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病历讨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糖尿病足PPT课件

足部感染
神经病变 引起的溃疡
霉菌感染 (灰指甲)
糖尿病足有哪些症状?
皮肤表现: 皮肤搔痒、干而无汗、肢端发凉。 浮肿或干燥、颜色变暗、有色素斑、 毳毛脱落。 肢端皮肤干裂或水泡、血泡,糜烂、 溃疡或坏疽、坏死。
其他: 可形成弓形足,槌状趾,鸡爪趾等。 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感觉异常: 肢端刺痛、灼痛、麻木。 感觉迟钝或丧失。 脚踩棉絮感、鸭步行走、 间歇跛行、下蹲起立困难。
难治性糖尿病足的临床特征
创面大 组织缺损多
高龄
严重感染
难愈性
病情延误 病程长
神经病变
合并多种 疾病
身体一般 情况差
血管病变
糖尿病足的治疗—多学科协作
创面 修复 骨科、整形外科 血管外科、介入治疗科 内分泌科、心内科、感染科、 肾内科、神经内科
多学科的合作--预防糖尿病足病变
糖尿病教育护士
教授糖尿病自我管理技能
积极有效抗感染
积极搜寻感染病原菌 浅表感染多为葡萄球菌和/或链球菌所致 骨髓炎、深部脓肿呈多种需氧的G+球菌、 G杆菌(如大肠杆菌、克雷伯菌等)、厌氧菌并 存所致
抗菌药物需长期使用,一般用到溃疡愈合为止 根据病原菌药敏选择敏感药物 临床现象对感染的判断更重要,如果溃疡分泌 物培养阴性,不要贸然停用抗菌药物 伤口局部不宜使用抗菌素,易导致耐药菌产生
溃疡和感染
坏死和截肢
怎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足病?
• 糖尿病引起的下肢血管病变 • 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 • 足部畸形继发的各种损伤 • 感染
糖尿病足的常见诱因
• 搔抓皮肤溃破 • 水泡破裂 • 烫伤、冻伤 • 碰撞伤 • 修脚损伤、新鞋磨破伤等 • 医源性的损伤
糖尿病足PPTPPT课件

糖尿病足的检查
1、踝肱指数测定: 踝动脉-肱动脉血压比值是反映下肢血
压与血管状态的非常有价值的指标 2、下肢血管彩色多谱勒检查:血管超声和造
影检查均可以用于了解下肢血管闭塞程度, 闭塞部位和有无粥样斑快,既可为决定截 肢平面提供依据,又可为血管旁路手术做 准备。
糖尿病足的检查
3、足部X-线检查 4、下肢动脉造影 5、溃疡表面分泌物的培养 6、神经传导速度等
临床类表现及分类
3、混合性坏疽:约占1/6,因肢端某一部位动脉 阻塞,血流不畅,引起干性坏疽,而另一部分合 并感染。
湿性坏疽
干性坏疽
混合型坏疽
糖尿病足的Wagner分级
0级:有发生足溃疡危险因素,目前无溃疡 1级:表面有溃疡,临床无感染。 2级:较深的感染,常合并软组织炎,无
脓肿骨感染。 3级:深度感染,伴有骨组织病变或脓肿 4级:表现为缺血性溃疡并坏疽,经常合
糖尿病下肢截肢的患者中60%与神经病变有 关。
(三)其他危险因素
• 创伤常是糖尿病足溃疡的诱因 • 糖尿病足形态改变 • 感染,糖尿病足溃疡几乎都继发感染,
且常为多菌种混合感染,厌氧菌十分 多见。
糖尿病足发病过程
艾新,韩东梅,庄春江.糖尿病足大搜救-世界糖尿病日特刊,糖尿病之友,2005,1015. 刘志民 王文键 主编 《新编糖尿病诊治365》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p171. 许曼音主编;《享受健康人生:糖尿病细说与图解》,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p167
糖尿病足流行病学资料
国外资料显示: 在所有因糖尿病住院的有关问题中,糖尿
病足占到47%。 5%-10%糖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足溃疡,1%
的糖尿病患者截肢。 糖尿病足是许多国家截肢首位原因。
糖尿病足护理病例讨论

护理目标
控制血糖水平,促进足部溃疡愈合,预防感染扩散,提高患者生 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
02
伤口评估与处理
