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力资源的定义

(完整版)人力资源的定义
(完整版)人力资源的定义

人力资源的定义

人力资源管理,是当代管理科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一个重要而现实的问题就是必须做到及时的发现人力资源,大胆的选拔人才和使用人才。既要根据每个人的知识机构和能力结构,按照社会化生产部门的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分配与组织,做到知人善任,量才录用;又要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对人才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促使人才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实现人才的合理流动,从而提高各个社会经济单元乃至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既要注意发挥现有人才能力和素质的作用,又要注意现有人才的内在潜力,以充分发挥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

第一节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管理

一、人力资源的含义

所谓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人力资源在宏观意义上以国家和地区为单位,在微观意义上以部门和企事业为单位。人力资源最基本的方面,包括体力和智力;完整的概念,还包括体力、智力、知识和技能四个方面。

二、人力资源的特点

1.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

人不同于自然界其他生物,具有主观能动性,能积极主动、有目的、有意识的采取行为、手段,获得一定的结果。

2.人力资源具有实效性

人力资源的形成、开发和利用都要受到时间方面的限制。从个体角度来看,作为生物有机体的人,尤其生命的周期,如幼年期、青壮年期、老年期等,各阶段的劳动能力和生产能力各不相同;从社会角度来看,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也有培训期、成长期、成熟期等。

因此,热力资源的开发必须遵循其内在的规律,是的人力资源的形成、开发、配置和使用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中。

3.人力资源具有智力性

人不仅具有主观能动性,而且还是知识的载体,这是人力资源区别于其他资源的又一特征。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整理,使自身能力无限扩大;人的知识还可以传播、深入,才使得人力资源风具有价值和实用价值。

4.人力资源具有两重性

人力资源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的两重性,要求我们既要重视人口数量的控制,又要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养。充分利用和开发现有的人力资源,是降低人力资源成本,获取人力资源受益的基本途径。

5.人力资源具有再生性

人口再生产是人口不断增加,人类自身得以延续和发展的过程。人力资源的再生不同一般生物的再生性,除了遵守一般生物学规律外,人力资源的再生产还受到人类意识的支配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

作为最主要的资源,人力资源必须进行科学而有效的开发和管理,才可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效益。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1.对人力资源外在因素——量的管理

在社会大生产均要求人力和物力按比例合理配置,再生产过程中人力和物力在家质量上的比例也是客观存在的。

对人力资源进行量的管理,就是根据人力和物力及其变化。对人力进行恰当的培训、组织和协调,使二者保持最佳比例和有机结合,是人力和物力都充分发挥出最佳的效应。

2.对人力资源外内在因素——质的管理

即对人的心理和行为进行管理,就是采用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人的思想、行为和心理进行诱导、控制与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群体在观念上一致,感情上融洽、行动上协作,达到组织的目标。

总之,人离子环的开发与管理,就是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手法,对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与协调,使人力、物力保持最佳的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行为、心理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与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实现组织目标。

3.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

从开发的角度看,人力资源管理即包括智力的开发,也包括人才的思想文化素质和道德觉悟的提高;不仅包括现有人力资源能力的充分发挥,还包括人力资源潜在能力的有效挖掘。

从利用的角度看,它包括人力资源的发现、鉴别、选拔、分配和合理使用;从管理的角度看,它既包括人力资源的规划和预测,也包括人力资源的组织和培训。

不仅是在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都应当成为现代化科学管理的贺信。

四、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

1.取得最大的使用价值

真正的财富在于使用尽量少的价值,创造出尽量多的使用价值,在尽量少的劳动时间里创造出尽量多的物质财富。

表现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就是通过合理的开发利用,实现人力资源的精干和高效。具体而言,就是:

人的使用价值最大=人的有效技能最大的发挥

人的有效技能=人的劳动技能*适用率*发挥率*有效率。其中:

适用率=适用技能/拥有技能(是否用其所长)

发挥率=耗用技能/适用技能(即干劲如何)

有效率=有效技能/耗用技能(效果如何)

2.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性

现实的激励因素,决定了员工工作动机的强弱。一般而言,现实的激励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任用情况

知人善用,善于观察人,较快的认识人的兴趣、爱好、才能和知识,善于按事选人,平等竞争,使每个人拥有同样的机会找到最适合发挥自己才干的舞台。

2)信任程度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互相理解、互相信任。

3)晋升制度

每个人都希望晋升,但是由于职位有限,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晋升需求,因而要求一个公正、公平、严格考核、择优晋升的体系,激励员工不断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在竞争中获胜,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4)薪资制度

薪资在目前阶段仍是最主要的激励形式,做到薪资制度的合理性、公正性与竞争性。

5)奖励制度

奖励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用来满足员工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进而不同程度的

提高积极性。

正确的奖励制度,第一,考核制度是奖励制度的前提,没有公正的考核,就不会有公正的奖励制度。第二,正确的处理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的关系,在保持一定物质奖励的基础上,着重提高精神奖励强度。

6)处罚制度

可以有效的防止和纠正各种非预期的行为,保护多数员工的主观积极性。

正确的处罚制度应注意:第一,处罚制度应严肃,在反复吊唁的基础上产生,宽严适度;

第二,处罚制度一经确定,就应严格遵循;第三,处罚制度主要针对少数人,而且是辅助手段,应防止过分夸大处罚作用。

7)参与程度

一个单位的成员,尽管地位再低,也有自己的自尊,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和平等的对待,希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有人倾听并被采纳。因此,决策过程应该鼓励下级民主参与,参与程度越深,越易于发挥下级的主观能动性。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诸如问题的性质、人员素质、时间条件、参与成本等),应尽量鼓励下级参与。

8)福利状况

福利包括住房、医疗保险、养老保障、工作环境、福利设施等,是满足员工生存、安全、社交的重要途径,也是外在激励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福利条件,会使员工感到组织的温暖,增强组织的凝聚力,从而激发员工更加积极的工作,自觉发挥出个人的主观性、创造性和能动性。

五、人力资源管理的原理

1.同素异构原理

同素异构,是指事物的成分因为在空间关系上排列顺序和结构形式上的不同,会引起不同的结果。同样数量的人,用不同的组织网络连接起来,形成不同的权责结果和协作关系,可以取得完全不同的效果。用系统理论来分析,组织结构的作用就是使人力资源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有效的发挥整体功能大于个体功能之和。合理的组织结构,可以充分的发挥人力资源的潜力,发挥出组织的系统功能。

2.能级层序

不同电子层结构上的电子,具有不同的势能;由于不同能量的电子各在其位,所以才形成了稳定的结构。不同能力的人,在组织内部不同的岗位上,给予不同的权利和责任,事项能力与职位的对等和适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