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拉西坦研究的及临床地的应用
奥拉西坦

作用机理 --促智药NOOTROPICS
• 2)药物本身没有直接的血管活性,也没有中枢兴 奋作用,对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是一种持久的促 进作用。ORC透过血脑屏障对特异性中枢神经通 路有刺激作用,能提高大脑对氧的利用能力,并 提高大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葡萄糖的利用,通过激活腺苷酸激酶 提高大脑中ATP/ADP的比值,使大脑中蛋白质和 核酸的合成增加,为大脑 正常工作提供充足的能 量保障。 • ATP:三磷酸腺苷 ADP:二磷酸腺苷 • ATP=ADP+PI+能量
倍清星(奥拉西坦注射液)
• 修复保护神经元 • 提高记忆认知力
问题
• 1、ORC在心内科的应用的适应症是什么?
• 2、ORC具有对____激动作用,能选择性 的提高皮层和海马区____的水平; • 3、奥拉西坦又名_____ • 4、LTP是________
谢谢
• 动物长期毒性、生殖毒性、致突变研究以
及依赖性试验研究证明,本品毒性极小, 安全可靠。
奥拉西坦的优点
• 1)ORC与精神兴奋药和致幻剂等精神药物均不同,它是 通过对脑细胞中生物能量代谢(如葡萄糖、ATP、蛋白质、 RNA、类脂类等)的同化作用,改善与精神行为有关的脑 整合机制,如学习记忆回答问题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 • (2)ORC不同于精神兴奋药,无中枢兴奋作用; • (3)ORC具有持久的代谢促进作用,当神经细胞代谢因 缺氧、中毒、创伤等紊乱时,这种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而 精神兴奋药物只有短暂的中枢兴奋作用。 • (4)ORC在老年人体内无蓄积,且吸收良好、安全性高、 耐受性好。
奥拉西坦药代动力学
• 文献资料显示:奥拉西坦在肝、肾分布浓 度较高,除脑脊液中的半衰期为140分钟 (静脉注射2.0克)外,在其余组织的半 衰期与血浆中相似。奥拉西坦主要通过肾 脏代谢,48小时内90%以上的药物以原型 从尿中排出,个体间差异很小;老年人与 健康年轻人的肾脏消除速度无显著性差异。
奥拉西坦定义作用机制优点适应症叙述

奥拉西坦1、奥拉西坦(oxiracetam,ORC)化学名:2-(4-羟基吡咯烷-2-酮-1-基)-乙酰胺,其药效为吡拉西坦的3-5倍。
结构式如下:2、作用机制:奥拉西坦(ORC)可以通过血脑屏障,主要分布在中隔区,其次海马,皮层和纹状体。
1)中线结构富含胆碱能神经元,其神经末梢与海马和皮层处的神经元广泛联系。
通过对中枢网状结构的拟胆碱作用,提高Ach的释放,并且通过突触后胆碱能受体阻断时出现的反馈机制,进而激活该系统而其作用,并通过抑制脯氨酸内肽酶作用于与记忆有关的神经肽而起作用。
2)药物本身没有直接的血管活性,也没有中枢兴奋作用,对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是一种持久的促进作用。
ORC透过血脑屏障对特异性中枢神经通路有刺激作用,能提高大脑对氧的利用能力,并提高大脑对葡萄糖的利用,通过激活腺苷酸激酶提高大脑中ATP/ADP的比值,使大脑中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增加,为大脑正常工作提供充足的能量保障。
3)ORC可调节谷氨酸促离子α-AMPA,能选择性地和不可逆地延长离子通道开放时间,并且防止它的脱敏。
ORC可增加L-谷氨酸盐激活的单通道反应的爆发长度,对AMPA受体具有正性作用。
ORC对谷氨酸受体的促离子、促代谢作用,促进大脑长时程增强(LTP)的产生,增加突触后电位的时限和波幅,甚至引起长期强化后仍出现突触后电位的延长,即使受体已被致敏,ORC仍能增强突触反应,进而增强学习和记忆能力。
ORC还可以促进大脑皮质联络纤维突触的可塑性,调动未受损脑组织及功能重建,恢复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4)蛋白激酶C(PKC)是存在于海马中的影响学习功能的蛋白,ORC可以通过改变γ-PKC的活化反应过程,增加PKC的活性,提高学习记忆能力。
5)ORC作用后大鼠下丘脑神经元Na+电流及K+电流均增大。
Na+电流的增加会提升神经元动作电位的幅值,使神经元动作电位在细胞间传导增加,而K+电流的增加会使神经元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细胞膜电位负值变得更大,从而使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传导更加容易;因此在细胞水平ORC可能是通过增加神经元动作电位的幅值及传导速度而改善脑功能。
奥拉西坦是什么药

奥拉西坦是什么药关于《奥拉西坦是什么药》,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奥拉西坦是生活起居中十分普遍的一种药品,它关键用以医治由中重度血管性痴呆、脑外伤阿尔茨海默症、等造成的记忆力与智能化阻碍的症状,根据刺激性中枢神经来提高记忆力,具备推动新陈代谢和维护神经元细胞的作用,有需要的小伙伴们能够多多的掌握有关的专业知识,再挑选是不是能够运用它医治有关的病症。
一、奥拉西坦胶襄的基本知识适用范围:适用由中重度血管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症及其脑外伤等症造成的记忆力与智能化阻碍的病况。
二、奥拉西坦胶襄的药用价值奥拉西坦胶襄的主要成分是奥拉西坦,它是环GABOB化合物,归属于一个促智药。
