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计划性拔管不良事件鱼骨图0817am

非计划性拔管不良事件鱼骨图0817am
非计划性拔管不良事件鱼骨图0817am

事件分析鱼骨图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

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 1患者方面a意识不清b患者病情c患者年龄d患者心理e疼痛应激f其它因素 2.医护方面a忽略舒适的插管途径b缺乏有效的肢体约束c缺乏有效的导管固定d护理操作不当e镇静剂使用不当f护理人员编制不足g缺乏拔管的评估意识 3.时间方面 4.导管方面 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对策: 1.加强技术的培训 2.制订管理方案: 1、镇静。烦躁患者按医嘱给与适量的镇静剂,进行镇静评分,使患者保持适当的镇静程度。但是,单纯的镇静镇痛又难以保证始终处于一定的镇静深度,反而会使医护人员对UEX的发生放松警惕。 2、约束。用约束带适当约束病人双手,有效的肢体约束,防止病人自主拔管。我们还要改良现有的约束带。单纯的约束在患者不适的基础上会更加激怒患者及增加患者的恐惧、绝望心理,而且约束很难保证患者完全丧失拔管的能力,有效的约束要保证患者双手距离导管至少20cm。但许多患者采取头高位,患者可以采取曲颈等方法拔管。 3、宣教大多置管的患者是可以与医护人员交流的。我们应尽可能通过交流了解患者的感受并对其进行相关宣教以及相关措施,从患者角度了解可能存在的拔管因素并及早预防拔管。向患者置管的目的,说明配合治疗的

重要性,鼓励并增强病人的信心,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指导患者配合。 4、在进行护理操作:翻身、搬运时,先进行评估,避免意外拔管。在各种护理、治疗操作处置、检查时应有专人妥善保护导管, 操作完毕均要将管道固定牢靠才可离开。 5、各种管道的标识、刻度。有刻度的记录刻度,没刻度的用油笔做个标记或度量外露长度。及时发现管道有无脱出。 6、管道的固定方法。尿管不要固定在躁动侧,应选择偏瘫侧。用多条胶布固定。固定管道留有一定的活动空间, 防止患者燥动时导管发生滑脱。呼吸机支架固定: 呼吸机管道连接气管导管后要有一定的移动度, 避免患者头部大幅度活动时将导管拔出。支架与呼吸机管道的固定衔接处应尽量靠往呼吸机方向,以保证呼吸机管道应在一定范围内能随患者头部活动而动。 7、交接班正确固定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导管,每日检查并及时更换,固定用胶布或固定带。每班护士交接班时应注意检查管道的插管深度和导管的固定状况,对烦躁或意识不清的患者应特别关注 3.加强护患沟通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非计划规划性拔管不良事件鱼骨图-0817-am (1

事件分析鱼骨图 策划书

活动策划书模板 一、策划书名称 尽可能具体的写出策划名称,如“×年×月×日信息系×活动策划书”,置于页面中央。 二、活动背景: 这部分内容应根据策划书的特点在以下项目中选取内容重点阐述 策划书

具体项目有:基本情况简介、主要执行对象、近期状况、组织部门、活动开展原因、社会影响、以及相关目的动机。 三、活动目的及意义:活动的目的、意义应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目的要点表述清楚;在陈述目的要点时,该活动的核心构成或策划的独到之处及由此产生的意义都应该明确写出。 四、活动名称:根据活动的具体内容影响及意义拟定能够全面概括活动的名称。 五、活动目标:此部分需明示要实现的目标及重点(目标选择需要满足重要性、可行性、时效性)。 六、活动开展 作为策划的主题部分,表述方面要力求详尽,不仅仅局限于用文字表述,也可适当加入统计图表、数据等,便于统筹。活动开展应包括活动流程安排、奖项设置、时间设定等。涉及到奖项评定标准、活动规则的内容可选择以附录的形式出现。活动流程安排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活动准备阶段(包括海报宣传、前期报名、赞助经费等); (二)活动举办阶段(包括人员的组织配置、场地安排情况等); 注:须注明开展活动的阶段负责人、指导单位、参加人数等信息。 (三)活动后续阶段(包括结果公示、活动开展情况总结等); 注:如有涉及校园卫生、环境等情况,应及时清理。 策划书

