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初探

合集下载

中学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初探

中学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初探


传统 实验教学存在 的弊端翻
传 统 实验 教 学在 方 法与 设计 等 方 面 存 在 明显 不 足, 教学 效果并不十分 明显 。首先 , 学安排缺 乏合理 教
性 。传统 的实验教学 以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为主 , 主要形 式为教师实验 , 生观察 , 学 学生 亲 自动手 的机会
教材增 加 了 “ 观察 与思 考” “ 动与探究 ” “ 查与研 、活 、调
很少 , 即便有也 是按照 已经 制定好 的实验 步骤 , 一步步 进行实验 ,常常在实验之前 对实验现象 和结论 已经知
道, 从而缺乏 真正的主动性 , 降低 了对 自然 科学的探索 热情 。其次 , 教师缺乏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教师在实
展规律 , 通过“ 知识构建型探 究性 实验教学” 启发 型探 究性 实验教学” 和“ 两个方面案例 的教 学有效性探 讨 , 学生 让
亲身经历和体验科 学探 究活动 , 能激发化 学 学习的兴趣 , 学习科 学探究的方 法, 理解科学的本质 , 培养科 学精神和 科 学价值 观 , 从而 实现化学课程 目标 , 高学生的科 学素养 。 提
【 实验平台】
中学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的有效性 初探
饶 琴 1, .吴鑫德 (. 1 湖南师范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 湖南 长沙 4 0 8 ; 10 1 2 . 湖南省常德市第 四中学 , 湖南 常德 ,10 0 450 )
摘要 : 究性 实验教学以提 高学生的科 学素养为 目标 , 探 激发 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我们根据 学生学习的发
记录各 反应物 的质量及 总量 ,反应后要 记录生成 物的 质量 , 然后分析反应前后 质量总和 的变 化 , 出相关 结 得

论 。学生分工协 作完成 实验过程 中 , 运用各种科学方法 记录和处理实验数 据 , 并进行分 析和归纳 , 升了相关 提 的能力素质 。 、 总之 , 化学实 验的重要 作用不 言而喻 , 化学是 实验 的科学 ,尤其对 于抽象思维 和逻辑推理发展 尚未完全 的 中学生 , 象 、 体 、 形 具 生动 的化学 实验更 加有助 于其 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 促进各 种能力 的提升 。只有认 并 清 了实验在 中学化 学教学 中的基础地 位和重要 作用 , 才能加强对实验 的重视 ,进一 步提高 中学化学教 学的 质量和效果。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

对于一些不易观察实验现象 的实验 , 教师可以改
单纯的演示实验为师生合作实验 。如“ 燃烧 的合理利
用与开发” 这 节课 中 , 探 究 除燃 烧 之 外 的化 学 反应 是
的高度 , 强调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 , 学习科学研
究 方法 , 培养 学 生 的探 索 精 神 、 实 验 能力 以及 创 新 意

6 一
化 学教 与 学 2 0 1 3年 第 9期

教学研 究 ・
绍 实验 室 制取 二 氧化 碳 的反 应 原理 , 让 学 生 回忆 已学
验习惯 。这样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 知识迁
移 能力 和灵 活 运用 知识 的能力 。 增 强 学生 思 维 的独 创
性。
1 . 增加 定量 型 实验

教学研究 ・
初 中化 学实验教 学 中学生创新能 力培养初探
陈晶 晶 姜 建文
( 江西师范大学化 学化 工学院 江西 南昌 3 3 0 0 2 2 ) 摘要 : 化 学实验是化 学教 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 途径 , 文章 结合 实例 阐述了初 中化 学实验教 学 培养 学生创新能力的几条途径。 关键词 : 初 中化 学; 实验教 学; 创新能力
分别 与 稀 盐 酸反 应 ) 或 予 以讲 解 : 然 后 教 师 向学 生 介
锥形瓶 , 将红磷引燃 。红磷的着火点为 2 4 0 ℃, 因此在 演示 实验 时 失 败 的概率 较 大 , 教 师 可 以将 实验 中的红
磷换成白磷 ( 着火点为 4 0 ℃) , 这样就大大地提高 了实
通 讯 联 系人 : E — ma i l : j j w 9 9 9 @1 6 3 . c o m