伤口类型及严重程度判断
80%
神经性溃疡
由于神经病变导致下肢感觉丧失 ,进而形成溃疡,多位于足底、 足趾等受压部位。
100%
缺血性溃疡
由于下肢血管病变导致缺血,进 而形成溃疡,多位于足背外侧、 足趾尖端等血供较差部位。
体格检查
足部皮肤温度降低、色泽改变 、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等体征。
实验室检查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升 高,提示血糖控制不佳。
影像学检查
足部X线或MRI检查可发现骨 质破坏、软组织肿胀等异常表 现。
护理需求与目标
护理需求
患者需要全面的足部护理,包括清洁、换药、保暖、避免受伤等 措施。同时需要心理支持,减轻焦虑和恐惧情绪。
应用原则
根据伤口渗出物性质和量选择合适的敷料;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湿润环境 ,促进伤口愈合;注意观察敷料使用情况,及时调整方案。
03
疼痛管理与舒适护理策略
疼痛评估工具使用方法培训
1 2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培训医护人员正确使用VAS评分尺,让患者根据 自身疼痛程度在尺子上进行标记,以便准确评估 疼痛强度。
强度安排
根据患者的耐受能力和病情严重程度,合理安排锻炼强度和 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损伤。
辅助器具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使用方法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拐杖、助行器、轮 椅等辅助器具,以减轻足部负担,提 高行走稳定性。
注意事项
强调使用辅助器具时的安全问题,如 保持平衡、避免摔倒等,并定期检查 器具的完好性和适用性。
综合治疗模式
未来糖尿病足治疗将更加注重综合 治疗模式的应用,包括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护理支持等多个方面。
控制血糖水平,促进足部溃疡愈合,预防感染扩散,提高患者生 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
02
伤口评估与处理
伤口类型及严重程度判断
80%
神经性溃疡
由于神经病变导致下肢感觉丧失 ,进而形成溃疡,多位于足底、 足趾等受压部位。
100%
缺血性溃疡
由于下肢血管病变导致缺血,进 而形成溃疡,多位于足背外侧、 足趾尖端等血供较差部位。
体格检查
足部皮肤温度降低、色泽改变 、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等体征。
实验室检查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升 高,提示血糖控制不佳。
影像学检查
足部X线或MRI检查可发现骨 质破坏、软组织肿胀等异常表 现。
护理需求与目标
护理需求
患者需要全面的足部护理,包括清洁、换药、保暖、避免受伤等 措施。同时需要心理支持,减轻焦虑和恐惧情绪。
应用原则
根据伤口渗出物性质和量选择合适的敷料;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湿润环境 ,促进伤口愈合;注意观察敷料使用情况,及时调整方案。
03
疼痛管理与舒适护理策略
疼痛评估工具使用方法培训
1 2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培训医护人员正确使用VAS评分尺,让患者根据 自身疼痛程度在尺子上进行标记,以便准确评估 疼痛强度。
强度安排
根据患者的耐受能力和病情严重程度,合理安排锻炼强度和 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损伤。
辅助器具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使用方法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拐杖、助行器、轮 椅等辅助器具,以减轻足部负担,提 高行走稳定性。
