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养方式与小学生同伴交往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王琴

学号 20090304401012

院系教育科学系

专业心理学(师范)

年级 2009级

指导教师王飞

摘要

本课题主要是对各类家庭教育方式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同伴关系的影响作出研讨,揭示出影响小学高年级学生同伴关系的部分原因。论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参加问卷调查并且有效的被试共203人。结果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小学高年级学生同伴关系具有显著的相关,父母温暖与理解因子与小学高年级学生同伴关系呈正相关,即父母对小学高年级学生采取温暖与理解的教养形式会推动小学高年级学生良性同伴关系的发展,提升其与同伴之间的交流沟通水平。父母亲拒绝与否认因子与小学高年级学生同伴关系呈负相关,即父母对小学高年级学生采取拒绝与否认等教养方式,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同伴关系的良性发展产生制约和阻碍,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和同伴之间的沟通交流水平起到不利的影响。

关键词:家庭教养形式;小学高年级学生;同伴关系

1.1 问题提出及意义

儿童教育问题是目前社会最热门的问题之一,儿童的社会化可以说直接关乎儿童的成长与发展。家庭和同伴是儿童社会化首先所触碰到的范围领域,积极向上的家庭教育形式以及良性的同伴关系将对儿童的社会化进程产生积极地影响。

家庭的结构、情感氛围、物质条件、教育方式都会影响到儿童的个性,进而对其同伴关系产生直接性的影响。作为父母,其教养的理念和方式,在发展同伴关系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具有良好的同伴关系,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的成长发展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它可以有效推进儿童认知水平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同伴关系是亲子关系、师生关系无法取代的,儿童间的相互作用更经常、更亲切、更丰富多变。儿童在同伴关系中能够学到交友的形式,进行交流、协作等相关技能,可以让其获取更多从成人领域无法获得的信息,由此一来,可以让其在今后具备面对各种挑战和压力的能力。

在教育生活之中,要对家庭教育形式与小学生同伴关系之间的关联有着正确的认知,有益于教师培育小学生的交际观念和水平,及时有效地对其不良关系进行干涉,让他们在交际之中,学会理解包容,学会尊重他人,促使其拥有和谐融洽的关系,以此来逐步培育其良好的人格。

1.2 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

1.2.1 家庭教养方式定义

家庭教育形式的定义较多,部分学者对其的定义为:父母亲在抚养子女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言行风格[1]。也有学者认为:所谓的家庭教育形式,指的是父母亲在养育孩童的过程之中,习惯、经常采用的教育形式,其具有相对稳定的行为特征,是行为方式的一种总和和概括。Darling和Steinberg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子女情感的一种组合形式,它不随情境的改变而变化,反映了亲子交往的实质。国内张文新将父母教养方式概括为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子女的情感表达的组合方式,能够反映父母子女相处的实质[2]。各个学者所用的词汇也存在显著差异,比方说“教育方式”、“养育方式”或者是“抚养方式”等词[1]。从实际上来说,作为生命个体,孩童可以得以生存的基础条件是来自成年人的照顾。通常来讲,父母亲是履行这一责任的主体。在这一进程之中,生命个体就会自然转化成为社会化的个体。假设从该进程的最终结果来看,都是将社会化这一属性赋予到孩童身上。所以,把Parenting pattern这个英语词汇做一个最为恰当的翻译,必定是——教养方式。缪小春在其英语译著《儿童发展与个性》之中首次运用了“父母教养”这一说法

[3]。本课题的家庭教养形式采用第二种定义,具体来说,就是指父母亲在养育孩童的过程之中,习惯、经常采用的教育形式,其具有相对稳定的行为特征,是行为方式的一种总和和概括。

