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读书报告

文心雕龙读书报告
文心雕龙读书报告

刘勰创作《文心雕龙》历程的启示

初读刘彦和之《文心雕龙》,只觉其文均用骈文偶文写就,文字艰涩难解,加上用典繁多而古奥,实不知其所云,唯有以“无法读懂之天书”喻之。故在此,我就其创作历程谈谈个人的一点感受。

《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的—座丰碑,它以开拓性、创造性的理论造诣,奠定了自己在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地位。《文心雕龙》的诞生,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在理论上走向成熟的重大标志。

冰心说过:“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那么,成就如此卓绝的《文心雕龙》,其创作背后的故事又是怎样的呢,我们又能从中受到什么启发呢?

第一、无论做文章,还是做学术理论研究,关键不在出身,而在于:首先要精心研读,消化吸收前人的理论精华;其次要寒窗苦读,孜孜不倦的夯实其文学功底,提高其文学修养。

所以,我们大致可以断定,他曾和著名的佛教徒僧佑同住在定林寺里;他一面协助高僧整理佛经,一面自己也读了许多古书。他读的书具体都是哪些,固然无从考证,其中肯定有佛教著作,但从《文心雕龙》看来,他读的更多的却是儒家经典和历代文学作品。

第二、无论做文章,还是做学术理论研究,必然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要提出创造性的理论观点,而不是单纯的借鉴,更不是人云亦云,甚至抄袭。

刘勰精通佛学佛理,但他在《文心雕龙》中却发展儒家古文经学派的唯物因素,摆脱了佛学佛理的唯心主义学说。这里并不是说佛学对《文心雕龙》的创作没有积极作用。从书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他正是从佛学思维缜密,论证严密等立论有据的推理中吸取了不少营养,从而使得《文心雕龙》这部著作写的更加精密严谨。

但那时的文学创作正处于非自觉时期,文学的样式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这些是学者们考证得出的结论。那些口头相传的文学以及后代典籍中零星存在的只言片语只是向人们透露些初始的文学样式和文学信息,至于文学理论的创作是不大可能有的。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学术时尚出现了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这个时代各家学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极大地促进了各家思想学说理论的发展。秦汉以后,关于文学理论的论著多了起来。历代史家文学家常常通过自己在阅读过去的作品吸收前代成果并提出自己的新见解和评论,表达自己对文学的各种意见。这就有力的促进了文学理论向着系统化发展。更要紧的是:魏晋期间出现的曹丕了《典论·论文》和陆机的《文赋》。他们都是关于文学理论的重要著作;前者为文学自觉吹响了第一声号角,奠定了文学批评的基础,后者也为这种研究提供了文学创作的理论,他们都给刘勰的创作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源本并直接影响着刘勰的创作。此外曹植与杨德祖的书信、左思的赋文、挚虞的《文章六别论》等作品中都有所提及文学批评和创作的一些问题,这些作品明显地为刘勰创作《文心雕龙》提供了巨大帮助。

这样,刘勰从南朝以前一千多年中,很容易就能吸收无数思想家和文学家的精神营养,而后又加之自己的取舍熔裁,通过数十年呕心沥血的创作终于完成了《文心雕龙》这部理论巨著。

纵观《文心雕龙》全书,它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但他所论述的诸多方面都与前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地方进行了革新,有的进行舍弃,有的地方又加入了自己的见解。总而言之,《文心雕龙》的创作是有其客观必然性的,它的出现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刘勰通过自己的文学禀性和卓越的才华,在刻苦努力的前提下,终于完成了这部理论巨著,这本身就足以使人惊叹!由此可见,任何一次成功都无法割舍与历史千丝万缕的联系,都绝对少不了创造历史者的辛苦劳动和超人的智慧。尽管《文心雕龙》一书有不少的借鉴痕迹,他的独创性是意义重大的,我们不能因此就抹煞他的巨大价值。

第三、无论是做文章,还是做学术理论研究,要摒弃世俗的功利,保持一颗平常心,经

典之作并非只求受宠于某一时或某一世,而是历经沧桑,方能彰显其万丈光芒。

刘勰的《文心雕龙》,约在齐明帝建武三、四年(公元496—497年)写定以后,人们对

它的评价是跟着文学风尚的不同而变化的。刘勰把《文心雕龙》自荐给沈约,沈约看了,“大

重之,谓为深得文理”(《粱书·刘勰传》)。只可惜沈约对于文学的看法注重音律,因而只推重刘勰的《声律》篇,但《声律》在本书中不属于“文之枢纽”,不是主要部分,所以沈

约没有真正估价《文心雕龙》。后来,刘勰事从梁昭明太子萧统,“昭明太子好文学,深爱接

之”(本传)。然而萧统对文学的看法,把经、子、史都排斥在文外,对刘勰把经子史都纳入

文中自然无法赞赏。所以本书在南北朝时代并没有取得它应有的地位。

到了初唐,论文不再受到萧统排斥经子史于文外的拘束,看重史文,骈文还受到推重。

于是刘知畿在《史通·自序》里称:词人属文,其体非一,譬甘辛殊味,丹素异彩。后来祖

述,识味圆通。家有诋诃,人相**,故刘勰《文心》生焉。”这才看到刘勰识解的圆通,能够

赏识文学的甘辛丹素,对这本书的认识进了一步。到了中唐,韩愈、柳宗元发动古文运动,

虽然原道、征圣、宗经的主张和刘勰的一致,但韩愈反对骈文提倡古文,反对骈文的声律而

讲“文以气为主”。刘勰的著作是骈文,他提倡声律、对偶、辞藻,那他的著作自然不可能得

到古文家的赏识了。到了晚唐,古文和骈文之争又趋于和缓。这时,人们又看到了本书的价

值。陆龟蒙说:“刘生吐英辩,上下穷高卑。下臻宋与奇,上指轩从羲。岂但标八素,殆将包

两仪。”(《袭美先辈以龟蒙所献五百言既蒙见和,复示荣唱,至于千字,提奖之重,蔑有称实,

再抒鄙怀,用伸酬谢》)。这是唐人最推重本书的话,评价得比较全面。显然比刘知畿的称赞

更为全面些。

到了宋朝,欧阳修继承韩愈发动古文运动,加上道学家重道轻文,本书又不被称赏。到

了明朝,李梦阳、何景明崛起,认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非时者弗道”,“古文之法亡于

韩”。于是南朝的骈文同唐宋的古文都被贬斥,这也破除了古文家对骈文的轻视,本书又受到

重视。

到了清朝,本书更受重视。章学诚称:“《诗品》之于论诗,视《文心雕龙》之于论文,

皆专门名家、勒为成书之初祖也。”(《文史通义·诗话》)。又称“自出心裁,发挥道妙”(校

雠通义·宗刘))

由此可见,《文心雕龙》一生大起大落,沉浮交错。且不论这些赞美的话是否恰当,当本

书所用的骈文受到古文家的歧视时,它就不被重视,抛掉了这种歧视,就越来越来受到看重,

越来越来看到作为文学理论上的价值。篇二:文心雕龙读书报告

读《文心雕龙·知音》有感

姓名:刘金

班级:08中文班

学号:200800050037 《知音》篇属于《文心雕龙》文学评论部分,它主要讲文学的鉴赏。本篇从读者接受的

重要、主客观相结合的鉴赏方式,以及《知音》篇语言特色三方面,来简单谈谈我在读《知

音》篇时的感想。知音本是一个历史典故,出自《吕氏春秋·本味》: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

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淌淌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歌,终

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由此可知,知音原指善于欣赏音乐的人。钟子期死后,伯牙不再鼓琴,这说明伯牙非常

看重别人对自己琴声的理解,没有人理解的鼓琴,还有什么意义?所谓“对牛弹琴”,缺少理

解的生活,是让人魂伤的。

1、读者接受的重要性

在本篇中,刘勰借用其义,将知音的对象定义到文学作品,认为那些懂得鉴赏他人文章

之人,便是知音。因此,刘勰已经将读者的接受作为文学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刘勰感叹“酱瓿之议,岂多叹哉”,可以说对文学家害怕自己的文章因为缺少读者的赏识而沦为废品,被不禁想问,读者(鉴赏家)的作用为何如此大?我之蔽见便是,读者尤其是有文化修养高的鉴赏家,他们凭借自己丰厚的知识储备,善于挖掘出作家作品中的优点,他们就像是一面反光镜,让优秀作品中的亮点最大程度地折射到大众中,而这耀眼的光亮唤醒了昏迷的大众。一部作品,如果没有读者的接受,那么它内容再伟大也只能存在于黑暗的字书中,它所蕴含的一切价值会因为永久的禁闭而失去意义。所以刘勰对读者作用的发现,无疑是具有无限生命力的。

2、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鉴赏方式

一观体位,就是观作品的主题、体裁、形式、结构、整体风格;

二观置辞,就是观作品的修辞手法;

三观通变,就是通过与前代作品的比较,以观该作品的表现,如何继承与创新;

四观奇正,就是通过与同时代其他作品的比较,以观该作品

的手法和风格,是传统,还是新奇的

五观事义,就是观作品的题材,所写的人事物等种种内容,包括用事、用典等;

六观宫商,就是观作品的音乐性,如声调、押韵、节奏等。刘勰在六个方面规定读者如何去评价一部(篇)作品,这对于纠正鉴赏者在鉴赏时加入主观偏向有着很好的限制作用。但是,我们也很容易发现,这六点有一个共同的性质——无论是修辞、题材、音律还是继承创新——都是外在的规范条理。这可以划归到客观的鉴赏方式上,也就是脱离主观个人情感。这六条就如同六个框子,用它来衡量一篇文章著作,当然会减少人为的影响。但是,文学作品毕竟不是一成不变的商业产品,优秀的文学作品是灵感的迸发,是情感的抒发,它如同小精灵一般,变化多样,当我们只是一心死守这六条不变,最后的结果注定是使作品僵化,像八股文那样的死气沉沉。