多媒体环境下的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初探

多媒体环境下的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初探
教学 经纬 H NXE J OU A KO Z0G U I XE CN A A
பைடு நூலகம்
多媒 体 环 境 下 的 初 中化 学 演 示 实 验 教 学 初 探
广西 宾 阳县 教 育局教研 室( 3 2 0 李 坚 平 50 0 )
我 国著名 化学家 戴安 邦先 生 曾经说 过 :化 学是 一 “
在 化 学 实 验 教 学 中 , 论 是 课 堂 演 示 实 验 还 是 分 组 无
2 多媒 体 课 件 具 有化 危 为安 的 作 用 力 .
大家都 了解化 学 实验 中所 用 的药 品绝大 多数 都有
定 的 危 害 性 , 此 , 实 验 的 操 作 步 骤 、 作 规 程 要 求 因 对 操 较 高 。一 旦 有 误 , 仅 不 能 正 常 进 行 实 验 , 重 的 还 会 不 严
阶。
察 , 有较 大 的危险性 , 会 这样 就可 以通过 多媒体 演示 实 验 的方 式 来 进 行 讲 解 。 在 实 验 前 播 放 动 画 显 示 点 燃 不 纯 的混合气体 而使气体发 生爆炸 的情景 , 实而形象地 真
说 出违 反 操 作 规 程 的严 重 后 果 , 比 老 师 “ 上 谈 兵 ” 这 纸 反 复 强 调 要 印 象 深 刻 得 多 。这 样 既 加 深 了 学 生 对 点 燃 可

足 。开展多媒 体技术 与 化学实 验教 学特 别是 教师课 堂 上的演示实验教学 的整合实践 与研究 , 寻求现实 的可操 作 性 强 的 演示 实验 教 学 途 径 和 方 案 , 进 技 术 优 势 转 化 促 为教学效 益 , 推进 多媒 体 技术 在 实 验教 学 过 程 中 的效 用, 提高学 生学 习的兴趣 , 把素 质教育推 上一个 新 的 台

初中化学创新教学初探

初中化学创新教学初探
以指 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4 ]

更难 以在 将 来 的生 活 中取得 重 大 的创造 发 明 ,因 此 ,我们 在 中学 化学 中加 强 培养 学 生 的想象 能 力 ,就 显得 非 常重 要 了 。培养 学 生 的想 象 力可 以采 取 以下 几种 方 法 :1 加强课 堂提 问 ,开 发学 生想 . 象 力 。在 讲授 新 知 识时 ,教 师 可不 失 时机地 提 出 问题 , 引导 学生 进 行 想象 ,让 学 生在 脑 海里 预演 其 形象 ,想象 其 结果 ,使 学 生 的 思维 参与 整个 教 学过 程 ,随 着 课堂 的深 入 使学 生预 演 的 结果 逐步 明 朗化 。这样 指 导学 生 长期 坚 持 自我训 练 ,不 仅他 们 的想 象 能力 可 以得 到 锻炼 提 高 ,而 且学 习效 率 也会 大大 提 高 。2运 用 突然 中 . 断法 ,提 高 学生 想象 力 。 “ 然中 断法 ”是教 师在 给 学 生授课 的 突 过 程 中 ,讲到 知 识关 键 点时 , “ 然 中断 ”后 面 的知 识景 象 ,要 突