注意事项
强调使用辅助器具时的安全问题,如 保持平衡、避免摔倒等,并定期检查 器具的完好性和适用性。
综合治疗模式
未来糖尿病足治疗将更加注重综合 治疗模式的应用,包括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护理支持等多个方面。
护理病例讨论糖尿病足PPT讲稿

护理病例讨论糖尿病足课件
(一)主 要 内 容
1、糖尿病的定义及分型 2、糖尿病足的定义 3、糖尿病足发病诱因 4、简要病史介绍 5、讨论问题
一、(1)糖尿病的定义及分型
➢1、糖尿病是一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
共同作用所导致的慢性、全身性、代谢性 疾病,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主 要是因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 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而影响 正常生理活动的一种疾病。
f.护理目标
➢1、糖尿病足截肢处感染未代谢。
➢3、血糖得到有效控制,另外一条腿未发生
感染。
g➢.2护01理4年及7月疾3病0日发:展17:过40程血气分析:PH
7.53 PCO2 30.9mmhg PO2 56mmhg SaO2 92% TCO2 27mmol/l,血糖 4.6mmol/L 血钾 2.5mmol/L,左足及 左踝肿胀,右下肢下2/3残端,远端敷料 清洁、干燥。双上肢局部皮肤色素沉着, 较大者约5*5cm,居中部分皮肤发黑,肛 周皮肤、阴囊皮肤发红。血常规提示:白 细胞9.53*10E9/E,
➢ 鞋创伤、切割伤、温度创伤、重复性应激、
压疮、医源性创伤、血管堵塞、甲沟炎及 其他皮肤病、皮肤水肿等。
四、简要病史介绍
a. 简要病史 患者,男,61岁,因“血糖升高10年,
右足反复溃烂2年,头晕1天”入院,入院 前2年,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足局部皮肤 破溃后反复溃烂,伴持续性疼痛,间歇性 跛行,入院前2月,右足溃烂面较前加重, 溃烂面积、深度、疼痛程度较前加重,右 足背远端皮肤发黑,部分皮肤破裂,有黄 色液体溢出后于四川省人民医院烧伤科就 诊,诊断为2型糖尿病,右足糖尿病足伴右 足2、3、4趾坏疽,雷偌综合症。于2014 年6月24日全麻下行右小腿中上1/3截肢术, 术后予以抗感染、改善循环、短效胰岛素 控制血糖,出院时患者右下肢残端未愈合。
(一)主 要 内 容
1、糖尿病的定义及分型 2、糖尿病足的定义 3、糖尿病足发病诱因 4、简要病史介绍 5、讨论问题
一、(1)糖尿病的定义及分型
➢1、糖尿病是一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
共同作用所导致的慢性、全身性、代谢性 疾病,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主 要是因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 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而影响 正常生理活动的一种疾病。
f.护理目标
➢1、糖尿病足截肢处感染未代谢。
➢3、血糖得到有效控制,另外一条腿未发生
感染。
g➢.2护01理4年及7月疾3病0日发:展17:过40程血气分析:PH
7.53 PCO2 30.9mmhg PO2 56mmhg SaO2 92% TCO2 27mmol/l,血糖 4.6mmol/L 血钾 2.5mmol/L,左足及 左踝肿胀,右下肢下2/3残端,远端敷料 清洁、干燥。双上肢局部皮肤色素沉着, 较大者约5*5cm,居中部分皮肤发黑,肛 周皮肤、阴囊皮肤发红。血常规提示:白 细胞9.53*10E9/E,
➢ 鞋创伤、切割伤、温度创伤、重复性应激、
压疮、医源性创伤、血管堵塞、甲沟炎及 其他皮肤病、皮肤水肿等。
四、简要病史介绍
a. 简要病史 患者,男,61岁,因“血糖升高10年,
