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囊性淋巴管瘤

合集下载

5例腹部囊性淋巴管瘤的CT诊断及分析

5例腹部囊性淋巴管瘤的CT诊断及分析

分病灶 内见分隔( 1 , 中 1 图 )其 例有 “ 见缝钻 ” 特点 , 增强 扫描囊 肿无强 化( 12 , 中 2例 见囊壁 与分 隔轻度 强化 ( 13 。 图 、)其 图 、) 其中 1 例为 了与充盈膀胱相鉴别 , 排尿后复查 , 囊肿 形态发生改
变。 2 . 手 术病 理 所 见 2
[ 中图分类号】 73 R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6390 (0 0—7 0 17 —7121 )36—2 1
囊 性 淋 巴管 瘤 又 名 水 囊 瘤 , 淋 巴管 瘤 的 一 种 特 殊 类 型 , 是 发
生于腹部的淋 巴管瘤非常罕见 ,有关其 C T诊 断文献报道较少 , 本文现收集我 院经病理证实 的腹 部囊性淋 巴管瘤 5例 ,术后病 理学诊断均 为囊 性淋 巴 管瘤。发生于回肠 系膜囊肿 2例 , 大网膜囊肿 2例 , 发生 于结 肠 系膜 1例。光镜显示 : 内皮细胞排列 构成扩张 的管 腔 , 内充 满 其
淋 巴液 。
CHIA MODI N D T N = OC OR 中 国现 代 医生 6 R 7
图 2 男 ,2岁 , 腹部 CT平扫 , 上腹小 网膜 囊 内及下 方见不规则 囊 1 A: 右
性 病 变 。 界 清 晰 , “ 缝 钻 ” 点 , 强 后 ( 动 脉 期 , D: 边 有 见 特 增 B: C、 门静 脉 期 :
病 灶 无 强 化
3 讨 论
囊性淋 巴管瘤来 源不甚清楚 ,多数学者认为 与胚 胎发育过 程 中淋 巴组织发育障碍 , 巴管增殖扩张所致 。囊性淋 巴管瘤义 淋 称囊性水瘤 , 由于淋 巴管 的一种特殊类型 , 是 在胚胎期 静脉丛 中
巨 大均 匀 信 号 囊 性 包 块 ,T WI 低 信 号 ,2 /TR为 高 信 号 , 1 为 T WI I S 其包 膜 完 整 , 内见 线 样 分 隔 。

肠系膜囊性淋巴管瘤的CT诊断

肠系膜囊性淋巴管瘤的CT诊断

囊性淋 巴管瘤是淋 巴系统 的先 天性畸形 而非真 性肿瘤 ,可 发生于 身体 的任何 部位 ,常见于颈 部 、腋窝 、腹股沟及 后纵 隔等 部 位 ,发 生于肠系膜 的淋 巴管瘤非 常罕见 ,我们 收集 7例 ,重 点 分析其 CT表现及鉴别诊断 。
1 材料 与方法
1.1 一 般 资 料 收 集我 院 2003~2007年 7个 肠 系膜囊 性淋 巴管瘤 病 例 ,
2 结 果 CT平扫 7例病灶均 示中下腹单房或多房囊性肿块 ,位于
肠管外 面 ,大小 不等 ,最大者约 为 18em×10em×8em,居于 中线 偏左 ,上 自脐部 ,下至膀胱水平 ;最小 者约为 2cm x 3em x 3em。囊 壁均较薄 ,部分病灶 内可见纤细分隔 ,有 时可见肠系膜血管 穿行 于病灶之 间。囊 内密度均匀 ,CT值 5~20HU。囊性肿块在肠 间隙 蔓延生长 ,大者推挤肠管 ,使 之移位 ,病灶部分被肠管包绕 ,囊肿 能与后腹膜分开。增强 CT扫描 5例病灶未见强化 ,2例囊壁轻度 强化。其中 5例予 以手术切 除 ,术 中发现肿块均来源于小肠 系 膜 ,术后 4例病理诊断为肠系膜囊性淋 巴管瘤 ,有 1例病理诊为 乳糜囊肿 ;2例经皮穿 刺病例证实为肠系膜囊性淋 巴管瘤 。
2008年 4月第 46卷第 12期
维普资讯
· 医学影像 ·
肠系膜囊性淋巴管瘤的cT诊断
冯 秋 伟 (抚顺矿业集团总医院 cT室 ,辽宁抚顺 113008)
【摘要】目的 探讨肠系膜性淋 巴瘤 的 cT表现及诊 断。方法 分析我院 2003—2007年 7例肠 系膜囊性淋 巴管瘤 的 cT表现 。 结果 肠 系膜囊性淋 巴管瘤 的 cT表为腹部肠管外 面单房或 多房 囊性 肿块 ,大小不等 ,囊壁均较 薄 ,其 内可见纤 细分隔 , 有时可见肠系膜血管穿行于病灶之间 ;囊 内密 度均匀 ,密度近似于水 ;肿块 在肠间隙蔓延生长 ,增强 cT扫描病 灶无 强化 。 结论 肠 系膜淋巴管瘤 的诊断一般需要结合临床资料 ,和其他腹部病 变相鉴别 。 [关键词】肠系膜 ;囊性淋 巴管瘤 ;CT;诊断 【中图分类号】R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01(2008)12—123-02

