵出口电动阀MV-4#104B已全开。 f 确认小机速度控制器TSP-4#005A在“手动”控制。 E 确认汽泵A并泵条件满足“READY”灯亮。 F 操作“BFP-A IN”按钮弹出下方操作条后按“ON”则汽泵A自动并入,若欲中断自动并泵程序则按“程序复归”按钮。 (8) 汽泵手动并泵操作: A 小机启动完成(转速≥2250rpm)。 B 机组没有在升、降负荷。 C 汽泵再循环阀FCV-4#102B不在“手动”控制。 D 汽泵出口电动阀MV-4#104B已全开。 E 确认小机速度控制器TSP-4#005A在“手动”控制。 F 通过调整小机速度控制器TSP-4#005A缓慢提升汽泵转速,直至小机速度控制器TSP-4#005A调节值MV与给水二级控制器FIC-3#132输出MV值接近时把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