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配送的概念

物流配送的概念
物流配送的概念

概念:

是现代流通业的一种经营方式。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实体流动的过程。在物的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它包括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活动。配送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里,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用,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物流与配送关系紧密,在具体活动中往往交结在一起,为此人们习常把物流配送连在一起表述。

特点:

1.和送货概念的区别在于,不是一般概念的送货,也不是生产企业推销产品时直接从事的销售性送货,而是从物流据点至用户的一种特殊送货形式。从送货功能看,其特殊性表现为:A从事送货的是专职流通企业,而不是生产企业;B配送是“中转”型送货,而一般送货尤其从工厂至用户的送货往往是直达型;C一般送货是生产什么,有什么送什么,配送则是需要什么送什么。

2.和输送、运输概念的区别在于,配送不是单纯的运输或输送,而是运输与其它活动共同构成的有机体。配送中所包含的那一部分运输活动在整个输送过程中是处于“二次输送”;“支线输送”、“末端输送”的位置,其起止点是物流据点至用户,这也是不同于一般输送的特点。

3.和一般概念的供应或供给的区别在于,不是广义概念的组织物资订货、签约、结算、进货及对物资处理分配的供应,而是以供给者进货到户式的腔镜像做应。从服务方式来讲,是一种“门到门”的服务“,可以将货物从物流据点一直送到用户的仓库、营业所、车间乃至生产线的起点。

4.和运送、发放、投送概念的区别在于,这是在全面配货基础上,充分按照要求,包括种类、种类措施、数量、时间等方面的要求所进行的运送。因此,除了各种“运”、“送”活动外,还要从事大量分货、配货、配装等工作,是“配”和“送”的有机结合形式。

意义和作用:

(一)完善了输送及整个物流系统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大吨位、高效率运输力量的出现,使干线运输无论在铁路、海运抑或公路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平,长距离、大批量的运输实现了低成本化。但是,在所有的干线运输之后,往往都要辅以支线或小搬运,这种支线转运或小搬运,这种支线运输及小搬运成了物流过程的一个薄弱环节。这个环节有和干线运输不同的许多特点,如要求灵活性、适应性、服务性,致使运力往往利用不合理、成本过高等问题难以解决。采用配送方式,从范围来讲将支线运输及小搬运统一起来,加上上述的各种优点使输送过程得以优化和完善。

(二)提高了末端物流的效益

采用配送方式,通过增大经济批量来达到经济地进货,又通过将各种商品用户集中一起进行一次发货,代替分别向不同用户小批量发货来达到经济地发货使末端物流经济效益提高。

(三)通过集中库存使企业实低库存或零库存

实现了高水平的配送之后,尤其是采取准时配送方式之后,生产企业可以完全依靠配送中心的准时配送而不需保持自己的库存。或者,生产企业只需保持少量保险储备而不必留有经常储备,这就可以实现生产企业多年追求的“零库存”,将企业从库存的包袱中解脱出来,同时解放出大量储备资金,从而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

实行集中库存,集中库存的总量远低于不实行集中库存时各企业分散库存之总量。同时增加了调节能力,也提高了社会经济效益。此外,采用集中库存是可利用规模经济的优势,使单位存货成本下降。

(四)“简化事务,方间用户”

采用配送方式,用户只需向一处订购,或和一个进货单位联系就可订购到以往需去许多

地方才能订到的货物,只需组织对一个配送单位的接货便可代替现有的高频率接货,因而大大减轻了用户工作量和负担,也节省了事务开支。

(五)提高供应保证程度

用生产企业自己保持库存,维持生产,供应保证程度很难提高(受到库存费用的制约),采取配送方式,配送中心可以比任何单位企业的储备量更大,因而对每个企业而言,中断供应、影响生产的风险便相对缩小,使用户免去短缺之忧。

物流配送的概念

物流配送的概念 现代物流实用词典说物流配送是共同化的服务模式,物流配送共同化包括物流资源利用共同化、物流设施与设备利用共同化、物流管理共同化等等。 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的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货、配货等作业,并按时送达到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配送的定义反映了配送实践中的、三个基本要素,即“用户要求”、“配货”、“送货”。“用户要求”包含着很多内容,如货物的吕种、规格、数量、质量、送货时间、送货地点等,它主要从用户订单中反映出来,是“配货”和“送货”的依据。用户要求的实现程度,是衡量配送质量高低的最终标准。“配货”是现代物流业区别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生产消费与生活消费,基于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的要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流通方式。 (1)备货。是配送的准备工作或基础工作,备货工作包括筹集货源、订货或购货、集货、进货及有关的质量检查、结算、交接等。配送的优势之一,就是可以集中用户的需求进行一定规模的备货。备货是决定配送成败的初期工作,如果备货成本太高,会大大降低配送的效益。

(2)储存。配送中的储存有储备及暂存两种形态。 配送储备是按一定时期的配送经营要求,形成的对配送的资源保证。这种类型的储备数量较大,储备结构也较完善,视货源及到货情况,可以有计划地确定周转储备及保险储备结构及数量。配送的储备保证有时在配送中心附近单独设库解决。 另一种储存形态是暂存,是具体执行日配送时,按分拣配货要求,在理货场地所做的少量储存准备。由于总体储存效益取决于储存总量,所以,这部分暂存数量只会对工作方便与否造成影响,而不会影响储存的总效益,因而在数量上控制并不严格。 还有另一种形式的暂存,即是分拣、配货之后,形成的发送货载的暂存,这个暂存主要是调节配货与送货的节奏,暂存时间不长。 (3)分拣及配货。是配送不同于其它物流形式的有特点的功能要素,也是配送成败的一项重要文持性工作。分拣及配货是完善送货、支持送货准备性工作,是不同配送企业在送货时进行竞争和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必然延伸,所以,也可以说是送货向高级形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有了分拣及配货就会大大提高送货服务水平(https://www.360docs.net/doc/961468065.html,),所以,分拣及配货是决定整个配送系统水平的关键要素。 (4)配装。在单个用户配送数量不能达到车辆的有效载运负荷时,

