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温储粮技术的示范
综合隔热控温技术

利用综合隔热控温技术确保储粮安全陈国利在储粮安全度夏中应用综合隔热控温方法,通过相应的控温技术手段的应用,对粮堆进行一系列的物理隔热和控温,使粮食(堆)温度维持在较低的环境温度中,极大的延缓了粮食品质的变化,武汉市大花岭粮食储备库对此进行了有效的探讨和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实效。
为今后深入的研究和推进综合控温储粮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控温总体形式根据仓库各个部位受外界影响程度的大小,综合利用墙面刷白、仓窗隔热、粮面压盖、屋面喷水、机械通风降温散热等控温储粮技术。
1、墙面刷白在粮仓外墙四周用白色乳胶油漆或白色石灰进行粉刷减少阳光的热辐射向墙体内传导,根据我们测试,刷白的仓房外墙温度比没有刷白的外墙温度低6—8C,仓内靠墙的粮温低2 Co2、仓窗通风口隔热通过冬季通风降温后,已取得低温基础条件的储粮应于 3 月份气温回升前及时进行门窗密闭工作,减小外界气温对仓温和粮温的影响。
一是结合仓库改造,将原来的透气门窗改为密闭门窗,二是对通风口,环流口用泡沫堵塞。
同时更换门窗用新型隔热材料制作的隔热仓门和窗户,以阻隔热浪向仓内传递。
3、粮面压盖外温影响仓温,仓温影响粮温。
在冬季通风降温(将粮温降在5- 10C),待第二年二月气温升高初始,对粮面进行压盖,用杀虫后的稻壳麻包以30 公分厚平、严、密、实,对粮面进行压盖,铺上走道板、薄膜进行密闭处理,以阻隔仓内的热源传递而影响粮堆,使粮堆的冷核心和冷心体积维持在最大的范围和较长时间。
4、井水屋面喷淋井水屋面喷淋控温储粮是一项因地制宜,经济有效的技术。
具有投资少,操作简便,能耗低,便于管理等优势。
我库利用自身的地下水资源将地下水直接作用于仓顶,控制影响仓温的主要源头,解决了夏季全天受太阳辐射时间长,影响仓温程度最大的关键问题。
在夏季外界环境温度达到30C时(含30C),打开阀门开关,在水的压力作用下,阀门自动开启旋转,冷水均匀喷洒在屋面上,以降低阳光辐射热(聚热)给仓顶带来的热效应。
综合控温技术储粮试验

端 分别 引到粮 面 。成仓 后 , 在粮 面上 均匀 挖 1 O条
1 6 . O , 人仓后 的平 均水分为 1 5 . 5 。储 粮情况
见表 1 。
表 I 试验 仓和对 照仓玉米品质情 况
通风道 , 沟深 6 0 c m, 长2 9 m, 将硬 塑 风 网 通风 管 置 于沟 内 , 平 整沟 面 , 与粮 面持平 即 可 。将 硬塑 风 网通
仓时过筛除杂, 保证粮堆内无 自动分级造成 的破碎
1 . 1 供 试 仓房
或粮皮等区域 , 入仓后粮温在一5 ℃。人仓结束后布
设 测温 电缆 , 同时增设 热 敏 电阻移 动测 温点 , 密封 风
试验仓 1 5 号仓 、 对照仓 1 6 号仓为我库两栋高 大平房仓 , 仓房南 北走 向, 长5 4 m, 宽3 0 m, 檐 高
仓 储技 术 进行 双层 压 盖 。 2 . 4 日常检 查
综合 控 温技 术储 粮试 验
2 . 5 . 3 . 1 设定谷冷机送风温湿度参数
根据粮堆的温度和水分情况设定谷冷机送风温
湿度参数 。2台谷冷机送风温度设定为 1 2 . O ' C, 湿 度设定为 7 5 . O 。 2 . 5 . 3 . 2 谷冷机制冷通风作业 用软管将 2台谷冷机分别与试验仓房的通风地 笼进风 口前后 四点相连接。同时打开仓房保温窗, 根据设定的冷通气候条件适时进行上行式冷通 , 达
( 最 大风 量 9 7 0 0 m3 / h ) 的谷 物 冷 却 机 2台 ; 1 0根 直
物冷却机相结合控温 ; 秋季利用 自然冷源控温, 可适 时采用 自然通风和轴流风机等通风方式 , 使粮温尽 可能与外温同步下降。试验结果证 明: 利用综合控 温技术效果明显 , 实现了高水分玉米安全度夏 的目
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原理

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原理《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原理》1. 引言嘿,你有没有想过,咱们国家每年生产那么多粮食,要怎么储存才能保证粮食不会因为温度不合适而坏掉呢?这可不像咱们家里就放几袋米那么简单哦。
今天呀,咱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的原理,让你对这个神奇的储粮技术有个透彻的了解。
