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站案例

合集下载

铁路典型事故案例

铁路典型事故案例

四、人员、施工机具撤离不及时造成的行车事故。 案例2:“3.16”济南铁路局客车撞施工机具一般
C13事故。3月16日,济南工务段济南南线路车间白马 山工区对京沪四线党家庄至济南南区间进行钢轨打磨工 作,11时02分客车5046次正点通过后,现场防护员张 富山臆测认为该区间的天窗时间到了,在未接到驻站联 络员“封锁区间准许作业调度命令”的情况下,11时10 分擅自通知现场的3名作业人员上道作业,导致K492次 列车通过时在紧急制动过程中机车碰撞打磨机。
7月28日14 时30分,10102 次货运列车运行至兰州局兰 新上行线芨岭~玉石站间K375+411处,由于线路存在 多处几何尺寸严重超限,多处钢轨掉块,且大机清筛后 设备检查不到位,超限处所整修不及时,线路质量存在 严重缺陷,导致尾部一位罐车脱轨,脱轨车辆侵入下行 线限界,与下行线交会的X297次列车发生侧面冲突,中 断下行线5小时24 分、上行线9小时12分。
一、防护员履职不到位、作业人员臆测行车造成的人身伤亡 事故。 二、安防设施病害整治不及时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三、违反作业标准、违章蛮干造成的行车事故。 四、人员、施工机具撤离不及时造成的行车事故。 五、工务设备养护维修不到位造成的行车事故。 六、作业质量不高造成的行车事故。 七、隐患排查整治不到位造成的行车事故。 八、轨道车司乘人员作业标准不落实造成的行车事故。 九、道口监护员履责不到位造成的行车事故。 十、火灾事故。
三、违反作业标准、违章蛮干造成的行车事故。 案例2:“3.19”郑州铁路局更换辙叉装反连接铁一
般D类事故。3月19日8时40分至11时40分,郑州局郑 州桥工段在陇海线民权站更换下行正线11#道岔可动心 辙叉施工时,可动心辙叉上道后,道岔不能正常转换、 锁闭。工务、电务在未查明原因的情况下,盲目销记开 通使用,接发列车。后经与厂家联系才得知辙叉的连接 铁装反,又登记11#道岔反位停止使用。

723动车事故报告2篇

723动车事故报告2篇

723动车事故报告2篇第一篇:723动车事故报告(一)一、事故概要2011年7月23日晚,一列由苏州开往合肥的D301次和一列由南京开往滁州的D3115次硬座动车组都停靠在南京南站,准备发车。

当D301次列车行驶到南京南站第四站台时,突然出现了劫持列车的特殊情况,导致D301次列车出现了事故,共造成40人死亡,192人受伤。

而D3115次列车则因及时避让没有受到影响。

二、事故原因1. 劫持事件导致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在D301次列车驶进南京南站之后,被准备自杀的刘炎军劫持,劫持了D301次列车中一节软卧车厢,并在列车运行中散布汽油并引燃,致使严重火灾,并导致包括自己在内的40人死亡。

2. 安全通道封闭D301次列车在停靠南京南站时,为了方便旅客登车,安全通道被封闭。

当列车被劫持后,由于安全通道封闭,劫持者无法通过它离开车厢,迫使劫持者在车厢内继续散布汽油并引燃。

3. 安全措施不到位南京南站作为一个大型铁路车站,应当有完善的紧急处理措施。

但根据调查报告,南京南站未做好充足的安保工作,甚至火灾报警器等火灾预防设施也未能及时启动。

三、事故教训1. 加强安全措施在铁路客流量大、列车运行速度快的情况下,安全问题显得更加重要。

各级车站应进一步加强安全措施,确保旅客和列车安全,尤其是危机事件处理的应急处置能力和措施应事先有所准备。

2. 安全通道不应封闭安全通道对于应对突发事件非常重要,应当保持畅通状态以便于旅客和员工在安全通道上迅速离开。

铁路管理部门要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宣传,加强旅客和员工安全意识,提高应急逃生能力。

3. 完善应急预警体系在应急处理过程中,预警非常重要。

铁路管理部门应加强与公安、消防等相关部门的信息联动机制,加强应急预警体系的建设,及时向群众发布应急消息,减少事故损失。

四、事故调查报告南京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已于2013年1月11日将其判决公开,建议各方关注该报告并积极借鉴其中有关安全管理的部分。