七、经费预算:活动的各项费用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周密的计算后,用清晰明了的形式列出。 八、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细节:内外环境的变化,不可避免的会给方案的执行带来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因此,当环境变化时是否有应变措施,损失的概率是多少,造成的损失多大等也应在策划中加以说明。 九、活动负责人及主要参与者:注明组织者、参与者姓名、单位(如果是小组策划应注明小组名称、负责人)。 策划书

非计划性拔管上报表

非计划性拔管事件上报表 一、事件发生时病人状态: 1.病人的意识: 口清醒口嗜睡口意识混乱口昏迷2.管路滑脱前是否曾使用镇静药物? 口有口无 3.拔管时病人的意识状态评分(请写出具体分值): Ramsay评分:或RASS评分: 4.管路滑脱前病人是否有约束: 口是口否 5.最近一星期病人自拔管路次数(包含上述管道类型次数): 口超过一次以上口无口不知道6.平时有无陪伴者: 口有口无口不知道 7.事件发生时陪伴者是否在场: 口有(口家属口看护口护理人员口其他,请说明:)口无口不知道 8.事件发生于何项活动过程: 口上下床移位时口进行检查时口处置照护时口洗澡时口翻身时口卧床休息时口静坐时 口行进时(含走路或使用轮椅时)口从事复健活动时口不知道 口其它,请说明 二、事件发生内容 1.错误类型: 口管路滑脱→口自拔口意外滑脱 口提前拔管(阻塞、感染、导管材质) 2.管路种类(可复选): 口气管内套管口气管内鼻管口鼻胃管口导尿管口胸引管口中心静脉导管口动静脉插管口T型引流管口其他,请说明: 3.固定管路使用之材质:

口布料口纸料口绳结口粘贴敷料 口其他,请说明: 4.是否重新插管:(拔出后24小时内) 口是口否口不需要口不知道 三、管路固定方式作业标准流程: 口有→ 口制定书面史件口实施相关教育训练口建立监测机制 口执行监测及评值口其他,请说明: 口无 口不知道 四、事件发生可能原因(可复选): □与病人生理及行为因素相关→ 口病人约束中自拔口病人松脱约束口病人躁动 口其他,请说明: □与工作状态/流程设计因素相关→ 口未依照约束标准执行口未进行双手保护约束 口事前缺乏对病人完整评估口未使用呼吸器软管支托器材 口管路固定方式技术规范不完整口当时护患比情况(护士数:患者数)口未依照管路固定方式作业标准流程口其他,请说明: □与人员个人因素相关→ 口约束技术不适当口管路固定技术不当口临床训练不足口因注意力转移造成疏忽口其他,请说明: □与沟通相关因素→ 口病人与家属缺乏沟通口病人于医护人员沟通不良 口宣教提供不足或宣教方式不当口医护团队间沟通不足 口其他,请说明: □不知道 □其他因素,请说明: 五、请叙述整起事件经过以及您认为发生本次事件的可能原因。例:护理人员听见病房有重物坠地声前往检视,发现一名男病人斜坐地面,主诉入厕后上床时,因病