但是刘勰的伟大处就在于他并没有将理论局限在这客观的六点,他又提出了“见异”这一鉴赏原则。“见异唯知音”,也就是说要做到知音,即优秀地去鉴赏一部作品,要善于见到作品中的异处,也就是作品与众不同、有着卓光溢彩的地方。其实,真正伟大的文学作品都是有着自身的独特性,这也是刘勰强调的创新。艺术的花园是千姿百态的,读者(鉴赏家)不能拘泥于单一的评价标准中,只有这样才可以发现真正优秀的作品。能够看到作品的“异”处依靠六观是很难办到的,这绝大要依靠鉴赏者个人的价值判断。

但是要怎样做到“见异”呢?刘勰在文中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他提出: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深,虽幽必显。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岂成篇之足深?患实照之自浅耳。夫志在山水,琴表其情,况形之笔端,理将焉匿?故心之照理,譬目之照形,目瞭则形无分,心敏则理无不达。”

这里明确提出读者要“入情”,这一入,不是被动观看,漠不关心,既然是入情,那也必然不是按照“六观”说机械地去套用,我认为,刘勰要强调的是读者要投入自己被作品形象所唤起的情感,充分发挥自己的解读自由和主观情感,构建自己的理解视界和解释方式。能否成为“千载其一”的知音,尚需聪敏,充分调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就比如说听弹琴,不是单纯地听声音,真正懂音乐的人是可以感受到物理声音背后的情感意蕴的,像伯牙钟子期那样,高山流水存乎琴间,更在听者的心间;诗歌更是如此。我国诗歌向来讲究意蕴,孔子论诗曰“温柔敦厚”,诗虽是“言志”,但是情感的抒发要含蓄,不能刚肠直立地喊出,诗歌要像一个小姑娘,即使是批判时政这样要求文章简练明达的事情,也要温柔委婉地来劝告。再看刘勰同时代的理论家钟嵘,他评诗更是提出“文有尽而义无穷”的兴说,这足以证明在刘勰时代诗歌就已经开始看重表层背后的意思了。如果鉴赏家没有“聪敏”的智慧,不调动

自己情感中的想象力,只是一味的用“六观”来衡量作品,那最后的结果只能是看山只为山,观水就是水,而深谙含蓄的作者隐藏在表现背后的真正情感,倒是被观者遗漏。一个不能领会作者心灵的鉴赏家,如何算做是懂得作者心灵的知音呢?读者只有“情篇三:《文心雕龙讲疏》读书报告

《文心雕龙讲疏》读书报告

内容提要:王元化的《文心雕龙讲疏》这本书运用了现代的文艺理论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学作品进行讲疏。讲疏内容丰富,引证有力,还有附释供参考理解。本篇报告主要讲<释《物色篇》心物交融说>中的主客体关系来具体阐述王元化用现代文艺方法研究我国优秀传统文学作品。我认为作者不仅忠实于黑格尔的哲学魅力,更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的游刃有余。

一、知人方能论世。刘勰是“贵族”还是“草根”。

在“刘勰身世与士庶区别问题”中王元化认为刘勰并不是出身于士族,而是出身于家道中落的贫寒庶族。理由有下面几点:

第一,按照士族身份的规定,首先在于魏晋间的祖先名位,其中以积世文儒为贵,武吏出生的不得列位其数。第二,在刘氏世系中国,史书为之立传的有穆之、穆之从兄秀之、穆子曾孙祥和刘勰四人(其余诸人则附于各传内)。第三,再从刘勰本人的生平事迹来看,我们也可以找到一些线索。据《范注》说,《文心雕龙》约成于齐和帝中兴初。南朝士族名士多以拒庶族寒人交际为美德。有了上面三个证据,再参照一下《文心雕龙》所表现的思想观点来加以印证,作者从历史的王朝制度以及刘勰世系以及本人的事迹推出刘勰是庶族。逻辑缜密,观点全面,从整体出发确定他出身低微。

二、时势造英雄,刘勰是否生不逢时。

王元化说:刘勰的一生,经过了入寺——登仕——出家三个阶段。他在第一个时期,由于出身低微,家境贫寒,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进入寺庙,采取了“穷则独善以垂文”的权变之计,发愤著书。他在《文心雕龙》中,吐露了内心的不平和愤懑,反对了代表门阀标榜的浮华尚玄的文风,提出了文质并重的文学主张。在思想体系上,他恪守儒家的思想原则和伦理观念。他处处都强调仁孝,对儒家称美的先王和孔子推崇备至。从入寺以来,他就一直怀着儒家经世致用发挥事业的理想,当他一旦有了进身的机会,认为自己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是,就马上登仕去了。因而他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即由居寺二登仕,完全是合逻辑发展的。这正反映了所谓“穷则独善以垂文,达则奉时以骋绩”的人生观。他在第二个时期由于有了个人前途,社会地位骤然提高,从而在思想上也就产生了相应的变化。

他子梁天监初起家奉朝请后,就在言行上充分表现出亦步亦趋地趋呈萧梁皇朝的意向。然而刘勰的一生经历证明了一个贫寒庶族的坎坷命运。他怀着纬军国、任栋梁的入世思想,却不得不与玄佛合流的统治思潮同为一气。

三、思想转变是否就江郎才尽

刘勰著述,除了《文心雕龙》外,现存进《弘明集》卷八在《灭惑论》与《会稽掇英总集》卷十六在《梁建按王造剡山石城像碑文》两文。这两篇文章近来很引人们瞩目,不少论者往往用它们作为研究《文心雕龙》的补充资料,藉以探索刘勰的文学观和世界观。

王元化认为研究刘勰的文学思想,自然需要收集他的全部思想作品,互相参照以窥全貌。不过另一方面也应注意到他的思想发展过程。每个作家的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形势变化、个人遭遇及其他因素的影响,经历了曲折的道路。有些作者的思想的发展过程固然是在同一思想体系同一思想领域中逐步深化和演进,而有些作者的思想发展过程却往往表现了前后期思想的巨大变化,呈现了种种复杂错综的变化形态。他认为刘勰的思想的发展过程正属于后一种,以他于梁天监初进入仕途为分界线,划分作前后两期。他认为刘勰的前期思想本之儒家,后期思想则趋向玄佛并用。他肯定《文心雕龙》成于齐世,是前期作品。但认为《灭

惑论》为迎合上意而作的可能性很大。

王元化认为《灭惑论》在佛学思想方面比较突出地表现了三个特点:一、文中多称涅槃般若,似于释中特别重视涅槃、般若之学,而同时又不废禅法。二、文中处处流露出玄言之风,带有玄佛并用的浓厚色彩。三、文中凡论述儒释道大家关系时,悉本三教同源之说。这三个特点正与梁武帝的佛学思想宗旨同符,理趣合轨。

我国佛教思想,自汉魏以来,跌经变迁。般若之学,本附玄学以光大。梁时般若复昌,亦不离玄风。《颜氏家训·勉学篇》论梁朝玄风云:“洎乎梁代,兹风复阐,老庄周易,谓之三玄。武皇简文,躬自讲论。”《续僧传》记道宣论梁代佛法亦称:“每日敷化,但竖玄章。”以上都是梁代重新恢复了正始玄风的证明。所以王元化认为《灭惑论》也留下了写于梁时的烙印。《灭惑论》带有玄佛并用的浓厚色彩,因为文中称佛教为“玄宗”。玄学贵乎虚无,在本体论上有本末(言体用)之辨。本体虚无,超乎像外,在于有表,不可以形名得,引申在方法上则

有言义之别。般若性空之谈有玄入佛,亦并取二说,因而“得意忘言”之意每每见于佛家谈空的著作中。

《文心雕龙》和《灭惑论》对儒家的态度也是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文心雕龙》宗旨在于原道、征圣、宗经。但是《灭惑论》却本玄佛并用立场,附合了梁武帝的的三教同源说。《灭惑论》与梁武帝的的三教同源说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综上所述,作者确认《灭惑论》作于梁时似无疑义。

四、报国无门以垂文

《原道篇》探讨了宇宙构成和文学起源问题,作者认为这篇文章是我们研究刘勰的宇宙观和文学观的重要资料。刘勰的文学起源论是以他的宇宙观为基础的。刘勰的宇宙构成论并没有汲取自然科学方面所获得的成果,相反,他仍袭《易传》“太极生两仪”的说法。前人多半根据他的原道观点把他列入儒家体系。他们只是笼统的指出刘勰的原道观点反映了儒家思想,而没有注意到《原道篇》和《周易》之间的密切关系。《周易》原是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魏晋以来《老》、《庄》、《周易》并称三玄,从而它又成为玄学的理论的骨干。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确定刘勰的原道观点是不是属于儒家思想,不能仅仅根据《原道篇》本之《易》理解者一点来判断,因为《原道篇》可能是按照儒家思想原则解《易》,也可能是按照玄学思想原则解《易》。儒玄二家都谈《易》理,但对于《易》理却有不同的解释。

刘勰在文学起源论中把“心”作为文学的根本因素,但是他在创作论中却时常提到“心”和“物”的交互作用。他比较充分地研究了“心”“物”着一堆范畴在艺术创作活动中的关系问题。自然刘勰的创作论并没有把荀子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加以发展和深化,也没有对荀子的这些观点作出完整的介绍和阐述。但他的创作论受到了荀子学说的一定影响。

除了心和物的关系外,刘勰的创作论还提出了神和形的关系问题。《养气篇》所提出的的形影响于神的论点并不是孤立的,它也贯穿在于神形有关的其他问题里。围绕着艺术形象问题这个中心,刘勰提出了一系列对立统一的范畴来阐明艺术的创作活动。《比兴篇》“称名也小,取类也大”,《物色篇》“以少总多,情貌无遗”,是两个互相补充的命题。刘勰的创作论还比较深入的研究了形式与内容问题。《通变篇》和《情采篇》都探讨了“文”和“质”的关系。刘勰大概是首

先把“文”和“质”这对概念运用于文学领域的理论家。刘勰把形式叫作“外”,把内容叫作“内”。《比兴篇》所提出的“拟容取心”,也可分为内外两个方面。拟容切象是“外”,取心示义是“内”。

《文心雕龙》一书包括了三个部分,即总论、文体论、创作论。(书中也涉及作家的才能、文学批评、文学史等专题研究,但都是单独的篇章。)在写作方法上,刘勰把“史”、“论”、“评”柔和在一起。因此,在全书的三个部分都贯串了文学史的论述、文学批评的分析和文