五、事故处理方案1. 赔偿受害者铁路管理机构根据铁路法有关规定,应承担其在安全生产管理上造成的责任,并对事故造成死亡、伤残或财产损失的受害人进行赔偿。

十个地铁盾构隧道管片设计案例汇总

十个地铁盾构隧道管片设计案例汇总
管片规格为Φ6000×5400×300×1500mm,模具采用德国进口和上海隧道生产的钢模,管片成型方式分整体气振成型和人工振捣成型两种,混凝土全部采用C50、P12的高强商品混凝土。
4
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天河客运站~五山站区间以及五山站~华师站区间)
350m
1500mm
主要由两条圆形盾构隧道为主组成,双线长6259.615m。隧道标称内径为5400mm;埋深为11~28m;平面最小曲线半径为350m;最小竖曲线半径为3000m;最大坡度为19‰;最小坡度为3‰。
管片规格为Φ6000×5400×300×1500mm,模具采用德国进口和上海隧道生产的钢模,管片成型方式分整体气振成型和人工振捣成型两种,混凝土全部采用C50、P12的高强商品混凝土。
5
南京地铁二号线一期工程
350m
1200mm
南京地铁二号线一期工程是一条连接主城中心和城市副中心的东西向骨干线,西起河西新城汪家村站,东止紫金山麓马群站,线路全长25.145公里,共设车站19座,其中地下站16座、地面站2座、高架站1座、主变电站2座、车辆段1座、停车场1座,控制中心设在珠江路(已建成),元通站、新街口站为南京地铁一、二号线换乘站,本工程设1、2号线联络线一条。
为了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北京城建总承包二部全体人员克积极创造条件,保证了在8月1日场地交接后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各种临设的布置、场地硬化、交通导改、管线改移、端头土体加固、龙门吊的安装、盾构机安装和调试、浆液站安装、洞门凿除和密封等工作,从而实现了盾构机的顺利始发。
7
南京地铁一号线南延线
350m
?
南京地铁一号线南延线由一期工程安德门站向南延伸至江宁区城东路,线路自安德门站沿宁丹路南下,至纬九路路口左拐进入纬九路北侧规划20m绿带,沿绿带向东过机场高速路至玉兰路路口南拐,过绕城公路后进入规划南京火车南站,沿规划新城路由北向南通过南京南站南广场后左拐,沿宏运大道北规划路向东至宁溧路后南拐进入宁溧路并顺其南下,过秦淮河、胜太路和百家湖后,于晨光国际集团办公楼前左拐进入天元路北侧向东,过庄排路后线路由地下转入地上,以高架线形式于秦淮河大桥北侧跨越秦淮河进入天元路路中,沿天元路向东,过竹山路、天印大道后,于城东路西侧至本次工程的终点。全长17.995km,其中地下线12.327km,占全长68.5%;高架线5.668km(含路堑和路堤段长度),占全长31.5%。

上诉人刘俐诉被上诉人南京市公安局建邺分局治安行政处罚纠纷一案的行政判决书

上诉人刘俐诉被上诉人南京市公安局建邺分局治安行政处罚纠纷一案的行政判决书

上诉人刘俐诉被上诉人南京市公安局建邺分局治安行政处罚纠纷一案的行政判决书【案由】行政行政行为种类行政受理【审理法院】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1.03.23【案件字号】(2021)苏01行终98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宋振敏汤权赖传成【审理法官】宋振敏汤权赖传成【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刘俐;南京市公安局建邺分局【当事人】刘俐南京市公安局建邺分局【当事人-个人】刘俐【当事人-公司】南京市公安局建邺分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原告】刘俐【被告】南京市公安局建邺分局【本院观点】原审法院认证正确、程序合法。

本案的争议焦点是被上诉人建邺公安分局作出的涉案处罚决定是否合法。

【权责关键词】行政处罚合法违法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侵犯人身权拘留管辖合法性证据不足维持原判改判发回重审【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查明】本院经审理查明的事实与原审判决认定的事实一致,本院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本院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是被上诉人建邺公安分局作出的涉案处罚决定是否合法。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条规定:“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该法第七条第一款规定,“国务院公安部门负责全国的治安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治安管理工作。

治安案件的管辖由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九条规定,“行政案件由违法行为地的公安机关管辖。