右足反复溃烂2年,头晕1天”入院,入院 前2年,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足局部皮肤 破溃后反复溃烂,伴持续性疼痛,间歇性 跛行,入院前2月,右足溃烂面较前加重, 溃烂面积、深度、疼痛程度较前加重,右 足背远端皮肤发黑,部分皮肤破裂,有黄 色液体溢出后于四川省人民医院烧伤科就 诊,诊断为2型糖尿病,右足糖尿病足伴右 足2、3、4趾坏疽,雷偌综合症。于2014 年6月24日全麻下行右小腿中上1/3截肢术, 术后予以抗感染、改善循环、短效胰岛素 控制血糖,出院时患者右下肢残端未愈合。
糖尿病足病历讨论课件

04
感染:足部皮 肤破损,导致 细菌感染
糖尿病足的症状
足部疼痛:足部 出现持续性疼痛, 尤其是在行走时
足部溃疡:足部 出现溃疡,难以
愈合
足部肿胀:足部 出现肿胀,皮肤
发红
足部麻木:足部 出现麻木感,感
觉迟钝
糖尿病足病历讨论
病历分析
患者基本信息: 年龄、性别、病 史等
糖尿病足病历: 症状、体征、检 查结果等
2
康复方法:包 括物理治疗、 作业治疗、言 语治疗等
3
康复计划:根 据患者的具体 情况制定个性 化的康复计划
4
康复效果:通 过康复治疗, 糖尿病足患者 可以改善生活 质量,提高功 能恢复水平。
谢谢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也 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截肢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足的治疗需要综合治疗,包括控制 血糖、改善足部血液循环、抗感染、伤口 护理等。
糖尿病足的病因
糖尿病:血糖 控制不佳,导 致神经病变和 血管病变
01
血管病变:动 脉硬化,导致 足部供血不足
03
02
神经病变:感 觉神经受损, 导致足部感觉 迟钝
诊断和治疗方案: 诊断依据、治疗 方案、预后评估 等
讨论和总结:对 病历的分析和讨 论,总结治疗经 验和教训。
治疗方案
控制血糖:使用胰 岛素或其他降糖药 物,保持血糖稳定
药物治疗:使用抗 生素、抗炎药等药 物,控制感染
伤口处理:清创、 消毒、包扎等,保 持伤口清洁
康复治疗:使用物理治疗、康 复训练等方法,促进伤口愈合 和功能恢复
糖尿病足病历讨 论课件
演讲人
糖尿病足病 历介绍
糖尿病足病 历讨论
糖尿病足的 预防
糖尿病足病历讨论

• 2006.8.7:右胫后动脉ABI=0.53,左胫后动脉 ABI=0.51;右足背动脉ABI=0.58,左胫后动脉 ABI=0.56。所查动脉波形明显异常。
实验室资料
• TCD(2006.4.20):颅内血管弹性差,椎基系血管、 左侧大脑后动脉、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增快, 颅内血管均可探及明显血管杂音,未探及节段性 改变。
• 抗生素采用降阶梯治疗(特别是患者出现全心衰、严重 感染时),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控制感染
(六)坏疽局部处理:
主要包括局部清创术和创面处理,采用“逐步
蚕食”清创术:
• 首先抗感染,使局部的红肿消退、局限, • 尔后在局部逐步清除坏死组织,充分引流 • 在清创的基础上,局部湿敷阿托品+抗生素或者
九华膏等,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为上皮组织生长 创造良好基础。 • 待肉芽组织新鲜,给予德莫林外敷促进上皮组织 生长,利于创面早期愈合,缩短住院时间。
• 肝功能:TP 37.3 ALB 17.8 GLB 19.5
• HbA1C 18.2% FBS 16.93mmol/L
•
血气分析:PH 102mmHg
7.457
PCO2
34mmHg
PO2
• 血清铁 1.1mmol/L
• 尿蛋白定量 0.273g/24h
• 甲功:TSH 0.454 FT3 2.74(2.8-7.1) FT4 14.18(12-22)
(五)抗感染:
• 糖尿病足急性感染期,强力抗感染是阻止病情发展的 关键措施。
• 一般在病原菌不明的情况下应给与广谱抗生素(三代头 孢)和甲硝唑治疗,在病原菌明确之后,抗生素实现从 广谱到窄谱、从联合用药至单个用药的转变
