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一分钟》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一分钟》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一分钟》导学案

16.一分钟

9.写笔顺。洗:

14.选一选。

己已

《一分钟》课堂教学片段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师:同学们,我们做个小游戏,好吗?

生:好。

师:请全体同学起立,两臂像老师这样侧平举一动不动地站立,看看谁坚持得时间最久,时间为一分钟。

(师边看表边鼓励孩子们一定要坚持住。)

师:时间到。谁来谈谈你的感受?

生:好累!

师:你觉得一分钟长吗?

生1:长。

生2:不长。

……(生自由谈)

师: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也可以说很长,在某种情况下,要能克制自己,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今天我们学了

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出示课件:一分钟)来,跟老师一起读“钟”字(三遍),齐读课题:一分钟。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课文中的生字宝宝同学们还记得吗?

生:记得。

师:同学们这么棒呀!我们来读读吧。

(课件出示:我会认钟、元、迟、洗、背、刚、叹、共、汽、决、定、已、经)

(生边读边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师:生字宝宝都认识了,那词语你会读吗?

(课件出示:我会读闹钟、丁零零、、迟到、决定、后悔、叹气、哈欠)

(女生读,男生读,齐读。)

师:丁零零是ABB式的词语,注意“零”单独作字读二声,在这里要变音,读一声。(跟老师读)谁还能说出这样的词语?

生:火辣辣、绿油油……

……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

二年级语文导学案 1、找春天(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羞”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春天的特征,感受春天清新和充满生机的美,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春天。 过程与方法 4.课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教学本课着重引导学生多读,让学生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中感悟春光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情感态度价值观 5.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春天。 二、学习重难点 1.重点 感受春天清新和充满生机的美,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2.难点 感受春天清新和充满生机的美,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三、知识梳理 本文以“找春天”为题引导读者走进春天,感受春天的无限美好,去发现春天的特点。 四、学法指导 本课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在引导学生充分朗读、感悟春光的美好的基础上,再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自由说说初春的特点,从而能够体会课题中的“找”字,体会课文表达的发现的乐趣。 五、学习过程 (一)出示目标流程(1分钟) 教师口述目标,课前随堂设计。 (二)自学讨论释疑(8分钟) 1.自学指导 (1)认识“羞”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春天的特征,感受春天清新和充满生机的美,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春天。 2.教师设问 (1)自由轻声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下来,并多读几遍。。 (2)在小组里由组长带领大家学习自己不认识的生字,注意借助汉语拼读准字音。(3)自读或小组合作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读后说说课文中的小朋友发现了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4)读着课文,你感受到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春天的呢?画出描写这种心情的词句好好读读体会词语蕴含的意思。 (5)你从“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这个句子中体会到什么?(6)作者找到的春天是怎样的?想想文中的小朋友发现了什么?该怎样读出发现春天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课文目录【2020最新】

