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轴承油膜厚度计算
机械设计8—滑动轴承

3. 许用油膜厚度[h] ]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外载荷 F↑,动压润滑轴承的 ↑ hmin↓ ,轴承、轴颈表面的微观凸峰可能直接接触,而不能实现 轴承、轴颈表面的微观凸峰可能直接接触, 液体润滑。 液体润滑。 显然,要想实现液体润滑,应满足如下条件: 显然,要想实现液体润滑,应满足如下条件: hmin ≥ [h]= S ( Rz1 + Rz2 ) ] 式中: 式中: S — 安全因数 , S ≥2,一般可取 S=2 一般可取 RZ1,RZ2 —轴颈和轴承孔表面粗糙度,µm 轴颈和轴承孔表面粗糙度, 轴颈和轴承孔表面粗糙度
特点
应用
2.极大型的、极微型的、极简单的场合;如自动化办公设备等。 极大型的、极微型的、极简单的场合;如自动化办公设备等。 极大型的 3.结构上要求剖分的场合;如曲轴用轴承。 结构上要求剖分的场合; 结构上要求剖分的场合 如曲轴用轴承。 4.受冲击与振动的场合;如轧钢机。 受冲击与振动的场合;如轧钢机。 受冲击与振动的场合
ψ = δ /r → δ = ψ . r =0.001x60 = 0.06mm x χ = 1-[h]/δ = 1 -9.6x10-3/0.06 = 0.84 - ] x
查表12-7,B/d = 108/120=0.9 得到 , / 查表 /
χ
Cp
0.80 3.067
0.85 4.459
插值计算:Cp = 4.181
§8-2 径向滑动轴承的主要类型
一、整体式 结构简单,成本低, 间隙无法 结构简单,成本低,但间隙无法 补偿,且只能从轴端装入, 补偿,且只能从轴端装入,适用 低速、轻载或间歇工作的场合。 低速、轻载或间歇工作的场合。 无法用于曲轴。 无法用于曲轴。 二、对开式(剖分式) 对开式(剖分式)
《机械设计》第8章 轴承

四 向心角接触轴承轴向力的计算
1 派生轴向力
R S0
P0 N0
1 派生轴向力
向心角接触轴承的派生轴向力
圆锥滚子轴 承
角接触球轴承
C型
AC型
B型
(α=15°) (α=25°) (α=40°)
S=R/(2Y)
S=eR S=0.68R S=1.14R
2 轴向力A的计算
R1
R2
2 轴向力A的计算
假设Fa+S1>S2,
滑动轴承的特点、应用及分类
在以下场合,则主要使用滑动轴承: 1.工作转速很高,如汽轮发电机。 2.要求对轴的支承位置特别精确,如精密磨床。 3.承受巨大的冲击与振动载荷,如轧钢机。 4.特重型的载荷,如水轮发电机。 5.根据装配要求必须制成剖分式的轴承,如曲轴轴承。
6.径向尺寸受限制时,如多辊轧钢机。
S1
R1 1被放松
A1=S1
S2
ΔS
ΔS
R2
2被压紧
A2=S2+ΔS =S1+Fa
2 轴向力A的计算
假设Fa+S1<S2,
ΔS
S1
R1 1被压紧 A1=S1+ΔS =S2-Fa
S2 R2 2被放松
A2=S2
结论:——实际轴向力A的计算方法
1)分析轴上派生轴向力和外加轴向载荷,判定被 “压紧”和“放松”的轴承。
1.基本概念
⑴轴承寿命
⑵基本额定寿命L10 ——同一批轴承在相同工作条件下工作,其中90%
的轴承在产生疲劳点蚀前所能运转的总转数L10(以106r 为单位)或一定转速下的工作时数 Lh ⑶基本额定动载荷C
L10=1时,轴承所能承受的载荷 由试验得到
习题与参考答案

习题与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从给出的、、、中选一个答案)验算滑动轴承最小油膜厚度的目的是 。
. 确定轴承是否能获得液体润滑. 控制轴承的发热量 . 计算轴承内部的摩擦阻力 . 控制轴承的压强在题—图所示的下列几种情况下,可能形成流体动力润滑的有 。