• 对于足部泌物培养,同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坏疽局 部的细菌种类有变化
实验室资料
• TCD(2006.4.20):颅内血管弹性差,椎基系血管、 左侧大脑后动脉、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增快, 颅内血管均可探及明显血管杂音,未探及节段性 改变。
• 抗生素采用降阶梯治疗(特别是患者出现全心衰、严重 感染时),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控制感染
(六)坏疽局部处理:
主要包括局部清创术和创面处理,采用“逐步
蚕食”清创术:
• 首先抗感染,使局部的红肿消退、局限, • 尔后在局部逐步清除坏死组织,充分引流 • 在清创的基础上,局部湿敷阿托品+抗生素或者
九华膏等,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为上皮组织生长 创造良好基础。 • 待肉芽组织新鲜,给予德莫林外敷促进上皮组织 生长,利于创面早期愈合,缩短住院时间。
• 肝功能:TP 37.3 ALB 17.8 GLB 19.5
• HbA1C 18.2% FBS 16.93mmol/L
•
血气分析:PH 102mmHg
7.457
PCO2
34mmHg
PO2
• 血清铁 1.1mmol/L
• 尿蛋白定量 0.273g/24h
• 甲功:TSH 0.454 FT3 2.74(2.8-7.1) FT4 14.18(12-22)
(五)抗感染:
• 糖尿病足急性感染期,强力抗感染是阻止病情发展的 关键措施。
• 一般在病原菌不明的情况下应给与广谱抗生素(三代头 孢)和甲硝唑治疗,在病原菌明确之后,抗生素实现从 广谱到窄谱、从联合用药至单个用药的转变
• 对于足部泌物培养,同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坏疽局 部的细菌种类有变化
2024版年度糖尿病足的护理查房PPT课件

支持计划。
2024/2/3
饮食调整
指导患者调整饮食结构,增加优 质蛋白质、膳食纤维等营养素的 摄入,控制总热量和血糖生成指 数。
补充维生素与矿物质
适量补充锌、铁、维生素C等有 助于伤口愈合的营养素。
水分摄入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利于体 内代谢废物和毒素的排出。
21
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
心理支持
健康教育
2024/2/3
疑难病例讨论
针对治疗难度较大的病 例进行讨论,集思广益
寻找最佳治疗方案。
学术交流活动
参加相关学术会议或研 讨会,了解最新研究进 展和治疗技术,提高团
队整体水平。
32
护理经验总结
不断总结护理经验,优 化护理流程,提高护理
质量和效率。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2024/2/3
33
2024/2/3
22
2024/2/3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23
感染风险识别及应对措施
感染风险识别
密切观察足部皮肤颜色、温度、感觉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 时发现感染迹象。
2024/2/3
应对措施
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避免外伤,一旦发现感染,及时使用抗生 素并局部清创。
24
下肢缺血表现及干预方法
下肢缺血表现
2024/2/3
紧急问题处理
优先处理足部溃疡、感染等紧急问题,避 免病情恶化。
长期目标设定
在紧急问题得到控制后,设定长期目标, 如稳定血糖控制、预防并发症等。
时间规划
合理安排护理时间,确保患者得到及时、 有效的护理。
16
团队协作与沟通策略
2024/2/3
团队协作
2024/2/3
饮食调整
指导患者调整饮食结构,增加优 质蛋白质、膳食纤维等营养素的 摄入,控制总热量和血糖生成指 数。
