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概述
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

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中国儿童文学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学体裁,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它不仅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还承载着对下一代情感、知识和价值观的传递。
本文将探讨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从古代文言文到现代儿童文学的兴起,展示其丰富多样的魅力。
古代文言文和童谣是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起点。
在古代,由于文言文是学习的基础,因此大部分儿童文学作品都是以文言文形式存在的。
这些作品通常是寓教于乐的,通过描绘英雄故事和历史传说,传达忠诚、孝道和正义等价值观。
此外,童谣也是古代儿童文学的重要形式,它以简单有趣的韵文形式传唱,儿童通过这些歌谣学习语言和道德规范。
进入近代,中国儿童文学发生了重大变革。
清末民初,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许多儿童文学家开始探索新的创作方式。
这些作品注重老少咸宜的原则,更注重儿童的真实感受和思维方式。
鲁迅的《野草》中的儿童故事部分便是典型代表之一。
这一时期对儿童文学的创新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儿童文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政府鼓励儿童文学的发展,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
其中包括《小红帽》《三只小猪》等翻译自外国童话的作品,以及《爱丽丝梦游仙境》《安徒生童话》等的中文版。
这些作品的引入丰富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内容,吸收了外国儿童文学的优秀成果,传递了世界文化的精髓。
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过程中,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是一个新的高峰期。
儿童文学家们开始尝试着创作以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故事为题材的作品,以满足当代儿童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探索需求。
在这个时期,中国出现了一批经典作品,例如张系运的《雷雨》和大冰的《记忆的小屋》。
这些作品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和精彩的语言,向读者展现了充满童真的世界。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儿童文学也面临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儿童文学作家们开始关注当代儿童的成长环境和问题,通过探讨儿童教育、家庭关系、友情和自我认知等主题,展示了新一代儿童的命运和价值观。
介绍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

介绍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各位小伙伴们呀,今天咱就来唠唠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那可真是一部充满故事和趣味的历史呢。
我记得小时候,每到晚上睡觉前,我就缠着爷爷给我讲故事。
爷爷呢,就会从他那满是故事的脑袋瓜里掏出一个又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有一回,爷爷给我讲了个《神笔马良》的故事,讲那个穷孩子马良得到了一支神笔,画什么就有什么,给穷苦的乡亲们画了好多好多东西,可把那些坏财主气得不行。
我当时听得那叫一个入迷呀,眼睛睁得大大的,不停地问爷爷:“爷爷,真有这样的神笔吗?”爷爷就笑着摸摸我的头说:“傻孩子,这是故事里的呀,不过这故事可老早就有啦,也是咱中国儿童文学里的一颗小珍珠呢。
”其实呀,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那可是经历了好长好长的时间哦。
在古代呢,就有不少带有儿童文学影子的东西啦。
比如说那些民间故事呀,就像爷爷给我讲的《神笔马良》,还有《田螺姑娘》啥的,都是靠人们口口相传,一代代传下来的。
那时候呀,小孩子围坐在长辈身边,听着这些奇妙的故事,心里头满是好奇和憧憬。
后来呢,到了近代,有好多文人墨客也开始关注到儿童啦。
就说那个叶圣陶先生吧,他可厉害啦。
我有个当老师的表姐,有次她在备课的时候,就跟我说起了叶圣陶先生的作品。
她说叶圣陶先生写的《稻草人》可有意思了,那个稻草人站在稻田里,看着周围发生的各种事儿,心里头可着急啦,可它又没办法去改变,只能干着急。
表姐一边翻着书一边说:“你看这稻草人,就像个善良的小守护者,虽然没什么实际的本事,但它那颗心是热乎的呀。
”我就凑过去看那书里的插画,觉得还挺好玩的。
再往后呀,新中国成立啦,儿童文学就像是迎来了春天一样,蓬勃发展起来。
我邻居家有个小妹妹叫萌萌,她可喜欢看书啦。
有一次,我去她家玩,看到她正坐在小书桌前,捧着一本《宝葫芦的秘密》看得津津有味。
我就问她:“萌萌,这书好看吗?”萌萌抬起头,眼睛亮晶晶的,说:“可好看啦,这个王葆有了宝葫芦,想要啥就有啥,可最后他发现靠宝葫芦得来的东西都不踏实,还是得自己努力才行呢。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西
方现代儿童文学的影响开始逐渐传入中国。
许多作家开始创作适合儿