有关试验中发觉,它的促新陈代谢、促长时程功效对神经元细胞具备维护、修补作用。
其药用价值主要是根据推动脑新陈代谢,通过血脑屏障对特异神经中枢路面有刺激效果,进而改善记忆与智能化障碍症病人的记忆力和学习培训作用。
三、奥拉西坦胶襄的可用/忌讳群体1、适用范围(1)中重度血管性痴呆造成的记忆力与智能化阻碍的病人;(2)阿尔茨海默症造成的记忆力与智能化阻碍的病人;(3)别的脑外伤等症造成的记忆力与智能化阻碍的病人。
2、忌讳群体(1)己知对奥拉西坦胶襄中成份皮肤过敏的病人禁止使用;(2)特殊家庭,如孕妇、哺乳期间、少年儿童等要谨慎使用,服药前咨询有关医师。
四、普遍服药疑惑解释1、脑外伤需要服食这一奥拉西坦胶襄,我想问一下下会长期服用的吗?充分考虑长期性服药,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副作用,故早期治疗药量不能很大,如可用较剂量做到不错的治疗效果是最理想化的。
而且在服药期内,最好是尽可能保证定期复查,掌握服药状况。
2、怀孕以前一直在服食奥拉西坦胶襄,对小孩是否会有副作用?从优生优育的视角而言,药品对胎宝宝是有影响的,尤其是前3月宝宝发育的最重要的情况下。
建议去做下唐筛,查验胎宝宝的智商,并搞好定期产检。
五、温馨提醒在这里提示诸位,血管性痴呆是由脑血管病造成的功能问题综合症,且多发性于老人。
奥拉西坦的功能主治

奥拉西坦的功能主治什么是奥拉西坦?奥拉西坦是一种药物,属于抗癫痫药物的一种。
它的主要成分是奥拉西坦酸,能够通过控制神经信号在大脑中的传递,从而减少或阻止癫痫发作。
奥拉西坦的功能奥拉西坦具有以下主要功能:1.抗癫痫作用:奥拉西坦可以减少癫痫的发作次数和频率,改善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
2.镇静作用:奥拉西坦可以减轻癫痫发作时的紧张和焦虑,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癫痫发作。
3.抗焦虑作用:奥拉西坦可以减轻焦虑和紧张情绪,帮助患者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4.抑制神经元兴奋:奥拉西坦可以抑制神经元的兴奋,从而降低癫痫发作的可能性。
5.稳定情绪:奥拉西坦可以稳定患者的情绪,减少情绪波动和情绪失控的风险。
奥拉西坦的主治疾病奥拉西坦广泛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1.癫痫:奥拉西坦是一种常用的抗癫痫药物,可用于各种类型的癫痫的治疗,包括部分性癫痫和全身性癫痫。
2.焦虑症:奥拉西坦具有抗焦虑作用,可用于治疗焦虑症和焦虑相关的疾病,如恐慌症和社交焦虑症。
3.情绪失控:奥拉西坦可以稳定情绪,减少情绪失控和情绪波动。
4.神经痛:奥拉西坦可以用于治疗神经痛,如三叉神经痛和带状疱疹痛。
5.睡眠障碍:奥拉西坦具有镇静作用,可用于治疗睡眠障碍,如失眠和多梦。
需要注意的是,奥拉西坦只能根据医生的嘱托和处方使用,并且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剂量和疗程。
如何正确使用奥拉西坦?1.遵循医生指示:奥拉西坦需要根据医生的指示进行使用,不能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
2.饭后服用:奥拉西坦通常需要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胃的刺激。
3.避免突然停药:奥拉西坦属于长期治疗的药物,如果需要停药,应根据医生的建议逐渐减少剂量。
4.不宜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奥拉西坦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应避免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必要时应告知医生。
5.注意副作用:奥拉西坦可能产生一些副作用,如头晕、恶心、疲劳等,如果出现不适应立即咨询医生。
6.定期复诊:使用奥拉西坦的患者需要定期复诊,以便医生进行疗效评估和剂量调整。
奥拉西坦、丁苯酞治疗脑梗塞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奥拉西坦、丁苯酞治疗脑梗塞的疗效及预后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奥拉西坦、丁苯酞治疗脑梗塞的疗效及预后。
方法:筛选我院2019年1月~2020年4月收治的7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采取奥拉西坦+丁苯酞)和对照组(35例,采取奥拉西坦),对比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认知能力和肢体运动能力、脑梗死相关指标水平均发生明显好转,且不良反应个例少,安全有效,P<0.05。
结论:围绕脑梗塞病情转归,开展奥拉西坦+丁苯酞联合用药,可有效提升认知功能水平,减轻认知障碍症状,提升肢体功能水平,减轻脑梗死症状,用药安全有效,副作用少,值得广大医患信赖。