博览群书是培养孩子语文素养基本功之一,甚至可以说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大量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孩子语文水平不可替代的手段。美国心理学家克拉森的心理实验研究表明,学生充满兴趣的课外阅读对提高他们写作能力的作用,远远大于机械的写作训练。语文成绩好的孩子几乎都是特别喜欢课外书。这些孩子往往有很多的积累:语词的积累、素材的积累、情感的积累等。这样的孩子在写作上往往有突出的构思、神奇的用词,在阅读理解方面有杰出的见地,在说话方面有超出他人的见识等。总之,他们由于见多识广而语文根底厚实。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在低年级,推荐给他们一些民间故事,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来读;在中高年级,推荐一些儿童文学,杂文随笔,报刊杂志,科幻漫画,历史名着,文学名着,名人传记等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多种书籍来读,并且取消种种人为的限制,允许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不同种类的书籍,从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营养。理解能力是一种语文素养,它不会像识记能力那样易于形成,需要耐心长期积累。坚持阅读是培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多读一些文辞优美、气魄宏大的散文,对提高理解能力很有帮助,比如《鲁迅文集》,《读者》杂志对培养这些能力和素养都很有帮助。 博览群书不但是孩子语文素养的基本功之一,而且是孩子成材的一个重要条件。因为丰富的知识是创造力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也是见识增长,智慧来源的途径之一。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不能远离名著,培养孩子阅读经典名著要从小引导,循序渐进。譬如,在小学阶段可以让孩子阅读根据名著改编的连环画,小学高年级可以让孩子阅读一些专门给少年儿童看的名著简写版。进入初中,就应该接触原著。我们建议一个孩子从小学到高中毕业阅读的课外书最低应该在500本之上,最好在1000本以上。其中包括100本以上各行各业的人物传记,来奠定孩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基础。同时要注意不但要阅读,而且要写读书笔记或者书评。 2. 背诵经典。 背诵经典文章、名言佳句也是培养孩子语言素养基本功之一,中学毕业孩子如果能背诵150首古今诗词,25首白话诗歌,40篇精美的文言散文(每篇三五百字),10篇精美的现代白话文(每篇800到1000多字),200多条古今中外格言警句。那么,他的语文功底应该是不错的。如果在孩子记忆的黄金时间——16岁之前,让孩子记诵大量的语言精华,那么,这个孩子从小就奠定了坚实的语文根底。 如果不能在孩子们阅读背诵的“童子功”季节引导他们走向阅读的海阔天空,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从而打下沉实、厚重的文学素养、人文素养的基础,将来孩子就很难成为高尚的、文明的,具有创造性的现代人。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1.春夏秋冬(1)

第一单元 本单元的专题为“识字”,安排了四课识字:《春夏秋冬》《姓氏歌》《小青蛙》和《猜字谜》。目的是要求学生知道识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口语交际”是听故事,讲故事,训练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怎样做到说话时既连贯又完整。语文园地是对本单元内容的综合考查,要求学生在主动识字的基础上,喜欢积累优美词语,爱上阅读。本单元的“语文园地一”,包括“口语交际”和“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 课题内容简说 《春夏秋 冬》 本课为看图学词识字,让学生在了解四季特点的基础上,学会四组词语,认识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姓氏歌》 本课为有关中国姓氏的拼音儿歌,儿歌通过有趣的问答游戏,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的姓氏文化。要求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小青蛙》 这一篇拼音韵文,文章将汉字“青”加上不同偏旁组成的五个形声字,巧妙地穿插在韵文中,读起来生动有趣,琅琅上口,大大激发了学生识字的 兴趣。 《猜字谜》 这一课安排了两则字谜,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欣赏谜面优美的语言,还要让学生学会动脑筋,会观察,抓特征,猜出谜底生字,学会识字。

1.会认51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识字韵文,并能背诵部分韵文。 3.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识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阅读能力,收集有关春天的词语,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春天。 1.会认51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 2.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识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识字韵文,积累词语。 1. 春夏秋冬………………………………………………………… 2~3课时 2.姓氏歌………………………………………………………………2~3课时 3.小青蛙………………………………………………………………2~3课时 4.猜字谜………………………………………………………………1~2课时 语文园地一……………………………………………………………2~3课时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主动阅读的习惯,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善于欣赏、勤于动手、善于发现的能力。 1.春夏秋冬 课题春夏秋冬课型新授课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一分钟》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一分钟》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与朗读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 引导自学、合作讨论、探究法 教具准备: 卡片、课件、录音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人 正式上课前,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两臂侧平举一动不动的站立,看谁坚持得最久。然后让同学谈感受,再面向全体同学淡话。 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学生自由交谈) 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也可以说很长;在某种情况下,要能克制自己,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我们今天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 自白读课文,想想题目中的“一分钟”,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学生自读后说一说) 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怎么会迟到20分钟呢?原因就藏在课文的句子里。我们再读读课文,把你读懂的句子画下来,帮元元把这20分钟找回来,好吗‘;(学生读课文,画句子,分组讨论。) 二、朗读识字 1.让学生在课文中画出带生字的词语,自主认读、识记 2、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指导学生给生字正音,注意读准翘舌音“钟、迟”,后鼻音“刚、共、定、经”,整体音节“元、已”。 3、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说说哪些字是自己已经认识的,从什么渠道或用什么方法认识的。如: (1)熟字加偏旁识字:钟、洗、汽、哈、迟 (2)熟字换偏旁识字:快一决、钢一刚。 4、巩固识字。 (1)同学之间相互考考生字是否认识。 (2)用“找找说说”中的偏旁和字组成新字,比一比,看谁组得多。 (3)游戏巩固:从“我会认”和“我会写”的生字中,选择几个,分组进行组词比赛,哪组组词多,哪组获胜。 三、拓展延伸 课后练习“找找说说”是组字练习,用偏旁“氵、先、尺、辶、口、又、中、钅、冈、刂”等字拼字。 四、课堂评价

