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行业)平煤四矿简介

合集下载

第一章 矿井基本概况

第一章  矿井基本概况

第一章矿井基本概况1.1井田概况1.1.1地理位置四矿位于平顶山矿区中部,距市中心约6km,地理坐标为东经:11°15′57″北纬:33°46′17″。

矿区内公路成网,程平干线、平郏公路贯穿其中。

矿用铁路与外界相接,由平漯线东接京广,由平宝线西接焦枝。

图2.1矿井地理位置图1.1.2井田开拓平煤股份四矿为立井多水平下山开拓,主提升系统分别为一水平主井和二水平主井;副井为一、二水平共用,井底车场为环形卧式车场,岩石石门连接各采区。

1.1.3开采规模平煤股份四矿位于平顶山矿区中部,东部以一、二矿为界,南部三矿为界,西部以五矿、六矿为界,矿井东西走向约2000m,南北倾斜长约5500Km,井田面积19.29平方公里,矿区为低山丘陵地形。

1.1.4矿井生产能力平煤股份四矿是一个有51年开采史的老矿井,四矿于1958年建成投产,原设计能力60万吨/年,后经多次技术改造,2006年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280万吨/年。

1.1.5生产采区基本情况目前有两个生产水平、一个开拓准备水平。

其中一水平标高±0m, 二水平标高-265m,三水平标高-600 m。

全矿井共划分四个生产采区和一个准备采区,其中一水平有丁九采区、戊九采区;二水平有己一东翼采区、己三采区和庚一准备采区; 一水平丁九采区布置有1个综采工作面;戊九采区布置1个综采工作面和2个掘进工作面。

二水平己一东翼采区布置1个综采工作面,己三采区布置1个综采面、1个安装面和4个掘进工作面,庚一准备采区布置4个开掘工作面;三水平开拓工程布置2个开拓工作面。

1.2煤层地质概况1.2.1煤层赋存情况四矿井田含煤地层自下而上有:石炭系太原组、二迭系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和上石盒子组,目前主要回采煤层有丁5、丁6、戊8、戊9、戊10、己15、己16、己17、庚20共4组9层煤,其中丁5.6合层煤厚度为3.24~4.4m,平均3.64m,煤层结构较复杂;戊8煤层厚度为0.65~2.45m,平均2.00m;戊9煤层厚度为0.56~1.45m,平均值1.08m,煤层结构简单;戊10煤层厚度1.68~2.70m,平均为2.31m;己15煤层厚度0.25~3.7m,平均1.28m,煤厚总体上呈东厚西薄的规律性变化,煤层结构简单;己16煤层厚度为1.18~5.36m,平均3.32m,煤层结构简单;己17煤层厚度为1.18~5.36m,平均3.32m,煤层结构较简单;庚20煤层厚度1.5~2.47m,平均1.8m,煤层结构简单。

平顶山四矿

平顶山四矿

1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性1-1 矿区概况1.1.1 交通位置四矿位于平顶山矿区中部,在一、二矿以西,三矿以北,六矿、五矿以东,北侧丁戊组为一、六矿,己组为五矿。

其地理位置坐标,东经:113°14′34″~113°17′12″,北纬:33°46′08″~33°48′28″。

范围为32线至40线和40线至42•线西南方的一部分,矿区走向长约3KM,倾向长约4KM,总面积约13.2 平方公里。

四矿距平顶山市区约六公里,市内有七路公共汽车直通矿部,并有一、八路公共汽车经过四矿口。

平顶山火车站向东有漯宝线与京广线相接,往西经宝丰与焦枝线相连,区内还有平韩线、平午线;公路北通郑州,南达南阳,与临近市、区的长途汽车,均为全天候公路,交通十分便利。

如下图1-1-1 交通位置图:图1-1-1 交通位置图1.1.2 气象据平顶山气象站资料,平顶山地区平均年降雨量为810.8mm,雨季一般在6~9月份,年蒸发量为960.8~1361.5mm。

干旱指数在1.5以上,属干旱性大陆季风气候,平均绝对湿度为13.5mb,平均相对湿度为67%,年平均气温150C,最高气温为42.60C(1960年8月19日),最低气温-15.30C(1958年元月16日)。