关键词:奥拉西坦;丁苯酞;脑梗塞Efficacy and prognosis analysis of oxacetam and butylphthalide in treating cerebral infarctionRen QianlingSichuan Gem Hospital, Chengdu, Sichuan 610213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icacy and prognosis of olacitane and butylphthalide in treating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7A total of 70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9 to April 2020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p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35 cases, oxiracetam + butylphthalide) and the control group (35 cases, oxiracetam), and the treatmenteffect was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cognitive ability, limb movement ability and the level of cerebral infarction related indicator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s were less, which wassafe and effective (P < 0.05)..Conclusion: Around the outcome of cerebralinfarction, the combination of oxxid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evel of cognitive function, reduce cognitive impairment, improve limb function, reduce cerebral infarction symptoms, safe and effective, which is worthy of the trust of doctors and patients.Key words:oracetam; buphthalide; cerebral infarction脑梗死值得是脑组织损害类疾病,多以缺血、缺氧和脑部血流受阻所致,是临床上多发的一种脑血管疾病,据临床统计,脑梗死在所有的脑组织受损类疾病中约占据75%,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国内约有150万左右的脑梗死患者,因此病而去世的患者更多达120万左右,除此以外,即便侥幸保住性命,也会落得一身残疾,据统计约有75%的脑梗死患者在发病中出现残疾症状,对患者的身心危害极大[1]。
奥拉西坦联合耳穴贴敷法治疗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疗效分析

奥拉西坦联合耳穴贴敷法治疗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疗效分析史海锋【期刊名称】《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年(卷),期】2017(002)023【摘要】目的探究奥拉西坦联合耳穴贴敷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56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就诊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8例,对照组患者以常规治疗为基础,使用奥拉西坦治疗,观察组使用奥拉西坦联合耳穴贴敷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认识功能,生活能力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率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MoCA和ADL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者,以常规治疗为基础,使用奥拉西坦联合耳穴贴敷法治疗,不仅可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质,还可体现标本兼治的中医理念,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总页数】2页(P24-25)【作者】史海锋【作者单位】宝鸡市陈仓区中医医院急诊科,陕西宝鸡,721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1【相关文献】1.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老年人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 [J], 马立华;董万青2.尼麦角林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J], 毛彦明;李玉成3.丁苯酞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卒中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清NSE、MMP-9的影响 [J], 殷凯林;王军4.耳穴贴敷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144例分析 [J], 张志全;田欣;杨新国;王彩宁;赵欣欣5.尼莫地平与奥拉西坦治疗脑小血管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 [J], 丁永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奥拉西坦胶囊治疗轻度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和安全性