补充维生素与矿物质
适量补充锌、铁、维生素C等有 助于伤口愈合的营养素。
水分摄入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利于体 内代谢废物和毒素的排出。
21
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
心理支持
健康教育
2024/2/3
疑难病例讨论
针对治疗难度较大的病 例进行讨论,集思广益
寻找最佳治疗方案。
学术交流活动
参加相关学术会议或研 讨会,了解最新研究进 展和治疗技术,提高团
队整体水平。
32
护理经验总结
不断总结护理经验,优 化护理流程,提高护理
质量和效率。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2024/2/3
33
2024/2/3
22
2024/2/3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23
感染风险识别及应对措施
感染风险识别
密切观察足部皮肤颜色、温度、感觉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 时发现感染迹象。
2024/2/3
应对措施
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避免外伤,一旦发现感染,及时使用抗生 素并局部清创。
24
下肢缺血表现及干预方法
下肢缺血表现
2024/2/3
紧急问题处理
优先处理足部溃疡、感染等紧急问题,避 免病情恶化。
长期目标设定
在紧急问题得到控制后,设定长期目标, 如稳定血糖控制、预防并发症等。
时间规划
合理安排护理时间,确保患者得到及时、 有效的护理。
16
团队协作与沟通策略
2024/2/3
团队协作
糖尿病足ppt课件

• 肢端动脉及小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或 动脉血栓形成,血流逐渐或骤然中断,导 致被阻塞动脉所供血的远端肢体的相应区 域发生坏疽。
22
混合性坏疽
• 糖尿病患者混合性坏疽较干性坏疽稍多见。 约占糖尿病足病人的1/6。
• 肢端某一部位动脉阻塞,血流减少或中断, 引起干性坏疽;而另一部位则合并感染化脓 形成湿性坏疽。混合性坏疽是湿性坏疽和干 性坏疽的病灶同时发生在同一个肢端的不同 部位。
• 由于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的存在,足部微小 的创伤也可引起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和蔓延, 而且感染容易扩散。
• 感染可以是浅表的,也可以是广泛深层,组 织坏疽后出现率更高。
10
11
高危人群
• 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
• 长期血糖控制差
• 有足溃疡的既往史
• 有神经病足的症状(足的麻木,感觉触觉或痛觉减退或消 失)和(或)缺血性血管病变(运动引起的腓肠肌疼痛或 足发凉)
• 3、植物神经病变 植物神经病变可导致足 部少汗甚至无汗,足部皮肤干燥容易皲裂, 容易导致细菌入侵。植物神经病变还可引起 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动静脉分流,导致皮肤 表面温度升高、肢体远端缺血以及跗骨骨质 吸收增加、和水肿,可加快局部组织缺血坏 死,极易出现溃疡和严重感染。
9
感染
• 高血糖、低蛋白血症以及免疫功能受损等因 素,极其引起容易感染。
• 一般根据细菌培养的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来选用恰当的抗 生素。
• 局部脓性分泌物多者可全身使用抗生素 • 局部脓液培养无细菌生长者,局部用药
40
局部清创换药
• 经常检查创面 • 保持创面清洁、湿润 • 去除表面坏死组织 • 保护再生组织 • 必要时切开减压、引流
41
营养神经
• 改善周围神经功能的药物 • α-硫辛酸 • 甲钴胺(静滴效果较好) • 腺苷钴胺
22
混合性坏疽
• 糖尿病患者混合性坏疽较干性坏疽稍多见。 约占糖尿病足病人的1/6。
