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火车站老照片

合集下载

中国神秘废弃的火车站

中国神秘废弃的火车站

中国神秘废弃的火车站
中国神秘废弃的火车站是指在中国境内发生的一些不为人知的废弃火车站。

这些废弃的火车站大多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在全国各地都有存在。

这些废弃的火车站大多都历经了风雨,仿佛重新铭刻了时光,而它们也成为了一个隐藏的神秘世界,深深吸引着旅行者前往探索。

这些废弃的火车站看上去有点诡异,有的荒废了几十年,有的甚至都没有轨道,只剩下一片荒芜,可以看到墙壁上的痕迹,仿佛可以看到当年的情景。

25张绿皮火车上的老照片,网友:每一张都是回忆!

25张绿皮火车上的老照片,网友:每一张都是回忆!

25张绿⽪⽕车上的⽼照⽚,⽹友:每⼀张都是回忆!
随着中国的⾼铁的⽇益发展,⽼式⽕车已经慢慢的从⼈们的视线中淡忘出去了。

还有多少⼈记
的绿⽪⽕车,去感受绿⽪⽕车以前那拥挤喧闹的场⾯...
摄影师王福春拍摄了⼀组⽕车上的中国⼈的摄影纪实作品真实反应了九⼗年代中国⽕车上⼈们
的真实现状!可以说是中国⽕车⽂化纪实的经典作品。

说起中国⼈与⽕车,在这⼏⼗年来,⽕车与中国⼈,尤其是⼤多数中国⼯农阶层,有着密不可
分的关系。

镜头下,九⼗年代中国⽕车上⼈们的真实现状
⼀张⼩⽅桌,四位乘客打⿇将
⼀位⽗亲抱着孩⼦
乘车的藏族青年
⼀个⼥孩吃着泡⾯,90年代的泡⾯碗都还是塑料泡沫!
车厢拥挤,⼀家四⼝蜷缩在车厢连接处
沈阳到⼤连的列车上,⼀位西装⾰履的男⼈右⼿拿⼤哥⼤正在打电话,左⼿拿着点燃的⾹烟
不满周岁的宝宝躺在餐桌板上
从北京开往乌鲁⽊齐的列车上,⼀位⽼⼈在过道上对着镜⼦剃胡须
座椅套临时做个毯⼦
⼀家三⼝坐在位⼦上⼊睡
长途车要坐⼏天,乘客们在做简单的锻炼
⼀名打扮时髦的⼥⼦,上⾐印着⼩李⼦
⽕车上⼗分拥挤,妈妈只能⽤罐⼦给孩⼦接尿
⼀位⼩伙展⽰着他和新婚妻⼦的婚纱照
⼀块⽊板搭了⼀个睡铺
拉⼆胡的⼥⼦
那时候的⽕车窗户是可以打开的
⽕车上的情侣。

老北京西直门火车站

老北京西直门火车站

老北京西直门火车站《北京老照片》系列三、建筑第14期:西直门火车站1. 西直门火车站是在1905年12月12日动工,1906年8月建成的。

当时叫“京张铁路西直门车站。

西直门火车站是伟大的爱国主义建筑家詹天佑设计并监督建设的,他高瞻远瞩,把两条钢轨之间的距离设定为1.435米,是现在全世界通用标准!1909年京张铁路正式通车,这是通车初期在站台上朝东南方向拍摄的照片,机车还是老式的蒸汽机车,远处是西直门的城楼和箭楼;两条铁路分别通往门头沟和京张铁路的始发站:柳村。