从12月至来年2月气温最低,风向多为北西和北东方向,以北西方向风速最大,可达24m/s,相当于九级大风,降雪时间一般在11月至来年3月,最大积雪厚度30cm,历年最早初冻时间为10月4日(1962年),最晚解冻时间为4月18日(1962年);冻土最大深度为22cm。

1.1.3 自然地理平顶山煤田位于沙河和汝河之间的低山和丘陵地带,四周均为平原,四矿位于煤田中段南部。

井田内最高点为擂鼓台,标高505.6米,最低点在褚庄附近,标高150.4米。

井田中部高,南北低,擂鼓台、小擂鼓台及407.7米高地一线为近东西向分水岭,分水岭以南坡度较陡,以北坡度较缓,基本呈单面山地形。

平煤集团四矿

平煤集团四矿

先 进 集体 等 荣 誉
四 矿 创 出 了 安全 生 产



成 为集 团公 司 两 个 文 明 建

设 同 步 糊谐 发 展 的 主 力矿 井 之 先 后 荣 获 了 省 级 文 明 单位


2 [J0 7



开 掘进 尺

职 工 收 入 等 多项 历 史新 记 录


质 量 标 准 化 建 设 先 进 单位
五优

矿 井 和 全 国 煤 炭 工 业 特 级 安 全 高 效矿 井


并利 用 先进 适 用 性技术


组 织开 展 了

系 列井 上 井 下 生 产 环 节 的 适 应 性 改造

加快 了安全

集约
高效生 产 步 伐
原 煤产 量

全 矿 呈 现 出 安 全 形 势稳 定

企 业 效益 提 高
猫 l
v
职 互 收入 增长
矿 区 和谐发 展 的 良好势 头

综合 经 济 技术指 标 考核在 全 公 司 生 产 矿 中名 列前茅

责任

发展 是 第
” “

要务


职工 是第


牵挂
加快




五优

创 建 为统 领


以 打 造 特级 安全 高效 矿 井


构 建和 谐安 康 新 四 矿
为 目标

研 究 制定 了

擂鼓台下六十载 浓墨重彩绘新篇——平煤股份四矿

擂鼓台下六十载 浓墨重彩绘新篇——平煤股份四矿

擂鼓台下六十载浓墨重彩绘新篇——平煤股份四矿
韩军辉
【期刊名称】《中国煤炭工业》
【年(卷),期】2018(0)12
【摘要】平煤股份四矿位于河南省平顶山矿区中部,距市中心约6公里,矿区井田面积12平方公里,可采煤层4组9层。

1955年11月开工兴建,1958年8月1日正式投产,核定生产能力60万吨。

六十年弹指一挥间,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努力,矿井生产能力不断攀升,发展至今已突破280万吨。

建矿至今,各项生产指标始终稳居集团前列,已生产原煤1.03亿吨、开掘进尺86万米,累计为国家上缴利税36.7亿元,是集团公司的骨干生产矿井。

【总页数】2页(P前插3-前插4)
【作者】韩军辉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擂鼓台下绘新篇——记全国煤炭工业优秀矿长、平煤股份四矿矿长吴昕 [J], 淑君;晓民
2.平煤股份六矿“U +L”通风综采面最佳横川间距确定 [J], 刘亚军;张学博;闫潮
3.平煤股份六矿推进“五精”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J], 宋伟峰
4.平煤股份十矿党委“四抓四强两构建”党建工作模式初探 [J], 郑清亮
5.唱响煤海奋进曲谱写企业新篇章——安全高效和谐安康的平煤股份五矿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平煤四矿煤与瓦斯突出灾害分布特征