这篇文章呢,咱们会先从基本概念说起,再讲讲它是怎么运行的,还有在日常生活和高级领域的应用,以及一些常见的误解和相关的知识。
2. 核心原理2.1基本概念与理论背景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呢,简单来说就是一种通过控制粮堆内部空气流动来调节温度的技术。
这技术的理论基础其实就是利用了空气的热传导性。
咱们都知道,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这是一个很基本的自然现象。
这个技术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对粮堆内部的空气进行循环控制。
它的发展历程也是随着人们对粮食储存要求的提高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以前传统的储粮方式,不太能精准控制粮堆的温度,容易出现粮食发霉或者生虫的情况。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开始研究怎么更好地利用粮堆内部的环境来调节温度,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就应运而生了。
2.2运行机制与过程分析咱们来详细说说它的运行过程。
首先,在粮堆里会有一些通风管道的设置。
当粮堆某个部位温度升高的时候,这个地方的空气就会变热。
热空气呢,就像调皮的孩子一样,会往上跑。
这时候,通过通风管道系统,就可以引导这些热空气往温度较低的地方流动。
打个比方,就好像咱们屋子里有个暖炉,暖炉周围的空气热了,咱们打开窗户和门,让热空气能够流到屋子其他冷的地方去。
在粮堆里也是一样的道理。
热空气在流动的过程中,热量就会逐渐传递给温度较低的空气和粮食。
然后,冷空气又会因为重力的作用,下沉到原来热空气的位置,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内部的空气循环,也就是内环流。
这个内环流不断地进行,就可以把粮堆里的热量均匀地分散开来,使得整个粮堆的温度能够保持在一个比较合适的范围内,从而达到控温储粮的目的。
3. 理论与实际应用3.1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这种原理也有类似的体现。
平房仓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操作规程

平房仓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平房仓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操作,确保储粮质量,提高储粮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平房仓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操作的各个环节。
第三条平房仓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操作应遵循科学、合理、安全、节能的原则。
第四条平房仓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操作应符合相关政府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第五条平房仓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操作应由具有相关资质的技术人员负责。
第二章设备准备第六条平房仓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操作所需设备应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正常运行。
第七条平房仓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操作所需设备应能够准确测量并控制温度、湿度、氧气含量等参数。
第八条平房仓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操作所需设备应配置电气保护装置,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九条平房仓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操作所需设备的选择应根据储粮的种类、储粮数量、储粮状态等因素进行合理的配置。