这是通车初期从南向北拍摄的西直门火车站,铁路通往张家口;可以看到火车站房还是一层的,还没改建。

这是在1912至1919年之间拍摄的,西直门火车站的东侧和西侧都有铁路和站台,这是从北向南拍摄的东站台,有旅客正在走上1906年建成的跨铁路天桥。

作者一把驳克枪满族文化网出品,转载请注明。

北京老照片》系列三、建筑第15期:西直门火车站2. 这是在1906年西直门火车站建成不久,从南向北拍摄的西直门火车站里的情况,照片右侧是当时的西直门机务段。

这是在1915年~1919年期间瑞典人喜仁龙从西北向东南方向拍摄的西直门火车站里的情况,远处是西直门的城楼和箭楼。

1920年西直门火车站的站房改建为西式二层木结构青砖墙的建筑,这是改建后不久,从西北向东南拍摄的照片,左侧可见二层的站房,右侧远处是西直门。

1923年京张铁路向西延伸至绥远(呼和浩特)西直门火车站改为“平绥铁路西直门车站”。

这是在1938~1944年日寇占领时期从南向北拍摄的西直门火车站的正门。

我在1970年参加铁路工作,每周一都要到西直门火车站坐火车去上班,周六坐火车到西直门火车站下车回家,就是这座站房。

这是日寇投降后的1946年,航拍的西直门,照片左下侧是西直门火车站。

(未完,待续。

)。

银川火车站课件资料

银川火车站课件资料

一、车站概况图1 新站正面特写图2 站台银川站位于宁夏银川市金凤区上海西路惠北巷1号,始建于1958年,为兰州铁路局管辖的客货运一等站。

其经过铁路有包兰铁路,太中银铁路,银西高速铁路(在建)。

银川站或将成为欧亚大陆桥上的又一颗明珠。

规模在中国火车站中排名第29位。

主要线路包括:包兰线、太中银线、西银客专。

站台规模:10台18线。

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

开通时间:1958年。

新站房:2011年12月15日正式使用。

二、车站具体组成情况银川站(Yinchuan Railway Station)始建于1958年,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

隶属于兰州铁路局,距离包头站511公里,距离兰州站468公里,现为一等站。

主要办理旅客乘降、行包托运等客运业务以及整车、零担、集装箱货物发到、整车货物承运前保管等货运业务。

不办理罐装货物和整车爆炸品及整车一级氧化剂发到。

银川站(西站房)(现已停办客运)始建于1958年,现址位于原址西面,集客、货运于一体,既有站房总面积3168平方米,有南北两个候车厅,站场到发线9条,客运站台2座。

银川站(东站房)于2011年12月15日启用。

银川站(东站房)投入使用后,一期工程将开通4个站台、7条线路,候车区域日最高聚集人数可达5000人,是原有银川站的3.7倍。

车站预计设计10台18线,规模与北京西站相当。

三、车展变迁图3 银川站老照片银川站的变迁1958年至上世纪80年代,银川火车站每天只有几趟过路车,客流量不足千人。

1990年4月1日银川客运段成立,承担起负责旅客在途中的服务工作。

当年便开行了进京列车169/170次直通旅客快车,1994年,该次直快列车改为77/78次特快列车。

全国铁路实施第五次大提速后,列车又更名为K177/178次列车,该趟列车也是全国唯一的一趟穆斯林列车。

1958年银川站地址在现在上海路的最西端,仅一间简陋的站舍供旅客们候车、进站。

图4 银川站老照片图5银川站老照片1988年由兰州铁路局、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投资的“新火车站”迁至现在的兴洲路,于当年7月27日投入使用。

老照片:几十张照片记录老天津1870-1946年的生活瞬间

老照片:几十张照片记录老天津1870-1946年的生活瞬间
民国初年,天津,官银号、北海楼。
1921年,拆除同年重建后的老城中心鼓楼,建国初期拆除。现在的鼓楼为2001年建成。
1923年,天津,路边理发。
民国,天津东站。
1920年代,天津,意大利风情街马可波罗广场的罗马柱。这里不少小洋楼里住的都是中国近代史中的风云人物。
1920年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津,泰安道旧影。
1920年代初,天津东站第一站台(国际站台)接发由“满铁”转运经奉天驿(今沈阳站)开往北京的一列国际列车。
1900年,天津,金汤桥。坐落于海河之上,连接奥匈帝国租界与其他地方的通道。通过大型船舶时,中央可开启供船只通过。
1901年,天津,美国第六骑兵俘虏的义和团囚犯。
1902年10月1日,英军在老龙头车站(今天津站)降下英国国旗。
1902年10月1日,由英军占据的京榆铁路移交仪式在老龙头车站举行。
京榆铁路是指由北京至山海关的一段铁路的旧称,1900年,八国联军占据京榆铁路。
建于1903年的天津北站是津浦线、京山线交会处,也是津浦线的起点站。
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袁世凯为摆脱老龙头火车站(今天津站)的租界管制而建天津北站。
天津,营口道与南京路交界处。照片大约拍摄于1936年。
1936年,天津码头,日本人装运走私和经济掠夺来的棉花。方大曾/摄。
1937年,日军占领天津火车站后欢呼。
1937年,在天津市街道上,一名日本兵展示受伤士兵的头盔。
1937年,日本士兵在中国天津街头。
1939年,天津,西开教堂前水灾场景。
1946年,天津,美国海军陆战队收养的中国孤儿。
民国时期,天津,压岁钱。
1900年,天津,战后,法租界被战争毁坏的建筑。
1900年,天津火车站附近,被八国联军毁坏的房屋。

老北京人曾坐着火车逛二环!珍贵的百年前北京铁路旧影!

