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行测数字推理考试特别技巧

公务员行测数字推理考试特别技巧
公务员行测数字推理考试特别技巧

数字推理考试技巧(推荐)

数字推理虽然靠感觉和反应的快慢的成分多一点,但并不是没有规律

可循的,下面就分析一下遇到一个数推题应该怎么着手,就是一个解

题步骤、思路的问题。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一、项数小于等于五项:

(1) 看是否是A+B=C的和数列形式或其变式(A+B-X=C,(A+B)/2=C

等)

①1.01,1.02,2.03,3.05,5.08,(8.13)A+B=C

②22,35,56,90,(145),234 A+B-1=C

③34,-6,14,4,9,13/2,(31/4)(A+B)/2=C

重点:(2) 看相邻两项的倍数关系,如果倍数关系为相等或递加,那么就是Nx+y型数推(当含零或负数而且零或负数在中间时需要重点考

虑,多为Nx+y型)其中N为数列的某一项

1.x为固定常数

①1,4,13,40,121,(364)倍数为3(3a

4*3+1=13,13*3+1=40

40*3+1=121,121*3+1=364----Y为常数列。172,84,40,18,(7

)同类

②2,5,13,35,97,(275)倍数为2(2a

2=13,13*3-4=35

35*3-8=97,97*3-16=275-------Y为等比数列

③2,6,14,34,82,(198)倍数为2(2a

2*14+6=34,2*34+14=82,

2*82+34=198-----此为典型的倍数加前项法

2.X为规律数列,等差或等比

①10,9,17,50,(199)倍数关系为1,2,3,(4)。10*1-1=9,

9*2-1=17,17*3-1=50,50*4-1=199

②2,5,13,38,(116)倍数关系为2(2a

5*5+13=38,6*13+38=116

(3) 看数字自身构成,多次方数列或其变式。要求熟记20以内的平方

①1,32,81,64,25,(6)。1^6,2^5,3^4,4^3,5^2,6^1

②1/9,1,7,36,(125)。9^(-1),8^0,7^1,6^2,5^3

③1,4,3,1,1/5,1/36,(1/343)。1^3,2^2,3^1,5^(-1),6^(-

2),7^(-3)

④11,33,73,(137),231。2^3+3,3^3+6,4^3+9,5^3+12,亦可看

做Nx+y型(2a

(4)看是否等差数列,注意一级等差、二级等差、三级等差变式

(5)数字构成因子拆分法,将某项拆分为有特点的因子相乘。各项因子

较多

①3,16,45,96,(175),288。

1^2*3,2^2*4,3^2*5,4^2*6,5^2*7,6^2*8

(6)数字位数拆分法,将小数点两侧位数拆分或将个、十百位拆分,拆

分后看数列或自身规律

①1.03,2.05,2.07,4.09,(4.11),8.13。整数部分比为2,1,

2,1,2;小数部分等差

②47,58,71,79,(95),109。47+4+7=58,58+5+8=71,

71+7+1=79,79+7+9=95

③87,57,36,19,(10),1。8*7+1=57,5*7+1=36,1*9+1=10,

1*0+1=1

④1615,2422,3629,5436,(8143)。16,24,36,54,81等比为

1.5;15,22,29,36,43等差为7

⑤22,24,39,28,(15),16。各项个位和十位之比分别为1,2,

3,4,5,6

⑥176,178,198,253,(363)。每项中都有俩数之和等于第三个

⑦1144,1263,1455,1523,(1857),1966。个位和千位组成两位数A,

十位和百位组成B,则分别是

1*A=B,2*A=B,3*A=B,4*A=B,5*A=B,6*A=B

二、项数大于等于6

(1)分组,多为两项一组,前提是总共偶数项

5,24,6,20,(8),15,10,(12)。两项为一组,积为120

(2)多项求和

①三项求和等于下一项:0,1,1,2,4,7,13

②三项相加形成的数列为规律数列:2,3,4,9,12,(15),22。

三项相加为9,16,25,36,49即自然数列的平方

(3)间隔组合数列,即135项和246项各自有规律

2/3,1/2,2/5,1/3,2/7,(1/4)。数列2/3,2/5,2/7和1/2,1/3,1/4间隔

组合

(4)分段组合数列,分为两段或三段

①6,12,19,27,33,(40),48。相邻两项之差依次是6,7,8,

6,7,8

②1,3,4,1,9,(16)。分两段,每段三项,后三项依次是前三项

的平方

三、分式数列

(1)约分为最简,通常适用于分子分母有公因子

133/57,119/51,91/39,49/21,(28/12),7/3。约分后都等于7/3

(2)通分看规律,通常是有1或中间某项被约分了,通为分母相同或者

分母成梯度变化

1/4,2/5,5/7,1,17/14,将一化为10/10,则分子为二级等差,分母也

为二级等差

(3)将分子分母分别看成两个数列看规律

1/59,3/70,5/92,7/136,(9/224)。分子为奇数列,分母为二级等差数

列变式

(4)相邻两项分式相除

10,5,10/3,5/2,2,(5/3)。后项除以前项分别得到

1/2,2/3,3/4,4/5,5/6

(5)变态交叉

4/1,8/9,16/27,(64/25),36/125,216/49。按分母、分子、分母顺序

为1^3,2^3,3^3,4^3,5^3,6^3,再按分子、分母、分子顺序为

2^2,3^2,4^2,5^2,6^2,7^2

四、幅度变化较大数列

①多为相邻两项相乘,再通过一定运算得到下一项

3,7,16,107,(1707)。3*7-5=16,7*16-5=107,16*107-

5=1707

②多次方变化

2,3,13,175,(30651)。

3^2+2*2=13,13^2+3*2=175,175^2+13*2=30651

五、特殊规律

(1)首尾组合法

①首尾之和构成等差

8,16,25,35,47,(58)