由违法行为人居住地公安机关管辖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违法行为人居住地公安机关管辖,但是涉及卖淫、嫖娼、赌博、毒品的案件除外。

”本案中,建邺公安分局依法具有对违法行为予以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定职责,上诉人刘俐居住地位于建邺公安分局辖区内,故被上诉人建邺公安分局有权对刘俐的违法行为管辖处理。

关于不文明乘车的案例概括

关于不文明乘车的案例概括

关于不文明乘车的案例概括1. 2023年6月7日,G30连霍高速清嘉段,一男子在车内吃泡面,因操作不当,泡面汤水飞溅至司机身上。

司机受到惊吓紧急向右变道,引发一起交通事故。

2. 2023年4月,在重庆轨道交通3号线列车上,一名女乘客上车后将双脚搭在列车座椅扶手上,期间多次用手机拍打其他乘客的后脑勺。

被拍打的乘客发现后上前理论,女乘客却毫无悔意。

3. 2023年3月,在南京地铁列车上,一名醉酒乘客撕咬、踢踹地铁列车座椅。

经南京地铁警方依法调查处理,该男子对醉酒后违法事实供认不讳。

以上案例表明,不文明乘车行为不仅影响个人形象,而且可能危及他人生命安全。

为了自身和他人的安全,乘车时应遵守相关规定和文明礼仪。

4. 2022年11月,在北京地铁2号线列车上,一名女乘客在座位上大声喧哗,并多次用脚踢踹车厢壁。

其他乘客纷纷侧目,但该女乘客却毫不在意。

5. 2022年9月,在广州地铁3号线列车上,一名男乘客在座位上脱鞋,并将脚搭在旁边的座位上。

其他乘客感到不适,但该男乘客却无动于衷。

6. 2022年5月,在上海地铁10号线列车上,一名男乘客在车厢内吸烟,烟头随意丢弃在地上。

其他乘客纷纷皱眉,但该男乘客却视若无睹。

7. 2022年4月,在成都地铁1号线列车上,一名男乘客在座位上大声打电话,声音响亮且充满怒气。

周围的乘客纷纷皱眉,但该男8. 2022年2月,在武汉地铁2号线列车上,一名女乘客在座位上吃瓜子,并将瓜子壳随意丢弃在地上。

周围的乘客纷纷侧目,但该女乘客却毫不在意。

9. 2021年11月,在北京地铁5号线列车上,一名男乘客在座位上脱鞋,并将脚搭在旁边的座位上。

周围的乘客感到不适,但该男乘客却毫无察觉。

10. 2021年9月,在杭州地铁2号线列车上,一名女乘客在座位上化妆,粉底、口红等化妆品摆满了整个座位。

周围的乘客纷纷皱眉,但该女乘客却自顾自地涂抹着。

11. 2021年6月,在深圳地铁3号线列车上,一名男乘客在座位上大声唱歌,声音尖锐刺耳。

高铁枢纽地区的规划设计应对策略——以南京南站为例

高铁枢纽地区的规划设计应对策略——以南京南站为例
在城 市层面 ,要充 分发 挥高 铁枢纽 的选 址与 建
【作者简介 】 季 松 ,注册城市规划师,高级规划师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生导师,现任职于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段 进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城市空间研究所所长 。
68 ..
从以往针对高铁枢纽 地区的相关研究与规划实践 看 ,一般都是从功能定位 、交通组织和空间营造等方 面来应对高铁对城市所带来的影响 ,同时它们也是高 铁枢 纽地 区规 划 建设 的核 心 内容 。
2.1功 能定 位 在 区域层面 ,顺应 区域联动发展的趋势 ,城市应
做 出相应的战略与 定位调整 。依托高铁的速度优 势 , 通过人流 、物流和信息流的快速流动 ,将强化 沿线城 市 的 “同城效应” ,促进沿线城市的一体化进程 。同 时 ,还能加强核心城市都市 圈对外联系的强度 ,通过 与城际轨道 、长途汽车客运的对接 ,将进一步促进 圈 内交通 网络一体化的形成 ,增强都市圈核心的辐射能 力 ,从而带来 区域产业布局的分工与调整 。日本和法 国的相 关案例证明 ,高铁 车站的建设会给沿线城市带 来整体性的人 口与产业增长 ,增 强沿线核心城市的集 聚能力 。
} 规 划 设 计
嚣 j三 ■ j i l
高铁枢纽地 区的规划设计应对策略
— — 以南 京南 站为例
口 季 松 ,段 进
【摘 要】随着我国高铁时代的来临,高铁枢纽地区的规划建设成为城市发展关注的重点,也给城市的区域环境、城市结构和 枢纽地 区三个层面带来了重大影响 。南京南站地区的规划设计以实现枢纽交通价值与城 市功能价值的共振 、构筑城市门户和 活力中心为 目标 ,采用了战略研究 、案例借鉴 、视线分析 、尺度推敲和控导落实等方法 ,重点从功能定位 、交通组织和空间 营造三个方面对高铁枢纽地区的规划应对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 【关键词 】高铁枢纽;功能定位 交通组织;空间营造;南京南站 【文章编号 OO6一OO22(2016)O3一O068—07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B

