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先育己 观念必先行

育人先育己观念必先行——新形势下如何当好教师浅谈作者: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少阳中学郑象华《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一书中指出:“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创造精神。”如今,人类社会已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社会知识化是21世纪的三大特征。所以,有人预言,在本世纪,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综合国力等方面的竞争,其实质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由此推而广之,这一切的竞争,说到底是教育的竞争。国兴运衰,事关教育;教育兴衰,事关教师。育人先育己,观念必先行。新课程实施下教师是主导者,如何改变更好的优化资源配置与教育的拓展,教师观念的转变应是重中之重。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如何做一个紧跟时代潮流、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传播人类文明的合格使者呢?下面,我将围绕此问题谈谈个人的粗浅认识,敬请斧正。

一、教师要有跟上时代潮流的新的教育观

世纪转换,社会转型,体制转轨,我们教师的教育观念也应该来个大转变。

1、由“主从型”向“民主型”转变

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主从型关系。一位西方哲学家将教育分为三种:一是仅仅传授知识,照本宣科,毫无创新精神的经院式教育;二是以教师为中心,具有个人色彩的师徒式教育;三是教师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激发学生对探索求知的责任感并加强这种责任感的苏格拉底式教育。很明显,只有苏格拉底式的教育才显示出真正的教育意义。对此,魏书生也曾说过:教学要民主化,科学化。所以,现代教育需要构建民主与平等,真诚与友爱,尊重与理解,信任与合作,愉悦与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权威型“向“服务型”转变

传统教育观念里的“师道尊严”,显示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性”与“独道性”。

然而,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其工作、服务的对象是学生。因此,我们也只有真正立足于“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思想,真正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教育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发挥服务功能,才能自觉地履行好教书育人的职责,更好地肩负起为人师表的重任。并且愈来愈多的事实也说明了,我们当教师的只有真正放下“师道尊严”,真正与学生打成一片,成为孩子们的朋友,让孩子们真正喜欢你这个老师,那么他们才会更喜欢你所教的学科。

3、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

传统意义上那种只会教书而不会科研的“经验型”、“技术型”的教师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当代教育家吕型伟说: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由此可见,从一定意义上讲,那种只知默默奉献于三尺讲台,而不知“求真”,不去“创新”的教师,在当今社会不算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今日当教

师要立足现实,前瞻未来,不断学习、吸收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科研的最新成果,努力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并将此运用到教改教研的实践中去。

4、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变

当今世界,知识更新加快,专业知识过时的周期逐渐缩短。单科教师的历史将结束,取而代之的是知识多元化、技能综合化的“一专多能”型教师。

5、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

如今,中国已加入WTO,教育的发展也将与世界接轨。要顺应这一发展潮流,我们就要以邓小平的“三个面向”为指针,确立“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全方位、立体化、开放式的大课本观、大课堂观、大教学观、大教育观”,实行“开放式教学和开放式办学”,

开放教学内容、形式、方法和教育途径。

二、教师要有让学生抬起头来走路的学生观

有人说:为孩子鼓掌,让他的理想起飞。我想说:让学生抬起头来走路,让他们充满自信的求知,挺起胸膛做人。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有如下意识:

1、要相信绝大多数学生是可以教好的

有道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记得曾经有一次,心理学家罗森塔尔领着一个工作组到一所学校考查,他们找了许多的学生谈话之后,就随手在一些名单下面打了个勾,并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些都是一些非常有出息,在未来会有很大发展的孩子,还要求老师一定要保密。当工作组走后,那些被打勾的学生在无形之中都受到了老师的欣赏和重视,其中包括更多的关心、鼓励、提问和辅导。一年后,当工作组再次来到这所学校时,发现这些被打勾的学生,不管是原来学习差的还是好的,果真都成了该校非常优秀的学生。罗森塔尔的实验至少给我们两点启示:一、老师的期望、信心是不可忽视的教育因素,它可以改善师生交往的关系,激活自己的教育对象,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二、说明了绝大多数学生是可以教好的,学习暂时后进的学生也一样,关键在于我们教师如何做工作。另外还有像19世纪德国的老卡尔·威特,将自己的痴呆儿培养成一个天才儿的教育理论,又如当今我国的周弘将自己的聋哑女儿培养成一个大学生的“赏识教育”理论皆是最好的例证。让我再重复一下吧,作为教师,我们要相信绝大多数学生是可以教好的,包括那些所谓的弱智儿。

2、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