②首尾之差等于中间数或相等

19,3,5,(13),11,27

(2) 整除或余几特性

(3)质数列或合数列

行测判断推理解题技巧:信息最大化法

根据近年来的国考及省考题中涉及的分析推理型题目可看出,这类题目的难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提高解题速度成为获得笔试高分的关键因素。因此,为了更好的提高做题效率,华图教育专家在这里推荐给考生一种新的解题方法——信息最大化法。所谓信息最大化法就是,当题干给出的若干条件或各选项中,如果有一个对象被提及多次,那么就可以把这些关于这个对象的条件综合起来考虑,看能推出什么的结论。用这种方法能够更快的找到做题的突破口,大大地简化解题步骤,从而节约时间。当然,这类题目通常情况下,也可以用假设法或者代入法来解题,只是费时较多,不推荐在时间紧迫的考场上使用这些方法。下面将在一些具体的题目中讲述这种方法的使用。 【例一】 乐队演练厅有四个乐手在排练。他们分别是意大利人、法国人、奥地利人、俄罗斯人。四人能熟练演奏的乐器分别是小号、小提琴、单簧管。其中: 1. 俄罗斯人单独拉小提琴。 2. 法国人不和意大利人演奏同一种乐器。 3. 意大利人和另外某人演奏同一种乐器。 4. 奥地利人不吹小号。 5. 每人只演奏一种乐器。 从以上条件可以断定意大利人演奏的乐器是: A 小号 B 小提琴 C 单簧管 D 和奥地利人不演奏同一种乐器

【解析】 在上面这道题目中,题目中提到了四个乐手、三种乐器,就是要求考生在乐手和乐器之间进行匹配,进而推出结论。观察题目给出的五个条件就能发现,第2、3个条件都是关于意大利人的,也就是说题目中的信息关于意大利人这个对象的条件最多,那考生就可以把这两个条件综合起来考虑,看能推出什么样的结论。不难发现,根据这两个条件我们能推出:意大利人和奥地利人演奏同一种乐器。再用顺藤摸瓜原则往下推就很人员得出正确答案C。 这种用法在分析推理中应用很广泛。再如下面这道题: 【例二】 甲、乙和丙,一位是山东人,一位是河南人,一位是湖北人。现在只知道:丙比湖北人年龄大,甲和河南人不同岁,河南人比乙年龄小。由此可以推知:( ) A.甲不是湖北人 B.河南人比甲年龄小 C.湖北人年龄最小 D.河南人比山东人年龄大 【解析】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数字推理题库附答案(共480题)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数字推理题库附答案(共480题) 【1】18,4,12,9,9,20,( ),43 A.8; B.11; C.30; D.9 分析:选D。奇数项18,12,9,9二级等差,偶数项4,9,20,43=>4×2+1=9,9×2+2=20,20×2+3=43 【2】1,2,5,26,( ) A.31; B.51; C.81; D.677 分析:选D。前项平方+1=后项 【3】15,18,54,(),210 A.106; B.107; C.123; D.112; 分析:选C。都是3的倍数 【4】8,10,14,18,( ), A.24; B.32; C.26; D.20 分析:选A。两两相加=>18,24,32,42二级等差 【5】4,12,8,10,() A、6; B、8; C、9; D、24; 分析:选C。(4+12)/2=8,(12+8)/2=10,(8+10)/2=9 【6】8,10,14,18,( ) A.24; B.32; C.26; D.20; 分析:选C。8×2-6=10;10×2-6=14;14×2-10=18;18×2-10=26 【7】2,4,8,24,88,( ) A.344; B.332; C.166; D.164; 分析:选A。4-2=2,8-4=4,24-8=16,88-24=64,4×4=16,16×4=64 ,64×4=256,88+256=344 【8】0,4,15,47,()。 A.64;B.94;C.58;D.142;

分析:选D。数列的2级差是等比数列。 【9】-13,19,58,106,165,()。 A.189;B.198;C.232;D.237; 分析:选D。3级等差数列 【10】-1,1,3,29,()。 A.841;B.843;C.24389;D.24391; 分析:选D。后项=前项的立方+2 【11】2,6,13,39,15,45,23,( ) A. 46; B. 66; C. 68; D. 69; 分析:选D,数字2个一组,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的3倍 【12】1,3,3,5,7,9,13,15(),() A:19,21;B:19,23;C:21,23;D:27,30; 分析:选C,1,3,3,5,7,9,13,15(21),(30 )=>奇偶项分两组1、3、7、13、21和3、5、9、15、23其中奇数项1、3、7、13、21=>作差2、4、6、8等差数列,偶数项3、5、9、15、23=>作差2、4、6、8等差数列 【13】1,2,8,28,() A.72; B.100; C.64; D.56; 分析:选B,1×2+2×3=8;2×2+8×3=28;8×2+28×3=100 【14】0,4,18,(),100 A.48; B.58; C.50; D.38; 分析:A, 思路一:0、4、18、48、100=>作差=>4、14、30、52=>作差=>10、16、22等差数列; 思路二:13-12=0;23-22=4;33-32=18;43-42=48;53-52=100; 思路三:0×1=0;1×4=4;2×9=18;3×16=48;4×25=100; 思路四:1×0=0;2×2=4;3×6=18;4×12=48;5×20=100 可以发现:0,2,6,(12),20依次相差2,4,(6),8, 思路五:0=12×0;4=22×1;18=32×2;( )=X2×Y;100=52×4所以()=42×3

行测——数字推理秒杀技巧

[数字推理]秒杀技巧 一、实在没招,才用此招 数字推理的秒杀技巧具有不确定性,因此使用数字推理秒杀技巧的时候,一定要在没有思路,没有时间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二、数字推理秒杀技巧 1.奇偶性 数字推理的奇偶性秒杀技巧是根据数列当中奇数和偶数的排序来猜测答案的一种方法,主要有三种形式:(1)全奇型;(2)全偶型;(3)奇偶交错型。 (1)全奇型 经典例题:7,13,25,49,( ) A.80 B.90 C.92 D.97 【答案】D 【秒杀】数列中各项均是奇数,因此D项正确的可能性最高。 【标准】原数列:2×7-1=13,2×13-1=25,2×25-1=49,2×49-1=97。 (2)全偶型 经典例题:(2003?山东)2,10,30,68,130,() A.169 B.222 C.181 D.231 【答案】B 【秒杀】数列中各项均是偶数,因此B项正确的可能性最高。 【标准】原数列:2=1^3+1,10=2^3+2,30=3^3+3,68=4^3+4,130=5^3+5,(222)=6^3+6。 (3)奇偶交错型 经典例题:(2009?山东)3,10,29,66,127,() A.218 B.227 C.189 D.321 【答案】A 【秒杀】数列中各项奇数、偶数交替出现,因此A项正确的可能性最高。