童阅读的文学作品,培育起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萌芽。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起步可以追溯到1918年,当时,杜亚泉的
童话作品《蝴蝶图画的故事》首次以中文写就,并在上海的《小朋友》杂志上发表。
此后,中国诗人郑振铎创作了著名的《小石潭记》,被
誉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开山之作。
1920年代至1940年代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的鼎盛时期。
许
多作家如舒康、周立波、侯伯顿等纷纷涌现并开始创作大量的儿童文
学作品。
其中,舒康的《小黑和小白》、周立波的《小燕子和小螃蟹》等所获成就引领了当时儿童文学的发展方向。
1949年以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进入了新的阶段。
在新中国的建立下,儿童文学作为一种文艺形式逐渐得到重视和发展。
许多著名作
家如朱自清、魏巍、顾随、冯牧等相继涌现,他们创作了一大批经典
的儿童文学作品。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进一步向世界开放,受到来自
西方的更多影响。
一系列经典作品如郑渊洁的《皮皮鲁传》系列、曹
文轩的《盘踞者》等出现,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内涵和
形式。
时至今日,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已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无论是优
秀的重要作品,还是影响力持久的作家,中国现代儿童文学都在国内
外范围内取得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
儿童文学发展史

TITLE
第二章 中外儿童文学的发展
20世纪初叶“五四”新文化运动
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正文
Ⅱ
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正文
第一节 中国儿童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Ⅰ
民间文学与儿童文学
点击添加正文
Ⅱ
神话: 最原始的人民口头创作形式 人类幼年时期的精神产物 大胆的幻想、离奇的情节
点击添加正文
一、中国史前儿童文学
英国:童话剧《小飞侠》;童话《小熊温妮》
《指环王》
瑞典:《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穿长袜子的皮皮》
法国:《会搔耳朵的猫》;《七里靴》
意大利:《洋葱头历险记》
奥地利:《小鹿斑比》
美国:《绿野仙踪》
20世纪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
A
B
人物:凡人形象
内容:强烈的人民性 《牛郎织女》
民间童话
(一)民间文学与儿童文学
(一)民间文学与儿童文学
民间文学 取材: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愚公移山、狐假虎威
古代寓言
“童谣”、“孺子歌”、“小儿语” 语言朴素风趣、短小含蓄、乐律和谐 明*吕坤《演小儿语》我国古代第一部儿歌专集
19世纪的外国儿童文学
德国:格林兄弟《德国儿童和家庭童话集》
英国:路易斯卡罗尔《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查尔斯金斯莱《水孩子》;萨克雷《玫瑰与指环》; 狄更斯《雾都孤儿》
意大利:卡洛科洛迪《木偶奇遇记》
俄国:普希金《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法国:儒勒凡尔纳 科幻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女儿》、《海底两万里》、《神秘岛》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
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

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儿童教育的日益重视,儿童文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然而,要了解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需要回溯到数千年前。
中国古代的儿童文学主要表现在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童谣等形式中。
这些作品不仅为儿童提供了娱乐和启发,还传承了民族文化和智慧。
例如,古代的《百家姓》可以帮助儿童学习姓氏的起源和文化意义;《三字经》和《千字文》则是儿童学习语文和道德的重要工具。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现代儿童文学的影响开始涌入中国。
在这个时期,大量的翻译儿童文学作品被引入中国,开启了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发展之门。
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是韩麟《童话王国》和林纾《儿童园》等,这些作品向中国儿童介绍了西方现代儿童文学的风格和观念。
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儿童文学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独立体系。
许多著名作家如梁启超、郑振铎和周作人等都对儿童文学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写作,创作了大量有关儿童生活、成长和教育的作品。
同时,一些优秀的童话作品如郑振铎的《木头人》和《大灰狼和小白兔》等也相继出版。