南京南站案例

南京南站案例
交通运输枢纽系统分析 案例一:南京南站
1
南京南站枢纽综合交通规划与设计研究
• 一、引言 • 二、南京南站枢纽特征概述 • 三、规划设计思路 • 四、南京南站枢纽交通需求预测 • 五、枢纽地区综合交通规划 • 六、枢纽核心体交通设计 • 七、枢纽规划设计方案评价
2
一、引言
3
南京南站
4
二、南京南站枢纽特征概述
停车系统----主要通过区别对待枢纽用地停车和其他非枢 纽地区停车需求,在满足合理需求的基础上从配建标准、 衔接组织、管理策略等方面有效控制引导,缓解枢纽地区 交通压力。
15
六、枢纽核心体交通设计
• 设施规模
16
六、枢纽核心体交通设计
• 设施布局 依据枢纽内到发交通流的 不同性质进行时空分离, 包括人车分流、进出分离、 动静分离、枢纽内部交通 和枢纽穿越交通流的分离, 以及公交车、长途车等大 型车辆与出租车、 社会车 等车辆的适当分离等等。 枢纽体内交通设施的布局 设计见下图所示。
9
4、优越区位引导用地开发,枢纽外用地 加剧了交通复杂程度
优越的交通区位将刺激周边的土地利用,南 站地区的城市副中心定位决定了平衡南站枢纽交 通和南站周边地块开发交通的重要性。未来南站 枢纽周边6km2内将容纳8万人口和15个岗位,高 强度的开发带来的巨量交通需求将进一步增加枢 纽及周边地区的交通复杂程度。
南京南站
5
1、集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南站枢纽内交通 流十分复杂
轨道
公交
出租车
社会车辆
。。。
6
2、各交通方式运输需求大,南站枢纽内客 流量十分巨大
预测至2030年,南站枢纽年发送铁路旅客5822万人 次,约是现有南京站的5倍,公路旅客1100万人次,高峰 小时枢纽进出乘客总量达66000人次,平均每分钟达1100 人次。

从综合交通枢纽到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案例(PPT 68页)

从综合交通枢纽到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案例(PPT 68页)
(3) 北线方案沿线200米范围内及有关高速铁路设施 配套用地的严格控制
自1995年南京市严格控制了北线方案 沿 线 200 米 范 围 的 用 地 , 并 根 据 铁 四 院 “关于京沪高速铁路与南京境内城市道路 立交设计标准的函”(1998年11月)及2001 年12月“铁道部转发国家计委、国土资源 部关于预留京沪高速铁路建设用地的通 知”,以及铁四院“京沪高速铁路南京至 上海段初步设计”的要求,严格控制了沿 线与高速铁路相交的城市道路、设施的建 设标准。至今,沿线未有新的障碍出现。
南线方案的提出及方案概要——引发南线方案的直接 原因
提高高速铁路南京段线型标
准的需要