【标准】原数列:3=1^3+2,10=2^3+2,29=3^3+2,66=4^3+2,127=5^3+2,(218)=6^3+2。 (4)局部奇偶型 除以上三种形式外,还有两种情况值得我们注意。即除第一项以外其他各项符合奇偶性。 经典例题:(2009?江西)0,3,9,21,(),93 A.40 B.45 C.36 D.38 【答案】B 【秒杀】数列除第一项外,其他各项都是奇数,因此猜B的可能性最高。 【标准】原数列:2×0+3=3,2×3+3=9,2×9+3=21,2×21+3=45,2×45+3=93。 以上奇偶性的秒杀技巧,选项都是一奇三偶、一偶三奇,其实在目前的考试中很少遇到,但是经常会遇到选项是两奇两偶的情况,这时根据奇偶性,就能很轻松的排除掉两个,这样也能帮助我们提高猜题的准确率! 2.单调性 单调性是指根据数列中各项的幅度变化来猜测答案的一种方法,通常有两种方式:(1)差幅判别法;(2)倍幅判别法。 (1)差幅判别法 所谓差幅判别法是指根据数列前后项之间的差值猜测答案的一种方法,通常如果一个数列前后两项的差值组成一个递增(或递减)的数列,那么正确选项也会符合这个规律。 经典例题:(2007?福建)3,7,15,31,() A.23 B.62 C.63 D.64 【答案】C 【秒杀】数列各项均为奇数,排除B、D;又根据差幅判别法排除A。因此猜C。【标准】原数列:2×3+1=7;2×7+1=15,2×15+1=31,2×31+1=63。

最新行测判断推理技巧:搭桥法

那前提型的题目一般长什么样呢?比如说,由小明是美女得到小明是吃货,一般来说这种推理是毫无根据的,但是在考试当中它却让咱们把这样看似两个没啥关系的事情补上一个前提使得这个推理成立。很简单,这个推理如果要补上一个前提的话,那就是所有的吃货都是美女。其实这个就是“搭桥法”。 一、“搭桥法”怎么搭 “搭桥法”就是寻找论据和结论之间的跳跃概念建立联系。比如说前面说到的由论据小明是吃货推理得到结论小明是美女,这个论证过程中论据和结论的跳跃概念就是吃货和美女,直接建立起他俩之间的联系——吃货都是美女,前提就出来了。接下来大家来看一道具体的考题。 二、考题示例 例题:针对地球冰川的研究发现,当冰川之下的火山开始喷发后,会快速产生蒸汽流,爆炸式穿透冰层,释放灰烬进入高空,并且产生出沸石、硫化物和黏土等物质。日前人们发现,在火星表面的一些圆形平顶山丘也探测到了这些矿物质,并且广泛而大量地存在。因此,人们推测火星早期是覆盖着冰原的,那里曾有过较多的火山活动。 要得到上述结论,需要补充的前提是: A. 近日火星侦察影像频谱仪发现,火星南极存在火山 B. 火星地质活动不活跃,地表地貌大部分形成于远古较活跃的时期 C. 沸石、硫化物和黏土这三类物质是仅在冰川下的火山活动后才会产生的独特物质 D. 在火星平顶山丘的岩石中发现了某种远古细菌,说明这里很可能曾经有水源 【解析】 1、思路点拨: 首先做削弱加强型题目找论证主线:在火星表面探测到废石、硫化物等矿物质得出火星早期是覆盖冰原的,并且有较多的火山活动。要找前提的话首先来考虑“搭桥法”,看论据和结论之间是否存在跳跃,如果存在,那能够在两者之间建立联系的选项就是所要寻找的前提。不难发现,论据中的矿物质和结论中的冰原火山活动两个概念之间存在跳跃,直接建立二者联系即为前提。 2、选项解析: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数字推理题库附答案(共200题)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数字推理题库附答案(共200题) 【1】4,13,22,31,45,54,( ),( ) A.60, 68; B.55, 61; C.63, 72; D.72, 80 分析:答案C,分四组=>(4,13),(22,31),(45,54),(63,72)=>每组的差为9 【2】9,15,22, 28, 33, 39, 55,( ) A.60; B.61; C.66; D.58; 分析:答案B,分四组=>(9,15),(22,28),(33,39),(55,61)=>每组的差为6 【3】1,3,4,6,11,19,() A.57;B.34;C.22;D.27; 分析:答案B,数列差为2 1 2 5 8,前三项相加为第四项2+1+2=5 1+2+5=8 2+5+8=15 得出数列差为2 1 2 5 8 15 【4】-1,64,27,343,( ) A.1331;B.512;C.729;D.1000; 分析:答案D,数列可以看成-1三次方, 4的三次方, 3的三次方, 7的三次方,其中-1,3,4,7两项之和等于第三项,所以得出3+7=10,最后一项为10的三次方 【5】3,8,24,63,143,( ) A.203,B.255,C.288 ,D.195, 分析:答案C,分解成22-1,32-1,52-1,82-1,122-1;2、3、5、8、12构成二级等差数列,它们的差为1、2、3、4、(5)所以得出2、3、5、8、12、17,后一项为172-1 得288 【6】3,2,4,3,12,6,48,() A.18;B.8;C.32;D.9; 分析:答案A,数列分成3,4,12,48,和2,3,6,(),可以看出前两项积等于第三项 【7】1,4,3,12,12,48,25,( )

2018年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题库(共1000题)

