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战争观带给我们的思考

老子的战争观带给我们的思考
老子的战争观带给我们的思考

老子的战争观带给我们的思考

笔者根据王弼本《道德经》,参照郭店楚竹简、马王堆帛书甲乙本和其他一些传世本,整理出了一篇《道德经》。去掉章节号和各种标点符号,共5238字,而其中至少有410字(约占7.8%)直接反映了老子的战争观。

《道德经》是老子写给士以上的人看的,“无为”是《道德经》的思想核心。从这个思想出发,老子在《道德经》中反对发动战争。他认为,“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人主”应该“不以兵强天下”,指出“善为士者不武”。他反复强调“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擅用战争是“天下无道”的表现,会出现“戎马生于郊”的情况。他分析了战争危害,“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他提出,“小国寡民”,“虽有甲兵,无所陈之”,告诫人们“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提醒统治者“兵强则灭”。面对“不得已”的战争,老子主张“恬淡为上,胜而不美”,“不敢以取强”,“杀人之众,以悲哀莅之”。下面具体分析老子关于战争的论述。

一、不以兵强天下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释文:按道辅佐君主的,不靠使用武力在天下表现强大,这样做事好回旋——经过战争的地方,杂草野树在那里生长起来;战争过后,一定会出现荒年。取得好的战果就停止,不能凭借它选择强势。有战果不要自大,有战果不要自夸,有战果不要骄傲;战果如果不能达到,对取得战果不要勉强——事物强盛了就会走向衰亡,这就叫背离了道,背离了道就会加速灭亡。(第三十章)

老子主张,为国者要慎用战争;不得已用战争时,有果要适可而止,无果也不要蛮干。

为什么要“不以兵强天下”呢?因为穷兵黩武发动战争的结果必然是“荆棘生焉”、“必有凶年”,“不以兵强天下”,就会有更大的回旋空间。

为什么“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呢?因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是有果时应持的态度;“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是无果时应持的态度。

我国春秋时期社会动荡,各诸侯国间战争不断,甚至还有诸侯国向周王室兴师。这里实际告诫的对象是“人主”,但却说“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未直接说“人主”,

却拐了个弯称“佐人主者”,这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回避的表达方式。注意到这里使用“人主”来称呼最高统治者,既不称“民主”,也不称“君主”,而称“人主”,是因为“主”与“民”之间还隔着一层“人”。在当时的称谓中,民,普通百姓,草民;人,食禄阶层,是可以参与国家政治的阶层;“君”是由“君子”变化出来的,是人君。“其事好还”的“还”同“旋”,回旋、周旋之意。“其事好还”言为己方留有回旋的空间。一旦诉诸武力,一旦发动战争,想全身而退,难!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这只是农耕社会战争带来的危害,现代战争的破坏作用更大:二战结束时美国在日本投下了两颗原子弹不仅仅是震慑,更大的问题是制造灾难,恢复重建,疗治创伤谈何容易!明道的“人主”不轻易诉诸武力,这样才有回旋余地。这是相当科学的总结和判断。

“不敢以取强”,取强,选择强势。什么叫强势?赶尽杀绝,这就是强势;这样做太甚,所以“不敢”为之。

为什么“果而不得已”要“果而勿强”呢?因为强战必将损兵折将,必将付出更加惨重的代价;因为强战必将有更大的杀戮和牺牲,“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但凡战争,双方都要损兵折将,不可能保全。

二、兵者不祥之器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释文:正因为兵器是不吉利的东西,按道的标准衡量有人讨厌它,所以有道的人不使用它。君子平时以左侧为尊位,战争时以右侧为尊位。兵器是不吉利的东西,不是君子使用的东西。不得已用它时,不热衷是高明的态度,战胜了也不以为它是美事,如果把它当作美事炫耀是以杀人为快乐。以杀人为快乐的人,是不能让他在天下得志的。吉利事以左边为尊位,凶丧事以右边为尊位;副将排序在左边,主将排序在右边——说的就是按办理丧事的礼节对待战争。杀人众多,要以悲痛的心情面对它;战胜了,要按办丧事的礼节处理它。(第三十一章)

老子提出,发动战争不祥,不能让热衷于战争的人得志,要以悲哀的态度对待战争。

老子以“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来证明“兵者不祥之器”。应该说,从“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

上将军居右”的礼节看,老子代表的是当时有识之士的一种主流战争观,从“兵者不祥之器”的认知和“以丧礼处之”态度看,当时人们已经把战争看成凶事。但当时的一些统治者却常常违背这个认知,屡屡发动战争。

老子反对诉诸武力,反对战争。他提出“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一再暗示统治者“不要轻易发动战争。老子强调,战争应该是“不得已而用之”的手段,即使使用了这个手段,也要“恬淡为上”,适可而止。恬淡,安静而淡然,不在意,不热衷,不刻意花更多力气,不在上面下功夫,不无休无止。恬淡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觉悟,一种境界。

老子坚决反对“乐杀人”,告诫人们不能让乐杀人者在天下得志。

但凡发动战争总要有针对目标,中国有句俗语叫“冤有头债有主”,不是针对“头”、“主”的杀伐都是“乐杀人”的行为,即使针对“头”、“主”的过分杀伐也是“乐杀人”的行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这是老子告诫之语。他为什么提出这个观点?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战争频繁,但“春秋无义战”(《孟子·尽心下》),常常为了一点儿名誉,为了一点儿颜面,为了斗气,为了掠夺一点儿财物而开战,而且当时以“首级”(“馘”)来论战功,因此在一些战争中,出现以杀戮邀功,甚至以平民首级充数的情况。

“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今天读《道德经》,感觉老子当年的告诫依然让人警醒。老子之后,古今中外血的事实在延续和证实着老子的的担心。中国历史上典型的屠戮也不少,如项羽坑杀十万降卒,按当时的人口,这不是小数目;如清军扬州十日屠,数十万人罹难,按当时的人口,这也是个大数目。

在世界历史上,侵略战争的屠戮可以说无计其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现代史上的最典型杀人战争。日军惨绝人寰地屠戮中国人,仅1937年12月至1938年1月的南京大屠杀中就有三十万中国人惨死;在纳粹集中营,七百八十二万名囚徒中有七百一十二万人丧生。希特勒、东条英机等就是典型的乐杀人者。

当今世界,一些西方国家为了所谓的国家利益,唯恐天下不乱,怂恿别国内战,扶持所谓反对派,制造事端;一些恐怖组织制造人弹,面对平民进行恐怖袭击,这些都是“乐杀人”的行为。制造2012年叙利亚胡拉惨案的人,无论是谁,他都是“乐杀人者”,显然这样的人是不能得志于天下的。要以史为鉴,警惕乐杀人者执政,警惕乐杀人者制造和发动战争。

三、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

大于可欲,咎莫大于欲得,祸莫大于不知足——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释文:天下有道,退下战马来耕耘;天下无道,耕马当作战马用。罪孽没有比荒淫无度更大的了,灾难没有比贪得无厌再大的了,祸患没有比不知道满足再大的了——所以知道满足的满足就会一直满足。(第四十六章)

老子以马的不同用场来揭示天下的“有道”与“无道”,并提出告诫,贪欲是灾难的根源。

“天下有道”就是天下在合于道的规律中运行。退下战马去耕田,这是和平时期的景象。有一个典故叫“马放南山”,它就出自《尚书·武成》,说的就是周武王克商后的举措:“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其实,“马放南山”只是一种说法,更多的马是要投放的耕耘中的。

“天下无道”就是不按正道治理天下。让耕田的马去服役显然失去常态。实际上,“戎马生于郊”就是因为频繁的、大规模的发动战争,已有的征战之马不够用,为了作战不得不将耕田之马征调到战场上。“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这就是战争对民生的间接危害;耕田之马用于战事,必然还要征调耕田之人,必然要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杜甫《兵车行》),