表1 康复新液对CEG临床症状的治疗结果(x±s)症状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前治疗后积分差治疗前治疗后积分差腹痛1139±01610145±011730193±01511127±01430141±011330186±0171腹胀1161±01810184±013530178±01531173±01770176±012230195±0167反酸0143±01190124±010930119±01220137±01320121±01260118±0119嗳气0134±01310126±01410108±01200141±01160119±010730122±0123 注:与治疗前比较3P<0105表2 康复新液对CEG内镜下胃黏膜糜烂的疗效(x±s)组别治疗前治疗后总有效率(%)对照组2133±01570129±0130383124试验组2137±01660131±0134396171 注:与治疗前比较3P<01053 讨论糜烂型胃炎是一种具有特征性形态及病理变化的特殊类型的胃炎,其特点是在胃黏膜形成脐样凹陷的隆起性或平坦性病变,多见于胃窦部或胃体部。
目前常用治疗药物多为PP I制剂、胃黏膜保护剂、中成药等。
中医病机学认为可能与脾胃受损、湿热蕴结、气血郁滞、血络郁结、腐肉生疮有关。
而康复新液为美洲大蠊干燥虫体的乙醇提取物制成的溶液,其功能为通利血脉、养阴生肌。
动物实验表明该药有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促进血管新生及改善创面微循环的作用,并能抗菌消炎和增强机体免疫。
康复新液治疗CEG在保护胃肠黏膜基础上,主动修复病损组织,能降低CEG的复发率,结果显示,其有效率高达96171%,而且没有发现毒副反应。
奥拉西坦治疗创伤性脑损伤的疗效观察

奥拉西坦治疗创伤性脑损伤的疗效观察作者:陈旭,姜国,刘小江来源:《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31期陈旭姜国刘小江江苏省海安县中医院神经外科,江苏海安 226600[摘要]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治疗创伤性脑损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52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接受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之上应用吡拉西坦,观察组则给予奥拉西坦治疗。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GCS评分、MMSE评分以及NIHSS评分情况。
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前GCS评分为(8.12±0.71)、MMSE评分为(13.35±1.32)、NIHSS评分为(23.62±2.32),治疗后 GCS评分为(10.92±1.35)、MMSE评分为(19.92±1.79)、NIHSS评分为(15.12±1.77),观察组患者治疗前 GCS评分为(8.19±0.71)、MMSE评分为(13.12±1.51)、NIHSS评分为(24.15±2.07),治疗后 GCS评分为(14.58±1.39)、MMSE 评分为(24.23±1.92)、NIHSS评分为(10.73±1.31),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三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GCS评分、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奥拉西坦治疗创伤性脑损伤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奥拉西坦;创伤性脑损伤;疗效[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1(a)-0113-02创伤性脑损伤是指外力所致的颅脑损伤,常见于交通事故、战争及高空作业意外等,随着我国交通事业及建筑业日益繁荣,创伤性脑损伤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成为神经外科常见病之一,具有高病死率和高致残率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奥拉西坦研究及临床应用 郭瑞臣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临床药理研究所 济南 250012 奥拉西坦(Oxiracetam)化学名为:2-(4-羟基吡咯烷-2-酮-1-基)乙酰胺,是一种新的环状GABOB衍生物。1974年由意大利首先合成,为意大利ISF S.P.A公司开发,1987年12月在意大利首次上市,商品名为Neupan,有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国内于1997年2月批准石家庄制药集团欧意药业的胶囊剂上市(商品名 欧来宁),随后该公司又开发出其注射剂。 