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气相色谱法在大气污染监测的应用

气相色谱法在大气污染监测的应用
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GC)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具有高分离效果、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分析速度快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环境科学领域中大气污染的监测与分析。
1. 空气质量监测
通过气相色谱法可以对大气中的各种污染物进行监测,如有机物、无机物和气态污染物等。
常见的气态污染物有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SO2、NOx等。
通过气相色谱法可以对这些污染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进而评估空气质量。
2. 污染源追踪
气相色谱法可以对大气样品中的污染物进行分析,通过对污染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可以确定污染源的类型和排放量,从而对污染源进行追踪和溯源。
通过对挥发性有机物的分析,可以确定工业排放源、交通尾气等污染来源。
3. 揭示大气化学反应机理
大气中存在着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这些反应过程的具体机理对于大气污染的形成和传输具有重要的影响。
气相色谱法可以对大气样品中的化学物质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化学物质的变化趋势和浓度差异,可以揭示大气化学反应的机理,从而更好地理解大气污染的形成机制。
4. 大气气象研究
气象因素对大气污染的分布和扩散具有重要影响。
气相色谱法可以对大气样品中的气象参数进行分析,如大气湿度、风速、温度等。
通过分析这些气象参数与污染物浓度的关系,可以研究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规律和传输过程,为大气污染的预测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气相色谱法在大气污染监测中是一种常用而有效的分析技术。
通过对大气样品中污染物的分析,可以评估空气质量、追踪污染源、揭示化学反应机理以及研究气象因素等,为大气污染的控制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随着工业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人类健康以及整个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为了控制和减少环境污染,需要对环境中各种污染物进行监测和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GC-MS)是目前最常用的环境污染物分析技术之一,它可以对环境中的污染物种类和浓度进行准确快速的测定。
一、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的原理GC-MS联用技术是一种光谱分析方法,它通过对环境样品中的化学物质进行逐步分离、提取和检测,实现对物质种类、结构和量的鉴定和分析。
GC-MS联用技术的原理是将样品中的化学物质先通过气相色谱(GC)进行分离和纯化,再通过质谱(MS)进行检测和鉴定。
利用GC的色谱柱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离,将化学物质逐步按照化学性质分离到不同位置,从而实现对各种化学物质的分离。
随后,将分离后的化学物质通过质谱进行检测和鉴定,其中质谱的检测部分利用的是化学物质的物理化学特性,如分子量、挥发性、极性等,在这一过程中,利用质谱提供的分子质量信息,能够准确地鉴定出样品中所含的化学物质。
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的优点GC-MS联用技术是一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高稳定性的分析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分离效果好。
由于GC的分离柱对化学物质进行了分离,并消除了多种不同的干扰物,因此GC-MS能够更容易地识别和鉴定样品中的目标污染物。
(2)灵敏度高。
GC-MS的检测灵敏度很高,通常可以检测到微克甚至纳克级别的化学物质。
因此,GC-MS技术可以用于对高复杂度的样品进行分析。
(3)选择性强。
由于GC-MS联用技术可以利用各种谱图分析技术,因此对于不同的环境样品,GC-MS能够根据样品的特点进行调整,从而分析出与样品中各种化学物质的共存情况。
三、1.土壤污染分析土壤是一个容易受到污染的环境,它不仅与工业有关,而且是农药和重金属污染的重要媒介。
因此,将土壤中的污染物进行分析和监测是非常重要的。
气相色谱法在大气污染监测的应用

气相色谱法在大气污染监测的应用气相色谱法(GC)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大气污染监测中。