巴氏合金是用来制造 。
. 单层金属轴瓦 . 双层或多层金属轴瓦 . 含油轴承轴瓦 . 非金属轴瓦 在滑动轴承材料中, 通常只用作双金属轴瓦的表层材料。
. 铸铁 . 巴氏合金 . 铸造锡磷青铜 . 铸造黄铜 液体润滑动压径向轴承的偏心距随 而减小。
. 轴颈转速的增加或载荷的增大 . 轴颈转速的增加或载荷的减少 . 轴颈转速的减少或载荷的减少 . 轴颈转速的减少或载荷的增大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验算][pv pv 是为了防止轴承 。
. 过度磨损 . 过热产生胶合 . 产生塑性变形 . 发生疲劳点蚀设计液体动力润滑径向滑动轴承时,若发现最小油膜厚度不够大,在下列改进设计的措施中,最有效的是 。
. 减少轴承的宽径比d l / . 增加供油量 . 减少相对间隙ψ . 增大偏心率χ 在 情况下,滑动轴承润滑油的粘度不应选得较高。
. 重载 . 高速. 工作温度高 . 承受变载荷或振动冲击载荷 温度升高时,润滑油的粘度 。
. 随之升高 . 保持不变. 随之降低 . 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 动压润滑滑动轴承能建立油压的条件中,不必要的条件是 。
. 轴颈和轴承间构成楔形间隙 . 充分供应润滑油. 轴颈和轴承表面之间有相对滑动 . 润滑油温度不超过℃运动粘度是动力粘度与同温度下润滑油 的比值。
. 质量 . 密度 . 比重 . 流速 润滑油的 ,又称绝对粘度。
. 运动粘度 . 动力粘度 . 恩格尔粘度 . 基本粘度 下列各种机械设备中, 只宜采用滑动轴承。
. 中、小型减速器齿轮轴 . 电动机转子 . 铁道机车车辆轴 . 大型水轮机主轴两相对滑动的接触表面,依靠吸附油膜进行润滑的摩擦状态称为 。
《机械设计基础》第15章 滑动轴承

τ
P+dp τ+dτ
雷诺耳实验(1883年)——层流与湍流的现象
雷诺方程:
h0 - h dp = 6ηv dx h3
其中:p——油膜压力 η——润滑油粘度 V——速度 h——间隙厚度(油膜厚度) h0——油膜压力为极限值时的间隙厚度
分析雷诺方程:
(1)当相对运动的两表面 形成收敛油楔时。即能保 证移动件带着油从大口走 u 向小口。 o
形成动压润滑的条件: (1)相对运动的两表面形成收敛油楔时。 (2)两表面必须有一定的相对速度。
(3)润滑油必须有一定的粘度,并供油充分。
(4)油膜的最小厚度应大于两表面不平度之和。
例:试判断下列图形能否建立动压润滑油膜?
v v v v
向心滑动轴承形成动压油膜的过程:
F F FF F
o
o1 o1 o o1 1 o1
润滑脂 (黄油) 固体润滑剂
钙基、钠基、铅基、锂基等。
石墨、二流化钼、聚氟乙烯树脂等 (用于高温下的轴承)。
空气、氢气等(只用于高速、高 温以及原子能工业等特殊场合)
气体润滑剂
●润滑剂的主要指标:
(1) 粘度——是润滑油最重要的物理性能指标,是选择润滑 油的主要依据,它标志着流体流动时内摩擦阻 力的大小。粘度越大,内摩擦阻力越大,即流 动性越差。 (2)凝点——是润滑油冷却到不能流动时的温度。凝点越低越好。 (3) 闪点——是润滑油在靠近试验火焰发生闪燃时的温度。 闪点是鉴定润滑油耐火性能的指标。在工作温度 较高和易燃环境中,应选用闪点高于工作温度 20°~30°C的润滑油。 (4) 油性——是指润滑油湿润或吸附在表面的能力。吸附能力 越强,油性越好。 (5) 滴点——是指润滑脂受热后开始滴落时的温度。润滑脂使 用工作温度应低于滴点20°~30°C,低于40°~ 60°更好。 (6)针入度(稠度)——是表征指润脂稀稠度的指标。针入度越 小,表示润滑脂越稠;反之,流动性越大。
13滑动轴承习题与参考答案.