2020物流信息管理教案

第七章物流信息管理教案 【学习目的】 熟悉掌握物流信息的概念和内容;掌握物流信息的功能、物流信息的特征、条码类别、有关物流信息系统的概念以及物流信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了解物流信息系统所要解决的问题、EOS系统的构成,POS系统的运行步骤;知道建立物流信息系统的意义、POS系统的特征。 第一节物流信息概述 一、物流信息的概念 物流信息是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和文件的总称。物流信息是物流活动中各个环节生成的信息,一般是随着从生产到消费的物流活动的产生而产生的信息流,与物流过程中的运输、保管、装卸、包装等各种功能有机结合在一起,是整个物流活动顺利进行所不可缺少的物流资源。 现代物流的重要特征是物流的信息化,现代物流也可看作是物资实体流通与信息流通的结合。在现代物流运作过程中,通过使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技术手段,大大加快了物流信息的处理和传递速度,从而使物流活动的效率和快速反应能力得到提高。建立和完善物流信息系统,对于构筑物流系统,开展现代物流活动是极其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物流信息在物流系统中,既如同其他物流功能一样表现,成其子系统,但又不同于其他物流功能,它总是伴随其他物流功能的运行而产生,又不断对其他物流以及整个物流起支持保障作用。 二、物流信息的内容 物流信息包括物流系统内信息和物流系统外信息两部分。 (一)物流系统内信息 物流系统内信息是指与物流活动(如运输、保管、包装、装卸、配送、流通加工等)有关的信息。它是伴随物流活动而发生的。在物流活动的管理与决策中,如运输工具的选择、运输线路的确定、在途货物的追踪、仓库的

190 物流管理基础 有效利用、订单管理等,都需要详细和准确的物流信息,因为物流信息对运输管理、库存管理、订单管理等物流活动具有支持保证的功能。 (二)物流系统外信息 物流系统外信息是在物流活动以外发生的,但提供给物流使用的信息,包括供货人信息、顾客信息、订货合同信息、交通运输信息、市场信息、政策信息,还有来自企业内生产、财务等部门的与物流有关的信息。 三、物流信息的功能 物流信息系统是把各种物流活动与某个一体化过程连接在一起的通道。一体化过程建立在这几个功能层次上:交易、管理控制、决策分析,以及制定战略计划系统。 图7-1说明了在信息功能各层次上的物流活动和决策。正如该金字塔形状所示,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管理控制、决策分析以及战略计划的制定需要以强大的交易系统为基础。 战略联盟车辆生产日程安排金融衡量客户服务衡量记录订货内容装船 制定战略计划 决策分析 管理控制 交易系统 形式能力和机会的开发提炼集中的/以利润为基础的客户分析 存货水平和管理网络/设施选址的配置与第三方/外源的垂直一体化成本衡量资产管理 生产率衡量服务质量衡量 安排存货任务作业程序选择任务定价和开发票消费者查询 图7-1 物流信息功能 交易系统是用于启动和记录个别的物流活动的最基本的层次。交易活动包括记录订货内容、安排存货任务、作业程序选择、装船、定价、开发票以

物流信息技术重点

单项选择20,判断20,(课后习题)名词解释4*5,简答2*8,案例分析1*24(3小题) 信息技术分类 1传感技术 传感技术是信息的采集技术,对应于人的感觉器官,作用是扩展人类获取信息的感觉器官功能。传感技术包括遥感、遥测及各种高性能的传感器,如卫星遥感技术、红外遥感技术、热敏、光敏传感器及各种智能传感系统等。传感技术的应用极大地增强了人类收集信息的能力。 2通信技术 通信技术是信息的传递技术,对应于人的神经系统,主要功能是实现信息的迅速、准确、安全的传递。通信技术的出现,使人类社会信息传播发生深刻的变化。 3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是信息的处理和存储技术,对应于人的思维器官。计算机运行速度非常快,能自动处理大量的信息,并具有很高的精确度。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对信息的编码、压缩、加密和再生等技术,计算机存储技术主要包括内存储技术和外存储技术。 4控制技术 控制技术是信息的使用技术,对应于人的效应器官。控制技术是信息过程的最后环节,包括调控技术、显示技术等。 物流信息技术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基础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 信息采集技术:条形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 信息交换技术:信息交换技术即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又称 EDI 技术,是指通过电子方式,采用标准化的格式,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结构化数据的传输和交换地理分析与动态跟踪技术:地理分析与动态跟踪技术主要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物流信息系统概念 在物流领域范畴内建立的信息收集、整理、加工、储存与服务工作的系统,称为物流信息系统。 条码概念 条码是一种信息代码,由一组宽度不同、反射率不同的条和空按规定的编码规则组合起来,用以表示一定的字符、数字及符号组成的信息,它是一种用光电扫描阅读设备识读并使数据输入计算机的特殊代码。 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的区别 一维条码只在一个方向(一般是水平方向)表达信息,而在垂直方向不表达任何信息,其一定的高度通常是为了便于阅读器的对准。 一维条码由宽度不同、反射率不同的“条”和“空”,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码制)编制而成。 世界上约有225种以上的一维条码,每种一维条码都有自己的一套编码规格,一般较流行的一维条码有39码、EAN码、UPC码、128码,以及专门用于书刊管理的ISBN、ISSN等。 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二维空间存储信息的条码,称为二维条码。

