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书法集_部分60

合集下载

弘一法师佛法行持的诗词灵光

弘一法师佛法行持的诗词灵光

弘一法师佛法行持的诗词灵光
王树海;肖菲
【期刊名称】《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7(0)1
【摘要】弘一法师是晚近中国文化史上颇引人注目的人物,除涉足音乐、美术等艺术领域之外,其于古典诗词创作亦有深厚造诣。

本文以弘一法师存世的一百四十余首诗词作品为研究对象,挖掘、体悟其诗词创作中的宗教因子,进而发现"华严为境,四分律为行,导归净土为果"之佛法行持在法师诗词中时有灵光闪现。

研究弘一法师诗词作品中反映的宗教思想,对于我们深入理解法师佛学思想、认识其诗词独特的创作理路都将发挥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总页数】5页(P140-144)
【关键词】弘一法师;诗词;佛教思想
【作者】王树海;肖菲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文学院;长春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5
【相关文献】
1.黄梅五祖寺方丈正慈法师:倡人文弘佛法 [J],
2.弘一法师诗词曲歌联的情怀与艺术——纪念弘一法师(1880—1942)圆寂七十周年 [J], 黄济华;
3.朱子文化与弘一法师的文化行持 [J], 罗明
4.印光法师论持敬功夫与弘一法师的书法践履 [J], 方长山
5.佛法之于书法--试论弘一法师的书法 [J], 胡吉连;刘诺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清凉堪益世 翰墨竟飘香——弘一法师在闽南禅院书作列举

清凉堪益世 翰墨竟飘香——弘一法师在闽南禅院书作列举

TO CULTURAL RELICS弘一法师(1880—1942),中国近代佛教史上一位杰出的高僧,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是中国20世纪初一位才气横溢的艺术家、思想家、革新家和教育家。

他擅长书画篆刻,工于诗词。

弘一法师的书法造诣很高,自成一格。

1928年来闽南,1942年圆寂于泉州。

在闽南十余年间,弘一法师常往来于晋江草庵、福林寺等禅寺,在晋江留下不少珍贵的墨宝。

1 草庵悯世嵌碑联1933年冬至1934年2月,弘一法师应晋江草庵寺主持广空法师之邀,到草庵度岁,为草庵撰写两幅楹联。

其一是“石壁光明,相传为文佛现影;史乘记载,于此有名贤读书”(图1);上款书“后二十二年岁次癸酉仲冬草庵题句以志遗念”,下款为“晋水无尽藏院沙门演音时年五十又四”。

对联书于1933年冬,为两方木质条屏,尺寸为177厘米×17厘米,系弘一法师亲自镌刻,悬挂于摩崖石刻摩尼造像两侧。

弘一法师借草庵和龙泉书院十八士子拜师成名的典故入联,对草庵历史内涵给予深刻演绎。

其二是:“草积不除,便觉眼前生意满;庵门常掩,勿忘世上苦人多”(图2);下款书“岁次甲戌正月,沙门一音撰并书”。

联文借典白居易《晚登大云寺南楼赠常禅师》诗句“岁时春日少,世界苦人多”,作品充分表达大师仁人善心、救苦济世的情怀,凸显作品新意。

联书于1934年正月镌刻于草庵入门门柱上。

在草庵东壁,嵌有弘一法师撰并书《重兴草庵碑》黑页岩碑一方(图3),碑规格73厘米×26厘米。

文曰:“草庵肇兴,盖在宋代,逮及明初,轮奂尽美。

有龙泉岩,其地幽胜。

尔时十八硕儒,读书其间,后悉登进,位跻贵显。

殿供石佛,昔为岩壁,常现金容。

因依其形,凿造石像。

余题句云:‘石壁光明,相传为文佛现影;史乘记载,于此有名贤读书。

’盖其事也。

胜清御宇,寝以零落。

昔日金刹,鞠为茂草。

中华建业十二载,瑞意、广空上人,伤其废圮,发意重兴。

绵历岁时,营治堂宇。

壬申十月,复建意空楼三楹。

虽未循复旧观,亦可粗具规范。

李叔同《弘一法师》

李叔同《弘一法师》

李叔同《弘一法师》李叔同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清光绪六年(1880年)阴历九月二十生于天津官宦富商之家,1942年圆寂于泉州。

