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细胞培养(总结版)

合集下载

肝癌的实验报告

肝癌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观察肝癌细胞在不同浓度药物作用下的生长抑制情况;2. 探讨药物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作用机制。

二、实验材料1. 细胞:人肝癌细胞系HepG2;2. 药物:5-FU(5-氟尿嘧啶)、CDDP(顺铂)、DDP(依托泊苷);3. 试剂:DMEM培养基、胎牛血清、青霉素-链霉素、胰蛋白酶、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4. 仪器:CO2培养箱、倒置显微镜、酶标仪、移液器、细胞培养皿等。

三、实验方法1. 细胞培养:将HepG2细胞接种于培养皿中,置于37℃、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待细胞生长至对数生长期时进行实验;2. 药物处理:将HepG2细胞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5-FU组、CDDP组、DDP组和联合用药组。

对照组加入等体积的DMEM培养基,其余各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药物(5-FU、CDDP、DDP);3. CCK-8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在药物处理24小时后,各组细胞分别加入CCK-8试剂,在酶标仪上检测吸光度(OD)值;4.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组细胞生长抑制率。

四、实验结果1. 5-FU组、CDDP组、DDP组和联合用药组细胞生长抑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联合用药组细胞生长抑制率最高;2. 5-FU组、CDDP组、DDP组和联合用药组细胞形态发生变化,出现细胞皱缩、变性等现象;3. 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生长抑制率逐渐升高。

五、讨论1. 本实验结果表明,5-FU、CDDP、DDP均能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且联合用药具有协同作用;2. 药物可能通过抑制肝癌细胞DNA合成、诱导细胞凋亡等途径发挥生长抑制作用;3. 本实验为肝癌的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为进一步研究肝癌的治疗策略提供了参考。

六、结论1. 5-FU、CDDP、DDP对肝癌细胞具有生长抑制作用,且联合用药具有协同作用;2. 本实验为肝癌的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为进一步研究肝癌的治疗策略提供了参考。

人肝癌HepG2细胞培养的体会_费洪新

人肝癌HepG2细胞培养的体会_费洪新

京 )工作站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大量培养细胞,或者有针对性 地培养某种特定细胞方面提出的部分建议。
! "#$ !
实验与实习
卫生职业教育
%&’( )* )++,
-&( .
微波技术在中药制药中的应用
宋学玲, 袁秀英
?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山东 莱阳 ):*)++ M 摘 要: 对近几年来微波技术在中药制药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为进一步研究、 应用提供参考。 文献标识码: R 文章编号: ":," ! ")2: ? )++, M +. ! +"#$ ! +# 子由药材颗粒细胞内部扩散到萃取溶剂界面的时间,从而使萃 取速率提高。 物料干燥灭菌时,高频的电磁波透入干燥灭菌的物料内产 生 ) 种效果:一是与物料中的极性分子相互作用而转化为热 能,使物料内部分子在同一瞬间获得热量迅速升温;二是与物 料中的生物活性组成部分 ( 如蛋白质及酶 )或化合物 ( 如细菌、 霉菌等 ) 相互作用/ 使它们的生物活性得到抑制或激励。前者称 为微波对物料的加热效应, 后者称为非热效应或生物效应
振频率,分子平均动能迅速增加,离子化的物质在超高频电场 中超高速运动,因摩擦会产生热效应,故其间产生的大量的热 量会促使中草药颗粒细胞内温度迅速上升,使细胞内的水汽化 产生一定压力, 将细胞膜和细胞壁冲破, 形成微小的孔洞; 进一 步加热, 将导致细胞内部和细胞壁水分挥发减少, 细胞收缩, 使 表面出现裂纹。孔洞或裂纹的出现使细胞外溶剂容易进入细胞 内, 溶解并浸取细胞内的有效成分。另一方面, 微波所产生的电 磁场会加速被萃取的中草药有效成分向萃取溶剂界面扩散的 速度,用水作溶剂时,在微波场下,水分子高速转动成为激发 态,这是一种高能量不稳定状态或者水分子汽化加强萃取有效 成分的驱动力;或者水分子本身释放能量回到基态,所释放的 能量传递给中药有效成分并加速其运动,缩短了萃取成分的分

肝癌细胞培养液中细胞因子的检测及功能研究

肝癌细胞培养液中细胞因子的检测及功能研究

肝癌细胞培养液中细胞因子的检测及功能研究肝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其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近年来,关于肝癌中细胞因子的检测及其相关功能的研究成为了热门话题。