它具有高分辨率、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特点,可用于定量和定性分析大气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
下面将介绍气相色谱法在大气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气相色谱法在大气污染监测中可以用于分析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
VOCs是导致大气污染的主要源之一,其包括各种有机化合物,如苯、甲苯、二甲苯等。
通过气相色谱法可以准确检测和定量各种VOCs的浓度,并评估其对大气污染的贡献。
这有助于了解大气中VOCs的来源和分布,进而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
气相色谱法在大气污染监测中可以用于分析大气中的气态污染物。
气态污染物主要包括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
这些污染物对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都具有重要影响。
气相色谱法可以通过串联质谱仪(GC-MS)等联用技术,准确测定这些气态污染物的浓度和组成,并用于环境监测和大气污染源追踪研究。
气相色谱法还可以应用于大气中的微量元素分析,如重金属和无机盐等。
这些元素在大气中的存在形式和浓度变化对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有重要影响。
通过气相色谱法结合离子色谱法(GC-IC)等联用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大气中微量元素的浓度和形态,从而评估其环境效应和人体健康风险。
气相色谱法还可用于大气降尘的分析。
大气降尘是大气中颗粒物质沉降到地面的过程,其中包含大气污染物和颗粒物等。
通过气相色谱法结合气溶胶质谱仪(GC-APCI-MS)等联用技术,可以分析大气降尘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的组成和浓度。
这有助于了解大气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并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气相色谱法在大气污染监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已成为大气污染监测和研究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大气中的有机物、无机物和微量元素等,有助于了解大气污染的来源、分布和变化规律,并为大气污染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气相色谱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

气相色谱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近些年来,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关注也越来越高。
各国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来减少环境污染,其中就包括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环境法律、加强环保宣传政策等。
然而环境污染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性,需要借助高科技手段,才能更准确、更快速地进行检测和监测。
气相色谱技术就是其中一种应用广泛的环境检测技术。
一、气相色谱技术简介气相色谱技术是指利用气体载体作为分离媒介,将混合物分离为单一或几个组分的技术。
它是一种通过操纵分离柱相互作用的分离技术,通常采用柱温控制和流调控制。
由于该技术不需实质性地变化样品分子的性质,因此可以用来分离非易挥发性化合物混合物甚至宏大分子,它具有高分离效率、高检测灵敏度、分析速度快、标准安全等优点。
二、1.水环境监测气相色谱技术可以用于分离、提取和检测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包括多氯联苯及其同系物、苯丙醇及其同系物、氯甲烷、氯乙烷、三氯乙烯等有机污染物。
此外,气相色谱技术还可以用于检测重金属离子,比如镉、铬、铅、汞等离子。
通过对水样的检测,可以及时了解水质情况,有效减少人们对水相关健康问题的风险。
2.空气环境监测气相色谱技术也可以用于对空气中的有害气体进行检测,如氨气、六氟化硫、碳四十、二氧化氮等,以及甲醛、苯并芘、二甲苯等有机污染物的检测。
空气污染严重影响人们健康,气相色谱技术准确检测可能有害的气体是保护民众健康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3.土壤环境检测气相色谱技术还可以用于检测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比如苯、甲苯和二甲苯等。
