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09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其前面的字母符号填涂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1.我国悠久的古代文化,就像一条融汇百家的滚滚长河,而儒、佛、道则是构成这种文化巨流的主要部分。其中,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孔子 B.韩非子 C.老子 D.孟子

2.契丹,一个彪悍的民族,在《魏书》中第一次出现于人们的视野。公元916年建起庞大帝国,雄踞中国北方。与北宋并立,由契丹族建立的政权是()

A.吐蕃 B.辽 C.西夏 D金

3.右图中的清帝溥仪于1912年2月12日退位。从此民国取代帝国,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人们第一次发现原来国家不属于皇帝,而属于每一个中国人。与清帝退位相关的历

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开国大典

D.重庆谈判

4.房龙在从类的故事》里写道:“苏美尔人用刻着楔形文字的泥板,给我们讲述了闪米特民族的大熔炉——亚述和巴比伦王国的故事。”巴比伦王国位于()

A尼罗河流域 B.恒河流域 C.两河流域 D.黄河流域

5.A、文主义,研究的是人的价值、人的精神、人的生活和人的幸福的学问,热爱尘世的生活是人的天性。它认为社会的改良和人的生命价值的实现完全是人类自己的事情,并不是神的恩典。下列作品中体现人文主义思想的是()

①《神曲》②《罗摩衍那》

③《大卫》④《蒙娜丽莎》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6.欧洲政治革命的开始是1 7世纪的英国革命。英国这场大变动的根源可以在国会和斯图亚特王朝之间的冲突中找到。这场冲突后来演变成一场公开的内战,内战中国会获胜,通过了《权利法案》。由此在英国确立的政治制度是()

A.君主专制 B.君主立宪 C.民主制 D.三权分立制度

7.右图为《独立宣言>公开宣读后,激动的纽约市民冲到百老汇街,捣毁英王乔治三世的雕

塑。这一场景出现在()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美国

8.1871年3月,巴黎人民起义,建立巴黎公社。公社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建立了工人自己的军队和司法、立法机构,还让工人自己管理工厂。建立巴黎公社政权的阶级是() A.无产阶级 B.资产阶级

C.农民阶级 D.地主阶级

9.富兰克林·罗斯福说:“轴心国家知道,他们要在1942年打赢这场战争,否则就会一败涂地。但敌人1942年没有打赢,这点不用我告诉你们了。”文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海湾战争 D.科索沃战争

10.二战后,欧洲形成了两大色彩鲜明的意识形态集团——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巴黎、柏林、伦敦再也不能决定欧洲的命运,远方的莫斯科和华盛顿倒成了欧洲的主宰。两大阵营的核心国家是()

A.美国、英国

B.中重、苏联

C.苏联、美国

D.英匡、苏联

二、对号入座(本题3小题,11、13题各3分。12题4分,共10分)

11.在人类文明漫长的历程中,宗教的发生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和广远影响。请将下列关于宗教图片前的字母符号与相关地域前的序号连接,把连接结果填到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连接结果为:

1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文化的交流使中华文化更加辉煌.同时也丰富了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请将下列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前的字母符号填到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A.张骞出使西域 B.鉴真东渡

C.马可·波罗未华 D.玄奘西行

(1)1275年,一位意大利旅行家随父、叔抵达中国。他擅长辞令,学会了蒙古语和骑射,深得元世祖喜爰.主而得以留任元朝,多次奉命出使各地,因而游历了中国冬大城市。小说家鲁恩梯切诺将他的口述笔录成书,这就是闻名于世的《马可.波罗行记》

(2)唐玄宗时,一位江南佛学大师应日本僧人邀请,历经险阻,六次东渡,最终到达日本。他带去的不二三尝学,还有中国的建筑、雕刻、医药、绘画等方面的知识:这兰都深深地影响了日本的文化。

(3)公元前138年,为了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张骞从长安西行,在途中被匈奴人扣留了十余年.后来辗转返回长安。他向汉武帝报告了西域的见闻。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访问了西域的许多国家。西域各国也派使节回访长安。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

(4)贞观初年,一位僧人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前往天竺。在天竺他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并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贞观后期,他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专心翻译佛经,还以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

13.把以文字和书法为主体的中国历代钱币,雕刻在色泽各异的石板上,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中国货币的发展进程,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的风貌。请将下列古钱石刻的图片按照历史时间的先后排序,把排序结果用字母符号填到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A.石刻五铢钱(西汉) B.石刻顺治·康熙通宝(清) C.石刻开元通宝(唐)

排序结果为:

三、材料辨析(本题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4阅读下列材料,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选择。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前面的字母符号填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材料一: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虹口创立江南制造总局,拥有工人2000余人,成为洋务派创办的规模最大的军工厂。总局下设炮弹厂等,以生产枪炮子弹为主,辅之以建造船舰,并附设翻译馆,翻译出版西方科技书籍:

材料二: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我国农村以往生产上大群人共同劳动.分配上平均主义的做法。极大地激发起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使中国很快解决了1 2亿人口的温饱问题:

材料三:1815年6月18日.拿破仑率领法军与英普军队在滑铁卢展开大规模会战。战斗开始后,法军虽然发起了多次进攻,但都遭到失败,军队伤亡惨重:拿破仑的作战计划无法实现,他命令法军全力投入进攻.仍夫获胜。普军赶来参战,英军全面反攻,法军全面溃败。

材料四:19世纪末.以德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后来居上,迅速赶上英、法等老牌强国.提出重新瓜分世界的要求,而英、法等国毫不相让。于是.具有相同利益的国家结成军事联盟,以德国、奥匈帝国为首成立同盟国集团,英、法、俄等国则建立协约国集团。双方剑拔弩张,竞相扩充军备,战争一触即发。