求 学 生 去 想 象 ,或 者 是 讲 解 某 一 问题 时 ,教 师 对 问题 的背 景 材 料 、 出发 点 、前 提 条 件 等进 行 充分 展 示 说 明后 进 行 的 “ 然 中 突 断 ”,然 后要 求 学生 自己寻 求方 法 ,解 决 问题 。 “ 突然 中断法 ” 是 化学 教 学 中培养 学 生想 象力 的一种 有 效方 法 ,此 法主 要包 括 以 下 环节 :激趣 设疑 、合理 中 断 、启发 疏 导 、总 结反 馈 。3 教师 多 . 启 发 ,提 高学 生想 象力 。培养 学 生创 新 的能 力 思维 的过 程就 是 对 问题 分 析 综合 的过 程 。培 养 学生 的创 新 思维 , 教师 要善 于启 发 , 经 常运 用启 发 式教 学 。运 用科 学想 象 题 ,启 发想 象 可 以培养 学 生 的抽 象 思 维能 力 。在物 理 教 学 中,有 意 识地 设计 一 些与 教 学 内容 有密 切 联系 的科 学 想象 题 ,可 引 导学 生进 行 讨论 ,激 发 学生 的 学 习兴 趣 ,提 高他们 的想 象 力 。 三 、运用 多媒 体 ,提 高学生 的创 新 能 力 随 着 信 息 技 术 在 教 育 领 域 的 普 及 , 多 媒 体 技 术 在 现 代 教 育 中 的地位 日益攀 升 ,并 显 示 出传统 教育 所 不 能 比拟 的优 越性 和 强 大 的生命 力 。传 统 的教 学 以 “ 教师 的嘴 巴和粉 笔 ”为主 要教 学 模 式 ,课 堂容 量有 限 ,教 学手 段 单一 ,多媒 体辅 助 教学 手段 在 教 学 中 的应用 就 成 为课 堂改 革 的必 然趋 势 。教 师在 课 堂教 学 中可 以运 用 多 媒体 ,培养 学 生 的创新 意 识 。如今 化 学实 验 教学 主要 有 教师 的演 示实 验 以及 学 生 的分 组实 验 ,在课 堂 教 学 中,教 师 的演 示 实 验 占有重 要位 置 ,它 具 有两 方 面 的作用 :其一 ,通 过 观 察实 验现

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初探

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初探

示实验 、 学生实验 、 趣味实验 、 多媒体 课件等 , 所学 的化学知 使 识具体化 、 形象化 、 味化 , 而激发学生 的探究欲望 。 人吸 趣 从 如“
入 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 同? 这一问题 的教学 , ” 教师可 设 置问题 : 人呼出的气体都是二氧化碳 的说法对吗? 带着问题 , 学生认真思考 , 搜集查阅资料 , 分析讨论 , 探究知识 的欲望很强
生关 系 , 让学生在 民主 、 和谐 、 宽松 的环境 中学会合作 、 学会 探
究。 教学 中选择具有启发l 直观 I 灵活性教学手段 , I 生、 生、 例如 , 演
①小 于; 等于 ; ② ③大于。依据猜想设计实验方案 , 即铁钉与硫
酸铜溶液反应前后 质量 的测定 、白磷燃烧前后质量 的测定 , 指 导学生通过实验 , 观察现象 , 通过 由表及里 的深入思考 , 归纳总 结 出质量守恒定律 。 然后再通过镁条燃烧前后质量测定实验 的 实施 、 蜡烛燃烧前 后质量 的测定 , 看到表面上 这两 个实验似 乎 不符 合质量守恒定律 , 进而让学生 思考其原因 , 比较反应前 后 质量变化 的情况 , 分析发生变化 的原 因 , 并 再思考 可采取 的措
源, 在观察 、 思考 、 想 、 猜 设计 、 动手操作 的 的实 验情境 与氛 围
中,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
( ) 一 掌握 规 范的 实验 操 作 技 能
化学教学 过程 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
让学生积极思考 、 讨论交 流 、 出问题 、 提 猜想 可能的结果 , 并通 过实验等活动进行探究 。增强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 并能从众
从而提高学生 提出问题 、 考问题 、 思 解决 问 题 的探 究 能 力 。如

新课程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初探

新课程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初探

要 注 意 改进 传 统 的 实验 教 学 ,精 心设 计 各 种 探究 实验 ,
促 进 学 生 主动 学 习 ,逐 步 学会 探 究 。 ” 在 探 究 实 验 中 ,可 采 用 “ 题—— 探 究 ” 法 。 由 问
学 ” 上下 功 夫 。让 学 生 根 据 问 题 要 求 自行 设 计 实 验 , 不 但 可以 充 分 发 挥 学 生 的主 体 作 用 和 聪 明才 智 ,尝 试 科 学 实 验 探究 的 方 法 ,增 强 科 学 研 究 的创 新 意 识 ,而 且 学 生 学 过 的 知 识 可 以 在 实 验 设 计 中得 到 综 合 应 用 ,
什 么 闻不 到香 味 ? 通 过 上 述 处 理 ,学 生 很 快 在 观 察 和讨 论 中 自己得
出 结论 。 三 、 创 新 设 计 。 自 主 探 究