物流概念中英文对照

概念名称英文名称常见同义词物流服务 运输服务transportation 装卸搬运服务loading and unloading 配送服务distribution 搬运服务handling carrying 仓储服务Warehousing 包装服务packaging 代理服务agency ;commission 流通加工服务distribution processing 报关报检服务customs declaration 租赁服务rent 信息服务information service 物流对象Logistics objects 货物Goods 运输车辆transport vehicle 通关Marine agent 信息源information source 个人personal 公司company 按服务项目分According to the service project 按公司性质分The nature of the company 地理位置Location 国家Country 省Province 市City 约束条件Constraint conditions 起始时间starting time 截止时间Cut-off time 信息管理Information management 信息编号Message number 信息主题Information subject 发布时间Release time 业务状态The business state 历史记录Historical records 服务能力水平The level of service capacity 信息可靠信The reliability of the information 服务可靠性Service reliability 交付可靠性Delivery reliability 人员综合素质The overall quality of staff 快速响应能力Rapid response capability 合同履行程度The leavel performance of the

物流的概念及发展

物流的概念及发展 物流概念的产生与发展 物流是一个十分现代化的概念, 人们的注意。 物流(PhysicalDistribution) 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 严重不足的经济危机, 销售过程中的物流。 因此,物流概念从1915 时间才有定论(Logistics 作PhysicalDistribution的。 PhysicalDistribution 日本的物流概念是1956 1956 “从供应开始经各种中间环节的转让及拥有而达到最终消费者手中的实物运动,以此实现组织的明确目标。”“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到需求者的物理运动,是创造时间价值、场所价值和一定的加工价值的活动。” “物流是指物质实体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的物理移动,它由一系列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经济活动组成,包括运输、保管、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加工 我国对于“物 一条是在80年代初随“市场营销” 都毫无例外 “实体分配”或“实 “实体分配”指的就是商品实 日本人将其译为日 社会经济领域中的物流活动无处不在,对于各个领域的物流,虽然其基本要素都存在且相同,但由于物流对象不同,物流目的不同,物流范围、范畴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物流类型。在对物流的分类标准方面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看法,主

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宏观物流和微观物流;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国际物流和区域物流。 在此,我们将采用第二种分类方法,对物流进行划分。 1.社会物流 经济大领域。 中的物流活动, 2.企业物流 (1)企业生产物流 艺过程伴生的, 进入到生产线的开始端, 节约劳动力。 (2)企业供应物流 大的保证来组织供应物流活动的限定条件下,因此,就带来很大的难度。企业竞争的关键在于如何降低这一物流过程的成本,可以说是企业物流的最大难点。为此,企业供应物流就必须解决有效的供应网络、供应方式、零库存等问题。 (3)企业销售物流 企业销售物流是企业为保证本身的经营效益,不断伴随销售活动,将产品所有 也会占用很大空间,造成浪费。 装卸、处理等的物流活动。 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 等职能的管理等。 2.物流系统化

物流的基本概念

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 教案首页 编号:YJQD-0507-07版本:B/O流水号: 编制:审核:批准: 课题:第四章物流基础 教学目的、要求: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掌握物流成本管理,掌握物流信息管理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物流成本管理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电教设备):多媒体 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 板书或教学设计: 第四章物流基础 一、物流基本概念 1、商物流的概念 2、物流的分类 3、第三方物流 4、企业物流 二、物流管理基础 1、物流管理的概念 2、物流服务管理 3、物流成本管理 4、物流信息管理

I、课前提问:电子商务营销的含义是什么? 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营销的特点是什么? II、导入新课: 上次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网络营销的基础内容,本次可学习的是物流的基础内容。 III、教授新课: 一、物流基本概念 1、物流基本概念, 物流的概念,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物流的定义是物品从供 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在物流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例如,粮食物流是指粮食从生产,收购,储存,运输,加工到销售整个过程中的实体运动以及在流通环节的一切增值活动,如图4-2所示是玉米的物流过程,它涉及玉米的生产,收购,储存,加工,配送,交货等一系列环节。家电物流过程包括家电零件,材料采购,集中加工,制造与装配,包装,搬运,装车。运输,配送中心入库,配送,交货等环节,液态牛奶物流过程包括牛奶生产基地取奶,原奶储存,运输,液态奶加工,包装,流通加工,装车,卸车,配送中心入库,配送,交货等环节。物流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1901年,格罗威尔在美国政府的《工业委员会关于农场产品配送的报告》中,第一次论述了对农产品配送成本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人们开始认识物流,1918年,英国联合利华公司的电话。利费哈姆勋爵成立了”即时送货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宗旨是。在全国范围内把商品及时送到批发商零售商以及用户的手中,1921年美国经济学家阿齐萧,在市场流通的若干问题一书中提出物流是以创造需求不同的一个问题,销售过程的物流指的是时间和空间的转移,并提到物资经过时间和空间的转移会产生附加价值,此时的物流指的是销售过程中的物流是为了配合销售而进行的相关运输与仓储活动。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对当时还称为实体配送的物流进行了定义,实体配送是指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在生产地点到消费地点流动过程中所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这个概念是有关物流的最早定义,他将物流看成销售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认为其从属于销售强调了产品销售有关的书驻留没有包括输入物流环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经济的发展进入了大量生产和销售时期后勤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开始被引入工业部门和商业部门,被人们称为,工业后勤和商业后勤,配送的概念也逐渐被物流取代,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由于人们研究的对象主要是