2018年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

2018年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 1、草原 导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1、2段。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草原的美丽可爱,体会兄弟民族间的深厚情谊。 4.展开想象,具体写出“蒙汗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景。 导学重难点: 1、感受草原的美丽可爱,体会民族间的深厚情谊。 2、积累优美词句,体会它们的作用。 导学时数:两课时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和老舍先生走进西部,去亲近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走进内蒙古大草原,去领略那里美丽的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草原。请大家一起跟我写课题:1、草原。齐读课题。 二、自学体验: 1、请同学们借助字词典和文下注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的读课文,用笔划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标出自然段序号,把课后生子连词勾画出来,把句子读通顺。 2、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聆听学生是否读准了字音,是否读通了句子,并及时的单个指导。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1、再读课文,利用上下文意思或小组互助自主解决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各小组代表利用教室黑板汇报自己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间互相帮助认识生字,理解词意,学生相互教读生字。 4、教师重在对学生自主识字和通过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指导。 四、归纳提升: 1、学生将生字词带入文中的句子,同学之间互读、互评。 2、学生将字入句,句入文,自由通读课文,要求读得准确,读的通顺。 3、教师采取多种朗读形式,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并采取学生评学生的办法进行评价。 4、教师重在对学生诵读技巧上的指导。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1、看拼音,写汉字。 xuàn rǎn gōu lè xiū sè lǐ mào cuì sè yù liú ( ) ( ) ( ) ( ) ( ) 2、近义词:清鲜()惊叹()洒脱() 反义词:热闹()羞涩()拘束()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草原()的天空()的骏马()的主人奇丽的()寂静的()无边的()柔美的() 六、反思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一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新部编人教版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新部编人教版) 1 春夏秋冬导学案设计课题春夏秋冬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 课文是一篇“词串”形式的识字韵文。整篇课文是围绕一年四季的季节特点来安排词串的。课文配有精美的插图,为学生了解四季特点和识字识词创设了情境。为了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本课教学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将识字、写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指导学生通过想象,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等多种方式来识字识词。本文词串韵律感强,画面感强,教师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识记生字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口头表达能力。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本课生字卡片。(师生)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儿歌导入,初步识字(用时:10分钟) 1.播放儿歌《四季》。 2.板书课题,指 导学生朗读,教学生字“春”“冬”。 (1)指导观察。 (2)示范书写。 (3)指导学生书写。 3.指导组词。 1.听儿歌,说说从儿歌里听到了什么。 2.跟着老师朗读课题。 3.学写生字“春”“冬”。 (1) 观察字的结构。 (2)观察老师书写,跟着老师书空,说笔顺。 (3) 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进行描红。 4.联系生活给这两个字组词,交流自己识记“春”“冬”的方法。 1.猜字谜。 (1)三人 看日出。( ) (2)又戴半边帽,脚蹬两只鞋。( ) 二、图文 结合,朗读词语(用时:15分钟) 1.出示课文中的插图,相机出示“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指导学生借助拼音朗读词语。读准“风”和“霜”。 2.出示词组。“春风吹”“夏雨落”“秋霜 降”“冬雪飘”,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词组。 3.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朗读词语和词组。 4.出示插图,指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画上有什么。出示词语“青草”“红花”“游鱼”“飞鸟”和词组“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5.指导学生用不同形式读好词语和词组,读出韵律美。 1.学生自由朗读词语和词组,读不 准的字音可以先圈起来,再请教老师和同学,最后再读几次。 2.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自主练习,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请读得好的同学示范,其他同学听一听怎样读出节奏感。 3.采用不同方法朗读词语和词组。可以分开读,也可以组合读。 4.观察课文插图,

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

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课型:探究、展示设计: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1、我会认“渲、勒”等4个生字.会写“襟、貌、渲”等14个生字.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2自然段. 3、我要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重点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自主预习 1、你见过草原吗?请谈谈你对草原的了解. 2、我一起跟着著名文学家老舍先生走进草原.感受草原. 合作探究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借助课文中的注音或工具书.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一碧千里”“勾勒”“渲染”“翠色欲流”“境界”等词语. 3、再读课文.要读得正确、流利、注意读好长句.