第三章操作要点第十条平房仓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操作应在储粮入仓前进行必要的检查和准备工作,确保设备和储粮的状态良好。
第十一条平房仓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操作应按照储粮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控温方案。
第十二条平房仓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操作应设置合理的温度、湿度、氧气含量等参数,并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
第十三条平房仓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操作应定期对设备和仓内环境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
第十四条平房仓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操作应定期对储粮进行检测和采样,确保储粮质量符合要求。
第四章安全措施第十五条平房仓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操作应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传达安全意识,增强操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
第十六条平房仓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操作应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十七条平房仓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操作应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处理发现的安全隐患。
第十八条平房仓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操作应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培训操作人员掌握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和技巧。
现代氮气气调控温储粮技术防治储粮害虫试验

采用上充下排方式 ,高浓度氮气通过导气管充 人粮面气囊 ,再从气囊进入粮堆,将粮堆内的空气
从上 向下推 ,最后 从通 风孔 上的原磷 化氢气 体环 流 熏蒸 进气 口排 出仓 外 ,当排气 口氮气 浓度 达到设 定
浓度时停止充气 ,当氮气浓度低于设定值时,及时
补气 。
1 . 2 . 3 浓度 的控 制
将薄膜压人两条密封槽管内, 以防止充人氮气后粮
* 收 稿 日期 :2 O 1 3 一O 9 —2 6 通 讯 地 址 : 昆明 市 西 山 区兴 苑路 5 9 9号
・
3 0・
粮 油仓储科技 通 讯 2 0 1 3( 6 )
2 、表 3 、表 4 。
表2 3 号仓充气情况记录表
有害生物防治
现代氮气气调控温储粮技术防治储粮害虫试验
‘2 9‘
现代氮气气调控温 储 粮技术 防治储粮害虫试验
余 吉庆 周智 华 李 宗良 万 青 雷永富 刘 俊
( 中央储 备 粮 昆 明 直属 库
摘
一
6 5 0 1 0 0 )
要 氮气 气调控 温储 粮技 术是 在提 倡 节能减 排 ,绿 色环 保 的社 会 背景下 发展起 来 的
度 7 4 ,且 降 雪 年 份 极 少 有 。 由 于 温 湿 度 适 宜 ,
1 3 照 长 ,霜期 短 。所 以 ,全 年 内有 9 ~1 0个 月都适
1 . 1 . 3 设备 情 况
1 . 1 . 3 . 1 制氮 系统 :Mo d e l 移 动 式 膜分 离 制 氮 系
统 ( 型号 ME M- -6 8 0 0 ) ,氮气 产 量 1 1 0 m3 / h,纯 度9 9 .5 ,氮气 压力 1 . 0 MP a ,电源 3 8 0 V。
控温储粮技术使用使用操作手册

控温储粮技术使用使用操作手册控温储粮技术是一种利用温度调控储粮环境,延长粮食贮存时间的技术。
它通过调整储粮环境温度和湿度,控制害虫的繁殖和发育,防止粮食贮存中的病虫害发生,延长粮食的贮存时间和保持粮食质量。
下面将详细介绍控温储粮技术的使用操作手册。