本文将介绍肝癌细胞培养液中细胞因子的检测方法,以及相关功能研究的进展。

肝癌细胞培养液中细胞因子的检测在肝癌细胞培养液中,可能存在多种细胞因子,例如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生长因子(TGF-β)等。

为了检测这些细胞因子,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ELISA法,即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该方法利用化学反应扩增微量物质的特性,可以在细胞培养液中检测低浓度的细胞因子。

通过制备细胞因子的抗体,我们可以将其与酶标记物结合,然后与被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的细胞因子反应,最终通过光学密度值的测量,得到细胞因子的浓度。

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流式细胞术。

流式细胞术可以对细胞进行快速、高通量的细胞表面及细胞内物质检测,也可用于检测肝癌细胞培养液中的细胞因子。

该方法利用荧光探针,将荧光标记分子与细胞因子结合,然后通过激光测量被标记的细胞因子颗粒的荧光强度,以确定其浓度及数量。

肝癌细胞培养液中细胞因子的功能研究肝癌细胞培养液中细胞因子有多种功能,其中最重要的是促进细胞增殖和转移。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肝癌细胞培养液中常见的几种细胞因子及其功能。

1. TNF-αTNF-α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对肝癌的生成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其通过与细胞表面的TNF受体结合,激活多种信号通路,从而激活肝癌干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此外,TNF–α还可以刺激免疫细胞介入肝癌抑制作用,对肝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2. IL-6IL-6是肝癌细胞培养液中含量最丰富的细胞因子之一,可以影响肝癌细胞的增殖、浸润和转移。

IL-6通过激活肝癌细胞上的多种信号通路,如JAK/STAT3、MAPK等,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此外,IL-6对免疫细胞的活化与增殖也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3. TGF-βTGF-β是一种复杂的生长因子家族。

总结肝癌细胞huh7细胞培养方法

总结肝癌细胞huh7细胞培养方法

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在肝癌的研究中,huh7细胞是被广泛应用的细胞系,因其具有类似肝细胞的特性而成为了科研领域中的热门对象。

而huh7细胞的培养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影响到细胞的生长、稳定性以及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1. 选材与准备在进行huh7细胞培养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培养基、细胞培养器具以及待培养的细胞。

培养基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常见的培养基包括DMEM、RPMI-1640等,可以根据实验的需要来选择合适的培养基。

在培养之前需要将细胞冻存液缓慢解冻,并用预热的培养基进行稀释和洗涤。

2. 细胞培养条件huh7细胞的培养条件也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培养温度、CO2浓度、培养时间等因素。

一般来说,huh7细胞的培养温度为37摄氏度,CO2浓度为5,培养时间则根据实验的需要而定,通常为24-72小时。

3. 细胞的传代细胞的传代是维持细胞品质和数量的重要步骤。

当huh7细胞达到80-90的密度时,即可进行细胞的传代。

传代的具体步骤包括用PBS洗涤细胞,加入胰酶进行消化,离心沉淀细胞,弃去上清液,用新的培养基重新悬浮细胞。

4. 细胞的检测与鉴定在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要对细胞的纯度、活性等指标进行检测与鉴定。

常见的方法包括细胞形态学观察、酶活性检测、核型分析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对细胞的稳定性和纯度进行评估。

5. 细胞的应用huh7细胞在肝癌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耐药性等方面。

通过对huh7细胞的培养和实验,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肝癌的发生机制和治疗策略,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huh7细胞的培养方法对于肝癌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培养方法,才能够保证细胞的稳定性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为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希望通过本篇文章的介绍,能够对huh7细胞的培养方法有更加全面的了解,为肝癌研究的开展提供帮助。

在继续探讨huh7细胞的培养方法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细胞培养的关键步骤以及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以确保细胞的生长和稳定性。

肝癌实验报告红蓝铅笔

肝癌实验报告红蓝铅笔

一、实验背景肝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者们对肝癌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肝癌的研究中,细胞分离和培养是基础性工作,而细胞标记技术则有助于研究者对分离的细胞进行鉴定和追踪。

本实验旨在探讨红蓝铅笔标记法在肝癌细胞分离中的应用效果。

二、实验材料1. 人肝癌细胞系(如HepG2)2. RPMI-1640培养基3. 胎牛血清4. 0.25%胰蛋白酶5. 红蓝铅笔6. 高速离心机7. 倒置显微镜8. 移液器9. 离心管三、实验方法1. 细胞培养:将人肝癌细胞系接种于培养瓶中,置于37℃、5%CO2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待细胞生长至约80%融合时,用0.25%胰蛋白酶消化细胞,制成细胞悬液。