材料五:1929年1月1 5日,马丁·路德·金生于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一牧师家中。1955年1956年,他领导了该市黑人抵制公共汽车公司种族歧视的罢乘运动,成为黑人民权运动的领袖。1 963年8月,发表了、我有一个梦想》的著名演说。1 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1968年4月4日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市被种族主义分子刺死。

(1)材料一介绍的是()

A.洋务派创办的企业 B.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C.洋务运动的背景 D.洋务运动的影响

(2)材料二阐述的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B.农村体制改革的意义

C.城市体制改革的意义 D.对外开放的意义

(3)材料三叙述的是()

A法国大革命的过程 B.葛底斯堡战役经过 C法国大革命的措施 D.滑铁卢战役经过

(4)材料四反映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

C.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变化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5)材料五介绍的是()

A.林肯的生平 B.废奴运动

C.马丁·路德·金的生平 D.黑人民权运动

15.时空沉淀了丰富的图文资料,直观地描述了历史的发展进程。请将下列材料前的字母符号按题目要求填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A.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目,而北京被逮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让海学联告同胞书》1919年6月12日

C.关于委拉瓜酋长奎必恩,和他邻区首领拥有黄金一事,虽然根据我们得到的报告为数是极大的,但我以为陛下最好不采用掳掠的方式去取得黄金。

——1 503年哥伦布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的信

E.不是发展任何一种工业都算做工业化。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归根到底,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

——选自《斯大林全集》第8卷

(1)了解大跃进应选择的材料是:

(2)了解新航路开辟应选择的材料是

(3)了解五四运动应选择的材料是:

(4)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应选择的材料是

(5)了解日本明治维新应选择的材料是:

四、读图说史(本题2小题,16题4分,17题7分,共11分)

16.“言必称希腊”,追溯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文明是不能绕过去的。它是蔚蓝爱琴海

上灿烂夺目的一颗明珠,也是开启西方文明的一把金钥匙。

从以上图片和文字介绍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点7(写出四点即可)(4分)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信息点四:

17国共两党关系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历史反复证明,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对于

中华民族的振兴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观看下列四幅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反映的北伐战争发生在国共两党的第几次合作期间7(1分)北伐战争的成果

是什么?(2分)

(2)图三、图四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1分)该时期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名称是什么? (1分)这次国共合作取得了什么成果? (2分)

五、材料解析(本题9分)

18.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技术革命发生在18世纪,它以纺织机改革为起点,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为标志。1 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1779年克隆普顿综合珍妮纺纱机和水力纺纱机的优点,制造了骡机;1 785年卡特莱特制造水力织布机。1785年瓦特改进和制成新型蒸汽机,将其投入使用,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

材料二:1840年前后的英国,以机器生产为主的工厂基本上取代了手工工场。在手工工场时代,一旦到了农忙季节,工人就要离开工场回家务农;而工厂中的工人居住在城市的工人区,成年累月都在工厂中做工。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很多新的生产方法被创造出来。19世纪后半期,一个制造滑膛枪的美国人尝试了一种标准化的生产方法;20世纪初,美国人亨利·福特首先采用流水线生产方法,大批量生产汽车。

材料三:在1900年的欧美国家,人们可以乘坐火车和轮船出行,快捷方便。同时还能与千里以外的人用电报迅速通信,用电话直接交谈,用电灯和煤气照明。可以看到无声电影,买到许多报纸杂志。商店里,工业品成为主要商品,包括留声机、缝纫机、打字机、自行车、钢笔,甚至冷冻食品等。

材料四:1687年,牛顿出版了力学经典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王里》,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引发了以英国工业革命为起点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

时代。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等人的一系列发现,使19世纪的电磁学理论形成了完整的体系。19世纪60、70年代!根据电磁学理论,发明了发电机,电力成为取代蒸汽动力的薪能源:20世纪,爱因斯坦等人提出的量子力学,对化学、生物学、医学、考古学、古生物学和地质学等科学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带来了许多划时代的技术创新,如半导体和激光器的发明等:

(1)根据材料一回答,第一次技术革命的起点和标志分别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哪一方面带来变化?(1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哪一方面带来变化?(1分)

(4)请写出材料四中提到的三位科学家。

(5)根据材料四概括,科学理论与技术发明之间的关系。{2分)

历史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C 2.B 3.A 4.C 5.D 6.B 7.D 8.A 9。B 10.C

二、对号入座(本题3小题,11、13题冬3_.j2题4分.共10分)

11.①一B ②一A ③——C

12.(1)C (2)B (3)A (4)D

13.ACB

三、材料辨析(本题2小题,每小题5分,吴10_

14.(1)A (2)B (3)D (4)A r5 C

15(1)B (2)C (3)A (4)E ‘5 D

四、读图说史(本题2小题,16题4分,17题7分。共11分)

16.地点、历史史实、制作材料、形状、用途、至案、制作工艺(答出1点得1分,答出任意4点即可)

17.(1)第一次国共合作(1分)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北洋军阀的统治基本上被推翻) (2分)

(2)抗日战争时期(1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分)抗日战争胜利(2分)

五、材料解析(本题9分)

18.(1)起点:纺织机改革_(1分)标志: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1分) (2)生产(1分) (3)生活(分) (4)牛顿、法拉第、爱因斯坦(各1分) (5)科学理论为技术发明提供了