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又是国际上声誉甚高的知名人士。

他在音乐、美术、诗词、篆刻、金石、书法、教育、哲学、法学、汉字学、社会学、广告学、出版学、环境与动植物保护、人体断食实验诸方面均有创造性发展。

1880年10月23日生于天津,1942年10月13日卒于福建省泉州市。

原籍浙江平湖,从祖辈起移居天津。

父李筱楼(字小楼),道光甲辰(1884)进士,官吏部尚书,曾经业盐商,后从事银行业。

母亲姓王,为李筱楼侧室,能诗文。

李叔同5岁丧父,在母亲的扶养下成长。

1901年入南洋公学,受业于蔡元培。

1905年东渡日本留学,在东京美术学校攻油画,同时学习音乐,并与留日的曾孝谷、欧阳予倩、谢杭白等创办《春柳剧社》,演出话剧《茶花女》、《黑奴吁天录》、《新蝶梦》等,是中国话剧运动创始人之一。

1910年李叔同回国,任天津北洋高等工业专门学校图案科主任教员。

翌年任上海城东女学音乐教员。

1912年任《太平洋报》文艺编辑,兼管副刊及广告,并同柳亚子发起组织文美会,主编《文美杂志》。

同年10月《太平洋报》停刊,应聘任浙江两级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

1915年任南京高等师范美术主任教习。

在教学中他提倡写生,开始使用人体模特,并在学生中组织洋画研究会、乐石社、宁社,倡导美育。

1918年8月19日,在杭州虎跑寺剃度为僧,云游温州、新城贝山、普陀、厦门、泉州、漳州等地讲律,并从事佛学南山律的撰著。

抗日战争爆发后,多次提出"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的口号,说"吾人所吃的是中华之粟,所饮的是温陵之水,身为佛子,于此之时不能共纾困难于万一"等语,表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

弘一法师诗选

弘一法师诗选

弘一法师诗选1咏菊亭亭菊一支,高标矗晚节。

云何色殷红,殉道夜流血。

2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杯浊酒尽馀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3三宝歌人天长夜,宇宙黯暗,谁启以光明?三界火宅,众苦煎逼,谁济以安宁?大悲大智大雄力,南无佛佗耶!佛佗耶!昭朗万有,任席众生,功德莫能明。

今乃知,唯此是,真正归依处。

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二谛总持,三学增上,恢恢法界身;净得既圆,染患斯寂,荡荡涅磐城!众缘性空唯识现,南无达摩耶!达摩耶!理无不彰,蔽无不解,焕乎其大明。