学理论的阐发。但由于三部分性质不同,在“史”、“论”、“评”方面也各有其重点。创作论是侧重于问文学理论方面的。

我国古代文论具有自成系统的名族特色,忽视这种特殊性,用今天现有的文艺理论去任意比附,就会造成生搬硬套的后果。但是,另一方面,如果把刘勰的创作论仅仅拘囿在我国传统文论的范围内,而不以今天更发展了的文艺理论对它进行剖析,从中探讨中外相通,带有最根本、最普遍意义的艺术规律和艺术方法(如:自然美与艺术美关系、审美主客关系、形式与内容关系、整体与部分关系、艺术的创作过程、艺术的构思和想象、艺术的风格、形象性、典型性等),那么不仅会削弱研究的现实意义,而且也不可能吧《文心雕龙》创作论的内容实质真正揭示出来。

所以这本书由八个释义作为主要内容。每个释义后都另有一两篇附义。释义掌握论文清理和批判的原则对《文心雕龙》创作论进行剖析的。不过在论述方面,释义德尔正文和附释各有其不同的侧重点。正文侧重于清理,因为正如前面所说,正文的任务是按照刘勰理论本来面目忠实地揭示它的原有意蕴。,这样就不宜在这个重点之外,另生节枝,干扰阐述阐述的主要线索,分散读者的注意。所以释义,作为附释的重点之一。

五、“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的主客关系

魏晋以来的文学理论家多从朴素的观点去分析文学与自然的关系。陆机《文赋》“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钟荣《诗品》“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摇荡性情,形诸歌咏”,都是表明诗人缘景生情的名句。

刘勰在《物色篇》中采取了当时相当普遍的说法,从“物”、“情”、“辞”三者之间的主从关系去阐明“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的文学主张,可定了外境对于文学创作重要意义。同时,他在这个基础之上,更进一步讨论了创作实践过程的

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问题,提出了“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婉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的看法。这种见解,不仅为陆机、钟荣等人所未发,而且也是后来的论者所罕言的。“随物以婉转”一语,从前人那里借用来的。下文所说的“与心徘徊”显然是与“随物婉转”相对立而提出的。“物”可以解释作客体,指自然对象而言;“随物婉转”是以物为主,以心服从于物。换言之,亦即以作为客体的自然对象为主,而作为主体的作家思想活动服从于客体。相反的,“与心徘徊”却是以心为主,用心去驾驭物。刘勰提出“随物婉转”、“与心徘徊”的说法,一方面要求以物为主,以心服从于物;另一方面又要求以心为主,用心去驾驭物。表面看来,这似乎是矛盾的。实际上,他们却是相互补充,相反相成。

作家的创作活动也同样存在着一种对立。在创作实践过程中,作家不是消极地、被动地屈服于自然,他根据艺术构思的要求去改造自然,同时,自然对于作家来说是具有独立性的,他以自己的发展规律去约束作家的主观随意性,要求作家的想象活动服从于客观真实,从而使作家的艺术创造遵循现实逻辑轨道而展开。这种物我之间的对立,始终贯串在作家的创作活动里面,它们齐驱争锋,同时发挥各自作用,倘使一方完全压倒另一方,或者,一方完全屈服于另一方,那么作家的创作活动也就不复存在了。所谓“随物流转”、“与心徘徊”,正是对于这种交织在一起的物我对峙情况的有力说明。刘勰认为,作家的创作活动就在于把这两方面矛盾统一起来,以物我对峙为起点,以物我交融为结束。他在《物色篇》赞中所说的“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情往似赠,兴来如答”是这种物我交融、和谐默契的最高境界。

六、与时俱进,海纳百川

看了王元化的《文心雕龙讲疏》最大的感想就是。我们的文学思想也要时刻跟上时代的步伐,换个词就是要与时俱进。之所以又用了海纳百川,是因为这个词不仅概括了中华民族的美德,它更指引我们,对于文学研究也要使用各种文学研究方法,使文学研究更全面更到位。不要让优秀的文学作品仅仅拘囿于传统文化范围内,用适当的文艺理论去阐发。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偏离文学的研究方向或者深陷泥潭而无法自拔。

11汉语言文学一班

詹璐篇四:文心雕龙读书笔记

一、关于《文心雕龙·征圣》中圣人之道是检验文章优劣的唯一标准的论述

《文心雕龙·原道篇》已给这本探讨文学理论的著作指定了基本的方向。一个大大的光环套在它的头上——道。文以载道,文以明道,虽然不是提倡先道德而后文章,但是本质的思想还是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写出好文章来。一个人在写作之前就要像《论语》中说的那样“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圣人就像一面镜子,可以将世界中的道如实地反映出来,“圣人之情,见乎文辞”是为圣人文章。只有圣人说的话,写的文章才是好的,因为只有圣人才有能力感悟天地间最本质的道,只有是在对道进行阐述与遵从了道的基本规律的文章才是好文章,换句话说,道是文章的充分条件,文章是检验道的必要条件,道与文章它们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这样的关系很牢固,但是还需要更多的理论和事例来对这一推论进行论证和阐释。

《征圣》、《宗经》是对《原道》的承袭和发展。“先王圣化,布在方册,夫子风采,溢于格言。”在文中刘勰再一次从不同的方面向我们阐述文学对道的承载作用,以及对学习符合圣人道德的文辞对现实的知道意义“郑伯入陈,以文辞为功;宋置折俎,以多文举礼。”他们都是按照先王圣人的礼法来办事情,所以取得了成功。在《原道》中只是说了有了道的文章就自然有了文采,在这里则具体讲述了文采对生活的反作用。后来韩愈提出“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就是这个意思的发展和演变,文辞是以道为依仗的,但是掌握道我们要先从掌握圣人的文辞开始。道与文辞辨证关系的阐述也为后文创作论的提出打下了基础。

《征圣》一篇中第一次正面提到技巧,“‘****信,辞欲巧’??此修身贵文之征”“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乃含章之玉牒,秉文之金科矣。”诗缘情,在写作当中真情实感对写作的帮助是起着很大作用的,巧妙的文辞来修饰这样的感情,一篇好文章的雏形就已经出现了。情感这是一个人内在修养方面的反映,刘勰在此很明显地强调作家才是文学创作的主体这一命题。一篇文章思想内容充实而又有文采,情感真挚而又文辞巧妙,这是写作的基本态度和方向。

圣人的文章是符合道的,符合道的文章是好文章,我们写出文章来,要知道写的好与不好,就需要一个参照物,那自然要以要把圣人们的文章拿来比较一下。符合圣人的意思就是符合了道,文章自然就是好文章。圣人伟大在他把世界中的道明明白白地告诉了你,你只要照着葫芦画瓢就可以了,就像我们小时候写大字要描红,你只要依着那个样子把红的笔画填满就是一个漂亮的毛笔字,虽然没有原来的字的神韵,但总是可以入目的。写文章也是,照着圣人告诉你的道去描写生活中的事情,文章本身的立意就很高妙了,好像高中的时候老师一再强调考试作文主题要健康,就是要我们原道啊,虽然那个道不是圣人说的道的全部。

文章的创作是千变万化的,没有定式和定法,刘勰举了《春秋》、《丧服》、《邠诗》、《儒行》、《周易》为例来阐述“知繁略殊形,隐显异术,抑引随时,变通适会。”同样他又一次强调,圣人在文学创作中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因为这种种不同的风格正是因为圣人能体悟到了“道”才可以自如地运用,对文章的繁、略、隐、显,能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而作适

当处理。所以此时便涉及到了《征圣》的基本思想“征之周孔,则文有师矣。”

“圣文之雅丽,衔华而佩实”这是圣人的文章。我们要想写出这样的文章来,就必须学习圣人的道。是否是以圣人的道来作为自己文章中心思想,是检验一篇文章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原道》中说天地万物之所以美,那是因为它们符合天地间的道,要是你的文章不符合道的本意的话,不说你的文章是不是阐发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道理,单就文采这一道槛你就跨不过去。“是以论文必征于圣,窥圣必宗于经。”怎么才能写出还文章,这里已经开始向《宗经》过度了。文章原道,原道征圣,征圣宗经,都是环环相扣的。佛祖当年菩提树下得证大道,立下四万八千法门,为众生开方便之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的圣人也有大道,圣人的道就在经书里面。“天道难闻,犹或钻仰;文章可见,胡宁勿思?若征圣立言,则文其庶矣。”经书就是一道方便之门,我们推开它,就算是登堂入室了,是不是再往里走,全在自己。

二、关于《文心雕龙·神思》中的外物、思维、文辞关系的论述

《文心雕龙》可以分为上下两编,上编的总论和文体论论述的是文学的基本原则,论证什么是文学,文学的本质,以及各种文体的渊源和流变。下编主要论述的是创作论和批评论。对于想寻求写作技巧上的突破的人来说,行而上的道并不是我们关心的,因此更多的将目光放在创作论上,因为直到这里刘勰才算真正地手把手教你怎么写文章,怎么将文章写漂亮,写流畅。因此在刚刚进入写作门槛的我们看来,创作论才是全书的精华所在,我们在这里可以很清楚地体会到刘勰对文学创作的规律与写作技巧的研究是具有高度总结性与突破性的。

《神思》是《文心雕龙》的第二十六篇,创作论的第一篇,主要探讨艺术构思问题。因此可以称为刘勰创作论的总纲。刘勰在这一篇中阐述了文学创作与想像之间的联系,并从外物、思想感情与语言三者之间的关系入手,概括地提出了他的基本主张和要求。认为想像是“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刘勰对于艺术想像在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当中所起到的作用给以了高度的评价。然后便具体来说刘勰提出的“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便是继承了陆机“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的文学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对想像思维与万物自然之间的关系加以深入的挖掘与探讨,阐述了艺术构思的特点和作用。在接下来的内容中则将重点放在了写作之中应该如何想象,想象思维应该如何培养上。

“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阐述了艺术思维是不受身体的约束和限制的。这是文学来源于生活而必将高于生活的原因。“志气统其关键??辞令管其枢机。”志气与辞令在刘勰看来是决定着想象的关键因素。思想感情是想象的动力,而想象则沿着思想感情的方向进行,在写作之前,我们要气定神闲,思想要坚实深刻,感情要真实充沛,这样才能使想象活跃起来,不然就会出现“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的毛病。另一方面辞令,也就是语言,强调这才是思维的工具,意象是通过语言具体化的,才能准确地传达美。所以每一个立志于写作的人都要能熟练地运用语言,这是表情达意的基础。