平煤四矿煤与瓦斯突出灾害分布特征

表1 四矿历次煤 与瓦斯突出灾害统计
[ 收稿日期]2 0 1 4 - 1 2 - 2 3
[ 引用格式] 周少 玺,李
[ D O I ]1 0 . 1 3 5 3 2 / j . e n 5 . 4. 0 0 3 6
平煤 四矿 煤 与 瓦斯 突 出灾 害 分布 特征
周 少玺 ,李 普
( 1 .河南理工大学 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河南 焦作 4 5 4 0 0 0; 2 .郑州煤 炭工业 ( 集 团)杨河煤业有 限公 司,河南 新 密 4 5 2 3 8 2 ;
3 . 郑州煤炭工业 ( 集团 )有限责任公 司 通风管理部 ,河南 郑州 4 5 0 0 4 2 )
平煤 四矿 位 于平顶 山矿 区 中部 ,东与 一矿 、二 矿 ,西 与 五 矿 、六 矿 相 邻 ,南 与 三 矿 相 接 。2 0 0 6 年矿 井 核 定 生 产 能 力 2 . 8 Mt / a ,主 采 四组 九 层 煤 层 ,其 中丁 一 煤 段 开采 标 高 与埋 深 分 别 为 1 0 5—一 5 1 0 m和 2 8 3~8 6 0 m,己】 6 _ 】 7煤 段 分 别 为 一 5 0—一 8 0 0 m和 2 0 5— 1 1 0 0 m。矿井 现 生产采 区 与延 伸开 拓 区 由于位 于井 田中深部 ,致使 矿 山压力 与 瓦斯含 量 增 大 。高 地应 力 、高 瓦斯含量 和 压力 、煤层 低渗 透 性 等 复杂 条件 交织 ,动 力灾 害愈 加严重 。 煤与 瓦斯 突 出危 害性极 大 ,严重威 胁 矿工 的生
生 在小 断层 附近 ,表明 断层 附近应力 梯度 高 ,煤 质 松 软 、构 造煤 发育使 这些 区域 非常利 于 突出发生 。
在 四矿 的瓦斯 地质条 件下 ,尽 管地质 构造 比较

平煤股份四矿己161723042工作面16页word文档

平煤股份四矿己161723042工作面16页word文档

平煤股份四矿己16.17-23042工作面区域综合防突技术措施编制单位:编制人:总工程师:编制日期:第一章工作面概况一、工作面概况该面位于己三采区西翼上部,为己16.17-23040采面下分层,其上覆己15和己16.17煤在下山保护煤柱线以东为实体煤,以西己15和己16煤已回采。

南部为己16.17-23040采面风巷(已回采),北为己16.17-23040采面机巷(已回采),东为己三西专回、己三皮带下山和己三轨道下山。

回采垂深在710~844米之间。

上覆戊组为戊8-10600、戊8-17100、戊10-17080和戊10-17120采面;己组距戊组层间距170米左右;丁组为丁5.6-17100采面;丁组距戊组层间距85米左右;下覆庚组为实体煤(位于庚20-21040采面以北最近248米)。

己16.17-23040工作面可采走向长890m,倾斜长133.5m,其中风巷可采长度为916m,采用5350mm的拱形棚支护,容重1.4t/m3,厚度平均1.5m,圈定面积118370m2,工业储量25万吨。

二、煤层赋存情况由于己16.17煤上分层已回采,加之里段切眼附近为放顶煤,该面煤厚变化较大。

己17煤为块状、碎粒状,厚0~2.0米,平均1.5米;。

煤层走向56~136°,倾向326~226°,倾角7.4~14°,平均10.4°。

三、地质构造该工作面地质构造较简单,根据目前己掌握的资料推测分析,预计掘进过程中机、风巷将揭露4条落差0.5~1.2米的正断层,由于上分层已回采,其中采空区3条断层落差可能会比预计要小,但受采动影响,掘进过程中顶板会出现错台现象,造成人为断层出现。

所有预测构造情况如下表:四、顶底板岩性煤层直接顶为粉砂质泥岩,厚13.1米,老顶为中粒砂岩、厚度20.6米,直接底为粉砂质泥岩,厚2米。

老底为9.0m的粉砂质泥岩,综合柱状图如图1-1所示。

己16.17-23042工作面煤岩层综合柱状图五、工作面瓦斯情况根据临近的己16.17-23040风巷在掘进工作面风量286m3/min,瓦斯浓度0.19%,绝对瓦斯涌出量最大0.55m3/min。