今乃知:唯此是,真正归依处。

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依净律仪,成妙和合,灵山遗芳型。

修行证果,弘法利世,焰绩佛灯明,三乘圣贤何济济!南无僧伽耶!僧伽耶!统理大众,一切无碍,住持正法城。

今乃知:唯此是,真正归依处。

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4忆儿时春秋来,岁月如流,游子伤飘泊。

回忆儿时,家居嬉戏,光景宛如昨。

茅屋三橡,老梅一树,树底迷藏捉。

高枝啼呜,小川游鱼,曾把闲情。

儿时欢乐,斯乐不可作。

儿时欢乐,斯乐不可作。

5采莲采莲复采莲,莲花莲叶何蹁跹,露华如珠月如水,十五十六清光圆。

采莲复采莲,莲花莲叶何蹁跹。

6梦哀游子茕茕其无依兮,在天之涯。

惟长夜漫漫而独寐兮,时恍惚以魂驰。

萝偃卧摇篮以啼笑兮,似婴儿时。

母食我甘酪米粉饵兮,父衣我以彩衣。

月落乌啼,梦影依稀,往事知不知?汩半生哀乐之长逝兮。

感亲之恩其永垂。

哀游子怆怆而自怜兮,吊形影悲。

惟长夜漫漫而独寐兮,时恍惚以魂驰。

梦挥泪出门辞父母兮,叹生别离。

父语我眠食宜珍重兮,母语我以早归。

日落乌啼,梦影依稀,往事知不知?汩半生哀乐之长逝兮,感亲之恩其永垂。

7山色近观山色苍然青,其色如蓝。

远观山色郁然翠,如蓝成靛,山色非变。

山色如故,目力有长短,自近渐远,易青为翠,自远渐近,易翠为青,时常更换。

是由缘会,幻相现前,非唯翠幻,而青亦幻,是幻,是幻,万法皆然。

三、李叔同(弘一法师)智融龙门之魂魂 , 在 《 说 文 解 字 》 里 释 为 “ 阳 气

三、李叔同(弘一法师)智融龙门之魂魂 , 在 《 说 文 解 字 》 里 释 为 “ 阳 气

史与论 | Art History & Theory[韩]郭允珠,《倒置的奥德赛》(局部),影像装置,影像时长6分30秒,2009/2022,“艺术·符号·无界共生”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展览现场邹国力 刘春梅不同的书家,从同样的《龙门二十品》当中,汲取了各自所需的养分,最终铸就了自己鲜明的艺术风格。

“书法作为艺术,作者气质是决定它的风格的基本气息,审美意识是它的形式美创造基因,而由历史相沿的形式技巧表现手法,则是它的实体构成因子。

”《龙门二十品》给予当代书法艺术家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其阳刚大气之美是学书者用笔靡弱的良药,天真烂漫之姿态是书家书法创作灵感的源泉,“尚武”精神之表现是中华民族振奋的决心……杨斯捷 吴卫正是由于一批中国的雕塑艺术家们在西方雕塑艺术方法和新艺术思想理念的影响下,通过对比、融合不断地发展和突破,将中国传统雕塑的文化优势充分地发挥了出来,才有了今天独具中国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信息的当代雕塑艺术和百花齐放的发展局面,这其中周轻鼎为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英]约翰·罗斯金译者:石琪琪 毕延英在繁荣阶段,无论是贸易还是艺术,操作工还是艺术家,从任何意义来说,其尊严都来自物有所值和等价的劳资关系。

19世纪,人们也许可以因为在产品上的掺假和工业懈怠方面获得经济上的自豪。

但他至少应该用古代艺术家的荣誉准则来指导艺术学院的学生,即不要让任何一件作品离开他的双手,除非它已经不能继续通过勤奋来提升,或者通过思考进一步完善。

他的名声应该用古代艺术家的荣誉感来决定,应该建立在他们所付出的东西上,而不是他们得到的东西上……摘要:《龙门二十品》代表了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的独特风格,清代金石学家称之为“魏碑体”“魏体”,也有人称为“龙门体”,它们是魏碑中“斜画紧结”一路书风的典型代表,其对后世学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于右任、李叔同、孙伯翔等现当代碑学大家,无不对其顶礼膜拜,并通过心追手摹,在《龙门二十品》的影响下,几位大家既有共性的追求,又有个性的表现,最终都铸就了自己的鲜明风格,在中国书法史上形成了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

隶书体临帖-弘一格言别录

隶书体临帖-弘一格言别录

是三行先生長青學苑書法隸書體臨帖:弘一《格言別錄》
是志成後製編輯2015.07.10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

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

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并谱曲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

弘一法師【格言別錄】
禍莫大於縱己之欲,
惡莫大於言人之非,
病莫大於不知己過。

【父親是三行先生書法原作】。

弘一大师书法精选

弘一大师书法精选

弘一大师书法精选在弘一法师的笔下,到底会是什么样的书法作品。

到底会是什么样的书法世界。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弘一大师书法精选,希望对你有用!弘一法师大事年表1880年(光绪六年庚辰)10月23日(农历九月二十日)辰时生于天津河北区地藏前故居李宅。