在文学创作的时候如何才能够运用想象,刘勰认为在写作的时候“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但是这不是让你什么都不去想,更不能胡乱凭空地想象。刘勰认为想像来源于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感受,想像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的,“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则是全篇的纲领,如果想像脱离了现实便失去了依持。文学创作有赖于平时的积累,成竹在胸

“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所以才能“秉心养术,无务苦虑;含章司契,不必劳情”。这都是作家在日常生活中对大自然和万事万物经过了细致地观察之后才逐

渐做到的。从容不迫地直抒胸臆,笔下文思泉涌,一挥而就,都是刻苦锻炼出来的结果。

《文心雕龙·比兴》读书笔记

世承班王丽婷

刘勰认为“比”者,附也;“兴”者,起也。意思说比是比附,是按照事物的相似处来说明事理;兴即兴起,是根据事物的隐微处来寄托感情。起初我也理解的不是很通透,但是想到以前学过的诗词中也有类似的比兴用法,我就慢慢明白了。正如《关雎》开头先用起兴开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那在水中的陆地上“关关”鸣叫的水鸟,情意深挚,互相唱和的样子,与君子、淑女和乐恭敬的相处非常相似,写水鸟是为了引起读者的相关联想,酝酿气氛。接着就进入正题“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提出文静美丽的姑娘才是小伙子的理想配偶。又如《氓》第三章以传统的比兴的开头,写“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先以葱茏的茂盛的桑树写照自己的青春,继而又以诱人的桑葚比喻令人沉醉的爱情,把恋爱中的少女比作贪食而快乐的小鸟,谆谆告诫之:不能沉溺于爱情,否则,结局悲惨,悔之晚矣。第四章紧承上节,开头就是“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树木的枯萎凋零比拟流年带走了的青春,曾经光彩照人的少女在岁月中蹉跎了美丽的容颜,再加上婚后长期过着贫困的生活,被弃的命运此时自然降临到了她的头上。三、四章用起兴的诗句,以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借此抒发女主人公对丈夫喜新厌旧行为的怨愤。最后一章中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比喻自己的不幸无边无涯。“隰”是随处可见的低湿之地,“淇”则是女主人公与氓婚前幽会和结婚时及被弃后所必经的河流,用来作比,非常恰切而更见深意。这样既激发读者的联想,又增强意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了。

所以说在《诗经》中,比兴手法的运用是较为普遍的。其不仅形式富于变化,手法灵活自如,便于诗人抒情达意,而且为作品本身增添了一种含蓄委婉之美,既大大加强了作品的形象性,也丰富了它们的意蕴,使其具有悠长的韵味,让人回味,让人沉思。

其实在写作中采用比兴手法的作品后代有很多,如《孔雀东南飞》开头用“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用具体的形象来激发读者想象,不由得人不从美禽恋偶联想到夫妻分离,这样就给全诗笼罩上一种悲剧气氛,起了统摄全诗、引起下面故事的作用。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把自己比成“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来表现诗人厌恶官场、回归自然的心情。也有单句并没有用比兴手法,而整个形象都是比,如《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整首诗借牛郎与织女隔河相望而不能团聚的民间故事来比喻一个饱含离愁的少妇的相思之情,含蓄蕴藉而又哀婉动人。孟郊的《游子吟》中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寸辉”,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做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儿女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诗歌之起兴本身就具有联想、托寓、象征等作用,这本身就给诗歌的理解带来很大的空间。

随着文学体裁的不断变化发展,比兴手法的运用在词的意境的塑造与艺术效果的表达中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可以说,没有了比兴,诗词便会少了一份婉约,少了一份含蓄,少了一份韵致。比兴手法的运用,拓展了诗词的意境,加强了诗词的生动性,增加了诗词的韵味,使得我国的诗词散发出了迷人的馨香。

刘勰对比、兴两法的运用,提出一个重要的要求,是在全面观察了事物的基础上“拟容

取心”。比拟的是事物的形貌,但不应停留在形貌的外部描写上,而必须提取其精神实质;也就是说,要通过能表达实质意义的形貌,来抒写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这样,才能“斥言”、“托讽”,以小喻大。这真是刘勰对文学理论的真知灼见,是值得后世永远慢慢品读与认知的。

《文心雕龙》读后感

《文心雕龙》读后感 《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文论史上一部影响深远的巨著,“它体大思精,笼罩群言,包举宏纤”,向为历代学人所重。在学“汉语文言”文学专业时,也曾听说过此书,一值想拜读。或因无书可读,或因古文版费时太多,一直未能如愿。近日中华书局出版了一套“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译丛书”,恰有此书且已全译白话,终能一了心愿。适逢办公厅机关开展读书活动,现将粗读此书的一点体会与大家分享,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一、关于《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 《梁书》、《南史》均有《刘勰传》,是研究刘勰家世和生平事迹最重要的历史文献。惜其史笔简要,语焉不详。老一辈“龙学”大家,如范文澜、杨明照等,虽多方涉猎,使之眉目渐清,但亦屡有歧见。后之研究者多综合各家之说,摡言其要,或斟酌献替,存疑再考。 刘勰字彦和,祖籍东莞郡莒县,即今山东莒县;世居京口,即今江苏镇江。他的祖父刘灵真,系刘宋王朝司空刘秀之的弟弟,他的父亲刘尚曾任越骑校尉。刘勰大约生于宋明帝泰始初年(465—467),卒于梁武帝中大通四年(532)前后。总其历程,可分四个阶段: ⒈少年苦读。从出生到入定林寺,历时约二十余年。刘勰少年丧父,孤儿寡母,相依为命。二十岁左右,又遭母丧,孤寂无依,萧索度日。以家贫而不婚娶。但他“笃志好学”,自七岁起,即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执著地追求“树德建言,经世致用”的人生价值。 ⒉佛门试功。定林寺是佛教名刹,高僧云集,在这里,刘勰作为佛教大师僧祐的助手,整理校订经卷,得以潜心攻读,遍览诸子百家之书,“积十余年”,达到了“博

通经论”、“长于佛理”和程度,进而“区别部类,录而序之”完成了大丛书佛教经论的编定,经僧祐审阅,成为定林寺的传世经藏。刘勰在僧祐主持下编定佛经的过程,深受其浸润和陶染,大约在他编定佛教经藏之后不久,即完成了空前的文论伟著《文心雕龙》。 ⒊出仕从政。《文心雕龙》被沈约“大重之”不久,刘勰即受命担任奉朝请,开始走入仕途。此后历任南梁王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之弟、中军将军、临川王萧绩和梁武帝的第四子、仁威将军、南康王萧宏的记室,掌文书;继又兼任梁武帝长子、昭明太子萧统的东宫通事舍人,管章奏;再迁步兵校尉,执掌宫廷卫戍。作为幕僚、侍从人员,刘勰的渊博学养一值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在当时门阀森严的环境中,他仍然只能是一介“位卑多诮”的“文士”。《梁书?刘勰传》载,“勰为文长于佛理,京师寺塔及名僧碑志,必请勰制文”,曾“有文集行于世”。今虽已散失,但仍有《灭惑论》、《梁建安王造剡山石城寺石像碑》等文。可以想见,刘勰虽身在王府衙署,但仍力图“达于政事,匡世济民”。后高僧僧祐逝世后,再入定林寺,协助慧震沙门撰经。 ⒋燔发出家。从奉敕再入定林寺到“未期而卒”,历时约10余年。定林寺的经藏,本已由僧祐和刘勰编定完毕,惟此后二十余年间,僧祐又收集了许多经卷,而未及整理,梁武帝至为关注。刘勰奉敕再入定林寺撰经。僧祐74岁园寂,刘勰“于寺变服”,“改名慧地”,叶落归根。不到一年,刘勰去世。 漫长的岁月,执著的追求,未能使刘勰实现“纬军国”、“任栋梁”的政治抱负,却使他表现出了足以“为世楷式”的人品和文品,留下了光耀千秋的文化遗产。今之研究者誉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文学思想家、文章学家、写作理论家”等等,乃至“中华传统文化大师”,这些称誉对于刘勰来说都是当之无

儒林外史读书笔记

儒林世界儒中人 游可可 《儒林外史》描写的是明代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功名和生活,事实上是反映了清朝康乾时期读书人的生活百态,包括对科举制度的抨击和官场腐败等各种人情世故社会现象的讽刺。使小说成为中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也使作者吴敬梓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之一。 《儒林外史》写的虽然是史,但是它是外史,所以就带了一点嘲讽的味道,这与鲁迅的《阿Q正传》是一个道理的,鲁迅为阿贵作传,但却加了个“正”字,事实上是对阿贵以及当时整个社会的讽刺。我们读《儒林外史》,可以发现作者完全是采用冷眼旁观的态度来写的。我们知道,吴敬梓年少时家境富裕,算得上是一个贵族,后来数年把钱财挥霍一空,当他在作《儒林外史》是也是以一个精神贵族的身份来写,有一种居高临下的韵味,他冷眼旁观,尽得其伪,然而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写出如此具有讽刺意味的小说,在书中,作者基本上是不动声色的描写,采用白描手法把官场的各种描写的淋漓尽致。 其中有一回在讲范进时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范进骤富之后,应邀去赴宴,那山珍海味是摆满了桌子,然而到之后才发现范进正戴着孝不宜吃荤,这时主人家自然是非常担心,后来范进在燕窝里夹了个虾元子送到嘴里,这时大伙才放心下来。这个故事看似不重要,却是作者不动声色的讽刺范进守丧的道德虚伪性的重要一笔,这是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一笔。吴敬梓的讽刺手段还有自相对比:周进被请到私塾当教书先生时,让梅玖来作陪,他进了学,是秀才,而周进不是。来了之后,周进不敢上坐,大家劝这说今天不一样,我们请你来,你年纪又大,应该上坐。就在此时梅玖立刻说了,你们不知道我们学里的规矩,我们学里不管你多大年纪中了秀才被称为为老友,像周进这样什么都不是的被称为小友,小友是不敢和老友同坐的。周进此时也是连连称是,他自己不敢有半点僭越。后来周进当了关之后,梅玖却又在世人面前称,以前我和周进那可是老交情,他对我是非常只好。在这个故事中作者是不加丝毫的点评,然而就是这样,却把梅玖前后这种反差本身产生讽刺意味。前后反差的还有“名士诗酒会”,一群妄人自比李太白然后出丑的故事。吴敬梓的讽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制造闹剧,比如书中的“侠客人头会”,一个侠客要去报生死之仇,把仇人的头割了下来装起来,后来拿了钱离去了,后来人们才发现装的是一个猪头。等等诸如此类的故事举不胜举。著名的还有范进努力考科举却不知苏轼是何人也;杜慎卿的同性恋倾向等。 讲了这么多故事,但是我们因该清楚地认识到《儒林外史》的重点不是故事,而是观念。《儒林外史》是作者把自己的经历观念艺术化后融入到自己的作品里。在作者的观念里,这是一个“贯索犯文昌,一代文人有厄”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生活着一个个可笑的人,个人的可笑,合在一起,就是一个悲剧,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然而这时一个时代造成的困惑,也是《儒林外史》出现的原因。在书中最前面的一部分作者讲了官场险恶,反衬王冕的不仕,也突出了八股取士将会士人阶层带来的厄运,使人沦丧自我,以精神世界换取官场的荣华富贵,书中有一个秀才金圣叹就是处在仕与不仕,出世与入世,是出卖灵魂得富贵还是保持独立的精神世界穷苦一生的选择中选择了一生,可惜了他一辈子游戏科举,到死了却还是个秀才,他最终还是保持了秀才这个身份。