• 肢端某一部位动脉阻塞,血流减少或中断, 引起干性坏疽;而另一部位则合并感染化脓 形成湿性坏疽。混合性坏疽是湿性坏疽和干 性坏疽的病灶同时发生在同一个肢端的不同 部位。
• 由于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的存在,足部微小 的创伤也可引起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和蔓延, 而且感染容易扩散。
• 感染可以是浅表的,也可以是广泛深层,组 织坏疽后出现率更高。
10
11
高危人群
• 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
• 长期血糖控制差
• 有足溃疡的既往史
• 有神经病足的症状(足的麻木,感觉触觉或痛觉减退或消 失)和(或)缺血性血管病变(运动引起的腓肠肌疼痛或 足发凉)
• 3、植物神经病变 植物神经病变可导致足 部少汗甚至无汗,足部皮肤干燥容易皲裂, 容易导致细菌入侵。植物神经病变还可引起 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动静脉分流,导致皮肤 表面温度升高、肢体远端缺血以及跗骨骨质 吸收增加、和水肿,可加快局部组织缺血坏 死,极易出现溃疡和严重感染。
9
感染
• 高血糖、低蛋白血症以及免疫功能受损等因 素,极其引起容易感染。
• 一般根据细菌培养的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来选用恰当的抗 生素。
• 局部脓性分泌物多者可全身使用抗生素 • 局部脓液培养无细菌生长者,局部用药
40
局部清创换药
• 经常检查创面 • 保持创面清洁、湿润 • 去除表面坏死组织 • 保护再生组织 • 必要时切开减压、引流
41
营养神经
• 改善周围神经功能的药物 • α-硫辛酸 • 甲钴胺(静滴效果较好) • 腺苷钴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入院诊断:
• 2型糖尿病 糖尿病酮症 糖尿病足(Ⅱ级) 糖尿病肾病(V期) 慢性肾功能不全 肾性贫血(中 度) 并周围神经病变 并视网膜病变 并大血管病变 糖尿病心脏病 高血压病 (3级 极高危) 高血压肾病 冠心病 心脏扩大 心功能Ⅳ级 低钠低氯血症 低蛋白血症 泌尿系感染 胆囊多发结石 社区获得性肺炎 骨质疏松症
• 颈动脉彩超: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 • 双下肢血管彩超: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并斑块形 成。
治疗经过
(一)积极控制血糖:
在治疗糖尿病足时,良好的血糖控制是控制感 染和促进坏疽愈合的基本措施。 • 血糖不佳不利于创口的愈合和感染的控制。 • 用胰岛素治疗并尽可能使血糖控制在理想的范围 内。 因此,我们使用了优泌林“三短一中”强化治 疗使血糖控制在 FBS 小于 7mmol/L , P2hBS 小于 10mmol/L。
实验室资料
• X线(2006.4.5):双肺纹理增多、增粗,心呈“主 动脉”型,左室段延长,左肋膈角稍变浅。双足诸 骨骨质密度减低,右跟骨外侧骨皮质不规则,关节 间隙模糊。诊断:1.心影改变:提示高、冠心病。 2.考虑糖尿病足。 • X线(2006.5.20) 胸片:心呈“主动脉—普大”型, 主动脉结见弧线钙化,心影向两侧扩大,以向左扩 大明显,心胸比率大于正常;右上肺及中下肺见片 状实变影,右肺门扩大,密度增高,两膈及肋膈角 模糊。 诊断:1.两肺肺炎。2.两侧胸腔积液?3.冠 心病并心衰。
(二)对症治疗:
• 纠正酮症、纠正电解质紊乱:补液为主 • 抗心衰:利尿为主 硝普钠 万爽力 硝酸酯制剂 • 护肾 尿毒清 金水宝 • 抗肺部及泌尿系感染 • 控制血压 ARB+利尿剂+CCB • 营养神经:B族维生素 甲钴胺 CCB
• • • • • •
实验室资料
血常规(2006.4.3) :WBC 20.90×109/L N0.92 Hb 60 g/L (2006.4.10) :WBC 12.00×109/L N0.90 Hb 72 g/L (2006.4.15) :WBC 10.51×109/L N0.87 Hb 73 g/L (2006.4.22) :WBC 8.21×109/L N0.77 Hb 71 g/L 尿常规(2006.4.5) :WBC 2+ 潜血+ KET+