理论基础。 (2分)√

2019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9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2019·辽宁沈阳)1.统治者为稳定政治形势, 巩固疆土,封成王弟叔虞于晋,封功臣姜尚于齐, 封殷商后代徽子于宋……(见右图)。上述材料 中的现象出现于() A.夏朝 B.西周 C.隋朝 D.宋朝 (2019·辽宁沈阳)2.元朝有众多的海外贸易 港口和细密的管理规章,使运载货物更多,来往 更便捷。当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40多个,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上述材料说明了元朝() A.民族关系融洽 B.科学技术发达 C.对外贸易繁盛 D.军事实力强大(2019·辽宁沈阳)3.右图是紫禁城, 也称故宫。是我国明清两朝的皇宫,也 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 结构宫廷建筑群。为了突出皇权至上, 建筑艺术家们用艺术手法,巧妙地处理 了建筑、美术等领域之间的内在关系, 设计出了一条神秘奇特的中轴线。上述 材料能说明紫禁城() ①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②展示了高超的建筑技艺 ③凸显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④蕴含了平等的思想理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9·辽宁沈阳)4.“近代化的国防 不但需要近代化的交通、教育、经济, 并且需要近代化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 是不中用的。曾国藩等人探索近代化方面走了好几步,但是他们不彻底,仍不能救国救民。”上述才俩中“曾国藩等人”进行的探索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2019·辽宁沈阳)5.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是开展革命事业的重要保障。将下列军队名称的序号与相应历史时期的字母符号连接正确的一组是()

年辽宁省沈阳中考真题历史

年辽宁省沈阳中考真题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红山文化”出现在公元前——前年,以辽河流域为中心,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并列成为中华文明的三大源头。红山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饲养猪、牛、羊等家畜,使用磨制石器,陶器以“之”字形纹和彩陶为特色,房屋为方形半地穴式。下列与红山文化相类似的农耕文明代表是() .元谋人 .北京人 .半坡人 .河姆渡人 解读:本题考査的是半坡聚落的相关内容。半坡人会从事农业生产,饲养猪、牛、羊等家畜,使用磨制石器,会制作彩陶,居住半地穴式房屋。元谋人、北京人不会从事农业生产,河姆渡人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所以答案选。 答案: .驿站,古代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更换马匹和休息、住宿的地方。下图为元朝的乘驿金字圆牌。据《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从大都有许多道路通往各省。按照市镇的位置,每条大路每隔大约哩(英里)就有一座驿站。在元朝的疆域之内,驿站超过多所,驿马超过万匹,各种物资都很齐备,不管来自何地的使臣都能得到供应。马可波罗作为忽必烈的使者,正是通过这些驿站在中国各处旅行的。上述材料反映了() .元朝战争频繁 .元朝交通便捷 .元朝商业繁荣 .元朝农业发展 解读:本题考査的是元朝时期的交通,元朝疆域辽阔,从大都有许多道路通往各省,大量驿站的设立,反映了元朝交通的便捷。驿马超过万匹,各种物资都很齐备,也能够说明元朝国力的强盛,所以答案选。 答案:

.鸦片战争中国军队奋起抵抗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军队奋起抵抗 .清政府求和签订不平等条约 .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解读:本题考査的是鸦片战争的相关内容,鸦片战争的时间是年——年,与甲午中日战争无关。上表反映的是清朝愛国将领在鸦片战争中壮烈捐躯的情况说明了鸦片战争中国军队奋起抵抗,涌现了许多爱国将领。上表与《南京条约》、林则徐无关,所以答案选。 答案: .鲁迅发表于《国民新报》的《中山先生逝世后一周年》里说:“中山先生逝世后无论几周年,本用不着什么纪念的文章。只要先前未有的中华民国存在,就是他的丰碑,就是他的纪念。”与上文中提到的“中华民国”建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北伐战争 解读:本题考査的是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辛亥革命爆发后的年月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从此清朝统治被推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所以答案选。 答案: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建设在我国全面展开。将下列图片的序号与相关措施前的字母符号连接,正确的一组是() .①—②—③— .①—②—③— .①—②—③— .①—②—③— 解读:本题考査的是建国后党领导的重大改革的相关内容。“包合同书”是指包产到户,是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一批解放牌汽车”是一五计划期间,由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实行公私合营”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过程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式。所以①与对应,②与对应,③与对应,答案选。 答案:

辽宁省沈阳市203年中考文综真题试题(历史部分)

辽宁省辽阳市2013年中考文综试题 历史部分 一、单项选择(本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其前面的字母符号填涂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1.右图为春秋战车复原图。战车自商代晚期崛起,春秋趋 于鼎盛,当时大的诸侯国往往号称拥有万乘战车。随着作战地 域的扩大,战车受地形的限制,到战国时开始衰落,并逐渐被 灵活的步兵、骑兵所取代。战车的兴衰直接反映了当时 A.经济的发展B.战争的需要 C.运输的需求D.社会的安定 2.右图为年画《教子成名》。它描绘的是古代女子王春娥因教育儿子 刻苦读书,考取功名,而受到朝廷嘉奖的故事。与“考取功名”有关的古代 制度是 A.禅让制B.分封制 C.科举制D.行省制 3.文物是历史派往今天的使者,它承载着古代的信息向我们走来。下 列文物按照朝代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abc B.acb C.bac D.cab 4.据1895年《纽约时报》报道,恭亲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自己并不了解日本人发动战争的目的,抑或日本人想从战争中获得什么。他说:“难道日本人能侵占我们所有的省份吗?他们这样做苍天会答应吗?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会坐视不管吗?”上述材料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A.清军战斗力不强 B.清政府内部不团结 C.日本军事力量非常强大D.清政府对形势认识不清 5.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实行广泛的普选制度,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并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方法:识字多的,采用写票法;识字不多的,采用画圈法;不识字的人,则采用投豆法;对有特殊原因不能赴会的人,采用背箱挨户送票、收票的方法。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重视经济建设B.实行土地改革 C.重视民主建设D.普及文化教育 6.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发表以后,中美关系得到改善,同时也推动了中国与西欧、日本关系的改善。中国领导人出国访问,看到国外的世界跟我们原来想的是不一样的,