1.2.2 国内外有关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

在家庭教养形式的研究层面,外国的学者涉及的较早,提出了诸多有关理论。从日本来看,具备强烈的集体价值趋向,家长通常会主动鼓励子女必须注重其余人的行为;在美国、法国,其个人价值趋向表现得较为强烈,家长并不会明显要求其注重其他人的行为。还有部分西方的学者通过研究表明,在中产阶层的白人之中,家长通常会采用建议和解释的方式,对于孩子所提出的需要,做出更多的应答,同时,经常会主动提供相应的反馈;而在较低阶层的白人家长之中,通常会采用权利和强制性的介入,对于孩子的自由,作了更多的限制。还有部分学者把家庭教养形式模式化、类型化。在美国,十分著名的心理学家鲍姆林特在这方面的研究就是这一类的典型代表。她从成熟和控制的要求、父母的教养以及父母与儿童交往的清晰度四个角度来分析父母的教养行为,将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分为宽容型、权威型和专制型三种[4]。Schaefe提出接纳—拒绝,心理自主—心理受控,严厉—放纵三个方面区分家庭教养方式。还有的美国学者将全美的家庭教养方式调查量表进行归纳,将家庭教养方式分为:保护、严格、放纵和拒绝四种类型。

我国的研讨人员也从理论层面将家庭教养形式归结为六中形式:其一,严加规范性;其二,放任型;其三,溺爱型;其四,因材施教型;其五,启发型;其六,简单粗暴型,淘沙等学者,从溺爱、教育、忽视、成就要求、惩罚、民主这六个层面对家庭教养形式作了分析 [5]。而作为知名学者林磊,则选取了七个层面,研讨了家庭教养形式:其一,拒绝性;其二,期望性;其三,放任性;其四,专制性;其五,不一致性;其六,放任性;其七,民主性 [6]。凭借测试,将家长在关于教养形式层面所填写的数据加以量化,依照得分的情况加以归类,最终得到五大家庭教养形式:其一,溺爱型;其二,成就压力型;其三,严厉型;其四,极端型;其五,积极型。淘沙等学者对3到6岁孩童教养行为的各类结构作为研讨,最终的结果表明,关于家长对子女的教养行为含有六大层面:其一,积极情感表达;其二,接触和参加;其三,敏感性;其四,认知发展引导;其五,消极

情感表达 [5]。本文采用国内比较常规的分类形式,具体来说,就是把家庭教养划分为四大类型:第一类:放纵型;第二类,溺爱型;第三类,民主型;第四,专制型。

1.3 小学生同伴关系的研究

1.3.1 同伴关系定义

同伴关系是人际关系之中的一类,指的是:年龄近似的孩童间所展开的一类共同活动,而且,在活动的过程之中,彼此协作的关系,也可指年龄相同的人,或者是心理发展水平近似的个体,在交往的进程之中,构建和发展的一类人际关系 [7]。

目前的研讨通常会把同伴关系划分成为两类:第一类,指的是个体在同伴群体之中,被接纳,或者是受欢迎的程度,简答来说就是同伴接纳;第二类,指的是朋友间彼此的、一对一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友谊。这两类研究的取向体现了同伴关系之中的不同特征:第一类是群体指向性的单向结构,所反映的,是群体对个体的一种态度,是喜欢还是厌恶,是接纳还是排外。而第二类指的是出现在两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亲密还是生疏 [8]。在本课题之中,所运用的是第一类限定方式展开研讨的。

1.3.2 我国同伴关系研究现状

在九十年代,陈欣银等学者通过研讨发现,个体的协作、友善、亲社会活动和同伴接受存在正向效应,而个体的破坏或攻击活动,则和同伴接受呈现明显的负向效应 [9]。同伴不接受的个体,通常都会自我否定,对社会产生不满,而如此一来,就致使其破坏性和攻击性更为强烈,对同伴间交往的良性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在林崇德看来,个体的不良习性或品德,会致使同伴间的关系出现恶化,而由此一来,会致使个体逃避,甚至是对同伴产生敌对情绪,最终的关系破裂 [10]。在俞国良看来,对个体同伴接纳产生影响的最为关键性的要素来自家庭,家庭和同伴接纳存在明显的正相关。近些年来,我国许多研究人员对学生同伴关系有着较为统一的观点:第一,学生的学习、发展、生活、心理等都受到同伴交往十分关键的影响;第二,在信息化时代,社会更应当注重学生同伴关系;第三,学生培育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有效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关键层面就是同伴交往;第四,学生个体实现社会化的一个关键方式之一就是同伴交往;第五,学生步入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