非计划性拔管

定义 意外拔(脱)管(Unplanned Extubation UE)是指导管意外脱落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导管拔除也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致拔管一旦发生UE可能对患者造成损伤延长住院天数增加费用甚至导致病死 观察要点 患者年龄病情、治疗、意识、配合及沟通程度、活动能力及精神状态,呼吸机模式,是否耐受,是否用镇静剂,约束带的使用,是否重置管,管道固定情况,气囊压力,清洁度,已采取措施情况 操作要点 1 人工气道导管的位置 气管插管导管的固定:导管尖端在气管的中段,隆突上方2~3 cm处,经口插管深度为(22 ±2) cm ,经鼻插管深度为(27 ±2) cm。 插管有效固定 2插管有效固定 气管插管后首先要确认插管的深度,用胶布将牙垫和气管插管固定在一起,再用丝绸胶布固定气管插管于双侧脸颊,然后用绷带再次固定,松紧度适宜,以可容纳一个手指为宜。绷带固定时要打死结,并要注意脖子两侧及枕后皮肤,必要时用薄纱布隔开。防止破溃,胶布及寸带如有污染、潮湿,要及时予以更换。每班记录插管外露刻度,插管外露长度应≤7~10cm,因为气管插管外露7~10cm的长度也使患者拔管成为可能。每班测量气囊压力并记录,气囊压力应维持在1.96~2.94kPa(约30cmH2O)。 3 气管插管口腔护理操作流程 1、备齐用物到床旁,核对病人,向清醒病人解释。 2、听双肺呼吸音是否清晰,有无痰鸣音,按需吸痰 3、整理病人的口腔和颈部衣物,导线理顺,妥善固定胃管、呼吸机管道等。助手协助将病人取得合适的体位,头部侧向操作者。 4、检查气囊是否充足,避免冲洗液进入下呼吸道。 5、按铺无菌治疗盘方法打开基础包,戴手套,无菌治疗巾铺于病人颈下稍靠右侧。 6、将治疗巾内治疗碗一分为二,弯盘压垫、胶布、纱布、压舌板等依次摆放在治 疗巾内:取适量棉球夹入治疗碗内,弯盘放在病人右侧治疗巾上。 7、查看气管插管距门齿的长度,在助手的协助下拆开病人气管擦管固定胶布(烦 躁病人可暂时不拆开胶布),助手左手托住病人下颌,并以此为支点,拇 指、食指固定病人气管插管和牙垫。 8、用压舌板撑开病人口腔,用电筒仔细察看口腔粘膜及牙齿的数目,注意有无松 动的牙齿和缝合的线头。有松动的牙齿可用7号缝线牵于口腔外。 9、用注射器抽吸NS(或漱口液),交予助手,依次由对侧向近侧、上侧向颊部冲 洗,边冲洗边边抽吸。注意冲洗和吸力适度,按需要吸引口、鼻咽部分 泌物。 10、助手将气管插管移向操作近侧,操作者用镊子传递棉球,按顺序擦洗对侧口腔; 更换牙垫位置(避免牙垫压迫时间过长造成牙龈损伤),然后再擦洗对 侧颊部。助手将气管插管移向操作者,按顺序擦洗近侧口腔、近侧颊部, 最后擦洗上下腭及舌尖。完成后再次检查插管距门齿长度,注意保持操 作前后置入长度一致。

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荐读】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目前临床常用的管道有很多,例如胃管、尿管、深静脉置管、各种外科腹部引流管、胸管等。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常作为治疗和观察病情的手段和判断预后的依据, 被称为“ 生命的管道”。作为临床护士,必须要做到管理好这些管道,尽量降低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使其各置其位,各司其责。 非计划性拔管(UEX)指任何意外发生的或被患者有意造成的拔管。其实质是指医护人员非计划范畴内的拔管,通常包含以下情况: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自行拔除的导管;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计划性拔管;因导管质量问题及导管堵塞等情况需要提前的拔管。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临床上常见的管道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四类:供给性管道、排出性管道、监测性管道、综合性管道。 供给性管道是指通过管道把氧气、水分或药液补充到体内。如:静脉输液管道、氧气管、鼻饲管、深静脉置管等。在危重病人抢救时,这些管道被称为“生