第一章:控温储粮技术概述1.1控温储粮技术的原理1.2控温储粮技术的优势1.3控温储粮技术的应用范围第二章:控温储粮技术的设备选择2.1温湿度控制器的选用2.2风机的选用2.3温度传感器的选用2.4湿度传感器的选用第三章:控温储粮技术的施工和安装3.1储粮仓库的设计布局3.2线路敷设和电气连接3.3控制设备的安装调试3.4湿度传感器的安装与校准3.5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与校准第四章:控温储粮技术的操作步骤4.1开机和关机操作4.2温湿度设定操作4.3风机控制操作4.4温湿度传感器校准操作4.5报警功能使用操作第五章:控温储粮技术的维护与保养5.1定期清洁设备5.2定期检查传感器的工作情况5.3定期校准传感器5.4定期更换设备耗材和易损件5.5处理设备故障和报警第六章:控温储粮技术的安全注意事项6.1避免操作错误6.2避免设备过载6.3避免电气故障6.4避免超温和超湿6.5避免设备损坏和人身伤害第七章:控温储粮技术的效果评估与改进7.1控温储粮效果的评估方法7.2控温储粮技术的改进方案7.3控温储粮技术的经济效益评估通过以上章节的介绍,操作手册详细阐述了控温储粮技术的原理、设备选择、施工安装、操作步骤、维护保养、安全注意事项和效果评估等内容,使用户能够全面了解和正确使用该技术。
控温储粮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提高粮食贮存的有效性和质量稳定性,对于农业的发展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控温储粮技术应用试验-论文

毕业论文题目综合控温储粮技术应用试验摘要通过对仓顶喷水,粮面毛毯压盖在沿海高温高湿地区的实仓试验,对采用了仓顶喷水,毛毯粮面压盖试验仓与对照仓进行粮食品质,粮堆表面虫害发生情况进行定期检测,仓顶喷水隔热,控制粮温上升,抑制虫害发生有很好的作用,达到安全储粮,延缓粮食陈化的目的。
关键词: 仓顶喷水毛毯隔热控温目录前言 (4)1 地理气候 (4)2 试验材料························4-53 试验方法························5-74 结果与分析·······················7-85 问题与探论·······················8-96 结论 (9)参考文献 (10)前言低温是目前全世界公认的最为安全、可靠、合理、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的储粮保鲜技术。
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的应用

仓储技术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的应用•21•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的应用武维超黄海峰(中央储备粮卫辉直属库有限公司453100)摘要对小麦采取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可以降低仓温、仓湿及上层粮温,改善工作环境,延缓害虫发生时间,降低药剂用量,甚至可以实现免熏蒸储粮,确保了良好的工作环境,践行了绿色科技储粮的理念,适应了社会发展方向$关键词内环流控温小麦绿色储粮1适用范围适用于已安装内环流控温系统,且仓储基础设施完备,仓房隔热密闭性能较好,具有良好通风系统、仓容5000t以上的平房仓、浅圆仓等仓房的控温储藏。
2技术原理在环流风机的作用下,将粮堆中下部干冷空气,通过通风道经过保温管道送入仓房上部空间,并下行穿过粮堆,使内环流系统和粮堆形成一个闭合环流回路,达到调节仓温和表层粮温的作用,同时降低仓湿实现控温储粮$3基础条件3.1储粮条件入仓粮食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质量标准,其中杂质不得超过1.0%,水分不超过安全储存水分,即小麦#13.0%,玉米#14.0%$3.2仓房条件3.2.1仓房气密性仓房气密性能良好,采用正压测定气密性,平房仓500Pa半衰期不少于40s,浅圆仓不少于60s$3.2.2仓房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仓顶和仓壁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其传热系数符合《粮油储藏技术规范》相关规定。
3.2.3在隔热气密性达不到控温储藏要求时,要采用薄膜密封、屋面架空、仓内吊顶、内墙保温、窗口保温材料封堵等措施进行处理$3.3设施设备条件3.3.1通风系统仓房应配有结构良好的通风系统。
通风系统的设计、配置与安装应满足《机械通风降温储粮技术规程》(Q/ZCL T2-2007)的有关要求。