习题与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从给出的A 、B 、C 、D 中选一个答案)1 验算滑动轴承最小油膜厚度h min 的目的是 A 。
A. 确定轴承是否能获得液体润滑B. 控制轴承的发热量C. 计算轴承内部的摩擦阻力D. 控制轴承的压强P2 在题2图所示的下列几种情况下,可能形成流体动力润滑的有 B 、E 。
3 巴氏合金是用来制造 B 。
A. 单层金属轴瓦B. 双层或多层金属轴瓦C. 含油轴承轴瓦D. 非金属轴瓦 4 在滑动轴承材料中, B 通常只用作双金属轴瓦的表层材料。
A. 铸铁 B. 巴氏合金 C. 铸造锡磷青铜 D. 铸造黄铜 5 液体润滑动压径向轴承的偏心距e 随 B 而减小。
A. 轴颈转速n 的增加或载荷F 的增大 B. 轴颈转速n 的增加或载荷F 的减少 C. 轴颈转速n 的减少或载荷F 的减少 D. 轴颈转速n 的减少或载荷F 的增大6 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验算][pv pv 是为了防止轴承 B 。
A. 过度磨损 B. 过热产生胶合 C. 产生塑性变形 D. 发生疲劳点蚀7 设计液体动力润滑径向滑动轴承时,若发现最小油膜厚度h min 不够大,在下列改进设计的措施中,最有效的是 A 。
A. 减少轴承的宽径比d l /B. 增加供油量C. 减少相对间隙ψD. 增大偏心率χ 8 在 B 情况下,滑动轴承润滑油的粘度不应选得较高。
A. 重载 B. 高速C. 工作温度高D. 承受变载荷或振动冲击载荷 9 温度升高时,润滑油的粘度 C 。
A. 随之升高B. 保持不变C. 随之降低D. 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 10 动压润滑滑动轴承能建立油压的条件中,不必要的条件是 D 。
A. 轴颈和轴承间构成楔形间隙 B. 充分供应润滑油C. 轴颈和轴承表面之间有相对滑动D. 润滑油温度不超过50℃11 运动粘度是动力粘度与同温度下润滑油 B 的比值。
A. 质量B. 密度C. 比重D. 流速 12 润滑油的 B ,又称绝对粘度。
13滑动轴承习题与参考答案

习题与参考答案、选择题(从给出的A、B、C D中选一个答案)1验算滑动轴承最小油膜厚度h min的目的是AA.确定轴承是否能获得液体润滑B. 控制轴承的发热量C•计算轴承内部的摩擦阻力D.控制轴承的压强P2在题2图所示的下列几种情况下,可能形成流体动力润滑的有B、E3巴氏合金是用来制造BA. 单层金属轴瓦C. 含油轴承轴瓦B 通常只用作双金属轴瓦的表层材料。
B. 巴氏合金D. 铸造黄铜5液体润滑动压径向轴承的偏心距e随B 而减小。
A. 轴颈转速n的增加或载荷F的增大B. 轴颈转速n的增加或载荷F的减少C. 轴颈转速n的减少或载荷F的减少D. 轴颈转速n的减少或载荷F的增大6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验算41 是为了防止轴承________ B_A. 过度磨损B.过热产生胶合C. 产生塑性变形D.发生疲劳点蚀B.双层或多层金属轴瓦D.非金属轴瓦4在滑动轴承材料中,A.铸铁C.铸造锡磷青铜7设计液体动力润滑径向滑动轴承时,若发现最小油膜厚度h min不够大,在下列改进设计的措施中,最有效的是 A 。
A.减少轴承的宽径比回B.增加供油量C.减少相对间隙日D.增大偏心率.|在 B 情况下,滑动轴承润滑油的粘度不应选得较高。
A.重载B.高速2JC.工作温度高D.承受变载荷或振动冲击载荷C.随之降低D.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动压润滑滑动轴承能建立油压的条件中,不必要的条件是DA. 轴颈和轴承间构成楔形间隙B. 充分供应润滑油C. 轴颈和轴承表面之间有相对滑动D. 润滑油温度不超过 50 C 运动粘度是动力粘度与同温度下润滑油B的比值。