【精选资料】沈阳中考语文试卷答案及解析

2009年沈阳市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2009-6-28 8:30——11:00)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卷面的文字书写要求规范、工整、清楚,标点正确。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请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 nài 心是一切聪明才zhì的基础。 2.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神舟七号”航天团队的团结精神,是“嫦娥”成功奔月的强大动力;他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让“嫦娥”的舞姿完美;他们“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成功”的航天精神,永恒地在浩瀚无垠的太空。 A.众志成城清脆漂浮 B.同舟共济精准镌刻 C.众目睽睽典雅刻画 D.同心协力准确堆砌 3.请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写序号即可)(2分) ①但有了梦想而不去拼搏,那梦想也将是海市蜃楼,望梅止渴 ②梦想是生命的花蕾,没有梦想的人生,将会失去目标,失去动力 ③因此,对于前行着来说,坚强踏实的脚印就是对梦想最有力的诠释 4.下面各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B.鲁迅,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C.《陈毅市长?(节选)》主要记叙陈毅深夜拜访化学家黄省三,请他参加医药事业建设的事。D.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我们学过他的作品《记承天寺夜游》。 5.走近名著。(4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2分) 蒋门神见了他,心里先欺负他醉,只顾赶将入来。说时迟,那时快,他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他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 这段文字中“他”的名字叫,这个人物出自作品《》。 (2)下面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格列佛游记》主要记述了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骃国的经历。 B.《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在荒岛上曾经救过一个野人,并给他取名叫星期五。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在瘫痪失明的情况下,开始了文学创作。 D.《名人传》中的米开朗琪罗用如火的青春与饱满的激情创作了《战争与和平》。 6.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12分) (1)霜晨月,,喇叭声咽。 (2)无可奈何花落去,。 (3),往来无白丁。 (4)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5)几处早莺争暖树,。 (6),到乡翻似烂柯人。 (7)右手秉遗穗,。 (8)山回路转不见君,。 (9)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10)《过零丁洋》中诗人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诗句是: ,。

2009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09年沈阳市初中毕业考试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卷面的文字书写要求规范、工整、清楚,标点正确。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一组是()(2分) A.暝.想(míng)隘.口(ài)竹篙.(gǎo)赡. 养(shàn) B.簸箕.(ji)纨绔.(kù)毗.邻(pí)恣. 睢(zì) C.祈.祷(qǐ)慰藉.(jiè)剔.除(tī)困恶.(è) D.骨髓.(suǐ)创.伤(chuàng)熟稔(rěn)机械.(xiè) 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如果我们的学习负担太重,学习效果就往往会适得其反 ....。 B.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 ....,而是需要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C.由于几日来连续的强降雨,街道都已经到了万人空巷 ....的程度。 D.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 ....求精。 3.下面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将改正后的句子写在相应的空白处。(2分)(1)九年五班的语文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级。 (2)由于情况紧急,某连组织立即人员前往抗洪前线。 4.下面各项中表述错误 ..的一项是( )(2分) A.《钦差大臣》的作者是果戈里,他是俄国作家。 B.《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字配弦,现代散文集、语文教育家。 C.《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 D.《白杨礼赞》的作者是陆蠡,他是现代著名作家。 5.走近名著。(4分)

全宅子里,谁也不喜欢这位“好事情”,大家都用讥笑的口气说他;那个快乐的军人妻子,叫他“石灰鼻子”,彼得伯伯叫他“药剂师”和“巫师”,外祖父叫他“妖术师”、“危险人物”。 (1)上面这段文字出自,作者 是。(2分) (2)这部作品的主人公是谁?请概括发生在主人公身上的一件事。 6.诗文填空。(10分) (1)从今若许闲乘月,。 (2),山岛竦峙。 (3)马蹄声碎,。 (4),气象万千。 (5)闲来垂钓碧溪上,。 7.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 ..的一项是()(2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首联写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 B.颔联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二惆怅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C.颈联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无奈、惆怅与叹息。 D.尾联写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出诗人坚忍不拔的意志。 二、阅读理解(60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然后回答9-14题。(17分)