2018年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题库(共1000题) 1、下列关于国际组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蒙古国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之一 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C. 博鳌亚洲论坛是第一个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会议组织 D. 石油输出国组织通过实行石油生产配额制维护石油生产国利益 【正确答案】:A 2、关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 B. 昆曲是现存的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是我国最早被确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C.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蒙古国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D. 韩国江陵端午祭和我国的端午节均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正确答案】:C 3、人体必需的六类营养素中有三大热能营养素,在体内经过氧化可能产生能量,下列不属于热能营养素的是()。 A. 碳水化合物 B. 维生素 C. 脂肪 D. 蛋白质 【正确答案】:B 4、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饮茶的习惯,国内较早关于茶叶的研究来自唐代陆羽的《茶经》,茶叶按其制作工艺可以分为不发酵、半发酵和完全发酵茶。以下属于半发酵茶的是()。 A. 西湖龙井茶 B. 庐山云雾茶 C. 福建安溪铁观音 D. 安徽祁门红茶 【正确答案】:C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绩,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包括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共同奋斗的结果。我国民主党派是()。 A. 由知识分子组成的工人阶级政党 B. 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执政党 C. 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参政党 D. 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组织 【正确答案】:C 6、下列()表述符合公示催告程序的法律规定。 A. 公示催告程序只适用于基层人民法院 B. 公示催告程序仅适用于各种票据的公示催告

行测判断推理技巧:加强型常见的解题方法技巧.doc

行测判断推理技巧:加强型常见的解题方法技巧公务员行测考试主要是考量大家的数学推理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判断推理技巧:加强型常见的解题方法技巧”,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行测判断推理技巧:加强型常见的解题方法技巧 行测可能性推理中的削弱加强一直是占据很大的比重,并且又因为对选项的理解容易加入自己的主观判断,所以变得特别难。其实呢,对于削弱加强类的题目,确实容易产生疑问,但是最重要的还是知道怎么找论证主线,理解到选项的侧重,了解到这些解题技巧之后,才能知道命题人想考察的要点是什么。那今天先带大家来看看加强类题目。 加强类题目的问法通常是“如果以下哪项为真,最支持上述结论?”,除此之外还要注意的是,还有一种问法是“如果以下哪项为真,最不能支持上述结论?”这里需要注意,最不能支持上述结论的这种问法,需要我们从选项中找到三个加强选项,然后进行排除,而不是直接找削弱。因此如果跟题干论证无关的话,也是不能支持上述结论的,所以这里需要注意。 【例】:某科研机构提出潮湿的沙子是古埃及人在沙漠中搬运巨大石块和雕像的关键。研究人员指出,古埃及人将沉重的石块放上滑橇后,先在滑橇前铺设一层潮湿的沙子,再牵引它们,这种搬运方式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实验中,研究人员使用流变仪测试沙子的硬度,以证实需要多少牵引力才能使一定数量的沙子变形,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牵引模型,从中发现将潮湿的沙子铺在滑橇前能更容易移动重物,而且沙子所含水分决定了沙子的硬度和牵引力。 如果以下哪项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在一幅古埃及墓室壁画中,一名男子站在滑橇前方,似乎正在浇水 B.滑橇牵引力与沙子硬度成反比,潮湿沙子的硬度是干燥沙子的两倍 C.实验证明,铺设在滑橇前的潮湿沙子容易堆积,形成较大滑动阻力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大全汇总备考(三)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大全汇总备考(三)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了解公务员成绩计算方法,可以让你做到心中有数,高效备考。公务员行测题库帮助您刷题刷出经验来! >>>我想看看国考课程。 151.《小放牛》是我国哪个省的民歌? 答;河北 152.《新人口论》的作者是哪国人? 答;中国人 153.《乡愁》是谁的诗作? 答;余光中 154.《笑傲江湖》中的乔峰,身世埋在雁门关下。雁门关在? 答;山西 155.《新闻联播》原来的名字叫? 答;《全国电视台新闻联播》 156.《星星索》是哪一国家的民歌? 答;印度尼西亚 157.《阳关三叠》是甚么时候的琴曲? 答;隋唐 158.《义勇军进行曲》是哪部电影的主题歌? 答;风云儿女 159.《雪绒花》是哪部影片的插曲? 答;《音乐之声》 160.《一千零一夜》出自哪个国家? 答;阿拉伯 161.《义勇军进行曲》是哪一位作曲家所作的抗日歌曲? 答;聂耳 162.《在那遥远的地方》是? 答;青海民歌 163.《掷铁饼者》是什么时期的作品? 答;古希腊时期 16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开始施行于? 答;95年9月1日 165.《中国电脑教育报2000年合订本上册》,电子工业出版社,P196,2000。? 答;ROM 166.《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开始施行于:答;99年4月1日 167.《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从何时起开始实行的? 答;1999年7月1日 168.《资政新篇》是哪一时期的纲领性文件? 答;太平天国后期 169.“£”是一种货币符号,请问它代表以下哪种货币? 答;英镑 170.《周易》是哪家的经典之一? 答;儒家 171.《窦娥冤》的作者是:答;关汉卿 172.阿尔卑斯山脉的最高峰是? 答;勃朗峰 173.“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的故事里,讲的“阿里巴巴”是哪国人? 答;波斯人174.阿姆斯特朗是乘哪个飞船成功登月的? 答;阿波罗11号 175.阿司匹林最初提取于? 答;杨柳树皮

行测数量关系技巧:数字推理之选择技巧

行测数量关系技巧:数字推理之选择技巧公务员、事业单位、各类银行考试中,数字推理都是考察中的一部分,在此就数学推理中涉及的常考的考点、考题类型等进行一一梳理和攻克。 一、考察类型 差数列,和数列,乘积数列,分式数列,倍数数列,多次方数列,分组组合数列等。 二、解题思路 外形分析: 1. 长数列:间隔、分段 2. 分式:分子分母分开看、结合看;看做一般数列 3. 小数:整数、小数分开看;看作一般数列 4. 多位数:数字拆开若开部分;各数位整体求和、求余 例题1:1、2、7、13、49、24、343、( ) A.35 B.69 C.114 D.238 答案:A选项。【解析】观其外形,数列项数较长,优先考虑间隔数列,奇数列:1、7、49、343-----后一项是前一项的7倍关系;偶数项:2、13、24、( )-----后一项与前一项差值为11,所以选择A选项。 例题2:5、3、7/3、2、9/5、5/3、( )