物流信息系统概念整理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是一个以人为 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的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信息管理系统(MIS)涉及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 很多学科,是各学科紧密相连综合交叉的一门新学科。作为一门新科学,它的理论和方法正在不断发展与完善。它除了具备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外,还具备预测、计划、控制和辅助决策特有功能。 系统,是为实现规定功能以达到某一目标而构成的相互关联的一个集合体或装置(部件)。 管理(manage)就是制定,执行,检查和改进。制定就是制定计划(或规定、规 范、标准、法规等);执行就是按照计划去做,即实施;检查就是将执行的过程或结果与计划进行对比,总结出经验,找出差距;改进首先是推广通过检查总结出的经验,将经验转变为长效机制或新的规定;再次是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制定纠正、预防措施,以持续改进。 数据采集(DAQ),是指从传感器和其它待测设备等模拟和数字被测单元中自动 采非电量或者电量信号,送到上位机中进行分析,处理。数据采集系统是结合基于计算机或者其他专用测试平台的测量软硬件产品来实现灵活的、用户自定义的测量系统。 数据处理是对数据的采集、存储、检索、加工、变换和传输。数据处理对数 据(包括数值的和非数值的)进行分析和加工的技术过程。包括对各种原 始数据的分析、整理、计算、编辑等的加工和处理。比数据分析含义广。数据是对事实、概念或指令的一种表达形式,可由人工或自动化装置进行处理。 数据处理的基本目的是从大量的、可能是杂乱无章的、难以理解的数据中抽取并推导出对于某些特定的人们来说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数据。数据处理是系统工程和自动控制的基本环节。

(完整版)第1~7方物流概念

第一~第七方物流概念 第一方物流(First Party Logistics) 第一方物流(1PL)指卖方,生产者或者供应方组织的物流活动。这些组织的主要业务是生产和供应商品,但为了其自身生产和销售的需要而进行物流网络及设备的投资、经营与管理。供应方或者厂商一般都需要投资配备一些仓库、运输车辆等物流基础设施。卖方为了保证生产正常进行而建设的物流设施是生产物流设施,为了产品的销售而在销售网络中配备的物流设施是销售物流设施。总的来说,由制造商或生产企业自己完成的物流活动称为第一方物流。 第二方物流(Second Party Logistics) 第二方物流指买方(2PL),销售者或流通企业组织的物流活动。这些组织的核心业务是采购并销售商品,为了销售业务需要而投资建设物流网络,物流设施和设备,并进行具体的物流业务运作组织和管理。严格的说从事第二方物流的公司属于分销商。第二方物流是企业自己的物流体制,它是鉴于企业一种完全的自主物流模式和完全外包的物流模式之间的一种物流模式。企业有较大的自主权。不象第三方那样的被动,也不是完全自主那样的劳神费力。 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 Logistics,简称3PL,也简称TPL) 概念源自于管理学中的(out-sourcing),意指企业动态地配置自身和其他企业的功能和服务,利用外部的资源为企业

内部的生产经营服务;将(Out-sourcing)引入物流管理领域,就产生了第三方物流的概念。所谓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管理的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因此第三方物流又叫合同制物流。 3PL既不属于第一方,也不属于第二方,而是通过与第一方或第二方的合作来提供其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它不拥有商品,不参与商品的买卖,而是为客户提供以合同为约束、以结盟为基础的、系列化、个性化、信息化的物流代理服务。最常见的3PL服务包括设计物流系统、EDI能力、报表管理、货物集运、选择承运人、货代人、海关代理、信息管理、仓储、咨询、运费支付、运费谈判等。 第四方物流(Fourth party logistics) 第四方物流是1998年美国埃森哲咨询公司率先提出的,是专门为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提供物流规划、咨询、物流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等活动。第四方并不实际承担具体的物流运作活动。 第四方物流(Fourth party logistics)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一般情况下政府为促进地区物流产业发展领头搭建第四方物流平台提供共享及发布信息服务,是供需双方及第三方物流的领导力量。它不是物流的利益方,而是通过拥有的信息技术、整合能力以及其他资源提供一套完整的供应链解决

一国外物流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一、国外物流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物流的概念的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回顾物流的发展过程和理解历史上经典的物流概念,不仅有利于我们了解物流的发展规律,更有利于我们全面、深入理解了物流的内涵。 在介绍国内外的物流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家对物流概念的理解有所不同,但是它们反映出以下几个基本点: 第一、物流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生产、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的不断进步密切相关。 第二、物流概念与物流实践最早始于军事后勤,而"物流一词没有限定在商业领域还是军事领域。物流管理对公共企业和私人企业活动都适用"。(见Donald J. Bowersox 1986出版《物流管理》) 第三、物流无论从Physical Distribution还是Logistics的内涵中都强调了"实物流动"的核心。 第四、物流的功能主要以运输、储存、装卸、包装、以及信息等所构成。 二、现代物流理念 (一)物流是市场的延伸 1935年,美国销售学会认为:"物流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于从生产地点到消费地点流通过程中,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 此时人们从有利于商品销售的愿望出发,探讨如何进行"物资的配给"和怎样加强对"物质分布过程"的合理化管理,其核心部分正如日本学者羽田升史所说:"物流被看成是市场的延伸。" (二)"军事后勤"与物流服务观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根据军事上的需要,在军火和军需品的战时供应中,运用后勤管理(Logistics Managment)方法,对军火的运输、补给、屯住、调配等实物运动进行全面管理,此举对战争的胜利起到了保障作用。二战后,后勤学逐步形成了单独的学科体系,并不断发展为"后勤工程"(Logistics Engineering)、"后勤分配"(Logistics Of Distribution)等后勤管理的诸领域。 后勤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被引入到工业部门和商业部门。军事后勤为部队和战争服务,工业后勤为制造业的生产和经营服务,商业后勤为商业运行和顾客服务,总之,物流的核心观念是服务观念。 (三)物流价值与利润观念 美国著名经营学家彼得.德鲁克将物流比做"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 道格拉斯.M.兰伯特(Douqlas https://www.360docs.net/doc/961468065.html,mbert)指出在整个物流活动发生的费用中,在库费用是最大的一部分。 早稻田大学教授西泽修所写的《流通费用》一书,把改进物流系统称之为尚待挖掘的"第三利润源泉"。