2009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09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其前面的字母符号填涂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1.我国悠久的古代文化,就像一条融汇百家的滚滚长河,而儒、佛、道则是构成这种文化巨流的主要部分。其中,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孔子 B.韩非子 C.老子 D.孟子 2.契丹,一个彪悍的民族,在《魏书》中第一次出现于人们的视野。公元916年建起庞大帝国,雄踞中国北方。与北宋并立,由契丹族建立的政权是() A.吐蕃 B.辽 C.西夏 D金 3.右图中的清帝溥仪于1912年2月12日退位。从此民国取代帝国,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人们第一次发现原来国家不属于皇帝,而属于每一个中国人。与清帝退位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开国大典 D.重庆谈判 4.房龙在从类的故事》里写道:“苏美尔人用刻着楔形文字的泥板,给我们讲述了闪米特民族的大熔炉——亚述和巴比伦王国的故事。”巴比伦王国位于() A尼罗河流域 B.恒河流域 C.两河流域 D.黄河流域 5.A、文主义,研究的是人的价值、人的精神、人的生活和人的幸福的学问,热爱尘世的生活是人的天性。它认为社会的改良和人的生命价值的实现完全是人类自己的事情,并不是神的恩典。下列作品中体现人文主义思想的是() ①《神曲》②《罗摩衍那》 ③《大卫》④《蒙娜丽莎》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6.欧洲政治革命的开始是1 7世纪的英国革命。英国这场大变动的根源可以在国会和斯图亚特王朝之间的冲突中找到。这场冲突后来演变成一场公开的内战,内战中国会获胜,通过了《权利法案》。由此在英国确立的政治制度是() A.君主专制 B.君主立宪 C.民主制 D.三权分立制度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2019-2021年三年中考二模英语试卷分类汇编:阅读填空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 2019-2021年三年中考二模英语试卷分类汇编 阅读填空 2021年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中考二模拟考试英语试题 五、阅读填空(共7 小题, 每小题1分;满分7分) 阅读短文, 然后用短文括号中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is a lively story full of fun. My favourite part of the book is when Tom and Hunk start their adventures on the island in the Mississippi River. At _ 43 (one), they are happy. But when they hear that everyone thinks they are _ 44 __(die), they feel very sorry, so they come back home. They hide and watch for a time when they see their family and _ 45__(neighbour) coming to their funeral(葬礼)in the church. Then, Tom and Huck suddenly appear. Everyone is _ 46 _(surprise)to see them, but very pleased to find that they are alive.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is a great book. It is _ 47 _(much) than an adventure story. Mark Twain wrote it in 1876. I describes _ 48 _ (people) lives in the southern states of American at that time. It tells how young people grow, how people love each other and how bad people pay for their actions. It __49 (write) in everyday English. Today, it is still read and loved by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答案: 43. first 44. dead 45. neighbours 46. surprised 47. more 48. people's 49. is written 2020年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中考二模英语试题 五、阅读填空 阅读短文,然后用短文括号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The aim of students who come to school is to study. But to study needs a right way or you waste either the time or the money. The following are the ways of studying. The ___43___ (good) time for reading is morning because in the morning, the air is fresh and the mind is clear. For that reason, we can get good result.

辽宁省沈阳市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辽宁省沈阳市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2小题,第小题2分,共24分) 1.鸦片战争的爆发揭开了侵略与对抗、中西社会冲突的帷幕,中国彼此被轰出中世纪、进入近代,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一系列变化。鸦片战争爆发于 A.1840年 B.1894年 C.1900年 D.1931年 2.从1915年起,以陈独秀为首的进步知识分子达成共识“救中国, 建共和,首先得进行思想革命。”他们高兴“民主”和“科学”两面 大旗,掀起的文化启蒙运动是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五四运动 3.右图中的建筑物是东北解放纪念碑,它位于沈阳市和平广场。碑 文记载了东北三省军民浴血奋战解放全东北的业绩。下列与东北解放 相关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4.公元前399年的一天,30岁的农民帕帕迪去参加公民大会。这天的议题之一是投票选出民主妨碍者。他在自己选区的入口处领取一块陶片,写下名字后,交还给了工作人员。这个讲述雅典实行民主制的小故事发生在 A.公元前3世纪 B.公元3世纪 C.公元前4世纪 D.公元4世纪 5.646年(大化改新)元旦,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废除贵族私有的屯仓、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所有;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高国、郡、里;实行征兵制。此段材料反映的是 A.大化改新的背景 B.大化改新的内容 C.大化改新的性质 D.大化改新的影响 6.右图为15世纪的波斯画稿,描绘了朝觐者在麦加克尔白清真寺祈祷的场 景。图中朝觐者信仰的宗教是 A.佛教 B.道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7.新航路开辟后,随着全球贸易的迅速增长,一些猎人猎取兽皮卖到中国、 欧洲和北美。17世纪,估计每年有20万到30万张紫貂皮从西伯利亚流入世 纪市场。无节制地捕杀产毛皮的动物很快使许多物种灭绝或者濒临灭绝,并 且永远地改变了这些物种从前生存的环境。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A.全球贸易对环境的影响 B.物种交流带来了各种疾病的传播 C.动植物品种的交换使世界人口激增 D.粮食作物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传播 8.1860~1890年,俄国的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上述材料反映了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作用是 A.更新了农业生产结构 B.改变了社会阶级结构 C.缩小了城乡差别 D.促进了工业发展 9.1837年,伦敦工人协会拟定了争取普选权的纲领性文件——《人民宪章》。1839年,通过了《致议会请愿书》。后来,宪章派又提出了废除《救贫法》,限制工时竺要求。这场工人争取政治权利的斗争是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

辽宁省沈阳市历史中考考前模拟试题【原创非官方】含答案

辽宁省沈阳市历史中考考前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2019年7月,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所代表的良渚文化具有“稻作、礼玉、黑陶”等特征。与良渚文化特征类似的文化遗址是() A.半坡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红山遗址 D.大汶口遗址 2.某学习小组在整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时,收取了“十年寒窗”“金榜题名“连中三元”等关键词。这个学习小组研究的古代制度是() A.郡县制 B.九品中正制 C.三省六部制 D.科举制 3.明太祖朱元璋立下“祖训”,要求以后子孙做皇帝“并不许立承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处以重刑”。朱元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控制思想 B.发展经济 C.强化皇权 D.巩固边疆 4.阅读下图《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对图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持续增长 B.五口通商便利了英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C.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占领了中国市场 D.中国的民族资本抵制了英国的商品倾销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夜,人民解放军所到之处,驻扎在那里的外国军队被迫完全撤走,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各种特权被一一取消。这直接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A.提高了人民地位 B.完成了国家统一 C.加速了民族独立 D.建成了社会主义