老北京人曾坐着火车逛二环!珍贵的百年前北京铁路旧影!

老北京人曾坐着火车逛二环!珍贵的百年前北京铁路旧影!为解决北京粮食和煤炭运输问题,1915年6月,在京张铁路局副总工程司陈西林的主持下,京师环城铁路开工建设,并于同年12月竣工,1916年1月1日正式通车。

这是中国第一条城市铁路,全长12.6千米,建有4座车站,不仅提高了物资的流通速度,而且也极大地方便了旅客的出行。

1954年7月,北京铁路管理局封闭了环城铁路的4座车站。

1971年8月,环城铁路被全部拆除。

这条环城铁路线共存在了55年零7个月,取而代之的是1984年9月开通的北京地铁2号线。

西直门环城与京绥干路接轨处。

左侧列车的上方隐约可见西直门城楼。

西直门车站是京师环城铁路与京绥铁路的换乘站。

1916年1月,京张铁路与张绥铁路合并后,改称京绥铁路,当时尚未全线通车。

德胜门车站。

照片是1916年环城铁路刚通车时由北向南拍摄的德胜门车站。

左边白色建筑是德胜门车站,车站右侧的白色城墙是瓮城拆除后的痕迹,再往右是德胜门城楼。

车站对面被围墙围起来的地方则是存放货物的货场。

德胜门是北京内城九门之一,明代将健德门改为德胜门,意为“以德取胜”。

德胜门车站是京师环城铁路上最初设置的站点之一。

东直门车站旋桥及马路围墙。

照片中的白色建筑为东直门车站,车站右侧白色城墙为瓮城拆除留下的痕迹,再往右便是东直门城楼(东面)。

东直门车站附近水关为排水口之一。

安定门马路道口及车站。

照片是从安定门箭楼上往东南方向拍摄的。

照片左侧的白色建筑为安定门车站,车站右侧的白色城墙为拆除瓮城留下的痕迹,白色城墙右侧是安定门城楼的一部分。

明初将元大都的安贞门南移,改称安定门,寓意“天下安定”。

安定门也叫生门。

安定门箭楼曲阶及道口马路。

照片中最高的建筑为安定门箭楼(南面),箭楼下的建筑为真武庙。

北京内城九座瓮城中,有七座内建有关帝庙,只有德胜门、安定门内建有真武庙。

京师环城铁路在修建的过程中,瓮城被拆除,没有城墙的箭楼两侧边缘用阶梯状的矮墙装饰,照片右侧可见错落有致的蹬道。

【小强珍藏】丰台老照片无水印分享

【小强珍藏】丰台老照片无水印分享

【小强珍藏】丰台老照片无水印分享古老的永定河水从晋北高原涌出,穿过崇山峻岭,一路奔腾向前,滋润着北京小平原,因此,永定河又被称为北京的母亲河。

日月交替,斗转星移,原始先民们探索着从深山走向平原。

因永定河的哺育,在今广安门一带逐渐兴起一座城市,它就是蓟城,今天北京城的前身。

随着蓟城的产生,丰台历史也由此拉开序幕。

本期推送,就是展现丰台区历史和现代风貌的诸多珍贵照片。

丰台航拍照▲徐徐道来话北京搜集整理。

卢沟桥航拍照,右上为京汉线铁路桥。

▲南苑及中国第二十九军兵营航拍照。

▲宛平城航拍照,远处为永定河。

▲以下七幅为“七七事变”后卢沟桥徐徐道来话北京搜集整理。

徐徐道来话北京搜集整理。

遭日军炮击后残破的宛平城东门(顺治门)徐徐道来话北京搜集整理。

当年铁路部门几乎是路到哪里,铁路学校建设在哪里。

即使是日据时期,也办学不辍,但是确实也受到了“奴化教育”。

从1931年到1945年,日本侵华十四年。

为了维护其在中国占领区的利益,日本在东北和华北都进行了奴化教育。

北京市丰台区扶轮小学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老校,她始建于1911年,是交通部设立最早的扶轮小学。