精 心 设疑 。引导 探 究

中 学 化 学 科 新 课 程 中科 学 探 究 是 学 生 积 极 主 动 获 取 化 学 知 识 ,认 识 和解 决 化 学 问 题 的重 要 实 践 活 动 。
实 现 理 论联 系 实 际 和 提 高 创 新 思 维 的 目 的 ,充 分 体 现 和 发 挥 学生 的 主体 作 用 。
四 、 实验 评 价 ,反 思 探究
教 师设 计 适 当 的教 学 情 景 ,学 生 提 出问 题或 猜 想 假 设 , 并 自 己设 计 方 案 进 行 探 究 实 验 ,分 析 观 察 ,得 出 结
化 学新 课 程 标 准 中指 出 : “ 学 实 践 是 科 学 探 究 的 主 化 要 方 式 ,它 的 功 能 是 其 他 教 学 手 段 无 法 替 代 的 。教 师
针 对 新 课 程 特 点 ,探 究 实 验 教 学 中 教 师 应 采 用 灵 活 多 变 的 教 学 方 式 ,将 大 部 分 时 间 留 给 学 生 去 思 考 、 去 讨 论 、去 实 验 、去 发 现 ,教 师要 在 设 计 学 生 “ 何 如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关于初中物理起始阶段教学的探讨
韩延科 河 北 省 永 年 县 城 南 实 验 中 学

初中 物 理 起 始阶 段 的 教学 效 果 如 何, 不 仅影 响 学 生 初中 阶 段 的 物 理学 习 , 而 且 还会 影 响 到 高中 阶 段 文 理 分 流的 趋向. 教学 实 践 清 楚 地 告 诉 我 们,
从新奇 物理到謇爱物理 .激发学 习热情 .保持对物理 的强 烈学习兴趣 初 二物理课对学生来说 是一 门新 的学科 ,大多学生在 刚接 触这 门课往往有 种新 鲜感极大 的兴趣 。但有的学生 由于受各种影响而这种兴 趣仅仅是停 留在 表面 的一种新奇 ,教 师在 这个时候如不及 时转化 ,学生 “ 热”的时间是往往很 短暂 的 ,这就要求教 师首 先要上好引言课使 学生一接触物 理就 感觉到学物理 的 奇秒 和有趣 ,还有就 是在 后面的章节教学 中都要认真设计 教学 流程 ,把每节课 都 当是公开课上 ,精 心准备 ,以 “ 保持学 生对物理的强烈学 习兴趣”为基本点 E 好 每一堂课 ,让学 生对 物理从新奇到热 爱 ,到保持浓厚 的兴 趣 ,为今后 的奋 发学 习打下 良好 的角 2 0 1 3 年7 月 第7 期( 下) 2 0 1 3, J u l y, N O . 7( u n d e r
得 m的正确结论迅速 承接 过来 ,抽 出时 问和精力进行新 的创新 与发展 。而且 , 验 ,不仅不伦不类 ,而且也达不 到应有 的效果 , 甚至是一种 时间和精力 的浪费 。 培养学 生探究能力不 是只有探究实验一种 方式 ,介绍科学 家的探究过程也是一 教学 中动不动就将 学生没有 目的分组 、动不 动就进行没有意义 的探究 ,只是 一 种好 的方 法。所有 知识 、 所有 实验都探究 , 不仅 没有必要 。也没有这么多时间 , 种新的形式主义 和有害无益的作秀 ,也是对新 课标 、新教材 注重探究 性学习的 有些 练习性实验 、验 证性 实验 、测量性实 验 、设计性实验 统统 都做成探究性实 种误解。

初中化学实验有效性教学初探

初中化学实验有效性教学初探

初中化学实验有效性教学初探作者:戴林俊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3年第07期摘要:文章对初中化学实验有效性教学展开论述,在实验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总结出化学实验有效教学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化学;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7-062-0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1】由此可见,做好实验教学工作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学生愿学、乐学、会学的关键所在。

