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犯罪学特征研究

癫痫性精神病临床路径

癫痫性精神病临床路径 (试行) 一、癫痫性精神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二)诊断依据 根据《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十版》(世界卫生组织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碍的发生及其病程与癫痫有关; 的特点,后者为迁延性病程; 睡行症、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定治疗策略。 迅速控制病情,可单独采用或合并以下治疗方法

:改良的快速神经阻滞化疗法(小剂量氟哌啶醇短期肌内);合并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肌内注射或口服氯硝西泮、地西泮、劳拉西泮、阿普唑仑等药物。 4.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必要时合并MECT。 (四)标准住院日为42-49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癫痫性精神病(ICD-10:F06.8)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心肌酶、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 (3)头颅CT、胸片、心电图、脑电图、脑地形图; (4)神经心理测评:韦氏智力测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等; (5)人格状况评估:MMPI/EPQ/16PF等。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心脏B超、腹部B超、眼动监测、脑诱发电位、血药浓度测定、抗链“O”、抗核抗体,尿妊娠试验等其他感染性疾病筛查。 (七)选择用药

1.选择原则: (1)抗癫痫药物 ①根据发作的类型选药;②根据癫痫综合征选药;③根据特殊的病因进行治疗。 (2)抗精神病药物 对癫痫伴发偏执状态及精神分裂症样精神病的患者,在应用抗癫痫药治疗的同时,遵循联合用药的原则,合并使用对惊厥阈影响较小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2.药物种类 (1)抗癫痫药:苯妥英钠、氯硝西泮、卡马西平、丙戊酸盐、拉莫三嗪、妥吡酯等; (2)抗精神病药: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常用的第一代抗精神病药如氟哌啶醇、奋乃静也可作为一线用药。 3.药物剂量调节 遵循个体化原则。在治疗开始后的一至二周内,将所选用的药物剂量增至有效治疗量。症状控制后的巩固治疗期剂量,原则上应继续维持急性期的有效治疗量,以求进一步的疗效,避免症状复燃或病情反复。病情稳定后,确定最佳有效剂量。 (八)出院标准 1.简明精神疾病量表(BPRS量表)评分与基线相比,减分率≥50%; 2.暴力冲动等危险行为明显减少; 3.对医疗护理合作;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护理体会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护理体会 癫痫是由大脑神经细胞异常放电引起的突然性、反复性和短暂性的大脑功能失调,常伴有各 种精神障碍,称为癫痫性精神病。可以表现为运动、感觉、意识、精神等多方面的功能障碍。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符合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患者39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6例, 年龄19~66岁;婚姻状况:病程3~18年;住院次数1~9次;已婚21例,未婚13例,离 异或丧偶5例;癫痫病史3例,精神病史2例。 1.2 临床表现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是一组反复发作的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的脑部疾病,因脑 的受累部位和病理生理改变不同,导致临床表现各异。原发性或继发性癫痫均可发生精神障碍,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见于癫痫发作前,发作时和发作后,亦可在发作间或癫痫起病多 年后产生持久的精神障碍。部分患者会在发作前出现持续数小时至数天的先驱症状,如全身 不适,易激惹、紧张、烦躁、抑郁、易挑剔或抱怨他人。常预示将有发作,一旦发作过后, 先驱症状随之缓解。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患者,因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易产生恐惧、焦虑心理,常会发生兴奋、毁物、他伤甚至自杀行为。人格改变,多表现为性格急躁、敏感多疑、 易激惹,且出手凶狠。对人对事易挑剔,无理要求多,好管闲事,好争吵,易冲动等。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 加强巡视,癫痫突然发作时做到及时发现。注意观察病情。当发现患者出现胸闷、肢体麻木、情绪改变、闻到不愉快气味、情绪改变有错觉、幻觉等先兆表现时,及时将患者安置床上, 密切观察,以免抽搐落地摔伤。立即将患者平卧,做好患者突然意识丧失的准备。鼓励患者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时作息、排便,避免便秘、工作过度紧张劳累,饮食宜清淡,减少 强光刺激。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诱发因素。诱发因素包括过度饮水、边餐、饮酒,便秘、 睡眠不佳、情绪激动、空气闷热、强声光刺激、突然停服抗癫痫药等。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诱发因素,预防疾病复发。认真执行药物治疗要求和护理常规。每天的药物治疗中,护 士要认真执行医嘱,按时按量服药,确保患者将药服下,做到药物到手,服药到口,服药后 认真检查病人的口腔、手、衣服、药杯等,以防止患者藏药,突然停药可使病情发作增加, 甚至诱发癫痫的持续状态,观察用药反应。用药后注意观察用药不良反应。包括有无共济失调、嗜睡、头晕。切忌突然停药、换药。以负诱发癫痫的发作。家庭支持,患者住院期间应 经常探望使患者享受家庭的温暖,患者家中护理应注意督促患者服药,关心患者的病情变化,减少激惹患者,防止病情反复。 2.2 对症护理 2.2.1癫痫大发作的护理当癫痫大发作时让患者于原处平卧,迅速松解衣领和裤带,保护下 颌及四肢。迅速将牙垫放入口腔上下臼齿之间,防止咬破唇舌,紧急情况下,可用被角、毛 巾代替但注意不可塞满整个口腔避免影响呼吸。抽搐停止后将患者的头转向一侧,防止口水 误吸入气管。观察呼吸恢复情况,如果呼吸恢复不畅、面色发绀,应立即行人工呼吸术,给氧,必要时使用呼吸兴奋剂。检查患者有无骨折脱位情况,患者卧床休息,专人守护。保护 患者防止摔伤。继续观察患者有无持续发作迹象。对于大小便失禁患者及时更换衣裤。 2.2.2癫痫持续状态的护理当抽搐持续发作常导致循环衰竭、呼吸障碍、电解质紊乱,危及 生命。应立即抢救终止发作,在配合抢救,密切观察病情,详细记录发作的频度,每次发作 持续的时间和间歇时间,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缺氧。患者头转向一侧,以利于口腔分泌物排出,随时吸痰,发现呼吸困难及时做人工呼吸。高热患者给予物理