一 药理作用 1. 作用机制 奥拉西坦是作用于中枢网状结构的拟胆碱能益智药,可透过血脑屏障,刺激特异性中枢神经通路;可改善思维、记忆力和学习成绩,减少休克所致的记忆力损伤;拮抗原发性高血压脑血管损伤大鼠学习能力的降低,提高大鼠皮质和海马部分乙酰胆碱的运转,增加对胆碱摄取的亲和力;可促进磷酰胆碱和磷酰乙醇胺合成,选择性地激活大脑皮层功能,改善大脑新陈代谢;可促进缺氧后EEG恢复,激活腺苷酸激活酶,增加ATP合成和能量储存,提高ATP转化和RNA合成,并有抗血小板凝聚作用。 2. 药理学研究 100、300或1000mg/kg灌胃给药几乎不影响大鼠的一般行动、自发运动、运动协调性、电击刺激导致的痉挛,对兔子活体回肠运动、大鼠胆汁分泌及胃肠粘膜无明显影响。100、300或1000mg/kg,静脉注射给药不影响乌拉坦麻醉兔的呼吸、血压、心率及心电图。 奥拉西坦毒性较低。急性毒性试验表明,灌胃给药LD50大于10g/kg,静脉给药LD50大于2g/kg。 亚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大鼠和狗灌胃给药连续4周每日50、500、3000mg/kg无死亡,13周每日3000mg/kg组大鼠兴奋性增加和有腹泻发生;狗连续静脉注射13周每日25、300、1000mg/kg对体重和饮食无影响,大鼠连续腹腔注射13周,每日1000mg/kg组轻微增加肌氨酸酐、胆红素和γ-球蛋白,可增加类脂类和高密度胆固醇。 长期毒性试验显示,大鼠灌胃给药连续1年每日120、600和3000mg/kg,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出现软便和饮水量增加。中高剂量组在给药开始时出现一过性饮食减少,高剂量组出现尿pH值降低、尿量增加、盲肠、肝、肾重量增加等,上述变化停药后即恢复正常。 奥拉西坦无致突变作用。Ames试验显示,奥拉西坦不增加沙门氏菌自发回复突变,即不引起基因突变;rec试验显示,奥拉西坦不引起枯草杆菌重组缺陷性突变反应,即不破坏DNA。 二 药动学研究 奥拉西坦口服吸收迅速,并分布于全身体液,可透过血脑屏障,血浆蛋白结合率极低[7]。 於东辉等国产奥拉西坦胶囊的人体耐受性及药动学试验。耐受性试验设置200、400、800、1200、1600和2000mg剂量组,记录受试者服药前、后生命体征、神经系统功能和实验室检查等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采用t检验对服药前后指标进行比较,800、1200、1600、2000mg各组血甘油三酯有所下降,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受试者未见头痛、眩晕、不自主运动及消化道不良反应,提示,人体对奥拉西坦能较好的耐受性。 奥拉西坦胶囊药代动力学试验,10名健康青年志愿者空腹一次口服2000mg,其中4名拟合一室模型,6名拟合二室模型。其药动学参数如表1所示。 表1健康志愿者奥拉西坦胶囊口服给药药动学参数 参数 一室 二室 Tmax (h) 0.98±0.55 0.89±0.21 t1/2 (h) 3.34±1.59 5.74±1.41 Cmax (μg·ml-1) 48.34±18.350 55.96±35.73 V (L) 36.18±28.73 27.45±21.16 同时进行的健康中青年和老年受试者的尿液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药后48h约有33.8%~44.9%以原形经肾脏从尿中排出体外,老年受试者的排泄速率常数略低于中青年组,消除半衰期比中青组稍长,但无统计学差异[6]。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对注射用奥拉西坦(石药集团欧意药业生产)健康志愿者
不同剂量(2000mg、6000mg)单次及多次给药(每日一次,连续7日)的药代动力学研究[5]。相同剂量静脉注射给药奥拉西坦峰浓度较口服给药有明显提高,达峰时则缩短。6000mg组半衰期有所延长,但统计学处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AUC及Cmax与剂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多次给药奥拉西坦体内无蓄积。药代动力学参数如表2所示,单次及多次给药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如图1、2。 表2 注射用奥拉西坦健康志愿者不同剂量单次及多次给药药动学参数 剂量 2000mg 6000mg 单剂 多剂 单剂 多剂 Tmax (h) 0.50±0.16 0.49±0.08 0.48±0.16 0.43±0.09
t1/2 (h) 3.84±0.64 4.14±0.82 4.73±2.20 4.83±1.31
AUC0-24 (μg·ml-1·h) 256.26±16.84 259.36±25.43 648.97±604.63±
AUC0-∞ (μg·ml-1·h) 276.74±18.11 285.59±27.38 664.30±619.02±
Cmax (μg·ml-1) 96.15±3.58 97.92±3.26 229.83±37.80 230.78±35.53
MRT (h) 4.39±0.39 4.87±0.69 4.49±0.49 4.39±0.48
单次给药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050100150200250
051015202530时间(h)
浓度(μg/ml)6000mg2000mg