通过将土样与溶剂混合,提取出污染物后用气相色谱进行检测,还可以通过土壤污染程度的判断,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三、结语气相色谱技术作为一种快速精确分析的方法在环境监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由于其富有高效分离、高灵敏度等优点,它可以应用于多种物种和环境因素的分析,进一步尽早预防和减轻环境污染的影响。
在未来,据相信气相色谱技术将会在环境监测中继续被发展和改善,成为一个更加完善的环境保护工具。
气相色谱法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气相色谱法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研究发布时间:2022-10-11T02:54:06.590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6月11期作者:戴琦[导读] 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业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的同时环境污染状况日益严重。
戴琦嘉兴嘉卫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嘉兴 314000摘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业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的同时环境污染状况日益严重。
为了能够改善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就需要做好环境检测工作。
在开展此项工作过程中,应用气相色谱法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
本文就此进行一系列研究。
关键词:气相色谱法;环境检测本文首先就气相色谱法对相关原理进行阐释,然后从实际情况出发对环境检测过程中如何合理利用气相色谱法给出针对性的建议,希望能够提升环境检测效率,从而为保护环境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1 简述气相色谱法对于气相色谱法来讲,主要是将气体视为流动相,为需要检测的样本提供良好的气相流动速度,以便于确保样品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下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平衡。
气相色谱法中固定相的筛选区间比较广,有利于缩短气相色谱分析时间。
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使得检测设备性能更加突出,检测精确程度进一步提升,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样品检测速率以及质量。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是分析检测物质的极性特性以及沸点,以便于使物质分离。
一般情况下,对样品利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检测时需要进行汽化,以便于提高通过量,使检测速率进一步提升,确保样品检测更加精准。
首先,应当在汽化室放入需要检测的样品,这样样品就会根据气体流动相进入色谱柱。
固定相位于色谱柱上,由于各个组分的特性以及沸点不同,能够使其固定相和流动相实现吸附平衡,这种平衡状态相对理想。
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流动性处于运动状态,以至于两者很难实现平衡,而且会导致组分不停进行吸附。
这也就意味着当流动相组分浓度超出一定范围时将会从色谱柱内流出,反之,固定相浓度较大的组分流出色谱柱的时间相对靠后,以便于达到分离样品的目的。
关于气相色谱法在环境保护和环境监测中的运用

关于气相色谱法在环境保护和环境监测中的运用摘要: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 GC)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和监测领域的分析技术。
本文将探讨气相色谱法的原理、仪器和方法,以及其在环境保护和环境监测中的重要应用。
通过气相色谱法,我们可以高效、精确地分析和检测环境中的各种有机和无机污染物,有助于保护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
关键字:气相色谱法,环境保护,环境监测,有机污染物引言: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 GC)作为一项重要的分析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和监测领域。
本论文将深入探讨气相色谱法的原理、仪器和方法,以及其在分析有机和无机化合物、监测空气质量、水质和土壤质量、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关键应用。