做好实验教学,也就是要做到化学实验教学有效。

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同事的相关实践,对化学实验有效教学形成以下共识。

一、化学实验从生活中来,学生愿学美国的教育家杜威先生提出“教育即生活”,中国的陶行知先生则提出“生活即教育”。

他们的理念和现代教育理论中的“重视学生已有生活经历和经验”不谋而合。

生活中——做过的:学生在生活中,已有水不可以燃烧且可灭火,白酒中的酒精却可以燃烧的经历。

教师可以从这点出发设计对比实验,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进行实验教学。

生活中——见过的:生活中,学生一定从饮食中的汤中发现过这样的事实,糖、盐、酒、醋、味精都是能溶解在汤中的,而菜油却浮在汤的表面,教师由此可以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对物质的溶解性影响因素展开实验探究。

生活中——知道的:微粒的特性之一,微粒之间有空隙且不同物质的微粒空隙不同。

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黄豆和芝麻之间都空隙且空隙大小不同,通过黄豆和芝麻作类比,设计验证实验。

生活中——听说的:江湖骗子将“药金”(黄铜)充作黄金高价卖给乡村老太,教师提供黄铜和金戒指引导学生设计多种实验方案。

化学实验从学生生活中来更能贴近学生,学生愿意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初探
摘要】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扎实地对学生进行基本操作训练,加强学生对实验
原理、实验过程的理解,加强学生的
观察能力、探究验证能力、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并且在实验教学中
要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规范意识、环保意
识及探究意识。

【关键词】基本操作;能力;探究;意识
The experiment teaching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 preliminary studyWu Ji-ye 【Abstract】Want to be firmly to carry on a basic operation train to the student in the chemistry the experiment the teaching,strengthen a student to experiment principle, experiment process of comprehension, strengthen a student of observation
ability,investigation verification ability, solve simple chemistry problem of ability of development, and want to enhance a student in theexperiment the teaching of safety consciousness, norm consciousnes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and investigation
consciousness.
【Key words】Basic operation;Ability;Investigation;Consciousness 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通过化学实验不仅可以使学
生获得化学知识,培养实验技能和素质,而且还可以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作风
和习惯;在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及科学探究、创新思维能力方面,化学
实验更是举有无法替代的作用。

因而,中考试题在骤步加大对实验考查的力度,
实验试题更加注重实验的设计和评价,重视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重
视考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考题的综合程度也在不断加强,所有这些都促使着
化学教师不断地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水平。

本文就如何重视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谈一
些做法和体会。

1.在实验教学中要扎实地对学生进行基本操作训练初中化学实验的内容分为常用仪器和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常见气体的制取及净化、物质的检验、混合物
的分离和提纯五部分内容,其中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其他实验的基本功。

在实
验教学和中考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1 必须使学生能叫出常见仪器的名称,掌握它们的性能,使用范围和操作
要求。

1.2 通过训练使学生能熟练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玻璃仪器的洗涤、装置
气密性的检查、气体收集、过滤、蒸发、溶液配制等基本操作,懂得操作的原理。

1.3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用实验鉴别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以及盐酸
与硫酸:学会用指示剂鉴别酸溶液和碱溶液。

1.4 让学生学会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能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并能填
写实验报告。

2.密切联系有关的化学基础知识,解答具体的实验问题,加深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化学实验是在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的前提下进行的。

因此,对
实验基本操作不仅要知道怎样做,还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才能真正理解
和掌握实验原理。

例:①酒精使用完毕,为什么要用灯冒盖灭火焰,而不用嘴吹灭?②为什么不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③用向上排气法收集二氧化
碳气体时,为什么导管口要接近到集气瓶的底部?等等。

上述问题都是初中化学
实验中最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操作正确与否关系到实验的成功与否,也反映了
学生对实验原理的掌握程度。

在实验复习阶段,教师应尽可能地设计这方面的实
验习题,以加深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

3.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培养化学实验的结论是依据实验现象,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去分析、推理、验证得到的。

因此,认真、仔细、全面地观察实验现象,
并完整、准确的记录,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