物流运作管理概念整理

物流运作管理 ●怎样理解物流服务与实体产品的区分在于无形性、同时性、无存货性、差异性、人为性? ①无形性是指物流服务是非实体性的,无法触摸感知,但可以看到物流服务的过程和结果; ②同时性是指物流服务的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服务结束了,其服务的消费过程一般也结 束了; ③无存货性是指物流服务不可大量生产并加以储存,而只是在客户需要的时候为其提供服 务或服务的结果; ④差异性是指物流服务相对于不同客户对象会有很大差异,即客户有不同的需求,提供商 可以为客户量身定制所需的物流服务; ⑤人为性是指服务人员直接参与服务过程,服务人员的职业素质、服务态度和操作技能对 服务质量和效果影响很大。 物流服务是处于纯产品和纯服务之间的一种中间过渡状态的服务形式。 物流服务的实质就是提供和创造客户所需要的价值。 企业物流管理的3个层次:战略层、职能层、运作层(主要) 运作层在物流运作中,其主要任务是完成物品的时间转移和空间转移。 物流运作模式的分类 1.根据物流运作主体不同分类: (1)供方物流运作模式(2)需方物流运作模式 (3)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4)集成物流商运作模式(最有效) 2、根据运作方式不同分类: (1)基于自营物流的运作模式 特征:1企业拥有自已的物流运行和管理机构,制订物流方案、运作计划和策略 2企业凭借自身雄厚的物流实力可建立一系列所需的设施设备 优点:①对供应链各个环节有较强的控制能力,易与生产和其他业务环节密切配合,全力服务于本企业的经营管理。 ②企业拥有对物流系统运作过程的有效控制。 ③提高企业品牌价值,并保障企业在物流配送环节的优先地位。 ④可以合理地规划管理流程,提高物流作业效率,减少流通费用。 缺点:①增加了企业投资负担,削弱了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②需要很强的物流信息化平台的开发建设能力。 ③需要专业的物流管理人才。 ④物流也许会成为企业的一个负担。 (2)基于第三方物流的运作模式 特征:1企业以签订外包协议或合同的形式,将与物流有关的活动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由专业化的物流公司对所有物流活动进行全权负责并实施 2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之间通常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共赢 3第三方物流在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物流服务同时,还能对多变市场敏捷反应 优点:①企业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 ②减少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加速资本周转。 ③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具有优势的信息网络和物流设施服务于企业的运输、配送等物 流活动。 ④使企业的运作柔性和对市场反应的敏捷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缺点:①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服务水平。 ②减少了企业利润。 ③物流外包还可能使企业对关键物流活动失去控制,同时会产生企业责任外移的可能

物流的概念及发展

物流的概念及发展 物流是一个十分现代化的概念,由于它对商务活动的影响日益明显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 物流(PhysicalDistribution)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1915年阿奇。萧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就提到物流一词,并指出物流是与创造需求不同的一个问题.因为在本世纪初,西方一些国家已出现生产大量过剩、需求严重不足的经济危机,企业因此提出了销售和物流的问题,此时的物流指的是销售过程中的物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围绕战争供应,美国军队建立了后勤(Logistics)理论,并将其用于战争活动中。其中所提出的后勤是指将战时物资生产、采购、运输、配给等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布置,以求战略物资补给的费用更低、速度更快、服务更好。后来后勤一词在企业中广泛应用,又有商业后勤、流通后勤的提法,这时的后勤包含了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物流,因而是一个包含范围更广泛的物流概念。 因此,物流概念从1915年提出起(PhysicalDistribution),经过70多年的时间才有定论(Logistics),现在欧美国家把物流称作Logistics的多于称作PhysicalDistribution 的。Logistics包含生产领域的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搬运与厂内物流和流通过程中的物流或销售物流即PhysicalDistribution,可见其外延更为广泛。 日本的物流概念是1956年直接从英文的PhysicalDistribution翻译而来,1956年日本派团考察美国的流通技术,引进了物流的概念。到了70年代,日本已成为世界上物流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目前国内外物流的概念很多,如有以下几种: 物流是一个控制原材料、制成品、产成品和信息的系统。 从供应开始经各种中间环节的转让及拥有而达到最终消费者手中的实物运动,以此实现组织的明确目标。 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到需求者的物理运动,是创造时间价值、场所价值和一定的加工价值的活动。 物流是指物质实体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的物理移动,它由一系列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经济活动组成,包括运输、保管、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是这些活动的统一。 《物流术语》的国家标准正在修订之中,当国家标准颁布实施时,我国对于物流的定义将得到统一。 我国物流概念的引入及其特点 物流概念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从国外传入我国,一条是在80年代初随市场营销理论的引入而从欧美传入,因为在欧美的所有市场营销教科书中,都毫无例外地要介绍PhysicalDistribution,这两个单词直译为中文即为实体分配或实物流通,我们普遍接受实体分配的译法。所谓实体分配指的就是商品实体从供给者向需求者进行的物理性移动。 另一条途径是PhysicalDistribution从欧美传入日本,日本人将其译为日文物流,80年代初,我国从日本直接引入物流这一概念至今。 在物流概念传入我国之前,我国实际上一直存在着物流活动,即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其中主要是存储运输即储运活动。国外的物流业基本上就是我国的储运业,但两者并不完全相同,主要差别在于: 1.物流比储运所包含的内容更广泛,一般认为物流包括运输、保管、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相关信息活动,而储运仅指储存和运输两个环节,虽然其中也涉及到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信息活动,但这些活动并不包含在储运概念之中; 2.物流强调诸活动的系统化,从而达到整个物流活动的整体最优化,储运概念则不涉及存储与运输及其他活动整体的系统化和最优化问题;