4、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草原”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课堂检测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无边的()迂回的()静寂的() ()的空气()绿毯()的歌声 2、这篇文章按照顺序.通过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描写了草原美.赞美了草原人民美. 板书设计 1、草原 一碧千里翠色欲流 景美人美 归纳反思

第1课草原(课时二) 课型:探究、展示设计: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1、感受草原的美丽可爱.体会兄弟民族间的深厚情谊. 2、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3、展开想象.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景. 重点难点1、感受人美、景更美.2、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自主预习 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合作探究 一、通过读1、2自然段:走进草原.欣赏风光美. 1、 1、我能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概括草原的总体印象: 空气()、天空()、草原(). 2、我能用红色笔画出最喜欢的句子.用蓝笔批注自己的感受. 3、作者是怎样把景物写得这么美的?我要找句子好好体会体会. 4、这些句子写得这么美.我要多读几遍.把它们背诵下来. 二、默读2——5自然段:走近蒙古族.体验人情美. 草原的美景令人向往.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更是令人难忘.从、激情相见、、、深情话别.这些方面.我能读出草原人的热情. (批注自己的感受)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集

猜字谜 【学习目标】 1.认识“相、遇”等 12 个生字和又字旁、两点水 2 个偏旁;会写“红、时”等 7 个 字。 2.能根据谜面以及汉字特点猜出谜底,巩固“青”字族汉字。 【学习重难点】 1.通过字谜学习,进一步了解合体字和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2.借助谜面巩固“青”字族汉字; 【学习过程】 一、新知学习 1.自读课文(至少 3 遍),写出生字新词。 2.我会注意。 相_____ 3.比一比,再组词。(不会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子_____ 工_____ 石_____ 云_____ 4.加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 子_____ _____ 靑_____ _____ 5.“遇”共有_____笔,第 2 笔是_____。 二、达标检测 1.我会给词语注音。 遇_____ 喜_____ 欢_____ 怕_____ 字_____ 左_____ 右_____ 工_____ _____ 寸_____ _____ 左右_____ 红色_____ 动手_____ 万里_____ 2.写出下列各字的反义词。 左_____ 3.我会注音。 互_____ 令_____ 明_____ 无_____ 绿_____ 动_____ 万_____ 纯_____

4.重点段落品析。 左边绿,右边红,左右相遇起凉风。 绿的喜欢及时雨,红的最怕水来攻。 (1)请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 (2)请问这个谜语的谜底是:_____。 5.猜字谜。 一横一框未关门,里面两个小小人。两个小人很齐心,头上顶着一根棍。谜底:()