线
上元门方案高速线由于必需
制,
南京段线路的车速将受到限制。
选择大胜关桥位高速线线型

线
顺畅,没有限制条件,确保车速。
影响
1、尽管南线基本符合城市总体规划,但与现状正在 进行的建设和建设意向仍存在若干矛盾
这种变化城市规划应该如何应对?
因此,一方面,我们认为应尽量避免这类在规划上没有 准备的重大变化。这除了要加强对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化 工作的深度和细度,加强规划的科学性、预见性和对变化 的适应性外,部门之间的协调与价值平衡是非常的重要方 面。条块分割,以部门或以地方的利益为重都不可取。
但另一方面,即使如此,规划在长时间内仍没有办法 预见所有变比。城市本身就是在不断地变化与应对中发 展,这就是城市发展的自组织性。这就要求城市规划能抓 住变化给城市带来的机遇,进行城市空间发展应对规划。
从综合交通枢纽到城市发展战略 ——以南京高铁南站地区规划为例
东南大学 段进
2010.06.24
近几年,我国加速了国家级大型基础设施的系统化布局 与建设,如机场、港口、高速公路网、南水北调和国家高铁 与城际铁路网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南站
5
1、集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南站枢纽内交通 流十分复杂
轨道
公交
出租车
社会车辆
。。。
6
2、各交通方式运输需求大,南站枢纽内客 流量十分巨大
预测至2030年,南站枢纽年发送铁路旅客5822万人 次,约是现有南京站的5倍,公路旅客1100万人次,高峰 小时枢纽进出乘客总量达66000人次,平均每分钟达1100 人次。
交通运输枢纽系统分析 案例一:南京南站
1
南京南站枢纽综合交通规划与设计研究
• 一、引言 • 二、南京南站枢纽特征概述 • 三、规划设计思路 • 四、南京南站枢纽交通需求预测 • 五、枢纽地区综合交通规划 • 六、枢纽核心体交通设计 • 七、枢纽规划设计方案评价
2
一、引言
3
南京南站
4
二、南京南站枢纽特征概述
9
4、优越区位引导用地开发,枢纽外用地 加剧了交通复杂程度
优越的交通区位将刺激周边的土地利用,南 站地区的城市副中心定位决定了平衡南站枢纽交 通和南站周边地块开发交通的重要性。未来南站 枢纽周边6km2内将容纳8万人口和15个岗位,高 强度的开发带来的巨量交通需求将进一步增加枢 纽及周边地区的交通复杂程度。
停车系统----主要通过区别对待枢纽用地停车和其他非枢 纽地区停车需求,在满足合理需求的基础上从配建标准、 衔接组织、管理策略等方面有效控制引导,缓解枢纽地区 交通压力。
15
六、枢纽核心体交通设计
• 设施规模
16
六、枢纽核心体交通设计
• 设施布局 依据枢纽内到发交通流的 不同性质进行时空分离, 包括人车分流、进出分离、 动静分离、枢纽内部交通 和枢纽穿越交通流的分离, 以及公交车、长途车等大 型车辆与出租车、 社会车 等车辆的适当分离等等。 枢纽体内交通设施的布局 设计见下图所示。
公交系统----通过轨道交通、公交专用道、公交网络和场 站系统的合理规划,提高公交服务水平,优化交通结构, 体现地区主导交通方式发展。通过对城市轨道网络系统性 及网络规划布局的合理性分析,结合南站枢纽建设要求, 提出将原规划的机场线与3号线共轨直通,以降低枢纽工 程的复杂程度,并根据客流预测将1号线和3号线设计为同 台同向换乘,以解决两线间的巨大换乘客流问题。
17
六、枢纽核心体交通设计
站 前 高 架
18
六、枢纽核心体交通设计
交 通 组 织
19
20
21
7
8
3、地处交通线与市政管线交汇处,枢纽外设 施多层次叠加
南京南站枢纽周边有绕城公路、机场高速公路、宁 溧路、宏运大道等4条高(快)速路,有机场输油管、天 然气主干管、污水主干管等多条全市性的重要管线,有 京沪高铁、沪汉蓉铁路、宁杭铁路、宁安铁路以及宁芜 地下货线等5条铁路经过,另有3条地铁线穿越南站枢纽。 此外,秦淮新河三级航道从枢纽外围经过。多条交通线 和多条重要市政管线在此以不同标高要求经过,形成多 层次叠加的复杂网络,为枢纽的规划设计增加了难度。
10
三、规划设计思路
以人为本
设施布局 换乘设计 交通组织
公交优先 分区组织
分层布设
11
四、南京南枢纽交通需求预测(略)
12
五、枢纽地区综合交通规划
1、枢纽地区综合交通规划主要对策
从容量角度
从布局角度
从可持续 发展角度
从运行角度
13
五、枢纽地区综合交通规划
2、枢纽地区综合交通规划方案
14
五、枢纽地区综合交通规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