糖尿病足病历讨论
病历摘要
• 患者陶××,女,56岁,主因口干、多饮、多尿20余 年,双足溃烂2月于2006.4.3入院。 • 患者20年前起无明显诱因出现“三多一少”,曾在外院 诊断为“2型糖尿病”,间断服用“消渴丸”、“二甲 双胍”等治疗,平时饮食控制欠佳,未监测血糖。2年 前渐起四肢麻木、视物模糊。二月前不慎烫伤双足且出 现溃烂,在当地医院久治不愈而入我科。 • 既往: 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最高达190/95mmHg, 血压控制一般。有冠心病病史20余年,反复发作性胸闷、 心悸,自服救心丸可以缓解。否认吸烟史。 • 家族史:父母均有糖尿病、高血压病病史。
实验室资料
血生化:
• 肾功能:BUN 21.58 Cr188.6 UA 492 B2-M 5.91mg/L D-3HB 1.238mmol/L HCO3- 21.3 • 电解质:K+ 4.09 Na+ 124.0 Cl- 93.2 iCa 1.18 • 肝功能:TP 37.3 ALB 17.8 GLB 19.5 • HbA1C 18.2% FBS 16.93mmol/L • 血气分析:PH 7.457 PCO2 34mmHg PO2 102mmHg • 血清铁 1.1mmol/L • 尿蛋白定量 0.273g/24h • 甲功:TSH 0.454 FT3 2.74(2.8-7.1) FT4 14.18(12-22)
• 2006.8.7:右胫后动脉ABI=0.53,左胫后动脉 ABI=0.51;右足背动脉ABI=0.58,左胫后动脉 ABI=0.56。所查动脉波形明显异常。
实验室资料
• TCD(2006.4.20):颅内血管弹性差,椎基系血管、 左侧大脑后动脉、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增快, 颅内血管均可探及明显血管杂音,未探及节段性 改变。
病历摘要
体查:T36.6℃ P86次/分 R22次/分 BP125/65mmHg BMI26.8kg/m2 发育正常,慢性重 病容,中度贫血貌。甲状腺不大。双肺可闻及少许湿性 啰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86次/分,律齐。腹部稍 膨隆,腹肌软,无压痛,腹水征阴性。双下肢膝以下中 度凹陷性浮肿,无下肢静脉曲张,双足背动脉搏动明显 减弱。右足跟外侧可见一5×6cm大小皮肤发黑;右足 前外侧可见一2×5cm大小皮肤发黑;右踝外侧可见一 1.5×1.5cm大小皮肤发黑;左足外侧可见一1×3cm大 小皮肤溃烂,表面有少许黄色分泌物。四肢未端浅感觉 减退。病理征阴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实验室资料
• • • • • • • 足分泌物培养(2006.4.11):路邓葡萄球菌 足分泌物培养(2006.4.25):无菌生长 足分泌物培养(2006.5.22):无菌生长 尿培养(2006.4.13):无菌生长 尿培养(2006.7.20):大肠杆菌 尿培养(2006.7.24):大肠杆菌 尿培养(2006.8.1):金黄色葡萄球菌
心脏彩超
• 2006.4.5:左房大;二尖瓣返流;左室舒张功能 减退。
• 2006.5.20:左房大;心包腔积液;二尖瓣、三尖 瓣返流;左室舒张功能减退。
四肢血管多普勒
• 2006.4.12:右胫后动脉ABI=0.35,左胫后动脉 ABI=0.42;右足背动脉ABI=0.38,左胫后动脉 ABI=0.48。所查动脉波形明显异常。
实验室资料
• 腹部B超(2006.4.5) :脂肪肝;胆囊多发结石。双肾 集合系统分离。
• 腹部B超(2006.5.20) :脂肪肝;淤血肝。胆囊多发 结石并胆囊炎。双肾集合系统分离。 • 胸腔B超:双侧胸腔少量积液(30mm)。
心电图
• 2006.4.3:窦性心律,部分T波(Ⅱ、Ⅲ、AVF、 V6)低平 • 2006.5.20:窦性心律,部分ST段(Ⅰ、AVL V5、 V6)下移提示心肌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