通过对这些方法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环境挑战,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
一、气相色谱法的原理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 GC)是一种基于分配与分离原理的分析技术,广泛用于环境保护和监测领域。
它的原理建立在化合物在液态涂层的固定相和气态载气流之间的分配与分离上。
以下将详细介绍气相色谱法的原理及其各个关键组成部分。
1.样品进样(Sample Injection):首先,待分析的样品被引入气相色谱仪中。
样品通常以液体或气体的形式通过一个精确控制的进样系统(通常是注射器)引入。
在进样过程中,样品被蒸发成气体状态,以便与载气混合并进入气相色谱柱。
2.气相色谱柱(Gas Chromatography Column):气相色谱柱是气相色谱法的核心组件。
它通常是一根长而细的管道,内部充满了固定相。
这个固定相可以是一种多孔的固体材料,也可以是涂覆在固定载体上的液态涂层。
样品混合物在柱内通过不同的速率扩散,因为各个成分与固定相的亲和性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3.载气流(Carrier Gas Flow):载气是一种惰性气体,通常使用氮气、氢气或氦气。
它的作用是帮助样品在柱内快速传播,并促使化合物与固定相进行多次分配和再分配,以实现有效的分离。
气相色谱法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气相色谱法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分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领域。
其中,气相色谱法是一个应用广泛的分析技术。
它能够对样品中的有机物进行高效、精准、快速的分离和定量分析。
气相色谱法简介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分析化学技术,又称作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法(GC-MS)。
通过将气相样品进入色谱柱,利用不同物质的分子量、极性等特性在柱内进行分离。
同时,利用离子化技术将柱子中的物质转化成离子,再通过电子倍增管放大信号进行检测和定量。
气相色谱法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气相色谱法在环境分析中应用极其广泛。
以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检测为例,气相色谱法在环境监测、工业排放源排查和室内污染源检测等领域应用非常广泛。
它能够对空气中、水中、土壤中等环境样品中的VOCs进行快速溶解和分离,然后通过色谱柱进行分离和定量。
举例来说,在环境监测中,气相色谱法可多种程度地对环境中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检测,能够快速检测出大气中的苯、甲苯、二甲苯、丙烯、丙烷等多种污染物质。
同时,它还能够用于检测地下水、土壤等环境领域中常见的污染物质:包括重金属、农药残留和有机物等。
另一方面,气相色谱法在环境分析中应用范围较广,不仅局限于环境噪声和有害气体检测,还能够检测水中的化学物质浓度,例如检测地下水、饮用水、废水等是否含有苯、甲醛、氯化物等化学物质。
气相色谱法在这些领域的检测,不仅简单和高效,同时也是一种非常精度的检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的优势和缺点4.1 气相色谱法的优势(1) 检测范围广:气相色谱法能够对于分析物质进行高效、快速、精准的分离。
因此不仅能够对于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检测,而且还能够对于一些重金属离子、有机物、农药残留等微量物质进行检测。
(2) 检测速度快: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方法,对于化学物质的分离和检测速度非常迅速。
因此,能够满足对于复杂样品的快速检测和分析。
4.2 气相色谱法的缺点(1) 检测的分离精度不够高:对于一些非常相似的物质(如C4烃类、苯、9-氢咔啉等),由于在分离上的差异很小,可能会造成误判。
气相色谱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气相色谱法作为一种分析技术,在环境监测中有着多方面的应用。
由于气相色谱法具有高灵敏度、快速分析、精确可靠等优点,可以检测空气、水、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
首先,气相色谱法可以用于检测大气中的有毒物质,比如臭氧、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这些有害物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它可以用来检测大气污染物的含量,进而控制大气污染的持续发展。
其次,气相色谱法可以用于检测水中的有毒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这些污染物能够污染水体,影响水的质量,对人的健康产生危害。
通过气相色谱法,可以测定水中污染物的含量,从而加强水质监督,有效地保护水环境。