六大类精神病的诊治(精)

第一章六大类精神疾病概述 1、精神分裂症 2、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障碍) 4、偏执性精神障碍 5、癫痫所致精神障碍 6、精神发育迟滞 第二章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和环境不协调为特征。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尚好,部分病人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病程迁延,有慢性化倾向和衰退的可能,但部分病人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 一、流行病学 在成年人口中的终生患病率在1%左右。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高峰集中在成年早期这一年龄段:男性为15~25岁,女性稍晚。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不明,可能因素:遗传因素;神经病理学及大脑结构的异常;神经生化方面的异常;子宫内感染与产伤;神经发育病因学假说;社会心理因素等。 三、临床表现 1、感知觉障碍 精神分裂症最突出的感知觉障碍是幻觉,以幻听最为常见,内容多半是争论性的,或评论性的,幻听还可以以思维鸣响的方式表现出来,即患者所进行的思考,都被自己的声音读了出来。 2、思维及思维联想障碍 (1)妄想妄想的荒谬性往往显而易见。 (2)被动体验患者常常会出现精神与躯体活动自主性方面的问题。被动体验常常会与被害妄想联系起来。患者对这种完全陌生的被动体验赋予种种妄想性的解释,如“受到某种射线影响”、“被骗服了某种药物”、“身上被安装了仪器”等等。 (3)思维联想障碍直觉同精神分裂症患者交谈“费劲”。患者在交谈时经常游移于主题之外,尤其是在回答医生的问题时,句句说不到点子上,但句句似乎又都沾点儿边,令听者抓不住要点(思维散漫)。病情严重者言语支离破碎,根本无法交谈(思维破裂)。 (4)思维贫乏根据患者言语的量和言语内容加以判断。语量贫乏,缺乏主动言语,在回答问题时异常简短,多为“是”“否”,很少加以发挥。同时患者在每次应答问题时总要延迟很长时间。即使患者在回答问题时语量足够,内容却含糊、过于概括,传达的信息量十分有限。 3、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情感迟钝或平淡。 4、意志与行为障碍 (1)意志减退患者在坚持工作、完成学业、料理家务方面有很大困难,往往对自己的前途毫不关心、没有任何打算。

精神病学的典型病例

(一)病毒性脑炎所致的精神障碍.................................................................................. - 1 - (二)儿童孤独症.............................................................................................................. - 3 - (三)儿童多动症.............................................................................................................. - 6 - (四)多发脑梗死性痴呆.................................................................................................. - 8 - (五)反复发作抑郁症.................................................................................................... - 10 - (六)肺脑综合征............................................................................................................ - 11 - (七)Wilson病所致精神障碍 ....................................................................................... - 13 - (八)肝脑综合征............................................................................................................ - 14 - (九)轻度精神发育迟滞................................................................................................ - 16 - (十)焦虑性神经症........................................................................................................ - 19 - (十一)急性心因性反应................................................................................................ - 21 - (十二)海洛因所致依赖综合征.................................................................................... - 22 - (十三)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 24 - (十四)麻痹性痴呆........................................................................................................ - 26 - (十五)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 27 - (十六)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 29 - (十七)强迫性神经症.................................................................................................... - 31 - (十八)双相情感性障碍................................................................................................ - 33 - (十九)镇静催眠剂所致的精神障碍............................................................................ - 34 - 以上病历已集成在亿达电子病历系统,........................................................................ - 36 - (一)病毒性脑炎所致的精神障碍 病例摘要 周某,女,38岁,已婚,菜农。因急起精神萎靡、情感淡漠、无故发笑、少言少动、右侧肢体运动欠灵活14天,于1984年7月21日入院。 起病较急,无明显诱因。1984年7月7日晨患者上街卖菜,下午回家时显得精神萎靡,疲乏无力,对家中来客不予理睬,表情淡漠,径直上床睡觉,丈夫做好饭要她起来吃,只说‚头痛,不饿‛,不肯起床。对其他问话,回答不得要领。家人以为她过于劳累,让她休息,次晨仍不起床,以手示意要丈夫扶她去小便,步履有些拖曳。家人触其皮肤,觉得有点发热。下午,患者时时以手指门,示意有人来了(实无人)。对家事不闻不问,对小孩跌伤无动于衷,整日卧床,很少言语,有时自笑,进食很少,7月12日起,完全卧床不起,小便于床,不食不语,问话不答,对亲友毫无表情,但仍时时独自发笑,显得幼稚呆傻。病中曾呕吐一次,非喷射性。 既往体健,从无重大躯体疾病史,无精神异常或癫痫发作史,无高血压病史。家中成员及同村人中无类似患者。家族中无精神病患者。 入院时体查:体温38℃(腋),脉搏10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0/76mmHg。急性重病容,体型消瘦,但无明显脱水征。皮肤及巩膜无黄染,皮肤和粘膜无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五官正常,甲状腺不肿大,胸廓对称,呼吸运动自如,肺音清晰,心界不扩大,心音正常,律齐。腹软,肝脾未扪及。肛门及外生殖器未查。 神经系统检查:呈嗜睡状,触动之能睁眼,对一切问题不予回答。头颅无异常,瞳孔圆