A.13/8 B.11/7 C.7/5 D.1 答案:B选项。【解析】考察分式数列,将整数进行简单变化,则分子为5、6、7、8、9、10、( 11 );分母:为1、2、3、4、5、6、( 7 )所以选择B选项。 例题3:( )、4.2、7.3、10.5、13.8 A.0.8 B.1.0 C.1.1 D.2.1 答案:C选项。【解析】考察小数数列,分别考虑整数、小数两部分规律。整数部分:( 1 )、4、7、10、13-----后一项与前一项相差3;小数部分:( 1 )、3、5、8-----后一项与前一项相差1、2、3,所以选择C选项。 例题4:1.03、2.05、2.07、4.09、( )、8.13 A.8.17 B.8.15 C.4.13 D.4.11 答案:D选项。【解析】整数部分:1、2、2、4、( 4 )、8呈现2倍、1倍、2倍、1倍关系;小数部分:03、05、07、09、( 11 )、13奇数列,所以选择D选项。 例题5:20 002、40 304、60 708、( )、10 023 032、12 041 064 A.8 013 012 B.8 013 016 C.8 08 015 D.8 011 016 答案:B选项。【解析】去掉每个数字中间的两个数字0,则有2、4、6、( 8 )、10、12;0、3、7、(13)、23、41,后一项与前一项差值为

2018行测图形推理技巧(最全38技巧)

图形推理解题技巧 一、关于封闭性 有些图形无法从常规来想,比如我们面对阴阳八卦这样的图形时,我们就 要尽可能的从封闭性上来考虑了。 二、关于曲直性 对于曲直性的考察,想法就更加的特殊,没有经过训练的话,很难会往那个方向去想。 做题目的时候,曲直性有这样的一个约定:有曲即为曲,全直才为直 三、关于“有几个组成部分”的题目 有些题目,咋看起来非常的怪异,在辅导的过程中,我经常跟我的学生说, 有汉字出现的时候,要么数笔画,要么找相同的部分,但这仅仅适用于全部图片都是 汉字的情形。而在汉字与图形混杂的题目中,我们就要考虑有几个组成部分这样的话题了 这是一个隐藏了九宫格的平移图形推理题 图形推理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中一种非常重要的题型,几乎所有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及各省市公务员考试都要涉及到对图形推理的考查。由于图形推理不依赖于具体的事物,是一种文化公平的考试,更多体现的是考查考生的观察、抽象、推理能力 综合分析最近几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及各省市公务员考试真题,可以发现,图形推理虽然有很大变化,但本质仍然是对图形的数量、位置以及样式的考查。下文公务员考试辅导专家通过历年公务员考试真题为考生梳理图形推理的解题技巧以及备考策略。 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判断推理题中图形推理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数量类 若一组图形中每幅图的组成较为凌乱,但局部显示有一定的数量变化。对于有这样特点的图形,通常从数量的角度来进行解题。对这几年公务员考试命题趋势的分析发现,数量类图形推理考查的角度虽然很多,但重点仍然集中在点、线、角、面、素。

(二)位置类 对于位置类图形推理题,一般来说,一组图形中元素个数完全相同,不同的是局部元素位置有变化,这时从位置的角度出发来解题。位置变化的类型分为平移、旋转、翻转。 (三)样式类 样式类图形的特点:图形组成的元素部分相似。在解决样式类图形推理题时,一定要注意解题顺序——先进行样式遍历,再进行加减同异。 样式遍历是指在每一组图形都包含相同的元素,只是每组图形进行了不同的排列组合。如:例5。 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判断推理——图形推理练习 1.[2008年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44题] 【答案】A。 【解析】该组图形整体比较凌乱,但图形中面的个数(封闭空间)的个数依次是0、2、4、6、8、?由此可知,面的个数呈现为公差是2的等差数列,按照这个趋势,那么所求图形包含的面的数量应该为10。所选择的四个备选项中封闭空间的面分别是:10、6、3、7。故正确答案是A。 2.[2008年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47题] 【答案】B。 【解析】根据九宫格的横行推理路线可知,第一行的封闭面的个数依次是2、3、0,这三个数字满足2+3+0=5,第二行的封闭面的个数依次是1、2、2,仍然满足1+2+2=5。即每一行封闭面的个数相加都是5。那么第三行封闭面的个数仍然是1+2