这种状态下农田歉收乃至荒芜是必然的,不用战争过后“凶年”就已经出现了。

“可欲”、“欲得”、“不知足”是扩充地盘,发动战争的根源。战争因“可欲”、“欲得”、“不知足”而产生,“可欲”、“欲得”、“不知足”是造孽,是罪、咎、祸之根源。

四、以奇用兵

老子还提出了“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第五十七章)的治国方略。其中“以奇用兵”体现了老子的战略观和战术观。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都应该是合道的处事态度。正,是常态,是正确之法。奇,是“出奇不意”,是“让人意料不到”。无事,就是不抱特殊目的,不追求什么政绩,就是顺其自然,就是不生事,不多事,不整事儿。取,取得,占有,统领,此“取”是与“舍”相对之“取”。治国与用兵不同,“正”与“奇”是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的关系。治国必正,用兵宜奇,取天下当以无事。“以正治国”是原则,是大政方针,“以奇用兵”乃战略战术之策,“以无事取天下”正是要顺应自然之性。

五、大国应该谦卑地对待小国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

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释文:大国是下游,是天下交汇处,是天下的母性。母性总是以柔静的本性战胜雄性的刚猛,以柔静处在下位。所以大国以谦卑的态度对待小国,就会获取小国的认同,小国以谦卑的态度对待大国,就会获取大国的认同。所以有时是大国用谦卑来争取小国的拥戴,有时是小国用谦卑来争取大国的保护。大国不过想扩大自己的影响范围,小国不过想在大国的保护伞下获得安定——这两方面各自满足了自己的

需求,大国应该处在下位。(第六十一章)

这里,老子提出了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策略。

“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兼畜人,庇护着小国使之从属于自己,同时控制小国,占有人脉,得到更多小国的拥戴,像春秋五霸得到各小国的拥戴一样。入事人,归附大国,靠大国来保护自己。大国的“兼畜”并非直接吞并,而是让小国依附和听命于自己;小国的“入事”并非心甘情愿的让人统辖,任人摆布,而是求得安稳的无奈之举。兼畜,统辖使顺从;入事,听命使满意。对大国而言,“为下”的是姿态,不是放弃原则:“为下的是不趋小利,而不是放弃利益。”“兼畜”本义为兼并占有,引申为获取拥

戴,既欲兼畜人,必“以言下之”,“以身后之”(第七章)。对大国来讲,谦下是怀柔策略;对小国来讲,谦下是自保的策略。

老子之时,大国的“兼畜”、小国的“入事”表现得相当复杂,《左传》多有记载。

“大国以下小国,小国以下大国”显然老子是针对当时周王朝权力衰落,诸侯国之间频发战争的现状提出来的,这虽然是基于对当时中国境内各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形成的分析,但对今天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仍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今天有一些大国也表现过“下流”的姿态,但这种“下流”有明显的军事、政治、经济目的,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并且采取不同的标准,不能一视同仁。

小国本来弱小,需要跟在大国后面,避免大国产生不满,这是一般现象,一般规律。大国本来强大,所以经常的表现是自恃,让大国谦卑地对待小国,还真有些难度,所以老子强调“大者宜为下”。

老子谈的“国际关系”与今天的“国际关系”并不完全相同,当时的大国小国均是诸侯国,是分封制的产物,共同尊奉一个“天子”,尽管这个“天子”名存实亡。但大国的怀柔策略,小国的自重表现是处理好国与国关系的重要前提。今天各国与联合国的关系到有些像我国春秋时期的各诸侯国与周王朝之间的关系。大国的怀柔就是尊重小国的合理

要求,给小国休养生息创造条件,不恃强凌弱;在众多大国之间的小国,自重就是不无原则地巴结,不左摇右摆,不制造是非,这些都是当今处理国际关系应取的态度。在国际交往中,大国要人气指数,形成主导,以平衡和维护国际和平;小国要依傍大者,借和平环境,借大国之势谋求发展。

六、“慈”能促成战守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有这样几句话“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它谈的是“慈”的重要意义。如果有了慈,谁依靠它作战就能取胜,防守就能稳固,因为天要救助他,由于他慈爱而保护他。“慈”涉及到“勇”,涉及到战守。“勇”与战守均因“慈”而生,因“慈”才勇于牺牲自己的利益,因“慈”而勇,因“慈”而能战能守。老子的“慈”是发自内心的爱。从第十八章的“孝”与“慈”并举来看,“慈”是长者对晚辈的“爱”,本章之“慈”含有统治者对子民之爱,有这种爱就能自觉地维护被爱者的利益,甚至不惜牺牲生命,这就是“慈”与“勇”的关系。

七、避免正面对抗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释文:善于做士的人不仗恃武力,善于作战的人不发怒,

善于战胜敌人的人不同敌人争高下,善于用人的人以谦卑的态度待人:这就叫不争夺的品德,这就叫借用他人的力量,这就叫合于上天和古时已有的道。(第六十八章)本章体现了老子的指挥决断思想,在军事对抗中要循道而行,善于借力不蛮干。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释文:军事指挥官这样说:“我不敢做进攻者就只能作防守者,我不敢前进一寸只好退让一尺。”这叫做行军作战用不着排列阵式,搏斗撕杀用不着绾袖挥臂,抓捕俘虏用不着使用兵器,牵制敌军用不着部署兵力。没有比轻易与人为敌还大的灾祸了,轻易与敌人对抗差点儿让我失去遵从的道。所以敌对双方兵力相当,同仇敌忾的一方获胜。(第六十九章)

本章也表达了老子的指挥决断思想,强调按道的原则应对战争,提出作战要善于退让,避免与敌对方正面交锋,不轻易与敌人对抗,体现了老子的战略观和战术观。

“不武”,就是不炫耀武力,不仗恃武力,因而不诉诸武力。因为不凭借武力,不靠蛮干,不用动武,“不以兵强

天下”(第三十章),就可以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不战而屈人之兵”(《孟子》)。

“善战者不怒”与老子曾提出“事善能”(第八章),主张容忍理智是一个道理。“不怒”就是忍耐。“怒”即“动怒”、“发怒”,“动怒”、“发怒”就会失去理智,对抗中失去理智,就会出现“不道”的问题。“不怒”就是“不被激怒”、“不发怒”、“不动怒”。善于作战之人,不可激怒,不会像许褚那样赤膊上阵。

“善胜敌者不与”,“不与”就是“不交锋”,“不争斗”。交锋是正面对抗,常常是胶着状态,胜负之数不可判。“不与”至少可以避免打无把握之仗,以“迂回”寻求更合理的胜敌之策。

“善用人者为之下”,此“用人”放在这里,应该与军事对抗有关,“之”是在军事对抗中“善用人者”手下之人。“为之下”是一种姿态,这种“为之下”是下属机动灵活做出正确决策的保证,是克敌制胜的法宝。

“不争”是“圣人之道”——“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第八十一章)。“不争之德”是圣人的品德。

“用人之力”是借用他人的力量,一方面充分发挥他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一班人”的作用,获得胜利;一方面是借用对手之力:武侠小说在描绘武侠高手时,常夸赞武林高手善于借力打力,“用人之力”当然也包括借对手之

力,以力打力,达到“不战而屈人兵”的效果。

何为主,何为客?主,是主人,是主动发动战争者,主动进攻者。客,是客人,是不得不接受战争者,是被动防守者。为什么“不敢进寸”却要“退尺”?“进”是示强之道,“寸”极言其小。我是被动者,我处守势,不需要“进”,连“寸”都不“进”,一点儿都不“进”。与“寸”相较,“尺”大其十倍。“退尺”是忍让之道,是示弱之道。不为主而为客,不进寸而退尺,就是不表现强悍,就是守柔,因为“木强则折,兵强则灭”(第七十六章)。

行军作战用不着排列阵式,是无阵式可排,是轻易不与人对阵,是灵活机动的作战策略。搏斗撕杀用不着绾袖挥臂,是不与人搏斗撕杀,是避免与敌正面冲突,尽量不与敌方肉搏,所以用不着绾袖挥臂,这是不对抗的策略。抓捕敌人用不着使用兵器,是不实施抓捕行动,是让对方自己提出和解方案,是让对方自动放弃作战,缴械投降,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策略。牵制敌军用不着部署兵力,是没有兵力可部署,是用其他方式牵制敌方,使敌方不敢轻举妄动,这是以弱制强的策略。“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是守柔、处下,是“无为”之道,就是不摆花架子,不托大,不蛮干,不仗恃武力,就是“以奇用兵”。