入库过程中要防止通风管道移位或损坏变形,通风道单程长度不宜超过25m$3.3.2粮情检测系统仓房应配有性能良好的粮情电子测控系统,粮情电子测控系统的配置与安装应符合《粮情测控通用技术要求》(LS/T1809-20!7)的有关要求$3.3.3动力系统应用仓房动力电源要满足机电设备全部启动时最大动力负荷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温储粮技术的应用
湖北襄阳国家粮食储备库
丁光志冯有成董金安杨俊涛
控温储粮技术目前是粮食保管探讨的课题,低温储粮是粮食储藏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储藏技术,是当前绿色储粮技术中推广应用较多的一种方法。
对储粮品质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为解决夏季仓内空间及粮堆表面温度偏高,我库在控温储粮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和探讨。
近年来,根据我库实际情况进行了“聚苯乙烯(EPS)泡沫板压盖粮面隔热控温对比试验”和“采用排风扇通风降温试验”,通过试验有效的控制了粮温,延缓了粮食品质变化速度。
取得了较好的控温效果和经济效益。
一、聚苯乙烯(EPS)泡沫板压盖粮面隔热控温试验
1、压盖时机选择
①压盖:在冬季通风降低粮温,当春季气温回升时,用泡沫聚苯乙烯(EPS)泡沫板平铺粮面,板间缝隙挤紧,包括靠墙边的泡沫板,不留缝隙,但不要过紧;②薄膜密闭:待气温升到20℃左右时,将薄膜覆盖整个聚苯乙烯(EPS)泡沫板上,最后浇灌松香石蜡混合液,达到密封作用。
2、配套实施项目
①留足多用孔:为了配合粮面压盖后的粮情控测,机械通风,熏蒸施药,根据仓房大小,设置多用孔。
根据我库仓房,实际每栋仓设置30个多用孔,孔内径18cm,并安装双槽塑料密封圈。
密封圈安装
好后,用小刀将密封圈正下方的聚苯乙烯(EPS)泡沫板挖一个上大下小的坡面圈,取出的圈板不得损坏,作盖子复原,并在盖子中心点固定一个小绳,以利今后开启;②门窗改造,把老式仓窗、仓门改造为密封保温门窗。
3、控温效果。
经过21个月储存,高温、度夏试验表明,试验仓的粮温要比对照仓的粮温上升幅度低3-4℃,接近标准低温储粮标准,粮温上升速度延缓2个月,储粮品质仍控制在“宜存”指标内,无黄粒米、害虫密度减少,未发生微生物危害等。
达到了隔热控温,延缓粮食陈化,防虫抑霉的目的。
4、经济效益。
应用聚苯乙烯(EPS)泡沫板进行压盖控温储粮费用较低,材料可重复使用。
每栋仓需用泡沫板30m3,泡沫板单价200元/m3,耗资6000元,松香石蜡500元,共耗资6500元,平均每公斤粮食0.003元。
而按现实的粮食品质销售,预计要比常规储存的粮食每公斤多卖2分钱,2185吨粮食可多卖4.37万元,减去聚苯乙烯(EPS)泡沫板开支和松香、石蜡开支,每栋仓将,净增收3.72万元。
二、采用排风扇通风降温试验
采用排风扇通风降温即适用于冬季通风,又适用于夏季排除仓内积热。
实施中采取轴流风机通风降温与排风扇降温对照试验。
1、试验方法。
根据当地气象部门预报天气好坏情况进行作业,并在通风前对粮温,进行检查。
根据仓房大小确定排风扇数量,试验时,我们采取在仓房前后檐墙各安装3台排风扇,均匀排列。
利用排风扇打开下面进风口进行吸出式通风,在通风前一定要关闭门窗,采
用间歇式降温通风,在通风过种中,有专人负责,每8小时检查一次通风情况,比较通风过程中降温及降水变化情况。
在对照仓每个仓门闸板上安装2台轴流风机共8台。
通风时打开四周,仓窗、仓门,启动风机,进行吸出式通风。
2、控温效果比较。
通过实验对比,两仓均采用吸出式通风降温且试验仓,比对照仓少两台风机,但试验仓通风效果比对照仓通风效果好。
在相同的通风时间内,试验仓平均粮温由13.1℃下降到8.7℃,最高粮温由19.1℃降到13.4℃,下降了5.7℃。
而对照仓平均粮温由12.3℃降到8.8℃,最高点粮温由18℃降到14.8℃,仅下降了3.2℃。
3、效益情况。
对照仓采用8台轴流风机通风降温,总耗电量1890kw.h,电费1323元,平均每吨粮食为0.53元;试验仓采用6台排风扇通风降温,总耗电量1417 kw.h,电费992元,每吨粮食费用为0.40元,比对照仓节约电费331元。
4、注意问题:首先通风前一定要关好门窗,达到不漏气,节约电耗,其次,降温通风后应做好粮堆隔热保冷工作,有利于夏季高温期间保管,减少粮食干物质损耗,防止储粮害虫发生,另外注意好在粮食入库时确保地上笼,不移位、不脱节,否则影响通风效果给储粮造成隐患。
三、对两种控温储粮技术应用的思考
通过两种控温储粮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控温效果和经济效益,积累了一定经验。