公务员行测数列数字推理练习题

1,6,20,56,144,( ) A.256 B.312 C.352 D.384 3, 2, 11, 14, ( ) 34 A.18 B.21 C.24 D.27 1,2,6,15,40,104,( ) A.329 B.273 C.225 D.185 2,3,7,16,65,321,( ) A.4546 B.4548 C.4542 D.4544 1 1/ 2 6/11 17/29 23/38 ( ) A. 117/191 B. 122/199 C. 28/45 D. 31/47 答案 1.C 6=1x2+4 20=6x2+8 56=20x2+16 144=56x2+32 144x2+64=288+64=352 2.D 分奇偶项来看:奇数项平方+2 ;偶数项平方-2 3 = 1^2 +2 2 = 2^2 -2 11= 3^2 +2 14= 4^2 -2 (27)=5^2 +2 34= 6^2 -2 3.B 273 几个数之间的差为: 1 4 9 25 64 为别为: 1的平方2的平方3的平方5的平方8的平方 1+2=3 2+3=5 3+5=8 5+8=13 即后面一个为13的平方(169) 题目中最后一个数为:104+169=273 3.A 4546 设它的通项公式为a(n) 规律为a(n+1)-a(n)=a(n-1)^2 4.D 原式变为:1/1、2/4、6/11、17/29、46/76,可以看到,第二项的分子为前一项分式的分子+分母,分母为前一项的分母+自身的分子+1;答案为:122/1 99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数字推理的思维解析 近两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数字推理题目趋向于多题型出题,并不是将扩展题目类型作为出题的方向。因此,在题目类型上基本上不会超出常规,因此专家老师建议考生在备考时要充分做好基础工作,即五大基本题型足够熟练,计算速度与精度要不断加强。 首先,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近两年来数字推理题目出题惯性并不是以新、奇、变为主,完全是以基本题型的演化为主。特别指出的一点是,多重数列由于特征明显,解题思维简单,基本上可以说是不会单独出题,但是通过近两年的各省联考的出题来看,简单多重数列有作为基础数列加入其它类型数列的趋势,如2010年9.18中有这样一道题: 【例1】10,24,52,78,( ) .,164 A. 106 B. 109 C. 124 D. 126 【答案】D。其解题思路为幂次修正数列,分别为 故答案选D。 基本幂次修正数列,但是修正项变为简单多重数列,国考当中这一点应该引起重视,在国考思维中应该有这样一个意识,幂次的修正并不仅仅为单纯的基础数列,应该多考虑一下以前不被重视的多重数列,并着重看一下简单多重数列,并作为基础数列来用。 下面说一下国考中的整体思维,多级数列,幂次数列与递推数列,三者在形式上极其不好区分,幂次数列要求考生对于单数字发散的敏感度要够,同时要联系到多数字的共性联系上,借助于几个题目的感觉对于理解和区别幂次数列是极为重要的。 对于多级数列与递推数列,其区分度是极小的,几乎看不出特别明显的区别,考生在国考当中遇到这类题目首先应该想到的就是做差,通过做差来看数列的整体趋势,如果做差二次,依然不成规律,就直接进行递推,同时要看以看做一次差得到的数列是否能用到递推中。 【例2】(国考2010-41)1,6,20,56,144,( ) A. 384 B. 352 C. 312 D. 256 【答案】B。在这个题目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递推规律,即(6-1)×4=20,(20-6)×4=56,(56-20)×4=144,因此(144-56)×4=352。这个规律实际上就是两项做一次差之后4倍的递推关系,也就是充分利用了做差来进行递推。 A. 125 B. 250 C. 275 D. 350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大全40000题及答案4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大全40000题及答案4 30年代美国"重农派"作家重要的活动阵地是哪本刊物?->肯庸评论 , 压燃式柴油机的发明者的是哪国人?->德国 , 煤气四冲程内燃机是哪一年发明的?->1876, 设计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真正的汽车的是哪国人?->德国 , 现代汽车的发动机是哪国人发明的?->德国 , 最先将汪克尔发动机用于汽车制造的是哪个国家?->德国 , 最早的包租汽车业务出现在哪个国家?->法国 , 我国最早的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出现在哪里?->天津, 无轨电车最早投入运营是在哪一年?->1911 , 周瑜在宴请蒋干时派谁执剑监酒,不容其游说?->太史慈 , 诸葛亮第一次用兵是在:->博望坡 , 小说刻画人物往往通过什么描写?->以上都是, 下列哪部是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 , 下列哪部是老舍的话剧?->茶馆 , 巴金原名什么?->李尧棠, 朱自清的字是什么?->佩弦, 莫泊桑是哪个国家的著名作家?->法国, 契诃夫是俄国什么流派的作家?->批判现实主义, 古代每个月的最后一天又称为什么?->晦, 古代的山东是指哪座山以东?->崤山 , 古代的江南是指什么以南?->长江, 开封在古代又不被称为什么?->建业 , 古代称呼幼儿时期为什么?->孩提, 古代称呼七十岁左右为什么?->古稀 , 美国的"黑山派诗歌"产生于上个世纪什么年代?->50, 最早提出内燃机设想的是哪国人?->荷兰 , 世界上最早每星期产量超过10辆的汽车,是哪个国家的汽车?->美国, 世界上最早批量生产带有电起动装置的汽车是哪个国家发明的?->比利时, 安全玻璃是哪一年发明的?->1905 , 正式在汽车上使用电嗽叭是在哪一年?->1908 , 小说按篇幅长短可分为哪几类?->以上都是 , 根据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戏剧可分为哪几类?->以上都是, "中国人失掉自信心了吗"是谁的的作品?->鲁迅, 巴尔扎克是哪个国家的著名作家?->法国 , 古代的"八荒"是指什么地方?->远离中原, 开封在古代又被称为什么?->汴州 , 美国文坛上"垮掉的一代"出现在什么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现代汽车工业的喷雾式汽化器的发明人是哪个国家的?->德国 , 生产数量最大,运行使用时间最长的车型是哪一种?->甲壳虫型, 世界上第一家轮胎制造厂是谁创立的?->邓洛普,

公务员考试考行测数字推理通用技巧盘点

公务员考试考行测数字推理通用技巧盘点 专家在近几年浙江公务员行测考试中发现,与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其他多省联考相比,浙江省公务员考试在题目设置方面具有其独特之处。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对数字推理的考查,不仅有经典的数列形式数字推理,还有在其他省市中极少出现的图形形式数字推理。 由于数字推理的考查核心包括数字敏感度与对数字运算关系的把握能力,属于最基础的分析能力,因此该部分试题的题量一直保持在10道左右,在浙江公务员考试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考生需要予以适当的关注。针对数字推理入手难,推理规律繁杂的特点,中公教育专家特地在考前整理出一套具有普适性的通用技巧,帮助考生轻松应对数字推理。 一、数列形式数字推理 数列的变化趋势主要有三类,一是持续递增或递减,二是先增后减或先减后增,三是增减交替(注:增减交替特指数列后项减前项形成的差数列是一个正负数交替排列的数列)。变化趋势往往预示了规律特征,例如:增幅很大的数列是多次方数列或递推数列的可能性较大,因为等差数列是一个线性递增的过程,不会有很夸张的增幅。 1.整体单调增减或增减交替的数列,都可能是等差数列变式,不要放弃作差尝试。 2.先增后减(先减后增)或增减无序的不是等差数列,因为作差后的数列先正后负不具有规律。 【例题1】32, 48, 40, 44, 42,() A.43 B.45 C.47 D.49 3.递增(减)趋势明显,或出现先增后减的数列,可考虑等比数列。 【例题2】1, 2, 4, 4, 1,()

中公解析:此题答案为C。数列先增后减,说明该数列不是作差得到规律。先增后减说明有一个因子在减少数列数值,可以考虑作商寻求这个比例因子,发现是一个三级等比数列。 4.和数列或其变式往往在数列整体趋势上并非单调递增或递减,会出现增减很杂乱的情况。 【例题3】82, 98, 102, 118, 62, 138,() A.68 B.76 C.78 D.82 中公解析:此题答案为D。题干数字较大,且62与整体递增趋势不符,故可排除等差数列变式或等比数列变式的可能。题干数字的个位数字2、8交替出现,二者之和为10,这提示考虑数列相邻两项之和。 5.两项积数列通常表现为1,A,A……,数列递增(减)趋势明显。 【例题4】2, 2, 3, 4, 9, 32,() A.129 B.215 C.257 D.283