需要强调的是“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中的“轻敌”,不是“轻视敌人”的意思,而是“轻易树敌”、“轻易

与敌人对抗”的意思。

为什么“抗兵相若,哀者胜”呢?什么是“哀者”?哀者,怀着悲哀之情的人,即受到攻击,不得不带着悲哀心情去自卫反击的人。“哀者”是本来不愿意与人敌对,却不得不与人敌对者,是无奈者。哀,意犹“同仇敌忾”。?因没有退路而同仇敌忾舍生忘死。兵力相当,形势相若,当然是同仇敌忾一方取胜。

八、“小国寡民”不要凭借武力

第八十章谈的是独立的小国治国之策,老子认为“小国寡民”应采取自我封闭政策,提出了“小国寡民”“虽有甲兵,无所陈之”的主张。

我以为,“小国寡民”发展军备本身就没有什么意义。在国际秩序混乱的情况下,小国微不足道的军队能起什么作用?在国际秩序稳定的情况下,小国要军队又有什么用?“小国寡民“只有谋求中立,谋求和平发展,不惹事生非。在国际秩序稳定的情况下,“小国寡民”“虽有甲兵,无所陈之”是上策。国际秩序不稳定,“小国寡民”试图靠武力更不足取。

当代最典型的事例莫过于当年萨达姆政权时的伊拉克。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军队入侵科威特,推翻科威特政府并宣布吞并科威特,由此引发了海湾战争。在联合国授权下,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重创伊拉克军队,迫使萨达姆的伊拉克政府最终接受联合国决议,并从科威特撤军。海湾战争还为萨达姆掘下了坟墓,2003年美国发动了伊拉克战争,推翻了萨达姆政权,2006年萨达姆被送上了绞刑架。别说像伊拉克这样的一个小国家,即使一个大国,想靠武力为所欲为也是不可能的。

九、“和其光,同其尘”,融入世界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释文:堵住那出口,关闭那入口;磨去那锋芒,解开那纷乱;融进那光芒,汇入那尘埃,这就叫做大同。(第五十六章)

这里的内容未谈到战争,但这个思想可以指导我们处理国际关系。

《道德经》五千余言,谈及战争的内容不算少。从《道德经》中,我们可以领会老子的战争观、战略观和战术观。老子的战争观是以“无为”、“守静”、“守柔”、“处下”为指导的,充满智慧,充满辩证思想。

“不以兵强天下”这是总结战争的危害得出的结论。以暴制暴的“防患于未然”必然促成军备竞赛。当今世界上一再研发的尖端武器,对人类和平构成了严重威胁,本身是在

制造战争,是灾难的根源。

我们还可以从老子的“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和“木强则折,兵强则灭”的判断中悟出更加深刻的道理。可以预见,世界上没有能永远称霸的国家,试图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所有国家是不可能实现的。当年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然而今天殖民统治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这足以说明,一是没有永远强大的帝国,二是世界总的趋势是进步的,支配主义没有市场。

当今的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和军事强国,它已经在世界称霸将近70年了,长期在霸主思维下,他们一直在取强势。“重返亚太”就是一种取强势的战略,是支配欲、霸主欲在作祟。假设没有中国与俄罗斯,美国照样会有其他假想对手,其他大国也会与美国抗衡,因为这个世界需要平衡,一家独大就会出现危险。美国想抑制别国,不甘心、不愿意让别国坐大,于是经常制造点小混乱小磨擦,坐收渔翁之利。其实不仅仅是美国,其他国家处在美国这个境地可能也会这样。客观地说,美国“绝对利己”的政治和民主决定了美国要当霸主,但又不敢贸然地与任何一个大国直接形成军事冲突。其实用老子的无为思想来分析,从另一个角度看,美国搞的这一套正是美国体制下的“政绩工观”促成的。美国太想在国际上起主导作用了,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中展现美国的存在,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舞台上显得活跃,才

会有影响,从而满足政客集团的价值观。这种政绩观表面上是美国国家利益的需要,比如重返亚太,刺激美国的军火出口,但实际上是以牺牲美国人民的利益为代价的:美国如果不在世界到处建立军事基地,不到处派兵,不参加和挑起与他没有直接关系的战争,将会减少多少开支,将会避免多少美国军人的牺牲呢!如果美国不到处树敌,怎么会有针对它的恐怖袭击呢?

当年的希特勒帝国和日本帝国的破灭是前车之鉴。面对有些愿意折腾的大国,正确的态度是静观其变。他折腾他的,我发展我的,不必陪他去折腾。我们不要学搞军备竞赛的国家,应顺其自然的发展自己的军备,而不去搞军备竞赛。折腾是多为,多为必多败。国人要时刻铭记,我们永远不要称霸,即使成为世界上第一经济强国,也不要称霸,因为“物壮则老”。“中国永远不称霸”这是理性的决策,是对国家负责的决策。我们要“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韬光养晦,冷静地面对世界,平和地融入世界,争取长期保持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与和平发展的机会。有了不想作霸主的心态,我们就能冷静地面对纷纭多变的世界,以“无为”的态度去顺其自然的“无不为”,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

国际关系错综复杂,一方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方面谁都不甘心被冷落,不甘心受挟制。美国既是对手,又是平衡的伙伴;不用怕他,特别是当我们没有野心的情况下更

不要怕他,当然我们要谨慎处理领土争端和国际交往中出现的争端,在不丧失原则的前提下,忍耐一些又何妨!

国家不要有野心。我们有些人,热衷于津津乐道谈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疆域多么辽阔,而且一谈到历史上丧权辱国的领土被切割出去激昂悲怆,梦想着恢复疆域辽阔的时代,收回这些领土。疆土辽阔是战争带来的,有的甚至是我们以亡国(说好听点儿是“民族融合”)的代价换来的——如元帝国和清帝国,不值得吹嘘和炫耀;条约不合理,但已经成为事实,任谁都改变不了。辉煌的历史和耻辱的历史都是过去的事,我们还是要回归到现实中来,冷静的面对历史,面对现实,面对世界。

老子的管理思想

老子的管理思想 16111002生工2班 1120102471王宇洲 一、摘要:老子的道家思想主张的是“无为而治”的领导艺术,老子的无为而治的 方法论被认为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它的三个中心管理思想是“守柔居弱知人善任以人为本”这三个理论被无数成功人士作为座右铭,指导他们的奋斗之路。 二、关键词:老子无为而治守柔居弱知人善任以人为本 三、正文: 小的时候,我就开始背诵《论语》,尽管不是特别明白,但是能感觉到圣人字字真金的感觉。后来就经常听爸爸说道家的老子,说他是孔子的老师。我就怀着好奇的心理找出了那本《道德经》,觉得它应该比《论语》经典。于是翻看起来,第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顿时一头雾水,想说什么呀。问爸爸,他也不是很精通。从此,我就对这本书心生敬畏,它的神秘也就封存在了书柜里。10多年过去了,我已经上了大学,看到了“诸子百家”这门选修,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它,目的就是跟随老师走进老子的世界,揭开《道德经》的面纱。 老子的道家思想主张的是“无为而治”的领导艺术,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虽然有其保守消极的一面,容易使人产生消极被动的出世情绪,但是道家思想的“无为而治”并不是让人无所作为,它的真正涵义是管理要达到“道”的层面,管理国家或一个组织要从细微处,容易处着手,一定要认识和掌握事物的本质,凡事应顺应事物的自然规律,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所在,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方法论被认为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为何对老子有如此高的公认评价呢?我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我国知名企业家张瑞敏、牛根生、薛永新等对道家管理思想推崇备至,他们运用老子智慧获得企业管理的巨大成功。其中有两句话张瑞敏一直当作自己的座右铭记取:一是“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二是“柔能胜刚”。无独有偶,日本、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对道家文化的推崇更使道家的思想大放异彩。日本企业津津乐道的柔性管理充分吸收老子的水式管理方式,日本的各种茶道、柔道、神道、武士道无不是从中国道学演变来的“日本道”。都在追寻顺应一种经典的规律,并且发扬传承。 通过上课与看书,我总结出了老子几个管理思想: (一)、守柔居弱 很多人对于这个的理解是“低调”。我也认同。我记得一句名言:低调做人既是一种姿态,也是一种风度,一种修养,一种品格,一种智慧,一种谋略,一种胸襟。 正像道家所讲:不争,无为。老子之所以出关,原因是:“既然狡诈的人我避不了。 那么我就避世吧”纵然自己胸中有万卷书,也不与没用的事情浪费时间。这个观点推论到管理学上面,也有相应的证明。低调——不是简单的领导方法或模式,而是一种领导风格。绝大多数的艰巨问题,往往是那些不引人注目、远离镁光灯的人,通过他们谨慎小心、深思熟虑、小而踏实的行动,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从2003年中国诸多企业CEO们的做事风格和对著名企业的观察来看,企业比以前更理性,更“沉寂”了。张瑞敏、倪润峰们在各大传媒上主动的露面越来越少,而企业练内功的势头越来越猛。 这方面,华为老总任正非是典型的案例。他以不接受媒体采访、不上电视而著