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概念诊断及治疗

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概念诊断及治疗 王世忠【注】 一、基本概念 器质性精神障碍是指由于脑部疾病或躯体疾病引起的精神障碍。由脑部疾病导致的精神障碍称为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包括脑变性疾病,脑血管病,颅内感染,脑外伤,脑肿瘤,癫痫等所致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是由脑以外的躯体疾病引起的,如躯体感染,内脏器官疾病等,器质性与功能性的区分只能看是人为的,相对的和有条件的,人们都认识到精神障碍或行为紊乱是不可能脱离脑部改变的物质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过去不能被发现有脑部病变的病人中,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发现脑部存在某些轻微的改变,如全身麻痹症、维生素缺乏引起精神障碍等,后来被证实是器质性的。但在现阶段的临床实践中,把精神病概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两大类是具有实用价值的,因为它们在预后和治疗上有很大的差别,可造成严重后果。 关于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很难正确估计,由于人口老龄化的现象存在,人口中老年人数增多,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必将增高。关于脑器质性综合征的分类与描述存在许多混乱,这类病人处于精神病学和神经病学共同的范畴内,二科间的医生有其共同观点,有根据症状是否影响及日 1

常生活,而将器质性脑综合征分为“精神病性”和“非精神病性”两类,(DSM-Ⅲ 1980);有根据起病的急慢和是否可恢复性,分为“急性”和“慢性”脑综合征两类。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复杂性,各种病理过程不一定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影响大脑功能,即使所谓弥漫性脑病变,也可能以影响某一部位为主,急性和慢性脑综合征的名称与其含义也存在不少缺点,但在临床工作中对初步筛选器质性精神病时,还有一定的价值。急性和慢性的划分概念是从内外科领域内借用过来的,分别表示起病快速或缓慢,病程短促或持久。急性脑病综合征多见于急性中毒感染状态。而慢性综合征多见于脑部病变。通常认为急性脑综合征是可逆的,而慢性脑综合征是不可逆的。事实上也非绝对如此,如恶性贫血和甲状腺功能不足的患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和某些起病很急的脑外伤患者的症状都是可逆的,相反,急性起病的严重一氧化碳中毒或Wernicke脑病患者也可出现慢性不可逆的综合征。此外,在临床上可见同一病人具有急性和慢性脑综合征的各种不同组合与交错。决定临床症状的重要方面不存在于中毒或器质性病理的本身,而主要在于病理变化发生与发展的速度,由于以上原因,临床精神科医生常从病人的思维过程和内容,判断、理解对现实认识能力等方面,将脑器质性综合征分为下述三大类。 2

精神病学习题集-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精神病学习题集-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一、目的及要求 只有能及时、准确地识别病人的精神症状,才能予以合理的处理方法。因此,临床医生不仅要掌握精神病症状学的有关知识,还要有高度的职业敏感性,当病人出现感知、思维、情绪及行为的某些变化和/或认知功能异常时应能及时识别,分析原因,提供合理的干预才是最重要的。因为,精神症状的产生有可能加重病情、延缓病程甚至导致意外情况的出现。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这一领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原因是:①躯体疾病本身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相同的疾病可以出现不同的精神症状,不同的疾病可以出现相同的精神症状;②影响个体出现精神症状的原因很多,包括原发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治疗方法选择的及时性和合理性、个体当时的生理功能状态、个体的人格和心理特征、环境条件及心理社会支持等;③精神症状的产生与躯体疾病的因果关系有时难于界定;④有些躯体疾病引起精神症状的可能性少,但是并不是说不能引起精神症状,此时要确诊则会有一定的困难;⑤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究竟要不要再进行分类,如果要分,应分几类,以什么为依据较为合理。 有些问题可能一时难以澄清,有些问题即使澄清对临床的意义也许并不是很大。在临床实践中,相当一部分问题需要医生的临床判断,有些问题可能需要根据病人的治疗反应及随访观察才能最后作出结论。好在对精神症状的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掌握处理原则才是重点。因此,本章的目的及要求如下:1.掌握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共同特点和处理原则。 2.熟悉与躯体疾病相关的常见精神症状群的识别。 3.了解各系统易于引起精神症状的常见疾病。 4.要求学生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能及时发现和识别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并能提供合理的治疗、干预措施。 二、各节应掌握的主要内容