1949年以后,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儿童文学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发展机会。
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的成立,为儿童文学的繁荣提供了保障。
新时期的儿童文学以陈向真的《神奇的石头》、琼瑶的《蓝莲花》以及胡晓义的《胡椒和花椒》等作品为代表,涵盖了儿童文学的各个领域,从儿童故事到童话和少年小说,丰富了儿童的文学阅读选择。
21世纪初,随着中国儿童文学市场的扩大和多元化发展,作品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显著提升。
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已经迈入一个新的阶段。
一方面,以探索和引导儿童的精神世界为目标的作品如贾平凹的《棋王》和柴静的《解忧杂货铺》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另一方面,儿童文学也开始注重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和能力,例如韩寒的《三重门》系列以及古龙的武侠小说改编的《龙庭传奇》等。
总的来说,中国儿童文学经历了漫长而辉煌的发展历程。
儿童文学历史发展概述

• 韵文作品——主要是儿歌童谣如明代演小儿语收集了 46首儿歌清代天籁集收集48首儿歌
二、古典文学中的儿童文学中的遗产
• 诗歌方面——历代诗人有许多脍炙人口的短 小诗作内容通俗浅显语言琅琅上口易为儿童 接受如咏鹅静夜思示儿牧童词等
• 古典小说——西游记聊斋志异封神演义
—张天翼的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代表当时的 最高水平
四、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轨迹扫描之三:抗 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 抗日战争爆发打断了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正常进程 系列杂志报刊相继停刊作家编辑队伍分散;
• 儿童文学的发展也投入到民族解放的洪流之中出现 以抗战为背景的的新的儿童刊物
• 四多数成人作家为儿童创作其中以儿歌、童话最多如 叶圣陶的童话为中国童话开创了一条自己的路
三、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轨迹扫描之二:左 联时期
• 一儿童文化、文学协会的成立 • 二出版业的扩大儿童报刊、丛书如雨后春笋 • 三再次引进外国儿童文学 • 四儿童文学理论研究有了相当的规模 • 五本期儿童文学创作以童话的成就最大——
第二章 中国儿童文学历史发展概述
第一节 中国史前儿童文学
对于中国来说儿童文学这 个概念实在现代文学史上才出 现所以把现代以前的儿童文学
叫做史前儿童文学
• 一、古代民间文学中的儿童文学遗产
• 神话——是最早的民间文学样式如盘古开天地、精卫 填海等散见于三海经、楚辞等书中
• 民间传说——是叙述有名有姓的特定事迹的民间故事 它是神话的发展与延续
一中国悠久、优秀的文学传统的滋养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与推动 三对世界进步儿童文学的积极借鉴和吸收
二、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轨迹扫描之一:五四时期
中国儿童文学历史发展概述

中国儿童文学历史发展概述1.古代民间文学中已经有了儿童文学的萌芽与原始雏形,留下了不少富贵的儿童文学遗产。
2.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开山之作。
作品通过一个富有同情心而又无能为力的稻草人的所见所闻所思,真实而深刻地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农村风雨飘摇的人间百态。
3.鲁迅高度赞誉《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
4.张天翼的代表作有《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宝葫芦的秘密》、5.《神笔马良》是洪汛涛童话的代表作。
《神笔马良》之父是洪汛涛。
6.葛翠林的《野葡萄》是他的代表作,其中野葡萄是光明的象征,白鹅女则是追求光明的美好理想以及勇敢、善良、不畏强暴、勇于献身的品质的化身。
7.孙幼军是中国首位获国际安徒生儿童文学奖提名奖的童话作家。
他的《小布头奇遇记》也是中国第一人获得安徒生儿童文学提名奖的作品。
8.文革时期的儿童文学有李心田的《闪闪的红星》。
9.郑渊洁是一位产量很大的作家,独立支撑山西《童话大王》已有十余年。
在他为数众多的童话中,最具代表性也最有影响的当数《皮皮鲁全传》,它包括了“皮皮鲁和童话节”、“皮皮鲁外传”、“皮皮鲁蒙冤记”“皮皮鲁趣事”等部分。
10.周锐是一个“荒诞型”的童话作家,他把童话比作点心,主张童话以“色、香、味”迷人,把对把童话当作“教鞭”和“药片”来对付儿童。
11.柯岩是建国以来在儿童诗领域成就卓然的女作家。
代表作《“小兵”的故事》,是由《帽子的秘密》、《两个“将军”》、《“军医”和“护士”》三首相对独立的单篇组成。
12. 《猪八戒新传》的作者是包蕾。
13.金近的代表作有《红鬼脸壳》《小鲤鱼跳龙门》。
14.曹文轩的作品有《草房子》(代表作)。
15.我国儿童歌舞剧的创始者是黎锦晖。
问答题:1.为什么说《西游记》是中国儿童文学遗产?《西游记》是明代的一部长篇神魔小说,富有浓郁的浪漫气息和丰富的想象力,历代的儿童都把它当作童话来阅读,抹上了神话色彩的孙悟空的形象是《西游记》强烈的吸引了儿童读者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一直成为孩子们从崇拜的人物和亲切的朋友。
中国儿童文学发展概况

秦文君
她的创作以《男生贾里全传》为代 表。秦文君追求的是“感动当下”,感 动我们今天的少年儿童,以直接表现当 下少儿的生活为切入点。秦文君的小说 更多的是展现了八九十年代少年儿童的 生存状态与价值观、理想观、审美观, 展现他们校园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内容, 因而容易受到小读者的认同。