数值计算方法学习心得

数值计算方法学习心得 ------一个代码的方法是很重要,一个算法的思想也很重要,但 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像爱因斯坦说的内容比 思维本身更重要。 我上去讲的那次其实做了挺充分的准备,程序的运行,pdf文档,算法公式的推导,程序伪代码,不过有一点缺陷的地方,很多细节 没有讲的很清楚吧,下来之后也是更清楚了这个问题。 然后一学期下来,总的来说,看其他同学的分享,我也学习到 许多东西,并非只是代码的方法,更多的是章胜同学的口才,攀忠 的排版,小冯的深入挖掘…都是对我而言比算法更加值得珍惜的东西,又骄傲地回想一下,曾同为一个项目组的我们也更加感到做项 目对自己发展的巨大帮助了。 同时从这些次的实验中我发现以前学到的很多知识都非常有用。 比如说,以前做项目的时候,项目导师一直要求对于要上传的 文件尽量用pdf格式,不管是ppt还是文档,这便算是对产权的一种 保护。 再比如代码分享,最基础的要求便是——其他人拿到你的代码 也能运行出来,其次是代码分享的规范性,像我们可以用轻量级Ubuntu Pastebin,以前做过一小段时间acm,集训队里对于代码的分享都是推荐用这个,像数值计算实验我觉得用这个也差不多了,其 次项目级代码还是推荐github(被微软收购了),它的又是可能更 多在于个人代码平台的搭建,当然像readme文档及必要的一些数据 集放在上面都更方便一些。

然后在实验中,发现debug能力的重要性,对于代码错误点的 正确分析,以及一些与他人交流的“正规”途径,讨论算法可能出 错的地方以及要注意的细节等,比如acm比赛都是以三人为一小组,讨论过后,讲了一遍会发现自己对算法理解更加深刻。 然后学习算法,做项目做算法一般的正常流程是看论文,尽量 看英文文献,一般就是第一手资料,然后根据论文对算法的描述, 就是如同课上的流程一样,对算法进一步理解,然后进行复现,最 后就是尝试自己改进。比如知网查询牛顿法相关论文,会找到大量 可以参考的文献。 最后的最后,想说一下,计算机专业的同学看这个数值分析, 不一定行云流水,但肯定不至于看不懂写不出来,所以我们还是要 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利用我们的优势,对于这种算法方面 的编程,至少比他们用的更加熟练,至少面对一个问题,我们能思 考出对应问题的最佳算法是哪一个更合适解决问题。 附记: 对课程的一些小建议: 1. debug的能力不容忽视,比如给一个关于代码实现已知错误的代码给同学们,让同学们自己思考一下,然后分享各自的debug方法,一步一步的去修改代码,最后集全班的力量完成代码的debug,这往往更能提升同学们的代码能力。 2. 课堂上的效率其实是有点低的,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一些负反馈,降低学习热情。 3. 总的来说还是从这门课程中学到许多东西。 数值分析学习心得体会

文心雕龙研究综述

《文心雕龙》论文研究综述 中文0801 1703080202刘勰的《文心雕龙》(以下简称《文》)是中国文艺理论史上的巨著,“龙学”作为一门久盛不衰的显学,近百年来取得了丰硕成果,一部三万七千多字的论著,却拥有350余部研究专著,6000多篇相关论文,真可谓洋洋大观、汗牛充栋。本文仅对2000-2010年间关于《文心雕龙》研究的硕士论文以及部分期刊论文进行初步综述,以便了解近年来“龙学”的新动向和新成果。 我依据近十年对《文》的研究论文的研究角度来分类整理,如下: 一.生态学的角度 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文》,应该说是比较新颖的,在国内,研究《文心雕龙》的生态思想的论文已有一些:如岑琳的《〈文心雕龙〉的生态学解读》(2007);吴建民的《论〈文心雕龙·养气〉篇的文艺生态思想》(2005);朱绣慧的《论刘勰“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的生态文艺观》(2005);孙媛,王志奎的《论〈原道〉篇体现的古典生态智慧》(2006)。相关的论文还有朱贺琴的《试论〈文心雕龙·明诗〉与〈诗品〉的生态诗学观》(2004)邱紫华的《自然生命理念是中国美学和文论的逻辑起点》吴建民的《中国古代文论的生态学特点》(2003),以上的论文都从《文心雕龙》的某一篇来论述其中的生态思想,论述较为到位,但是比较零碎,不成系统。 游庆超《论〈文心雕龙〉的生态思想》(2009)则比较系统的阐述了《文》所蕴含的“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思想和“才性异”、“文如其人”的精神生态思想。 唐志远《试论〈文心雕龙〉的生态诗学意识》(2008)认为《文心雕龙》在“天人合一”的思想基础上作了合乎逻辑的推衍,将天与人的贯通进一步延伸到本于人心的文学,天地、自然与人文融合无间,第一次在理论形态上将文学纳入了天人合一的循环系统之中,是对天人合一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从而为生态诗学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比较的角度 冉思玮《〈文心雕龙〉与英美新批评异同比较举隅》(2008)从批评标准、批评方法两个方面寻找中西的共同“诗心”,同时分析了两者的“异质性”,指出异的原因是东西文化“模子”的迥异。 朱湘铭《〈文心雕龙〉与〈诗品〉的比较研究》(2007)对《文》和《诗品》的文学本体论、创作论、审美论以及批评论进行具体比较分析。 三.文学传播的角度

论刘勰《文心雕龙》关于“风骨”的文学思想

论刘勰《文心雕龙》关于“风骨”的文学思想摘要:刘勰十分重视风骨,“风骨”的含义是文章具有明朗、生动、端直、精健的优良风格。建安时期的诗文作品,最易使人感到风骨高举。从而产生了“建安风力、“建安风骨”重要概念。刘勰还提出了树立正确文风、执正以驭奇的方法,即要揣摩前人范文,体会和掌握各种“文术”,并且要在文辞运用、具体的写作手法等方面进行创新。 关键词:刘勰;《文心雕龙》;风骨;文学思想 刘勰非常重视文风之正,而他以“风骨”这一描述性的词语概括优良文风的特征。刘勰说:“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风并不是指情志本身,但风是表现情志时的最重要的因素。人体中须有生气,方是活生生的人;抒发情志须有“风”,才能打动读者。“索莫乏气,则无风之验也”,风就是作品中情志表达的生动性、活跃性。“深乎风者,述情必显”,风的特征是表达的鲜明、爽朗。“意气骏爽,则文风生焉”,作者写作时必须情思饱满,精神健旺;还须思路畅通,情志贯通周流于整个作品,若“思不环周”,表达的断断续续,则必然无生气,无活力。总之,风并不就是情志本身,而是指情志表达的明朗、生动,因而具有感染、说服读者的力量。 “骨”是指“沈吟铺辞,莫先于骨”;“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骨与文辞有密切关系,但并非指文辞本身,而是指结撰文辞中的首要条件,如同人体必需有坚实挺拔的骨骼一般。“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练于骨者,析辞必精”。骨之有无,取决于“结言”,即遣辞造句之是否端正、确切;骨的特征,在于运辞之精炼,即简约而切当。总之,骨就运用文辞而言,要求用词造句端正精当,使作品显得精干挺拔。 “风”、“骨”分释已如上述。“风”、“骨”合言,便是指文章具有明朗、生动、端直、精健的优良风格。《风骨》篇云:若能确乎正式,使文明以健,则风清骨峻,篇体光华。“明”与“健”,“清”与“峻”,便是风骨含义的概括。 具备风骨非常重要。而在刘勰心目中,还必须在此基础上加以美丽的文采,方为合乎理想。他说若只有文采而无风骨,有似于雉鸟羽毛美丽,却没有力量,不能奋飞;但若有风骨而无文采,则似鹰隼骨劲气猛,一飞冲天,但缺少耀眼的色彩。唯有两方面兼具,才是“藻耀而高翔”的“文笔之鸣凤”。此种观点,充分体现了南朝的时代风气,那是一个非常重视文辞美丽的时代。刘勰绝不曾脱离他所处的年代。不过他清楚地认识到,这两方面中,必须以“风骨”即文风端正为基础。不然,即使“丰藻克赡”,也将“振彩失鲜,负声无力”。风骨是刘勰对于文章总体风貌的审美要求,其实质是要求文峰端正。在此基础上,再加上适当的文采,那便最为理想。饰以文采属于“奇”一方面,风骨加上风采,便是奇而不失其正,是“执正以驭奇”的一种表现。 在刘勰这儿,风骨并不仅仅是对抒情性体裁的作品如诗歌的要求。虽然《风骨》篇中说“怊怅述情”、“情之含风”、“述情必显”等等,但对这“情”字还是应理解得宽泛一些。可以理解为情志、情理,泛指内容而言。当然抒情的诗歌最易于表现出“风力”即感染读者、