六种重性精神疾病诊断标准

六种重性精神疾病诊断标准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临床表现为知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一般意识清晰,智能尚好,部分患者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多起病于青壮年缓慢起病自然病程多迁延,呈反复加重或恶化,但部分患者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 |、CCMD--- I诊断标准:至少有下列2项,并非继发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情感高涨或低落,单纯型分裂症另有规定: 一、症状标准: 1、反复出现的言语行幻听; 2、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或思维内容贫乏; 3、思维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维中断或强制性思维; 4、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 5、原发性妄想(包括妄想知觉,妄想回忆,妄想心境,妄想悟性)或其他荒谬的妄想; 6、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语词新作诡辩症; 7、情感倒错或明显的情感淡漠; 8、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 . 9、明显的意志减退或缺乏。 二、严重程度标准:自知力障碍,并有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 三、病程标准: 1、符合症状和严重程度标准至少已持续一个月,单纯型另有规定。 2、若同时符合分裂症和心境障碍的症状标准时,当情感症状减轻到不能满足情感性精神障碍症状标准时分裂症状需继续满足分裂症的症状标准至少2周以上,方可诊断为分裂症。 四、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尚未缓解的分裂症病人,若又本项中前述两类疾病,应并列诊断。 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双相情感障碍是以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低落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并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可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多可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主要分为躁狂发作、抑郁发作、双向情感障碍。 A、临床分型: 1、躁狂发作:以心境高涨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高兴愉快到欣喜若狂某些病人仅以易激惹为主。病情轻者社会功能无损害或仅有轻度损害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一、躁狂发作诊断标准: (- -)症状学标准:以情绪高涨或易激惹为主,并至少有下列3项(若仅有易激惹至少4项): 1注意力不集中,随境转移; 2言语比平时增多,或滔滔不绝; 3思维奔逸(语速增快、言语迫促)、联想加快或意念飘忽的体验;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真题精选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真题精选 [单项选择题] 1、癫痫性精神运动性发作,如果出现先兆,一般持续时间有多久() A.数天 B.数小时 C.半小时 D.数分钟 E.数秒钟 参考答案:E 参考解析:先兆是癫痫发作的一部分,在癫痫发作前出现,通常只有数秒,很少超过一分钟,有时可以根据先兆来初步判断大脑病变的部位。前驱症状发生在癫痫发作前数小时至数天,尤以儿童较多见。表现为易激惹、紧张、失眠、坐立不安、甚至极度抑郁,症状通常随着癫痫发作而终止。 [单项选择题] 2、癫痫发作时的精神障碍表现,不包括() A.癫痫自动症 B.神游症 C.精神运动性发作 D.强直-痉挛发作 E.刻板动作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癫痫发作时的精神障碍包括癫痫自动症、神游症和精神运动性发作。①癫痫自动症是指发作时或发作刚结束时出现的意识混浊状态,此时患者仍可维持一定的姿势和肌张力,在无意识中完成简单或复杂的动作和行为。发作时突然变得目瞪口呆、意识模糊、无意识地重复动作如咀嚼、咂嘴等,偶可完成较复杂的技术性工作。事后患者对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完全遗忘。②神游症比自动症少,历时可达数小时,数天甚至数周。意识障碍程度较轻,异常行为较为复杂,对周围环境有一定感知能力,亦能做出相应的反应。表现为无目的地外出漫游,患者可出远门,也能从事协调的活动,如购物、简单交谈。发作后遗忘或回忆困难。③精神运动性发作主要以反复发作性非定性动作及行为障碍取代痉挛发作,发作时可见脑电图异常。发作多数与颞叶和边缘系统发作有关,甚至把它当作颞叶癫痫的同义词。 [单项选择题] 3、下面有关癫痫性精神障碍的治疗原则的描述,不对的是() A.抗癫痫治疗尽可能单一用药,定期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精神科一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病例分析专题报告

精神科一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病例分析专题报告病例 患者男,15岁,癫痫史4年,曾两次因精神问题入院。今天,学校心理老师出于对其同学和家人安全的考虑,通过救护车将患者送入急诊。患者在学校威胁其同学,称他将“轰开他们的大脑,”并告知学校心理老师,将在睡梦中杀死自己的家人。考虑到这些威胁,急诊建议其入院治疗。 11岁时,患者被诊断为癫痫,主要为复杂性局部癫痫发作。经尝试多种抗惊厥药物治疗,患者的惊厥发作终于得以控制,当前药物为双丙戊酸钠1500 mg/d,拉莫三嗪250 mg/d,奥卡西平900 mg/d(据神经科门诊医生处方)。最后一次记录在案的癫痫发作发生在入院前12个月。 患者第一次住院治疗发生在六年级,癫痫诊断3个月后,因吞食药片自杀未遂而入院。第二次住院治疗发生在七年级,他向父母报告称“想结束生命”,随后被警察目睹站在高速公路立交桥上。 进一步的病史采集中,患者父母显示出对患者偏执症状的担忧。其父母称,患者在诊断癫痫后不久即出现精神病性症状。例如,由于害怕监控设备,患者将所有财产放置在卧室的壁橱里,并用胶带绑好以确保安全。15岁时