董宏猷
董宏猷的代表作《一百个中国 孩子的梦》实际上是跨文体写作, 他以小说为基调,引入诗化的语言、 散文化的结构,甚至散文诗的意境、 纪实文学报告文学的叙事风格。他 的创作可以说是开创了儿童文学一 种新的风格。
第一代 开局大手笔 第二代 关注民族生存 第三代 历经坎坷 第四代 回归儿童 第五代 中国儿童文学的希望
第一代作家,主要活跃在中国儿童文学 产生之初的“五四”前后与二三十年代。 代表作家:周作人、叶圣陶、谢冰心、 茅盾、郑振铎、赵景深等。 比较经典的作品有以叶圣陶《稻草人》 为代表的童话创作,以冰心《寄小读者》 为代表的散文创作,并且在儿童诗、小 说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多的探索和实践,
曹文轩
曹文轩追求的是文学的永恒,反对咀 嚼庸常的人生,反对平庸。他以优雅的文 学姿态,优美的文学语言,忧郁悲情的人 文关怀来表现儿童世界,代表作是他的 《草房子》、《红瓦》、《根鸟》等成长 小说三部曲。 曹文轩的小说没有刻意展现我们当下儿 童生活,而是描写已经远离我们的那种童 年景观,所有的意境都有一种温情的色彩, 寄寓着作家的理想主义。
班马
班马的创作也颇值得玩味,他的早 期作品如《鱼幻》,写得比较感性、主 观主义,作家理念化的东西比较多。但 他以后的小说,如《六年级大逃亡》、 《玩水》等,在表现儿童情趣、儿童精 神尤其是在“儿童性”方面,可以说是 酣畅淋漓,地道纯熟,无人可及。
“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的条件
一是中国悠久、优秀的文学传统的滋养。 一是中国悠久、优秀的文学传统的滋养。 二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与推动。 二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与推动。 三是对世界进步儿童文学的积极借鉴和吸 收。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轨迹扫描
五四时期的成就: 五四时期的成就:
思想理论的建设。通过吸纳“儿童本位论”的合理 因素,从理性上认识到了儿童文学必须以儿童为出 发点,理解和服务儿童的重要性。批判虐杀儿童精 神、禁锢儿童文学发展的封建制度,大力提高儿童 的社会地位,提高儿童文学的文学地位。 对外国儿童文学的引进。在新型儿童观的指导下重 译了西方大量的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 整理、开发我国民间儿童文学也是五四儿童文学的 一大实绩——采集童话,收集儿歌,把寓言引入儿 童文学领域,等等 。 作家们的创作——茅盾的改写童话、郑振铎的评述 童话、叶圣陶的童话创作。
深刻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直面人生,把现实生活引入 童话。 《稻草人》想象丰富奇特,却又十分符合童话的事理逻 辑。 作品语言质朴而凝重,明白晓畅、生动活泼,具有明显 的民族化和儿童化的特色。 《稻草人》为中国现代童话创作奠定了基础,它为中国 童话创作开辟了现实主义道路。正是在这些意义上,鲁 迅才高度赞誉叶圣陶的《稻草人》“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 条自己创作的路”。
处女作《小铃儿》是一篇儿童小说, 处女作《小铃儿》是一篇儿童小说, 长篇童话《小坡的生日》 ——“中国的《阿丽思漫游奇境 《小坡的生日》 记》 ”
现代儿童文学代表性的作家作品
叶圣陶和张天翼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领域里两位杰 出的代表 。 叶圣陶最杰出最有影响的童话是其代表作《 叶圣陶最杰出最有影响的童话是其代表作《稻草 人》 《稻草人》的艺术成就: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张扬“抗日救亡”的主题 童话——张天翼《金鸭帝国》,贺宜的《凯旋门》, 苏苏的《新木偶奇遇记》等。 儿童小说——《鸡毛信》、《雨来没有死》、《虾球 传》。 儿童戏剧——《捉汉奸》、《放下你的鞭子》等。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的特点
与欧美一些国家相比,起步较迟, 与欧美一些国家相比,起步较迟,但起点 甚高,发展很快。 甚高,发展很快。 众多文学大师的参与, 众多文学大师的参与,使得中国现代儿童 文学一开始便有无与伦比的威势 。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烙有苦难和战争的深刻 的社会记印,反对战争、反对侵略、 的社会记印,反对战争、反对侵略、爱国 爱民, 爱民,也就成了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整体 性的主题。 性的主题。
中国当代儿童文学
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发展的条件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开拓者、建设者们为当代儿 童文学的发展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党和政府的重视。 儿童观及儿童文学观的更新及由此带来的创作 题材的扩展。 对成人文学的借鉴。 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为儿童文学的繁荣提供了便 利的条件。
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发展轨迹扫描
建国十七年: 建国十七年:
清除虐杀儿童精神的旧读物。 积极为儿童们引进国外名著。 在创作实践方面,鲁迅也为儿童文学提供了宝 贵的借鉴。 鲁迅在儿童文学理论方面也卓有建树。
儿童文学要发挥“造就”“新的战士”的教育作用 儿童文学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要照顾到儿童心理的 特征 主张儿童文学“浅显而且有趣”,提倡体裁的多样化.