祖李锐,原籍浙江平湖,寄籍天津,经营盐业与银钱业。

父李世珍,字筱楼,清同治四年进士,曾官吏部主事,后辞官承父业而为津门巨富。

行列第三,幼名成蹊,学名文涛,字叔同。

1884年(光绪十年甲申)5岁在天津。

8月5日,父病逝,终年72岁。

乃父临终日,延高僧诵《金刚经》,时,初见僧人。

是年起从母王氏诵名诗格言。

1885年(光绪十一年乙酉)6岁从仲兄文熙受启蒙教育。

1886年(光绪十二年丙戌)7岁从文熙学《百孝图》、《返性篇》、《格言联璧》及文选等。

1887年(光绪十三年丁亥)8岁从常云庄家馆受业,攻《文选》、《孝经》、《毛诗》等。

约是年,又从管家、帐房徐耀庭学书,初临《石鼓文》等。

1892年(光绪十八年壬辰)13岁读《尔雅》、《说文》等,始习训诂之学。

攻各朝书法,以魏书为主,书名初闻于乡。

1894年(光绪二十年甲午)15岁读《左传》、《汉史精华录》等。

是年诵有“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句。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乙未)16岁考上文昌院辅仁书院,习制艺。

又延馆教学英文、算术等。

1896年(丙申光绪二十二年)17岁夏,出素册廿四帧,请唐敬严师为钟鼎篆隶八分书。

秋,从天津名士赵幼梅学诗文。

喜读唐五代诗词,尤爱读王维诗。

又从津门书印名家唐静岩学篆书及治印,并与津门同辈名士交游。

1897年(丁酉光绪二十三年)18岁与俞氏(时年二十)完婚。

同年,以童生资格应试天津县学,学名李文涛。

1898年(戊戌光绪二十四年)19岁传李叔同刻有“南海康君是吾师”一印,表示对康有为、梁启超维新变法的支持。

暮秋,奉母携眷迁居上海。

十月加入“城南文社”,曾以《拟宋玉小言赋》,名列文社月会第一。

弘一大师书法代表作《华严集联三百》(中)

弘一大师书法代表作《华严集联三百》(中)