1 矿井概括

1 矿井概括

1 矿井概括1.1交通位置及隶属关系1.1.1交通位置:四矿位于平顶山矿区中部,距市中心约6km,地理坐标为东经:11°15′57″北纬:33°46′17″。

矿区内公路成网,程平干线、平郏公路贯穿其中。

矿用铁路与外界相接,由平漯线东接京广,由平宝线西接焦枝,交通极为方便(图 1-1)1.1.2井田范围:井田东邻一矿,西接六矿,南邻三环公司,北至擂鼓台的北麓。

东西走向长约2.5km,南北倾向长约5.5km。

一水平深部标高-510m,二水平深部标高-530m,地面为低山丘陵地形,标高一般在+160m至+460m之间,最高点为506.5m;深部边界标高为-600m。

1.1.3隶属关系:平煤集团四矿隶属于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控股的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天安公司拥有一矿、四矿、六矿、八矿、十一矿、高庄矿、大庄矿七对生产矿井和田庄选煤厂、八矿选煤厂两座选洗厂。

煤炭产品主要有原煤和精煤两大类。

据2000年统计资料,天安公司拥有煤炭地质储量1268Mt,工业储量1179Mt,可采储量785Mt,按核定生产能力13.05Mt/a计算可服务50年以上。

1.1.4自然地理1.1.4.1 地形地势该区属于低山丘陵地带,地表位置在擂鼓台、小擂鼓台和落凫山所形成的分水岭以北,总体为南高北低;但又以阳光咀为界向东西两边渐低。

山坡)石千峰组,以有零星的果树和杂木林,有庄稼地。

出露地层为上二迭(P22)。

由于该区是低山丘陵地带,平顶山砂岩为主要特征,其次为石盒子组(P12除姚孟电厂排灰水库外,没有大的建筑和设施,只是分布着零星的村庄。

从南到北有谢家、新寨、牛家、贺家、龙池、樊家等村庄1.1.4.2 水文该区处在擂鼓台、小擂鼓台和落凫山所形成的近东西分水岭以北,总体水流向北;地面有姚孟电厂排灰水库,积水面积52500m2,水量105000m3;同家水库己干涸。

1.1.4.3气象本区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

平煤四矿煤与瓦斯突出灾害分布特征

平煤四矿煤与瓦斯突出灾害分布特征

平煤四矿煤与瓦斯突出灾害分布特征周少玺;李普【摘要】对平煤四矿先后发生的21次煤与瓦斯突出灾害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该矿区煤与瓦斯突出灾害的空间、强度和时间分布特征。

同时分析得出:四矿瓦斯突出灾害集中分布在煤层走向的狭长条带内,标高-390m是各煤层组的始突深度。

埋深超过620m,达到突出发生的应力条件。

特征分析为平煤四矿煤岩瓦斯突击灾害的防治工作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期刊名称】《煤矿开采》【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4页(P123-126)【关键词】突出灾害;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始突深度【作者】周少玺;李普【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焦作 454000; 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杨河煤业有限公司,河南新密 452382;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通风管理部,河南郑州 4500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713平煤四矿位于平顶山矿区中部,东与一矿、二矿,西与五矿、六矿相邻,南与三矿相接。

2006年矿井核定生产能力2.8Mt/a,主采四组九层煤层,其中丁5-6煤段开采标高与埋深分别为105~-510m和283~860m,己16-17煤段分别为-50~-800m和205~1100m。

矿井现生产采区与延伸开拓区由于位于井田中深部,致使矿山压力与瓦斯含量增大。

高地应力、高瓦斯含量和压力、煤层低渗透性等复杂条件交织,动力灾害愈加严重。

煤与瓦斯突出危害性极大,严重威胁矿工的生命,影响矿井的生产[1]。

平煤四矿自1991年首次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灾害至今,已经发生具有煤与瓦斯突出典型特征的动力现象共21次,其中丁组煤层17次,己组煤层4次 (表1)。