6.2017年1月,教育部下发重要文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将“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下列哪一事件应作为“十四年抗战”的开始()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西安事变 D.华北事变 7.世界文明可分为东西方两大体系,古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为东方文明,古希腊、古罗马为西方文明。以下对这两种文明不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东方文明都发源于亚洲,西方文明都发源于欧洲 B.东方文明实行中央集权制,西方文明是民主政治 C.东方文明发明于大河流域,西方文明发源于沿海或海洋 D.东方文明以农耕为主,西方文明工商业发达 8.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日本通过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转型。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是() A.战后社会改革 B.实行幕府统治 C.建立法西斯专政 D.大化改新 9.根据美国权威政治机构布什研究所调查显示,68%的受访者认为美国民主制度已“十分虚弱”,又有约八成受访者认为美国民主正在走下坡路。美国近代民主政体确立的标志是() A.《权利法案》的颁布 B.《独立宣言》的发表 C.1787年宪法的颁布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 10.学习“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等内容后,王刚同学得出一些新的认识。其中之一就是() A.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 B.民主法制是社会进步的保障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制造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11.马克思说:“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以上材料说的是工业革命的() A.条件 B.进程 C.影响 D.局限性 1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两极格局的相同点有() ①都维护了世界长期和平②都由大国所控制③都是在世界大战后形成的④都因大战而解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使德军陷入东西两面受敌、顾此失彼困境的事件是() A.《开罗宣言》的发表 B.《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2012年沈阳中考历史试题答案及解析

2012年沈阳市中考历史试题 姚颂宇整理 一、单项选择(本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其前面的字母符号填涂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012·辽宁沈阳)1.公元前1600年左右,青铜器时代的开端与得到考古证明的第一个王朝——商朝的出现是相一致的。为了寻觅铜矿,商王朝至少六次迁都,其中的三个——郑州、二里头和安阳已经被发揭。商朝青铜器匠的作坊设在宫廷里,他们制造了各种各样的装饰品和祭祀用具。上述材料说明的是()B A.商朝将文字刻在青铜器上 B.商朝能制作青铜器 C.商朝青铜器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 D.商朝因水灾多次迁都 (2012·辽宁沈阳)2.中国扩展自己的海上,是受最内在的动机所激发,而绝非一次探险。作为一个新建王朝,明朝需要威望,而威望的实现则是需要外国访客带着货物到中国,然后中国人把它们作为象征性的“贡品”接收下来。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尽管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但他们还是在追求一种外交上的认可。与此有关的历史事件是()D A.张骞通西域 B.玄奘西游 C.鉴真东渡 D.郑和下西洋(2012·辽宁沈阳)3.战国以前的印章统称为“玺”,秦统一后,规定只有皇帝的印才能用玺,官员和百姓的印章只能用印。以后封建社会中历代王朝大体沿袭这一制度。下列印章按照朝代先后排序正确的是()B a 清朝顺治册封五世达赖喇嘛宝印 b秦朝铜印 c 宋朝象牙质印A.abc B.bca C.ac b D.cba (2012·辽宁沈阳)4.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指出“卢沟桥事变已经到了退让的最后关头”,“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如果再退让,“北平就要变成沈阳第二”。上述谈话内容表明蒋介石()C A.要寻求美国的援助 B.要继续实行不抵抗政策 C.要抗击日本侵略者 D.要组建南京国民政府 (2012·辽宁沈阳)5.1947年7月23日,毛泽东致电刘邓:“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别山。”刘邓立即复电——半个月后行动,跃进到敌人后方去。与上述电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C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2012·辽宁沈阳)6.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而占乡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约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上述材料反映的是()A A.土地改革的背景 B.土地改革的内容 C.土地改革的性质 D.土地改革的影响(2012·辽宁沈阳)7.埃及人信奉多神,并且像许多国家一样,认为王也是神,所以在一切神或王的名字四周都装饰有特别的图案。右图的象形文字就出现在装 饰图案之中,是法老拉美西斯九世的名字。该文物最早应该出现在()

2020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0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其前面的字母符号填涂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020·辽宁沈阳)1.右图是西周青铜器伯卣(yǒu)。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 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商周时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 A.铸造业方面 B.制瓷业方面 C.造船业方面 D.纺织业方面 (2020·辽宁沈阳)2.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在中国抗击疫情最困 难的时候,国际社会所给予的支持和帮助。下列事件为中外交往作出贡献的是() ①北魏孝文帝改革②鉴真东渡③文成公主入藏④郑和下西洋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020·辽宁沈阳)3.19世纪40年代后,外国人在上海、香港等地创办了许多供在华外国人阅读的外文报 名称地位 《申报》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大公报)《新闻报》民国时期的著名报纸 商务印书馆近代中国创办的第一个文化出版机构 新华书店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 A.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B.经济的变化 C.外交事业的发展 D.科技的进步 (2020·辽宁沈阳)4.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与抗争。将下列文献序号与相应历史事件前的字母符号连接正确的一组是() ①中英《南京条约》②《天朝田亩制度》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辛亥革命 b太平天国运动 c鸦片战争 A.①-a ②-b ③-c B.①-a ②-c ③-b C.①-b ②-c ③-a D.①-c ②-b ③-a (2020·辽宁沈阳)5.彭德怀在《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中指出:“它雄辩的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去不复返了……”此材料最能说明抗美援朝战争() A.标志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促进了中国的文化繁荣 (2020·辽宁沈阳)6.到公元前6世纪,恒河流域形成了一系列雅利安人建立的国家。 在国家形成过程中,出现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种姓制度。该制度 发端于()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罗马 (2020·辽宁沈阳)7.在世界历史上,5~15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在罗马 帝国的废墟上,产生了西欧的封建社会。它在政治上的基本制度是() A.奴隶制民主政治 B.联邦制 C.封君封臣制 D.君主立宪制 (2020·辽宁沈阳)8.右图为18世纪秘鲁金银矿的作业场面。据统计,16、17世纪 时,西班牙在殖民地开采的黄金。白银超过当时世界总产量的2/3。1500~1650年,