腹部囊性淋巴管瘤的CT及MRI诊断

腹部囊性淋巴管瘤的CT及MRI诊断
形态不规则 , 呈 分 叶状 , 其 内可 见 多 发 点 状 、 弧 形 及 结 节 样 钙
1 . 1 临床 资料 搜集了 2 0 1 0年 1 1月一 2 0 1 2年 1 2月 术 前 通 过 C T及
化, 钙化分布不均 , 钙化较多区壁稍厚 , 其 内可 见 分 隔 ( 图3 a , 3 b ) , 无 明显 钙 化 区 壁 薄 , 无 明显 分 隔 。 在 MR I 图像 中 , 病灶 呈 稍长 . r 1 长1 r 2 信 号 ,壁 较 薄 ,其 内可 见 多 发 条 状 低 信 号 分 隔 影。 注 入 对 比剂后 壁及 分 隔 可见 轻 度 强 化 ( 图4 a  ̄ 4 c ) 。
3 讨 论
MR I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查 的 1 3例 腹 部 囊 性 淋 巴 管瘤 , 均 经 手 术 病 理 证 实 。男 3例 , 女 1 O例 。 年龄 2 5 ~ 7 2岁 , 平均 4 6岁 。 其 中 8例 发 现 腹 部 无痛性包块就诊 . 5例 为 体 检 或 其 他 部 位 检 查 无 意 中发 现 。
CT a n d M RI d i a g n o s i s o f a b d o mi n a l c y s i t c l y mp h a n g i o ma
冯娟 娟 , 袁德 全 , 沈 雪峰 , 徐
( 1 .江苏 省南 京 市 六 合 区人 民 医 院放 射 科 , 江苏 南京

2 1 0 0 2 9 )
2 1 1 5 0 0 ; 2 .南 京 医 科 大 学 第 一 附 属 医 院放 射 科 , 江苏 南京
F E N G r 仇 肌 Y U AN D e — q u a r t  ̄ ,S HE N Xu e n g ' , XU Q i n { i . D e p a r t me n t 0 f R a d i o l o g y ,N a n j i n g L i u h e P e o p l e ’ s Ho s p h a l ,N a n j i n g 2 1 1 5 0 0 ,C h i n a ; 2 .D e p a r t m e n t 0 厂Ra di o l o y ,F g i r s t A il f i a t e d H o s p h l a ,N a n j i n g M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N a n j i n g 2 1 0 0 2  ̄C hi n a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巨大囊性淋巴管瘤一例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巨大囊性淋巴管瘤一例

病例报告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巨大囊性淋巴管瘤一例刘敏 肖宝来 史玉爽患者女,7岁,发现右侧颈部肿块7年,初始为右侧颈部米粒大小肿块,于2d 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颈部包块突发增大,质硬伴疼痛;今见肿块继续增大,伴右颈部活动受限,无声嘶,吞咽正常。

专科检查:右颈肩部皮肤青紫,可触及范围91mm82mm6mm质硬包块伴疼痛,活动度差。

应用sie m ens Sequoia512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高频线阵探头频率为5~10MH z,于右颈部多方位探测:右颈部皮下可见范围87mm69mm46mm无回声团,边界清晰,形态不规则,内可见多条粗大分隔,呈蜂窝状改变;囊内透声差,可见点状回声。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超声诊断:右侧颈部皮下多房囊性包块,淋巴管瘤可能性大(图1)。