行测判断推理直言命题答题技巧:巧用反对关系.doc

行测判断推理直言命题答题技巧:巧用反对关系我为大家提供行测判断推理直言命题答题技巧:巧用反对关系,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大家多多学习答题技巧,巧妙地快速答题! 行测判断推理直言命题答题技巧:巧用反对关系 行测直言命题中我们运用的对当关系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最常见的可能事大家熟知的矛盾,解决真假话问题可以达到快准狠的效果,但是有一类对当关系却容易被我们忽略,那就是反对关系。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怎么样可以用好题干中的反对关系。 1、反对关系分类 反对关系分为两类,即上反对和下反对。(1)上反对就是两个命题中必定有一个为假,可以同时为假。直言命题上反对的关系有三组:“所有是”和“所有非”,“所有是”和“某个非”,“所有非”和“某个是”。比如说:“所有人都喜欢吃水果”和“所有人都不喜欢吃水果”这中就两个命题就属于上反对关系,他们之中就必定有一句话是假话,当然也可能同时为假话。(2)下反对就是两个命题中必定有一个为真,可以同时为真。直言命题中下反对关系也有三组:“有些是”和“有些非”,“有些是”和“某个非”,“有些非”和“某个是”。例如,“有些人完成了作业”和“有些人没有完成作业”两个命题即为下反对关系,他们两者必定有一句是真话,当然也可能都属于真话。 2、反对关系的应用 反对关系的主要应用是在于真假话问题,往往题干中给出几个命题,其中有真话有假话,如果两个命题存在反对关系,那么这类型问题解决起来就很简单了。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具体的题目呈现: 例1.某单位一共有43个人,单位员工在讨论关于员工的来自的省份,得到了如下几个结论: (1)单位上有些员工来自湖南省;

(2)单位上有些员工不是来自湖南省; (3)人事部的老张来自湖南省; 经过具体了解发现,上述结论中只有一个是真的,那么以下哪项结论必定为真: A,人事部老张是来自湖南省 B,该单位43个员工全部来自湖南省 C,该单位43个员工全部都不是来自湖南省 D,该单位一半以上的员工来自湖南省 【解析】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题干中的前两个断定的逻辑结构属于“有些是”和“有些非”的结构,属于我们在上文中所提到的下反对关系,则两个结论中必定有一个为真,由于题干中为真的结论只有一个,所以第三个结论“人事部的老张来自湖南省”这一结论一定错误,所以老张一定不是来自湖南省,进而可以得到反对关系中的“有些非”必定为真,则“有些是”必定为假,则可以得到该单位所有的员工都不是来自湖南省,答案C为正确答案。 总的来说,反对关系在考试中较为常见,如果涉及到真假题中出现有这一关系,我们就可以利用反对关系的特性快速解题,快速选出答案。 行测可能性推理复习资料:力度比较 一直以来,可能性推理都是行测逻辑判断部分的重点必考题目,很多同学在学可能性推理的时候有这样一种感觉,理论学起来简单易懂,但是一旦做题,总是一错一大片。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众多削弱、加强的选项中总是成功避开了那个最能削弱、或最能加强的正确选项。下面,我就来谈一谈可能性推理的“选项力度比较”。 角度一:必然性>或然性 主要从语言的表述上进行区分。“必然性”即表述比较绝对的选项,例如含有“一定、肯定、必须”这样表述绝对化字眼的选项,这样的选项

公务员行测数字推理题目大汇总情况

公务员行测数字推理题目大汇总 1, 6, 20, 56, 144, ( ) A.256 B.312 C.352 D.384 3, 2, 11, 14, ( ) 34 A.18 B.21 C.24 D.27 1, 2, 6, 15,40, 104, ( ) A.329 B.273 C.225 D.185 2,3,7,16,65,321,( ) A.4546 B.4548 C.4542 D.4544 1 1/ 2 6/11 17/29 23/38 ( ) A. 117/191 B. 122/199 C. 28/45 D. 31/47 答案 1.C 6=1x2+4 20=6x2+8 56=20x2+16 144=56x2+32 144x2+64=288+64=352 2.D 分奇偶项来看:奇数项平方+2 ;偶数项平方-2 3 = 1^2 +2 2 = 2^2 -2 11= 3^2 +2 14= 4^2 -2 (27)=5^2 +2 34= 6^2 -2 3.B 273 几个数之间的差为: 1 4 9 25 64 为别为: 1的平方 2的平方 3的平方 5的平方 8的平方 1+2=3 2+3=5 3+5=8 5+8=13

即后面一个为13的平方(169) 题目中最后一个数为:104+169=273 3.A 4546 设它的通项公式为a(n) 规律为a(n+1)-a(n)=a(n-1)^2 4.D 原式变为:1/1、2/4、6/11、17/29、46/76,可以看到,第二项的分子为前一项分式的分子+分母,分母为前一项的分母+自身的分子+1;答案为:122/1 99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数字推理的思维解析 近两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数字推理题目趋向于多题型出题,并不是将扩展题目类型作为出题的方向。因此,在题目类型上基本上不会超出常规,因此专家老师建议考生在备考时要充分做好基础工作,即五大基本题型足够熟练,计算速度与精度要不断加强。 首先,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近两年来数字推理题目出题惯性并不是以新、奇、变为主,完全是以基本题型的演化为主。特别指出的一点是,多重数列由于特征明显,解题思维简单,基本上可以说是不会单独出题,但是通过近两年的各省联考的出题来看,简单多重数列有作为基础数列加入其它类型数列的趋势,如2010年9.18中有这样一道题: 【例1】10,24,52,78,( ) .,164 A. 106 B. 109 C. 124 D. 126 【答案】D。其解题思路为幂次修正数列,分别为 基本幂次修正数列,但是修正项变为简单多重数列,国考当中这一点应该引起重视,在国考思维中应该有这样一个意识,幂次的修正并不仅仅为单纯的基础数列,应该多考虑一下以前不被重视的多重数列,并着重看一下简单多重数列,并作为基础数列来用。

(完整版)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题带答案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题带答案 考生想要取得公务员行测常识高分试题练习必不可少,以下就由本人为你提供公务员行测考试常识题帮助你练习提分。 公务员行测考试常识题(一) 1、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变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2、中国共产党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 A、二 B、三 C、四 D、五 3、下列关于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和复兴所做的努力说法错误的是( ) A、维新运动带有全民政治运动的性质 B、洋务民用工业的兴办,部分地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C、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实行两千余年的封建皇权制