非典疫情的发生,给我们带来了灾难,也给我们以警示,促使人们.

非典疫情的发生,给我们带来了灾难,也给我们以警示,促使人们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公德意识进行思考。一个讲究卫生、提倡公德、铲除陋习的良好社会氛围正在形成。如今暑期已到,但是非典的余波还未平息,我们应该抓住抗非典这个契机,开展“告别陋习,走向文明”的树新风,塑形象的文明活动。 下面让我们看看“十大陋习” 的具体表现:随地吐痰、随地抛洒、乱泼污水、乱说脏话粗话、群食共餐、食用野生动物、随地大小便、在禁烟区抽烟、咳嗽打喷嚏不掩口鼻、光背赤脚进入公共场所。这些陋习的滋生严重危及了我们的健康,我们要珍爱我们的生命。要保持健康的体魄,我们必须摈除这些陋习。为此我们要做到“十不”,“五做到”。 “十不” :不随地吐痰;不随处便溺;不乱扔垃圾;不乱穿马路;不闯红灯;不说脏话;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损坏公共设施;不伤害花草树木;不乱贴乱画。 “五做到” :保持室内卫生;勤洗手勤洗澡;经常锻炼身体;打喷嚏掩口鼻;逐步推行分餐。不随地吐痰,不随处乱抛垃圾,不滥食野生动物......日益成为人们的一致呼吁。人们从切身利害关系上领悟到自己身上存在的陋习,和他人、和社会竟有如此紧密的关系;人们领悟到,若再不破除这些陋习,既不利己又损害别人。现在,科学道理同责任心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科学道理也使人们懂得道德底线应该守在哪里。 “社区环境卫生标准”:1、居民区楼间甬路、胡同里巷无乱圈乱占、无乱摆乱卖、无乱贴乱画、无违章搭建、无家禽家畜、无垃圾渣土堆存、无废旧自行车、三轮车、生活垃圾、杂土、杂物日产日清,垃圾箱桶、土道口无垃圾满冒外溢。2、居民住宅楼道、庭院屋顶等公共部位无乱堆乱放、无废弃物、无乱贴乱画,居民生活用煤堆放有序,楼道墙壁整洁无灰尘,照明设施完好无损,达到“白,亮,净”。3、居民住宅阳台,窗户无乱吊乱挂,乱堆乱放。4、居民区垃圾桶箱,垃圾土道门及垃圾运输车辆完好无损、外观整洁。5、社区内公园、绿地、花坛要落实日常保洁,无垃圾、纸屑及各类包装废弃物,无枯树、残枝等杂物。6、双气居民住宅楼楼道内土道口全部实行封闭,生活垃圾全部实行垃圾袋装,密闭收集运输。7、社区内集贸市场要落实清扫保洁制度,日常有专人清扫保洁,无垃圾堆存,市场内无乱摆乱、无乱堆乱放,水产品销售区有上下水设施,公厕符合环境卫生质量要求,市场口无摊贩外溢现象。 经法学院03年暑期社会实践队编制 2003.7.12

品读老子道德经感受心得体会

品读老子道德经感受心得体会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说起我国著名文化经典《道德经》里的句子,相信不少人都耳熟能详,但你可知道这些句子背后的含义?由中共开封市委党校讲师苑志钢带来的题为“《道德经》中的人生智慧”专题文化讲座在开封市图书馆举办,为市民诠释了如何解读《道德经》,并与在场的市民朋友进行了交流。 “很多人认为《道德经》代表着一种消极的思想,其实这是因为他们对《道德经》缺乏了解。”讲座刚刚开始,苑老师就指出大众对《道德经》的误解。在他看来,作为反映老子道家思想的重要著作,道德经不仅不消极,其中的很多观点对后世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道德经》里,道指的就是规律。而道家思想对规律的最根本的见解就是“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对待规律的根本态度是“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思想。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而这种探索与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计划、有科学根据的,它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也远远超出了中国的范围。由此可见,道家学派对规律是十分尊重的,这在几千年前的中国是很难能可贵的,这种辩证法虽然很不健全,但却具有非常强的科学性。从小了说,对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具有指导意义;从大了说,对自然、对社会、对国家的整体建设,具有非常久远的指导性。

现在全球环境灾难的普遍,就是人们不注重自然规律的发展,人为地破坏环境所造成的。 苑老师还讲到,人生是由阴阳组成的,而我们大多数人都注重“阳”,即总是选好的、大的,喜欢荣誉,讨厌耻辱等,这是人的本性。而从道家的理论来讲,我们要注重“阴”,因为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我们应全面、健康、运动地看待事物。这也是道对我们人生的启发。我们一生都在矛盾中度过,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有无、得失、强弱、荣辱……我们经常都太过重视我们所谓的“好”的一方面,而忽略了“无”、“无用”的东西,其实,虽然是“无”,但是其大有用处。就像常被认为无用的人体部分阑尾、智齿、毛发竖立肌、尾骨等一样,既然其存在,就有存在的理由,这就是道之所在。 接着,苑老师又从道家理论出发,讲了人生中“苟得”与“应得”的联系与区别,启示我们对财富不要苟得,应得的部分不用刻意不惜一切地去追求,付出太多,肉体上会招来疼痛,得到太多,生活中会招来嫉恨。因此应像《道德经》第44章讲的那样,“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这次主题讲座,虽然只持续了一个半小时,但带给现场读者的感悟却很深远。品读道德经典,学习人生智慧,通过苑老师的讲解,读者们得以进一步了解得失、强弱、有无、进退之道,有利于领悟人生处事之道。

老子管理思想

老子思想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者 摘要:老子的《道德经》五千言,给世人留下了丰富的哲理宝藏,我们不仅可以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方面研究其思想所起的指导作用,而且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有着很深的挖掘价值,本文将从老子思想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道”和“法”两个大的影响面来探讨其重大价值,有许多不成熟的见解,望能予以指正。 正文:老子是中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其主要思想集中反映在《道德经》一书中。老子言:“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意思是说,明古之理,可治今之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者,既可参透老子学说,以观察其对现代中国人思想深出的许多固有观念,明了管理思想轨迹;又可从老子智慧的言论中觉悟出许多具体的管理技巧和手法,《道德经》管理思想对企业领导者正确认识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老子的思想体系包含着丰富、精妙的管理智慧,其中的妙语箴言,即使经过两千多年岁月的洗礼依然光彩熠熠,至今仍对现代企业管理有着非同一般的深远影响和启迪。 企业的成长发展靠的是企业的社会主体——人,因此对人的管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逐渐被现代企业家所重视。 1、人力资源管理之“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1章)这里的第一个“道”是名词,指的是事物发展的本原和实质,或说是一种规律。第二个“道”是动词,指解说、表达之意。老子关于“道”的思想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之道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人的管理,是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则、规律的,如果说有的话,那也只能是“以人为本”,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人在社会群体中起着主导作用,人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行为结果等等都具有一定的不稳定因素,正如老子所说:道可道,非常道。正因为这“道”具有的只是一种共性的特征,而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由于各个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条件、问题不一样,所以没有什么可以生搬硬套的,唯一所能做的也只是正确把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积极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及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借鉴其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失败的教训,结合自身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遵循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客观规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努力将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制高点。