颈部MR平扫:右侧颈肩部皮下可见不规则长T1长T2信号灶,边界尚清,信号不均,其内可见分隔及液平,该病灶偏内侧区可见不规则短T1短T2信号灶;该病灶上达颈2水平,下至右锁骨上,最大径线85mm65mm64mm,所见颈椎骨质未见明显异常信号灶;诊断:右颈肩部皮下异常信号灶,考虑淋巴管瘤(图2)。

入院诊断:右颈部淋巴管瘤并囊内出血。

于入院当天行右侧颈部淋巴管瘤切除术;术中所见:囊性包块位于皮下,范围约87mm65 mm57mm,张力高,包膜菲薄呈蓝色,与周围皮肤有粘连;分离过程中包膜有破损,可见陈旧性血性液体及黄色液体溢出,包块内呈囊性分隔状,内见血凝块(图3);包块内侧与颈内静脉紧贴至胸锁乳突肌后方,外侧至斜方肌前缘,上至甲状软骨水平,下方达锁骨后方,并有神经自囊性包块内穿过,行肿块切除。

病理诊断:囊性淋巴管瘤(图4)。

讨论 淋巴管瘤(l ymphang i o m a)系淋巴管源性良性病变,多由于胚胎淋巴管发育异常或某些原因引发发病部位淋巴液排出障碍,导致淋巴管扩张、增生而形成淋巴液潴留;也可因外伤,炎症,寄生虫感染等后天性因素导致长期淋巴液流出受阻,淋巴管闭塞扩张而形成。

胎儿囊性淋巴管瘤的MRI表现特点及诊断价值

胎儿囊性淋巴管瘤的MRI表现特点及诊断价值

胎儿囊性淋巴管瘤的MRI表现特点及诊断价值
祁乐;张军
【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年(卷),期】2011(027)006
【摘要】目的探讨胎儿囊性淋巴管瘤的产前MRI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8月-2010年4月经超声检查怀疑胎儿淋巴管瘤并有完整资料的4例孕妇的常规MR图像,孕妇年龄24~30岁,孕龄31+3周~38+1周,观察分析其MRI特点.结果 4胎经MRI诊断为胎儿囊性淋巴管瘤,均由产后病理得到证实;MRI 显示病变为单囊状或内含分隔、呈多囊状的长T1长T2信号,病变部位以颈部多见,瘤体直径1.73~10.63 cm.结论产前MRI能明确诊断胎儿淋巴管瘤.
【总页数】4页(P1239-1242)
【作者】祁乐;张军
【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放射科,辽宁,沈阳,110002;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放射科,辽宁,沈阳,11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5.2;R714.5
【相关文献】
1.探究儿童腹部囊性淋巴管瘤MRI与CT影像学表现并\r分析两种影像学的诊断价值 [J], 卢一心
2.探究儿童腹部囊性淋巴管瘤MRI与CT影像学表现并分析两种影像学的诊断价值
[J], 卢一心
3.MRI对多房囊性肾细胞癌与囊性肾瘤的诊断价值 [J], 葛晓雪;韩婷婷;樊晓雪;于兵
4.彩超诊断胎儿弥漫性囊性淋巴管瘤1例 [J], 石小红;董昌元;王玲;杨道华
5.胎儿囊状淋巴管瘤的超声诊断价值 [J], 马冬涛;邵春香;崔利军;邓玉芝;宋丽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后腹腔镜治疗腹膜后囊性淋巴管瘤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后腹腔镜治疗腹膜后囊性淋巴管瘤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手术 有 较 好 的指 导 意 义 。腹 膜 后 囊 性 淋 巴管 瘤 C T
物边 界后 先抽 吸囊 液减 压再 逐 次剥 离 , 果满 意 。注 效 意尽量 避 免早 期使 囊壁 破损 , 以免囊 壁塌 陷后 失去 解 剖层次 给 手术 增加 难 度 。但 对 于 有 “ 侵袭 性 ” 的淋 巴 管 瘤 而言 , 其体 积 偏 大且 与周 围脏 器 血 管 包 绕 粘连 ,
资料 , 回顾 性 分 析 其 l 特 征 及 影 像 学 表 现 。2例 均 为 女 性 , 龄 分别 为 3 岁 及 4 临床 年 9 5岁 。患 者 均 无 特 征 性 临 床 表 现 。超 声 及 C T
均 表 现 为边 缘 光 整 的 囊 性 肿 块 。2例 患 者 均 在 全 麻 下 行 腹 腔镜 腹 膜 后 肿 物 切 除 术 , 检 索 P b d和 C M 数 据 库 , 该 疾 病 相 并 u me B 对 关 文 献 进 行 复 习 。 结 果 2 均 成 功 切 除 病 灶 并 经 病 理 诊 断 为腹 膜后 囊 性 淋 巴管 瘤 。 术 后 随访 5和 2 例 4个 月 , 发 现 肿 瘤 复 发 。 未
病 。20 0 9年 6月 至 2 1 0 1年 1月 我 院 收 治 2例 腹 膜
例 l 女 ,9岁 , 因左上 腹 间歇性 胀痛 2 月 于 , 3 主 个
消 化科 就诊 时腹 部 B超 提示 左 肾 中极 外 侧 可 见 直径
约 5 5c . m×6 2c 无 回声 占位 , . m 内无 血 流 信 号 ( 图 1 。后 转入 泌尿 外科 就诊 , A) 常规 查 体及 泌 尿 系查 体 无 阳性体 征 。c 检 查 提 示 左 。 水 平 肾 内侧 可 见 T 肾门 4 9e × 4 5 m 囊 性 低 密 度 肿 物 , 扫 C 值 . m . c 平 T 1 , 强扫 描未 见强 化 ( 1 1 。拟 诊 腹 膜后 6Hu 增 图 B、 C)