彩虹 【学习目标】 1.会认“虹、座”等12 个生字和衣字旁1 个偏旁;会写“着、到”等7 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注意分句间的停顿,并能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 【学习重难点】 1.感受纯真的想象世界,体会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感。 2.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能读出问句的语气。 【学习过程】 一、新知学习 1.自读课文(至少3 遍),写出生字新词。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美丽_____ 开心_____ 3.填上合适的词。 (1)_____的桥 (2)_____的月亮 (3)一_____桥 (4)一_____镜子 4.思考:如果彩虹是一座桥,“我”想为谁做些事情? 5.你见过雨后的彩虹吗?你能描述一下彩虹的样子吗?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内容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内容 第一单元 3.古诗三首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日积月累一 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第二单元 日积月累二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第四单元 8.匆匆 朱自清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第四单元 10.古诗三首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2. 为人民服务(2-3自然段)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的,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只要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日积月累四 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完美版)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完美版) 一、阅读理解。 真正的财富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是唯一没有汽车的人家。 几个星期后,一辆崭新的别克牌汽车在大街上那家最大的百货商店橱窗里展出了。这辆车已定在今夜以抽奖的方式馈赠给获奖者。不管我有时多么想入非非,也从来没有想到过幸运女神会厚待我们这个在城里唯一没有汽车的人家。当扩音器里大声叫着我父亲的名字,明白无误地表示这辆彩车已属我们家所有时,我简直还不相信这是事实。 父亲开着车缓缓驶过拥挤的人群,我几次想跳上车去,同父亲一起享受这幸福的时刻,却都被父亲赶走了。最后一次,父亲甚至向我咆哮:“滚开,别呆在这里,让我清静清静!” 我无法理解父亲的感情。当我回家后地向母亲叙述时,母亲却似乎非常理解父亲,她安慰我说:“不要烦恼,你父亲正在思考一个道德问题,我们等待他找到适当的答案。” “难道我们中彩得到汽车是不道德的吗?”我迷惑不解地问。“汽车根本不属于我们,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母亲回答我。我歇斯底里地大叫:“哪有这样的事?汽车中彩明明是扩音器里宣布的。” “过来,孩子。”母亲温柔地说。桌上的台灯下放着两张彩票存根,上面的号码是58和59,中彩的号码是58“你看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吗?”母亲问。 我看了好几遍,终于看到彩票的角落上用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这K 字代表凯特里克。”母亲说。“吉米·凯特里克,爸爸交易所的老板?”我有些不解。 “对。”母亲把事情一五一十地跟我讲了。 当初父亲对吉米说,他买彩券的时候可以代吉米买一张,吉米咕哝说:“为什么不可以呢?”老板说完就去干自己的事了,过后可能再也没有想到过这事。58那张是给凯特里克买的。现在可以看得出来那K字是用大拇指轻轻擦过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导学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导学案

第一组 【单元导读】 在祖国西部广袤的土地上,有高原,雪山,草原,戈壁……西部,祖国版图上神奇的土地!历史上曾经有过鼎盛辉煌,也曾有过闭塞落后。今天,西部历史又掀开了崭新的一页,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建设者们挥洒青春和汗水,奉献着智慧和才干,使西部又焕发出勃勃生机! 本组教材就是围绕“走进西部”这一专题编写的,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神奇的西部,反映西部的昨天和今天。《草原》描绘了内蒙古大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丝绸之路》再现了发生在两千多年前这条伟大之路上中西方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的生动一幕,表明了这条交通要道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重大作用,作者的民族自豪感洋溢在字里行间,引起读者对昔日西部繁荣昌盛景象的瞎想。《白杨》通过父子两代人的交谈,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热情讴歌了一代又一代献身边疆的建设者们。《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报道了一支最能吃苦、最能打硬仗、攻克了世界第一高原隧道难关的筑路大军,他们昂扬的斗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学法提示: ◆本组课文既然是围绕“走进西部”这一专题编排的,同学们首先就应该多方面搜集有关西部的资料,增加对西部的了解。这也是理解本组课文的一个重要前提。 ◆要认真领会本单元课文的基本阅读方法:1.要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和难理解的句子。2.初读课文时,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如本文的主要内容、写作顺序、语言上的特点及写作特色等。写景文章的写作顺序主要有四种:①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②按空间变换顺序来写;③按景物类别来写; ④按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写。弄清文章写作顺序能帮助我们整体把握文章内容。3.要边读边做批注。一般来说,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①随感式:即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1.吃水不忘挖井人 导学案

第二单元 本单元围绕“爱”这个主题,安排了四篇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多想去看看》《一个接一个》《四个太阳》。通过对本组课文的反复朗读,引导学生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学会去爱。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二”,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展示台”“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课题内容简说 《吃水不 忘 挖井人》 本课旨在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毛主席关心爱护人民群众,为人民解决吃水困难的事迹,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我多想去看看》 课文采用同样格式的两个自然段,通过一个山区里的小朋友很想去美丽的北京看看,一个北京的小朋友很想去美丽的天山看看,反映了各地人民之间心相通,血脉相连,以此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一个接一个》 课文用儿歌的形式,再现了一个少年儿童想多睡会儿觉,想和学校的小伙伴开心地玩游戏,想听老师讲快乐有趣的故事的真实心理,使一个极富童真童趣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 《四个太阳》 本篇课文的作者凭着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画出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使我们从课文里体会到作者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愿望。