(入院前3个月),患者表现出显著的偏执症状,总是在入睡前遭遇令人不安的关于恶魔的幻视。患者报告称,其神经科医师并不认为上述事件与癫痫相关,而与癫痫之外的精神科诊断相关,可能是考虑到精神症状与癫痫症状出现的时间并不重叠。入院前8个月,患者最后一次在其神经科医师处复诊,癫痫治疗方案未作调整。 此次入院期间,患者的偏执和妄想思维明显。如患者所述,他是教会青年组的“精神领袖”,人们已经被恶魔附体,并要伤害他。他感觉在背包里藏匿各种武器有助于保护自己。 病人并未意识到这些想法和行为是不正常的,他似乎只由于那些有关恶魔的侵入性担忧而感到痛苦,担心他可能会伤害到别人。他描述了自己强烈的恐惧,害怕自己“做一些可怕的事情,例如刺伤别人。”他表示自己在控制暴力冲动时感到极其困难。 患者没有精神科门诊医生,且未服用其他药物。患者报告在入院前3周使用过一次大麻,但未报告使用酒精、烟草或其他任何药物。家族史阳性,其父亲和表亲有抑郁症史。 入院时,所有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全面的毒理学检查、代谢及血液全套在内均未见异常。头颅磁共振成像扫描未见异常。患者抗癫痫药物的血药浓度在治疗范围内,

精神病学

绪论+分类 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 旧称精神疾病(mental disease),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是伴有主观痛苦体验和/或社会功能损害的个人认知、情绪和行为等方面改变。 精神病学(psychiatry)▲ 是医学门类中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障碍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精神医学发展史▲ 1、第一次革命:法国精神病学家皮奈尔(Pholippe Pinel,1745年—1826年)在1793年去掉精神病患者身上的铁链,主张人道地对待患者。(道德治疗) 2、第二次革命:精神障碍分类体系的建立。 20世纪初期,冯特的学生德国医生克雷丕林(Emil Kraepelin)详细描述了早发性痴呆和噪狂症的临床特点、病程和预后,以及妄想痴呆与妄想狂的区别。在他所著的精神病学中,对精神疾病作了系统的分类,为精神病的分类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3、第三次革命:心因性病因论与心理治疗。 犹太裔奥地利人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的心理分析学派,利用自由联想和梦的解析去了解人类的心理症结,并奠定动力精神医学的基础,弗洛伊德的成就将精神医学带入心因性病因论的研究范畴。 美国人比尔斯(C.W.Beers) ;18岁就读于耶鲁大学商科。毕业后,到纽约一家保险公司工作。比尔斯的哥哥患有癫痫病,他目睹发作终日惶恐不安而精神失常,被送入精神病院。三年住院经历,体验到精神病患者的苦闷和所受到的虐待,目睹了一系列折磨和不被公正对待的事件。病愈出院后,1907年,他写了一本自传体著作,取名为《自觉之心》(A mind that found itself)。 4、第四次革命:精神卫生运动展开。 1909年美国心理卫生协会成立,1930年召开了首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开始重视精神障碍的预防。 比尔斯得到各方面的赞助和鼓励后,于1908年5月成立了“康涅狄格州心理卫生协会”,这便是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1909年2月,又在纽约成立了全国心理卫生协会(比尔斯任顾问)。 第一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30年5月5日) 有3042人代表53个国家和地区出席了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会议(中国也有代表参加)。同时产生了一个永久性的国际心理卫生协会。 精神障碍的治疗进展。 1917年焦瑞克(Jauregg)创造高热疗法。 1933年沙寇(Sakel)创造出胰岛素昏迷疗法。 1938年却雷提与比尼(Cherletti & Bini)尝试用电流引发痉挛,也就是现在临床使用的电抽搐疗法。 1950年氯丙嗪合成,1952年P.迪莱将其用于精神病人获得成功,是第一个抗精神病药物。它能迅速改善了精神患者的症状,使许多被认为需要终生隔离住院的患者,能完全康复而回到自己家中。 5、第五次革命:生物精神医学发展。 抗精神病药物的问世是精神病学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自从发现了抗精神病药物,人们研究其药效机制进而研究神经介质与脑中各受体之间的关系.以及精神障碍发生的生物学机制,使得精神障碍能够以科学及客观的方法诊断和治疗。 第二节精神障碍的分类 DSM-IV五轴▲ 采用不同层面或维度来进行疾病诊断的一种诊断方式。 ①临床障碍:轴I用于记录除人格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以外的各种障碍,也包括可能成为临床注意焦点的其他情况。 ②个性障碍:轴II除记录报告人格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以外,亦记录突出的适应不良的人格特征和防御机制。 ③躯体情况:轴III用于记录目前的躯体情况,它与认识和处理患者的精神障碍可能有关。 ④社会心理和环境问题:轴IV用于报告心理社会和环境问题,它可能影响精神障碍(轴I和轴II)诊断、处理和预后。 ⑤全面功能评估:轴V用于医师对患者的整个功能水平的判断。轴IV和轴V为特殊的临床科研所设置,便于制定治疗计划和预测转归。 中国精神障碍诊断标准▲ (内涵标准和排除标准两个主要部分) 1、症状标准: 典型症状、特定亚型、病期。 2.严重标准: 主观痛苦度; 社会适应困难。 3.病程标准: 起病时间、持续时间。 4、排除标准: 第二章症状学 精神障碍症状学(symptomatology)▲又称精神病理学(psychopathology)是研究精神活动各种异常表现及其心理机制的临床基础学科。 精神症状的特点▲ 1、症状的出现不受患者意识的控制; 2、症状出现以后,难以通过转移令其消失; 3、症状的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称; 4、症状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 内感性不适▲:躯体内部产生的各种不适感和难以忍受的异样感