此外,气相色谱法还可以用于检测土壤中的有毒物质,比如氨氮、氟化物等,它们会影响土壤肥力,对土壤造成污染,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通过气相色谱法,可以测定土壤中有毒物质的含量,从而更好地控制土壤污染,保护土壤资源。
总之,气相色谱法有着多方面的应用,在环境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不仅可以用于检测大气、水、土壤中的有害物质,还可以检测其他物质,如食品中的添加剂,以及植物、动物体内的药物等。
因此,气相色谱法可以有效地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相色谱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应用化学02 冷方方200941602038
摘要:气相色谱法是现代分析的主要手段之一。
近年来,气相色谱的各个领
域都取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本文介绍了气相色谱法在大气、室内气体、各种水体和其他类型污染物的应用,并阐述了气相色谱的发展趋势。
关键字:气相色谱法,联用技术,环境监测
1前言
色谱法是一种重要的分离分析方法,它是利用不同物质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或吸附系数、渗透性),当两相作相对运动时,这些物质在两相中进行多次反复分配而实现分离。
在色谱技术中,流动相为气体的叫气相色谱,流动相为液体的叫液相色谱。
气相色谱法由于其具有分离效能高、分析速度快、选择性好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样品中的污染物分析、药品质量检验、天然产物成分分析、食品中农药残留量测定、工业产品质量监控等领域。
2气相色谱法现状
气相色谱法广泛用于纯物质中的杂质、环境污染物、食品中有害成分、药物有效成分、代谢物、刑事法医鉴定、石油化工生产中痕量物质等的分析。
随着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对空气、水、土壤及粮食、蔬菜的污染日益严重,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已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常用的CODCr和CODMn的监测方法不能检测出多环芳烃、苯系物、PCB等强致癌物的状况。
GC,GC-MS,HPLC法是有机污染物监测的常用方法。
尤其是GC法以其相对价格低廉,操作简便,易于推广利用而备受关注。
目前,美国、日本和我国在有机污染物监测的方法中,GC法占了80%。
气相色谱分析法在环境水和废水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对水中复杂、痕量、多组分有机物分析,GC是强有力的成分分析工具,而MS是能给出最充分信息的结构分析器。
二者的结合常常成为首选的分析方法。
据报道少数发达国家已将GC/MS系统列为水中有机物的监测分析方法和标准分析方法,成为有力的鉴定工具。
全球性的多环芳烃污染一直为人们关注。
多环芳烃主要产生于煤的加工转化工艺中,后随工业排放水进入环境。
由于它具有生物诱变性和致癌性,深受各国的关注。
复旦大学的陈正夫、陈思华介绍了利用色谱保留值结合质谱信息鉴定多环芳烃在焦化废水形态分布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将多环芳烃的Lee保留指数推广到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条件和范围,探讨全过程跟踪式的焦化废水采样方式,分析方法切实、有效。
在水处理的厌氧发酵过程中,选用不同的菌种产生不同的气体,不同组分、不同含量的气体需选用不同的条件进行分析。
云南师范大学太阳能研究所的高天荣、肖怡玲、徐锐等人通过实践,用HP4890D气相色谱仪和常用固定相摸索出包括O2、N2、CO2、H2和CH4的测试条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05年11月哈尔滨水污染情况的检测,就是用GC来进行的。
溶胶凝胶柱是一种新型色谱柱,具有耐高温、分离效果佳、重现性好、制作工艺简单等特点。
南京师范大学王东新采用新型的溶胶凝胶毛细管气相色谱柱可直接对饮料中的苯甲酸进行测定,而无需将苯甲酸衍生化,避免了衍生过程带来的误差。
水源水中丙烯酰胺的测定是根据丙烯酰胺在pH1~2的条件下与新生态的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α—β—二溴丙酰胺,用乙醇乙酯萃取,以(10%DEGS+2%溴化钾)色谱柱分离,以GC-ECD测定,其最低检出量为0.015μg;水源水中环烷羧酸的测定是利用三甲基氯硅烷为硅烷化试剂与环烷羧酸衍生后进行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1mg/L,衍生反应在35℃水浴2min即可完成。
居室空气中甲醛的测定是根据甲醛能与2, 4—二硝基苯肼衍生成2, 4—二硝基苯腙,用环己烷提取,以OV—17与QF—1混涂色谱柱分离,用ECD测定,当采气量为10L时,其最低检出浓度为0.01mg/m3,衍生反应在60℃水浴中15min即可完成。
3气相色谱法的优缺点