2023年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中考零模历史试题

2023年九年级学情调研问卷 历史 注意事项: 1.考生务必将考场/座位号、姓名、班级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考生应把试题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处,答在试卷上无效。 3.选择题,需用2B铅笔涂黑在答题卡对应的选项中。 第Ⅰ卷选择题(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前面的字母符号填涂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1.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下面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石器可以说明半坡原始居民( ) A.已从事农业生产 B.会人工种植粟 C.已过上定居生活 D.会人工种植水稻 2.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列国兼并社会动荡。对此,诸子百家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治理方案。秦的发展和统一证明最适应当时社会形势的方案是( ) A.道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B.法家: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C.墨家:兼爱非攻,选贤举能 D.儒家:为政以德,仁政治国 3.下面的朝代示意图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A.国家产生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4.公元605年,隋炀帝下令修建含嘉仓。含嘉仓共有近300个粮窖,能够储粮500多万石,主要用于储存东都洛阳周围州县的粮食,以保证东都粮食的充备。材料说明,隋朝( ) A.粮仓分布遍及全国B.阶级矛盾有所缓和 C.实施轻徭薄赋政策 D.社会经济获得发展 5.把下面三个古代都城平面图与相应的朝代连接,正确的一组是( )

A.①—c ①—b ①—a B.①—c ①—a ①—b C.①—b ①—c ①—a D.①—a ①—b ①—c 6.“郑和时代的中国,则是真正承担了一个文明大国的责任:强大却不称霸,播仁爱于友邦,宣诏颁赏,厚往薄来。”从上述材料可以反映出( ) ①明朝国力强盛 ①郑和传播了和平和友谊 ①郑和下西洋为明王朝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益 ①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同海外各国的友好关系 A.①①① B.①①① C.①①① D.①①① 7.古代雅典妇女在出嫁时,家里往往会给予其一定数量的财物作为嫁妆,但这笔嫁妆在婚后将成为其新监护人,即其丈夫的财产。当丈夫老死或病亡后,由于雅典妇女没有继承权,这些财产也只能由其男性子嗣继承。上述材料说明雅典政治具有( ) A.局限性 B.民主性 C.进步性 D.持久性 8.马克思在《封建经济政治概述》中写道:“(它)是一个经济实体,有经营农业所需要的各种设施,如农具、牲畜、作坊和仓库,领主本人或其管家管理生产,监督农奴劳动;它还是一个政治、法律实体,领主在自己的领地上有自己的司法、行政权力。”上述材料描述的是( ) A.希腊城邦 B.西欧封建庄园 C.欧洲大学 D.西欧封建城市 9.右图为17世纪英国国王与议会权力对比示意图,天平由 ①到①的变化,表明英国( ) A.建立了共和政体 B.君主立宪制确立 C.封建势力根深蒂固 D.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10.到19世纪中期,英国已经有75条铁路通车,每年运送 250万乘客。全国各大城市和人口比较稠密地区之间都有列车通车,东部和西部海岸铁路线也都相继建成。这一现象可以说明,英国工业革命() A.从交通运输领域开始 B.实现了区域平衡发展 C.推动了电力工业发展 D.增强了社会的流动性 11.日本历史上的两次崛起,第一次是19世纪中后期,日本逐渐走上资本主义强国之路;第二次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日本第一次崛起得益于() A.大化改新 B.工业革命 C.明治维新 D.美国扶持 12.把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2022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历史真题试卷(含答案)

2022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历史真题试卷(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 1.战国中期各国变法之后,铁制农具在全国各地大规模涌 现。众多出土的战国铁农具(如图),展示出当时已经 发明的层叠铸造技术。上述材料反映出战国时期的成就 主要体现在() A. 冶铁业 B. 青铜业 C. 纺织业 D. 煮盐业 2.中国古代在科技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与下列 图片相关的我国古代科技成就按出现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 acb B. bac C. bca D. cab 3.构建知识结构图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知识。下面是某位同学绘制的有关我国古代某一 主题下的知识结构图,其中“?”处应是() A. 早期国家的产生 B.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4.《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中写到:“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 主权,内除国贼。……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上述材料说明了() A. 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朝统治 B. 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C. 五四运动是全民参与的反帝爱国运动 D. 国民革命运动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5.如图是1931年革命根据地农民获得的土地分配证。该证件体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 产党人开展土地革命,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这条革命道路是() A. 城市暴动 B. 井冈山道路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6.“到1948年秋,双方的力量对比已经完全颠倒过来了。……国内战争中最后一场大规 模军事行动是攻占南京——国民党统治中心的战斗……部队渡过长江,取得了最后胜利。”材料中的“战争”指的是() A. 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抗美援朝 D. 人民解放战争 7.辽宁为新中国的工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56年7月19日,我国第一架新型 喷气式飞机在沈阳试制成功,7月20日,我国最大的一座炼炉——鞍钢九号高炉,炼出第一炉钢水。与上述成就相关的是() A. 土地改革 B. 第一个五年计划 C. 三大改造 D. 建立经济特区 8.古埃及人发现,每年7月,当太阳和天狼星在地平线上同时升起时,尼罗河就会开始涨 水。他们据此制定了每年365天的太阳历。材料反映了古埃及的文明成就是() A. 天文历法 B. 建筑雕塑 C. 解剖医学 D. 文学艺术 9.伯里克利曾表述:“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因为政体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 少数人手中。”这一政体具体表现在公民大会成员都有参加讨论发言和投票表决之权(如图)。上述材料表明古代雅典建立了()