A.质量B.密度C.比重 D.流速润滑油的B,又称绝对粘度。
A.运动粘度B. 动力粘度C.恩格尔粘度D. 基本粘度F 列各种机械设备中, D 只宜采用滑动轴承。
A.中、小型减速器齿轮轴B.电动机转子C.铁道机车车辆轴D.大型水轮机主轴两相对滑动的接触表面,依靠吸附油膜进行润滑的摩擦状态称为D 。
机械设计滑动轴承

3)铝基合金 —— 耐腐蚀性好,疲劳强度较高摩擦性较好 4)灰铸铁及耐磨铸铁 —— 具有减磨性、耐磨性,性脆、磨合性差, 轻载、低速 5)多孔质金属材料 —— 不同金属粉末压制、烧结而成 —— 吸油 (自润滑性)——含油轴承 韧性小,平稳、无冲击 中低速 6)非金属材料 塑料、碳— 石墨、橡胶、木材等
p 6ηV = 3 (h h0 ) x h
A< 0
不能承载
4、形成流体动力润滑的必要条件 1)两运动表面间具有楔形间隙; 2)两表面应有相对速度,速度的方向是将油 由大口带向小口; 3)润滑油应有一定的粘度,且要充分
二、径向滑动轴承形成流体动力润滑的过程 F F F n n
n=0
n≈0 Ff与 n反相
4、润滑油的粘-温特性
粘 -温 曲 线
5、零件润滑方法 旋 套 式
油 环 润 滑
油 芯 油 杯 旋 盖 式 油 脂 杯
针 阀 油 杯
§2 滑动轴承类型、轴瓦结构及材料
一、 滑动轴承类型
承载形式: 径向轴承(承受径向载荷)
止推轴承(承受轴向载荷)
滑 动 轴 承
润滑状态:不完全液体润滑轴承(不许干摩擦)
2、失效形式与设计准则 失效形式: 承载油膜破裂。 设计准则: 保证液体润滑,hmin≥[h] 同时,因Δt↑→η↓→油膜破裂:限制Δt 3、承载能力计算 推导思路 1)将直角坐标系的雷诺方程转换极坐标系 2)求任意位置的油膜压力 3)pφ 在 F 方向上的分量 pφy 4)求单位宽度上的油膜承载能力 5)考虑轴承端泄,进行修正 承载能力
y
η——动力粘度 y 长、宽、高各1米的液体,上下板相对滑动速度 1 m/s ,需要的切向力为 1 N 时,即 η=1 Ns/m2 (1Pa s — 帕 秒) 动力粘度国际制单位(SI):
机械设计习题

第十二章例1':设某蜗杆减速器的蜗轮轴两端采用混合摩擦润滑径向滑动轴承支撑。
已知:蜗杆转速n=60r/min,轴材料为45钢,轴径直径d=80mm,轴承宽度B=80mm,轴承载荷F=80000N,轴瓦材料为锡青铜ZCuSnP1 ([p]=15MPa,[v]=10m/s,[p.v]=15Mpa·m/s),试校核此向心滑动轴承。
作业:1补1'有一采用混合摩擦润滑径向滑动轴承。
已知:轴径直径d=60mm,轴承宽度B=60mm,轴瓦材料为铝青铜ZCuAl10Fe3 ([p]=15MPa,[v]=4m/s,[p.v]=12Mpa·m/s),试求:(1)当载荷F=36000N,转速n=150r/min时,此轴承是否满足液体润滑轴承使用条件?(2)轴允许的最大转速n?(3)当轴的转速n=900r/min时,允许的载荷F max为多少?(4)当载荷F=36000N,轴的允许转速nmax为多少?1. 验算滑动轴承最小油膜厚度h min的目的是。
A. 确定轴承是否能获得液体润滑B. 控制轴承的发热量C. 计算轴承内部的摩擦阻力D. 控制轴承的压强P2. 在图所示的下列几种情况下,可能形成流体动力润滑的有。
1 A2 BE3.巴氏合金是用来制造。
A. 单层金属轴瓦B. 双层或多层金属轴瓦C. 含油轴承轴瓦D. 非金属轴瓦4.在滑动轴承材料中,通常只用作双金属轴瓦的表层材料。
A. 铸铁B. 巴氏合金C. 铸造锡磷青铜D. 铸造黄铜5.液体润滑动压径向轴承的偏心距e随而减小。