图1 单次给药血药浓度时间曲线(n=10) 多次给药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050100150200250
-50-40-30-20-100102030时间(h)
浓度(μg/ml)6000mg2000mg
图2 多次给药血药浓度时间曲线(n=10) 三 临床评价 奥拉西坦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理化因素引起的脑损伤,各种脑缺氧和慢性脑功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能不全等。对痴呆、休克、老年性精神衰退综合症(如记忆衰退、适应性降低、老年虚弱和精神活动障碍等)、低能儿童的大脑发育以及正常人的记忆力、工作效率的提高均有一定疗效。 李静等[1]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治疗组,研究组采用利培酮合并奥拉西坦,治疗组仅用利培酮,同时选择1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奥拉西坦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优于治疗组。结果如表3和4所示。 表3 治疗组、研究组与对照组认知功能比较 组别 治疗 PANSS 总测验数 正确次数 持续错误数 随机错误数 完成分类数
研究组 前 92.84±15.90 96.90±10.15 25.02±8.76 40.18±15.38 35.50±8.87 3.98±0.87
后 46.50±17.80 95.60±10.58 31.90±11.27 31.18±10.78 29.32±8.83 4.38±0.12
治疗组 前 94.50±15.18 95.80±11.26 23.16±6.74 39.00±14.58 34.40±8.77 3.94±0.82
后 49.34±18.06 96.60±10.57 24.32±6.21 40.74±7.43 35.66±5.43 3.96±0.83
对照组 96.15±10.87 32.69±12.12 19.26±12.33 25.25±10.51 4.99±0.96
表4治疗组、研究组与对照组生活质量比较 组别 治疗 生理领域 心理领域 独立性领域 环境领域 精神支柱 生活质量总评
研究组 前 31.40±8.59 48.72±7.68 42.08±8.73 67.64±18.38 10.70±3.32 12.08±3.18
后 42.74±7.40 54.84±6.21 47.82±8.49 72.00±14.86 16.54±11.99 18.16±12.41
治疗组 前 31.60±7.99 49.90±7.31 42.64±8.53 68.34±18.91 10.94±3.29 12.02±4.20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后 31.50±5.01 48.72±9.31 43.40±6.38 65.58±11.98 11.78±3.06 12.86±3.87
对照组 45.10±14.34 61.49±10.06 48.43±6.54 74.31±14.73 11.60±4.59 17.70±5.64
孙小兰等[2]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给予奥拉西坦,对照组给予其他常规治疗,以简明精神状态检查(MMSE)及巴氏指数(BI)作为评价指标,观察评价奥拉西坦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恢复期记忆与智能障碍的疗效。结果显示,作为智力主要指标的记忆和计算能力的单项评分中,奥拉西坦治疗组较常规组有明显提高,表明奥拉西坦可以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MSE和BI评分比较 组别 MMSE BI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组 12.23±5.65 29.86±3.15 71.46±16.54 97.36±10.23 对照组 13.06±6.28 13.86±4.62 72.62±15.73 74.35±12.68 姚革等[3]对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口服奥拉西坦和吡拉西坦胶囊90天的治疗结果显示,奥拉西坦与吡拉西坦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3%、34%,前者疗效优于后者,结果见表6。 表6奥拉西坦组和吡拉西坦组患者治疗前后MMSE和Blessed-Roth评分比较
组别 MMSE Blessed-Roth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奥拉西坦 17.81±4.15 24.56±3.67 10.26±2.34 6.33±2.72 吡拉西坦 16.96±2.46 20.12±3.74 9.76±2.48 6.84±2.65 宋晓东等[4]选择脑性瘫痪患儿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奥拉西坦,观察患儿的运动、语言、应物能、认人能的变化。结果发现奥拉西坦能显著改善儿童脑瘫患者的脑功能,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可用于治疗儿童脑瘫。 四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