精神科住院患者暴力行为原因分析与处置

精神科住院患者暴力行为原因分析与处置 目的对精神病住院患者出现的暴力行为以及相应的临床表现开展分析研究,探究最为科学有效的处置措施。方法选取本院近3年以来,精神病住院患者中出现暴力行为的案例开展分析,研究病例的病历资料和护理人员交接班报告等资料。结果精神病住院患者出现暴力行为的原因,与患者的精神状态、自知力以及环境、药物和其他因素密切相关。结论在精神病住院患者的治疗与护理工作中,应当针对其特点开展针对性处置措施,有效预防和减少暴力行为,保障医护人员以及患者自身安全。 标签:精神病患者暴力原因处置 精神病患者的暴力行为,主要是指患者在患病期间突然出现的对其他人或事物进行攻击的伤害行为,其明显的特点就是事发突然,没有明显的事先征兆,因此,对于其他人的人生安全造成了极大的隐患,也是自身安全的不稳定因素,对于精神病院的管理里工作造成了相当大的难度[1]。所以,在精神病住院患者的管理中,一定要强化对患者暴力行为的研究分析,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提前预防和有效疏导,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暴力行为对医护人员以及其他患者的伤害行为。本文主要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精神病患者中,出现的90例暴力行为开展系统研究分析,探究科学的处置措施。 1 临床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本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精神病住院患者中出现暴力行为的患者,同期收治患者总人数为2170例,其中出现暴力行为的为90例,累计164人次。患者中男58例,女32例,年龄跨度为15~71岁,平均年龄38.1岁。按照病型分类,患者中精神分裂症、心理障碍、癔症、癫痫诱发精神障碍、酒精诱发精神障碍等类型分别为52、13、6、7、6例,另外精神发育迟滞和偏执性精神障碍各2例,其他类型2例。全部患者与CCMD-3精神患者的诊断标准相符。 2 研究方法 对90例患者原始病历资料和护理交班报告进行逐一查看,对出现暴力行为的临床表现以及各种因素进行分析。 3 临床表现 在精神病住院患者的暴力行为中,一般按照攻击性程度,分为攻击、谩骂、破坏、自残、易激惹以及敌意等6种类型,其中以口头攻击与肢体攻击较为常见[2]。口头攻击主要采取辱骂、讥笑以及恐吓等方式,肢体攻击主要采取拍打、脚踢、撕咬、吐唾沫以及毁坏物体为主,男性常用拳击,女性常用撕扯、抓挠。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中医神志病临床诊疗指南)

中医神志病临床诊疗指南—癫痫所致精神 障碍 1 范围 本《指南》提出了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辨证、治疗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epileptic mental disorder),是一组反复发作的脑异常放电导致的精神障碍。由于累及的部位和病理生理改变不同,导致的精神症状各异。可分为发作性和持续性精神障碍两类。前者为一定时间内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障碍,心境恶劣,精神运动性发作,或短暂精神分裂症样发作,发作具有突然性、短暂性,及反复发作的特点;后者为分裂症样障碍、人格改变,或智能损害等。本病相当于中医学继发于痫证之后的癫病、狂病、郁病等神志病范畴。 3 诊断及鉴别诊断 3.1 诊断要点 3.1.1临床表现 多出现在癫痫发作之前或之后,也可在间歇期出现,一般在无明