1.会认58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部分课文。 3.会背《汉语拼音字母表》,知道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识字学词,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4.会读会背古诗,养成诵读经典古诗词的习惯。 5.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1.会认58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 2.会背《汉语拼音字母表》,知道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识字学词,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3.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1.吃水不忘挖井人…………………………………………………………2~3课时 2.我多想去看看……………………………………………………………2~3课时 3.一个接一个………………………………………………………………2~3课时 4.四个太阳…………………………………………………………………2~3课时 语文园地二…………………………………………………………………2~3课时 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课文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学生为主体,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字义理解

4 字义理解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查字典填空。(40分) 1.“素”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再查( )画。“素”在字 典中的解释有:①本色,白色;②颜色单纯,不艳丽;③本来 的;④向来。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A.素.来( ) B.素.雅( ) C.素.服( ) D.素.质( ) 2.“乏”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 用数笔画查字法应当查( )画。“乏”在字典中的解释有: ①缺少;②疲倦。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A.疲乏.( ) B.乏.味( ) 3.“旦”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再查( )画。“旦”在字 典中的解释有:①早晨;②天,日;③传统戏曲里扮演妇女的 角色。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A.通宵达旦. ( ) B.元旦.( ) C.花旦.( ) 二、查字典,完成练习。(20分)

三、给下面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15分) 【光景】①风光景物。②境况;状况;情景。③表示大约的时间或数量。 1.元旦的光景 ..与除夕截然不同。 ( ) 2.这间屋子里有十几个小孩子,大都只有五六岁光景 ..。( ) 3.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 ..一时新。 ( ) 【成熟】①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泛指生物体发育到完备的阶段。②发展到完善的程度。 4.夏天到了,菜地里的西红柿、豇豆、辣椒都成熟 ..了。( ) 5.我的意见还很不成熟 ..。 ( )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5分) 招聘考试 雅利安公司是一家外资企业,更确切地说,是美国环球广告代理公司中国办事处。因为业务需要,雅利安公司正准备招聘四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一分钟》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一(下)《一分钟》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一分钟》。主人公元元因为早上多睡了一分钟,带来的是20分钟的迟到,是一路焦急地等待和不停地叹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脸红的尴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故事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十分紧密,教学中很容易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二、说学情 由于一年级的学生还比较小,时间观念不强,对于如何珍惜时间缺乏感性认识。本文是一篇十分优秀的文章,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创设情境,在读中感悟,从中体会元元的焦急与尴尬,也使这件事成为宝贵的教训,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对自己严格要求,珍惜时间、科学利用时间。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低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本着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在朗读中体会元元的心情,感悟时间的宝贵。 三、说教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依据课标理念、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本课我主要采取设置情景教学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周边的客观事物,发展思辩能力。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情境教学法为主、直观演示法、读悟结合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力争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 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五、说教学流程 (一)、复习巩固 (1)回忆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活动:“一分钟”读词语。从“我会认”或“我会写”中挑选几个,进行组词比赛,看谁组的词多。