前纵隔淋巴管囊肿1例

前纵隔淋巴管囊肿1例
【3]李 果 珍 .临 床 CT诊 断 学【M】.北 京 :中 国科 学 技 术 出版 社
】994.】O9~11O.
收 稿 日期 :2008—07—09
(责任校对 :温永顺
手 术所 见 :囊 肿 位 于 胸骨 后 偏 左 侧前 中纵隔 内 ,大 小 约 8.5 cm ×4.5 Cfl×4.2 cm,质 地 柔 软 ,呈 乳 白色 。囊肿 与前 胸 壁 及 主 、肺动 脉 相邻 ,无 明显粘 连 ,行完 整囊肿 切除 。病理诊断 :淋巴管囊肿 。
肿 较 多见 ,而来 自淋 巴 管 的囊肿相 对很 少见 ,多为先 天性 起源 。淋 巴管囊 肿 也称为 淋巴管瘤 、囊样 水瘤 ,一般 为 良性 ,可呈单 房 或多房 改变 。囊肿 的 内壁 衬 以内皮 细胞 ,外壁 为 纤 维结 缔 组织 ,腔 内 含有 淋 巴液 ,呈乳 白色或 淡黄 色 。由于该囊 肿质地柔 软可 以长得很 大而无 明显 临 床 症状 。纵 隔淋 巴管囊 肿多 位于胸 廓 人 口区 ,而此 例 则位 于胸骨后 前 中纵隔 内 ,属 于少 见发病 部位 。 对该 病的诊断主要依靠 CT及 MRI检查 。CT通 常表 现 为 :前 纵隔 的 圆形 或 卵 圆形囊 性 肿块 影 ,边 界 多
第 29卷 第 lO期 2oo8年 10月
井 冈 山学 院学 报 (自然 科 学 ) Journal of Jinggangshan University(Science and Technology)
Vl0I.29 No.1 0ct.2008
前纵 隔淋巴管囊肿 1例
孙 南
(吉 安 市 中心人 民医院 CT室 ,江 西 吉安 343000)
一 圆
图 1 前 纵 隔囊 性分 压围

什么是淋巴肿瘤检测

什么是淋巴肿瘤检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什么是淋巴肿瘤检测
导语:常听专家们说这个致癌,那个不好,很多人就遵守专家的千叮咛,万嘱咐。

拒绝不好的吃食,只为健康而吃。

倘若你有机会去一下医院的肿瘤科,你
常听专家们说这个致癌,那个不好,很多人就遵守专家的千叮咛,万嘱咐。

拒绝不好的吃食,只为健康而吃。

倘若你有机会去一下医院的肿瘤科,你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愁云满面,惨淡光景。

还有一些待定的人群,他们尚未确定病情是什么,是否是肿瘤。

那么淋巴肿瘤究竟是如何检查的呢?有人说是检测。

那么什么是淋巴肿瘤检测呢?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什么是淋巴肿瘤检测吧。

为了能诊断出淋巴肿瘤,医学专家想到了很多办法,但是很多方法都不是那么准确,下面我们介绍一种最新的淋巴肿瘤检查方法。

最新的淋巴肿瘤检查方法——超声检查。

淋巴管瘤属淋巴管源性病变,由增生、扩张、结构紊乱的淋巴管组成,内含淋巴液,多数在幼儿期发玻全身各部均可发生,好发于头颈部、躯干、腋窝、四肢等淋巴组织丰富区和淋巴管汇集区。