显的诱因下,突然情绪低下、易激惹、焦虑忧郁,紧张恐怖。对周围一切都不满意、挑剔,抱怨别人对自己不好,有时暴怒并有攻击行为。极度忧郁者可有自杀企图。或有表现欢快,无端狂喜,持续的时间由数小时至数日,往往突然中止。 3.1.2 病史 一般大多数人病人有各种形式的癫痫发作史,包括大发作、小发作、局限性及精神运动性发作。癫痫时急性精神障碍呈发作性,突然发生骤然结束、持续短暂、间歇期正常。它可以出现在痉挛发作或小发作之前或之后,成为发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但若是癫痫慢性精神障碍,则在发作间歇期也有精神障碍表现,且持续时间较长,并伴有癫痫特征。 3.1.3 辅助检查 头颅MRI检查、CT检查、脑电图检查。DSM-IV临床定式访谈、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对本病的诊断有参考作用。 3.2 鉴别诊断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当与癔症、精神分裂症、躁郁性精神病、感染性和中毒性精神病作出鉴别。 4 辨证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第二节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是指由于脑部感染、变性、血管病、外伤、肿瘤等病变引起的精神障碍,又称脑器质性精神病;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老龄人口逐渐增加,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发病率也明显地增高;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仍可概括为急性脑器质性综合征两种;急性脑器质性综合征起病多急骤,病情发展较快,病程较短,损害范围较局限,预后多良好,其病变往往是可逆性的;慢性脑器质性综合征则起病多缓慢;病情发展较慢,有逐渐加重趋势,病程多持久,预后较差;病变常不可逆;不少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既有器质性的临床特征,又伴有某些显而易见器质性障碍的表现,两者之间有相互交织、相互重叠现象;本节将介绍几种常见脑部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 一、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 颅脑外伤性精神障碍是指颅脑受到外力的直接或间接作用,引起脑器质性或功能性障碍时出现的精神障碍;平时与战时均属多见,青壮年居多; 病因及发病机理 各种原因导致的闭合性与开放性颅脑损伤是发病主要因素,个体的素质特征及外伤后的心理社会因素有一定作用;闭合性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尤为常见,开放性颅脑损伤则与远期或慢性精神障碍的关系密切;颅脑外伤越重,发生精神障碍的机会越大,持续的时间也越长;意识障碍与间脑和脑干网状激活系统损害密切相关,额叶和颞叶损害易致人格改变和精神病样症状; 临床表现 一急性期精神障碍

1.意识障碍:见于闭合性脑外伤,可能是由于脑组织在颅腔内的较大幅度的旋转性移动的结果;脑震荡意识障碍程度较轻,可在伤后即发生,持续时间多在半小时以内;脑挫伤患者意识障碍程度严惩持续时间可为数小时至数天不等,在清醒的过程中可发生定向不良,紧张、恐惧、兴奋不安、丰富的错觉与幻觉,称为外伤性谵妄;如脑外伤时的初期昏迷清醒后,经过数小时到数日的中间清醒期,再次出现意识障碍时,应考虑硬脑膜下血肿; 2.遗忘症:当患者意识恢复后常有记忆障碍;外伤后遗忘症的期间是指从受伤时起到正常记忆的恢复;以逆行性遗忘不常见即指对受伤前的一段经历的遗忘,多在数周内恢复;部分患者可发生持久的近事遗忘、虚构和错构,称外伤后遗忘综合征; 二后期精神障碍 1.脑外伤后综合征:多见;表现头痛、头重、头昏、恶心、易疲乏、注意不易集中、记忆减退、情绪不稳、睡眠障碍等,通常称脑震荡后综合症,症状一般可持续数月;有的可能有器质性基础,若长期迁延不愈,往往与心理社会因素和易患素质有关; 2.脑外伤后神经症:可有疑病,焦虑、癔症等表现,如痉挛发生、聋哑症、偏瘫、截瘫等,起病可能与外伤时心理因素有关; 3.脑外伤性精神症:较少见;可有精神分裂症样状态,以幻觉妄想为主症,被害内容居多;也可呈现躁郁症样状态; 4.脑外伤性痴呆:部分严惩脑外伤昏迷时间较久的患者,可后遗痴呆状态,表现近记忆、理解和判断明显减退,思维迟钝;并常伴有人格改变,表现主动性缺乏、情感迟钝或易激惹、欣快、羞耻感丧失等;

常见精神病性症状

精神症状一、相关概念(术语) (一)意识、心理、精神是同义语。 精神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二)精神疾病(障碍)是各种原因引发的,以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大脑疾病。 (三)精神症状是精神疾病时的精神异常现象,是诊断精神疾病的依据。 1.精神症状是与患者的过去、同龄人、心理测验均数相比较而言。 2.精神症状的“异常”与“正常”交错在一起,随病程(或演变)而变化。 3.确定精神症状,首先要区分是人格特征还是症状表现。 4.区分一般精神症状还是精神病症状(有社会功能、现实检验能力、自知力的障碍)。 5.区分是原发还是继发。 6.区分“机能性”还是“器质性”。 7.与文化背景息息相关。 8.学习症状学不是简单地对号入座,要尽可能地了解每个病人内心体验,用日常用语尽可能地精确描述。 (四)社会功能包括: 1.日常生活能力; 2.工作、学习、业余活动能力;

3.社交能力; 4.遵守规则的能力。 (五)自知力的核心是对自身疾病的自省力(病感及判断性认知能力)。 (六)预后 1.症状缓解与不完全缓解; 2.症状的复发与恶化。 3.缓解的标准: ①症状消失程度; ②自知力恢复程度; ③社会功能恢复程度; ④与病前人格相比有否变化。 (七)起病形式 1.急性:从疑似到确认精神症状不超过二周,通常能说清起病的年月日。 2.亚急性:从疑似到确认精神症状不超过三个月,通常能说清起病的年月。 3.慢性:从疑似到确认精神症状,通常只能说清起病的年份。 (八)病程 1.进行性的,分波动性和持续性进行的,如精神分裂症。 2.非进行性的,如神经症。 3.迁延性的,如老年人的躁狂或抑郁持续二年以上。 4.间歇发作性的,如双相障碍。 5.特殊的病程,如CO中毒的清明期、创伤后应激反应、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的阶梯性病程。 二、幻觉