物流相关概念

物流相关概念 一、物流的概念 根据中国的物流术语标准,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主要包括物体的运输、配送、仓储、包装、搬运装卸、流通加工以及相关的物流信息等六大环节。 二、现代物流的概念 (一)定义 现代物流指的是将信息、运输、仓储、库存、装卸搬运以及包装等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集成式管理,其任务是尽可能降低物流的总成本,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我国许多专家学者认为:“现代”物流是根据客户的需求,以最经济的费用,将物流从供给地向需求地转移的过程。它主要包括运输、储存、加工、包装、装卸、配送和信息处理等活动。 (二)现代物流的主要特征 1、物流反应快速化。物流服务提供者对上游、下游的物流、配送需求的反应速度越来越快,前置时间越来越短,配送间隔越来越短,物流配送速度越来越快,商品周转次数越来越多。 2、物流功能集成化。现代物流着重于将物流与供应链的其他环节进行集成,包括∶物流渠道与商流渠道的集成、物流渠道之间的集成、物流功能的集成、物流环节与制造环节的集成等。 3、物流服务系列化。现代物流强调物流服务功能的恰当定位与完善化、系列化。除了传统的储存、运输、包装、流通加工等服务外,现代物流服务在外延上向上扩展至市场调查与预测、采购及订单处理,向下延伸至配送、物流咨询、物流方案的选择与规划、库存控制策略建议、货款回收与结算、教育培训等增值服务;在内涵上则提高了以上服务对决策的支持作用。 4、物流作业规范化。现代物流强调功能、作业流程、

作业、动作的标准化与程式化,使复杂的作业变成简单的易于推广与考核的动作。 5、物流目标系统化。现代物流从系统的角度统筹规划一个公司整体的各种物流活动,处理好物流活动与商流活动及公司目标之间、物流活动与物流活动之间的关系,不求单个活动的最优化,但求整体活动的最优化。 6、物流手段现代化。现代物流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与管理为销售提供服务,生产、流通、销售规模越大、范围越广,物流技术、设备及管理越现代化。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语音识别技术等得到普遍应用。世界上最先进的物流系统运用了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卫星通讯、射频识别装置(RF)、机器人,实现了自动化、机械化、无纸化和智能化,如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国防部(DOD)为在前南地区执行维和行动的多国部队提供的军事物流后勤系统就采用了这些技术,其技术之复杂与精坚堪称世界之最。 7、物流组织网络化。为了保证对产品促销提供快速、全方位的物流支持,现代物流需要有完善、健全的物流网络体系,网络上点与点之间的物流活动保持系统性、一致性,这样可以保证整个物流网络有最优的库存总水平及库存分布,运输与配送快速、机动,既能铺开又能收拢。分散的物流单体只有形成网络才能满足现代生产与流通的需要。 8、物流经营市场化。现代物流的具体经营采用市场机制,无论是企业自己组织物流,还是委托社会化物流企业承担物流任务,都以“服务-成本”的最佳配合为总目标,谁能提供最佳的“服务-成本”组合,就找谁服务。国际上既有大量自办物流相当出色的“大而全”、“小而全”的例子,也有大量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例子,比较而言,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已经占到主流,既使是非社会化、非专业化的物流组织也都实行严格的经济核算。 9、物流信息电子化。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现代物流过程的可见性明显增加,物流过程中库存积压、延期交货、送货不及时、库存与运输不可控等风险大大降低,从而可以加强供应商、物流商、批发商、零售商在组织物流过

物流客户服务的含义及内容

物流客户服务的含义及内容 现代物流是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是将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包装、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现代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和发展,现代物流专业人才需求急剧飙升。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现代物流专业人才缺口近百万人,现代物流人才已成为我国最紧缺的人才之一。 物流客户服务是一门应用性强的学科,是物流专业的重要课程,对于培养物流专业人才来说是不可缺少的科目。如果不具备物流客户服务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不善于开展物流客户服务活动,那么这样的物流人才在现代社会是不合格的。本书正是为了更好地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现代物流人才而编写的。 物流企业为促进其产品或服务的销售,发生在客户与物流企业之间的相互活动过程。 概括来讲,满足承诺的交付日期的能力、履行订单的准确性、运输延误的提前通知、对客户服务投宿采取的行动、有关发货日期的信息、在库产品的承诺提前期的长度、相对于价格的总体质量、价格的