2. 红蓝铅笔标记:将细胞悬液均匀涂布于载玻片上,待细胞贴壁后,用红蓝铅笔在细胞表面轻轻标记。

3. 细胞分离:将标记后的细胞用移液器收集,置于离心管中,离心去除未标记的细胞。

4. 细胞鉴定:将分离出的细胞悬液接种于新的培养瓶中,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并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红蓝铅笔标记是否清晰。

5. 结果分析:记录红蓝铅笔标记细胞在分离过程中的存活率、生长速度以及标记的稳定性。

四、实验结果1. 细胞分离效果:红蓝铅笔标记法能够有效分离出标记细胞,未标记细胞数量较少。

2. 细胞存活率:标记细胞在分离过程中的存活率较高,约为90%。

3. 细胞生长速度:标记细胞生长速度与未标记细胞无明显差异。

4. 标记稳定性:在细胞培养过程中,红蓝铅笔标记稳定,未出现褪色或模糊现象。

五、讨论1. 红蓝铅笔标记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适用于实验室常规细胞分离工作。

2. 红蓝铅笔标记法在细胞分离过程中,对细胞的损伤较小,有利于细胞生长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红蓝铅笔标记法在肝癌细胞分离中的应用,有助于研究者对分离的细胞进行鉴定和追踪,为后续研究提供便利。

六、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红蓝铅笔标记法在肝癌细胞分离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作为实验室常规细胞分离方法之一。

细胞培养实验:研究某种药物对人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细胞培养实验:研究某种药物对人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细胞培养实验:研究某种药物对人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实验目的:通过细胞培养实验,研究某种药物对人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探究该药物的抗癌活性和毒副作用。

实验步骤:1.细胞培养:将人肝癌细胞分别接种于含有培养基和10%胎牛血清的96孔板中,放入细胞培养箱中,维持37℃、5% CO2的条件下培养。

2.药物处理:将不同浓度的药物加入细胞培养基中,分别处理细胞,对照组只加入等量的溶媒,如DMSO。

继续在37℃、5% CO2的条件下培养24小时。

3.细胞检测:使用CCK-8试剂检测各组细胞的代谢活性,测定细胞增殖情况,并绘制药物剂量-效应曲线。

实验原理:细胞培养是利用人工培养基,将细胞培养在特定条件下生长和繁殖的技术。

在本实验中,利用细胞培养技术,将人肝癌细胞分别接种于含有培养基和胎牛血清的96孔板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药物处理细胞,测定各组细胞的代谢活性,得出药物剂量-效应曲线。

根据药物剂量-效应曲线,评估药物的抗癌活性和毒副作用。

实验注意事项:1.细胞培养和药物处理过程要保持无菌操作。

2.药物处理要控制浓度,避免对细胞造成过度毒副作用。

3.检测代谢活性时要保持仪器准确和稳定,避免操作误差的影响。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细胞培养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技能,了解了药物对人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根据药物剂量-效应曲线,评估了该药物的抗癌活性和毒副作用,为该药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再写一个酵母发酵实验:研究不同条件下酵母菌的发酵能力实验目的:研究不同条件下酵母菌的发酵能力,探究影响酵母菌发酵的因素。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酵母菌、葡萄糖、热水、温度计、试管、滴定管等。

2.将10g的酵母菌加入到100ml的葡萄糖溶液中,制备发酵液。

3.分别将试管标记为A、B、C、D、E,将100ml发酵液均匀地分配到5个试管中。

4.将试管放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发酵,其中A试管放置在常温下,B试管放置在37℃下,C试管放置在0℃下,D试管放置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E试管放置在无氧条件下。

人肝癌细胞 hepG2贴壁培养

人肝癌细胞 hepG2贴壁培养

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
人肝癌细胞hepG2贴壁培养
细胞名称:人肝癌细胞;hepG2
形态特性:上皮样
生长特性:贴壁生长
培养条件:MEM-NEAA,20%FBS
冻存条件:细胞冻存液
特征特性:该细胞系来自15岁男性白人的组织。