登高读书笔记

颠覆式创新: 1.原有体系之内的是常识,体系边界之外的是见识。见识比常识重要。(勿做井底之蛙。) 2.寻找这个时代的异端,才有可能突破我们固有的视线,看到另外一个世界。(现在的非 主流,有可能是将来的主流。) 3.努力验证这个时代的生存结构和思维模式。(升级打补丁与更换操作系统的区别,是体 系内与体系外的区别) 4.对小公司而言,当你向大公司挑战的时候,永远不要从正面发起挑战,不要做与大公 司同样的事情。(侧面突袭,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另辟蹊径,曲线救国) 5.当技术进步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时候,思维便需要转换一下,从技术进步转到产品功 能进步。(大公司要主动回到低端,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突破)大公司总是追求收入利润和速 度的增加,所以喜欢集中资源做大项目,寻找高毛利率,反而舱室小机会所引发的大机会。 可是,很多小机会恰恰是破坏性创新。这就是“大公司回不去的低端”。 6.与其更好,不如不同。(不走寻常路) 7.所有的忙碌都是为了躲避思考。不要用战术的勤奋隐藏战略的懒惰。 8.破坏性创新的两条路径:不同产品+不同市场 9.大道至简。产品至简(从麻烦到方便,从复杂到简洁)+成本至简(从贵到便宜,从收 费到免费)。 10.非主流才是未来。颠覆性竞争都来自于边缘而非中心(来自边缘地区不太好的市场, 来自边缘产品,新角度产品,信特性产品) 11.创新永远都有机会。 12.创新途径:a选择边缘市场b改变成本结构c改变性能属性d改变组织架构(团队扁 平化,减少沟通流程) 单点极致。今天这个时代,只要做好一件事就能改变世界。只要你做得足够深。(深度垂 直) 以点带面。(火车头理论) 13.生存结构决定了思维模式,思维模式产生了遮蔽效应。所以人们很难从自己既定的思 维方式中走出来。最重要的是在你所研究的问题前面那个理论中,找到它的逻辑破绽。只要 你能够弥补此前逻辑模型上的破绽,你就已经建立了新的模型。 14.企业的遮蔽区有两个,一个是科学管理,一个是利润最大化。(恰恰是最正确的东西, 在时代变化时候成为了最大的障碍。) 客户是最大的盲区,“增长”是失败的本源。(利润盲区)。受制于客户(客户现在不需要, 便不生产,客户没有进入未来,致使你也就没有进入未来) (敢于舍弃和冒风险试错。)进入一个新的市场,应该重新从低端杀入。 15.突破路径依赖。 16.熵增定律。(组织熵增即内耗)。破局----从封闭到开发:合作。联合。互换。a自我 革命b内部拆分,设独立机构。c.内部竞争d,并购(非收购)或投资 精益创业方法论: 1.创业的本质:为用户创造价值,同时自身获取一部分价值。 创业的关键点:a找准用户的痛点。用户需要解决的问题到底是什么。b解决方案。如何 提供一个解决方案。 2.精益创业思维:基本参数不可度量,未来不可预测,用户痛点和解决方案极高的不确 定性。所以需要不断迭代和积累认知,从而去逼近真实的用户痛点和有效的解决方案。(闭门 造车出门不合辙) 3.精益创业五项基本原则: a用户导向原则,围绕用户展开。

儒林外史读书笔记500字

【心得体会】 儒林外史读书笔记500字(一) 《儒林外史》乃清代文人吴敬梓所作,以“讽刺”为主感,表现,反映了明清两代儒生的功名生活,也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下,文人的心理观念的腐朽及科举,礼教和腐败事态。至今仍非常具有警世意义。 既然写读后感,就必写作者经历,以之结合,才可感而写。作者吴敬梓,一个厌恶世俗,愤度全伦的清代文人,身在官场的他,更是看透了不知多少沉浮,多少纠葛,也由此着作了《儒林外史》,此书以故事的形式,塑造鲜活人物,其故事人物的刻画代表了作者对封建事态的一定看法。鲁迅先生曾评价此书表述的委婉,犀利却直白,不失为现实主义文学的经典,可见此书的成功。读儒史,让我看到了古代封建王朝的顽固不化,吃人,害人。但更多的是让我思考现在的中国。现在的中国早不是如以前一般;现在的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高举列宁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本的国家;现在的中国更是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奋斗,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这令我们中华儿女感到无比骄傲。但在我们前进的路上,总还是有一些绊脚石,例如贪污腐败之风不减,法律体制尚未较为完善,诸多政府机构缺乏监察,环境恶化等等,都是我们需要耐心,细致,认真解决的问题。 “趁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就让我们行动起来,尽己之力,为建设强大,民主,美丽的中国作出贡献。

儒林外史读书笔记500字(二)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清代的吴敬梓,他用了很长时间才完成了这部讽刺小说,书中介绍了王冕、范进、杜少卿、周进、沈琼枝等人物形象,同时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黑暗与腐朽。 《儒林外史》中最令人叹息的人物是匡超人(匡迥),他本是一个事亲孝顺、勤奋好学的人,马二先生也尽心尽力地帮助他,而匡超人却掉进了世俗的漩涡,又结识了潘三这样的坏人,他还帮着潘三干了两件坏事,当潘三被抓时,他马上和潘三断了联系,害怕官府查出自己来,这也是不正义之举。之后,他不但不学好,反而变得爱吹牛,对事不懂装懂,匡超人最终得到的是名士牛布衣歧视的一笑。匡超人本来很好,可深受八股文的毒害,又交了坏朋友,落得如此下场。令人感到可惜! 《儒林外史》中最让我感动的人物是郭孝子,他不怕艰苦,历尽重重困难千里寻找被迫出家的父亲,可父亲却不认他,而他却默默无闻的供养着父亲,最终拿到了父亲的遗骨,完成了自己应该做的一桩心事。 郭孝子是天下难得的孝子。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文心雕龙-神思 文献综述

《文心雕龙·神思》研究综述 摘要:《神思》篇是《文心雕龙》创作论的首篇,具有创作总论的性质,因此,对《神思》的解读是理解《文心雕龙》创作论的关键。《神思》主要揭示的是创作主体的艺术构思,创作主体的自身培养,“神思”以“秉心养术”为前提,以“神与物游”为理想,以“杼轴献功”为实现条件,形成了艺术构思的整个过程。 关键词:神思,神与物游,秉心养术,言意,杼轴献功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的文学理论专著。它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全面总结了齐梁时代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文心雕龙》由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和作家论等部分组成。从《神思》到《总术》的十九篇是创作论部分,各篇为一相对独立的专论,《神思》篇是艺术构思的专论,又是位列创作论之首,具有总纲的性质,涉及到创作论的很多方面的问题和方法。全篇大致脉络是从首先提出艺术想象,然后指出艺术想象的特征、能顺利进行想象的关键,再回答解决这俩个关键问题的方法,又从创作过程、作家天赋、作品修饰三个角度论证,最后做出结论总结全文。 1、“神与物游”说 “属文之道,事出神思,感召无象,变化不穷”【1】所以艺术想象的理论是学者们必须面对的问题,这是因为艺术具有形象性,艺术创作的过程是一个形象思维的过程,神思就是这个以直觉为其特征的思维过程的概念。在刘勰看来,想象是启动并完成艺术构思的主要方式;构思则是想象驰骋期间的一个完整的创造过程,所以他在开篇首先就提出了“神思”,也就是艺术思维活动过程中生动丰富的艺术想象活动状况。

《文心雕龙·风骨》 翻译整理

风骨 《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 符契:古时君敕臣,书写命令于竹简之上,一分为二,君臣各执一份,他日检验,或赏或罚。 《毛诗序》:风,风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沈吟铺辞,莫先于骨。 怊怅:悲恨 沈:沉 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 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 【四句互文:文辞正直端正,意气俊爽豪迈。】 典型例:屈原厌恶楚王朝的腐朽,虽被谗放逐,仍心系宗邦,不变心从俗,著《离骚》以发布其“举贤授能”的政治主张,《离骚》成为“金玉相质”的“奇文”。司马迁《屈原列传》“屈平之做《离骚》,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这是作者“意气”的豪迈,使文辞正直,而风骨美善、纯请的典型。 若丰藻克赡,风骨不飞,则振采失鲜,负声无力。 克:能 赡:充足 振采:发布文采 【针对晋宋以来形式主义猖獗,玄风侵袭,作者意气萎靡,作品内竭外奢,有欠振作。】 是以缀虑裁篇,务盈守气,刚健既实,辉光乃新。其为文用,譬征鸟之使翼也。 缀虑:构思 辉光乃新:比喻文采 征鸟:郑玄注“或曰鹰”。

故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捶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此风骨之力也。 练:通达 结响:协调文辞的生律 若瘠义肥辞,繁杂失统,则无骨之征也。思不环周,牵课乏气,则无风之验也。 译:文章的意义贫乏又雕饰淫奢,以至于繁杂失去统序,这是文辞无骨的表现。 作文的思想不够精密周到,文风阴沉而意气不骏爽,情绪渺茫而不振奋人心,是文辞无风的表现。 【文辞之肥源于义之不定,剪之不当,不得要约】 昔潘勖锡魏,思摹经典,群才韬笔,乃其骨髓峻也;相如赋仙,气号凌云,蔚为辞宗,乃其风力遒也。 典故1:潘勖为汉献帝作赐给魏公曹操之文,思想模拟经典,其他有才力的作者都收笔而不作文了,这是其文骨髓遒峻的结果。 典故2:司马相如以汉武帝好仙道而仿屈原《远游》作《大人赋》,其文气放旷清高,称为辞宗,是其文风力遒劲所致。 能鉴斯要,可以定文,兹术或违,无务繁采。 【如果修辞失正,立言无物,空有华丽雕饰而无所取】 “风”和“骨”是可以相互独立的因素,二者与文章的内涵并不一定完全相关。潘勖文为权臣曹操歌功颂德,但因其文思模经典,语言简雅质朴,而被刘勰评之“骨髓峻”;司马相如《大人赋》因无劝谏作用而被视为颂,而因其文文丰而不淫被评“风力遒”。 故魏文称∶“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故其论孔融,则云“体气高妙”,论徐干,则云“时有齐气”,论刘桢,则云“有逸气”。公干亦云∶“孔氏卓卓,信含异气;笔墨之性,殆不可胜。”并重气之旨也。 【以曹丕的文气论来论证上文“意气”是风骨的决定因素】 曹丕称,文以气为主,而气的清浊(优劣)是有着天赋的根源,是不可以后天勉强而得到的。所以评价孔融,此人“为人性近高明也”,他的天赋才性高明