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

《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战争是一个离儿童生活较远的话题。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感受战争的残酷和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两个方面来认识战争。在本课时,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让学生了解当今世界上仍然在不断发生的战争与冲突,激发学生去关注战争中的人们,通过对比体会战争中的儿童生活有多么困苦与艰辛,产生热爱和平的情感,进而从战争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及战争后遗症等角度,让学生看到战争巨大的破坏力,体会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和深远影响,懂得和平的美好;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和探究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战争的巨大破坏力,感悟战争带给人类的深重灾难,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 2.通过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 教学重点 战争引发的多种灾难和影响。 教学难点 1.如何拉近战争与儿童生活的距离,让儿童感悟战争带来的灾难。 2.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搜集、整理资料,探究性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1.课前预习,结合课文内容搜集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并作好准备以恰当的方式在课上与同学交流和探究。 2.调查经历过重庆大轰炸的老人,请他们回忆当年的情景和感受。 3.了解学生已经掌握的资料和相关历史知识水平等学情。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话题 1.同学们,童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终生难忘的记忆。可今天的伊拉克儿童,他们美丽的童年正被无情的炮火演化为一场场噩梦。(出示课本48页图片1)请看,照片中的这个孩子为什么这样伤心难过?(他那撕心裂肺般的哭喊声牵动了世界人民的心,成为战争带给伊拉克人民灾难的真实写照) 2.(出示课本48页图片2)战争也让伊拉克人民的家园变成了废墟,曾经朝夕相处的乐土只能在梦中回忆,这些背井离乡的孩子,他们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3.在炮火的轰炸和摧残下,他们对这个世界只有恐惧。战争究竟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痛苦和灾难呢?今天我们要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与思考。(板书课题:《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 (二)活动一:了解战争所造成的财产损失,初步感知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1.说到战争,人们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同学们知道近百年来世界上发生过哪些重大战争? 2.的确,正如同学们所说的,这些都是影响世界历史、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的重大战争。尤其是20世纪的前50年,竟然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至今人们

老子的存在观

老子的存在观 鲁沟学校鲁新枝 有许多学者认为,中国传统哲学只有伦理学、政治学及社会哲学,而缺乏本体论及哲学意义上的形而上学。他们认为,对宇宙之思,对“存在”之思,是西方哲学的问题,而与中国传统哲学无涉。在研读老子及西方哲人柏拉图、海德格尔等人的作品中,我认为老子作为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具有形而上学观点的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家,对于“存在”是极其关注并有极为深刻的理解的,且呈现了与西方某些哲学家相近的思维取向。老子一书面对“道”的思考与西方哲学的“存在”是息息相关的。 在什么意义上谈论“存在”,是一个既与哲学相关又与现代科学相关的问题。任何一门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社会科学、人类学等都在各自确定的领域中对存在进行着处理研究。他们使用不同的方法,关心不同的问题,所有对方法的思考都隐含着一种区域本体论。对于哲学工作者,更多的对“存在”的概念进行争论。作为一个非哲人的思考者,我更愿意脱离它是否是“谓词”之类的讨论。从这个角度上看,“存在”也就不能作为理论分析的对象了。就如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的核心概念“此在”,原则上只是一种生存体验。而这种“存在”的重要性和深刻性是不容置疑的,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人都能切实地体验到这种“存在”。正因为它是极其深刻的,因此它就只可以体验而不可言。就如老子的“道”,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它是神秘的,但又是存在的。道,是生活,是一种直接体验。春天的郊外,我看到了鲜花,野草,蓝天白云,也看到了风,看到了春天之所以成为春天,看到了“道”。当我们观察由很多事实组成的集合体时,如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接受,你就会体验到“道”,也就体验到了“存在”。 形而上思维总是倾向于区分现象和现象之后的“存在”的,老子也同样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明道若昧,进道若退”,“质真若渝”。也就是说,完美的实在在呈现于外物之时,往往是有缺陷的,完美的对象在外观上常显得虚空。老子认为对象的真实存在与外在表现之间是有区别的,有某种本体论上的距离,因此,“大象无形”。“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道”不存在于任何实体之中,是无方无体的,具有“全息性”,它体现在任何层次及至微之中,它才是现象之后的存在。从生物学角度上讲,生物表现了具有各自缺陷的多样性,但同起源于生机勃勃的尘埃,而尘埃则源于无可名状之物,即终极之存在,可名之曰道。因此,考虑问题时,就需要想到“高不可及,深不可测”的“道”。设想,我们置身于社会中,可以从任何地方发现问题,我们赖以生存的全部条件都可以成为问题。如果“本质”不存在,难道你还存在吗?如果“本质”不存在,难道你还能思考吗?因此当我们试图提出问题时,我们就应该觉得自己抓住了一些什么本质性的东西。这种本质性的东西就是“道”,它是不必讨论和思考的终极依据,是不言自明的“存在”。 正因为现实世界是不真实的,因此老子认为我们应该抛弃现象的羁绊,去寻找现象后的真实的存在,“本己本真的世界”。“道”是“天地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包裹天地,秉受无形”,“约而能张,幽而能明”。它是这个世界的终极存在,是万物的最终源起。但作为终极存在的道,是要有分化的,因此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终极存在而出发,得到了各种各样的特征性的存在。我们可以从不同方向讨论存在特征:分子的存在特征就在于组成它的元素,它的化学反应形式及组织上的功能;动物的存在特征就在于它的解剖学中,在它们的行为中,在它们的进化地位中……即“长之育之”,“以知其子”。老子又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德可以引申为由“道”而产生的具体规定。道作为未分化的超验存在,是“无象无形”,“恍兮惚兮”的,可以视为“无”,而

读书心得体会(通用5篇)

读书心得体会(通用5篇) 读书心得体会 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收集整理的读书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读书心得体会1 自古以来中国不变的传统文化就是读书,古代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有那么一句名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读书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无适从;只是空想而不读书,便会对思想有害。可想而知,古人们早已将读书读到‘精’,明白了学习和思考的重要关系,也讲久了学习方法。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啊,人类从远古到今日的辉煌,从粗鲁到文明经历了多少?书籍它记载了历史,留下了先辈们的生活经验,经过后人的不断总结和积累,并以此得到合理的利用,最终的结果,那肯定就是人类的发展。 读书有许多益处,而我认为,读书也是一种享受,一个人静静的坐在一间安静的书房里,手里捧着一本自己喜爱的书籍,桌边有一杯香浓的茶,岂不一种享受? 读书其实并不枯燥无味,只要你细心去读,读懂这本书蕴含的真理,“读一本好书,就像与一位高尚的人交谈。”慢慢的,你也会喜

欢上读书,因为它不仅让你增长知识,也让你增长见识。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读多了,自然也会‘用’了我们不仅要学习书的内涵,也要学习书的‘写法’像一些修辞手法;拟人,比喻等等,我们要学会用,用到自己的文章去。读书就是这样,要懂,也要会用。 “习惯铸造人格”,若养成良好的习惯便可铸造品德高尚的人格。我喜欢读书,现读书已成为我养成的良好习惯。 我喜欢读书获得的快乐。因为读好书就像与名人圣贤促膝谈心,聆听教诲,何不充实?读书如与知音闲聊神侃,心不设防,口无遮拦,何不舒畅?与作者思想碰撞,偶有灵感之花,茅塞顿开,何不惊喜?俗话说得好,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博览群书如得知音无数,有知音的理解与共鸣,何不满足?读书者足不出户,天下大事无一不晓,如何不聪? 如何读书才能乐?必须是不为功名利禄而读,若你是为升官发财而读书定是无乐可言。快乐的读书应是“乘其兴之所适”。古人云:“读书太乐则散漫,太苦则枯燥乏味。”这两者都可能导致精神偏枯如痴,失去读书的真乐。读书不能尽信书,也不能沉迷于书中不能自拔。书,各有其趣,各有不足。作者的认识,情绪各有偏颇。如有的愤世妒俗、慷慨激昂,有的高谈阔论、天马行空。如果长期沉迷于某一类书可能走火入魔,不能自拔。书能移性情,故君子应博览群书、相互参照,以免偏听不明。情志误谴。读书若信书,不如无书。 读书有乐必有苦,正所谓好书难觅、知音难求。这何尝不是一种