关怀儿童文学创作队伍的成长与建设。
其它现代文学大师的儿童文学创作及理论 茅盾的改写童话——
《蛙公主》、《驴大哥》——取材于《格林童话》 《大槐国》根据《南柯太守传》改编 茅盾的童话创作明显地记录了中国艺术童话萌芽时期的基 本风貌。
郑振铎的译述童话——《竹公主》、《兔子的故事》《行 善之报》等——童话创作逐渐走向成熟。 巴金——第一篇童话《长生塔》是受到鲁迅译的小说《沉 默之塔》触动而写。 老舍—— 老舍
“左联”时期: 左联”时期 左联
左翼文学社团的大力推动—— 出版业有了扩大——出版了大量的儿童文学报刊和儿 童读物。 继五四时期以后再次形成外国儿童文学引入的高潮— —西欧和前苏联的作品被大量译介。 30年代的儿童文学理论研究具有了相当的规模——还 出版了《儿童文学小论》(周作人)等近二十种儿童 文学研究专著。 创作队伍明显扩大,一批专事儿童文学创作的作者步 入文坛——以童话成就最大,张天翼的《大林和小 林》、《秃秃大王》代表了本时期的最高水平 。
中国古代儿童文学的构成
古代民间文学中儿童文学
神话传说 民间传说 民间故事和民间童话 寓言 儿歌:[明]《演小说语》46篇;[清]《天籁集》48篇。
古典文学中的儿童文学
部分诗歌 古典名著中的部分章节
古代传统启蒙读物
《三字经》——封建社会的小百科全书 《千家诗》 《幼学琼林》
近代儿童文学的萌发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大力倡导儿童文学作品和读物, 以宣传其政治主张。 儿童诗——是最有影响的一种体裁,多以爱国主义教 育为主题,着重书写祖国的伟大、优越,以唤起民族 的自豪与自信,勉励孩子们为报效祖国、抵御外海而 努力学习。梁启超的《爱国歌》。 儿童小说——多是翻译或带有创作性质的译述、改写, 内容多属科学小说、爱国小说、冒险小说和教育小说, 明显地反映了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思想意识 。 《十五小豪杰》、《绝岛漂流记》、《海底旅行》、 《月界旅行》、《空中飞艇》、《地底旅行》、《秘 密电光艇》、《海底漫游记》、《飞访木星》等译作。
张天翼的长篇童话代表作——《大林和小林》、 《大林和小林》 张天翼的长篇童话代表作 秃秃大王》 金鸭帝国》 《秃秃大王》、《金鸭帝国》 张天翼童话创作的特点:
他的童话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幻想奇特而夸张,有很 强的象征性; 语言别具一格,生动、活泼、幽默感强,常使小读者 忍俊不禁; 十分注意情节的紧凑曲折,在动态中塑造形象,因而 其作品又具有一种热闹的、动态的美感魅力; 善于运用夸张、讽刺等手段,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将 我国童话创作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标志着我国创作 童话的成熟。
“文革”时期 ——儿童文学遭到毁灭性摧 文革” 残,优秀作品极少。著名的有李心田的 李心田的 闪闪的红星》 《闪闪的红星》。
新时期儿童文学: 新时期儿童文学
创作队伍三代同堂——老中青三代已有三四千人。 少年小说的创作最为活跃——儿童“伤痕”小说 、 “问题小说”、 “新人小说”、动物题材小说等 。 童话创作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形成了以郑渊 洁、周锐为代表的“热闹型”,以冰波为代表的“抒 情型”两种并存的创作潮流 少年报告文学的崛起是新时期儿童文学的一个热点。 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报告文学创作的作家,孙云晓、 刘保法是其中的代表。 儿童诗歌的创作已走向初步繁荣,柯岩、金波、鲁兵、 圣野。 科学文艺则以郑文光、叶永烈、童恩正为代表。