《文心雕龙》知音篇讲课稿

《文心雕龙》知音篇讲课稿 卢兰 说起知音,大家会联想到离我们最近的《知音》杂志,还有耳熟能详的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 关于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在《吕氏春秋》卷十四《孝行览·本味》有记载,说: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当伯牙鼓琴“志在太山”时,钟子期说:“巍巍乎若太山。”而当伯牙“志在流水”,钟子期又说:“汤汤乎若流水。”后来钟子期死了,伯牙就在子期的墓前将琴摔断,并且发誓终身不再鼓琴,因为世界上再也没有一个人足以让他为之鼓琴。(正所谓高山流水,知音难觅)知音一词在这里可以解释为通晓音律的人,而后来引申为知己、知心朋友。《知音》杂志就是取他的这个引申义。 《文心雕龙》的知音篇是刘勰的鉴赏论和批评论,反映的是刘勰的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的理论思想。这里的“知音”就是要在文学鉴赏中做知音。“知”可理解为一个动作,既是鉴赏的行为,而“音”则为鉴赏的对象。因而知音即可以是文学鉴赏的活动,即对文学作品正确评价的过程;也可以是鉴赏的主体,即努力做对作品能深刻理解、正确评价的人。 整个知音篇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理解:首先是知音之难;其次是知音之方;最后是知音之乐。 在《知音》篇开篇中,刘勰就写到:“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知音多么困难啊!音确实难以理解,知音确实难以碰到,碰到知音,千年中只有一次吧。)一句感叹句引出了知音的难处。 那么知音难在何处呢? 作者刘勰主要从知的主体所存在的心理障碍;知的对象的客观因素;知的主体本身的性格差异三方面分别来探究知音之难。 首次从知的主体(鉴赏者、批评者)所存在的心理障碍(困扰),或者时常犯的毛病来看主要有:(一)贵古贱今;(二)崇己抑人;(三)信伪迷真。 接下来作者就开始一一阐述自己的观点: 夫古来知音,多贱同而思古。(从古以来的知音,多数看轻同代人而怀念古代人),思古贱同也就是贵古贱今。所谓“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这

《儒林外史》读书笔记

《儒林外史》读书笔记 “人生南北多歧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兴亡朝复暮,江风吹到前朝树。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吴敬梓以一首词完整诠释了世人对富贵功名的态度,他看透了当时黑暗的政治和腐朽的社会风气,通过写作《儒林外史》,对丑恶现实进行了深刻揭露和有力批判,显示出民主主义思想色彩。 《儒林外史》以写“儒林”为中心,旁及当时的官僚政治和社会风尚。抨击以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从而揭示封建末世精神道德和文化教育方面的严重危机。,作品塑造了一群热中科兴、追求“功名富贵”的读书人的形象,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这在当时是有其重大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的。它的语言是准确、生动、洗练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栩栩如生、讽刺手法高超绝妙,艺术上达到了较高水平。鲁迅先生认为《儒林外史》的出现,“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 书中所写的那些所谓的“儒生”,他们满口“之乎者也”,可实际上并无什么才学,表面上对功名不屑一顾,可实际上醉心于功名利禄,他们期待着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光宗耀祖。由于这种极端的野蛮的疯狂的追求,导致了官场的黑暗龌龊,许多读书人的心灵被扭曲,甚至变态。可若要究其错源,归根结底是是黑暗的社会,是封建科举制度给了他们“信念”、“理想”,让他们到死都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是腐朽、虚伪的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开创了八股文科举,这可让多少有志之士宁可“处江湖之远”亦不愿“居庙堂之高”。 此外书中还生动描写了市井小市民的形象,范进的岳父胡屠夫就是典型的案例。在范进中举前后,胡屠夫的态度简直是天壤之别:“范进因没有盘缠,走去同丈人商议,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胡屠户站在一边,不觉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自己心里懊恼道:‘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萨计较起来了。’想一想,更疼的狠了,连忙向郎中讨了个膏药贴着。”这些市侩之徒见风使舵、势利小人之形可见一斑。 《儒林外史》虽然写的是明朝的科举、官场,但是它对于当今社会仍有其价值。社会在前进,但仍有不少人信奉“拜金主义”,物欲横流,一生都在追求名利,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历史就是明镜,而古典小说则是历史的缩影。 该古典小说的艺术成就是卓越的:一、整部小说的描写达到了现实主义讽刺艺术的高度成就。书中的讽刺,极具特色。作者爱憎明确,态度严肃,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程度,对不同的人物进行讽刺。如对严监生兄弟是强烈的憎恨,无情的鞭挞;对王玉辉是又怜悯,又批评;对马二先生是又嘲讽,又同情,均各取得了准确有力的讽刺效果。 二、善於采用典型情节来塑造典型形象。作者善於巧妙地集中、安排日常事件,使之深入浅出,构成典型情节以塑造典型形象。如范进中举前后和娄家公子三访杨执中便是好例。又善于让人物自相矛盾,以揭露丑态,如王仁、王德的言语与行动的矛盾;选取突出性格特征的细节,如严监生临死因房间里点了两根灯草的小油灯,不肯断气等。这样的夸张性精美细节,寓意极深。 三、语言明快、形象、精炼。作者常善於用三言两语,描出人物的形象。如第二回如此描写夏总甲说:“两只红眼边,一副锅铁脸,几根黄胡子,老戴着瓦楞帽,身上青布衣服就如油篓一般,手里拿着一根赶驴的鞭子,走进门来;和众

数值分析心得体会

数值分析心得体会 篇一:学习数值分析的经验 数值分析实验的经验、感受、收获、建议班级:计算131 学号:XX014302 姓名:曾欢欢 数值分析实验主要就是学习MATLAB的使用以及对数值分析类容的应用,可以使学生更加理解和记忆数值分析学得类容,也巩固了MATLAB的学习,有利于以后这个软件我们的使用。在做实验中,我们需要具备较好的编程能力、明白MATLAB软件的使用以及掌握数值分析的思想,才能让我们独立自主的完成该作业,如果是上述能力有限的同学,需要借助MATLAB的书以及网络来完成实验。数值分析实验对于我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所以我课下先复习了MATLAB的使用方法以及编写程序的基本类容,借助互联网和同学老师资源完成了数值分析得实验的内容。在实验书写中,我复习了各种知识,所以我认为这门课程是有必要且是有用处的,特别是需要处理大量实验数据的人员,很有必要深入了解学习它,这样在以后的工作学习里面就减少了很多计算问题也提高了实验结果的精确度。 学习数值分析的经验、感受、收获、建议数值分析的内容包括插值与逼近,数值微分与数值积分,非线性方程与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计算,常微分方程数值解等。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数值分析的用途。通常所学的其他数学类学科都是由公式定理开始,从研究他们的定义,性质再到证明与应用。但实际上,尤其是工程,物理,化学等其它具体的学科。往往我们拿到 手的只是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如果是验证性试验,需要代回到公式 进行分析,验证。但往往更多面对的是研究性或试探性试验,无具体 公式定理可代。那就必须通过插值,拟合等计算方法进行数据处理以得到一个相对可用的一般公式。还有许多计算公式理论上非常复杂,在工程中不实用,所以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把它转化成多项式近似表 示。学习数值分析,不应盲目记公式,因为公事通常很长且很乏味。其次,应从公式所面临的问题以及用途出发。比如插值方法,就 是就是把实验所得的数据看成是公式的解,由这些解反推出一个近似公式,可以具有局部一般性。再比如说拟合,在插值的基础上考虑实 验误差,通过拟合能将误差尽可能缩小,之后目的也是得到一个具有 一定条件下的一般性的公式。。建议学习本门课程要结合知识与实际,比如在物理实验里面很多

文心雕龙风骨篇

(一) 《诗》总六义1,风冠其首2;斯乃化感之本源3,志气之符契也4。是以怊怅述情5,必始乎风;沈吟铺辞6,莫先于骨7。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8;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9。结言端直10,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11,则文风清焉12。若丰藻克赡13,风骨不飞14,则振采失鲜15,负声无力16。是以缀虑裁篇17,务盈守气18;刚健既实19,辉光乃新。其为文用20,譬征鸟之使翼也21。故练于骨者22,析辞必精23;深乎风者,述情必显。捶字坚而难移24,结响凝而不滞25,此风骨之力也26。若瘠义肥辞27,繁杂失统28,则无骨之征也;思不环周29,索莫乏气30,则无风之验也。昔潘勖《锡魏》31,思摹经典32,群才韬笔33,乃其骨髓畯也34;相如赋《仙》35,气号“凌云”36,蔚为辞宗37,乃其风力遒也38。能鉴斯要39,可以定文40;兹术或违41,无务繁采。 〔注释〕 1 六义:《毛诗序》:“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其中风、雅、颂是诗体,赋、比、兴是作诗的方法。 2 风:刘勰开宗明义,指明“风”是“六义”之一。《毛诗序》 说:“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又说:“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 3 化感:教育,感化。 4 志:情志,即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气:指作

者的气质、性格。符契:指作者志气和作品 的“风”相一致。符:古代作为凭信的东西。契:约券。 5 怊(chāo抄)怅:悲恨,这里指感情的激动。 6 沈吟:低声吟哦思考。 7 骨:指作品在文辞方面能达到完善境界而具有较高的感动读者的力量。 8 骸:腔骨,这里是泛指人的骨骼。文章要有骨才有力,就像人要有健全的骨架才能行动有力。 9 形:指人的形体。气:指人的气质。文章要有好的内容,才能起好的教育作用,就像人要有好的气质,才能给人好的影响。 10 端:端庄整饬。直:正直准确。要有端直的文辞,才能产生感染读者的力 量。 11 意气骏爽:指作品中表现出作者高昂爽朗的意志和气概。骏:高。爽: 明。 12 清:明显。 13 藻:辞藻。克:能。赡(shàn善):富足。 14 不飞:不高、无力的意思。 15 鲜: 明。 16 声:指作品的声调、音节。 17 缀虑:就是构思。缀:连结。 18