老子的管理思想

老子的管理思想 读《老子》有三大主线,通读和理解三大主线,能从中发现有益于今的管理思想。《老子》的三大主线是什么是道;与道相对的天下是什么样子;圣人是怎么管理相对的天下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子的思想与管理思想的契合:老子关于“道”的思想与企业管理中树立企业理念,共同愿景的锲合;老子关于天下是相对的,充满辨证的关系的思想与企业策略的权变思想的锲合。无为而治思想与企业中人性化的自主管理思想的锲合;弊而新成的思想与提高企业领导者的个人修养和管理艺术思想的锲合。 标签:道真实相对自主管理修养 读《老子》有三大主线,通读和理解三大主线,能从中发现有益于今的管理思想。《老子》的三大主线是①什么是道,②由“道”统帅的天下是什么样子,③圣人是怎么管理天下的。 1 什么是道 1.1 道是绝对真实,绝对不变的,代表真正的唯一老子第一章说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1]大体的意思是:“道”,可以用言语描叙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用名称界定的,就不是恒久的“名”。名称未定之前,那是万物的起源;名称已定之后,那是万物的母体……从上可以看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根基,它是本体,无法用我们世俗的言语来表述出来的。我们人类语言所能表达的事物都是相对真实的。为了了解我们的世界,我们就给每一个事物起个名称,但名称是个概念的东西,是相对的,可以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就像一个地方的地名一样,几千年前是这个名称,沧海桑田,几千年后又变成另外一个名称了。而道则不同。道是绝对不变的,绝对唯一的。它不会因时间地点变化而变化,也不会因言语的变化而变化,就像老子所说的,如果用“道”可以用我们俗世的言语来描叙,那就不是永恒的“道”了。因此“道”是绝对真实,绝对不变的。 1.2 老子关于“道”的思想与企业管理中树立企业理念、共同愿景的锲合老子关于“道”的思想,折射出了企业的管理思想。对于一个企业,首要的就要像老子所说的“道”一样,应该建立自己本企业的理念、共同愿景。这个共同愿景就是本企业存在的目的。并且不因时间地点而变化。而且,这个本企业存在的理念、共同愿景能够紧紧团结本企业的员工,并激励他们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 共同愿景是指组织成员与组织拥有共同的目标。企业员工所共同持有的意象和景象,是企业所追寻的目标。建立共同愿景是凝聚全体员工最有力的措施。共同愿景是员工们法发自内心的愿景,有强大的驱动力和激励作用,并且能孕育出无限的创造力。因此它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和凝聚力。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圣吉在其《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书中提出了共同愿景的理念。他说道:共同愿景最简单的说法是“我们想要创造什么?”,愿景是人们

老子和谐观

老子和谐观 作者:李明松 近些年,“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热词、热句。什么是“和谐”?只能从词典中找定义;怎样构建和谐社会?始终没看到比较有系统全面深刻的阐述。媒体偶有提及,也总是片言只字,鸿毛麟角。总觉得是个缺憾。 站在今天的角度,面对当前社会出现的种种矛盾冲突提出的挑战,颂布纲领,找出办法措施,扎实去做,实现社会的和谐,迫在眉睫。但任重而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构建和谐社会,不是一个单一工程,还需要和人和自然的和谐、人身自身的和谐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老子真是个大哲,二千五百多年前,似乎就预见到我们这个时代的发展及随之而形成的各种弊端。被誉为最高智慧珍果的《道德经》是公认的哲学著作,有人称之为兵书,有人说它是弱者的生存之道,有人视为阴谋诈术,也有说它是消极出世之学,那我是否可以称它为一部“和谐全书”呢?观全书,我可以从其中的晶莹隽语中找出世上产生不和谐的根源及其克服的办法。老子的和谐观比其他任何宗教、主义、理论、思想更全面深刻,可以成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参考或指导思想。 人和自然的和谐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生活在自然中,吃穿住用及一切活动都和自然紧密相关。人和自然相比极其渺小,但人类的活动又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自然。那人类和自然应该怎样和谐相处呢?老子说: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这里,“法”是“取法、效法”的意思,“地、天、道”皆谓“自然”,“道”等于“自然”,或者说,自然变化运行的规律就是“道”。这几句是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总原则。《三十二章》特别强调了道的永恒、尊道的重要及好处。它的大意是说:道虽然微妙,可天下没有一种力量能降服它;侯王如果守道,万物都会顺从;天地阴阳之气相合,就会降下甘露;功利欲望适可而止,从而就避免了危险。 哪究竟什么是“道”?“道”又有些什么基本德行值得人们效法呢?老子说: “道”诞生在上帝之先,空虚无形,而作用又是无穷无尽的(四章),是幽深而又幽深的通向一切奥妙的门径(一章),是绵绵不断似乎永存的微妙的母性之门(六章),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摸之不着的夷、希、微境界,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的惚恍世界(十四章),是万物的总根源,为一,一生二……化生出阴阳,天地气合而生“和”,二生三也,然后三生万物,成为我们今天的纷纭世界(四十二章)。 道的尊高和伟大,最高体现就是德。道造化万物由德来蓄养,修道应以德为基。自然无为、清静寡欲、柔弱不争、胸怀宽容、不尚名利等等,是天道体现出来的基本德行,是人类

读老子道德经体会

读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是一部思想深奥、内涵丰富的哲学著作,贯穿历史数千年,流传至今,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华民族珍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今日,我抽空读了老子《道德经》一书,受益匪浅。 《道德经》第二章,“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老子通过日常的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阐述了世间万物存在,都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论说了对立统一的规律,确认了对立统一的永恒的、普遍的法则。处于矛盾对立的客观世界,人们应当如何对待呢?老人提出了“无为”的观点。“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此处所讲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随心所欲,而是不妄为,不去干扰事物发展的规律。要以辩证法的原则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帮助人们寻找顺应自然、遵循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圣人用“无为”的自然法则来对待世事,警戒自己,他不是用空洞的语言来教训别人。这就像天地一样让万物按照自然发展而生长,他滋养了万物并且不横加干涉,抚育了万物而不自夸自傲,万物靠它生长但它并不据为己有它为世间万物立下显著功勋却不自局其功。正因为他不居功自傲,所以他的功绩就不会失去。世间一切事物都有其对立面,由此引申出“无为”的重要,它能使人获得永久的成功,刻意的追求和占有,结果只能是失去。

朴素的辩证法,是老子哲学中最有价值的部份。老子认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都是在矛盾对立的状态中产生的。对立着的双方互相依存,互相联结,并能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而这种变化,他把它认为是自然的根本性质。 《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能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这段话的意思大致是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老子以自然界的水来喻人、教人。首先用水性来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格,认为他们的品格像水那样,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争。最完善的人格也应该具有这种心态与行为,不但做有利于众人的事情而不与争,而且还愿意去众人不愿去的卑下的地方,愿意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他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与别人争功争名争利,这就是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著名思想。老子认为,唯有做到不争名、不争功、不争利,才不会有任何过失和过错,也不会有任何忧患。水的特性近于道的特性,而圣人的特性就是水的特性,圣人与世无争不主观妄为,其结果是能获得别人