2020学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试题历史及答案解析

2020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试题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2分)“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文化。在该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的稻谷遗存。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类文化遗址。上述考古发现能为“河姆渡文化”哪一表现提供直接佐证() A.种植作物 B.磨制石器 C.饲养家畜 D.打猎捕鱼 解析:本题考查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状况。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种植水稻。所以“河姆渡文化”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的稻谷遗存,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类文化遗址,表明河姆渡原始居民最早种植水稻,A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A 2.(2分)汉武帝即位后,令各郡县保举贤良、方正、直言之士,由他亲自出题,让被举荐的人作答。通过这样的考察,大汉呈现出人才济济的盛况:大经学家、政论家董仲舒,大史学家司马迁,文学家司马相如,大军事家卫青、霍去病,大探险家张骞都出现在这一时期。上述材料说明了汉武帝() A.树立皇帝权威 B.重视选拔人才 C.削弱贵族势力 D.推儒家思想 解析:本题考查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措施的知识点。据“汉武帝即位后,令各郡县保举贤良、方正、直言之士,由他亲自出题,让被举荐的人作答““通过这样的考察,大汉呈现出人才济济的盛况:大经学家、政论家董仲舒,大史学家司马迁,文学家司马相如,大军事家卫青、霍去病,大探险家张骞都出现在这一时期”可知,材料说明了汉武帝重视人才,重视选拔人才。 答案:B 3.(2分)清政府一些官员认为台湾土地狭小、人口稀少,设立地方政府要靠朝廷供养,浪费粮饷,主张放弃台湾岛。大臣施琅劝告康熙帝,没有台湾,东南沿海不得安宁,虽然边远,其实是沿海要害所在。于是,康熙帝决定设立台湾府管理台湾。上述材料表明清朝设立台湾府的目的是()

2019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 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本大题共 15小题,共 30.0 分) 1. 统治者为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封成王弟叔虞于晋,封功臣姜尚于齐,封殷商 后代徽子于宋 A. 夏朝 B. 西周 C. 隋朝 D. 宋朝 2. 元朝有众多的海外贸易港口和细密的管理规章,使运载货物更多,来往更便捷。当 时与中国有贸 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达到 140多个, 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上 述材料说明了元朝() A. 民族关系融洽 B. 科学技术发达 C. 对外贸易繁盛 D. 军事实力强大 3. 如图是紫禁城,也称故宫。是我国明清两朝的皇宫,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 整的古代木结构宫廷建筑群。为了突出皇权至上,建筑艺术家们用艺术手法,巧妙 地处理了建筑、美术等领域之间的内在关系,设计出了一条神秘奇特的中轴线。上 ① 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② 展示了高超的建筑技艺 第 1 页,共 14 页 见图)。上述材料中的现象出现于() 述材料能说明紫禁城()

③ 凸显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④ 蕴含了平等的思想理念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 “近代化的国防不但需要近代化的交通、 教育、经济,并且需要近代化政治和国民。 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曾国藩等人探索近代化方面走了好几步,但是他们不彻底, 仍不能救国救 民。”上述材料中“曾国藩等人”进行的探索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5.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是开展革命事业的重要保障。 将下列军队名称的序号与相 应历史时期的 字母符号连接正确的一组是() 的农业生产方式评价说, “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 上述材料中“发明” 指的是() A. 一五计划 B. 三大改造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 《汉谟拉比法典》正文共有 282 条,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处罚、租佃雇佣关系、商 业高利贷关 系、债务、婚姻、遗产继承、奴隶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 会情况。上述材料反映了 《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是() 8. 如图展示的是《古兰经》中的一页。上面包括漂亮的阿拉伯字母书法以及金色的叶 子,正是这些 金色的叶子制成了如同艺术品的珍贵手稿。 上述材料能够帮助我们了 解的宗教是() A. 道教 B. 佛教 C. 基督教 D. 伊斯兰教 9. 每个佃户须为自己分得的份地, 付出一定租金和税款。 在一年中有半年时间须为领 主工作,还 要向领主缴纳各种捐税,虽然领主和佃户属于分隔很大的社会阶级,但 是他们都是基督徒。遇到 基督盛会,特别是圣诞节和复活节,所有居民都要到教堂 聚会。上述场景发生在() A. 古希腊城邦 B. 古罗马城邦 C. 中古西欧庄园 D. 中古日本庄园 10. 新航路开辟使得海洋这个大陆之间的天然屏障被逾越, 世界各地各个民族各种文明 之间彼此隔绝 的状态被打破, 横跨大洋的贸易往来使世界市场初露端倪。 互通有无 A. ① -a ② -b ③ -c C. ①-b ②-c ③ -a 6. 1980 年 B. ① -a ② -c D. ① -c ② -a ③-b ③ -b 5月,邓小平对安徽的包产到户予以肯定和支持, 他对这种充满生机与活力 A. 内容全面 B. 思想落后 C. 传播广泛 D. 影响深远

辽宁省沈阳市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辽宁省沈阳市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试题预览: 2009年沈阳市初中毕业考试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2009-5-26 上午8:00--9:30)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卷面的文字书写要求规范、工整、清楚,标点正确。 得分评卷人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一组是()(2分 A.暝想(míng)隘口(ài)竹篙(gǎo)赡养(shàn) B.簸箕(ji)纨绔(kù)毗邻(pí)恣睢(zì) C.祈祷(qǐ)慰藉(jiè)剔除(tī)困恶(è) D.骨髓(suǐ)创伤(chuàng)熟稔(rěn)机械(xiè)

2.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如果我们的学习负担太重,学习效果就往往会适得其反。 B.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需要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C.由于几日来连续的强降雨,街道都已经到了万人空巷的程度。 D.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3.下面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将改正后的句子写在相应的空白处。(2分)

(1)九年五班的语文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级。 (2)由于情况紧急,某连组织立即人员前往抗洪前线。 4.下面各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钦差大臣》的作者是果戈里,他是俄国作家。 B.《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字配弦,现代散文集、语文教育家。 C.《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 D.《白杨礼赞》的作者是陆蠡,他是现代著名作家。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