形态为上皮形,模式染色体数为55,在免疫抑制小鼠中不致瘤。

细胞处理方法:
1.细胞在培养瓶中培养至状态良好后灌满培养基运输,获得细胞后用酒精棉球擦拭瓶口消毒,然后在超
净台中操作。

2.如细胞生长至70%-80%,将瓶中的培养基移入无菌瓶中留作培养使用,保留5-8mL培养基在37℃、5%
的CO2的温箱中继续培养。

细胞培养至90%-100%后,按要求消化传代。

3.弃去培养基,用无菌PBS或者其他缓冲液清洗细胞2次,加入适量胰蛋白酶消化(EDTA胰酶),待细胞
完全脱壁后加培养基吹打混匀,分瓶培养。

特别注意:(如使用公共实验室或初次接触细胞培养,建议添加双抗培养)
1.我们使用自产培养基及进口血清培养细胞,在您拿回细胞后,如想更换其它品牌培养基,请依照逐次替换的原则,先保留培养瓶中的培养基,多日多次代逐步更换,以减轻对细胞的刺激。

2.如签收时出现培养瓶壁破裂,漏液等情况请及时拍照并联系售后。

3.细胞任何售后问题,均需拍照存档并在2周之内及时联系客服。

第1页共1页。

人肝癌SMMC-7721细胞培养体会

人肝癌SMMC-7721细胞培养体会
胞 造 成 损 伤 , 我 们 的 实 验 中 发 现 4 h后 不 除 去 DMs 在 8 0会 使 S MM C 7 l 胞 丧 失 原 来 的 细胞 形态 变 圆从 而 停 止 生长 。 -7 2 细
瘤 等 方 面 的研 究 , 目前 关 与 人 肝 癌S MM C 7 2 细 胞 的 培 养 文 献 - 71
目前 细胞 培 养技 术 已成 为 很重 要 的生 物 技 术之 一 , 它是 医学 、
培 养 箱 中 培 养 。 复苏 的细 胞 比 较 脆 弱 在 复 苏 的2 h 刚 4 内最 好 不 要
观 察 , 免 晃动 影 响细 胞 贴 壁 。 4 后 一般 大 多 数 贴壁 细 胞 已经 贴 以 2h
满瓶底 。
2 2 um滤 膜 过 滤 除 菌 , ℃ 保存 。 霉 素 、 霉 素 溶 液 : .2 m滤 4 青 链 02
膜 过 滤 除 菌 , ℃保 存 。 4
1 1 3 实 验仪 器 .. 二 氧化 碳 培养 箱 : B1 UV德 国Heau 公 B 6 res
123 S . . MMC 7 1 胞 的 冻存 方 法 在 细胞 生 长 良好的 ~7 2 细
新 药 开 发 等 实 验 研 究 的 基 础 技 术 , 作 用 不 容 忽 视 。 肝 癌 其 人 s MM c 7 2 细 胞 属 于肝 癌细 胞 系 , 已广 泛 用 于 药物 毒理 、 肿 ~71 现 抗
壁, 这时 一 定 要换 戍 新 鲜 的 培养 液 , 然冻 存 液 中的DMs 会对 细 不 O
时期一般为对数 生长期我们 要对细胞进行 冻存 , 如果实验 中出
现 污 染 可 以 提 供 健 康 的细 胞来 源 。 面 来 谈 谈 冻 存 的 方 法 : 下 冻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EL7402/hepG2/HCCLM等肝癌细胞培养过程
器材:
液氮冷冻灌、恒温培养箱、电冰箱、高压灭菌锅、离心机、
倒置显微镜、超净工作台、一次性吸管若干个、带塞培养瓶(不定个)、试管架、酒精灯、G6型号细菌过滤漏斗、无菌冻存管、液
氮瓶。

试剂:
RPMI l640培养液,胎牛血清(生长因子), 胰蛋白酶液,70%乙醇(消毒),冻存培养液(培养液7ml,胎牛血清2ml,DMSO 1ml),PBS缓冲液等。

器皿的消毒及准备:
清洗灭菌(浓硫酸、蒸馏水):
(1)浸泡(酸浸):新使用或重复使用的玻璃器皿须经浓硫酸
溶液浸泡过夜,水洗。

以去除新购进玻璃器皿所带有灰尘、铅、砷
等物质,并消除其弱碱性。

操作过程需戴防护用具。

(2)刷洗:浸泡后用软毛刷和优质的洗洁精进行刷洗。

刷洗后
经行烘干。

(3)冲洗、烘干备用:浸酸后的玻璃器皿先用自来水充分冲洗,吸管需冲洗10min,器皿需每瓶灌满自来水、倒掉反复10次以上,不留任何酸浸液残迹,然后用蒸馏水漂洗2~3次,将清洗好的玻璃器
皿放入烘干箱中,烘干后的玻璃器皿要求干净透明,无油烟,不能
残留任何有害物质及化学药品等。