道德经中的管理思想

道德经中的为政之道 《道德经》开篇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名天地之始;有名,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因此,若此篇能尽论本人欲说之语,则非常道。然欲以常有,观其徼,若真行无为而治之道,则天下万民已德深、福厚,无需引导,而实则非如所想,未得尽善,实需引导,因有此篇。 为政者,作为政府的“道德代理人”,肩负自身道德与公共道德双重德行。为政之道,政者正也,为官之道,官者宝冠盖于双口之上,心正则口正,是非曲直,自有公论,实在无需多言。然而,曲高则和者寡,不向民众传播政治思想,则万民不解其意。厚德者为重,现实中,我们更希望“厚德者众”,但无深厚学术积淀想有深厚德行实为难得,因此圣人提出: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实在也是未开化时代的不得已之举。于今时今日,民风开化、百家争鸣,不应再行“愚民”之道,而应行流水之道,即“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天下因未尽善,需有德深福厚之人善利万民、疏导众生。而流水如人性,人类不可离水而生,但水多则致大水溏泄之势,淹没生灵。因此,为政之道,当在中庸,不可竭泽而渔,更不可水漫金山,应折中取之。为政者,善利教育使民开化、善利医疗使民性命无忧、善利法律使民依规而行、善利交通使民畅行天下,为政至此,则是顺应天道民意,疏导众生,利于万民了。 良人必有三长:才、学、识。学者,史料精熟也;识者,选材精当也;才者,文笔精妙也。而人无完人,处于花花世界,不可强求众人皆精于三长,但若具备其一,则已具良人之德行也。处为政之位,实需良人。 老子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现世并不需要为政者人人学会道德经,但现实需要为政者“居善地,心善渊”,不然现世报也是时有之事。既然居于富丽的楼阁之内,更要时时刻刻铭记服务民生之道。顺应民意即是顺应自然之势,顺应天道之势。但却也不是卑躬屈膝,顺应氓民之意。毕竟,天下未得尽善,并非尽是善民,因此需要为政者因时而行、因势而行,善于“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善民用善言疏导可使其教化,氓民对其依法而行、依法而惩,可使其心转恶为善。因此,氓民多有出言不逊,诋毁法律之言,而善民则有诋毁不善之人言论。为政者,应惩治氓民之言论,而接纳善民之言论并为善民之恼怒予以解决。

老子哲学中的管理思想

老子哲学中的管理思想 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班级:2009级电子商务01班 姓名:辛东文 学号:20090511 指导老师:周开明

老子作为历史上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其《道德经》中朴素的辩证法,以及无为而治的思想,对我的思想的成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我认为,老子的无为而治,对管理有重要帮助。 老子言:“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其意为:明古之理,可治今之事。 我们当代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既可参透老子学说,以其察明当代中国人思想深处许多固有观念,明确管理思想轨迹;又可从老子智慧的言论中,觉悟出许多具体的管理技巧和手法。《道德经》管理思想对企业领导者正确认识经营管理之道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而这正是我喜欢《道德经》、尊崇《道德经》的最主要原因。 根据我对《道德经》和对老子思想的理解,我对管理有如下思考。 一、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的基本含义: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无为而治的思想首先是由老子提出来的。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而且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遵循道的规律。那么道的规律又是什么呢?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见,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即自然而然、本然。既然道以自然为本,那么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对它横加干涉,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

的自然进程。 老子哲学的根基是“道”,从道出发老子认为道的自然本性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里所说的“自然”,是道的存在状态,这种存在状态是毫无勉强、不受外在约束的自由自在状态,即自己如此的状态。这里所说的“无为”是道的主体态度,这种主体态度是不强作妄为,顺其自然的态度。这就是说,道是自然的,所以常无为,然而正是这种无为的道生成万物,所以又无不为。就道生成万物的无执无施、无意无为而言,“道”是“无为”的。就天地万物无不是由“道”生成来看,“道”又是“无不为的”。“道”是无为与无不为的统一,应以“无为”达到“无不为”的目的。无执无为,则万物各任其能,各适其性,同归于化。“无为”是道家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少数地方,又被说成无事。无为是相对于“有为”而言。老子所谓“有为”指违背人的自然本性的“妄为”、“强为”而言。老子认为,如果人不依自然本性行事,完全按照人的功利原则去设置行动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采取盲目行为,那就必然导致人性的异化,产生大量的虚伪、丑恶和荒诞现象。老子所说的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干,而是一种在更高层次上的顺其自然的行为。要体验老子所说的道,就必须无欲、无为,无为即可以见道,道是一种带有神秘色彩的自然规律的理解。既然宇宙的本原是道,而道是自然无为的,那么人也应该遵循道,所以人也应自然无为,以无为的态度和方式处事。可以看出,道家的无为首先是指人自身没有私求,对外界不妄加干预的处世态度;其次是指顺应自然,不加强制的存在状态;再

冰冻灾害后的思考

冰冻灾害后的思考 编导陈序东张雯 主持人: 王海东 嘉宾主持:龙永图 主嘉宾:段华明广东省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组成员 广东省委党校现代化战略研究所所长 台下来宾: 韩方明(全国政协委员)连线采访 湖南郴州市民吴秀凤 湖南郴州电视台《今晚八点》制片人王首栋 深圳广电集团特派郴州记者李大新 网友银醇超 深圳市义工联赖蓝珍 王海东: 这里是深圳卫视《对话改革》,欢迎各位的收看,我是主持人王海东。俗话说“瑞雪兆丰年”,可是2008年年初发生在南中国的这场大雪,却给我们带来了严重的灾害。 今天的《对话改革》,我们一起来关注这个话题。首先向各位来介绍一下我们的嘉宾,首先是嘉宾主持龙永图先生。这位是灾害社会学家、广东省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组成员、广东省委党校现代化战略研究所所长段华明先生,欢迎您。 在节目现场,我们还要为各位介绍吴秀凤女士,今年她是在郴州度过了十几个停水停电的日子,欢迎您。好,您请坐。吴女士今天还给我们带来了一件特殊的道具,就是她自制的照明灯,我们到时候在节目里面,可以为大家来展示一下。那么今天节目一开始,我们还是先通过一个短片,进入我们的话题,请看大屏幕。 短片:《雪灾之后》博客作者银醇超 这一个冬天,来得有些特别,连续十天都下雪; 开始最美的画卷,后来变成了塞车滞留的场面,我宁愿每天都是晴天,不要这皎洁的景色。 等一个晴天,我们会再相见。

雪灾之后,我又把《后天》看了一遍,以前看时,虽感动但仍觉遥远,我们都还在努力地活好今天,明天之后会怎样,没有去想的时间。 但这一次的大雪,就是一部身边的,现实版的中国式《后天》,我觉得很多人应该好好体会体会了。 王海东: 这段文字是来自网上的一篇博客的文章,节目一开始,请两位用一句话告诉我,看完之后有一个什么样的感受? 龙永图: 我觉得我们今天这个节目,就是对于这个雪灾后的反思,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中国这几年比较顺,经济发展很快,大家都觉得日子也好过了,所以我就觉得,大家对我们可能出现一些大的意外情况,缺乏一种危机感。对可能出现的困难,缺乏一点紧迫感。 我认为对于我们一个最深刻的反思,就是我们这样一个民族,我们国家处在一个顺利的时候,我们怎么样能够加强我们的紧迫感和危机感。随时准备应对对我们整个社会也好,我们的经济也好,我们的政治也好,一些重大的挑战,如果我们这一次对雪灾后的一些反思,能够强化我们这样一种危机感和紧迫感的话,我想我们这一次反思的话,就会远远超出一个自然灾害对我们国家影响的这样一种反思,这种反思我认为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而且对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和长远的发展,会有深刻的影响。 王海东: 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是时刻不能缺少的,这是龙先生的答案,那么段先生您怎么看? 段华明: 这场冰雪灾害,现在我们已进入恢复重建阶段,但是为了今后呢,我觉得应该讲三个词,对这场灾害,包括我们的应对,评估、反思、完善。 王海东: 如果对这三个词来进行一个重要性的排比的话,您觉得哪一个词可能是重点中的重点? 段华明:反思。 王海东:反思。 段华明:也是我们今天的一个主题。 王海东: 没错,好的,谢谢您。我们刚刚看到这段文章呢,它的作者是银醇超,那么