关于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几点思考
儿童文学的繁荣发展,需要摆正儿童文学与政治、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儿童文学的繁荣发展,需要有创新意识和精品意 识。 儿童文学的繁荣发展,需要有一支健全的专业化 队伍。 儿童文学的繁荣发展,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 境。
中国儿童文学重要作家作品
鲁迅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贡献
在语言上,作者照顾到儿童的接受能力和兴趣爱好,尽 量避免使用生僻、拗口的字句,巧妙地运用了一些新颖 活泼的谚语、俗语和儿歌,同时吸收了相声和评话语言 的某些手法,使之更加活泼、风趣。
洪汛涛——代表作《神笔马良》。神笔的奇异力 量建立在马良的高超画技和爱憎分明的感情基础 上。 葛翠琳——代表作是《野葡萄》,童话中,野葡 萄是光明的象征,白鹅女则是追求光明的美好理 想以及勇敢、善良、不畏强暴、勇于献身的品质 的化身。 孙幼军——是中国首位获国际安徒生儿童文学奖 提名奖的童话作家。真正能够体现他的童话艺术 成就和独特风格的则是他的短篇童话,《小狗的 房子》比较有代表性。
译介作品:前苏联和东欧的儿童文学作品; 译介作品:前苏联和东欧的儿童文学作品; 理论建设取得新的成就——《儿童文学简论》 理论建设取得新的成就 《儿童文学简论》 陈伯吹)、 散论儿童文学》 贺宜) )、《 (陈伯吹)、《散论儿童文学》(贺宜)等奠 基性理论著作。 基性理论著作。 创作上的丰收——童话、小说、戏剧、儿童诗 童话、 创作上的丰收 童话 小说、戏剧、 及少年儿童科学文艺等全方位发展。 及少年儿童科学文艺等全方位发展。
周锐周锐——
“荒诞型”的童话作家。他把童话比作点心,主张童话以 “色”、“香”、“味”迷人,反对把童话当“药片”和 “教鞭”来对付儿童。
周锐充分运用童话幻想的“魔力”,通过夸张变形,使生活漫画 化,把平淡的现实生活变得离奇、荒诞,近乎痴人说梦,滑稽而 幽默。如《阿嗡大夫》。 周锐的童话在荒诞离奇的幻想之中,经常包含着对现实生活的冷 静和深沉的思索,在漫画化的闹剧中寄寓自己的讽喻。如《勇敢 理发店》对片面理解勇敢,盲目模仿影视中传奇人物的儿童的讽 刺。
冰心的书信体的儿童散文集,共29篇《寄小读者》——贯 串其中的是一种博大的“爱的哲学”——爱祖国、爱母亲、 爱儿童、爱大自然 黎锦晖——
首创了儿童歌舞剧这一形式;代表作有《麻雀与小孩》、 《葡萄仙子》、《月明之夜》、《三蝴蝶》、《小小画家》 等。 爱的教育、美的追求,这是黎锦晖儿童歌舞剧的基本思想内 容。
《猪八戒吃西瓜》、《猪八戒探山》、《猪八戒学本领》、《猪 八戒回家》等几个部分。
《猪八戒新传》的创新:
最重要的是,作者对原作中猪八戒的形象和人物之间的 猪八戒的形象和人物之间的 关系做了适当的改造。 关系
作者削减了 削减了猪八戒爱搬弄口舌等缺点,保留了 保留了猪八戒憨厚、 削减了 保留了 笨拙、好吃懒做等基本特征,同时融入了 融入了今天儿童的某些 融入了 性格和心理,突出了 突出了他好夸海口、自我吹嘘的特点。改造 突出了 后的猪八戒形象变得幼稚、天真,富有孩子气。 在人物之间的关系上,作者把人物重心放在猪八戒身上,而 把唐僧改造成为 改造成为一个温和敦厚的长者,去掉了 去掉了“紧箍咒”, 改造成为 去掉了 使师徒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容易为小读者所理解和 接受。
周作人的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