竞争力、销售人员快速的后续行动等是客户服务最重要的几个变量。企业可能将某一变量设置得很重要,这正是物流企业提供差异化服务的机会。 (1)作为企业客户服务一部分的物流服务(物流客户服务) 如果站在从事有形产品(或服务)制造或销售的制造企业或商业企业的角度观察物流服务的话,物流服务属于企业客户服务的范畴。 客户在购买商品时,不仅仅是购买商品实体本身,而是购买由有形产品、服务、信息和其他要素所组成的“服务产品组合”。物流客户服务就是这个“服务产品组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的竞争中,有形产品并不一定能保证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在市场上长久的生存下去,使企业更具竞争力的是企业能为客户提供比竞争者更好的服务。因此,物流客户服务对于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提高产品在客户心中的价值,增强企业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作为物流企业产品销售的物流服务(物流商品) 站在物流活动委托方的角度看,物流企业提供的是一种服务,这种服务同时也构成了制造企业或商业企业物流服务的一部分。

物流业的售后服务概念

物流业的售后服务概念 一个企业,一个企业领导人首先有了服务意识后,才会有可能有实实在在的服务。大家都知道,售后服务是当今商家竞争的一个关键环节。物流行业也不例外,纵观物流行业做得好、做得大的企业,有哪家不是服务到位的。有人说了, 我们是服务行业,有什么售后服务可做呢?又不像电气产品那样,需要维修保养, 上门安装等等。其实这是一个服务意识问题,一个企业,一个企业领导人首先有了服务意识后,才会有可能有实实在在的服务。在此,我想就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以及物流服务有哪些具体的内容和要求,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目前,物流行业的售后服务问题尚未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一般的说服务好只是指其产品的质量问题,并不能说是物流公司的售后服务做得好。售后服务意识从何而来?首先要切实理解客户是上帝的真正含义,客户是什么,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源!有了这一深层次的认识后,才会去关心我们的客户,才会有主动了解、挖掘客户需求的意识,才会有尽力帮助我们的客户不断发展壮大、事业顺利发展、产品畅销无阻的想法。才会对客户问寒问暖、体贴入微。 这些想法就是我们为客户服务的意识源泉。 一、服务意识、服务质量及售后服务(三者的关系及重要性) 一个企业能否有稳定的客户群,取决于其服务质量的好坏,能否做精做细, 对客户进行深度挖掘,取决于其服务意识,能否与客户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不断的做强做大,做出自己的品牌,形成有特色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其售后服务体系完善。 在我国物流行业内,有很多的物流公司由于占据了线路优势或者资源优势, 处于一种求大于供的状态,业务源不缺,就有些洋洋自得的认为自己已经可以了, 就把自己的服务内容锁定在单一的运或储的操作上,对服务过程中上下游的客户 的需求就置若罔闻,认为这不是自己业务的范围,或者认为,反正自己的业务是饱满的,故而服务态度和服务意识上明显有怠慢客户之行为。长此以往,在服务质量上也常常问题不断。比如货物无法跟踪啊,延迟送交啊,或者下落不明啊等等,有时明明已经到达的货物,由于工作人员的粗心大意,造成无法查找而滞留在仓库内,给客户带来经济上和心理上的伤害。与此同时,给物流公司自己也带来了商誉上和经济上的损失。更为严重的是,这样的企业为其今后的逐渐萎缩、最后走向灭亡打下了基矗如国内目前一家较知名的以零担业务为主的物流公司就是如此,尽管路上到处可见其作业车辆,但提起来却无人说他的服务质量好, 都是一句话:把货物交给他们,小心不见了。 对于物流行业来说,服务质量是什么、服务意识是什么、售后服务又是什么, 我个人认为,上述概念的内涵应该是:服务质量就是让客户把他们的货物(财产)在流通过程中交给我们保管、运输放心;服务意识就是让我们的客户在采购、销售产品的过程中省心;售后服务就是主动为客户提供我们在运作中所发现的对客户有用的、能够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客户产品营销状况的统计分析信息、不断提高并满足上下游客户日益增长的各种需求。 二、售后服务的具体内容

物流服务营销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1.导论 1.1选题背景和依据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物流行业迎来了发展的全盛时代,成为富有旺盛生命力的朝阳产业,并渐渐成为我国企业极其合理与经济的综合服务模式,展现网络化、知识化、全球化、集约化的发展趋势。在物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不断扩大,物流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物流管理的创新营销管理成了物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当前我国物流业同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现代物流发展成为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中国经济持续飞速发展,给对外开放的物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预测,中国的社会物流总量正处于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但在同一时间,我们也应该看到,现在国内物流企业是“红海”的斗争。在残酷的社会竞争中,如何创造自己的“蓝海”,是我国物流企业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继国内物流业竞争的加剧,就物流企业的营销策略的研究而言是十分必要的。在这篇论文中,我以德邦物流为研究对象,深入的研究其服务营销策略。从而为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研究目的 服务营销是对传统市场营销的拓展与延伸,是把服务业的市场营销活动以及传统市场营销活动中的服务作为运作对象的市场营销活动。服务营销是从两个角度来研究营销活动。一是研究服务业的整体市场营活动;二是研究实物产品市场营销活动中的服务。本文通过德邦物流公司服务营销策略的研究,探索适合我国物流服务营销的新战略,增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本文试图结合德邦物流公司的服务营销模式,以德邦物流公司服务为研究对象,探讨德邦物流公司服务营销对现代物流的有机运用,以及我国物流服务营销模式和策略。 1.2.2研究意义