【语言哲学】老子的语言观

老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哲学家,是道家的创始人,他是开创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用诗一般的语言阐述的哲学思想蕴含着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智慧,他的哲学思想启迪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自古及今,绵延不绝。两千多年过去了,他的思想仍然闪烁着光辉,并在当今世界享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对人类文明的发展继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老子不是语言学家,没有系统的语言理论,语言观点多数是零散的片断,而且主要体现在他的哲学论述中。分析老子的著名命题“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可以看出他的语言观。在老子看来,道是不可以用名言概念言说和表述的,可以言说和表述的,就不是恒常的道和名——那个作为事物本原的具有最高普遍性的道。道是不能命名的,如果可以命名,决不是具有最高普遍性的名。从老子的说法看,表示言说的道,是指具体的语言活动,即日常语言。日常语言是不能谈论“道”的本体,它既不能给“道”下定义,也不能对“道”进行描述和描绘。日常语言描述的决不是“道”,而是“道”的种种表现和体现。然而,老子还是给与“道”一个名称,用“道”这一最高范畴来言说“道”,老子的道(言说)已不是一般的日常语言,而是一种哲学语言。另外,在老子看来,语词是事物的标志,是事物的代表。名称是代表某种事物的,它由特定的语词来表示。语词可以分为一般语词和特殊语词,分别表示一般名称和特殊名称。老子说的第一个“名”作名词用,是泛指的,包括一般名称和特殊名称。“可名”的“名”作动词用,即给予事物命名,老子认为,给予事物的名称都是特殊的具体名称,而不是一般名称。所谓老子的一般名称应理解为具有普遍性的名称即常名。老子为“道”起了不同的名称(别名),如“大”,“一”等,这些是普遍性程度最高道的概念。同时他在描绘“道”的情况下,也使用了许多具体名称或者概念。但是具体概念不能真正了解恒常的道,用他的话说就是:“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这是老子的无名学说,不要名称,不要概念。直接去把握。 就是不要搞那些使用语言的思想教化活动。从这里可以看出,老子把语言看作是人的一种活动,一种行为。“言”是一种行为,“不言”是另一种行为,老子提倡后者,反对前者。同时我们也看到,在老子那里,语言绝非空洞无物的东西,它代表一种思想,一种主张,一种方略或者政策。他提倡“不言”,就是不要鼓吹和宣扬这些东西,而是实行无为而治。

读《道德经》的心得体会

读《道德经》的心得体会 在杨勇老师的建议下,我认真地拜读了老子的《道德经》,老子的《道德经》只有区区的五千多字,却表述了自然之理,令人茅塞顿开,意义深刻。 《道德经》主要是论述两个方面:一是世界本体--自然,即道与阴阳。道为世界之真,用阴阳成物。二是意识。意识为物的本性,以谦柔通于道。在这两个层面上,又构建了两重秩序:一是人,意识与自然间的秩序。这种秩序表明人要尊敬、理解、学习自然。二是人与人之间的秩序。这种秩序就是爱。脱离了爱,这种秩序将不复存在。 一、人,意识与自然间的秩序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源于道,道是世界的本体,是唯一的真,唯一的存在,即道就是世界。没胡道就没有世界,世界因道而存在。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述道之理,而道之理应效法自然,而人、地、天也亦效法道。效法道应循道而行,利用自然之理,为自己所用,从而造福人类,使人类社会"天长地久"。倘若我们不依道而行,抱着"人定胜天"的心态,斗天、斗地、斗自然,最终的苦果还是自食。 "天之道,不争而善,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天有其规律,不是人所能左右的,但我们可以利用其规律,在实践中实现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或理想,因为"天不负有心人"。但是,功成之后要在适当的时候身退。"树在招风",我们应顺应天意,适时而止,方能自保,安享天下太平,而免遭杀身之祸,这也涉及到后面所写的"知足"。 二、人与人之间的秩序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要想成为圣人实非易事,要想成为圣人,应该有一颗谦虚的心,不耻下问,努力地用知识与道德来充实自己。,同时,要忌空无实际的志向,应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结合自身实际,去实现符合自己能力的理想与目标。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的这些,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有强健的体魄。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以其终不自大,故能成其大。"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人不应

浅谈道家的管理思想

第四章:道家的管理思想 道家的代表人物:老聃、老莱子、关尹、环渊。 时代及其代表社会基础。道家的大本营——楚国 第一节:〈老子〉的管理哲学 〈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是”道”,道”是宇宙的本体,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由以形成的最终根源。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无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无为”是在遵循自然的前提下,有所作为和无所作为的总和。 按照自然的规律行事,一切工作就能够通过道的运行自然而然地“功成事遂”,这就叫做‘无为而无不为’。反之,如果人们行事不顺应自然而是凭自已的主观意愿违背自然而强为那就只会干扰、妨碍道的自然运行而招致失败。 “无为”是老派道家管理哲学的最高原则,它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第一,无为’是一个普遍适用于任何管理过程的原则,不论是政治管理、经济管理、军事管理或社会文化管理,都概莫能外。 〈老子〉反对法令滋彰。认为国家政权为管理人民而制颁的法令规章越多,人们为现避、利用这些法令、规章而采取的手段越多,国家为禁制人民 而使用的刑罚越繁苛,人们的反抗越强烈,社会也就越乱,越不安宁。“其 政察察,其民缺缺”,“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民不畏威”,“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也反对以礼教作为治国手段。他们认为,以德、礼治国,和以政、刑治国,同样是有为。他们激烈地攻击‘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大道废,有仁义”。他们认为要想使国家安定,民风淳厚,最好是‘绝圣弃知”,“绝仁弃义”。 第二“无为”的原则是适用于一切人的,但首先却是对上层统治者尤其是对君主的要求。 〈老子〉非常强调统治者、领导者自身的倡率作用,这和儒家的风行草偃论是一致的,很可能是受儒家这种观点影响的结果。但是,儒家所讲的倡率作用,是以德率民,即以领导者自身的良好道德修养影响被领导者以化民从善。这在〈老子〉看来,是导民有为、〈老子〉也同样重视领导者的倡率作用、但却是要导民无为。 第三,‘无为”作为一个宏观的管理原则,意味着国家对私人的活动(尤其是经济活动)采取不干预、少干预的态度,也即是采取放任的态度。但老

全球变暖带给我们的思考

全球暖化问题的反思 摘要:借纪录片《An Inconvenient Truth》阐述了全球变暖的严峻现实,提出全球变暖这一课题。指出近年全球变暖的现状,提出了影响全球变暖的两大原因,进一步探讨人类活动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列出全球变暖的十大灾害及可能对人类造成的危害。特别针对中国依凭发展现状提出应对全球变暖的对策。同时认为全球变暖应对不仅仅是政府职责,每个人都应有保护环境的意识。 关键词:全球暖化;温室气体;节能环保 前言 《An Inconvenient Truth》。这部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的电影用铁一样冰冷坚硬的事实带给人们震撼。这不是一部电影,而是一部警示录。无需任何高深的理解力,每一个人都能被它唤起最深层的担忧和恐惧。这部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的电影使用的是最单调老土的手法——戈尔的学术性演讲,其中戈尔提到很多内容——比如温度曲线和二氧化碳浓度曲线的关系,对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及灾变临界点的模拟预测,以及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电影中戈尔像一个执著的传道者,向世人警示人类末日的危险。 正文 近年来,全球气温普遍升高, 原本凉爽的秋天现在几乎要到10月下旬才开始,8月份最热的天居然达到了40度以上,这正是全球变暖带给人们最直观的感受。 随着人类高科技发展进程越来越快,科学随之产生的副作用逐渐体现出来,全球变暖就是一个例子。 自从全球变暖这一现象被观测到,就不断有人怀着各种目的提出置疑或者淡化它的严重性。如果说以前的争论还算学术之争,到现在就几乎全是出于学术之外的目的,就像基督教反对进化论一样,可以理解,这种言论在美国一向都不缺市场。更何况,美国的民主政治,不过就是政客们玩的游戏,他们拿着国家甚至人类的利益作为竞选的筹码。而从来没有被意识到全球变暖已经是人类命运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