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全册课文内容归纳

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文内容归纳 第一单元 1、《北京的春节》 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作者用充满京味的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再现了北京人过春节的热闹、隆重、温馨和美好,反映了老百姓过年高兴的心情。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与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2、《腊八粥》 作者沈从文,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原名沈岳焕。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其中重点写了八儿等待母亲熬粥的情景, 通过八儿和母亲的对话,表现了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以及喝粥时的满足。字里行间展现出作者对于普通百姓的无比热爱,对于家庭亲情的无比眷恋。 3、《寒食》 作者是唐代诗人韩翊,诗的前两句写寒食节长安城的白天之景,后两句写入夜时分宫廷寒食节的景象,讽刺了封建统治者滥用特权现象。 《迢迢牵牛星》 作者是宋朝诗人苏轼。这首诗描述了牛郎与织女被银河隔断而不能相见的民间故事。诗中充满了浓厚的浪漫气息,表现了思妇对游子的思念之情,抒发了人间别离之苦。 《十五夜望月》 作者是唐朝诗人王建。这首诗前两句写了中秋月色的美景,后两句写望月怀人的心情,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表达了诗人中秋望月而思念亲人的情感。 4、《藏戏》 作者是马晨明。这篇文章作者用生动传神的语言,为我们介绍了藏戏的形成过程和其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藏戏独特的魅力以及藏戏带给人们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艺术享受。表现了藏戏强烈、鲜明的民族特点。 第二单元 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作者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本文内容由“梗概”和“节选”组成。“梗概”按照时间顺序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建房定居”“养羊种麦”等情节。“节选”写的是鲁滨逊来到荒岛的生活情况和面对现实的思索。这两部分表现了鲁滨逊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不怕困难、机智坚强、乐观向上、充满智慧的特点。

一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部编版

2017年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部编版) 第二单元单元学习目标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爱”这个主题,安排了四篇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多想去看看》《一个接一个》《四个太阳》。通过对本组课文的反复朗读,引导学生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学会去爱。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二”,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展示台”“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课题内容简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本课旨在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毛主席关心爱护人民群众,为人民解决吃水困难的事迹,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我多想去看看》课文采用同样格式的两个自然段,通过一个山区里的小朋友很想去美丽的北京看看,一个北京的小朋友很想去美丽的天山看看,反映了各地人民之间心相通,血脉相连,以此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一个接一个》课文用儿歌的形式,再现了一个少年儿童想多睡会儿觉,想和学校的小伙伴开心地玩游戏,想听老师讲快乐有趣的故事的真实心理,使一个极富童真童趣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四个太阳》本篇课文的作者凭着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画出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使我们从课文里体会到作者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愿望。学习目标 1.会认58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部分课文。 3.会背《汉语拼音字母表》,知道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识字学词,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4.会读会背古诗,养成诵读经典古诗词的习惯。5.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学习重点 1.会认58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 2.会背《汉语拼音字母表》,知道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识字学词,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3.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课时分配 1.吃水不忘挖井人…………………………………………………………2~3课时 2.我多想去看看……………………………………………………………2~3课时 3.一个接一个………………………………………………………………2~3课时4.四个太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基础知识点归纳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目录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2020春季最新教材

第一单元知识点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擦(cā)戚(qī)腻(nì)匙(chí)脉(mò) 栖(qī) (2)难写的字 眨:部首是“目”,右边是“乏”。 燃:左窄右宽,注意不要少写“然”右上角的点。 腻:左窄右宽,注意右边“贰”两短横在“弋”的下面。褐:左窄右宽,部首是“衤”,不是“礻”。 盈:上边是“乃”+“又”,下边是“皿”。 (3)多音字 正铺咽 脏纤脉 撒散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腊月展览风筝空竹口琴更新鞭炮

除夕春联扫除年糕充足店铺开张对联年画通宵间断除非万不得已 必定光景截然不同燃放亲戚拜年 寺院轿车骆驼元宵张灯结彩一律 彩绘广告分外糊涂搅和浓稠可靠猜想粉碎外套解释腊肉 (2)近义词 气象~景象开张~开业间断~中断 娴熟~熟练充足~充分规矩~规则 截然不同~迥然不同万象更新~焕然一新 万不得已~迫不得已合拢~合并沸腾~欢腾预备~准备搅和~搅拌浓稠~黏稠 松劲~松弛反抗~抗拒奇怪~稀奇 猜想~估计惊异~惊诧结果~结局 承认~认同糊糊涂涂~稀里糊涂 有声无力~有气无力日暮~黄昏迢迢~遥远皎皎~洁白终日~成天泣涕~眼泪 盈盈~清澈咆哮~怒吼涉水~蹚水 吞噬~吞没发誓~起誓雄浑~雄壮 布施~施舍鼻祖~始祖神秘~秘密 一无所有~身无分文哄堂大笑~哈哈大笑 别无所求~一无所求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师传身授~言传身教