对一个化学实验,要让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全面观察:
3.1 仪器装置特点。

3.2 实验药品的颜色、状态、气味及用量等。

3.3 反应条件是什么?如热、高温、点燃、通电、化剂等。

3.4 反应中产生了那些现象?如有无发光、发热、发声现象,有无溶解、沉淀、逸出气体、产生气味等现象。

3.5 反应的剧烈程度和实验过程等。

3.6 注意反应的瞬间变化及反应的微弱或缓慢变化等。

在要求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时,要指导学生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观察,
注意抓反应中的主要现象和实验的本质同时,记录实验现象时要重点突出、内容
真实准确、语言简明、层次清楚,不要把反应原理当作实验现象记录。

如铁丝在
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应记录为“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而不能记录为“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对实验现象进行思考分析,推理得出实验结论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把握实验条件的控制要点,找出实验成败的
关键及失败的原因。

4.改变实验形式,加深对实验的理解在实验教学或实验复习阶段,教师应当结合实际改变原来的实验形式,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实验。

其具体做法是:
4.1 将教材中操作简单、危险性小的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在教师的
引导下操作、观察、描述、得出结论,进行误差分析。

如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物质的溶解性实验、水的电解实验等。

4.2 改一次性学生实验为多次性随堂实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如金属
与酸的反应,酸、碱、盐的性质及复分解反应条件等实验。

4.3 改进并引申实验。

通过对一类实验的不同方法、不同条件和不同装置的
实验比较,明确利弊,以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设计能力。

如用不同方法制取氧气和
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氢气等。

在实验复习阶段,还可以从一套简单的实验装置出发,引导学生设想该装置还有那些用途及如何对其改进,从而拓宽实验思维能力。

4.4 用对比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实验原理、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过程、分析
评价实验。

促使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例如在空气成分测定、二氧化碳的制取、氧气的制取和收集、泡沫灭火器原理,溶液的导电性,木炭、一氧化碳还原
氧化铜,酸、碱、盐的性质等演示实验都可以在不同条件给学生演示,使学生牢
固地掌握这些内容。

4.5 改进演示实验,增强实验效果,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如水的净化、活
性碳和木炭的吸附作用、小炭还原氧化铜等演示实验的现象和效果往往达不到理
想程度。

教师可以依据教材设计改进实验方法,增强实验效果。

例如水的净化实验,教师利用饮料瓶、玻璃导管、软胶管、皮塞、石英砂、活性碳、阳离子交换剂,饮水机上的臭氧发生器等材料制成水的净化装置,经过这些装置净化的水和
未净化的水可以直接用肥皂水检验出来。

整个实验过程用时5 分钟左右,现象明显,学生很感兴趣。

学生既亲身体验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和水处理过程,又同时
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

5.让学生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培养探索验证,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将实验基本操作、反应原理、实验过程、实验现象以及相关计算融为一体来解决化
学问题,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探索能力、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

实验设计的关键
在于学生能否根据实验要求选用合理、方便的方案,能否提出实验方案依据的反
应原理、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并要作正确、简明、合乎逻辑的表述。

通过设
计简单的实验练习,使学生明确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方法,根据反应原理选择
合适的试剂、确定实验仪器和装置,进而制定实验步骤。

还应使学生知道设计实
验方案时应选择最佳方案,并要求科学、可靠安全、操作简便、现象明显、结论
可信。

6.在实验中强化四个意识初中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浓厚兴趣令人欣喜,但在实验中也表现出一些令人担忧之处:重视实验现象,轻视对现象的理性探究;重视
实验结果,轻视实验过程及操作规范;重视用语言表达对环境的担忧,轻视在实
验过程中的实施,所以教师要利用每一次实验机会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规范意识,环境意识,探究意识。

对学生进行实验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是
化学教师的责任,但教师不能言过其实,危言耸听,避免造成学生望而却步的不
良后果;部分学生把做实验当作一种休闲活动,认为不规范操作也能得到预期的
现象,在实验室里大声说话,试剂用量随意,试剂用完不及时归位,瓶塞张冠李戴,试剂污染等等。

所以在实验中强化规范意识非常重要;绿色化学实验的核心
是用最少的原料得到最多的产品,避免或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不随意排放污染物。

但学生在实验中往往会出现试剂用量过大,废液随意倾倒等现象,所以实验中必
须强化环保意识;实验探究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实验
方案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强化探究意识,让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有非常重
要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