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D、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开放的目的是以维持社会稳定为前提,改变生产中不适应生产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政策 4、下列关于新疆的《三十六计》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它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按计名排列,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瞒天过海趁火打劫 B、暗度陈仓浑水摸鱼 C、关门捉贼擒贼擒王 D、金蝉脱壳声东击西 5、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曾写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请问当年楚霸王自刎的乌江在哪个省境内?( ) A、贵州 B、安徽 C、江苏 D、湖北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题答案 1、答案: C 解析:我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是两个主要矛盾。专制主义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中央集权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是指全国各种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地方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它包含两对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题中的关键词是“君臣关系”,大臣从原来坐着

行测判断推理技巧:定义判断找关键.doc

行测判断推理技巧:定义判断找关键 在考场上人与人拉开差距的除了平常的知识点的积累,还有面对考试题型能够有一个更好的解答思路,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判断推理技巧:定义判断找关键”,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行测判断推理技巧:定义判断找关键 今天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行测中定义判断题型的一些经验,对于定义,我们只需要在具体的定义中找到相对应的关键信息是什么即可。 下面我通过一道题目让大家具体体会一下。 【例题】众筹,即大众筹资或群众筹资,是指用“团购+预购”的形式,向网友募集项目资金的模式,由发起人、跟投人、平台构成,利用互联网传播的特性,让小企业、艺术家或个人对公众展示他们的创意,争取大家的关注和支持,进而获得所需要的资金援助,具有低门槛、多样性、依靠大众力量、注重创意的特征。 根据以上定义,以下行为属于众筹的是( ) A.某地区盛产西瓜,小赵在网上发布消息组织预购,很多网友参与“团购”,瓜农根据预订信息种植,每年都能很快将西瓜销售一空 B.小李希望为小区老人建设一个日常活动的活动区,他在小区的网站上发起集资活动,很快获得小区居民的响应,筹集到所需的经费 C.小辛设计了一个宠物喂食器,网友看到他“晒”的照片,纷纷要求购买,小辛集中接受了一批网友预订,用预订的费用进行了批量生产 D.小唐设计了一个养鸡场自动捡蛋机,为了批量生产,他在网上介绍自己的项目,一家投资公司看到之后,为小唐提供了生产所需的全部费用【解析】C。题干定义重点:就是利用大众筹得资金,具体关键词第一:团购+预购方式;第二:展示创意;第三:争取大家的资金帮助。

A 项,小赵根据订单量进行生产,避免滞销,并没有体现出“创意”,并不是用“创意”争取大众关注和支持以获取大众资金,不符合题干定义的要件,排除。 B 项,小李的做法其实是为小区公益事业募款,与 A 项相同,也是没有体现出“创意”,排除。 C 项,一批网先预订后,利用网友预定的资金生产,体现了团购和预购的关键点而且是向大众募集的资金,同时自己设计宠物喂食器,体现了创意,当选。 D 项,小唐的资金来源仅有一家投资公司,并不是依靠大众力量,向大众募集资金,排除。

公务员行测数字推理快速解题四种思路

09山西公务员行测数字推理快速解题四种思路 在日常的复习备考中,考生的主要任务不是看自己做了多少道题,而是熟悉各种题型,明晰解题思路,总结解题技巧,提高解题速度,提升应试能力。在此过程中,形成适合自己的便捷有效的解题技巧应该是重中之重。因此,总结并掌握一定的解题思路对我们复习数量关系 模块有很大帮助。 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总结,我们可以总结出数字推理以下四种解题思路: 一、从题干数列里看规律 通过分析数列中所给数字的多少,根据数字大小变化的趋势,分析数列是不是常用的数列,如加法数列、减法数列、乘法数列、除法数列、分数数列、小数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平方数列、立方数列、开方数列、偶数数列、奇数数列、质数数列、合数数列,或者是复合数列、混合数列、隔项数列、分组数列等。为了解题方便,可以借助于题后答案所提供的信息,或是数列本身的变化趋势,初步确定是哪一种数列,然后调整思路进行解题。具体方法 如下: (1)先考察前面相邻的两三个数字之间的关系,在大脑中假设出一种符合这个数字关系的规律,如将相邻的两个数相加或相减,相乘或相除之后,并迅速将这种假设应用到下一个数字与前一个数字之间的关系上,如果得到验证,就说明假设的规律是正确的,由此可以直接推出答案;如果假设被否定,就马上改变思路,提出另一种数量规律的假设。另外,有时从后往前推,或者从中间向两边推导也是较为有效的。 例:150,75,50,37.5,30,() A. 20 B. 22.5 C. 25 D. 27.5 ——『2009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真题』 【答案:C】前项除以后项后得到:2;3\2;4\3;5\4;(),分子是2,3,4,5,(6 ),分母是1,2,3,4,(5 ),所以()与前一项30的倍数是6/5;则()×6/5=30,() =25。 (2)观察数列特点,如果数列所给数字比较多,数列比较长,超过5个或6个,就要考虑数列是不是隔项数列、分组数列、多级数列或常规数列的变式。如果奇数项和偶数项有规律地交替排列,则该数列是隔项数列;如果不具备这个规律,就可以在分析数列本身特点的基础上,三个数或四个数一组地分开,就能发现该数列是不是分组数列了。如果是,那么按照隔项数列或分组数列的各自规律来解答。如果不是隔项数列或分组数列,那么从数字的相邻关系入手,看数列中相邻数字在加减乘除后符合上述的哪种规律,然后寻求答案。 例:1,3,5,9,17,31,57,() A.105 B.89 C.95 D.135 ——『2008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真题』 【答案:A】题干有8项,符合长数列的特征,本题规律为:an+3=an+an+1+an+2,故所求项为a8=a5+a6+a7=17+31+57=105。 根据这种思路,一般的数字推理题都能够得到解答。如果有的试题用尽上述办法都没有找到解题的思路,而数列本身似乎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那么,就可以换用下面第二种解题思 路。 二、比较题干数列相邻各数之间的差值 求数列中相邻各数之间的差值,逐级往下推,在逐级下推的差值中,一般情况下,经过几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