A. 轴颈转速n的增加或载荷F的增大B. 轴颈转速n的增加或载荷F的减少C. 轴颈转速n的减少或载荷F的减少D. 轴颈转速n的减少或载荷F的增大6.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验算是为了防止轴承。
A. 过度磨损B. 过热产生胶合C. 产生塑性变形D. 发生疲劳点蚀3 B4 B5 B6 B7. 设计液体动力润滑径向滑动轴承时,若发现最小油膜厚度hmin 不够大,在下列改进设计的措施中,最有效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稳健设计理论在液体动压滑动轴承中的应用
滑动轴承是各种传动装置中广泛采用的支承件,特别是在高速运转机械中,为了减小摩擦,提高传动效率,要求轴承与轴颈间脱离接触并具有足够的油膜厚度,以形成液体间的摩擦状态。
在滑动轴承设计中,只有当轴承尺寸、轴承载荷、相对运动速度、润滑油的粘度、轴承间隙以及表面粗糙度之间满足一定关系时,才能实现液体摩擦。
任一参数取值不当,将出现非液体摩擦状态,导致液体摩擦的失效。
以上参数的优化设计对轴承的使用性能及寿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常,在设计中,往往对轴承的各设计参数和使用条件提出更高要求。
轴承的设计参数或误差对轴承的性能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在不同的设计方案中,同样的误差程度,所产生的性能波动不尽相同。
稳健设计就是找到一种设计方案,使得液体动压轴承的性能对误差不十分敏感,同时达到较宽松的加工经济精度而降低成本的目的。
本文对某液体动压滑动轴承进行稳健设计,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并求得优化的设计方案。
1滑动轴承的工程分析
下面是径向动压滑动轴承的一组计算公式。
1.最小油膜厚度h min
h min=C-e=C(1-ε)=rψ(1-ε)(1)
式中C=R-r——半径间隙,R轴承孔半径;r轴颈半径;
ε=e/C——偏心率;e为偏心距;
ψ=C/r——相对间隙,常取ψ=(0.6-1)×10-3(v)1/4,
v 为轴颈表面的线速(m/s )
设计时,最小油膜厚度h min 必须满足:
h min /(R z1+R z2)≥2-3[1](2)
式中R z1、R z2为轴颈和轴承的表面粗糙度。
2.轴承的特性系数(索氏系数)
S=μn /(p ψ2)(3)
式中μ——润滑油在轴承平均工作温度下的动力粘度(Pa ·s );
n ——轴颈的转速(r/s );p ——平均压强(N/m 2)
用来检验轴承能否实现液体润滑。
ε值可按下面简化式求解。
A ε2+E ε+C=0(4)
其中A=2.31(B/d)-2,E=-(2.052A +1),C=1+1.052A -6.4088S.
上式中d ——轴径的直径(m );B ——轴承的宽度(m )
通常ε选在0.5-0.95之间,超出0-1间的值,均非ε的解[1]。
3.轴承的温升
油的平均温度t m 必须加以控制,否则,润滑油的粘度会降低,从而破坏轴承
的液体润滑。
油的温升为进出油的温度差,计算式为:
)5()(v K vBd Q c f p
T S ψπψρψ
+=∆
式中f —摩擦系数;c —润滑油的比热,通常取1680-2100J/kg ℃;ρ—润滑油的密度,通常取850-900kg/m 3;Q —耗油量(m 3/s),通常为承载区内流出的端泄量;K S —为轴承体的散热系数[1,2]
上式中的(f/ψ)、(Q/ψνBd )值,如ε=0.5-0.95可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