(3)反义词 间断?连续热闹?冷清娴熟?笨拙 充足?缺乏团圆?离散美好?丑陋 截然不同?一模一样合拢?分散沸腾?冷却浓稠?稀疏松劲?鼓劲反抗?顺从 奇怪?普通惊异?镇定承认?否认 糊糊涂涂?明明白白有声无力?精神百倍 无?有寒?暖清?浊 浅?深湿?干明?暗结束?开始 神秘?平常威严?和蔼柔顺?坚硬 压抑?轻松朴实?华丽敦厚?狡猾 缓慢?快速一无所有?富可敌国 身无分文?腰缠万贯别无所求?贪得无厌 随心所欲?循规蹈矩 (4)词语归类 ①AABB式词语:糊糊涂涂进进出出 类似的词语: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安安全全 整整齐齐安安静静干干净净舒舒服服 ②ABCB式词语:优哉游哉 类似的词语:得过且过人云亦云出尔反尔 心服口服将计就计以讹传讹种瓜得瓜 ③ABAC式词语:各形各色 类似的词语:有说有笑称帝称王半饥半饱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学案 设计人丁玲 1 古诗三首 学习目标: 1、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3、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学习重点: 1、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背诵古诗。 2、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法提示: 本课分别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刘禹锡、白居易的诗词,可采用回忆以前学过的有关他们的诗,按知诗人——读诗句——解诗意——入诗境——悟诗情的方法进行学习。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 学习准备: 收集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句。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独坐敬亭山》 一、情景导入,目标定向 1.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辽阔的草原……真是江山如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2.首先让我们到安徽省宣州市郊去游览"敬亭山"

二、自主学习古诗 1.自由读古诗,解决生字 2.复习学习古诗方法: 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 3.解诗题,知作者 (1)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后人称为诗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1)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2)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意思 (3)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2.检查合作学习情况 (1)指名读(2)汇报 四、启发引导,精讲点拨 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众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飞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孤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独去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小结:从这两句诗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李白很孤单、孤独) 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相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导学案

5小公鸡和小鸭子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认识“块”、“捉”等13个生字和提土旁。会写“他、河”等7个字。 2.通过朗读比较,联系上下文,了解“吃得很欢、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加上描述动作情状的词语使句子更生动。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不”字的变调;通过角色体验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 4、了解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生活习性,感受小伙伴之间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 【重点】:认识小公鸡和小鸭子互相帮助的精神,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难点】:初步体会“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用法。 【自主预习】:(教师指导,学生展示交流,组际互评。) 1.我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语。 吃得欢 偷偷地 飞快地 2.我能用一句简洁的话来讲讲课文的主要内容。 3.结合课文内容,你知道小公鸡和小鸭子的生活习性吗? 小公鸡会 小鸭子会 【闯关达标】(限时当堂检测) 1、写出下面字的偏旁。 块( ) 河( ) 听( ) 信( ) 急( ) 捉(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小公鸡捉到了许多虫子,他吃得( )( )。 (2)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 )( )。 3、照样子,写词语。 例:(偷偷)地跟 ( )地游 ( )地说 ( )地跑( )地哭 【小结】:(教师引导) 你喜欢小公鸡和小鸭子吗?为什么?

6树和喜鹊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会认“只、窝、孤”等12个生字,正确规范的书写“单、居、招”等生字。认识偏旁“子、丷”。 2、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互助互爱的精神和合作的意识。 【难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朋友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 【重点】:用“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知道“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 【自主预习】:(教师指导,学生展示交流,组际互评。) 1、读一读,再组词。 只()种()乐() 2、照样子,写词语。 叽叽喳喳( ) ( ) ( ) 3、读句子,用“只有”说一句话。 从前,这里只有一棵树,树上只有一个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 ( )只有( ),( )只有( ),( )只有 ( )。 4、我能把字写漂亮。 招快呼单居乐 【闯关达标】(限时当堂检测) 1、组词。 单()()居()()招()()呼()()快()()乐()()2、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并组词。 扌()() 口()() 忄()() 3、看拼音写词语。 dān ɡèjūùāūài 【小结】:(教师引导) “因为,他们再也不,所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