1932年8月与平汉铁路管理局建立的“长辛店员工子弟学校”合并为一。

徐徐道来话北京搜集整理。

1948年12月14日长辛店解放,校名改为“长辛店铁路职工子弟学校”。

1969年5月5日,归属北京二七机车厂。

校名一度称“二七小学”,1980年1月1日改为“北京长辛店铁路小学”。

2006年10月12日正式移交丰台区政府,2013年1月被北京市认定为“百年学校”,同月学校更名为“北京市丰台区扶轮小学”。

徐徐道来话北京搜集整理。

徐徐道来话北京搜集整理。

徐徐道来话北京搜集整理。

徐徐道来话北京搜集整理。

以上为丰台扶轮小学日据时期的校园照片▲上世纪80年代的老丰台徐徐道来话北京搜集整理。

丰台医院▼丰台大桥▼卢沟桥▼老北京南站▼徐徐道来话北京搜集整理。

徐徐道来话北京搜集整理。

丰台大桥1991▲▲▲徐徐道来话北京搜集整理。

11张国家书馆珍藏的京张铁路老照片

11张国家书馆珍藏的京张铁路老照片

11张国家图书馆珍藏的京张铁路老照片京张铁路为詹天佑主持修建并负责的中国第一条铁路,它连接北京丰台区,经八达岭、居庸关、沙城、宣化等地至河北张家口,全长约200公里,1905年9月开工修建,于1909年建成,时间不满四年。

是中国首条不使用外国资金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投入营运的铁路。

这条铁路工程艰巨。

现称为京包铁路,以前的京张段为北京至包头铁路线的首段。

青龙桥车站西上下火车同时开行由南望景:这张照片显示了青龙桥车站西侧沿京张铁路线行驶的两列火车。

照片前景上的火车是一列货车。

第二列火车是客车,但火车头后面一节运有货物。

青龙桥车站:这张照片没有标题,但它显示位于京张铁路线上的青龙桥车站的正面。

车站正立面上题有“青龙桥车站”。

康庄车站:这张照片没有标题,但它显示了位于京张铁路线上的康庄车站的景观。

三堡32号斜桥适过火车景:这张照片显示了京张铁路上三堡的一座斜桥。

一列货运列车正在通过桥梁。

居庸上关30号桥:这张照片显示了京张铁路上居庸上关的一座桥梁。

从照片上可以看到桥下干涸的河床和一支骆驼商队。

五桂头山峒北口34号桥适过火车景:这张照片显示了五桂头隧道的北口,该隧道是京张铁路线上开凿的四条大隧道之一。

隧道口的正立面以中文写着“五桂头山洞”。

在桥梁铁轨上可以看到一列正开过的货运列车。

三桥子村28号桥:这张照片显示了京张铁路上三桥子村的一座桥梁。

这是一座单拱小桥。

四桥子29号桥由西望景:这张照片显示了京张铁路上四桥子村的一座桥梁。

这是一座单拱小桥。

照片中的这座桥是从西边拍摄的。

四桥子29号桥由东望景:这张照片显示了京张铁路上四桥子村的一座桥梁。

这是一座单拱小桥。

照片中的这座桥是从东边拍摄的。

桥壁上的是带有广告的招贴。

居庸上关由南望景:这张照片显示了居庸上关的南面景色和京张铁路的轨道。

从照片上可以看到五个人正在铁轨上工作。

八达岭峒井通风楼:这张照片显示了一个圆形通风大楼,位于京张铁路线八达岭隧道的隧道竖井上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青龙桥火车站
青龙桥火车站是京包铁路(原京张铁路)上的一个小火车站,位于北京市境内,建于1908年,这是中国人自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和火车站。

长辛店火车站
京广线上的铁路车站,位于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镇,建于1899年。