(5)包装灭菌:器材经清洗烤干或晾干后,先应严格包装,然后再行消毒灭菌处理,以防止消毒灭菌后再次遭受污染。

实验前准备工作:
操作者的皮肤、培养瓶的盖和外壁常用酒精消毒。

用紫外线消
毒实验室空气、工作台面和一些不能使用其他方法消毒的培养器皿。

进无菌室前或做完实验后,均应开灯照射30min进行消毒。

紫外线
照射60min可以消灭空气中大部分细菌。

细胞复苏:
冻存细胞保存管保存在液氮中(-196℃),取出保存管后必须
快速冷冻,以避免冰晶重新结晶而对细胞造成伤害,致使细胞死亡。

在冻存细胞的保存管中含有对细胞有毒害的成分DMSO,故在解冻应
马上将其去除。

在冷冻活化前应在无菌台上将细胞培养液配好,然
后将保存管从液氮中取出,放于37℃的温水中快速使细胞解冻。


冻后悬液快速移入培养液中混匀,离心去掉上清液,再加入细胞培
养液。

实验人员穿上无菌实验室操作服用酒精喷于手上消毒,然后就
位用酒精棉球擦拭实验台
(1)准备一消毒过的离心管(5ml即可)。

(2)从液氮罐中取出冻存管,并迅速放入40℃水浴,不时摇动,使其急速融化,1-2min内完成。

(3)冻存管用70%酒精擦拭消毒后,打开盖子,用吸管将细胞悬液转移入上述离心管中(用培养基把冻存管洗一遍,把粘在壁上
的细胞都洗下来)。

(4)低速离心(1500r/min) 5min,去上清后加培养液(RPMI-1640),制成单个细胞悬液(可用滴管轻柔吹打)。

(6)将离心管中的混合液转移到培养瓶中,盖上瓶盖,标好细胞种类和日期、培养人姓名等,将培养瓶平放,置于37°C培养箱中
培养。

2-3天换一次培养基。

细胞传代:
当观察到培养瓶中细胞铺满度为90%时(细胞生长处于对数期时),解冻复活成功后的细胞要进行分离培养,否则细胞会因生存
空间不足或密度过大,营养障碍,影响细胞生长。

细胞由原培养瓶
内分离稀释后传到新的培养瓶中培养的过程称之为传代培养。

传代
细胞细胞株的最大利处在于提供了大量持久的实验材料,便于实验。

(1)试验台的消毒工作准备好,弃去旧培养液,用PBS液(不含钙,镁离子)洗1-2次,以免剩余培养液影响胰蛋白酶活性。

(细胞贴壁生长)。

(2)向瓶内加入1ml胰酶,置于37℃培养箱内进行消化,1--
3min后把培养瓶放在倒置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当发现胞质回缩、细胞间隙增大后,应立即中止消化(直接加培养液)。

(3)将离心管放入离心管中,离心(1500r/min) 5min。

(4)将离心后离心管中液体倒掉,在离心管中加入3ml培养液,并反复吹打细胞,制成细胞悬液。

(5)取3个无菌培养瓶,酒精棉球擦拭消毒,并在酒精灯下过火消毒。

(6)将细胞悬液分装到培养瓶中,一传二或三。

(7)细胞培养换液时间应根据细胞生长的状态和实验要求来确定。

一般2~3d后应换一次生长液。

待细胞铺满器皿底面,即可使用;也可继续传代扩大培养或换成维持液。

细胞冻存:
细胞的冻存最常用的方法是液氮冷冻保存法,主要是加入适量
的保护剂缓慢的冷冻细胞。

细胞冻存在-196℃液氮中,储存时间几
乎是无限的。

细胞冻存及复苏的原则是慢冻快融。

(1)选对数增生期细胞(细胞铺满度为90%左右时),在冻存前
1d换液。

(2)按传代方法配制单个细胞悬液。

(3)再以1500r/min的速度离心5min,去掉上清液。

再加配
制好的冻存培养液(培养液7ml,10%胎牛血清2ml,10%DMSO 1ml),用吸管轻轻吹打使细胞混合均匀。

(4)将细胞悬液分装入无菌冻存管中,每管1.5 ml(冻存液要先预冷到4℃);在冻存管上标明细胞的名称,冻存时间及操作者。

(5)冻存:标准的冻存程序为降温速率-1~-2℃/ min;当温
度达-25℃以下时,可增至-5℃~-10℃/ min;到-100℃时,则可迅速浸入液氮中。

也可将装有细胞的冻存管放入-20℃冰箱2h ,然后
放入液氮气中过夜,取出冻存管,移入液氮容器内。

(操作时应戴
防护眼镜和手套,以免液氮冻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