病理学分为囊状淋巴管瘤、海绵状淋巴管瘤、毛细淋巴管瘤。

浅表软组织淋巴管瘤临床多表现为无痛性肿块,有波动感,界限清或不清,并发感染、出血时可在短时内增大、痛疼,有时产生压迫症状。

浅表淋巴管瘤有时会被超声误诊为血管瘤。

分析误诊原因是淋巴管瘤与血管瘤超声图像难以鉴别。

特别是两者极易混合生长,病理称之为淋巴血管瘤。

血管瘤挤压后易变形,囊内可见红蓝交替的彩色血流,并可测及动静脉血流频谱。

但淋巴管瘤挤压后也可见红蓝彩色信号,分析原因可能为挤压后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讨论
• 囊性淋巴管瘤系淋巴管源性罕见病变,多数 学者认为它由异常增生的淋巴管构成,90% 的淋巴管瘤发生在2岁以前,且腹腔淋巴管瘤 少见。国内外对该病颈部、腋下CT表现有 不少报道,但腹部CT表现报道很少,多数 文献多为个案报告。
讨论
• 囊性淋巴管瘤属淋巴管发育畸形,一般认为是来 自淋巴管组织的一种良性肿瘤,本病的形成是胚 胎发育时期静脉丛中的中胚层裂隙融合形成大的 原始淋巴, 腔内充有淋巴液,囊壁内为正常的内皮细胞,外 为薄的胶原纤维。因原始胚胎淋巴囊发生于颈部、 腹膜后髂内静脉,故囊性淋巴管有3/4发生于颈 部,1/5发生于腋下,其余发生于腹腔。
鉴别诊断
• 囊性畸胎瘤 以儿童及青少年多常,一般含有脂 肪组织或钙化、骨化,增强后壁明显强化 • 囊性转移瘤 以中老年人多见,局限性椭圆形, 密度均匀无分房,边缘欠清,部分囊壁呈结节状 均匀强化 • 慢性血肿 一般有外伤史,病灶为形态规则、密 度不均匀的囊性肿块,单房,囊内一般可见稍高 密度血块影,增强壁呈环状轻度强化、囊内血块 不强化,
• 中肾管囊肿 位于肾上腺区,为均质水样 密度,无分房、囊壁薄呈长条状,增强壁 呈轻度均匀强化 • 腹部脓肿 多有发热、腹痛病史,病灶常 为多房、厚壁,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常 有气液平面,脓肿壁明显强化 • 消化道重复畸形 常有消化道出血、呕吐 症状,肿块与食道或胃关系密切,从下胸 部向下延伸至腹腔,壁厚均匀,周围脂肪 层完整
病理:囊性淋巴管瘤并感染、 囊内出血。
• CT示左上腹见随圆形囊性密度影,其内可 见分隔及斑片状密度增高影,病灶囊壁薄 且左前方囊壁稍增厚,边界清晰;增强扫 描囊性病变未见强化,囊内分隔呈中度强 化,增厚囊壁轻中度强化。
• 剖腹探查,术中所见:左上腹大网膜后方 近脾门处见多个囊性肿物相连,囊内出血, 囊壁薄,界尚清,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 病理诊断:囊性淋巴管瘤并感染、囊内出 血。
• 腹腔囊性淋巴管瘤是指大网膜囊肿和肠系膜囊肿, 它不是真性的肿瘤,多数学者认为它由异常增生 的淋巴管构成,,为先天性或继发于手术、外伤后 发生。囊性淋巴管瘤的CT表现为椭圆形或扁圆形 囊性肿块,有的可呈分叶状或不规则形,内多有 分隔,有包膜,囊壁薄,瘤体常较大,与周围组 织分界清楚,一般不浸润肌层。囊内为均匀的低 密度,部分可见斑片状高密度影,囊壁增厚,此 时多伴有囊内出血或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