清华园火车站遗址
清华园火车站建成于1910年,最初是京张铁路上的一个火车站。

当年京张铁路清华园火车站站房上有由詹天佑先生亲笔题写站名。

原清华园火车站位于当时清华大学东门附近,60年代已停止使用。

清末京张铁路修通后的北京西直门火车站站内场景(1908年)平绥铁路西直门站,现在叫做北京北站,现在主要发送京
郊短途旅客列车。

北京北站是詹天佑修筑的京张铁路南端起点,是中国人自己修建的第一座火车站,其候车室、过路铁桥等都是国家重点文物。

北京火车站(北京站)
北京火车站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原址位于正阳门瓮城东侧(老车站商城所在地),始建于1901年,建成于1903年,旧称“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

历史上曾沿用前门站、北京站、北平站、北平东站等站名。

1949年9月30日改称“北京站”至今。

现在的北京站是六十年代十大建筑之一。

正阳门火车站
正阳门车站建于1906年,全称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旧址,俗称“前门火车站”。

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前门大街东侧,正阳门箭楼东。

是中国铁路早期车站建筑的代表之作。

在北京20世纪初修建的火车站中正阳门车站保存的最完好,现存基本完整,是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现为“北京铁路博物馆”。

天津火车站
1877年,为了运输煤炭修建一条唐山到北塘的铁路,1880年10月正式开工,全长9.67公里,1881年11月8日通车,命名“唐胥铁路”。

1887年唐胥铁路延修至芦台,1888年展筑至天津,全长130公里,命名为“津唐铁路”。

天津火车站
1892年5月,将该站西移“半里许”(约500余米)在季家楼、火神庙两村附近(即1987年天津站改建前址)建成了一定规模的车站。

移址后的车站,因地处海河东岸“老龙头”地区,故俗称“老龙头”火车站;进入上世纪初,因“庚子兵变”车站被毁,翌年(1902年)原址重建了更加完善的车站,命名为“天津紫站”,并在车站广场中央构筑“老龙头”纪念碑一座(后拆除)。

1911年,“天津紫站”更名为“天津东站”。

山海关火车站
山海关火车站始建于1894年6月(清光绪二十年)
秦皇岛火车站建于1921年
张家口火车站
张家口站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桥东区,建于1909年,为中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的终点站,已有百年历史。

詹天佑,孙中山等人都曾经沿此站视察京张铁路。

宣化火车站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建于1909年
保定火车站
保定火车站主要停靠和出发京广线列车。

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2月1日,保定火车站建成通车,当时站名为保定府站。

1897年4月,卢沟桥至保定段铁路开工修筑,线路长132.7公里,1899年1月完成铺轨,1月22日保定府站交付使用,2月1日铁路正式通车。

1900年义和团曾焚毁保定站,后又由比利时公司修复。

正太铁路石家庄站(清末)
19世纪末,清政府意识到了铁路的重要。

1897年,清廷委派督办铁路大臣盛宣怀修建卢汉铁路(卢沟桥-汉口),与此同时,山西巡抚胡聘之也开始筹划建设正太铁路,两条铁路的交汇点定在正定。

1902年,早已动工的卢汉铁路已经改名为京汉铁路(北京前门火车站-汉口),并且在石家庄村东建站。

1907年10月,正太铁路全线通车。

邢台火车站(1930年摄)
邢台站始建于1903年4月,当时称顺德府站,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邢台站。

建站之初,这里是京汉铁路上的几个主要大站之一。

邢台大地震后的火车站(七十年代初)
河北昌黎火车站(清末)
昌黎火车站是一个京哈线上的铁路车站,位于河北省昌黎县城关镇,建于1892年。

邯郸火车站(八十年代)
邯郸火车站位于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浴新大街,建于1904年。

独流火车站(日伪时期)
独流站是一个京沪线上的铁路车站,位于天津市静海县独流镇,建于1910年。

内蒙古包头火车站(五十年代)
包头火车站位于包头站。

位于包头市东河区,始建于1923年1月,1958年1月改为现名,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铁路枢纽。

内蒙古满洲里火车站(伪满洲国时期)
满洲里火车站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1901年4月,由俄国修建东清铁路的第一座车站建成,站名为满洲站。

呼和浩特火车站(文革时期)
呼和浩特站曾用名归绥站,位于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始建于1921年,1954年改为现名。

从该站有开往北京、兰州、海拉尔、二连的旅客列车,有经过开往西安、常州的旅客列车,1990年增开呼和浩特至蒙古人民共和国首都乌兰巴托的国际列车。

赤峰火车站(民国时期)
赤峰站曾用站名乌兰哈达站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站前街,兴建于1934年。