物流信息定义

物流信息定义:指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狭义看:物流信息是指与物流活动(如运输、保管、包装、流通加工等)有关信息;广义看:物流信息不仅指与物流活动有关的信息,而且包含与其他流通活动有关的信息,如商品交易信息和市场信息等。 物流信息分类:1、物流系统内信息:指伴随着物流活动而发生的信息,包括交通运输信息、仓储信息、装卸搬运信息、包装信息、流通加工信息、和配送信息。2、物流系统外信息:指在物流活动以外发生的,但提供给物流活动使用的信息,包括商流信息、资金流信息、生存信息、消费信息以及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等信息。 物流信息技术:指运用于物流各环节中的信息技术。它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平台上的各种技术应用,包括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如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全球卫星定位(GPS)技术、地理信息(GIS)技术、条形码、射频技术,以及在这些技术手段支撑下的数据库技术、面向行业的信息系统等软件技术。 现代物流的特点:1、信息化(数据库、信息网络、电子技术、计算机)。2、网络化。3、自动化(决策支持系统、专家系统、智能机器人帮助作业过程中大量运筹和决策)。4、智能化。5、柔性化。 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是一种为地理研究和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通过各种软件的配合,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建立车辆线路模型(一起点多终点,降低费用)、网络物流模型(有效分配货物路径)、分配集合模型(相似要素分为几枢纽,确定服务和销售市场范围)、设施定位模型(用于定位一个或多个设施的位置)等,更好的为物流决策服务。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模式经历的阶段:1、以作业为中心的管理模式。2、以成品流通为中心的管理模式。3、企业物流一体化管理模式。4、供应链物流一体化管理模式。 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原则:1、需求满足性原则。2、标准化原则。3、高质量原则。4、可扩展性原则。5、易用性原则。6、性能价格比高的原则。7、安全性原则。8、进度可控原则。9、文档完整性原则。 开发步骤:1、可行性分析阶段。2、系统规划阶段。3、系统分析阶段。4、系统设计阶段。 5、系统开发实施阶段。 6、系统测试阶段。 7、系统安装调试阶段。 8、系统运行阶段。 9、系统运行维护阶段。10、系统更新阶段。 INTERNET功能:电子邮件服务(E-mail)、文件传输服务(FTP)、万维网服务(WWW-WORLD WIDE WEB)、远程登录(TELNET)。 中继器:用于连接同类型的两个局域网或延伸一个局域网。 集线器(HUB):集中完成多台设备连接的专用设备,提供检错能力和网络管理等有关功能。网桥:连接网络分支,有“过滤帧”(判断地址所在位置区域而不全范围发送,减轻网络通信负荷)功能。 路由器:用以连接两个遵守不同网络协议的局域网。 网关:连接网络协议不同且硬件和数据结构都不同的两个网络。 INTERNET的拓扑结构:1、星形。2、总线型。3、环形。4树形。5、网状型。6、混合型。物流EDI:指货主、承运业主以及其他相关的单位之间,通过EDI系统进行物流数据交换,并以此为基础实施物流作业活动的方法。(EDI:电子数据交换,指商业贸易伙伴之间将按标准和协议规范化的经济信息通过电子数据网络在单位的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自动交换和处理。) 3S技术集成:RS(remote sensing 遥感远距离研究地面物体的外形、打下、位置及其环境的相互关系及变化)、GIS(地理信息)、GPS(全球卫星定位)1、GIS与GPS集成:电子地图和GPS导航结合,实时显示位置,辅助导航。2、GIS和RS集成:GIS和RS集成可以以最快的

物流信息的概念、特点与作用

物流信息的概念、特点与作用 (一)、物流信息概述 物流信息是伴随着物流和商流而产生的,经过采集处理、传播形成的信息流,它引导和调节物流的数量、方向、速度,使物流按规定的目标和方向运动。 物流是一个集中和产生大量信息的领域,由于物流的不断运动的性质,所以物流信息也随时间不断产生,并且信息量比一般的相对运动性较差的领域大得多。这么多的信息出现往往容易产生混乱,人们也很难从中发现和取得对管理和决策有用的那一部分,因此,物流信息的处理方法和处理手段便是物流信息工作的主要内容,否则物流便难以做到十分顺畅。 物流和信息关系十分密切,物流从一般活动成为系统活动,也赖于信息的作用。如果没有信息,物流则是一个单向的活动;只有靠信息的反馈作用,物流才成为一个有反馈作用的,包括了输人、转换、输出和反馈四大要素的现代物流系统。 (二)、物流信息和商流信息的关系 流通过程的信息流,从其信息的载体及服务对象来看,可分成物流信息和商流信息两大类。在两类信息中,有一些是交叉的、共同的,有许多则是商流及物流特有的、非共同的东西。

物流信息主要是物流数量、物流地区、物流费用等信息;商流信息主要是与进行交易有关的信息,如物价信息、货源信息、合同信息、市场信息等。商流中交易、合同等信息,不但提供了交易的结果,也提供了物流的依据,是两种信息流的主要交汇处。物流信息中的库存量信息,不但是物流的结果,也是商流的依据,是两种信息流的交汇处。所以,物流信息不仅作用于物流,也作用于商流,是流通过程不可缺少的管理及决策依据。 (三)、物流信息的特点 与其他领域信息相比,物流信息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物流信息来源广、信息量大。这是由于物流系统涉及范围广、内容复杂而形成的。 (2)、物流信息动态性强,信息的价值衰减速度快。这就要求物流信息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及时性。 (3)、物流信息种类多,不仅本系统内部各环节有不同种类的信息,而且由于物流系统与其他系统,如生产系统、销售系统、消费系统等密切相关,因而还必须收集这些类别的信息,这就使对物流信息进行分类、研究、筛选等的难度增加。 (四)、物流信息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