命管”。如:深静脉置管由于它保留时间长、输液种类广泛、导管弹性好,以及能在短时间内建立安全、迅速、可靠的血管通路,所以在临床输血、补液、完全胃肠外营养(TPN)、中心静脉压(CVP)监测、危重患者抢救等方面被广泛应用。 排出性管道是指通过专用性管道来引流出体内的气体和液体等,常作为治疗和判断预后的指标。如:胃肠减压管、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尿管、各类外科手术引流管等。例如:胸腔闭式引流管可以引流胸膜腔内的积气、积液、重建负压、促进肺复张;同时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和颜色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监测性管道是指放置在体内的观察哨和监护站,监测病情变化的管道。如:上腔静脉导管、有创动脉置管等。例如:上腔静脉导管不仅可快速补充液体,还可用来测量中心静脉压,表明右心前负荷,对指导补液和调节输液滴速有重要的意义。 综合性管道是指具有供给性、排出性和监测性功能,在特定情况下发挥特定的功能。如:胃管有三重作用:1.在昏迷或下颌骨折时,可作为鼻饲管喂饲;2.在胃肠手术后, 可作为胃肠减压管,吸出胃肠内的气体和液体,减轻病人的腹胀、腹痛等不适;3.当上消化道出血时,胃管可监测引流液量、性质和颜色可判断出血的速度和量。 依据拔管对患者病情或预后影响程度可将导管分为高危导管和非高危导管。 1.高危导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后导致生命危险或病情加重的导管,如气管导管、胸引管、T管、脑室引流管和动静脉插管;另外各专科由于疾病和手术的特殊性,可根据其特点列出专科高危导管,如胃和食道术后的胃管及鼻肠管、前列腺及尿道术后的尿管等。

2018年非计划拔管、约束管理总结分析

2018年患者管道护理、约束管理总结与分析 重症医学科 2018年已经结束,现将我科患者管道护理、非计划拔管管理以及约束护理管理相关工作总结分析如下: 一、患者非计划拔管及约束管理相关数据统计 表1:2018年下半年及全年度管道护理数据统计 表2:约束管理数据统计 2018年患者下半年及全年约束管理数据统计

二、管道护理、非计划拔管及约束管理相关数据分析 见下图所示: 图示1:年度患者床日数、导管留置总日数、非计划拔管高危患者数对比。 图示2:年度患者约束率对比 图示3:2018年月度患者约束率对比

图示4:2018年月度患者床日数及约束患者床日数对比 图示5:各类管理留置总日数对比 综合上述图表分析:2018年ICU收住患者373人,评估患者373人,意外拔管高危患者250人,占67%,患者意外拔管风险评估率100%,发生非计划拔管1例,再插管1例,气管插管意外拔管发生率为0.9‰;非计划拔管有效落实,成效明显,但患者约束管理安全中患者约束率较高,住院患者床日数2185人,约束患者863人次,患者约束率59.5 % ,较2017年有所增加。 三、患者管道护理与约束管理相关护理质控检查

2018年,我科针对患者管道护理及约束管理总计进行科室内部质控4次,接受院级质控3次,总体情况良好,具体问题统计见下表: 四、相关不良事件 年度内发生患者非计划拔管护理不良事件1例,具体事件如下: 患者霍钦溥,男,88岁,诊断:重症肺炎。因“反复咳嗽咯痰7+年,心累气紧5年,再发加重1+月”于2018年01月02日12时28分入住内三科,因病情加重于01月03日09时00分转入重症医学科。平车推入病房,神志清楚,精神差,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0.3cm,对光反射灵敏。结膜水肿,呼吸急促,被迫端坐位,入科后行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导管滑脱危险因素评分:24分,属意外拔管高风险患者。给予了患者相关安全健康指导并向患者家属签署相关知情告知书,予加强导管固定,使用约束带约束,加强巡视和交接等处理,患者烦躁配合度差,遵医嘱予咪达唑仑以2ml/h静脉泵入,枸橼酸芬太尼以3ml/h静脉泵入。于1月5日1:20分患者持续镇痛镇静下心率由86下降至60次/分,血压:80/42mmhg报告值班医生查看病人,医嘱予调节咪达唑仑由5ml 降至0.5ml静脉泵入。于1:30分患者清醒后烦躁,呈习惯性佝偻型体位,在约束状态下仍将气导管自行拔出,立即查看患者并报告值班医生,协助医生再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