在近年来,我库控温储藏工作中,我们将普及适时通
风储藏。
密闭储藏,控温储藏等技术措施,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充分利用储粮新技术
粮食入库后能否安全储存,取决于粮食水分和温度两项重要指标。
为此,我们选择有利时机利用先进的储粮新技术进行降水,降温。
为安全储粮储存打下坚实的基础,给库存粮食创造一个优良的储存环境。
①机械通风降水
水分是粮食安全储存的一个重要指标,长期安全储存其水分控制安全以内。
但是近几年来,随着粮食购销市场的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化及市场主体多元化格局形成,加上各地粮食储备库的轮换工作相对集中,致使各地粮食出现抢购现象,导致上市的新粮食水分普遍偏高,给安全储存带来很大困难。
我们利用秋季气候干燥的特点,进行机械通风降水,使新入库粮食降到安全水分以内。
②冬季降温
粮食温度也是安全储藏的重要指标,粮温的高低对延缓粮食品质劣变和防止虫害的发生及繁殖都有直接影响,粮温低了不仅虫害发生机会少而且有利于保持粮食原有的品质。
低温储粮是绿色储粮的重要手段,因此冬季降温工作必须抓好、抓实。
但粮堆温度并不是越低越好,要根据仓房密闭程度,保温能力和仓房情况来确定通风目的,根据通风目的选择适宜的外温条件进行通风。
确定把平均粮温降到5—10℃之间。
根据害虫的生活规律,一般害虫在10℃以下就停止活动和繁殖这一特性,本着即能达到低温储藏,又能节约成本的原则。
通风风机的选择,因为冬季气温较低,粮温与外界气温之间温差较大,如果使用离心风机进行机械降温,虽然降温较快,但降温幅度大,温差大,容易形成结露。
加上经过秋季通风降水,粮食水分都比较低,并且机械降温往往伴随着降水,如用离心风机进行通风,将造成粮食水分不必要的损失。
这样,我们选择利用仓房前后的排风扇,把仓房下边3个进风口打开,进行通风降温。
利用排风扇通风。
风量较小,气流微弱,这样选择外界温度可更低,水分损失就小,是比较理想的保量通风方式。
2、狠抓日常管理工作
储粮日常管理是始终贯穿粮食全过程的一项系统工程,管理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虫害或发热霉变现象,因此“以防为主”是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的重点。
“防”字当头,常抓不懈,做到“防”重于“治”。
因此,“以防为主”的日常管理工作是实现绿色储粮的重要基础。
①春季密闭
入库的粮食经过秋季降水,冬季降温,达到了安全储藏,粮温全部在10℃左右。
春季来临时,必须在3月份气温回升以前进行整仓密闭,防止粮温升高。
把通风口用隔热材料堵严。
②环境消毒
环境消毒是实现绿色储粮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我们在春季气温回升到害虫能活动的范围时,就开始进行仓外消毒和在仓门口喷布防虫线,尤其是在轮换出入库期间,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消毒次数,这项工作一直坚持到秋冬季节害虫停止活动为止,通过长期进行环境
消毒,可有效的控制外界虫害对仓内粮食的感染机会。
③夏季要严防勤查
在夏季加强粮情检查力度,勤查勤看,采取定点检查与不定点检查相结合,仪器鉴定与感观鉴定相结全,储粮经验与各仓实际情况相结全的原则,对各仓进行勤查、细查、彻底消除隐患。
④夏季夜间通风
我库所处的地理位置每年的夏季气温较高,仓内粮堆表层受外温影响,充分利用排风扇在夜间进行适时通风,排出仓内空间积热,降低仓内温、湿度,要密切注意粮情变化防止仓内温、湿度过高影响表层粮食温度和水分,若出现明显回升时,应采取更为有效的降温措施。
⑤秋季通风
随着秋季气温的降低和温度的降低,应实行自然通风,对密闭仓房进行开窗散气,通风,使粮堆表层温度逐渐降低,防止表层粮食温湿度过高生虫、生霉。
3、根据实际情况,多措并举进行科学储粮
“四项储粮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极大地促进了仓储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但是仓储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工作,各仓粮食粮情都不一样,在管理中出现的情况也不一样。
坚持“防旱、防好、防及时”出发,并本着“安全、经济、有效”的原则,一旦有问题要“治早、治好、治彻底”。
同时,不断地进行大胆尝试,多措并举进行科学控温,实现“绿色、生态、和谐”储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