突出煤量1~72t,突出瓦斯量140~3206m3。

2000年与2011年,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分别鉴定丁、己煤层为突出煤层。

通过对这些动力现象进行分析,探寻这些动力现象的特征和规律,可以为平煤四矿煤岩瓦斯突出灾害的防治工作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冶金行业)平煤四矿简介第壹章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第壹节矿区概述壹、地理位置和交通1地理位置四矿位于河南平顶山矿区西部,平顶山市西北郊约5km,为平煤集团总X公司的主干矿井之壹。

行政区划隶属平顶山市管辖,主井地理坐标东径113°13′26″,北纬33°47′03″。

图1-1四矿交通位置图2、范围四矿主要开采己煤段煤层中的己15,己16-17煤层,现确定的边界如下:北部:以-800m底板等高线为界。

东部:和三矿相接,。

南部止于各煤层露头风氧化带。

西部:和十壹矿毗邻。

3、交通条件井田东部和西部分别有京广、焦枝俩条铁路干线穿过;东南距孟(庙)宝(丰)铁路线上的平顶山火车站9km,该站向东70km和京广铁路孟庙火车站相接;向西和宝丰火车站约28km和焦枝线相接。

矿区专用铁路通过矿口和国铁接轨。

公路四通八达,向北经襄城可分别至许昌、禹县、新郑、郑州;向北西经郟县至临汝、洛阳;往西经宝丰至鲁山,向南可通往叶县、舞阳、南阳等地,交通极为便利。

见交通位置图二、自然环境1、地形地貌平顶山煤田地处汝河以南、沙河以北的低山丘陵地带。

北部主要由二迭纪平顶山砂岩组成的低山,自西向东有红石山、龙山、擂鼓台、落凫山、平顶山、马棚山等,为地表分水岭,最高点擂鼓台标高+505.60m,龙山+464.37m;南部主要由震旦纪片岩和片麻岩及寒武纪灰岩组成走向西北的丘陵山地,有蝎子山、芦山和九里山,海拔+150~158m。

井田位于低山丘陵的槽形谷地之间,为壹北高南低的倾斜平原。

标高+90~130m。

2河流沙河位于井田外南部,流向东南,属淮河水系,河床宽阔坡度平缓,最大流量3300m3/s;旱季流量为0.8m3/s。

西南部的白龟山水库为本区最大的地表蓄水体,库容量为3.21亿m3;南部湛河呈东西向从井田南部煤层露头带经过。

红旗渠自井营经九矿流入井田,为壹农田灌溉水渠,此外井田内发育有多条南北向季节性冲沟,雨后洪水汇入湛河向东排泄。

3矿区气候条件本区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四季分明。

最高气温42.6℃(1996年7月19日),最低气温-18.8℃(1955年1月3日),历年平均气温14.9℃,冰冻期壹般为11月到次年3月。

年最大降雨量1323.6mm(1964),年最小降雨量373.9mm(1966),年平均降雨量742.6mm,月最大降雨量366mm(1971年6月),雨季多集中在七、八、九月份,约占年降雨量的50%。

年最大蒸发量2823.6mm (1959),年最小蒸发量1490.5mm(1964),月最大蒸发量408mm(1959年7月),月最小蒸发量40.7mm(1957年1月)。

平均绝对湿度13.5mm,平均相对湿度67%,最大冻土深度14mm(1977年1月30日)。

冬季多北风和西北风,最大风速24m/s,平均风速2.8m/s。

4水源电源井田内第三、第四系含水量相对比较丰富,可作为矿井供水水源。

平顶山各矿工业及生活用水主要以白龟山水库和沙河古河床为取水水源。

但由于水量有限,先后在二矿、五矿和七矿建立水厂,对矿坑排水进行资源化处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三个矿共计理水量达5万m3/h,经化验符合饮用水标准。