2022-2023年主治医师(中级)-精神病学(中级)[代码:340]考试题库全真模拟卷3套(含答案

2022-2023年主治医师(中级)-精神病学(中级)[代码:340]考试题库全真模拟卷3套(含答案)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 第1卷 一.综合考核题库(共30题) 1.下列有关5-羟色胺(5-HT)的说法,哪项不对 A、5-HT的神经元主要集中于脑干的中缝核 B、5-HT受体可分为5-HT1、5-HT2、5-HT3和5-HT4等 C、重性抑郁障碍和强迫症与中枢某些通路的5-HT功能不足有关 D、精神分裂症可能与中脑边缘系统和前额叶5-HT功能不足有关 E、惊恐障碍和进食障碍与中枢某些通路的5-HT功能不足有关 正确答案:D 2.关于妄想,错误的叙述是 A、病态的信念 B、病态的推理和判断 C、与事实不符合 D、均涉及自己 E、不受文化背景的影响 正确答案:E 3.精神运动性抑制的表现不包括 A、木僵 B、蜡样屈曲 C、违拗症 D、缄默症 E、作态 正确答案:E 4.某一时期受检人口中患有某种精神疾病人数的比例,称为 A、时点患病率 B、总患病率 C、总发病率 D、发病率 E、终生患病率 正确答案:A 5.对病人行为影响最严重的症状是 A、评论性幻听 B、命令性幻听 C、幻触 D、被害妄想 E、夸大妄想 正确答案:B 6.关于"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精神疾病流行病学是从群体角度研究精神障碍与健康 B、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研究的精神障碍仅限于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 C、精神疾病流行病学可从疾病分布入手探讨疾病的流行因素 D、精神疾病流行病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 E、精神疾病流行病学已深入临床医学的研究中 正确答案:B 7.患者感到腹内脏器被无形的绳子撕拉下坠,说不出的难受,此现象为 A、感觉过敏 B、错觉 C、被控制感 D、内脏性幻觉 E、内感性不适 正确答案:E

精神障碍症状学-(2)

精神障碍症状学-(2) A1/A2型题 1. 下述哪项不包括在记忆过程中 A.识记 B.遗忘 C.再认 D.保持 E.再现 答案:B [解答] 记忆包括识记、保持(保存)、再认(认知)和再现(回忆)四个过程。记住、不忘、认得和回想起来,既相互联系又密切组合。识记是事物和经验在脑子里留下痕迹的过程,也是一种反复感知的过程。保持则是使这些痕迹免于消失的过程也称狭义的记忆。再认则是现实刺激与以往痕迹的联系过程。再现则是痕迹的重新活跃或复现。识记是记忆保存的条件和前提,而再认和再现则是某种客体在记忆中保存下来的结果或显现。遗忘则是回忆的空白,指局限于某一事件或某一时期内经历的遗忘,是一种回忆的丧失而不是记忆的减退。 2. 临床上记忆障碍中不属于记忆量方面异常的是 A.记忆增强 B.记忆错构 C.遗忘 D.记忆减弱 E.心因性遗忘 答案:B 3. 下列关于遗忘的说法错误的是 A.再现的空白

C.识记的减退 D.可局限于对某一事件的遗忘 E.可局限于对某一时期内经历的遗忘 答案:C 4. 下列不属于遗忘表现的是 A.顺行性遗忘 B.逆行性遗忘 C.心因性遗忘 D.进行性遗忘 E.神经症性遗忘 答案:E [解答] 遗忘症是一种记忆的丧失或严重障碍。其突出表现是对既往经验过的重大事件或某一段时间内的经历完全遗忘,即既不能回忆又不能再认。它同一般的遗忘现象有类似的特点:越是新近的经验,遗忘得越彻底。因此,遗忘症的发展过程也往往是记忆丧失从最近的记忆资料扩展到较远的记忆资料。造成遗忘症的因素大致可分为两类:①心理性因素:如严重的心理冲突,意识障碍或激情状态,干扰了识记或回忆过程,这种遗忘症称为心因性遗忘症;②器质性因素:即由于大脑各个区域,尤其是额叶和颞叶的损伤不能形成或保存持久的记忆痕迹而引起记忆障碍,这种遗忘症称为器质性遗忘症。大脑弥散性损伤(如老年性痴呆)的患者,在大脑疾病不断加重的过程中,记忆障碍也会加重,其突出的表现是回忆和再认的严重障碍,这称为进行性遗忘症。 遗忘症按其所涉及的时间阶段又可分为两类:①顺行性遗忘症:指患者对于疾病或受伤时及以后一段时间内的经历不能回忆;②逆行性遗忘症:指对得病或受伤以前一段时间所发生的事情不能回忆。这种遗忘症常见于颅脑外伤并伴有意识丧失,也可见于老年性精神病、卒中发作以及一氧化碳中毒或严重精神创伤之后。 神经症患者或因年龄增大所述记忆减退,回忆困难不属于遗忘症,可以称为健忘症。健忘症属于良性疾病,而遗忘症属于病理性阶段。 5. 关于错构和虚构,正确的说法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