集宁南站
集宁南站,原名平地泉站,始建于1919年,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

山西太原老火车站(五十年代末)
山西大同铁路口泉车站(清末)
口泉站位于大同市南郊20公里处的口泉镇,1918年建站。

山西大同火车站
大同火车站建于1914年,位于大同市城区,是连接京、津、冀、晋、内蒙五省、市、自治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马回岭火车站
马回岭站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九江县马回岭镇,原是南浔铁路(九江至南昌)一个客站。

南浔铁路1907年1月开工后,曾几度停工,到1916年5月竣工。

这条铁路开始时由商办江西铁路公司于1904年集资兴建。

1906年发现有日资渗入。

1912年改为官商合办。

南京政府时期收为国有。

京九铁路贯通后马回岭站不再办理客运。

湖北汉口火车站
汉口站1889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就动议修建芦(沟桥)——汉(口)铁路。

作为终点的汉口火车站,就选定在法租界外一片低洼的郊野地大智门。

朝廷动用了白银一千二百多万两,用了长达七年时间,建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代表法国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杰作。

始建于1906年的汉口大智门火车站(摄于清末)
历史上武汉有两座“大智门火车站”,另一座是1917的“大智门火车站。

武昌火车站(日伪时期)
武昌火车站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始建于1916年,1890年,两广总督张之洞提出了修筑卢汉铁路的计划。

1897
年7月,汉口至滠口段开工。

1918年正式开通,始称通湘门车站;1936年,通湘门车站撤消,在此基础上建立宾阳门车站,后易名为武昌总站。

1950年8月改名武昌南站;1957年更名为现名。

百年前的湖北宜昌火车站(民国初年)
清朝末年,由民间集资发行股票修建一条由四川成都经重庆、万县、宜昌至汉口的川汉铁路,在宜昌动工修建了两年。

1911年,由于清政府要将商办的铁路收归国有,出卖路权给帝国主义国家,激起四川及宜昌人民的反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最终引发了10月10日的武昌首义,推翻了二百多年的清朝统治,结束了二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

清代末年的郑州火车站内
郑州火车站始建于1904年,是京汉铁路中段的枢纽站。

1914年,陇海铁路开封—洛阳段的开业奠定了郑州火车站为全国交通枢纽的基础。

广九铁路大沙头站
广九铁路通车典礼(广州大沙头站)
广九铁路即英国殖民者所称的九广铁路,西起广州东到香港九龙。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正月,英国借款150万英镑给清政府修筑广州至深圳段。

同年七月,英国修筑九龙至深圳段35.78公里率先开工,而广深段则在1909年动工。

中英商定以罗湖桥中孔第二节为界,分为华、英两段。

当时华段全长142.77公里,即今之广深铁路,华人铁路建筑工程师詹天佑为顾问。

铁路于1911年建成通车。

广九铁路罗湖站
1911年8月14日,广九铁路正式通车,并举行了通车和接轨仪式。

在香港,由辅政司在尖沙嘴主持通车典礼。

然后乘上火车,抵达罗湖。

在广州,由省府官员李清劳从大沙头站乘第一列火车开出抵达深圳站。

双方官员步行到罗湖桥上,主持接轨典礼。

广九铁路深圳平湖站
广九铁路广州站(清末)
广州石围塘火车站
石围塘火车站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石围塘路,于1903年投入使用,是广州现存最古老的火车站。

粤汉铁路(京广)黄沙站
广佛铁路佛山火车站
佛山火车站是广东省的铁路枢纽之一,站址在广东省佛山市文昌路,建于1903年。

新宁(今“台山”)铁路宁城火车站
广东境内原有一条铁路名叫“新宁铁路”(新会——宁城),清光绪1906年开工,分三个阶段建设,民国1913年竣工,新宁铁路运行了三十多年后,在抗日战争期间,遭到日本鬼子炸毁,后被国民政府拆除,荡然无存,只留在老照片的记忆里。

新宁铁路北街火车站遗址
车站大楼建成于1928年(民国十七年),为新宁铁路终点站——北街火车站候车大楼,是目前新宁铁路唯一保存下来的车站遗址。

广东九龙车站
點擊進入更多閲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