五矿目前以本矿矿井排水为供水水源,主要来源于寒武纪、石炭纪灰岩裂隙岩溶含水层,取水量800~1500m3/h,日净化水量1.1~1.5万t/d。

水质类型为HC03-CaMg型,经处理后各项指标均符合工业及生活用水国家标准。

除供本矿工业及生活用水之外,部分供六矿用水,且将为九矿电厂提供用水。

目前,供水水仓容量8500m3,二期改造后可达15000m3。

矿区内现有平顶山电厂,装机容量1.5万kW,供本区工农业用电。

矿区里有五矿变电所,永久电源由平顶山220kV变电站供给。

第二节井田地质特征壹、井田地形及煤系地层概述区内老地层在湛河以南,含煤地层在湛河以北的沟谷中有零星出露。

低山丘陵主要由二叠系石千蜂组砂岩和平顶山砂岩组成。

其余均为第四系覆盖,露头稀少。

根据1:5000的地质填图和钻探工程揭露,地层从老到新主要为:寒武系、石炭系、二叠系、第三系和第四系。

二、含煤地层井田内含煤地层为石炭系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和上石盒子组。

含煤地层厚556-1090m,平均为796m,含煤21~56层,其中有可采和局部煤层。

根据岩性分为八个煤段,可采煤层以己煤段为主要煤层,且且此次设计开采己煤段(见图3-1)。

现将含煤地层自老到新叙述如下:图1-2含煤地层柱状图三、井田地质构造平顶山煤田处于秦岭纬向构造带的东延部分,淮阳山宇型构造的西翼反射弧顶部,由于受纬向构造带和淮阳山宇型的双重控制和影响,形成了少许轴向NW的复式褶皱,且发育以NW向为主的张扭性和压扭性断裂,伴有少量NE向张扭性断裂构造。

向斜周缘由NW和NE 向的高角度正断层切割,构成煤田的自然边界。

同时,使煤田成为四周断陷盘地烘托的隆起断块。

断块内构造仍以断层为主,褶皱为辅。

境内的锅底山断层,F1,F3和F6为正段断层;F2,F4,F5断层为逆断层;另外在井田内仍有壹些小断层,落差都是几米。

井田构造属于中等类型。

四、矿井涌水量地质报告中预计矿井涌水量:正常500-5503/h最大680m3/h第三节井田煤层特征壹、煤层埋藏条件及围岩性质本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为下二叠统山西组的己组煤。

主要可采煤层为二己15,己16-17煤层本组为含煤地层的己煤段,顶界位于砂锅窑砂岩的底界面,和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由灰~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细粒砂岩和煤层组成。

含煤4~5层,其中己15煤层和16-17煤层为全区主要可采煤层。

底部砂岩有时相变为砂质泥岩,可作为辅助标志层(K3);中下部的大占砂岩为细~中粒长石石英砂岩。

厚0.8~28m,平均厚8m,层面上富集有大小不等的白云母片,具大型板状交错层理。

其岩性和层位均较稳定,是区域性的良好标志层(K4);顶部泥岩具鲕状结构,含有褐紫色斑块,俗称小紫泥岩。

本组厚53~98m,平均75m。

主要化石有:Lingulasp.(舌形贝,未定种),Sphenophyllumthonii(畸楔叶),Lobatannulariasinensis(中国瓣轮叶),Cladophlebismanchurica(东北枝脉蕨),Gigantonoclealagrelii(波缘单网羊齿),Emplectopteristriangularis(三角织羊齿)。

根据丰富的动植物化石和其他沉积特征,本组以潮坪和三角洲平原沉积为主。

具体平煤五矿可采煤层特征见表1-1。

表1-1可采煤层特征壹览表二、煤层特征1己15煤层位于山西组下部,上距砂锅窑砂岩(K5)39~81m,平均60m。

时有炭质泥岩伪顶,直接顶为泥岩或砂质泥岩,厚5~10m,老顶为中粒砂岩,厚10~20m;伪顶为炭质泥岩,底板即己16-17煤层之顶板。

己15煤层厚0.81~5.33,平均3m。

煤呈块状、鳞片状、粒状,煤层结构简单,区内未见夹矸。

在井田范围内,从东向西煤层厚度变簿,稳定煤层。

2己16-17煤层位于山西组下部,上距砂锅窑砂岩(K5)46~99m,平均70m,距己15煤层20m,有厚约0.2~0.5m的炭质泥岩伪顶,直接顶板为厚约10m的泥岩和细砂岩互层,老顶为5~8m的细~中粒砂岩;底板为厚4.8~10m的泥岩或砂质泥岩,致密坚硬。