气相色谱有以下优点:气相色谱法具有高效、灵敏、快速、能同时分离分析多种组分、样品用量少、应用范围广等,可用来测量皮克级痕量污染物。
此外,气相色谱还有一些长处:a.检测响应时间较短;b.分析速度快,一般几分钟到几十分
钟便可完成分析周期;c.应用范围广,对操作温度和压力限制小。
气相色谱法其流动相为气体,固定相有固体吸附剂和有机液体。
固体吸附剂品种少、重现性较差。
用得较少,主要用于分离分析永久性气体和Cl~C4低分子碳氢化合物。
气—液分配色谱的固定液纯度高、包谱性能重现性好,品种多,可供选择范围广。
因此,目前大多数气相色谱分析是气液分配色谱。
将待测试样进行化学衍生处理法(简称CFD法),可用以分析高沸点,强极性,腐蚀性以及热不稳定性化合物.衍生法种类繁多,用于色谱试样处理的衍生法主要有:硅烷化法、成肟或腙法、酯化法、酰化法、卤化法、环化法及无机试样衍生法
但气相色谱最大的缺点就是不能直接根据色谱峰得出定性结论。
而需用已知物的色谱数据对照,才能得到定性结果。
4 气相色谱的发展趋势
4.1 仪器方面的最新进展
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特别是EPC(电子程序压力流量控制系统)技术已作为基本配置在许多厂家的气相色谱仪上安装(如HP6890,ShimadzuGC-17A
GC-2010,Varian 3800,PE Auto XL,CE Mega 8000等),从而为色谱条件的再现、优化和自动化提供了更可靠更完善的支持。
色谱仪器上的许多功能进一步得到开发和改进,如大体积进样技术,液体样品的进样量可达500微升;检测器也不断改进,灵敏度进一步提高;与功能日益强大的工作站相配合,色谱采样速率显著提高,最高已达到200赫兹,这为快速色谱分析提供了保证。
色谱工作站功能不断增大,通讯方式紧跟时代步伐,已实现网络化,从技术上讲,现在实现气相色谱仪的远程操作(样品已置于自动进样器中)是没有问题的。
4.2 色谱柱
新的高选择性固定液不断得到应用,如手性固定液等。
细内径毛细管色谱柱应用越来越广泛,主要是快速分析,大大提高分析速度。
耐高温毛细管色谱柱扩展了气相色谱的应用范围,管材使用合金或镀铝石英毛细管,用于高温模拟蒸馏分析到C120;用于聚合物添加剂的分析,抗氧剂1010在20分钟内流出,得到了较好的峰形
4.3 GC×GC(全二维气相色谱)
GC×GC技术是近两年出现并飞速发展的气相色谱新技术,样品在第一根色谱柱上按沸点进行分离,通过一个调制聚焦器,每一时间段的色谱流出物经聚焦后进入第二根细内径快速色谱柱上按极性进行二次分离,得到的色谱图经处理后据报道,使用这一技术分析航空煤油检出了上万个组分。
4.4 联用技术
由一种分离手段与一种鉴定方法组成的联用技术,是当前仪器分析和分析仪器的发展方向之一。
联用技术可以提高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增强对复杂混合物的分辨力,获得两种手段分别使用所不具有的功能。
日前,在色谱领域中广泛采用的,如气相色谱—质谱(GC—MS)、液相色谱—质谱(LC—MS)、气相色谱—傅里叶红外光谱(GC—FTIR)、液相色谱—核磁共振(C—NMR)等多种联用技术。
4.5气相色谱专家系统
近年来人们将气相色谱与计算机信息系统技术相结合设计出了气相色谱专家系统。
气相色谱专家系统是一个具有大量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的专门知识与经验的计算机程序。
它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根据一个或多个色谱专家提供的专门知识、经验进行推理和判断,模拟色谱专家来解决那些需要专家决定的复杂问题,提出
专家水平的解决方法或决策。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气相色谱与其它分析方法一样朝更高灵敏度、更高选择性、更方便快捷的方向发展,不断推出新的方法来解决遇到的新的分析问题。
网络经济飞速发展也为气相色谱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结语:基于以上对气相色谱特点的详细阐述, 基本上能满足当前各种工业对分
析方法提出的要求。
气相色谱法的应用范围很广, 不仅可以分析气体, 也可以分析液体、固体、及包含在固体中的气体。
分析操作的温度一般为-196℃~450℃, 只要在上述温度范围内, 有不小于0.2~10mm 汞柱的蒸汽压力, 并且热稳定性能良好的气、液、固体物质,都可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
另外气相色谱法在原子能工业、医药工业、食品工业、农业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领域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玉宝.气相色谱仪的应用及发展趋势.生命科学仪器,2006第4卷/6月刊
[2]刘欣.气相色谱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皮革与化工,第25卷第4期2008年8月
[3]王颖石. 气相色谱法在分析中的应用.
[4]张存玲王勤徐文杰. 衍生气相色谱法在环境卫生监测检验中的应用.中国卫生检验杂志,1999年第9卷第3期
[5] 王海兵王林.气相色谱测定水中有机污染物方法探讨.水质监测,2011年12月
[6] 罗扶课.水质监测中气相色谱法的研究. 科学之友, 2010年11月。