弘一大师书法代表作《华严集联三百》(中)弘一大师书法代表作《华严集联三百》(中)所行无碍,以法自娱具足惭愧,究竟清凉至法彼岸,长佛善根究竟清净,具足威仪履净法界,获胜善很说甚深法,升无上堂获最胜法,升无上堂证菩提道,得坚固身具头陀行,得坚固身入真实慧,得坚固身永持梵行,勤修善根恒守正念,常行大悲入深法界,获胜善根绝世贪爱,趣佛菩提深入佛智,得预法流入一切智,升无上堂舍离众恼,成就佛身见一切佛,升无上堂端正严好,清净调柔众德悉具,大悲所熏安住真如地,普照智慧灯善入音声海,坚住菩提心远离于众相,愿度诸群生则悟甚深法,而兴大悲心未曾有苦恼,决定成菩提心生大欢喜,佛放净光明体相无所有,光明靡不周二边皆舍离,一念得菩提常护诸佛法,恒涂净戒香我性未曾有,智眼靡不周入于真实境,照以智慧光具一切功德,得无上菩提如梦不真实,舍我而修行无有一切相,而兴大悲心离一切分别,得无上菩提欲为诸法本,心如工画师一心求佛智,平等行世间其心得安隐,有苦皆灭除供佛令欢喜,知身如虚空其心无染著,如法而了知方便行于世,寂静调其心处世而不住,见心无所生了世皆如梦,见心无所生于法得自在,知身如虚空心识犹如幻,色相无有边舍慢持净界,以法化众生勤行精进无厌怠,善了境界起慈悲法身示现无真实,慈心普遍等虚空无量法门皆自在,一切智性如虚空光明照耀靡不及,智慧增长无有边如来为说广大法,汝等应生欢喜心放大光明令觉悟,离诸热恼恒清凉众生有苦皆令灭,如来处世无所依供养一切诸佛海,得成无上照世灯悉使众生离诸苦,普于十方演妙音显示一切如来境,发生无量欢喜心愿门广大不思议,慈心普遍等虚空见佛自在生欢喜,发心回向趣菩提普灭众生烦恼热,恒演如来寂妙音而于诸有无行著,为度众生普现身能学如来之妙慧,而于众生起大悲为利众生而出现,不染世法如虚空广大寂静三摩地,清净光明遍照尊令生深信入佛智,普现明灯照世间悉能悟入如来智,未曾暂起分别心信解真实无分别,光明遍净如虚空随众生心而化诱,示甘露道使清凉雨不思议最妙法,发胜菩提大愿心一切如来同赞喜,十方众生悉慰安诸如来所悉亲近,为众生故求菩提常乐慈悲性欢喜,其心善软恒清凉愍念一切众生海,兴起无量大悲心则以智慧为先导,犹如影像现世间念念示现成佛道,种种方便化众生普使受持清净戒,应当速发菩提心十善业道悉清净,百福相好所庄严大悲哀愍救一切,妙音演说遍十方能于众生施无畏,普使世间得大明如幻如梦离分别,无垢无碍同虚空众行具足犹满月,发心广大等虚空于一切法无妄想,尽未来际救众生欲灭众生诸苦恼,为现法炬大光明但愿普与众生乐,未曾暂起戏论心智慧无边不可说,光明照世为所归善能安住无碍藏,未曾暂起戏论心能以妙慧善安住,为度众生普现身恒以大音宣正法,当念本愿度众生护持众戒到彼岸,成就无畏为世雄勤修三昧无二相,调伏众生遍十方深入广大智慧海,普作清凉功德池解了诸法犹如响,化导众生无有边众生幻化无有实,诸佛护念恒不忘以法长养诸功德,发心趣向大菩提譬如法界无分别,恒以智慧悉了知如月清凉被众物,以法滋味益群生法性真常离心念,佛眼广大如虚空知一切法不可说,脱众生苦无有余演一言音充法界,起大慈悲现世间入真实慧永无病恼,得清净命不矫威仪皆得妙法究竟清净,广度一切犹如桥梁得清净手受持佛法,具惭耻行藏护诸根得善意欲洗除惑垢,证无上法究竟清凉附集句二十五联已证如来智,勤行广大慈思议莫能及,光明无有边随应演妙法,平等施众生速入如来地,普演广大音能灭众生苦,为兴大法云住于清凉慧,永离烦恼身永绝诸戏论,念报于佛恩破诸烦恼障,照以智慧光自性无所有,智眼靡不周灭诸烦恼患,放大清净光能成平等智,恒起大愿心除灭世间想,了达诸法空令除烦恼热,悉发菩提心令人难思清净法,发生无量欢喜心诸佛境界不思议,普贤身相如虚空普净福海除众苦,广说佛道悟群生世间烦恼皆令尽,菩萨功德无有边福德如空无有尽,佛境甚深难可思福德如空无有尽,大悲念物靡不周此乃能入如来智,而不生于取著心广大智慧无所碍,自然觉悟不由他具足修习诸功德,朗然开悟大菩提常为诸佛所护念,当净其意如虚空普作群生功德藏,恒演如来寂妙音智眼清净无与等,言音善巧靡不充附八联(经文连续,非是集句)立志如大山,种德若深海得授菩提记,安住广大心妙智清净日,大悲圆满轮广辟离尘清净道,永耀众生智慧灯神通应现如光影,法轮真实同虚空一即是多多即一,文随于义义随文绍隆佛种不断绝,摧灭魔宫无有余善知一切真实相,深入无边法界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