己16-17煤层厚0.90—10.01平均10m。

煤多呈块状、粒状、间或有鳞片状,易碎为粉末。

矸,多数为壹层,属结构简单型煤层。

井田内大部地段己16-17煤层为合层,仅局部地段,如43、44线之间,43-2孔以南,向西到23071切眼400m 处,进入回风巷44-10孔附近,分叉为二层,夹矸厚度0.4~2.12m,平均1.05m。

据钻孔及井下揭露资料可知,己16-17煤层厚度壹般较稳定,属全区较稳定可采煤层。

三、煤的物理性质1、(1)己15煤层:黑色,玻璃光泽,条带状结构,局部为线理状、透镜状或鳞片状结构。

层状构造。

硬度1~2。

(2)己16-17煤层:黑色,玻璃光泽,多具条带状结构,层状构造,结构疏松,易成粉末。

平坦状或参差状断口,硬度1~2。

平均容重1.46t/m3,据筛分试验结果,粉煤多达75%之上。

原煤静止角为39.5º,摩擦角为31.4º,散煤容重为0.75t/m3。

2、煤的工业分析煤的工业分析表1-23、瓦斯、煤尘及自燃①瓦斯:井田内瓦斯含量不高相对瓦斯涌出量为4.6M3/吨。

确定设计按低瓦斯矿井考虑。

②煤尘:经鉴定,壹般无煤尘爆炸危险。

设计按无煤尘爆炸危险考虑。

③自燃自燃发火期为6个月。

四、矿井工作制度矿井工作日为300天,日工作班数为4班,其中三班生产,壹班检修,每天净提升时间为14小时。

五、矿井设计生能力经过矿井的建设,矿井的主要生产环节已经形成,矿井设计产量在0.9M/t左右,对于技术改造后的矿井规模,实际认为1.16M/t比较合适。

主要理由如下:1、矿井储量是决定矿井生产能力的关键,本矿井—800水平之上保有地质储量约107.78Mt,可采储量62.60Mt,生产能力为1.5Mt/a,矿井的服务年限为32.1年。

对于技术改造后的矿井,该矿井服务年限符合要求。

2、矿井的构造因素:矿井走向长2000,倾向长1000m,其中南部有1.0km深处于五条断层之间,北部有0.6km 在3条断层之间,煤层被切割成大小不等的块段,不能布置综合机械化工作面。

3.矿井的开采技术条件:本矿井为高瓦斯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1.3M3/t。

第四节矿井开拓、采区布置及工作面装备壹、矿井开拓矿井开拓方式为立井开拓,工业广场布置有壹对立井。

矿井共分三个水平,水平标高分别为-68m,-291m,-550m。

-291m,-550m水平采用暗井延伸(且作为采区下山、每水平布置有胶带输送机,轨道和进回下山各壹条)。

矿井的通风方式为分区对角式。

矿井共有五个井筒,分别主立井、副立井、南翼斜风井、南翼回风立井和北翼回风立井。

主立井净直径5m,井深291m,承担煤炭提升任务,副立井净直径6m,井深256m,承担辅助提升任务,南翼斜风井斜长273m,断面9.4m3,承担安全出口任务,南翼回风立井净直径4.5m,井深491m,承担南翼采区回风,北翼回风立井净直径6m,井深314.1m,承担北翼采区回风。

矿井-69m水平已经开采完,目前生产主要集中在-291m 水平。

三矿为高瓦斯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对角式,核定通风能力为1.508Mt/a,主井、副井通风,南北翼风井回风。

随着矿井开采的延深,辅助运输路线增长,加上壹些主要巷道损坏严重通风风阻较大。

二、采区布置目前开采采区为30采区和31采区,30采区进风下山,独立会风下山,三水平胶带运输机下山、三水平行人下山和三水平排水泵房,中央变电所,水仓的硐室已施工,北大巷也已经开拓1000余米,尚有1200米没有施工,31采区目前已经开采壹个区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