《文心雕龙》读书笔记

《文心雕龙》读书笔记 《文心雕龙》读书笔记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书笔记呢?到底应如何写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文心雕龙》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分享。 《文心雕龙》读书笔记1 《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是南北朝时期的人。《文心雕龙》全书五十篇,其结构经过精心安排而布局严整,其理论观点之间讲究次序而回环照应、互相补充而逻辑严密,形成一个完整、精密的系统。在中国文艺理论和美学史上,具有如此完整、系统而庞大的理论体系的著作,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序志》有云:“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这段话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就《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而言,乃是以道为根本、以圣人为老师、以儒家经典为主体、以纬书为参考、以《离骚》为变体,从而体现出刘勰论文的基本观点;二是就文章写作而言,“为文”的根本问题,也都包含其中了。这五篇可以说是刘勰文章的枢纽。文章以“原道”开篇,把文章的由来和道家的“道”关联起来。刘勰对文学现象所作的形而上的哲学思考,不仅在六朝文士之上,而且在中国历史上都是难得一见的。他所作的这种思考不仅是“明其本然”的问题,而且象征着文艺观念的真正自觉,而且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刘勰虽然运用了道教这一“道”的思想,但是在之前,刘勰曾批判道教著作。在刘勰看来无论道家、佛家还是儒家,其立教固然有异,但是他们的终极追求都是一样的。《原道》开篇而谓:“文之为德也,大亦!”这既是《原道》的开篇语,更是《文心雕龙》的开卷语。它陈述了这样一个事实;文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看上去至为平易,但是实际上,这是对整个“文”的概括,他向人们展示了文学在当时的历史地位,承认“文”的巨大作用,这也为他后面的文章打好了基础。也只有在这时,探讨“为文之用心”才成为一件重要的事实。刘勰在《宗经》里抓住了文章写作的根本道理,就是文章要表现人的心灵和性情的美。

有限单元法读书报告

有限单元法读书报告 摘要:有限单元法以变分原理和加权余量法为基础,其基本求解思想是把计算域划分为有限个互不重叠的单元,在每个单元内,选择一些合适的节点作为求解函数的插值点,将微分方程中的变量改写成由各变量或其导数的节点值与所选用的插值函数组成的线性表达式,借助于变分原理或加权余量法,将微分方程离散求解。采用不同的权函数和插值函数形式,便构成不同的有限元方法。 关键词:有限单元法;插值函数;网格划分;实例分析 1 有限单元法概述 1.1 有限单元法的简介 有限单元法[1]是应用局部的近似解来建立整个定义域的解的一种方法。先把注意力集中在单个单元上,进行上述所谓的单元分析。基本前提是每一单元要尽可能小,以致其边界值在整个边界上的变化也是小的。这样,边界条件就能取某一在结点间插值的光滑函数来近似,在单元内也容易建立简单的近似解。因此,比起经典的近似法,有限元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比如经典的Ritz法,要求选取一个函数来近似描述整个求解区域中的位移,并同时满足边界条件,这是相当困难的。而有限元法采用分块近似,只需对一个单元选择一个近似位移函数,且不必考虑位移边界条件,只须考虑单元之间位移的连续性即可。对于具有复杂几何形状或材料、荷载有突变的实际结构,不仅处理简单,而且合理适宜。 1.2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方法简介 有限单元法,是一种有效解决数学问题的解题方法。在有限元方法中,把计算域离散剖分为有限个互不重叠且相互连接的单元,在每个单元内选择基函数,用单元基函数的线形组合来逼近单元中的真解,整个计算域上总体的基函数可以看为由每个单元基函数组成的,则整个计算域内的解可以看作是由所有单元上的近似解构成。在河道数值模拟中[2],常见的有限元计算方法是由变分法和加权余量法发展而来的里兹法和伽辽金法、最小二乘法等。根据所采用的权函数和插值函数的不同,有限元方法也分为多种计算格式。从权函数的选择来说,有配置法、矩量法、最小二乘法和伽辽金法,从计算单元网格的形状来划分,有三角形网格、四边形网格和多边形网格,从插值函数的精度来划分,又分为线性插值函数和高次插值函数等。不同的组合同样构成不同的有限元计算格式。对于权函数,伽辽金(Galerkin)法是将权函数取为逼近函数中的基函数;最小二乘法是令权函

《文心雕龙·宗经》研究述评

《文心雕龙·宗经》研究述评 涂建 (学号:2120102093) 内容提要《宗经》是《文心雕龙》最为重要的篇章之一,前人对《宗 经》篇中的相关问题多有研究,为后学之辈理解《宗经》以至《文心雕 龙》提供了重要启示。然而,这些研究成果相对零碎。为此,拙文便以“宗 经”的背景、根据、内容和目的为线索,梳理、述说前人研究成果,以期 对《宗经》篇及其研究成果有个整体的认识。 关键词宗经内容研究成果 《文心雕龙》是中国文论史上最为重要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作为总论的《原道》、《征圣》、《宗经》、《正纬》和《辨骚》被称为“文之枢纽”,而《宗经》又被称为“枢纽之枢纽”。《宗经》在《文心雕龙》中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然而,《宗经》又是最难理解、争议颇多的篇章。 关于《宗经》的研究成果颇多:徐公持《〈宗经〉篇衍说》论述了刘勰时代的儒佛文化背景,说明了选择儒学宗经之路的历史必然性;虞蓉《“五经皆文”:〈文心雕龙〉潜在的逻辑前提——刘勰的“宗经观”新探》梳理了“五经皆文”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探讨了此说产生的理论背景与思想渊源;洪顺隆《由〈文心雕龙·宗经〉篇论经学与文学的关系》论述了经学与文学的关系,对关于文源论的“无缘说”和“臆创说”进行了商榷;马白《评刘勰的“六义”说》则对“六义”说进行了全面而又深入地探讨;孙蓉蓉《刘勰的“宗经”辩正》指出刘勰“宗经”的目的在于“为文”;孙康宜《刘勰的文学经典论》则认为刘勰“宗经”的目的在于使文学经典化;等等。 这些成果大多是对其中的某一重要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然而,却未能从整体上对《宗经》篇进行全面地解说,且在相关问题上莫衷一是。本人不才,鉴于《宗经》篇的重要性和难解性,便通过整合前人研究成果,述说“宗经”的背景、根据、内容和目的,由点到面地解说《宗经》篇,亦有助于对《文心雕龙》的理解。 一、“宗经”的背景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来,到魏晋南北朝时已大盛,出现了儒佛一体的局面。东晋孙绰在《喻道论》中说道:“周孔即佛,佛即周孔,盖外内名之耳。故在

谈《文心雕龙》“风骨”及其审美特征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59014282.html, 谈《文心雕龙》“风骨”及其审美特征 作者:张少殿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3年第07期 内容摘要:“风骨”是刘勰《文心雕龙》一书的重要理论范畴。“风骨”的概念始于魏晋六朝的人物品藻和谈书论画的社会风尚,文学作品中的“风”和“骨”是两个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的概念,“风”侧重于作品的情感和志气,“骨”侧重于作品的语言和文辞,刘勰提出的“风骨”与儒家文化精神有着密切的渊源,“风骨”具有刚健清峻、遒劲有力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文心雕龙》“风骨” 审美特征 一.何谓“风骨” “风骨”是中国古典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范畴,也是中国古代文学鉴赏批评的关键术语,有关“风骨”的最早出处和具体含义却尚未有结论。一般认为,“风骨”一词源于魏晋六朝时期人物品藻和谈书论画的社会风尚,涉及书法、绘画、文学等多个艺术领域。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记述:“旧目韩康伯将肘无风骨。”韩氏是一个著名学者,但他胳膊肥胖、其貌不扬,时人认为他没有风度。沈约《宋书》记述宋高祖刘裕:“身长七尺八寸,风骨奇特,家贫,有大志”。刘裕的相貌颇为奇特,这里的风骨着重指外貌和风度。韩氏和刘裕都是南朝的才俊人物,当时所谓“风骨”,大致指人的神韵、风度方面的特点。除了文学领域,魏晋六朝时期的绘画领域也讲究“风骨”,谢赫《古画品录》说:“一曰,气韵,生动是也;二曰,骨法,用笔是也”。谢赫在评论曹丕兴的画时说:“观其风骨,名岂虚哉!”这里的“风骨”侧重指书画作品中 流露的气韵——画得生动就有风度;用笔遒劲,就是骨。将“风骨”运用到文学理论中,进行具体阐释的则是刘勰的《文心雕龙·风骨》篇。 《文心雕龙·风骨》篇说:“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是以惆怅述情,必始风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诗经有“风、雅、颂、赋、比、兴”,“风”居六义之首,这里强调“风”是感化人心的根本力量,是志气的具体表现。文学作品里,深厚浓烈的情感和志气正是“风”的体现:“情之含风,如形之包气”,蕴涵了深厚情感的作品正好比人的形体里包含了充沛蓬勃的志气。“风”的解释出自《诗经》,“骨”的含义源自哪里,却不得而知。在古代,“骨”侧重从生理角度来谈其含义。《孟子·告子下》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孟子认为个人锻炼成才的必经途径是经过筋骨上的磨砺,这里的“骨”是对人的生理体格提出的要求。就像做人一样,写文章也要有骨,文章的“骨”指它的文辞和语言。“沉吟铺辞,莫先于骨”,“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如形之包气”。文辞中的“骨”正好比支撑起树的骨架,是力量的显现。“风”侧 重于情感方面,“骨”侧重于语言方面,“风”和“骨”是两个各有区别但紧密联系的概念。 目前学界大多支持从思想情感和语言文辞上两方面对“风骨”进行释义。周振甫《文心雕龙选译》说:“风是作品内容方面的美学要求”,“要求它写得鲜明而有生气”“骨是对作品文辞方 面的美学要求”“要求它的文辞精练,辞义相称,有条理、挺拔有力、端正劲直”[2]p144。黄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